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2024-04-25

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困惑(精选9篇)

篇1: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我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困惑

1、如何注重客观的他人评价的同时关注评价中的主体参与。长期以来,评价多是他人组织实施的对相关对象的评价。评价功能的发挥,要求被评价者充分地理解评价的意义,了解评价的过程,而且有些评价追求的往往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只有学生亲身参与的自主评价,才会获得更大的收效。在自我的评价这方面确实是一个缺失,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不足,自我调整的过程。

2、如何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关注形成性评价。长期以来,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评价往往,过于强化考试这一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评价。语文也曾经追求标准代考试,以大量的客观性试题去考学生,只看重思考的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的考查。我们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只注重结果,而对于过程可以不闻不问。当我们发现某位学生考试成绩差时,我们只认为他由于懒惰造成的,没有进行深层次的了解。

3、如何避免过于注重知识和能力,忽视了其他语文素养的评价。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我们只能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多的关注,至于学生的情感、人格、态度之类的不列入考核范围,关注较少。

篇2: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直教低年级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困惑。今年教一年级,又接触到拼音教学。一年级的教学中,我觉得最令人头痛的就是拼音的教学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无非就是不同方式的读,就这么一味地读,我想,不要就看孩子,就单是我自己,都会决得很单调。

于是我在教学中总会去找一些小游戏、小故事呀,让学生在学的时候减少一些单调,多一些生动,希望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求让学生能掌握得更好。可是,我发现在教学j q x与v相拼的问题时,无论我用多少方法,学生的还是不能完全来理解接受。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好j q x与ü相拼时要把两点去掉的问题,我总喜欢在教学时,利用故事来吸引学生,在教学jqx和ü相拼时的规则,我讲了一个故事并唱了一首歌“小ü出门找朋友,它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几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瞧,小ü多有礼貌呀,见到jqx这几个好朋友后,还将戴在眼睛上的墨镜摘了下来。”

复习jqx和ü的规则时,我用了ju->( )-( ) qu->( )-( ) xu->( )-( )的题目,在第一个括号上写了声母二字,在第二个括号上写了单韵母三字。 在做的时候,学生出现了问题,很多孩子又忘记了在一起要去掉两点,但是分开要还原两点的规则,通过练习,感觉学生掌握得还可以,没有什么问题了。好像孩子们是记住了这个拼音规则,但是在应用时却不能灵活运用。可能在经过当时的练习时,学生都能掌握了这个规则,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还是容易忘记这个规则。好像要一直反复的`强调,但是却不能解决根本。

在这里,我一直有这个困惑:在汉语拼音中,j q x与u不拼读,但是为什么还要去掉ü上的两点。在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时,写出韵母时两点又要加上,特别容易出错,很难纠正。对此我个人认为不去掉两点,孩子们更容易接受,难度降低了,又没改变发音,岂不是更好。更何况,我觉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感觉jqx和ü相拼的规则用处也不是很大,仙子啊人们都用电脑,打字时根本就用不到jqx和ü的规则,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用得到的,总感觉是在为难我们的孩子,那么小的孩子,非要去给他混淆起来,合起来要去掉两点,分开又要还原两点。

我说一下我对汉语拼音教学的看法,我认为拼音对于孩子来说做到能认识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并且能正确的拼读,目的也就达到了,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因此对于学生拼音的学习没必要抠得过细,过于复杂,同样考试拼音部分也没必要考的难度过大,如果是过难也就失去了学习拼音本来的意义了。

篇3: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和策略

班主任工作既琐碎又细腻,任务艰巨。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心血与汗水。因为他们掌握着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沟通”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班级。可以这样说,没有班主任老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很难顺利有效地进行,足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可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将班主任工作看成是一个负担,想尽办法推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1.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

有很多事情并不是班主任的责任范畴,却被有关领导硬生生地强加给班主任老师。比如说,某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并要求若有学生不会做,就从该班班主任老师量化评分的总分里扣分。班主任老师纷纷抱怨教学生做新广播操是体育老师的事,学生不会做操,却要把责任强行推给带语文课的班主任老师。这不仅加重了班主任老师的负担,而且挤压了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的时间和精力。

2. 班主作工作费力不讨好

有人形容班主任工作是“夹缝活儿”,一边是学校领导,一边是学生、家长。班里的大小事情两边都得找班主任。学校对班级实行的是数字化管理,很多包含着班主任热情和心血的充满人性味的工作,最终将变为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即使每个班主任都倾尽一腔心血管理班级,学校肯定也要排出个一、二、三来。如果运气差的班上有几个“特别”的学生,那就更惨了,学校不会考虑他们的进步,只看结果,等到你千辛万苦把他们教育好了,一个学年也要结束了。

3.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由于现在社会各家庭的经济压力大,年轻的父母们为了生计都疲于奔波,到处打工挣点钱养家糊口,疏于对子女的关怀与教育。孩子们因缺乏父母的关怀,其情商的发展严重滞后,进而又影响到孩子们智商的发展。这样,班主任在学校中就经常会遇到下列情况:有的孩子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基础很差;有的孩子性情喜怒无常,性格暴躁,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有的孩子郁郁寡欢,不能融入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这些都是班主任需要严肃对待与解决的问题。班主任肩上担当着教育与教学的双重责任,但是我们的付出与回报又是极不成比例的,这对于班主任老师的培育与成长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

那么,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转换角色,变老师为妈妈

妈妈,世界上最亲切最温馨最感人的一个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独生子女多了,离异孩子多了,留守的孩子多了,这三多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离异孩子和留守的孩子,他们缺少家的温暖,缺少父母的疼爱,这就要求老师把这种爱倾注到这些孩子身上,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角色,变老师为妈妈。在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入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这些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你,接受你,把你当做他们的妈妈,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同时又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的事!

2. 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家是温馨的港湾,听到放学的铃声,学生都会背起书包兴冲冲地往家跑,作为班主任,我就在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背起书包兴冲冲地往学校跑呢?我认为,那就要做好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首先,要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要选拔一些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做好老师的得力助手,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灌输兄弟姐妹的思想,一种大家庭观念,教育他们要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增进同学情感,变同学为亲人。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爱做,并抢着去做,一门心思在学校,在这个家里。

3.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三多孩子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就目前的现状看,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性自私,为所欲为。这多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由于家长们的宠爱,他们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是非观念混淆,以个人为中心,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大发脾气,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2)在网吧,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快乐,这是当前留守孩子和离异孩子最常去的场所,他们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所吸引,沉醉于虚拟世界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并形成网瘾,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

其实在生活中,远不止这些。在教学中,作为班主任,要做他们的心理咨询师,做他们倾诉的对象,及时解决他们内心存在的种种困惑与不解,排忧解难;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虽然有时我们付出很多,收获很少,但只要坚持去做,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学生明天将会变得很健康、很阳光,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参考文献

[1]郑兴禄.浅谈如何搞好小学班主任工作[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篇4: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中学数学教育最应该关注什么?既不是解题方法的总结,也不是数学知识技能的简单积聚,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应与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教育关注的问题也应该是数学所关注的问题。因此数学教育的目的性应该跳出数学本身这一狭窄的范围,必须溶入到整个教育这一宽广的大视野中。数学教育更应该关注思考,关注生存。思考发轫于生存,更好更深的思考才有可能更好的生存。追溯数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的诞生发端于生存的需求,而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其逐渐成为少数人头脑的智力游戏,成为检验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这种弊端已延续到现在,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脱离了需求的数学是无用的,而脱离了实践的课堂教学也是无用的,而这正是当今数学教育的严重弊端。

数学是抽象出的关于秩序与模式的学科,是对世界与生活的理性思考及终值判断。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关注的却是大量繁杂的公式,陷入了题的海洋,并乐此不疲。而很少有学生从这些枯燥的内容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认识,以及对理性精神的认同、强化与提升。数学不但没有起到明智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有的老师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数学主要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但随之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数学学的不好,就是说明逻辑思维能力差,进而表明智商低。这种偏激的思维真正是我们中国人思维的独特方式,并有越演越烈之势。果真如此吗?数学是抽象出的符号体系,是相对感性的另一种理性的表达形式。学生缺乏的是对抽象的符号体系的理解,而不是逻辑思维能力本身。因此數学教育的关键是抽象的符号体系指向生活实践的复归,这正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篇5: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

在农村初中,尽管教师在努力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努力使学生达标,然而,努力并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有一些困惑:

一,对英语的测试还是重在语法,重要的词汇。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起来本来就枯燥,需要识记的太多,学生本身记意力就不是很突出,一旦记不住,考试就做不起,导致学习兴趣是不断减淡,直至消失。即使教师再怎样鼓励,他已经努力了,还是这样的成绩。

二,学生人数众多,难免有些学生被忽视,教语文呢,还能听得懂,但英语是不熟悉的语言,听不懂的是多数,做到一一辅导几乎不行。

三,教材都在不断地改,改得虽然看似好教,学生好学,实际上,综合运用太多,每个话题语言知识较多,单词量大,重复应用太少,这对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再则,小学英语学习几乎被语数占用,上了的几乎都不记得,这就使得初中英语起点太高,所以本就什么都不懂,再提高一个难度,当然就更不易掌握了。

四,农村英语教师学习的机会少,对英语的教学只有通过自己对英语的理解来加以教学,至于教学方法尽管都在努力学习新理念,新教法,都是自己在探索,在很多方面与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实际上大多数教师一言堂较多,真正按要求来教,学生掌握更少,根本就跟不上。还有,平时的教学,教师大多用汉语教学,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

五,由于人们的意识还受应付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差别也很大,导致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更受影响。虽然时代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但从小很多学生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还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吗?自然就成了最低层次的人才了。

篇6: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

(1)学生的衣食住行一切问题与班主任挂钩,工作压力太大,心情很难放松,身心得不到有效的休息。

(2)工作量太大,每天总有太多的突发事件等待去处理,同时还要协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很难真正静下来学习思考。

(3)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缺乏经验,但相互学习沟通的时间机会太少。

(4)家长对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超出常态的期待,超出常态的对待班主任的工作。

(5)整个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使教师这个职业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众矢之的,过多的挑剔、过多的施压,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6)学生的成绩要保证、素质要提高、心理要关注、安全要重视,面对学生时教师要露出天使般的笑容,过多的表扬、夸奖、做到不刺激任何学生似乎成了教师的工作目标,但这是对学生真正负责吗?

(7)怎样在班上时间轻松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高效的地完成工作任务。

(9)家长重成绩,轻德育,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与家长沟通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导致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

(10)家长对孩子漠视、放纵、不配合、不支持。

(11)班主任的工作繁忙是任何不担任班主任的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老师似大海中的孤帆,缺少了社会、家庭的合力,我们的教育能顺利吗?能够航行的更远吗?

在管理学生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有哪些:

(1)教师的管理与学生自己管理怎样能更好的结合。

(2)学生在多次教育下仍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无视老师的批评与教育,表面听从,过后一如既往。

(3)学生个性太强,能力弱,习惯差的学生,如何有效的引导。

(4)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5)学生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人交往,爱动手打人,甚至出现了一些心理疾病。

(6)意外伤害和正常活动是一对矛盾的问题,另外在处理意外伤害的过程中得不到家长的理解。

(7)如何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8)孩子不懂得感恩,不尊重老师的劳动。缺乏爱心,不关心他人。

(9)孩子过于脆弱,没怎样就要死要活的。

(10)孩子的情感很细腻,如何再不伤害学生心灵的情况下,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11)家长的溺爱对教师的管理教育是一种障碍。

困惑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教育家庭特别富裕或特别穷困的孩子?

困惑二家长溺爱、纵容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不负责任,老师该如何做家长的思想工作? 困惑三家庭教育的不得力给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的问题和压力?

困惑四教育好每一个孩子是我们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我非常热爱它,我愿意倾我所能来关爱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可是让我苦恼的是:个别家长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教师的真诚联系抱以不闻不问。连家长都放弃了自己的孩子,那我们教育教学的动力又来自何方呢?困惑五多数借读生家庭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听之任之?

困惑六遇到不讲道理的学生家长该如何面对?如何提高家长,尤其是农村家长的素质?困惑七在缺少家长的有效配合,老师又不能采用惩罚措施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无所畏惧的学生该如何教育?

困惑八单亲家庭或离异孩子的教育问题?

困惑九如何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特别是离异家庭的子女。

困惑十班主任如何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尤其是有逆反心理与对抗情绪的学生的沟通,把握教育和批评的艺术。

困惑十一当碰到比较叛逆的学生,无法与其进行沟通,但又必须沟通,解决矛盾的时候不知采取何种方法。

困惑十二当一些性格倔强,脾气暴躁的学生在班上闹事时,我们总觉得很难与他们沟通,且往往收效甚微,我应该怎样与他们沟通,怎样处理他们的问题。

困惑十三如何真心走进学生心灵,消除师生隔膜,做到因材施教。

困惑十四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学生对老师的情感为什么越来越淡漠了呢?困惑十五有时候与学生的距离感把握不好,不宜太亲密,也不能太严格,如何做到松紧有度。

困惑十六本人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感觉到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传统教育(例崇尚勤俭)已逐步丧失,在学习过程毫无学习目的,态度不明确,荣辱感不强等问题不知有何高招。困惑十七对于学生迟到,不爱读书的现象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困惑十八学生厌学情绪浓,通过各项活动和多种渠道教育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收效甚微,故班风正,但学风不很浓,这就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最大困惑。

困惑十九部分学生偏科现象很严重,班任任该怎么办,这一科也不是自己能教的。

困惑二十对于个别后进生的转化,其家长极其不负责任,不闻不问。在校无论对学生用什么方法,学生也不理不睬,软磨硬泡下也毫无起色。

困惑二十一如何有效地团结科任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加重孩子负担的前提下,真正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困惑二十二有些学生上课容易开小差,思维不能跟着教师转,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偷懒,经常有少做作业或不做作业的现象,有些学生卫生习惯差,喜欢在教室或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有的学生不太讲个人卫生,所有这些问题都亟待班主任解决。

困惑之

一、如何处理好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对全体学生负责的矛盾。

我们想想,我们当老师的,是不是特别关注那些表现和成绩都好的先进生以及表现和成绩都不好的后进生,而对那些既不很好又不很坏的中等生没有太多的印象呢?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班主任,从职业道德这个角度,无疑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但是,现实是有些学生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习惯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他们的教育转化需要花费班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一个几十人所组成的班级。在这样少数学生的身上投入太多精力,势必会减少班主任对其他学生的关注。实际上,这些泯然众人的学生并不是不需要老师的关爱,他们的内心也有许多困惑,他们也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他们的心灵也十分渴求班主任爱的阳光,有时候,我内心里对这些乖学生确实心存内疚,然而,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那么,班主任是否应该为绝大多数的中等学生负责呢?关心他们的学习,解答他们成长中的心理困惑。如果这样,则对那些后进生的转会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放任自流,这不是又有违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吗?

此外,对于一些在逐渐转化但时而还会犯错的后进生,出于转化后进生的目的,班主任应该多肯定他的进步,对他所犯的错误则不宜深究,以免打消他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自信心。可是这样,另外一些还不大能明白事理的学生则可能会乘虚而入。为了这些学生,理应对后进生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以示警示,这又是矛盾,该怎样处理呢?我心存困惑!

困惑之

二、如何处理先进生与后进生的交往问题。

在我今年所带的这个班,普遍出现了我以前很少碰到的现象。那就是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与

一些问题学生打成一片,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初一学生思想还比较单纯的缘故,从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个角度来说,这也许是一种好现象,这体现了班级的团结,对后进生的成长也有极大的帮助。可是,我又有所担心,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在鲍鱼之肆而不知其臭,这些对是非还缺乏明确判断能力的先进生与问题学生交往时间一长,势必会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那么,班主任在这个时候是应该从保护先进生的角度出发,限制他们的交往呢,还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寄希望于这些学生有着极强的免疫力,而默许他们的交往呢?我又陷入困惑之中。

困惑之

三、如何处理保护学生的天性与规范学生行为的矛盾。

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论模糊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主要观点是班主任老师应该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过多地告诫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因为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谨小慎微,束缚学生的天性,这个观点是我在支离破碎地了解了一些西方教育观点之后受到启发而得到的,不过,我自己也觉得这个观点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因为班主任最主要的责任就是教育学生成人,而要教育学生成人就必须让学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防微杜渐,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习惯。那么,对于学生的错误言行习惯,作为班主任,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他们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又不会压抑他们灵动的天性呢?有时候,我一边在批评学生,一边在询问自己,我这样做究竟该还是不该,比如,对于学生在某些术科上看小说,作为班主任,为了配合科任老师的工作,为了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我都应该告诫学生不能这样,但是我扪心自问,我读中学的时候,不是也在某些课堂上看课外书吗?学生拥有自己的兴趣而且发展自己的兴趣,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我这样做是不是扼杀学生的兴趣爱好呢?又是困惑!

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

本人与1993年从事班主任工作,至今已有十几年之久,工作中有喜悦、有悲愁、有疑惑、也有感悟,现就其某些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众所周知,学校对于班主任工作之重视,从许多方面可见一斑,如:每周班主任例会就是一例,会上总结上周工作,布置下周任务,所有涉及到学生的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无一遗漏,当然,对应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一项都有相应的检查标准,班主任要件件落实,时时跟踪,否则就有扣分之危险,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上班是上班,下班亦是上班。班主任工作之繁杂也是难以想象的,除学生的日常行为外,其他课任老师的信息,如:学生让老师生气;或不认真听课;或上课做小动作;或没交作业;林林总总都会汇集到班主任处。生活老师的不认真打扫卫生;或不按时作息;或睡觉晚;或说话多;或起床慢;或出公寓晚等等,桩桩件件,全等候班主任处理。德育处、教务处、公寓、总务处、餐厅等处工作还会时时要求班主任配合,等等等等,一件不到位,一日不安心.以上只是班主任的一部分工作,因为班主任还要完成和其他教师相比一点也不能少的教学工作。正因为如此,致使许多人对班主任工作望而却步,不愿意担当这份工作。下面我就几个方面再来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几个原因。

一、职业对班主任要求高

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同时还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心理调节师,是学校、科任老师、家长、社会的纽带,责任重大。班主任工作具有专业性,不是每位老师都能胜任的,事实证明,一位好班主任必然是一位好老师,一位好老师不一定是一位好的班主任,一位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

二、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班主任工作非常辛苦、琐碎,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且精神压力很大。

1、班主任要完成和老师一样的教学、教研工作。而相对教学、教研的时间就要比科任老师

少的多。

2、承担着全班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学生从早晨7点上学直到晚上6点或9点回家,这个期间打扫卫生班主任要督促,做早操、课间操班主任要跟操,班主任每天要清查人数、督促。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就要对班级和班主任通报批评,班主任整天战战兢兢、只要学生在校心里就不得安宁,不论是白天黑夜总有一种挂念和担心。有的班主任说:“当班主任迟早要得心脏病。”

3、学生的心理调节师。学生思想有问题,班主任得疏导,学生之间闹矛盾班主任得调解,学生生病班主任得送医院.特别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安全问题,并不是想不出就不出的,只要“万”里有个“一”,班主任必定受到“牵连”,轻者扣津贴、批评、重则处分、降级、开除。

4、是学校、家庭的联系者。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和学校各项的工作、检查评比一样也少不了班主任。

5、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这些同学要么在家是掌上明珠,要么是无人管的野孩子。一个个以自我为中心、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玩世不恭。要构建一个和谐、充满活力的班集体需要花费班主任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三、班主作工作费力未必能够讨好.有人形容班主任工作是“夹缝活儿”,一边是学校领导、一边是学生、家长。班里的大小事情两边都得找班主任。

1、学校对班级都是实行的数字化管理,很多包含着班主任热情和心血的充满人性味的工作,最终将变为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既使每个班主任都倾尽一腔心血管理班级,但学校肯定也要排出个一、二、三来,排在后面的“多难为情的”。如果运气差的班上有几个“特别”的学生,那就更惨了,学校不会考虑他们的进步,只能看结果,等到你千辛万苦把他们教育好了,一个学年也要结束了。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能力的提高,家长的人才观各有自已的标准。有这样一件事,期中考试过后有位同学考的特别的反常,班主任利用中午找学生谈心、了解,延迟了吃午饭的时间,可凑巧这个孩子的家长给小孩送物品到学校,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找班主任理论说:“怎么还不让孩子去吃饭,饿坏了怎么办。”“我这样不也是为孩子好,为将来着想吗?”老师解释道。“你不让我的孩子吃饭,饿坏了身体哪还有将来!”家长提高了嗓门。班主任只得悻悻的让学生走了。这件事如果在过去,每位家长都会千恩万谢。是家长变得不通情理了吗?不是,说白了就是他们把孩子的身体看得比学习更为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还有什么比身体更重要呢?何况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几代人的心肝宝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先富起来的家长,的确对大家和老师孜孜以求的“应试”能淡然处之了,他们的孩子已经很幸福了,根本不需通过苦读来改变命运,他们只是希望学校教育能提高孩子的素质、品位、能让孩子活的更健康、幸福而已。这样的家长将会越来越多,而我们的班主任一边是学校的升学率,一边是家长的另种人才观。如此“夹缝活儿”。还不如来个“无官一身轻的”远离班主任工作。

四、班主任的付出与其所得也不是很对等的.首先是精神的,班主任都是学校教师中的姣姣者,占教师总数的30%左右, 比如说每年的评先表模时比例虽然较科任多,但还有比科任老师优秀的,付出更多的不能受到表彰;又如在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中,靠年限,靠评选,可有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评选不公的现象。还有,一旦班级发生了“事故”班主任责当其先,上下左右解释、检讨等等,弄得身心疲惫、尊严荡然无存。

其次,现在的班主任就我区而言,每个月只比科任教师多挣那么点钱,由此可以想象,谁还愿意为那点钱去苦命干那个班主任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篇7: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同心县兴隆中学 马百良

摘要:本文就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问题以“困惑”的形式提出,然后通过反思及实践中的摸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抛砖引玉,促进物理教学和新课标的实施。

关键词 : 困惑 课程改革 探究式学习三维目标 高效性课堂

2012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自治区教研室组织学习的新一轮课标改革研讨会。在我们物理教研室组,与会学习来的都是各县、市教研室的组长们。唯一的我是代表同心县教研室的一位来自于农村基层的中学物理老师。物理教研室徐建国主任知道后,开玩笑的说:“这次培训学习,我们一定会听到最基层老师的声音了,这是我最想要看到的”。他意味深长的告诉我,要我在学习中多反映课堂当中的问题。在随后的几天学习中,各种见仁见智的新理念、新模式纷沓而至,不断渗透到我的思想中来,给我在基层的教育思想和学科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也很想抓住这个机遇,对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也讲到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无奈和困惑,得到了同志们的极大帮助。

困惑一: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感到教学时间之紧张,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我们想改革,可我们每学期仍有固定的教学进度的呀?

带着这个相当无奈的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时展开了讨论。讨论的结果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实施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要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积极的态度以及活泼开朗的心情,所以多占用一些时间是值得的。

我们明确了这样做的理由,但如何解决时间紧的问题?

实施探究教学应采取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想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想结合的方式,只要学生有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去做他们有兴趣做又能做的事。例如在讲授“比热容” 概念前,启发学生开展“将同样大小的冰块放在沙石、黄土、沥青上”观察它的溶化速度的活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发现可用“相同时间比较溶化后的体积大小”或“比较溶化后的相同体积来比较所用时间多少”的方法来比较沙石、黄土、沥青的吸热情况。课上老师只让学生汇报探究方法与结果,可大大节省授课时间。只要老师在平时的备课中,能对教材做到统揽全局、总体规划,不单节孤立被动的备课、授课还是能够解决时间紧的问题的。

困惑二: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上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的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

教研活动时就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讨论,明确意识到:一方面,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但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得太死;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需要老师将学生、教学内容、课堂的际遇等诸多因素纳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千万不能变成“放羊式”的课堂管理情形。

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呢?例如:在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合理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竞争与合作,协调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独立转向合作;随着课改的深入,可逐步培养起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方法、步骤,即可克服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盲目尝试和无意义的猜测,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困惑三:物理从课本走向社会和生活,这知识究竟该讲多深?

过去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是统一的,确定性非常明显,我们以“超纲”、“不考”为理由,不允许不确定性情境进入课堂。与此相反,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例如,教学目标、结果、对象、内容、方法、过程的不确定性使课堂教学中的不确定性情境大大增多,教学中如何应对呢 ?解读新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新课程标准在参考了教学大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列入到与“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到了课程资源中。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是个研究者、决策者,对于课堂教学不确定性情境,可以成为创造性地使用活教材的组织者、参与者。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对于不确定性情境产生的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而无法一一答复时,可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突破课堂教学与时空的局限。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否真实有效利用好网络资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困惑四: “教会”与“学会”及“会学”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求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体会课改实质,寻求灵活的教学方法。但无论我们的教学理念多么先进、教法多么灵活,我们都逃脱不了一个问题:将我们理解的知识教会学生,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这真的很难,对有的教师而言可能遥不可及。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方面入手:

(1)教师带着学生摸清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有时都很难把握,所以教师使用教材上没有发挥出教材的全部功效。如果教师能尝试带领学生共同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旦学生都能体会出教材编写的妙处,教学自然变得简单了。

(2)教会学生弄清做题的目的。有的学生题目做对了,都不知道如何做对的,更不要说为什么做错了。多数学生试题做错的原因在于没有搞懂试题编写的意图,答题盲目,盲人过河摸着走。

困惑五:学生学习上的老毛病,改掉咋就这么难?

每次阅完试卷,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学生的老毛病又犯了。如:学生计算能力差,答题不规范,书写不工整等。对这些问题,平时教师可谓苦口婆心,费尽心思,可学生依然故我。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了?往往第一反应是“学生怎么这么笨?学生太不听话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解题不规范,我们教师有没有给学生规范的板书示范?其实许多教师上课自己书写和解题都不规范,学生跟着教师学。当学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问题时,我们认为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到底是学生学的问题还是教师教的问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切实地制定一个跟踪记录表,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教学情况,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改正情况,这样既改正了学生的错误,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困惑六:我们排除种种困惑,努力朝着课改的方向去做好,但是心里最没底的困惑是,我们这样教,中考怎么考?

再一次捧读新课标,共同对照近几年的中考,我们清醒的意识到:新的教学方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优点,尤其是在目标上的不同:一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二是目标内容更为全面,不仅有学科知识、还有科学过程、方法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三是将三大目标统一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强调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构建。近几年中考试卷上探究性试题比比皆是,不正表明评价体系已经在朝着“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改革的进展”方向发展着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毫无顾虑地、大胆地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

同时,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教师一定不要忘记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无论课程教材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中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关于怎么教不用怕中考。

其实,教学中的困惑远不止这些,但只要我们明白: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变是永恒的不变”,只要我们不在困惑中瞻前顾后、举步不前,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大胆更新自己的观念和实践,就一定能成为教学改革的成功者。

参考资料 :《新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012年3月出版 作者:苏明义

篇8: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智育,影响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要知识与能力并举、智育与德育并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我校学生家庭比较特殊:大多数学生的家长在外地工作,一年中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忽视了家庭教育,而爷爷、奶奶们对孙子女或溺爱有加,或无法给予良好的道德教育。中学生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而班主任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因此,班主任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

班主任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而且是学生的第二监护人。那么班主任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一、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和塑造作用

班主任良好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上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既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又从自己做起,教育引导学生勤俭节约,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在做人上要满腔热忱,以诚待人,公平待人,关心爱护学生,对学优生、学困生一视同仁,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幼小的心灵播下希望的种子,才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班主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班主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做好“备、上、批、辅、考、结”,给学生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使一心向上的学生增添动力,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会学得好,播下的希望种子才会慢慢发芽,长成希望的小树。

班主任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班主任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班主任的思想。班主任要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作出表率,言传身教,使学生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又因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因此在学习与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不要早下结论,武断处理,而要用温柔得体的语言进行沟通,帮其分析后果的严重性及错误的原因,并确定解决的方法。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班主任要让学生说明原委,让学生思考,允许学生改错。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班主任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比如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张惶失措、退避三舍,还是从容镇定、迎难而上呢?又比如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是老师同学的误解,或是家庭内部矛盾,是大吵大闹、怨天尤人,还是不争不辩、宽宏大量呢?完整的德育教育应包含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是现代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既是过去德育中忽视了的部分,又是今后德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二、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

班主任要利用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不仅要对学生的日常纪律规范和思想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而且要对他们的文化学习进行指导。班主任要分清学科的主次,采取相对应的方法和措施,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求最大的效率和效果。

对于高一的学生,班主任要让他们了解各学科的高考要求,注重各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技能的熟练运用;既要强调语数外的绝对重要地位,又不能忽视其他科目。我是这样具体指导的。

对语文学科,学生在课堂内要注意听讲,理解并达到教师的要求,课外要多阅读名篇、名著,其中的经典小短文要背诵,理解文学大师们的用词造句、潜心谋篇,以积累词汇、事例,为写出好文章打下基础;经常收看中央台的新闻联播,通过模仿、跟读来提高读音的准确性和朗读能力。

对英语学科,学生平时就要注意听力和口语的锻炼,特别注意每晚的听力测试;对课文,第一步查找生词,第二步熟读全篇,第三步翻译并熟记中文,第四步再根据中文回忆英文并熟记之,第五步再回头检查文章中的词、短语的用法,以及涉及的语法问题,以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

对数学学科,学生要理解、熟记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理解它们的适用范围和推导过程;做题目时要以会做、熟练、准确为目的,不仅要多练,而且要多想,找出解题的一般思路,乃至技巧;要注意阶段性地对大知识块进行归纳总结,寻找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

对政、史、地、理、化、生学科,学生要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尽量在课堂内对基础知识达到理解记忆,课后适当做一些练习进行巩固;一周、一个月地分阶段、系统性地复习,对各科进行查漏补缺,进而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

高一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往往不能充分地利用时间。我就要求学生注意课堂效率,部分科目要提前预习,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自己善于思考,尽量在课堂内消化理解知识,作业如能课堂内做好最好;中午休息时,在保证睡眠充足和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尽量把上午的作业做好,对上午的知识简单温习一下,晚上尽快地做好下午的作业,留下足够的时间对全天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另外,两节课之间的十分钟要走出教室,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活动活动筋骨,同学间交流一下思想、感受,既使身体得到休息,又增进同学感情。

篇9: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和策略

一、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1.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

有很多事情并不是班主任的责任范畴,却被有关领导硬生生地强加给班主任老师。比如说,某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并要求若有学生不会做,就从该班班主任老师量化评分的总分里扣分。班主任老师纷纷抱怨教学生做新广播操是体育老师的事,学生不会做操,却要把责任强行推给带语文课的班主任老师。这不仅加重了班主任老师的负担,而且挤压了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的时间和精力。

2.班主作工作费力不讨好

有人形容班主任工作是“夹缝活儿”,一边是学校领导,一边是学生、家长。班里的大小事情两边都得找班主任。学校对班级实行的是数字化管理,很多包含着班主任热情和心血的充满人性味的工作,最终将变为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即使每个班主任都倾尽一腔心血管理班级,学校肯定也要排出个一、二、三来。如果运气差的班上有几个“特别”的学生,那就更惨了,学校不会考虑他们的进步,只看结果,等到你千辛万苦把他们教育好了,一个学年也要结束了。

3.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由于现在社会各家庭的经济压力大,年轻的父母们为了生计都疲于奔波,到处打工挣点钱养家糊口,疏于对子女的关怀与教育。孩子们因缺乏父母的关怀,其情商的发展严重滞后,进而又影响到孩子们智商的发展。这样,班主任在学校中就经常会遇到下列情况:有的孩子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基础很差;有的孩子性情喜怒无常,性格暴躁,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有的孩子郁郁寡欢,不能融入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这些都是班主任需要严肃对待与解决的问题。班主任肩上担当着教育与教学的双重责任,但是我们的付出与回报又是极不成比例的,这对于班主任老师的培育与成长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

那么,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换角色,变老师为妈妈

妈妈,世界上最亲切最温馨最感人的一个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独生子女多了,离异孩子多了,留守的孩子多了,这三多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离异孩子和留守的孩子,他们缺少家的温暖,缺少父母的疼爱,这就要求老师把这种爱倾注到这些孩子身上,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角色,变老师为妈妈。在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入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这些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你,接受你,把你当做他们的妈妈,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同时又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的事!

2.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家是温馨的港湾,听到放学的铃声,学生都会背起书包兴冲冲地往家跑,作为班主任,我就在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背起书包兴冲冲地往学校跑呢?我认为,那就要做好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首先,要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要选拔一些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做好老师的得力助手,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灌输兄弟姐妹的思想,一种大家庭观念,教育他们要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增进同学情感,变同学为亲人。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爱做,并抢着去做,一门心思在学校,在这个家里。

3.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三多孩子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就目前的现状看,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性自私,为所欲为。这多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由于家长们的宠爱,他们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是非观念混淆,以个人为中心,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大发脾气,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2)在网吧,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快乐,这是当前留守孩子和离异孩子最常去的场所,他们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所吸引,沉醉于虚拟世界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并形成网瘾,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

其实在生活中,远不止这些。在教学中,作为班主任,要做他们的心理咨询师,做他们倾诉的对象,及时解决他们内心存在的种种困惑与不解,排忧解难;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虽然有时我们付出很多,收获很少,但只要坚持去做,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学生明天将会变得很健康、很阳光,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参考文献:

[1]郑兴禄.浅谈如何搞好小学班主任工作[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儿童和平条约》教案下一篇:论教育沟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