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

2024-04-19

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精选11篇)

篇1: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

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

文/陈松信

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班主任要怎样与家长沟通交往,才能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成长加油鼓劲呢?

一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首要前提是了解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关心爱护学生,深入、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班主任在与家长谈论起学生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

二是“主动出击,出奇制胜”。班主任在平时应经常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不能被动地坐等家长的来校或来电。同时,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还必须特别注意不能一味地报喜或是报忧。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够拉近与家长的距离,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三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必须经得住诱惑,抵挡得住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做到“不拿家长的一针一线”,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走进家长心里,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四是“听诊把脉,对症下药”。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他们对孩子和对学校的期望,以及他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班主任应学会“听诊把脉”,摸清家长情况,了解家长的喜好,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畅通无阻的家校配合绿色通道。

五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班主任工作应努力做到“合乎民心、顺乎民意”,因此,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收到家长的意见或是家长的投诉,班主任都必须十分重视,务必做到家长的意见或投诉有记录,有落实、有反馈。(家长会)只有这样,才能在家长的心里留下一个“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好班主任”形象。

六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班主任与家长交往时,对家长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言必行、行必果,言而有信。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放心的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

七是“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竞争的优势归根结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细节来体现出来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注重细节,例如:学生每次返校进行健康情况检查;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学生的防寒保暖工作,等等,努力通过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让家长满意。

八是“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班主任还必须熟悉一定的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依法治教。因为在学校,学生之间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并且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班主任只有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关键的时候才能够学以致用,及时化解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纠纷。

篇2: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

1、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孩子。

2、和孩子密切相处。

3、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4、体会孩子的感受。

5、了解孩子的发展程度。

6、回答孩子的问话。

7、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不用“我命令你,警告你,等负面意义语。

8、经常变换新鲜的话题。

9、充实孩子的生活经验。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1.常说:你先想想看吧!2.当他遇到困难时别立即帮他。3.不管他的问题多么荒唐都认真回答。4.他想说而说不出时,不会立刻帮他说出来。5.不打扰他正热衷或专心的事,即使到了该睡觉时间。6.对他的“新发现“,即时地表示惊奇和赞叹。7.教他做事时,用语言解说,并要孩子复述。

什么样孩子输不起?那些在只有赞扬一种声音中被夸大的孩子输不起。经常会看到5、6岁,7、8岁,甚至是10几岁的孩子一旦输了,张着嘴就嚎啕大哭。父母又得一番手忙脚乱,唯恐委屈了“宝贝”。教育孩子要慎用表扬。一是要多用鼓励少用表扬,二是要表扬事不要表扬人,三是要出现目标行为时再表扬。

【适当给女孩尝尝“苦头”】做父母的必须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从小树立正确对待困难的态度,才能使孩子日后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女孩同样在成长时期太顺利了未必是好事,不能吃苦、接受不了磨炼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丧失斗志,让女孩多尝些“苦头”,她才能变得坚强起来。

如何发现孩子的音乐天赋?具有音乐智能的婴儿满月后对物体发音感兴趣,听到会停止哭闹。发音比同龄人早,手指较长,尤其食指和无名指。百日内能发5个元音音节。周岁时能全神贯注聆听乐曲,并对曲调有反应。3岁内能辨别不同音域并能唱歌和奏乐,音乐模仿力和辨音能力强。

】秋季是宝宝咳嗽高发季,妈妈做些止咳粥给宝宝吃。

1、梨粥:用梨两个,洗净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

2、银耳粥:银耳10克,发泡后加大米100~150克同煮,加适量蜂蜜搅匀即可。

3、麦门冬粥:用麦门冬20~30克,煎汤取汁,再以粳米100克煮粥待半熟,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煮。

篇3: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几点建议

一、沟通之前做足“功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与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一定要做足“功课”。

1. 明确沟通的目的和内容

在与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一定要明白这些问题:究竟为什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是否必须请家长,问题是否严重到非要和家长沟通才能解决的地步。如果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去请家长,不仅会让家长很反感,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沟通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只有事先想清楚这些问题,在与家长见面时我们才能有效地交换意见,从而实现沟通的预设目标。否则,没有重点的交流,即便口才再好也不会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

2. 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之前,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父母职业等,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深入了解其父母的性格、爱好、对孩子的期望等。然后根据掌握的具体情况,设计沟通的内容与方式,并对沟通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做好预设,构思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3. 详细掌握学生的在校动态

在与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要先将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尤其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一定要对违纪事件作深入调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究竟是教师教育方面出现了问题,还是学生思想行为方面的偏差,亦或是家庭教育的失误;针对这些问题,自己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只有思考在先,我们才能在随后的与家长沟通中,有的放矢,灵活自如,进而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

4. 选择时机,事先预约

班主任家访时,有时还没等切入正题就被家长下逐客令,并不是因为我们教师的热情不高、沟通技巧不过关,也不是家长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而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恰当的沟通时间。例如,当家长正忙得不可开交时,或者正赶上家长情绪低落时,我们与家长进行沟通,通常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所以我们在与家长沟通之前,不妨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庭情况,然后通过电话或者其他形式与家长预约,这样家长们就可以安排恰当的时间全身心参与家校沟通。

二、沟通的策略与艺术

每个家长的脾气和处事方式都不尽相同,如何巧妙而不生硬地说服家长理解并支持我们的工作,是需要讲究沟通的策略和技巧的。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 先求同,后论异

与家长交流之前,我们一定要先把家长的“心门”打开,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取得某些共识,不然,对方排斥你,连“门”都进不了,沟通就根本无法深入了。所以每次交流之前,班主任不妨先做好功课,从家长的立场出发,充分肯定其一些正确的、有益的做法,然后再适时地对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以真诚和善意引导家长理性思考,委婉地指出其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之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良苦用心。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通常就能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即便是平时一些谈不拢的事情,此时也很容易达成共识。

2. 理性说服与感性说服相结合

理性说服,就是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科学分析;感性说服,就是充分运用情感的力量来打动人。二者各有利弊,运用时要因人而异。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更容易受到情感影响,宜侧重于情感说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较强,应更多地倾向于理性说服。但不管是哪一类家长,最好的说服方式还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理性说服与感性说服相结合。

3. 先声夺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谈话的开头是整个交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班主任的话语,能不能一开始就抓住家长的心,往往决定着整个谈话的成败。成功的“开场白”,能快速地缩短班主任与家长的心理距离,使家长能理性地跟随班主任的思路进行思考。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精心设计谈话的开场白,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开场白要言简意赅,引人入胜,先声夺人,扣人心弦。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进而牢牢把握谈话的主动权。

4. 以退为进,勇于负责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尽管我们教师主观上已尽心尽力,但学生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发生伤害事件。伤害事件出现后,当事人的家长心里都不好受,情绪波动较大,可能会有一些不理智的言行,甚至会迁怒到学校和教师身上。此时,班主任要多宽容、多谅解、多包涵,在耐心倾听家长述说的同时,主动承担起监管不力、跟踪失察之责,这样家长就会感到老师是有担当的,是勇于负责的。此时,家长心中即使有再大的不满,也会尽量自我克制。待家长心情平复之后,教师再引导他们作理性思考,从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共同探讨问题解决的策略。

三、拓宽沟通途径与方式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现实中教师不可能时时、事事都要求家长到校交流,也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去家访。事实上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途径和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主动家访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情况。特别是接新班的教师要及时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进行一次家访。家访中要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历史、班级情况、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要求与期望以及需要家长与学校配合的一些具体事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传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等。另外,在家访中教师还可以完善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进而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2. 定期召开家长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惯性思维是,只要学生不出现大问题班主任就不告知家长。只有当学生某些行为问题比较突出时,教师才会想到找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这时候家长多半会接受不了孩子“变坏”的现实,会质问班主任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不早与家长沟通等等。其结果是家长与教师互相埋怨,致使陷入关系危机。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教师要把家长工作做在前面,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各方面的表现,以便家长能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及时关注并妥善解决学生的问题。

3. 家长接送孩子时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低年级的孩子上学、放学一般都是由家长或是监护人接送的,这个时段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所以每天放学前,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一天的表现进行一次梳理,在放学后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如,学生今天有什么特别表现,课堂、课间有无违纪情况,学生今天有哪些做法是好的、哪些做法是欠妥的,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家长配合共同引导的。

4. 书信交流

班级学生众多,每次上学和放学,班主任不可能保证与班级每一个家长交流和沟通。为了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可以在班级设立“日常表现回馈制”。每天放学前,教师可以将自己梳理的学生表现情况加以记录,放学后,由孩子们将各自的“日常表现回馈单”带回家,进行反思。反思过程中,孩子们必须要就自己的问题向家长做出解释说明,这些问题究竟是自己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自己将采用什么措施进行改正?

5. 电话、短信沟通

教师和家长沟通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坐下来,抽空给家长打个电话、发条短信也是不错的沟通方式。为了便于和家长联系,教师要与家长交流联系方式。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采用电话或短信与家长沟通。比如,班级哪位同学迟到、缺课、学生身体不舒服,及时询问原因或通报;学生取得某方面的进步或在学校有良好表现时,及时给家长打个电话,报个喜。

6. 设立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

篇4: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

关键词:尽早沟通;达成共识;事半功倍

高一建班之初,事务繁杂,千头万绪,应尽快和学生及家长良好沟通,达成共识。这样可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事半功倍。班主任也可以尽快抽身出来搞好个人教学工作。就好比和泥做雕塑,如果不能把素材围在包围圈内,一旦有缺口,泥水横流,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就更谈不上做出什么优秀作品了。笔者就着几轮高中班主任的经验作出小结,列举了高一建班应与学生和家长达成共识的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教育理念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能否贯彻,能否尽早实施,将在高中三年影响深远。因此,高一建班之初就应该清晰、明确、及时地跟学生和家长达成共识。笔者第一轮班主任任期内,很多时候都在摸索,在学习,在模仿,往往感到彷徨,因为在班级管理上总感觉力不从心,随时会有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应接不暇,搞得自己疲惫不堪……一轮下来回头总结发现,其实是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孩子和几十个家庭,大家各有差异,如果在一开始没有统一的理念和方向,任由发展,等出现问题再寻求对策自然就会手忙脚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笔者第二轮任期虽然是高二中途去接任,但是接任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跟学生和家长双方多次磨合沟通达成共识,虽然一开始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后面的教育教学开始虽然稍晚,但是胜在顺利,事半功倍,尤其到了高三,学生不论是规范性还是学习积极性均达到较好程度,高考最终也顺利取得了优异成绩。

笔者几轮高中下来,在高一秉持的班级管理理念:

·播种信念收获行动

·播种行动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1)对高中三年有整体规划,不浪费生命——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2)对人生有梦想——做目标明确的人;(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规范——纪律就是战斗力。

二、明确学校规定,班级规定

结合班主任教育理念,高一在入学教育期间就应该明确的一定是学校及班级管理规定。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得到规范性的管理和训练,让其懂理、明理、守理,知道约束其实就是保护,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的开展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在学校安排的入学教育期间,学校会安排校规校纪的学习,班主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其中一些切身相关的规定要充分强调,例如考勤管理、仪容仪表、处分规定等,这样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轻易是不会触碰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规范性会越来越好。高一建班之初还要明确补充的是班级自身的管理规定,一定要细化到方方面,做到每个环节有法可依,奖惩有理有据,这样可以极大的提升班主任的威信。

笔者一般会完善或补充如下班级管理规定(部分):

在校时间要求篇

1、早上:

(1)7:20为常规进教室时间,其他集体活动原则提前10分钟。迟到同学考勤记录,出现三次及以上迟到情况者取消本学期期末评优资格。(考勤包括一切集体活动)

(2)课间操时间:教室只能留有一名劳动委员及一名保洁同学,任何人如有特殊情况须向班主任请假,身体不适者需到校医室就诊不得在教室逗留。课间操一旦发现未经请假缺席者计入考勤。

2、下午:

(1)2:25为常规进教室时间,迟到同学考勤记录。

(2)原则上第四节课后班长需确认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不需要交代事宜或留堂之后才能放学。全体同学将座椅放到桌下。(常务组长及相关班委负责监督检查)

(3)值日生完成当天卫生工作。

强调:1、班长、体育委员各司其职组织好每天两操。任何人不得影响班级两操得分。2、特别提出每天早上的早餐问题。3、新课改学生在校时间不足三年者将不发放高中毕业证书。每天班长应做好考勤记录,任何人请假得家长亲自跟班主任联系,达到休假一天以上者(包括一天)返校后需补交医院看诊证明,否则视为无故缺旷课。

三、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要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庭教育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现在很多家庭,很多家长都忙于生计,经常觉得把学生送到学校就算尽了家长责任,经常听到家长说:“老师,我的孩子就拜托您和学校了……”。甚至有些学生高中三年和家长的接触机会本就微乎其微,更谈不上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学校教育、班级管理的负担加重,使得本就不负重压的班主任更是苦不堪言,经常就演变成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苦口婆心,但是收效甚微。因此,笔者几轮高中下来,每每建班之初都会多渠道的跟家长沟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会推荐家长阅读,学习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书籍,唤醒家长的责任意识,尤其是父亲的教育责任心,尽快的明确学校和家庭在学生高中教育中的职责。班主任只有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支持,才能抽身出来更好地观察学生,调整教育方式,尽快推进自身学科上的教学研究。以下是最近一轮新高一,笔者写给家长的一些话:“有这样一个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医生开药后,护士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假如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相配合,再好的教师、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教育的失败,往往导致学校教育事倍功半。

品德教育为首要。

(1)诚信——处分、真实才能了解问题

(2)感恩——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3)责任心

(4)勤奋——成才的关键

(5)宽容——与人相处

(6)谦虚——尤其考上三中的孩子

以上这些不是光靠说教,家长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家长双方,尤其父亲。家庭教育与家长文化程度,职业背景没有必然联系。孩子的教育拼的的确是父母的人生功底——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四、提醒高一就要着手准备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对于学生的建议:1、关注三年的高考动向,熟悉高考政策,收集三年的高考试题关注变化。2、关注热门高校和热点专业,结合自身早定目标。3、重视高一开始的学业水平考试,为高三的各种机会打下基础。4、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各项工作,从中锻炼能力,积累资本。5、任何处分都有可能让你高中三年的努力化为乌有,谨言慎行。6、补习尽量集中在高一和高二。7、尽快办理二代身份证。

(二)对于家长的建议:1、从高一开始协助孩子规划人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从高一开始关注高考、高校、热点专业。3、三年长期、动态、及时地关注孩子的各方面变化。4、创造有利于孩子学习的外部环境。5、关注高考加分政策。

经常在高一听见学生说离高考还很远;家长见证孩子经历了中考后也觉得高一应该让孩子喘口气;包括有些老师和班主任也觉得要慢慢来……笔者却认为,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高一我会尽可能地跟学生和家长沟通到位,这样操作了几届下来感觉比较得心应手,在此跟大家分享同勉。

参考文献:

篇5: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二、对学生的要求要达成一致。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都会有所差异,加之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不尽相同,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

三、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把学生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家长听了难免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而使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迷上电脑游戏,经常上网吧玩,上课无精打采,放学就往网吧跑,甚至出现旷课。他家人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怎么骂、甚至打还是改正不了。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班主任)最后到他家与家长会面。家长很主动地向我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一就已经迷上电脑游戏,可谓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难,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因此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我并没有来一通告状词,而是给其家长一个建议:让学生写一份保证(或是协议)书,给自己一周定个打游戏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外绝对不允许打游戏,然后给其一定时间慢慢改正,然后请家长对其子女的上下学时间进行督促,后来证明效果还可以。因为该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的时间玩游戏,他得考虑若不守信可能面对严厉的处罚。因此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篇6: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

二十家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晓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中要与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那么班主任在与家长交往时,如何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呢?下面我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有效实施家访或电访。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进行家访,有利于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融洽感情,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形成共识,使双方都对学生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相互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

根据目的不同,家庭访问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1、了解信息型家访。这是一般性家访,适用于多数学生家庭。不一定亲自登门,可以采取电话等通讯形式,或利用家长来校接送孩子等机会,随时与家长进行信息沟通。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的周遭环境。包括(1)家长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情况,职业情况等;(2)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居住条件,家庭成员构成,学生父母感情情况,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等;(3)学生在家的情况,诸如学习环境,学习看书时间,看电视时间,交往情况,家务劳动情况等。

2、具体目标型家访。这是在了解性家访基础上对少数学生的特殊问题或部分学生的相关事情有针对性的家访,适用于有特殊表现的学生。内容主要是向家长报告其子女的特殊表现或突出问题,共同商讨协同解决的方式方法。或向家长征求孩子发展的意向,如建议加入学校兴趣小组的训练等。

3、正式沟通型家访。这是旨在与家长交换信息、沟通情感,以实现良好配合的家访。适用于因学校、家庭彼此不了解,产生误解或分歧,造成配合欠佳的少数家庭。内容是提出问题,如实介绍情况,耐心听取家长意见,通过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沟通心理,争取实现协同教育。

对学生进行家访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家访要有明确的目的,制订详尽而可行的计划。访问前,应考虑好与学生家长交谈的问题,要对学生近况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必要时还可以向各科任教师具体了解。只有家访前情况了解得充分,才能在与家长交谈时把问题讲得确切有据,才能有说服力。

2、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问老师“是否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3、访问过程中,态度要诚挚,言辞要恳切。班主任应实事求是地介绍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做到不夸大,不缩小。通常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再提缺点,即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再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提出帮助和教育学生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上门告状”,滔滔不绝大谈学生的缺点和过失,这样易激起学生家长的怒气和反感,不利于获得家长的配合,甚至导致家长对孩子极为不满,孩子又觉得老师很可怕,很可恶,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在谈孩子的缺点时,教师还应主动、坦诚地检视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误,商讨纠正、改进的措施。让家长觉得你是在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的孩子,从而接受你的意见并积极合作。

4、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心。此时班主任就要充分发挥“爱”在教育中的特殊而奇妙的功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能教育好学生。“爱”主要体现在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家访中班主任若能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往往会迅速、有效地缩短家长与班主任的心理距离,家长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5、做好家访记录。家访记录的内容包括家访的目的、内容和家访做出的决定等,用以检查家校合作的教育效果。

二、精心组织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近年在我国产生的新事物。它的目的与任务是帮助家 长掌握和了解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水平,保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一致。家长学校利用得好,可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和家长应配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

根据会议的内容不同,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教师报告会。主要由班主任介绍情况,家长了解有关信息,不进行讨论。开学初可以介绍班级工作计划,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和希望;期中极端,主要报告开学以来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下一段工作安排等;期末安排,主要报告工作总结,指导家长帮助学生过好假期等。活动中,班主任向家长报告本班的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教育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动员家长协助学校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2、经验交流会。由家长交流教育子女、协同学校进行工作的心得、体会,班主任小结。也可以结合家长普遍没有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学校,为家长举办各种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协调和促进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达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又能让家长了解班主任责任感,佩服班主任的业务水平,有利于在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因而使家长更主动、更有效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3、学习成果展览会或学习成绩汇报会。学生以实物或文字语言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以使家长了解学生,使学生彼此促进。这类家长会的形式可以适当灵活一些,不必千篇一律,不必恪守一种模式。如举行学生成果展览、文娱表演,由学生代表向家长汇报班级同学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等,使家长们看到子女在各方面的成长,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

4、家长——老师恳谈会。这种家长会与上述三种家长会的不同之处是,不是邀请全体家长参加,而是只邀请有关家长参加,就某些学生的专门问题进行协调讨论,统一认识,寻求教育良方。

三、掌握沟通艺术。

为了能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班主任还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学生家长有各种类型,这就需要班主任善于与各类家长沟通,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如:表扬要中肯,建议要语气婉转,耐心地听家长说话,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

首先要善于倾听。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一位优秀的沟通好手,必然是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善于询问感受的。教师千万不要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剥夺家长讲话的机会,与家长沟通时要饶有兴趣地倾听,并善于捕捉机会,反“客”为“主”,反听为说;要多用开放式提问,尽量少用封闭式提问等等,等家长说完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平等商讨,求得家长对自己工作的理解、认同,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家访中,要尊重家长。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再次,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说话的分寸。有些学生在学校做了错事之后往往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在学生家长情绪激动时不要针锋相对,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第四,对学生的要求要达成一致。有时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因此,班主任应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便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

篇7:班主任应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关系有点紧张,不太正常,家长和老师因为学生的成绩问题、行为习惯问题、责任感、公德心等一系列问题而相互埋怨,我认为这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往,在交往中要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我认为要有以下几点意识:

1、服务意识

有些老师还有传统的教育观念,学生是来求学的,“求学”即为学生要主动,老师可以居高临下。我认为老师要有主动意识、服务意识,要转变观念,要认为现在教育是一种产业,学生应为该产业的主体,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声誉,争取高质量的生源。

2、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尊重学生家长是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首要条件,要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能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学生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在学生犯错误要求学生家长到校的情况下,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能自己联系上的就尽量不叫学生自己回家联系,应主动联系以表明我们做老师的诚意和态度。第二,学生家长来校以后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第三,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在学生犯错误解决问题的时候,顾及家长的面子,尊重家长的感受,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另外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当班主任的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3、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的意识

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想好约见家长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在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应首先讲出学生的三条优点,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会喜欢别人说自己孩子的好,几句夸奖的话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还要注意善于倾听,家长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根本就不是交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可以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以便我们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对学生的认识。

4、与学生交往时应多考虑家长所处的困难,多提管理孩子的建议

篇8: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

一、转变意识

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许多班主任过于注重师道尊严, 总以管理者自居, 学生必须唯命是从, 然而, 《新课程标准》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只有增强班主任的服务 意识, 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 班主任必须转变班主任就是权威、学生必须服从的传统思想。班主任应放下架子, 与学生交朋友, 将慈父慈母、长兄长姐般的关爱融入学生心田。在教学管理中, 班主任应由单纯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转变为“认知指导者”、“行为帮助者”、“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 而在生活中, 班主任要与学生做朋友, 为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排除情感忧虑,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交流沟通

一位学者曾说:“没有了对话, 也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 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交流既是语言交流, 又是心与心的沟通。首先, 班主任必须加强语言交流,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态度;多听学生的诉说,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学生的需求, 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这样, 班主任既能了解学生的思想, 又能与学生增进感情。其次, 班主任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师生关系, 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 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言沟通是心灵沟通的前提, 而师生心灵的沟通则是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巧用赞美

赞美是赢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通行证, 是打开人际关系大门的钥匙。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说:“对赞美的渴望是每个人最持久、最深层的需要。”的确, 人人都喜欢被称赞, 人类本性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被表扬、被认可。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的一面, 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别人的赞赏。所以,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要做学生长处、亮点、优点、美点的“发现者”, 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或不遵守纪律而一味忽视学生的优点;班主任要蹲下身来, 坐近学生身边, 与学生沟通、交流, 走进学生宿舍, 融进学生生活,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班主任要不断创造机会, 抓住时机, 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一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哪怕一星半点也要及时鼓励、表扬, 以促其形成燎原之势。这样, 学生就会觉得班主任可亲可敬, 与班主任的关系会更加贴近、更加融洽。

四、宽容尊重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台词:“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 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对别人。”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 而是班主任人格魅力的体现, 是班主任充满爱心的体现。中国自古有言:“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这表明人有缺点是不可避免的, 班主任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缺点,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 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 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班主任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和信任, 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否则就无法对学生实施教育。现代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很强, 他们需要班主任的尊重、关爱。学生犯了错, 如果当众训斥、挖苦、讽刺, 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 往往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如果班主任能在尊重的基础上教育学生, 学生自然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人与人之间, 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 对着对方心灵的高空呼唤“我尊重你”, 那么对方心灵就会像山谷一样发出回音“我尊重你”。学生只有获得宽容, 受到尊重, 才能积极主动地靠近、尊重、亲近班主任, 班主任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五、民主平等

在班级中, 有决定权的应该是学生。班主任要多倾听学生的呼声, 多听取学生的建议, 遇事应与学生多商量, 多由学生做主。譬如:同学们自己选班干, 自己定班规等。这样, 学生就认为班主任民主, 就会信任班主任。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倡导“有教无类”, 就是指教育不分尊卑、不分亲疏、不分好差, 坚持平等。班主任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热爱绝不能以个人感情的好恶为标准, 也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优劣、智力高低定亲疏, 更不能以家庭出身分高下。班主任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真正做到心里想着每一个学生, 眼里看着每一个学生, 爱心惠及每一位学生。因为学生会因班主任偏爱好学生而对班主任产生成见, 慢慢疏远班主任。

民主平等是班主任激发学生潜力、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班主任只有做到民主平等, 学生才会认为老师公平, 不偏爱, 不厚此薄彼,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 成为学生的朋友, 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总之, 新时期的班主任一定要转变意识, 为学生服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了解学生的情况;巧妙地称赞学生, 增强学生的信心;宽容尊重学生, 博得学生的爱戴;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 学生才会亲近班主任, 才会与班主任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进而“乐其道, 学其道”。

摘要:班主任要转变意识,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巧妙地赞美学生, 宽容、尊重学生, 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 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融洽师生关系.http://www.blog.edu.cn/user4/zhafenge/archives/2007/1791905.shtml.

[2]融洽师生关系的技巧.http://www.lyyz.cn/zlc/xxzy/xilijiaoshi/fy/rqjq.htm.

[3]费超男.浅谈师生情感的融洽.http://jky.xsedu.net.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74

[4]朱慕菊等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篇9:职校家长会的几个“变”

一、变回避学生为让学生全程参与

家长会在很多学生眼里是老师向家长告状、家长向老师诉苦的会,会后是挨骂或挨揍的。因此有些学生能替家长请假就替家长请假,能躲则躲。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我们的教育对象永远是学生,家长会的主角也是他们,如果少了他们的参与,而多了他们的抵触,家长会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让学生全程参与家长会,让他们成为家长会的主角,成为家长会的一员,亲身体验家长会。

1. 让学生设计家长会流程

班主任与学生商讨本次家长会的主题,让学生自主拟定家长会的通知,使得学生对家长会的内容一目了然,对家长会充满期待,也使得家长会通知更充满亲情味。发出通知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家长会流程(班主任引导),家长会的几个环节的安排都由学生自己设计安排,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家长会的主角,场面可以由自己控制,而不用担心失控或有不利于自己的场面出现。

2. 让学生全过程陪同家长

主题的设计以及流程都由学生自己安排,因此学生会很愿意主动邀请家长来参加家长会,避免了职校里开家长会家长到会率低的局面;而且开会前由学生自己在校门口迎接家长,陪同其一起进入会场,自己的父母自己照顾好,避免了家长到会时无人接应的尴尬局面,使得家长到了学校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整个家长会开会期间,给学生也安排座位,和其父母一起就坐,家长会中所谈的话题丝毫不避讳学生,做到公开透明,让学生也有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同时学生全程陪同家长开家长会,让学生聆听老师的想法、家长的思想,可以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教育、理解父母和老师,对今后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二、变家长主动为教师主动

让学生领着自己父母入座后,班主任除了主动上前与家长握手寒暄之外,要到家长就坐的位置前主动与其沟通,力求与每位家长沟通。沟通的主要话题应该是汇报其子女在学校里良好的表现,学生的优点,同时汇报时语气要热情洋溢,充满着对学生的喜爱与欣赏,字里行间表达自己作为老师的感激,感激家长们的配合,感激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感激学生们的良好表现等。虽然学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在家长会的场合里,应说学生的优点,表达自己的感动。这时学生在场,他们会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会感谢你对家长们说的话,同时也会暗暗朝老师设定的方向努力而无愧于老师的赞扬。作为家长,尤其是职校的家长会因为你的赞扬而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重新对孩子树立信心,重新感受到参加家长会也是蛮光彩的,也更能理解老师的教育,更加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变严肃气氛为家常式氛围

家长会的气氛一般比较正式,在这样一个比较大的场面上,家长比较陌生也比较拘谨,一般只有胆子大点的,或与老师比较熟的家长和老师有交谈,前后位置的家长谈一谈,但总体而言气氛比较严肃,家长们没能放开怀,没能畅所欲言。这样的气氛对家长会作用的发挥是不利的。调动气氛的关键在于教师。考虑到职校的家长大多来自农村,因此教师在接待家长时要用农村里的寒暄方式,握握手,或者主动上前交谈;整个家长会开始之前可以真诚地问一问家长们打工的情况、农作物的收成情况、最近的社会形势、赚钱的不容易等,尽量谈些能与家长共鸣的话题,尽量不使用一些专业术语,避免家长尴尬。而教师向家长汇报时尽量多使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多使用轻松的语调,少用沉重的语调;多用委婉语气,少用直接语气;多用幽默,少板脸;多讲优点,多点名有优点的学生,少说缺点,不点名有缺点的学生;多站在家长们中间,少坐在讲台上;多采用座谈式的,少采用一言堂式的;多用开放性的话题,少问几个为什么等等。在这样的气氛调动下,家长们会感受到轻松而不是压抑,会在这样的气氛带动下畅所欲言。

四、变单一角色为多种角色

家长会上教师角色的扮演是很重要的。在这个场面上,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这一单一角色,而要充当多种角色来开好这个家长会。当我们在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成绩时我们喜形于色、甚至手舞足蹈,内心的欢喜不言而喻;当我们谈到学生那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一些顽疾时,我们愁上眉梢,不甚难过伤心,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气,这时的我们是家长角色,让家长看到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他们的孩子;当我们谈到一些教育的策略、教育的方法时,我们事无巨细,耐心详细地向家长们讲授,这时的我们是家长们的合作者、领头人;当我们谈到教育学生的酸甜苦辣、心得体会时,我们是家长们的朋友,正在促膝相谈。多种角色的转变让我们显得很立体,也很到位,把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向家长汇报了,家长也会在教师角色的转变中感受到这些的。

五、变匆忙结束为意犹未尽

由于班级学生比较多,召开一次家长会不是很容易,因此有时家长会结束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还有很多的话题没有讲,尤其是气氛比较活跃,更有如此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紧紧抓住这样良好的局面,向家长们表达自己对家长们百忙中参加家长会的感激、庆幸自己拥有这么好的家长和学生,然后趁势表达自己希望这样的交流能更多的心愿,给家长们留电话、留QQ、留邮箱等,并向家长们表示家长们能交流是对自己工作的最大支持,对学生的最大帮助。最后亲自送家长们到校门口挥手告别,给家长们一个意犹未尽的家长会,让家长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持续不断地和老师多联系,为以后的家校合作打好了底子。

篇10: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

---浅谈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

本人作为一名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管理,更离不开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育人。

一、把科任教师当学友,用诚心赢取协助。

班主任要主动联系科任教师。班主任对学生有着更广,更深的了解,为了使科任教师了解学生,班主任要主动向科任教师介绍学生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听取他们对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也及时向科任教师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等。班主任要向科任教师定期汇报班中情况,包括班集体近期的奋斗目标、活动安排及班内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及家庭情况,让科任教师做到有的放矢,能随堂“对症下药”。

班主任要主动向科任教师请教。每位老师在处理教育教学问题上都有自己独有的方式方法。班主任要主动向科任教师学习处事态度、管理方法等。在班级制度的制定,班干部的人选,学习方式的组织上都要尽量征求科任教师的意见,寻求最佳的方案。班主任还要多与全体科任教师碰头,共同探究如何指导学生改进学法,提高成绩;如何通过学科课程、潜在课程、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分析学生的个性特长、心理特点,研究提高尖子生、临界生水平,转化学习困难生的措施与方法等。

班主任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授课环境。这就要求班主任通过养成教育,严格要求,确保每天的课堂纪律与教室内的整洁及学生学习的热情,给科任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授课环境。

班主任应有意识地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讲课有意见,班主任应及时善意地向该教师转达这些意见,并积极帮助改进教学方法,切忌在背后说长

道短,在学生面前评头品足。班主任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多看科任教师的优点,扬长避短,用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促进教师的认真教学。

班主任要敢于向科任教师提要求。要求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工作,与班主任统一行动,给学生加温、鼓劲,激励学生进步。要求科任教师正面教育,不要矛盾上交,要与学生多感情交流。要求科任教师参加班级活动,加深对学生的感情,有了感情就会出自内心地配合班主任工作,就会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班主任要注重情感的沟通与配合。情感是沟通与配合的心灵通道。当科任教师反映班内存在的问题时,班主任要虚心听取,不护短、不搪塞,要及时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当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冲突时,班主任要善于公正处理,不要怕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一味地批评学生,也不要怕伤了学生自尊心而在学生面前指出科任教师的不足,最好分别单独交谈了解,逐一解决。当科任教师生病、生活上有困难时,班主任要安排班干部、学生代表去看望,增强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

只有依靠全体任课教师协调一致地工作,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把家长当亲友,用真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是通过学生相识的。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虽然家长在文化程度、职务、工资收入等方面各有差异,但身为班主任应该一视同仁,和家长交往时以礼相待,就像和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样,让家长觉得你和蔼可亲,乐意与你接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位家长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都想使自己的孩子成长得更好。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就要多和家长谈话、沟通,共同商讨育人策略。

以诚相待,用真诚的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愿意、乐意与你合作。有些家长,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家长,与班主任谈话 2

时会拘束,不自在,总以为自己是来替孩子挨批评的,把谈孩子的缺点视是对自己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能用“必须”“应该”“一定”等命令式的词来要求家长怎么做,更不要将学生的错责怪到家长身上,而要多倾听家长的话,多征求家长的意见,多用商量的口吻,“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觉得这样怎么样,好不好”等句式。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会迅速让家长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尊重,从情感角度上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

班主任要把自己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的,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沟通,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提高教育质量。

三、把学生当朋友,用爱心敲开学生的门。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鱼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优秀班主任都应该像父母那样疼爱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营养、发育等,但这决不是姑息纵容和溺爱,而是慈母严父之爱、良师益友之爱。

班主任在工作当中要把学生当做朋友,主动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努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我想,只有当班主任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聊天时才是最“可爱”的时候,但是很多时候,老师与学生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鸿沟,尊师重教似乎还是没有改变,学生不敢走近老师,不敢与老师沟通。有些学生在面对班主任时,总是感到心理上有压力。班主任不妨利用文字的魅力,通过书信、周记的形式进行交流。一封经过字斟句酌、文情并茂和赏识激励的复信可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爱。班级里总有几个不听话的学生,怎样使这样的学生主动学习,怎样使他们变得“乖”一点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事。个人 3

认为,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他是可以变好的,相信他是可以塑造的,相信他是有潜力的。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都那么完美,我们要多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做不一样的好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我们的爱感化他们。

班主任要洞察秋毫,点点滴滴关爱学生。由于一些外界的原因,学生也有闹情绪、不高兴等,有时还有耽搁学习的时候,这时,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主动询问、关心学生,为学生解开疙瘩,解除心里阴影。另外,学生耽搁了学习,要主动为学生补上,不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拐点。如去年的12份,我班有17位同学生病(“中麻子”),我都一一为他们补上了课。

篇11:班主任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家长会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骨干,承担着领导、组织与管理班级的重要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讲,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缩影,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校工作质量的优劣。

班主任工作是十分辛苦和光荣的,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它写给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智慧》一书中写道:“没有当班主任的教师不是一个完全的教师,充其量只是半个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着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只有当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才能真正体现出教师的价值。

班主任是学校具有特殊身份的教育者,是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班级的桥梁,是联系各科教师、连接各种教育力量(家庭、社会等)的纽带,是班级各项工作的设计者和指挥者,班主任的工作不是孤立的,要充分依靠各种教育力量才能更好地搞好班级管理。而创造班集体各项工作中,班主任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又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方法、观察学生的角度与教师存在种种差异,班主任与家长接触时难免发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影响班级教育任务的完成。

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接触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班主任要把培养与家长的真诚感情作为家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感情的建立首先是要多与家长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在沟通中加强理解。班主任切不可因工作忙或其它原因,而忽视了平时与家长的联系,非等到学生学习或思想方面出现了问题,才想起与家长联系。这时联系,学生会认为班主任是向家长告状;家长心情不好,容易出现打骂学生的行为,这样的家访很容易引起家庭冲突,不利于解决问题。

第二,班主任应端正与家长联系的动机。班主任要明确与家长取得联系是为了交换意见,交换意见是为了调动家长参与的教育的积极性,与学校统一步调,形成教育全力。切忌为了发泄心中对学生的不满而向家长告状,或因自己教育教学无能,不能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而把责任推给家长。这样的家庭联系,一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反面会使学生产生怨恨情绪,造成师生对立。

第三,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接触时,要注意尊重家长,注意不伤害他们的感情。平时与家长联系时要以友善的态度,耐心倾听家长意见,从细小的地方寻找家校教育结合点。还要做到不对他们的子女进行不负责任的评价和指责,更不能用讽刺、嘲笑、挖苦的语言。这样家长才会真诚地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第四,班主任应把与家长联系作为获取教育信息的渠道,真心真意地关注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同学还要注意根据学生和家长的特点,机智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切不可为学生在校的”表现“所迷惑,不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以到影响了及时进行教育。更不能对家长不当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听之任之。这样才能打动家长,进一步融洽与家长的关系,使家长能全力配合学校工作。

上一篇:前桌and后桌下一篇:领导辞职报告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