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论文

2024-05-06

“三农”政策论文(共6篇)

篇1:“三农”政策论文

“三农”问题与“三农”政策—近期文献综述

摘要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瓶颈,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近期理论界的文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趋势,挑战和战略等三农问题的几个焦点进行梳理,试图为下阶段的改革和有的放矢的争论理出思路。

关键词三

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县域经济

引言

尽管农村是掀起中国改革的先锋,但随后长期的忽视已导致农村改革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其他各方面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机制的基本建立,所谓“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导致目前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我们这里将近期学术界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讨论作一综述,以对目前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作一梳理。

1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统称为“三农问题”,这三者是相互依存和作用的[1]:农民是经济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的发展水平,农业是农民经营的产业,农业发展的如何,及其结构分配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的稳定性。农村是农业和农民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函数当中的重要变量。在“以农补工”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状态下,农村越来越被置于边缘化境地;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困局中,农民于市场经济语境中表现得越来越失语。如此,以土地为生存技术和生活保障的农民只有选择外出逐利谋生,同时也把更多的梦想和希望留给了他们的下一代。在广大农村,父母双双出去打工,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经愈来愈多。实际上,很多外出打工者基本上是为他们的子女积攒学费而“投资未来”不断流动的。可是,这些“留守儿童”又成了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盲点他们小小年纪便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处于空白,一些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甚至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来,一些家庭“投资未来”的理想也随之破灭。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提出对“三农”问题解决措施,并且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3]。他提出,2004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等。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表示,必须继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4]。他提出了完善支农政策,改善生产条件,稳定涉农价格以及拓宽增收渠道等措施。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8]:“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重要历史任务

今日的新农村建设不过是过去10年中国乡村建设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一个延伸而已。当然,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内涵[5]。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负担重、农民增收难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中国农村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呼声又一次响起[6],“三农”问题又一次引起朝野上下的广泛关注,且成为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背景下,新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蓬勃而起,并从前人那里获得了经验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而新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问题又使这次新乡村建设运动有了新的样式、特征和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农业科技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l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生命科技的世纪[7],是自然科学发生重大变革并取得突破进展的时代,是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世纪。技术、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急剧变化,给农业科技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农业科技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学科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将走向新的综合与联合,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将具有智能化、生物化、产业化和企业化的明显特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更加紧密结合,人们在21世纪能更好地掌握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有力地促进农业发展的战略决策,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完善,以及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农业科技的发展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是首要任务。无论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是传统产业的提升、土地产出率的提高还是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还是环境资源的保护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尤其是我市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资源与环境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农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不高的状况尚未显著改观的情况下,科技创新与进步的作用更显突出。

2.3建设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应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9]。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坚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实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了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分工分业,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了城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生机勃勃、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是沿海地区发展的一大亮点。比如,浙江省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以乡镇企业为主体,把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形成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实力强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强的优势,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促的新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农村非农化的进程,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又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农民素质全面提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可以实现良性互动[10]。所以,建设新农村必须发展县域经济。

3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3.1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

县域经济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是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的总和,是区域经济的概念之一[11]。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在县域经济这个范围内,既有城镇经济,也有乡村经济,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各种经济成分比较全,可以说,几乎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指标,在县域范围内,都可以得到反映。

建国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2]:农村经济阶段、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和全面推进“三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11]。经过20多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的发展时期。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从“新阶段”的战略高度来把握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它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是工业资源的基地,是拉动消费的“超市”,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如城镇化发展滞后,高等资源要素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政策体制性影响等等。面对县域经济的这些特点,我们应以战略性的眼光看待县域经济的发展。

3.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与措施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城乡一盘棋,工农一齐抓”[13]的指导思想。把县域经济的发展摆在战略位置,打破城市工业、乡村农业、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壮大县(市)经济的实力。

笔者认为,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笔者觉得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10]的思路,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二、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安置就业、活跃市场和保持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作用[14]。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

三、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

四、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12]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五、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3县乡干部在县域经济中的职责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乡干部的正确领导,县乡干部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县委书记在一个县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对该县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5]。而要推动县域经济,就必须提高县乡干部的领导发展能力。

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6]。笔者认为领县乡干部要提高领导能力,应着眼于抢抓机遇、科学决策能力的提高,突破封闭思维模式,面向市场,创新配置资源思路。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准确定位;应着眼于把握重点,推动落实能力的提高,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为切入点,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应着眼于教育、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机制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人才战略,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供不竭的推动力。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县域经济能否走向壮大,关键在于培育人力资源,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瓶颈”[16]。因此,必须从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考虑,把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落到实处。

总之,三农问题错综复杂,任重而道远,以上仅仅是对近年来学术界对三农政策论述的一个综述。任何改革的一小步进展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群策群力,本文只是就其中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梳理,试图为下阶段的改革和有的放矢的争论理出思路。

参考文献

[1]叶昌红.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飞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1).

[2]董洪霞.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j).商场现代化,2006,474(1).

[3]温家宝: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重中之重(j).农化新世纪,2004,5.[4]马凯称解决三农问题是今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j).农机市场,2005,1.[5]李昌平,贺雪峰.在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看新农村建设[n].中国证券报,2006,2.

[6]申端锋,刘国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评述[n].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白宇阳.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j).农业科技,2005,4.[8]程春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杭州农业科技,2007,1..[9]张建刚,杨艳.发展县域经矫加快社会蚕义新农材建设[n].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4.[10]李泽民.论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z).维普资讯,2008,1.[11]姜信治.论县域经济的发展(m).甘肃民族研究,2004,2.[12]余明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z).学说连线,2005,7.[13]阎增福.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与实践(j).湖北经济,1996,6.[14]蔡社宝.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保证(z).维普资讯.[15]杨先平.县委书记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领导科学,2005,21.[16]黎裕生.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民族论坛,2008,1.

篇2:“三农”政策论文

1.什么叫农业科技政策,对“三农”发展有什么意义?

农业科技政策是政府为了社会经济发展而确定和落实的关于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的一系列战略、法规、规划、纲要以及相关的投资和制度化活动。其具有一般政策的基本作用,即对农业科技活动进行规范、引导,并提供激励;也具有一般政策的本质,即对农业科技领域内的社会资源作权威性分配。意义:为农产品增产,特别是为粮食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2.农业科技政策的目标及其内容?

农业科技政策的总的目标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题,促进农业由主要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加速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具体目标如下:(1、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27-35%,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在农业总产值中,农业科研经费所占比例不足 1%,每 6000亩耕地才有1名科技人员,每200万亩草原才有1 名牧业技术人员。(2、2030年,力争在动植物超级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农业生物灾害防治以及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装备等重点科技领域取得突破,科技贡献率达70%(3、2050年,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领先水平,为人口高峰提供食物安全的技术保障。

3.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支持和保护农业?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是一个永恒的规律:

1、在农业份额演变的任何阶段,农业始终是其它产业赖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无论生产力水平如何,无论经济社会形态怎样,维持人类社会生存所需的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始终要由农业来提供 ;其次,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是农业剩余劳动。

2、农业份额下降正是农业基础作用充分发挥的表现。

3、农业份额虽然下降,但其基础作用越来越重要。

4.试述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基本政策

(1)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根据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产粮大县奖励补助等资金,优先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扶持粮食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引导产销区建立利益衔接机制,促进主产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2)加快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资金配套。(3)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增产任务主要分配给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包括黑龙江、吉林、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粮食主产区以及非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大县,我省增产任务为46亿斤。(4)进一步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5.简述解放以来我国三农政策变化的阶段性特点。我国现阶段的三农政策有哪些创新?

新中国建立时的农村,是贫穷、落后、保守、封闭的农村,在4.09亿的农村人口中,2.64亿人依然受着封建制度的剥削。农业的生产状况极为恶劣,连基本的简单生产都难以维持。因此,解放伊始我国的第一项农业国策就是实行土地改革,其次就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合理的土改与过急的合作化。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有10次中共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专项决议,这集中反映了全党关于“三农”的思想 及“三农”政策的演变。从时间序列分析:10次中共中央全会通过的农业决议,其主题依次是土地改革、合作化、农业发展纲要、人民公社、改革与发展。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半个世纪间对中国农业发展道路不断探索的过程。

6.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策应做什么?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的总称。农业政策的重要作用:引导、调控、激励。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策的职责:

1、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协调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矛盾;

2、建设农村信息工程,积极进行信息引导;

3、制订切合实际的调整规划,实施可行的规划指导;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切实的科技保障;

5、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保证有力的政策扶持。如:国家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农业机械给予经济补贴等。

6、发展农村教育予以有效的教育推动。

7.科技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改革的特点?

(一)农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新的世界性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我国新阶段的农业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更大需求。

(二)实现农业发展的跨越,必须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1)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技术跨越,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2)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既要提高学术水平,更要注重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既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又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大面积推广;既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又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既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提高科技要素的利用效率,又要充分调动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解读今年的一号文件,为什么要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作用:

1、科技创新促进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科技创新提高动植物的生产能力

3、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科学技术使农产品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加工,实现农产品不断升值。要求:耕地递减、水资源面临危机、劳动成本逐渐上升、农业资金外流加速、农业环境恶化、科技储备不足,技术推广艰难等问题需要科技创新;满足国内农产品市场结构变化、缓解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对我国市场的冲击;我国的农户经济特征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农业技术的特征要求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制度

9.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三农”问题放到统筹城乡的大战略中去谋划,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把“多予少取放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2基本思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更加有效地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的力度上,提出了率先探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推进的方向上,提出了坚持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在推进的动力上,强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在推进的着力点上,加快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推进的切入点上,加大投入力度,从农民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目前又能做的实事做起,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工作:教育培训新农民、发展农村新产业、突出农产品物流业、规划建设新村镇、组建农村新组织、塑造乡村新风貌、形成政府新职能。

10.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是什么?

各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经济逐步向前发展,并最终促成国民经济现代化。然而,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为弥补市场缺陷,需要政府制定必要的政策加以补救。政府政策对市场的干预,其必要性仅以市场失灵为限。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补救经济生活中这种现实的失灵或可能出现的失灵,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结合家乡当地实际,谈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1.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实质上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12.农业特点对制定农业政策有哪些启示?

篇3:三农政策研究的理论变迁

1 三农政策的意义和内涵

研究三农问题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三农政策存在的意义及内涵。为了能够对三农政策的意义和内涵进行更全面的展示,笔者将多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成果进行了整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政治方面。很多研究人员都认同政治影响国家决策,因此三农政策的制定也不例外,其必然要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我国政府一直对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等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体现在某一时期、某一领导人身上,而是贯穿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之中,因此国家制定三农政策,实际上顺应了国家政治的需要,有益于社会的稳定,是我国政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经济方面。当前我国将经济建设摆在了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国家内部的各项工作都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发展农业经济,通过实施三农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是对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持,能够有效地改善我国农村的经济现状,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增加助力。第三,社会文化方面。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变革,农业在社会中一直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农业社会曾经在中国持续了千百年时间,农业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等都产生着决定作用,是左右社会进程的关键性因素。由此可见,三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对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引导和保障,能够帮助和促进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革新,进而让农业在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出新的价值。

2 三农政策研究的理论变迁

与三农相关的政策较多,在对三农政策变迁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三农政策的类型进行具体划分,根据政策类型与内容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地总结和论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三农政策研究具有明显的条理性和规范性,为今后三农政策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2.1 与农民市民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1)与农民市民化相关的研究在横向上不断延伸。最初我国学者在对农民市民化研究的过程中,关注点较为狭隘,多以农村居民在城市中的生存作为研究的核心,而随着认识的不断提升,研究人员开始将农村居民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进城农村居民,一部分为留守农村居民,并针对这两部分农村居民进行城市化研究,减少了研究过程中的狭隘性,同时也解决了农民在城市中的务工问题以及留守农民的发展问题,在帮助农民工获得权益,提升收入的同时,也为留守农民探寻出了增加收入的有效方法。

2)对部分核心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刘易斯拐点为例,该理论在学界一直具有较大的争论,哪一阶段才是真正的拐点一直是研究人员不断探究的核心内容。就讨论情况来看,学界的认识并不统一,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剩余劳动力现象与民工荒现象同时存在,并且现阶段农民工的工资确实呈现出了增长趋势。因此,为了能够对这一理论进行验证,判断出正确的拐点时间,我国研究人员从民工结构、供给意愿、薪酬要素等多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对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情况有了全新地认识。

3)找到了我国农民市民化研究的核心特点。农民市民化对我国农村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推行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应突出中国特色,使得各项理论研究能够服务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关研究人员在对三农政策研究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三农政策与农村发展实际相结合,使得相关理论成果不断成为各地农村发展的参考和依据。比如,大量专家学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教育不足、留守儿童激增等问题的持续关注和讨论,推动了中国农民市民化发展的路径建设。

2.2 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何为农业现代化,就是摒弃传统农业中落后的技术、理念,引入现代先进的科技、理念、现代人才,提高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村发展路径。实现农村现代化,将推动我国农业产生质的改变,因此农业现代化是近年来学者研究的热点,与之相关的新观点和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

1)相关研究改变了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现代科技在传统农业中的简单堆叠,更是对传统农业观念、概念的颠覆和发展。因此,相关学者在研究中,对农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与界定。其中部分研究人员站在生产的视角,认为现代农业是以科技为生产力的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上;而另一部分研究人员则站在农业功能的角度进行分析,强调现代农业与传统最大的不同应是功能性的差异,现代农业的功能更加丰富,强化了产品的质量,注重对环境的维护,能够保障农业的永续发展。

2)相关理论强化了粮食安全。我国历任领导人一直致力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国家政局的稳定,还关系着社会大众的生存。因此,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研究人员对粮食安全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条:第一,设置耕地最低标准,确保国家有足够的耕地可以进行耕种,以此来满足全国居民的粮食需求。当前我国最低耕地标准为18亿亩,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红线,决不能被突破。第二,实现农业多元经营。单一的经营方式会减少农民的出路,并且不利于经济的提升,政府需要促进农业多元化经营,通过对经营模式的改革来促进生产模式的转型。第三,重视科技的应用。笔者认为,实现现代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科学技术的投入,因此重视科技的投入与应用,应成为三农建设的主要工作。科技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入现代科技,另一方面则是落实现代科技。任何技术只有在一线生产中投入使用并经得起检验才能成为推动发展的生产力。第四,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由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效益偏低,使得部分农民失去了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相关专家强调,改善农业生产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整体发展,只有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农民才能不脱离土地,愿意在土地上耕种。

3)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较为明显,相关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存在的不足有哪些,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完善和弥补。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包括权属划分不明、土地利用率偏低等。第二,非农化的处理。为了降低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我国在政策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并且在非农化方面投注了大量精力,学者们也就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究。其中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在权属方面侧重农民权利的增加,并且将土地流转与市场经济结合到一起,减少土地浪费,提升土地价值。当然,在土地流转中要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这样才能避免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受到侵害。

2.3 与农村城镇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1)探寻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意义。城镇化建设应属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人员认为其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体现了时代的发展方向,是缩小城乡差异的关键手段。第二,为我国农民的转型创造良好条件,方便培养现代农民,激发农民在农业耕种投入中的积极性。第三,为当前农民生活指明了发展方向,利于农村环境的改善与农村良好风气的形成。第四,推进多元化农业产业的构建。产业的革新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改革环境,城镇化的实现可以增强工业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2)控制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新农村建设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段,如何把握发展时间,调节建设进程是研究人员经常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建设内容进行探究和实践,新农村建设至少需要花费2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增加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与构建。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需要有好的政策体系作为保障,如果政策体系趋于松散、存在缺失,就会导致城镇化发展缓慢。因此,研究人员针对此提出了大量的看法和意见:第一,要在农村中大力搞好民主建设,突出农民在农村之中的地位,让农民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准确位置。第二,增强农村建设与工业之间的联系,鼓励更多的工业企业进驻农村,实现农村内部产业形式的多样性。第三,重视对农村居民的培养工作,加大教育投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得到知识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第四,挖掘深层问题,做好经济体制转型。要从农村的主要矛盾出发,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制定出新的经济制度,以便配合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

3 结语

篇4:我国“三农政策”实施难点与对策

关键词 “三农”问题;“三农政策”;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

所谓“三农”,顾名思义,指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发达。“三农”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到发端于小岗村的农村改革,再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三农问题”牵扯到社会中每个人的神经。

从本质上而言,“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问题,“三农”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三农”政策的核心,就是要围绕解决好农民最根本、最突出的增产增收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针对“三农问题”,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三农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所限,我国在实施“三农政策”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方能促使我国“三农问题”有效解决。

1 实施难点

从目前来看,由于以下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所以我国实施“三农政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还面临重重阻隔。

1.1 执行政策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实施“三农政策”的队伍人员综合素质亟需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缺失是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的重要因素。我们都知道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官本位的思想一直存在,有碍于政府官员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如今,不少地方在执行“三农政策”时出现以权谋私的违规现象,这与社会发展形势严重不符。

1.2 内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有些地区存在“三农政策”执法部门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现象,特别是在行政处罚方面表现得混乱不堪。而且,还有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对实施“三农政策”的情况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仕途和前程,置农民利益于不顾。

1.3 不敢接受舆论监督

实施“三农政策”的情况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群众的讨论和舆论的监督。然而从目前来看,很多地方政府没有在第一时间公布关于实施“三农政策”的情况信息。如果不敢接受群众的讨论和舆论的监督,很多问题就不会被曝光出来。种种迹象表明,“三农政策”执行部门很少能够切实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管理和事后总结,无法做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2 实施对策

国家制定“三农政策”的出发点就是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实施情况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经济收入的高低和生活质量的优良,所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相关对策。

2.1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要促进“三农政策”顺利实施,必须提升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自觉为人民服务。地方政府要对相关人员开展相应的法制和知识教育,优化执行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还要督促各级领导和“三农政策”执行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促使他们减弱官本位思想,避免“人治”现象,坚持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样才能避免以权谋私等违法

现象。

2.2 完善政府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

在实施“三农政策”过程中,影响内部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问责机制不健全,考核机制不完善是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在执行“三农政策”过程中要解决的共同问题。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问责制度,选拔提拔干部时需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研究决定和社会公示等一系列环节。必须从源头上成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实施“三农政策”,这样才不会在实施政策过程中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保证“三农政策”的顺利实施。此外,还要对执行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做到真正的选贤任能。

2.3 自觉接受舆论和群众监督

自觉接受舆论和群众监督就是工作人员敢于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工作业绩交由群众去评断。群众和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特征,一般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执行“三农政策”过程中仅仅依靠对工作人员进行一般的纪律处分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内部处理方式威慑力不够。相反,如果由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介报导这些不良行为,势必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如果不良行为受到舆论的谴责,那么组织必定不能包庇。所以,要监督“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就要敢于曝光,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3 结语

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通过加快农业优化升级、农村协调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步伐,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为此,贯彻落实“三农政策”的力度应该毫不松懈,这样方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功能,促进社会建设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萍.“三农”问题与财政政策取向[J].社科纵横,2005(2):55-56.

[2] 傅旭明.2005:考验“三农”政策执行力[J].农村经营管理,2005,(2):78.

[3] 李玉华,罗镇西."三农"政策的目标层次浅析[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3(11):3-4.

[4] 彭明春.论公共政策执行变异的成因和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2-215.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14-01-11

篇5:三农政策

相关政策:

1、加大减免农业税改革力度。2004年,全县农业税平均税率由7%降到4%,降低3个百分点。在降低农业税税率的同时,同比例降低农业税附加。

2、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坚持向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多、产量高的农民倾斜的原则,2004年,按照国家规定的筹措比例,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541.3万元,对全县种植小麦、玉米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县政府成立以县长张业为组长的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发展和计划、农业、物价、粮食、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参加。5月底以前要全部兑现给种粮农民,6月15日公布补贴结果。

3、对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的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购机户手中。同时,县安排一定财政资金对农民购机给予补贴。

4、增加良种补贴投入。县财政用县长备用金50万元,建设20个粮食生产示范村,鼓励土地向种粮能手集中。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强化种子市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种子价格,积极开展送种上门服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5、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认真落实支持化肥生产的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化肥生产企业电价优惠政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继续由政府指导定价,核定中准出厂价,企业出厂价上浮不得超过中准出厂价的10%。物价局要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民。农业、工商、质检部门要严厉查处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6、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税费减免及物价控制政策。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于工商登记和有关税费。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对能够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

篇6:三农政策课程考试题目

(开卷考试)

一、我国有哪些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该如何创新其服务方式和手段?(40分)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由社会上的服务机构或个人为农业生产提供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产前),农产品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产后)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性(产中)的服务,而由这些服务的机构或个人彼此联接的网络就称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农村己经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服务组织: 1)国家、集体的服务组织。这一类型的服务组织,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农机站、经管站、水利电力排灌站,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种子公司,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等。

2)“公司+协会十农户”。这种类型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龙头,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依托,以千家万户为辐射点,用经济合同的形式或直接的利益机制把“公司—协会—农户”联结起来。形成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其形式包括:

1、“流通企业+协会(农户)”。

2、“加工企业十协会(农户)”。

3、“公司+农户”。

4、“专业协会(研究会、学会)十农户”。

3)“协会+政府部门”。这种类型一开始是由农民自己联合组成农协会,主要负责协会中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4)“协会+事业单位”。这种类型主要是由于协会人才单一,服务面窄,难以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从而寻求乡镇有关技术部门或省地有关专业研究机构的帮助和支持,进而形成科研、教育、推广、农协的“四农”结合。

5)“事业单位+公司+农户”。事业单位采取无偿或低偿方式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公司向农户提供资金和一定的生产资料,负责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同时为农户向事业单位支付一定的技术服务费;农户则按合同的规定,向公司提供农产品。

6)“服务组织+农户”。农民根据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任意寻找服务组织为其服务。

7)“农户+农户”。农户把资金、土地、机械设备、技术、劳力等资源的使用权入股,通过联合,使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事成为可能,促进了对小生产、粗放经营、自然经济等传统农业的改造,使其向大生产、集约经营、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方向转变,从而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8)“能人+农户”。农村专业大户、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包括一些经纪人,为了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往往以自身生产经营为基础,同时与当地农户结合起来从事某种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经营活动,这些能人广结各方客商,根据市场需求,向农户提供信息并指导生产,然后以合理的价格将农户生产的产品收购、贩运出去,在为农户提供流通服务的同时也获取一定的利润。

创新方法: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国已初步形成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多元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首先,公益性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已逐步建立从中央到乡镇多级政府公益性服务组织。其次,经营性服务体系初具规模。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在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等领域涌现了大批农产品加工、购销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农业企业,农户产前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后销售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此外,我国还初步建立起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分工逐步完善、区域布局比较合理、运行机制趋于规范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农资供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流通渠道实现了多样化,基本形成了由供销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种子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农资经营的格局。

同时,合作性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农民合作社已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在农业技术推广、生产资料供应、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营销等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什么是家庭农场?应如何培育家庭农场?(30分)

1.什么是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具有家庭经营、适度规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等四个显著特征,农场主是所有者、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统一体。

家庭农场区别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根本特征,就是以市场交换为目的,进行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而非满足自身需求。家庭农场与合作社的区别在于家庭农场可以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是农业家庭经营者(可以是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也可以兼业农户)的联合。

2013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中指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2.应如何培育家庭农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搞活农村经济活力,“家庭农场”已成为今后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如何将“家庭农场”培育好,充分发挥其新生事物的发展活力,使其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发展家庭农场关键在土地流转。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农村土地改革,推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现如今,农村土地“包干到户”将成为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瓶颈。面对农户承包地极其细碎的现状,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最大的困难就是租到成方成片的耕地,并确保租期较长、相对稳定。但由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农民的惜地意识,许多农户不愿长期出租土地,致使家庭农场难以稳定地保持足够的土地经营规模。政府应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引入事前准入审核、事中监督管理等诸多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为家庭农场提供相对稳定的土地租期。

二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目前,家庭农场发展还面临着融资困难、缺乏配套的农机设备等难题。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资金扶持力度,落实中央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倾斜的要求,让“家庭农场”可享受各项国家农业财政补贴政策。如贷款贴息、农机具购置补贴等。

三是强化家庭农场与粮食加工企业对接。在以往的调研中发现,粮食加工企业往往掌握着大量的粮食市场行情,但是一些畅销的粮食品种,在当地种植散户中却得不到推广。这是因为思维定式在作祟,大部分农户认为上一年的收成还可以,就不愿意冒险尝试种植新品种。家庭农场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可以通过规范农业订单合同,促使家庭农场与当地的粮食加工企业“联姻”,家庭农场为企业定向种植所需的粮食品种,由企业进行回收,从而实现企业和家庭农场双赢的效应。

四是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家庭农场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进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这就对农业的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新要求,做好家庭农场的技术服务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可以通过对基层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针对家庭农场特点,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科技文化水平,特别是要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农产品精品意识、市场意识、带动意识,使他们成为能生产、懂业务、会经营、有技术的职业农民。

三、韩国农协组织功能及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启示?(30分)

韩国农业协会的职能

韩国农协自成立初期就把农协的宗旨定位为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在这种服务理念的指导下,韩国农协具有职能健全、服务内容丰富、组织运作综合和多样的特点。韩国农协有以下几种职能:

1.引导农产品的流通与加工

韩国农协在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主要抓产地流通和消费地区流通两个环节。韩国农协不仅在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中发挥着直接引导作用,而且还参与对农产品的加工制作,目的在于控制农产品的深加工所取得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另外,韩国农协中央会还拥有规模较大的肥料、农药、农机企业,并在政府指导下,以低廉的价格提供给农协会员,满足农协会员的需求。

2.金融与信贷支持

韩国农协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把农业银行并入到农业协会中,归并后的农协组织对农民的资金支持,上有中央会的银行业务、下有农协会员间的金融互助业务。

3.农业教育和培训服务

韩国农协不仅是农业经济组织,而且还承担着农业教育的职能。目前韩国的农协中央会有8 个培训中心(又叫研修院)和农协大学。

4.政府和农民的沟通中介

一方面,韩国农协是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渠道,协助政府把农业发展计划、农业科技项目、资金支持及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农村;另一方面,作为农民的代言人,韩国农协中央会在国家层面上,向韩国政府和国会反映会员的意见,基层农协则直接向地方政府反映农户的利益需求。这种上下两个层级的农民利益表达,既起到了保护广大农民的作用,又影响着政府政策的制定。

除此之外,韩国农协非常注重加强国际合作,如在保障食品安全、发展可持续农业和解决农业非贸易壁垒等问题上开展国际合作,以增强韩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韩国农协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韩国农协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历经改革,最终成为职能分工合理、组织机构完善、共享市场收益的经济组织,其成功的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

1.提升农民的主体地位,突出农民合作组织的民营化性质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一是农民在专业合作社组织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合作社的建立要在广大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三是合作社要坚持民营化性质。地方政府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为新型农合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切实保障和有效维护农合组织的民营化性质,从而使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市场经济中来。

2.完善合作社的组织体系,规范内部民主治理结构

完整的组织体系是合作社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农村当务之急是首先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成立遍及广大农村的惠及广大农民的合作社组织,即使在一些地方由大户主宰的合作社,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也应当充分吸纳广大农户的加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农合组织来自农民、服务于农民的性质。同时,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合作社组织机构,保证社员对内部财务与签订合同的知情权、参与权,以更好地体现社员的主人翁地位。合作社所获得的效益要突出按交易额和股金额进行分红,落实利润返还与二次分配机制,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受益者。

3.积极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职能范围

韩国农协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金融服务、农民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组织,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和规范。借鉴韩国的经验,我国在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农合组织直接联系农户的优势,在科教兴农、科技培训、科学种田等方面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4.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我国农民合作组织虽然是定性于农民的自愿结合,但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下一阶段的主要组织形式,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题上,政府首先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同时又要为其保驾护航。

5.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中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仅是为了满足农民利益,还要在扩大自身影响、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承担起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责任。

上一篇:派出所队伍建设调研下一篇:职场人员必须讲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