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2024-04-12

大学生就业学习心理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大学生就业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学历这一纸文凭越来越不受重视。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渐增大。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据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的就业心理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真实了解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我们小组做了许多相关的问卷调查。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影响因素 高校毕业生 专业技能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目前,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相当突出。本文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地域因素以及毕业生自身因素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我们小组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问卷一:大学生择业方面是否存在一些心理误区和盲区

随着我国用人制度和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在为自主择业欢呼的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有些人甚至陷入某种择业心理误区而无法解脱。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分析归纳大学生择业方面存在的心理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期望值过高。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不够,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一厢情愿地谋求高薪高酬职位,由于目标不切合实际,在择业过程中屡屡碰壁,结果导致心灰意冷,甚至丧失自信心。

二、是角色错位。一些大学生过惯了校园生活,对父母和学校的依赖性很强,一旦独立面对社会,面对社会角色的客观要求,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常常产生逃避心理和抵触情绪,因此,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是急功近利心理。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心只想留在大城市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或者到合资企业、外企或沿海发达地区,为了功利不惜抛弃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但心理上难免会感到困惑。况且,越是大城市、大机关或沿海发达地区,人才就越密集,竞争也越激烈,离开自己的专业优势去竞争,使大学毕业生容易遭受挫折。

四、是“铁饭碗”情结。一些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固守着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维模式,希望一次择业就能抢占到生活的制高点,一劳永逸。其实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多次择业的机会,那种“从一而终”的传统择业观念违背了社会发展潮流,应该摒弃。

五、是同伴攀比心理。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时不是从自身实际出发,而是与同学攀比,特别是看到与自己成绩、能力差不多的同学找到令人羡慕的工作、获得可观的收入时,觉得自己找不到理想职业,很没面子。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将自己择业的目标设计过高,其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陷入苦恼之中。

问卷二:大学生是如何面对就业难问题的一、一些高校的学生选择,学好自己的专业对口就业。

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异常担心自己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把专业知识学得很好,很专业,而不是靠运气,所以想要成功,靠运气的同时,靠实力更重要。现在社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很好的专业知识,没有很好的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那么你就会因为这个儿被社会淘汰,那就太可惜了,原本那一切都可以很好的,只是你自己没有努力的去学好专业知识而已,事实就是如此的简单,但是很多的人却忽略了,所以最终只能接受失败的事实。如今的新中国已经加入WTO,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国。与他国的贸易往来,社会交际已日益频繁,需要的新兴人才也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生活、与时俱进、更好地立足于当今社会,学好英语知识就非常的重要。

二、一部分大学生准备继续深造,考研。

一项针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的网上调查显示,排名第一的读研理由是“就业前景好”,达到36%的比例。就业期待成为大学生们读研的最大动力。考研的原因大致有几种情况,迫于就业压力,寻找更高的起点和平台;不喜欢目前的专业,想转专业;高考失利,继续实现名校热门专业梦想;迫于家庭压力;跟风考研等等。其实,迫于就业压力和跟风考研的还是居多,但对本科专业不满意,期望转换专业或想实现高考时遗落的专业梦想的比率在逐年加大。

三、一部分大学生准备自己创业。

其实创业也是就业的另外一种方式。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由于大学扩招引起大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形式实现就业,这部分大学生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

对应的社会经验,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7年-2008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所以好多大学生都选择创业。大学生创业受国家政府支持和鼓励,每年又有很多扶持政策,而且大学生创业逐渐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和社会稳定等的历史使命。在高校扩招之后越来越多大学生走出校门的同时,大学生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一条新门路。

四: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认真考虑就业问题,不特别重视。调查中发现,对即将毕业马上面临就业问题的一些大学生竟然没有想过怎样找工作的问题,但多数这种学生都是家庭情况比较好、背景比较不错的学生。他们依靠父母亲戚等的关系,在他们所接触到的圈子里面给自己找一份工作,有时候这种托关系、走后门的工作反而比自己找的更轻松、更优越一点。另外一部分学生就是大学里面荒芜了学业,没有了上进心,变得非常的麻木,不提前为自己做好准备。过着那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中的生活。调查中发现这种不提前为就业做准备,到毕业了还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并不占少数,而这正是那么多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之一。

问卷三: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就业择业问题

我们就社会舆论、地域、薪金、兴趣爱好、专业对口、社会地位工作前景等因素对我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限单选的问题项“您在确定理想中的职业时,受外界哪方面的影响最大”,回答“社会舆论”、“家庭”、“学校”和“地区”的比例依次为40.1%、26.9%、18.5%和14.5%,而且薪金待遇等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60%左右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个人状况的结合方面较为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爱一行、干一行”;仍有40%左右的大学生没有找到两者较好的结合点,这一状况的改善有待于大学生个人、教育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而考虑最多的是“符合个人的兴趣”。本次调查,将大学生择业时考虑较多的因素总结为10项,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单位和职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专业对口;第二位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专业对口,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第三位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待遇高,能发挥个人特长,能解决户口或住房,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地点在大城市。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关注两类条件: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

针对问卷调查情况我们小组做了很多讨论,查阅了相关书籍、咨询了一些相关专业的老师,作出了以下分析:

大学生如何走出择业心理误区呢?

首先,要知己知彼。择业是一种双向选择,因此必须正确地估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在择业中可接受的范围,同时要全面准确地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实力。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去选择职业,就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其次,目标要适中。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确定择业目标,切不可好高骛远。近几年大学生择业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向往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那些地方因人才集中而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内陆地区的中小城市或广大农村更需要大学生,大学生在那里往往更受重视,更有用武之地。就我国目前状况,只要大学生肯降低择业标准,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就业市场还是十分广阔的。

第三,应有必要的形象设计。处于择业阶段的大学生,都希望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是靠毕业生给用人单位提供的各种信息和自己的实际表现形成的。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形象设计和对信息的精心组织,突出自己的特长与优势,给用人单位留下鲜明深刻的良好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接触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第一印象搞糟了,以后即使花上几倍的努力都难以挽回。因此,对自己进行适当的包装、修饰,是印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在求职过程中免不了言语沟通,掌握沟通技巧也是择业不可缺少的准备。总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古训对大学生择业同样适用。

第四,扬长避短策略。扬长避短是任何竞争性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必须采用的策略。任何人都有长短优劣,问题在于如何尽最大可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与优势,避免短处与劣势。有长处没有得到发挥或有短处没有得到避免都会对择业有影响。因此,在择业过程中有必要对自己的长短优劣做一番分析,使自己的长处得以充分展现,并根据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选择职业。

第五,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传统就业观念是从社会提供的各种职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多次择业的心理准备,而且要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即职业不仅是可以选择的,而且是可以创造的。大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知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创造新的职业。

第六,择业过程是对大学生各种心理品质与整体素质的综合检验,学校、家长和社会有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他们客观认识社会,全面认识自己,积极调适心态,走出误区。

大学生创业主要有哪些优势和弊端

优势: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2.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3.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弊端: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关于考研的利于弊

对于靠自己努力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的同学,要想考虑就业再考虑择业。考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对就业的逃避行为。对于对自己有更高要求或者不满于自身知识水平等现状的同学,支持考研深造。问卷发现与就业准备直接有关的因素显示为:对将来的晋升和发展是否有较明确的规划对就业准备影响最大,其他依次为:较好的职业设计能力,大学期间为工作培养必要的能力,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程度。可以发现企业最重视的还是一个人的专业素养。即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比如一些招聘岗位在面试提问问题之前先要求看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等等。对学生的其他的要求先不考虑,先考虑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考研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等相关专业技能方面有很大帮助,能在很大的一方面帮大家找到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

对于没有做好就业准备的毕业生们

及时提前做好就业的准备,定好自己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了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就业中把握住先机,取得一定优势,所以不但要在知识上、能力上做充分准备,还要在思想上做充分的准备。为就业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茫茫人潮中占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在学校的讲座。

【2】 北京大学就业指导报。

【3】 淮阳师范学院校报。

篇2:大学生就业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有2.6%。近日,一份刚刚出炉的《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

该调查是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联手进行的,调查对象是从年底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9场招聘会现场随机抽取的2659名大学生,该调查报告是迄今为止广东最权威、最全面的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告文本。

创业:想的多做的少

仔细分析数据,记者发现,认为“创业可以尝试”的大学生比率高达62.2%。但认为“可行”的只有28.2%,而认为“非常可行”的仅为5.8%。在“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的问题中,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为2.6%,表明大学生选择创业较为审慎。

虽然有研究就业问题的学者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现在的大学生都很精明,很实际。”有教育专家认为,每当他们作出重要选择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间进行“风险评估”,不会光凭一腔热情,盲目行动。“富于冒险精神,但更注重脚踏实地的表现,让人感觉在越发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的心态也渐渐地成熟起来了。”

62.6%大学生认为:创业最缺乏资金

本次调查显示,在“你认为大学生创业缺乏的因素”中,首选“经济基础”的占62.6%,首选实践经验的占25%,选择政策支持和网络关系的占11.6%。可见“经济基础”、“实践经验”、“政策支持”是困扰毕业生创业的三大难题。“这表明,大学的创业教育欠缺,创业教育还未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基本功十分缺乏,政府对毕业生的创业行为的有效支持和帮助体系还未建立,鼓励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还不到位。”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位研究人员认为,地方工商、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迟迟未能出台,因此大学生虽然在心理上认同创业,但创业行为审慎。

同时,数据也显示,打算自主创业的非应届生比例达到13.3%,约是应届生2.6%比例的5倍多,差异巨大。报告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经济基础、人际网络关系等因素,才使得应届生选择自己创业的比例远远低于非应届生。

分析报告建议,在高校应该开展自主创业方面系统的教育、训练,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素质。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饭碗”。

不管就业还是创业职业规划才是关键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认同率高达80.9%。但是报告认为,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这种观念,不是随便找个单位仓促就业了事,而是应该通过在所在单位的实践积累经验,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旅游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会计学专业调查报告 ・白领调查报告

有专家建议,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侧重于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同时,职业规划应该从大学低年级做起,使大学生可以在大学求学期间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依我看,除了政府要想方设法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外,从学校和学生方面考虑,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两条。 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篇3:成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

(一) 成都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

在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的调查中, 受访的300个人中有仅14%的同学表示对就业信息十分关注, 48%的同学表示对就业信息比较关注, 33%的同学偶尔关注, 但有5%的同学表示几乎从不关注就业信息。

(二)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及自己的态度

企业对大学生在就业力缺乏方面的看法是——态度是最大问题。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培训经理唐长军说:“学生时期是一种被动的心态, 是接受的心态, 而企业则希望每个员工有一种主动的心态, 主动关心企业的心态, 主动工作的心态, 要有主人翁的精神, 而现在学生比较缺乏这种精神, 急需有一个心态的转变。

(三) 成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不平衡心态

1. 过度依赖

大学生刚从学校踏入社会, 在面对就业的竞争, 择业选择的重重压力下通常会选择向家人朋友求助, 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倾向, 人人都有, 只是表现的强弱不同, 强烈的表现就是一种过度的依赖, 这对大学生来说是很致命的。

2. 选择职业过于偏执

调查表明, 大学生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 (28.3%) 、合资企业 (13.8%) 、事业单位 (13.7%) 、国有企业 (13.6%) 、党政机关 (6.3%) ;大学生就业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 (32.25%) 、北京 (27.56%) 、深圳 (12.56%) 、广州 (6.85%) 。这也是成都大学生择业时最突出的一个误区, 在现实中, 受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影响, 薪酬高, 条件好, 地位高, 成了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倾向, 太过于物质的索取往往会物极必反, 这一现象一直都在被关注, 也被很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证实。

3. 过于自卑或自大

自卑是低估自己的能力, 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自卑, 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 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 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或许是因为在大学里并不十分突出, 在刚进社会时就主观的认为自己不如他人, 又只是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不良因素, , 在求职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角色, 失去了很多好的就业机会, 而自大的同学呢往往没正确的意识到自己的水平, 盲目的追求条件较好的单位, 在求职的过程中处处碰壁, 通常自大的大学生在碰壁后会变得理智, 但也可能因受刺激而感到自卑。

4. 就业承受挫折的能力差

表现出焦虑。内心不安、恐惧、焦躁等。在经历失败后, 大多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度焦虑。由于家庭条件和受教育的条件不一样, 通常来自山村和乡下的同学, 或有性格内向, 或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这种焦虑通常会是他们在择业是精神负担很重。

表现得怯懦。有些同学在面试时面红耳赤, 语无伦次, 答非所问;有些同学在面试或试教中怕说错话以致影响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印象, 从而小声说话或不敢说话。

表现得冷漠。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 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无同情心。大学生在择业时受到了一定压力就无法承受, 进而对社会冷漠, 对家人朋友冷漠, 这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 与大环境上的就业模式和社会环境是很不适应的。

二、成都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及时调节大学生的情绪状态

针对毕业生普遍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 成都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利用传单、报纸、网络、广播等形式介绍一般知识, 开设相应座谈给予更丰富的讲授, 以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 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改变大学生的错误认知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计划方案, 让大学生自己给自己规划好职业生涯, 分析好影响因素, 改进办法, 才能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动力, 促进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 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

(三) 改革教育模式结构, 增强成都大学生综合能力

应把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大学教学计划, 从入学便开始相关能力的培养, 灌输正确的就业意识, 提供丰富的经验资源, 高年级学生则注重提高他们的职业成熟度。改变以“课堂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广开渠道, 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 要加强素质教育实践, 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工作、目光都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 应该从小抓起, 在小学, 初中, 高中阶段都应有相应的心理辅导教育, 逐步的, 有阶段性的教育才能起到作用, 毕竟大学生优秀心理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三、成都大学生应如何进行自省

(一) 情绪宣泄法

宣泄情绪比较好的办法, 招人聊天, 说笑话, 心理咨询, 打电话, 自言自语, 玩游戏, 写日记等都能有效无害的宣泄自身的不良情绪, 但需要注意的是, 个人情绪的宣泄不能影响到其他人正常的工作生活。

(二) 松弛放松法

科学研究表明, 放松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迅速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的身心反应, , 比如放松呼吸, 松颈操, 打盹, 想象, 按摩等对焦虑、恐惧、紧张、失眠、头疼有很好的舒缓作用。

(三) 自我安慰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 择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最好还是由自己解决, 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努力发挥优势, 改变困境, 尽最大努力都无法改变时, 就应理性的说服自己适当让步, 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来保持内心的安宁, 给自己一个承认并接受现实。

参考文献

[1]王永进.转型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J].南通大学学报, 2005 (1) :16-18.

[2]丁歆, 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2) .

[3]张钰.试论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与就业指导[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36-47.

篇4:大学生就业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关键词:独立学院;就业心理;现状;对策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特殊的办学模式与性质决定了其学生就业心理既有普通高校学生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着眼于严峻的就业形势探究其就业心理状况,对他们的心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增强学生的就业素质,同时促进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校园问卷的方式,单项选择题为主,多项选择为辅,另设一道开放式问题,调查面向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游戏系学生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率92.3%,被调查学生按性别划分,男生人67,女生 53 人,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根据问卷内容与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情况调查

参与调查的游戏系学生分为程序与美工两个方向,大体上划分为艺术类与非艺术类,调查发现,学生总体上认识到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也从自身的专业上了解独立学院与一本学校的优势(表4)对于就业前景,总体上还不是很乐观,40%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不乐观,43%的学生认为较乐观。调查关于就业心态中,27%的学生是自信可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40%生处于没有考虑的状态,10%的学生表现出比较焦虑,23%的学生表示很茫然。(表3),(表1、表2)是学生在大四时期的就业期望值,学生选择去向以就业为主,选择的单位优先考虑待遇及发展空间。影响就业心理因素中,自卑与从众心理较为明显,比例分别占18%、32%。表7-9是了解学生对于就业指导的满意度及学生希望学院的就业指导方面给与指导,具体内容如下图表示。

三、独立学院就业心理问题及成因

1、自我认识出现偏差,自卑与从众并存。

独立学院学生从高考失败到大学总觉得自己不如本一、本二批次的学生,学校的名次也被他人看不起,认为独立学院远不如一本或者重本院校优越,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竞争,较容易出现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认识到在独立学院专业技术的学习尤为重要,可在专业学习时难以达到企业对技术的要求,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部分学生更容易出现打退堂,认为自己的专业技不如人,进而选择逃避。在个案访谈中,如程序专业学生觉得自己的程序方面学不好,没有能力去应聘成功程序员,有部分学生选择策划方向,导致相同专业课程学习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的在应聘时都会不敢应聘程序员,选择策划方向或者评测等,而游戏行业对策划的需求不大,相反,程序技术方面用人单位经常出现空缺,学生缺乏信心参加应聘。出现了企业的需求与人员匹配不相符的情况。

2、功利性与自我并存。

调查中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功利性较强,很多学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第一项考虑的因素是工资待遇,选择的就业城市也集中在广州、深圳等地,选择到基层就业或者服务性的单位较少。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独立学院较其他院校的学费成本较高,学生在成本意识上希望选择待遇好的工作单位,二是家庭原因,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家庭环境好,同时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多家庭不愿子女到基层受苦,希望子女能够在大城市里找一份待遇较好的工作或者通过人际关系安排到稳定的事业单位。其次,独立学院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典型的特点是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加上独生子女很多都是在家庭中的表扬与肯定中长大,因为在选择职业上更倾向自我,忽略社会评价以及对他人的影响。

3、就业盲目与焦虑并存。

调查发现大四很多学生对于就业是茫然的,一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二是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甚至出现都不知道怎么去就业等问题,到大四要完成毕业实习的时候,很多学生迫于完成教学所需的学分就盲目投递简历,到处撒网,没有对自己的优势及特长进行分析,一窝蜂往大城市、热门职业上投递,经历投递简历无回音,面试机会错失的时候,学生挫败感增加,就容易出现焦虑的心理。盲目与焦虑的出现首先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不够完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满意度不高,对于就业政策、学生的自我认识的引导、就业咨询并没有充分的了解。鉴于独立学院特有的办学体制,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较为密切,学生遇到就业问题习惯性咨询辅导员,大部分学生遇到就业心理困惑时没有选择到学院就业咨询中心寻求帮助,而系级层面出现有部分辅导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就业指导系列培训,只能借鉴往届毕业班辅导员的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的针对性的指导较少。特别是少部分学生面对选择性事件或者重要事件时焦虑成分高于其他学生时,作为就业指导的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在其成长中给与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避免就业压力过大产生过分焦虑,进而引发其他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解决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建议

1、引导学生客观的自我认知,学会自我调适。

学校在设置的就业指导系列课程中从大一开始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测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他人评价等方式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在大学四年不断通过在生活、学习进行探索、挖掘和体验澄清自我的职业价值观,明确自我的职业兴趣,了解自我的职业气质。进而做出综合的自我评价,进而逐渐通过职业的剖析达到人职匹配。在探索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既要清楚认识自身的优势,也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特别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直接或间接性学习相关的心理调适方法。

2、构建专业的就业心理咨询体系。

就业心理指导对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减轻学生因就业带来的心理负担能起到重要的缓解和疏导作用。目前学院层面已经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但是专业的就业指导咨询还未完善,学院可考虑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进行心理普查的同时或者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结束后进行“就业心理普查”,为学生建立 “就业心理健康档案”,有的放矢地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除此之外还可以专门针对就业困难或者家庭贫困的学生群体(就业“双困”学生)进行特殊辅导;利用学校的网络及媒体,设立就业心理辅导中心网页,开展在线咨询和辅导;利用校内的刊物或者宿舍宣传栏介绍与大学生就业心理相关的知识。

3、学院、系级层面做好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

目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两个问题: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缺乏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策略,或者说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方面欠缺。国外的职业指导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从强调人职的匹配到重视个人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经过思想转换和模式重构,从职业指导发展到生涯辅导的层面,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作为独特体制的独立学院更应该借鉴其中的先进经验,做好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摆脱生涯规划只是针对毕业班学生的狭隘认识,将其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始终。此外,独立学院应该突显本身学生的特点,努力开辟独立学院多样化与多层次的就业渠道。

4、在毕业生中树立就业典型,发挥朋辈教育的影响作用。

朋辈群体又叫同龄群体,也叫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兴趣、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群体,朋辈教育模式是通过同龄人的经验和感受感染和引导同龄人,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构建朋辈教育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独特而有效的切入点.因而各系在就业指导工作层面可以尝试对于专业学习成绩优秀,有学生干部经验的毕业生,在大四时已经解决实习问题,且在用人单位表现得到较高认可的学生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让这部分的就业优秀典型个案学生现身说法向其他的毕业生传授求职成功的经验及目前用人单位注重应届毕业生的素质有哪些,毕业前准备的注意事项,面对面交流,可以建立1+3模式,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带动周围3个同学积极求职。

参考文献:

[1] 郭秀兰.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与生涯辅导的思考[ 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 周蓓蓓,程伟雄.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理现状与对策探析[ 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篇5:大学生就业学习心理调查报告

学院: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班级:

姓名:隋昊颖

学号:

11级3班***3年 1月 12 日

【摘要】:当代大学生激烈的学习、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学习、就业心理问题的存在,在校生在学习方面及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遭遇困难。面对学习压力和艰难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挥 ,进而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为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旋律 ,高等教育应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心理,加强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素质,以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竞争的要求,并帮助他们成为社会新时期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就业心理

一、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是首要任务和主要活动方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的各种因素中,学习心理的健康状况占重要位置。

(一)大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我们小组对安阳工学院的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如对于“哪方面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的问题,我们发现:67.33%的大学生回答“自己自控方面、未来迷茫方面”, 29.10%的同学认为是“情感关系方面”,还有3.57%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方面”。

对于“在大学期间,哪方面的知识培养能让大学生在就业上提高胜利的砝码?”的问题,77.13%的同学选择了专业知识和能力学习,22.87%的同学选择了课外培训和英语计算机公修课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调查得知,目前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厌学、学习动机不当、焦虑、懒惰、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等。

1、厌学、学习动机不当。

厌学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目前,厌学现象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学习不主动,课前不认真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情绪消极,作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不正常,经常上课迟到,甚至逃课。伴随而来的是学习效率降低,考试成绩下降。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因学习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呆板,有的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较大,有的因学习的时间较长。学习动机不当。学习动机不当包括学习动机不足和学习动机过强,这二者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效能感。学习动机不足的主要表现为:无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习而学习甚至厌倦学习和逃避学习;学习动机过强的主要表现为:成就动机过强,奖励动机过强,学习强度过大。.缺乏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上大学前后有“动机落差”。“心理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学习效率与动机强度之间,可以描绘成一条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的进行。动机过强或缺乏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并都会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很多同学以考上大学为惟一的学习目标!缺乏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上大学前后有“动机落差”。“心理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学习效率与动机强度之间,可以描绘成一条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的进行。动机过强或缺乏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并都会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很多同学以考上大学为惟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极易产生松懈心理,希望在大学好好享乐一番,没有及时树立起学习的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此外,高中阶段很多同学兴趣狭窄,爱好很少,一门心思考大学,没有形成特长。一旦进入大学,就迫切地想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把主要精力放在“玩这玩那”、“练这练那”上,而对学习去逐渐失去了兴趣。学习动机不当的调节:学习动机不足的调整。首先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价值与大学的目标,重新规划学业与人生;二是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特别是学习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用自身的意志战胜惰性;三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业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学习动机过强的调节。一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质,制订恰当的学业目标与学业期望,调整成就动机,与此同时,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好高骛远;二是转换表面的学习动机为深层学习动机,淡化外在奖励特别是学业成就的诱因,正确对待

荣誉与学业成绩;三是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坚持不懈,便会取得预期效果。

2、焦虑

“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行为遇到实际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它由多种感受交织而成。焦虑可分为低度焦虑、适度焦虑和高度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而低度焦虑和高度焦虑则相反。焦虑过度会使学生感到沮丧、痛苦、失望、内疚,而焦虑不足则会使学生不思进取、萎靡、消沉、灰心丧气。”引起焦虑的原因来自许多方面,其中可能是由于自尊心受到损伤,可能是增加了失败感和内疚感,还可能是缘于心理受到虐待等,紧张、不安、焦虑、忧愁、烦躁、恐惧等混杂在一起,最终形成焦虑状态

3、懒惰

懒惰是一种怕苦怕累的心理现象。这类学生以为考上大学就完事大吉,学习上不肯用功,不求上进,学习任务难以完成,常常表现为怕动脑筋、懒于思考,平时“玩”字当头,“混”字当先,只图一时安逸,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究其根源,有的因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认为“背靠大树有凉乘”;有的认为自己有个好爸爸,“车到山前爸有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纯,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自卑

“自卑是羞于落伍的自尊心和学习成绩低下的客观事实在长期的矛冲突中得不到解决而造成心理创伤所致,是后进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类学生有的虽经一再努力,但成绩总是提不高,丧失了进取心;有的由于学习成绩太差,主观上又不努力,在学习上一再受挫,像泄了气的皮球,再也鼓不起学习的勇气;有的觉得考研无望,竞争无资本,因而自甘落后,自我轻视,自我消沉。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社会影响不良有关;有的是由于学校教育失误造成的;有的因个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影响所致。自卑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严重障碍,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影响极大。

5、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具有指向性、选择性和集中性。注意是人类学习的前提,没有注意,就没有大学生的学习。注意在大学生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一是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大脑常常开小差,盯着黑板却心猿意马,自己不能控制思维飘逸;二是易受环境的干扰,教室外的小小动静都能引起注意力的转移,而且长时间不能静心;三是参加活动如体育运动或看一场电影后,久久沉浸在情节的回忆之中。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的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薄弱,不能经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学习顺利时,兴趣高,信心足,但稍有不如意,就消沉自卑,长期下去,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的不良心理,丧失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影响,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高年级学生的做法,诸如“他们玩我也玩”,“他们谈恋爱我也谈恋爱”,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青年时期发展任务多,因而导致压力与心理冲突加剧,特别是由于恋爱等更容易引发注意力问题;二是生活事件导致心理应激,如重要丧失、考试失败、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经济困难、评

优失败、失恋、宿舍关系失和等造成的思想负担重,精力分散;三是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焦虑过低,缺少压力与紧迫感。

注意力不集中的自我调节。首先是学会注意力转移,遇到生活应激事件与挫折,能够尽快从中解脱出来;二是适当强化学习动机,保持适当的学习压力与学习焦虑,并进行积极的自我激励与自我暗示;三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保持旺盛的精力;四是选择理想的学习环境,减少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并进行适当的自我监控。

当然,还有不良的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看到“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所谓“知识贬值”现象,便觉得读书无用,滋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休息和学习的关系,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到游戏、娱乐上,玩物丧志,家长和学校对他们又不能形成有效的制约。如学生终日迷恋上网、游戏,热衷于交友游玩,他们上课无精神,学习无兴趣。

参考文献:

篇6: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范文网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上一篇:关于档案管理岗位的分析报告下一篇:对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