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023-06-15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xx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xx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XX乡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情况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乡工业园区企业的不断入驻、多条公路、铁路跨境而过,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而失地农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的就业、创业已成为乡党委政府牵挂的头等大事。为促进劳动就业、致力构建地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解决失地农民老有所养为目标,现将我乡农村失地农民引导就业、创业等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XX乡位于龙里县西南部,东与XX相交、南XX接壤、XX接壤,北与XX相接,距XX3.5公里。全乡辖7个居委会、37个自然村寨,辖区面积91平方公里,居民人口6590人,其中农村人口6518人,城镇人口72人,现有耕地面积0.7124万亩。

从2007-2012年的5年期间,我乡共有失地农民XX户1482人,失地1382亩,失地赔偿金额4561.59万元。自主创业的182人,占12.28 %;在本地或外地打工的1262,占85.15%;搞经商生意的38人,占2.57%。目前,全乡失地农民每户人均收入3256元。

二、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工作措施

XX乡党委政府引导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状况分为三种:一种是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企业投产用工优先安置本地失地农民在本企业就业。目前投产并安置当地失地农民在本企业就业的有等众多企业;第二种是市场观念较强、头脑比较灵活,有一些技能手艺的,这些离开了土地,能够较快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通过政府项目扶持、小额代款等途径进行创业再就业。第三是大部分的思想保守,信息不灵,未能及时转变观念的失地农民。一些年轻的失地农民通过乡党委

政府培训后有组织的向企业输送用工。而另一些年纪大的,特别是女劳动力,再加上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劳动技能缺乏,年龄偏大等原因,无法找到工作的失地农民,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通过与企业协商,做一些较轻较简单的活.这些人虽然收入较低,但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来源。

三、失地农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1、针对当前我乡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状况,为完善我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确保失地困难农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XX乡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农村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把缺劳动力或因灾因病等原因的失地农民,按照最低生活保障纳入城乡低保。截止2012年XX乡失地农民享受低保62户183人.

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根据XX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相关文件通知精神,XX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大在开展城乡养老保险宣传活动中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同步进行。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因交纳金额数多,大部分失地农民还在等待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希望政府从财力上给予一定的帮扶。

四、正确引导失地农民使用好征地赔偿款

为正确引导失地农民用好征拨款,防止出现攀比心里及赌博娱乐等挥耗现象,在基础经济发展中使征拨款发挥可持续作用,乡党委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旋:一是强化宣传和引导工作,提高被征地农民的理财意识和投资观念;二是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积极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择业和创业;三是把土地作价入股,让消耗变成增值,把死宝变成活宝,确保

基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将集体荒山荒坡的征用补偿款集中使用。五是组织打击赌博行为。六是加强道德教育

失地农民为我乡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失地农民,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切实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XX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力中心20年月日

第二篇: XX年就业服务局副局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议员、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XX,现任就业服务局副局长,主要工作是协助局长抓好就业服务工作的具体落实。

一年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思想觉悟、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下面我结合实际工作,将一年来履行职责的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评议。

一、主要工作职责

1、就业再就业工作

截至目前,落实公益性岗位“4050”人员岗位补贴299万元,缴纳社会保险补贴39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6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1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6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多人次,其中本新增劳务输出46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1%以内,为600多名持《再就业优惠证》安置的公岗人员换取了《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扶持政策系统实现了与省级联网,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培训进行了实名制登记,帮助21名家庭贫困的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了技校。

2、失业保险工作

失业保险参保企事业单位达128户,参保人数8903人,征缴失业保险费300万元;累计为1985人次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265万元,为17名家庭困难的未就业大学生发放失业保险金4.7万元;失业保险扩面305人,稽核19个参保单位,稽核人数5285人。失业保险实现了实名制数据采集。

3、技能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今年培训职业技能人数304人,创业人员122人,实现了全部就业或成功创业。我县自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为313户发放贷款1256万元,有力地扶持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顺利实现自主创业。今年共为38名下岗失业人员、14名未就业复转退军人、56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40万元,同时带动了200多人就业,充分发挥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巨大作用,得到了社会肯定。

4、劳务派遣和人事档案代理服务工作

截止10月份,通过我局积极努力,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大唐风电、紫金矿业、国税局、公安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矿管中心7家单位建立了劳务派遣关系,为199人签订了正规的劳动合同,参加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社会保险,解决了这些单位临时性用工问题。人事档案代理业务进一步扩大,托管人事档案达XX多份,预计今年为灵 活就业人员和再就业人员代收代缴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将达900多万元。

二、为群众办事和服务发展方面

一年来,自己始终坚持以发展的要求来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不断推动就业服务工作顺利开展。面临我县下岗失业人员较多,就业压力大,培训任务多的形势,因地制宜的开发了就业岗位,强化就业信息服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力度和社会养老保险补贴等工作。积极了解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动态,对前来咨询再就业政策的,我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对符合享受有关就业扶持政策的积极帮助落实到位。目前我除了担任就业服务局副局长之外,还兼任职业介绍所所长、办公室主任。工作量大,一人多岗,经常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我局人少事多,但在全局同志们的艰苦努力工作下,几年来市、县下达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得以落实, 开创了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新局面,自己也较好地履行了岗位职责。XX年4月县就业服务局被省政府授予“XX省发展劳务经济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本人被市政府授予“XX市发展劳务经济带头人”荣誉称号。

三、办事公开和依法行政方面

我局坚持信息公开全面、及时、准确的原则,把所有能够惠及群众的政策,尤其是涉及专项资金的项目,都在中国XX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平台进行了公示。公示的重点内容有享 受公益性岗位“4050”人员的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的人员及资金,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的人员及资金、参加创业培训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人员。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经常深入基层乡镇、社区、企业,认真搞好涉及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关系。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总书记在十八大闭幕时说的话,要想硬就要多学习。随着群众法律意识的逐步加强,我们经常学习《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信访条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常用法律法规,为群众搞好法律服务。今年我们还专门组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11名赴省厅参加学习班,提高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水平。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录像,增强工作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管理好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确保专项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四、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

我们工作面对的外出务工人员、下岗失业职工和未就业大学生等都是弱势群体,时刻把他们的利益放在心上,工作态度上绝无“生”、“ 冷”、“横”、“硬”现象。我们 紧紧围绕劳务经济和重点项目建设,采取新上项目“增”,优惠政策“促”,公益岗位“扩”,社区单位“挤”,劳务输出“送”等措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充分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整合全县职业培训资源,扩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范围,提升就业培训层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服务质量,确保全县就业形势的稳步推进。

总书记说“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竣,任务依然艰巨。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也要严于律己、爱岗敬业,不攀比、不鄙薄、不怠慢;办事清正廉洁,不刁难、不吃请、不谋私。坚决远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不正之风的行为。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廉洁奉公的良好公仆形象。

虽然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招工难”、“就业难”矛盾依然存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亟待加强,但我们有决心在局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行评代表的全力帮助下,在作风建设上常抓不懈,在业务工作上克难攻坚,在政策落实上不断推进,努力建设成为务实、为民、清廉的部门,为服务“民心工程”做 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xx县关于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县关于“招工难”与“就业难”

调研报告

一、总体情况。

**县委、县政府在援疆领导带领下,始终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把就业摆在发展社会经济的优先位臵加以落实。通过大力发展招商引资事业,企业吸纳就业的容量不断加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方向逐步呈多元化发展;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类失业人员的就业技能不断提高;通过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的稳步推进,粗放型就业需求不断扩大;通过全面落实公益性岗位开发、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优惠政策,对创业的政策帮扶体系日趋完善。2010年,全县个体工商户6000 余家,从业人员近8500人,各类工商企业850余户,从业人员近1.8万人,其中私营企业337户,从业人员5000余人。城镇从事灵活就业及长期失业人员约4000余人。通过抽样调查企业用工缺口率达20%-30%。

虽然我县就业情况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仍有一些突出问题长期存在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招工难”与“就业难” 矛盾频亮红灯,以致影响到企业的开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一面是“就业难”,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一面是“招工难”,企业找不到劳动力,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我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县**实业、**钢构、****生产基地、***食品厂、****火腿肠等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

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二、矛盾原因分析。

1、当地企业工人大多来源于当地就近农民,在春耕生产、夏收、秋收时忙于农事,在农闲时出来打工,企业用工不稳定。企业生产受农耕时节的影响很大。

2、新疆特定的气候原因,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工受季节影响,如我县**实业,****生产基地,在农产品收获季节时企业原料的供应充足时生产,而原料没有时工人就不能务工,季节性生产给务工者没有长期工资的保证。

3、我县是少数民族比例较大,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就业技能,导致自主择业和自谋职业的能力较差;随着物价的上涨和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就业观念也相应的有所改变,但民族特色及民族人创办的企业数量太少,对吸纳少数民族就业造成很大的限制;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等、靠、要”和安于现状的思想还在很大范围内长期存在,只知温饱、不求小康,思想不够解放、缺乏进取心,就业观念还有待转变;

4、青壮年工人少。当前,我县大多数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有一技之长不愿留在家门口打工,造成企业不好招工,很难招到合适工人。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普工,“又苦又累,收入也高不了多少。”宁愿从事服务业和商业工作。造成企业招收技术工,管理人员的缺口。通过调查企业都存在缺少技术工。

5、是农民工普遍存在"四偏现象"。即: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职业技能偏差、对工资待遇要求偏高。并且大多数农民工要求的工资待遇与实际的工作待遇差距较大。

6是技能培训亟需加强。不少农民工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为了当地产业和行业的“新手”,从而增强了就业难度。虽然近年加大技能培训,旦培训的要求远远达不到企业所要求的水平,企业需花大量资本二次培训, 缺乏技术工人,使企业用人成了瓶颈问题,在基层单位受培训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大规模的技能、素质等各类培训,因此,在全面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方面,进程缓慢。

三、应对企业劳动力短缺,务工者就业困难的建议。

1、用人单位不能“等、靠、要”,要主动出击,改革招工办法,主动与对口的职业技术院校和劳务市场挂钩,到劳动力相对较充裕的当地周边兵团、社区开辟市场,签订劳务输出协议。这种通过正规渠道招来的员工,队伍相对较稳定。同时,大力推进就业困难群体专项援助活动,实行专项帮扶和“一对一”的服务,帮助他们尽快就业。要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要降低就业门槛,到一线企业、到中小企业去施展才华。

2、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加快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步伐。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清水经济开发区,一批业主、老板早已完成原始积累,企业必须进行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引进先进设备,融入现代化生产手段,让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员工业务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减少用工量,提升产品档次。只有企业健康发展了,才能保住大批求职者的“饭碗”。

3、用人舍得花成本,在稳定队伍上下功夫。眼下企业招工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企业自身的因素。企业对他们缺乏吸引力,缺乏人文关怀,自然就留不住人。要象霍城农夫果园生产基地,对工人搞好福利待遇,在生活和假期给予人文关怀,不仅为她们交纳“三金”,又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职工把企业当作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当作抵御风险的保护伞,90%舍不得离开。企业舍得花成本,方能留得住人,留得住人的企业才能形成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4、加强劳动力市场有序管理。一是依法实施劳动监察,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要完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的诚信等级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和谐劳资关系信息分析测评系统,深入推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和网络化管理工作,实现对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和维权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二是着力构建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龙头,乡镇(场)人保平台

为依托,村(社区)劳动保障网络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三级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将服务网络从县、乡镇(场)延伸至村、社区,对全县劳动力实现“零距离”服务,努力实现“就业求职、政策咨询、技能培训、职工维权不出村”。

5、指导城镇失业者积极自主创业,对有创业愿望,且有一定的经验的、掌握了一定信息的居民要求创业的,组织他们参加创业培训,并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及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扶持。并要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工积极就业和自主创业。

6、加大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择业能力。首先落实助学优惠政策,依托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年轻农民工、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加大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其次转变培训方式。由集中培训向多形式培训转变,采取集中培训、订单式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结合的办法,扩大就业的门路。再次调整培训时间。为缓解我县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培训工作已提前到春节前后进行。并在解决城乡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理论培训后,要提高工种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训就业率,满足用人单位相关工种要求。

***县劳动就业局

二0一一年二月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之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 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有2.6%。近日,一份刚刚出炉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

该调查是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联手进行的,调查对象是从2004年年底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9场招聘会现场随机抽取的2659名大学生,该调查报告是迄今为止广东最权威、最全面的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告文本。

创业:想的多做的少

仔细分析数据,记者发现,认为“创业可以尝试”的大学生比率高达62.2%。但认为“可行”的只有28.2%,而认为“非常可行”的仅为5.8%。在“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的问题中,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为2.6%,表明大学生选择创业较为审慎。

虽然有研究就业问题的学者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02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现在的大学生都很精明,很实际。”有教育专家认为,每当他们作出重要选择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间进行“风险评估”,不会光凭一腔热情,盲目行动。“富于冒险精神,但更注重脚踏实地的表现,让人感觉在越发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的心态也渐渐地成熟起来了。”

62.6%大学生认为:创业最缺乏资金

本次调查显示,在“你认为大学生创业缺乏的因素”中,首选“经济基础”的占62.6%,首选实践经验的占25%,选择政策支持和网络关系的占11.6%。可见“经济基础”、“实践经验”、“政策支持”是困扰毕业生创业的三大难题。“这表明,大学的创业教育欠缺,创业教育还未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基本功十分缺乏,政府对毕业生的创业行为的有效支持和帮助体系还未建立,鼓励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还不到位。”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位研究人员认为,地方工商、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迟迟未能出台,因此大学生虽然在心理上认同创业,但创业行为审慎。

同时,数据也显示,打算自主创业的非应届生比例达到13.3%,约是应届生2.6%比例的5倍多,差异巨大。报告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经济基础、人际网络关系等因素,才使得应届生选择自己创业的比例远远低于非应届生。

分析报告建议,在高校应该开展自主创业方面系统的教育、训练,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素质。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饭碗”。

不管就业还是创业职业规划才是关键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认同率高达80.9%。但是报告认为,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这种观念,不是随便找个单位仓促就业了事,而是应该通过在所在单位的实践积累经验,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08年调查报告 ·旅游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会计学专业调查报告 ·白领调查报告

有专家建议,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侧重于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同时,职业规划应该从大学低年级做起,使大学生可以在大学求学期间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依我看,除了政府要想方设法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外,从学校和学生方面考虑,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两条。 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有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并不能就可以说消灭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就业岗位的增多,并不一定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应提高。就目前情况看,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岗位供大学生占据,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不甘心于屈就于某些工作岗位。应当说,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最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令人高兴的。但是,大学生自己也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再像从前的毕业生那样,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精英了。2003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380万,2004年将突破420万,而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只有108万,20年几年前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全国每年仅招收20多万大学生。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到15%即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而我国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7%。这表明,中国今天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除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应聘技能技巧以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主动说服自己,适当降低就业岗位期望值。如果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妨讲些策略,来个“先就业,后择业”。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及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我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

调查目标:让我们大学生更加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

调查时间:2012.02.20-2012.2.25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

关键词:就业形势大学生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5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对外汉语专业、中文专业、艺术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30:20

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长生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2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3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0%,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1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

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

其次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 、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五、建议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同时老师们应该对学生们加强教育,并进行积极暗示,多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机会。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

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六、就业形势分析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就业难不难,就业有多难,那要靠社会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一,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毕业生的基层意识和创业意识有待加强,亟待做更加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五,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占据各种优势,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较大,形式多样.特别是"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的实施,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产生一定压力,也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工作.第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 2.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个性是个体统一的心理面貌,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那些稳定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倾向组合成的有层次的动力整体结构。它以个体稳定的行为模式与态度体系表现出来。能力、特长应包括教育培训的程度,因为教育和培训可以转化为能力、特长。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能力包容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能力;二是工作能力。求职择业时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身体健康、胖瘦、高矮、甚至面貌的丑俊等生理方面的因素。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二、择业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1.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人们时常把当今的世界称为竞争的时代,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竞争冲击着人们的事业和生活,冲击着人们的意识和思想,在求职择业上亦是如此。(1)敢于竞争:当今的时代,竞争机制已经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整个过程。学习生活一开始,同学之间便开始了学习成绩的竞争,人人都希望得到好成绩.在大学阶段,竞争更为激烈,评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推荐研究生等,无一不和竞争联系在一起。但是大学生自身的竞争意识在过去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强化,有的大学生面对竞争的挑战显得手足无措。深化改革的今天对大学生强化竞争意识提出了迫切要求,也提供了客观环境。迎接新的挑战,强化竞争意识是大学生在择业前最基本的心理准备。(2)善于竞争:要想在求职与择业中取得

成功,仅仅敢于竞争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竞争。善于竞争体现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在求职与择业竞争中,应注意期望值是否恰当。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准备投出自己的简历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自我认识。在求职面试时情绪一定要轻松自如。在面试时,要克服情绪上的焦虑和波动,如果一个人能够自始至终地以良好的情绪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他就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2.正确对待挫折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女大学生求职择业比男大学生挫折更多,这是现在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女生择业难,并不是社会对女生的需求量小。女生们要顺利地择业,从根本上说,在于发现自身的优势,并以其优势去参加竞争。

三、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具体表现在:(1)没有很好地自我认知,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2)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3)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还不强,虚荣心和侥幸心理往往使他们改变原有的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导致大学生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筹码.

四、应聘前对公司了解不够大多数大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公司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等等,有一部分学生对以后自己即将在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上迈出人生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没有目标。是否了解企业,是目前大学生求职的障碍,即便找到了工作,也会有一个不短的适应企业的过程。企业需要有价值的人,一些企业人事经理表示,现在企业评价大学生已经不完全看重学校和专业,关注的焦点是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能为企业做出成绩,带来价值。

五、大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过高大学生稳定性、忠诚度和职业化程度不高,成为部分企业拒绝大学毕业生的理由。当竞争越来越激烈,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先就业后择业”就成了社会和媒体广泛宣扬的理念,而随之形成的毕业生忠诚度问题也浮出了水面. 麦当劳的代表说,他们接收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经过基层锻炼,在实习期都要安排最难的活给他干,如先到前厅去端盘子、刷厕所等;但往往是,实习三天后就有人因为吃不了苦而被淘汰,淘汰率高达50%。一些企业表示,每年真正招收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只占计划招工的1/5。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半数以上。对此,一些高校大学生表示就业必须吃苦只是用人单位提出的苛刻条件,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脱离毕业生所学本质,也是导致大学生另谋职业的原因之

上一篇:学校18年暑假值班安排下一篇:夏洛的网1至4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