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报告

2024-04-12

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报告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大学生就业不仅早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实际上也是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进行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情况分析

1、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2、自身工作经验缺乏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沟通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3、就业态度

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有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8%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认为信息量少22%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认为能力不足;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7%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4、就业倾向分析

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 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的占57%;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的占15%;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8%;回报家乡有10%;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4%和6%。

三、总结原因

1.因为当前大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3.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

四、就业建议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面临着经济的发展,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文凭已不再是就业保证书了。大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市场实际状况,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要充分认识到有就业,才能提高自身的价值。

二是提升自身素质。在学校,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增加足够的筹码。

三是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不单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也要自己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如参加必要岗前培训,充实自己技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四是把握就业机会。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充分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老生介绍新生等各种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抓住就业机会。

篇2: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报告

兹有我公司张双喜、张艳光、齐敬党、郝国庆、苏付民、马福如、刘福平、杨海军、孙海平、张西中、李开付、孙文平、牛金全、翟建忠、李付军、尹书庆原在建业城工地,2017年9月在我公司就业。

特此证明

河北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新区洪河小学工程项目部

篇3: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报告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 从全校216名就业困难毕业生 (有就业意向无法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 中随机选取了59名大四毕业生作为正式被试。其中, 男生34名, 女生25名, 先进行问卷调查, 随后与59名同学分别按照专业进行了深度访谈。

1.2 研究方法

(1) 研究工具: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经专业人士审阅, 并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反复修改而成。问卷内容包括2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就业困难毕业生的求职过程, 包括一个开放式问题, 即“对于学校的就业工作, 请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

(2) 调查方法: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 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 共发放问卷59份, 收回有效问卷58份, 有效率为98%。

(3) 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求职前的准备

从统计数据来看, 将近1/3的学生感到比较模糊, 就业前和就业过程中心理茫然, 对自我的职业定位把握程度低。比较清晰及以上的同学占到总数的35%。在大四以前这些同学没有准备求职材料。访谈中我们发现, 这些同学求职资料的准备最早是在大四上学期11月份左右, 更有甚者是在大四下学期匆匆忙忙准备, 无法对自我和用人单位及具体职位和岗位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将近六成学生仅花一周时间准备求职材料。访谈发现, 他们准备求职材料缺乏针对性。在获取就业信息渠道方面, 通过网络途径获取就业信息的学生有50%左右, 通过参加供需见面会的有26%, 通过就业中心的有20.5%, 通过人脉关系的占11.5%。而且, 88.3%的学生会在8月到次年3月关注就业信息, 仅有8.3%的学生在8月前关注, 也有1.7%的学生在大四下学期的三月份以后才开始有所行动。

2.2 求职行为

就业困难毕业生中有73.3%的学生参加1-7场招聘会;从投递简历的份数来看, 45%的同学投了1-10份, 投30份以上的仅占到总数的13.3%。其中58.3%的学生获得了1-3次面试机会, 30%的学生得到4-6次面试机会, 只有7%的学生得到7次以上面试。通过访谈发现:他们当中没有一人通过面试。在后期的电话跟进和追踪看, 仅有5%的学生在面试过后会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 36.7%的学生偶尔跟进, 而绝大部分学生则不会跟进, 只是等待用人单位与其联系。

2.3 求职期望

薪酬期望方面, 58.3%的学生期望1500-2000元。从目前的就业状况看, 学生的期望是合理, 也是理性的。工作地域的选择上, 选择山东省省内的占36.6%, 而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占6.7%。45%的学生对地域选择没有要求。选择用人单位时, 在注重公司名气、薪酬高低、个人发展空间和从事的岗位等方面, 34.9%的学生比较重视个人发展空间, 排在第一位。

2.4 影响其求职的因素

到底哪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在学业成绩不理想、性别、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经济条件不好、性格内向, 不会展示自己五个因素中, 影响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社会实践能力, 占34.7%, 排在最后的影响因素是性别和家庭经济条件。就业存在

!!!!!!!!!!!!!!!!!!!!!!!!!!!!!!!!!!!!!!!!!!!!!!!!

当然, 药业商标设计思路的侧重点不是绝对和孤立的, 它们更多的是交织在一起,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博取众长, 集之精粹是设计的不二法门。

通过上文对后现代语境下国内药业商标设计风格变迁, 设计思路类别的探讨, 我们应对新时代背景下国内药业商标的设计提出现实要求。目前, 我国制药企业已达数千家, 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国内药业市场也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市场, 产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 挑战无处不在。制药企业唯有在消费群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拥有市场, 拥有未来。商标作为首当其冲的企业形象“代言人”, 其传播效果不容小觑。但是, 国内一些中小制药企业商标差异化程度不高, 识别度差也是不争的事实。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说:“来自外界的刺激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合时, 则新信息量少, 我们的注意力易松懈;不符合时, 则新信息量大, 我们的注意力易集中。”信息量的大小与个性化、多元化成正比。个性化、多元化思潮的根源来自于后现代主义, 其语境关注个性, 关注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注重民族风格和多元文化, 以人为本, 从而具有独特而极具吸引力的特征。

由此笔者认为对国内药业商标的设计应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 药业商标一定要突出企业特色, 个性鲜明。因为, 差异是识别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 在后现代语境的浪潮中, 深入理解丰富的文化要素和设计规则, 体悟时代与受众之间的交融切合, 追求具有人情味、亲和力, 情感互通的设计风格, 才是设计出更好、更优秀的药业商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过宏雷.企业与品牌形象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3]吴国欣.标志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困难的大学生在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团队合作精神等八项因素中, 30.2%的学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素质是沟通协调能力, 排在首位。

2.5 就业困难大四毕业生在就业中需要哪些帮助

从学生需要帮助的角度看, 56.4%的学生认为需要求职技巧和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 37.3%的学生需要提供就业信息, 这与开放式问题反映的结果是一致的:提到最多的是缺乏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3 结果分析与结论

问卷和访谈结果反映了就业困难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就业主体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欠缺,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1 就业困难毕业生缺乏就业主体意识。

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材料准备不充分, 求职材料缺乏针对性。投递简历的时间、参加招聘会的时机、后期的电话跟进和追踪等做得远远不够。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有就业黄金期, 这些学生往往错过了就业黄金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机会也在渐渐减少, 另外也不能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在参加招聘会方面, 这些学生往往不能辨别哪些招聘会是适合的, 有针对性的选择招聘会也是重要方面。

3.2 就业困难毕业生缺乏生涯规划意识。

学生到了大学之后, 职业意识的发展却远远没有高考前夕的学习意识强烈。尤其是就业困难毕业生, 如果他们在就业之前能够拿出准备高考的1/3时间来研究就业, 充分了解就业形势, 了解职业和行业的发展前景对于缩短就业迷茫期, 为就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是有促进作用的。调查中约有30%的学生对将来的就业岗位是比较模糊的, 访谈中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不清楚, 尤其是岗位胜任能力不清晰。

3.3 就业困难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沟通协调和自我营销能力。

就业困难毕业生中有34.7%认为影响其就业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实践能力不足, 排在第一位, 最欠缺的素质是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访谈, 我们发现:同等条件下, 用人单位优先选择有工作经验或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就业困难毕业生能够经常与人交流的仅占到总数的6.7%, 而且他们在面试中不能很好沟通、使得在求职中不能很好营销自我。

3.4 求职期望定位准确。

就业困难毕业生中有88.3%的学生将薪酬定位在1500-2500之间, 45%的学生对地域没有要求。这些学生通过整个求职过程, 能较理性地面对现实, 在薪酬待遇、求职地域方面趋于合理。在选择求职企业时, 也能首先考虑到自我未来的生涯发展, 62%的学生比较注重未来的发展空间和从事的工作岗位, 没有把薪酬、工资和福利等方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4 建议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笔者认为,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因此各项帮扶措施必需有针对性地进行。

4.1 开展就业主体意识的引导。

就业主体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对自我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自主综合的觉察与认识,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 因此开展以自主性为核心的主体意识教育是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访谈中, 这部分学生的主体意识弱, 学生没有认识到就业是自己的事情, 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对自己未来的生涯发展负责。

针对这一情况, 一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能力培养活动, 引导学生找到职业锚, 围绕职业目标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 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二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认识意识, 推动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 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 实地参观考察、工作坊探索、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等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薄弱之处。三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探索意识, 分清学生和老师在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 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人, 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如何提高就业能力。

4.2 分门别类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帮助。

对于困难群体, 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的基础上, 建立起就业困难学生档案, 确立帮扶对象, 避免帮扶工作的盲目性或流于形式。

面对性格内向生, 要给予更多的鼓励, 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己, 消除自卑心理, 大胆适应职场竞争环境, 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才学和技能;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 则要耐心地帮助他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 客观地评价自己, 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降低择业门槛, 适时就业;面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 及时提供就业需求信息, 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平台,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整合资源, 善于拓展辅导员、专业教师和校友等资源, 建立自己的立体综合信息网, 拓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面;对于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和实习经验的学生, 鼓励学生敢于走出去, 走出课堂、走出图书馆、走出校园。

4.3 加强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有经验、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为帮扶对象提供有效的就业咨询与服务。当然, 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 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亦是如此。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职业指导师队伍是学生获得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需不断加强职业指导师队伍建设, 首先是增加专业指导师的数量, 并加大对原有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其次要以专职职业指导师为主, 并聘请校外就业指导专家作为就业导师队伍的重要补充;最后, 以同辈辅导为基础, 发挥同辈辅导的力量, 在每个班级中推选1-2名优秀学生作为学生干部, 通过他们作为就业指导队伍的基础补充。最终形成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体系来带动学生就业主体意识、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摘要:本文针对我校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以了解他们求职的整个过程, 包括生涯规划意识、求职准备和求职行为以及求职中的影响因素, 从而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帮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阮美飞.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2009 (2) .

[2]沈之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职业导师, 2007 (3) .

篇4: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策略初探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策略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莘莘学子在历经十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即便踏入了工作岗位,也往往面临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局面。据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再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约100多万人,2011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多万人,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因多重因素导致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加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立足高校,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探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必然会加剧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如果多数大学生毕业时不能顺利就业或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势必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

与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更注重理论型人才的培养,甚至以单一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斯坦福大学建立之初提出的培养目标为“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这些人在校期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的职业做好准备,以便成就计日可待”,这种“实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持续推动斯坦福大学无论是在人文还是在高科技方面都成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并在它的周围产生出世界最著名的高科技实业王国——硅谷。从这个角度来看,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抓起,确定正确的培养理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大众化将市场因素引入高等教育,客观上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关注社会需求,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大学的传统职能不足以为当今的教育困境解围,传统精英教育模式必须进行调整。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展个性、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依托高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学科的综合平台、优质的教育资源等,努力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高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坚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高校应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顺应高校大类招生和培养的工作思路,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二是要强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性。高校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鼓励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三是要彰显人才培养的开放性。高校应大力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实施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制度,逐步推进跨学校、跨地区、跨国界的校际学分互认,鼓励开展校内外、国内外多种层次的合作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水平。四是要重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为参照,根据各学科专业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既切实可行又具有灵活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要,设置自主发展课程模块,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学生个性化选择和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为学生选择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的发展方向留出余地。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高校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时,应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有实用价值的人才上来,并针对这一目标优化和整合课程体系,即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学科研究对象的深化、不同学科相关领域的统一、课程结构的安排、课程的优化配置、课程门数及学时的增减方面进行改革,形成适合本校实际、合理的、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打好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应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在整合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高校应积极跟踪当前的专业趋势和社会需求,减少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与重复性。课程设置可采用通识教育课程、公共课程和博雅课程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中在保证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为适应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可增设一些更深层次的专业主干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和实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该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避免目前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所学不能用、用非所学的现状。

第二,积极推进公共课程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注重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强化第二课堂,增加课程的弹性,提高公共课程的效率,让学生有更加灵活的方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特点对一些公共课程进行改革,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分类分层次设置课程。

第三,大力加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导论课程和自主发展课程的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具有基础性和生成力的课程,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必要条件。各专业需在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中确立足够学分的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并进行重点建设。同时,高校在积极推进大类招生与培养的背景下,为帮助新生全面了解专业的基本信息,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向和目标,理性选择专业或转专业,各专业应在第一学年面向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最后,为满足学生朝向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方向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应在培养方案中特设自主发展课程模块,以扩大学生的选课自由度,逐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修读。

第四,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精神养成为宗旨,构建立体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扩充实践内容,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吸引更多的社会精英、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平台。

第五,鼓励学生提高自主创业能力。高校应完善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增加大学生创业的课程,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此外,高校应开展包括跨学科科研项目在内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使学生突破狭隘的学科界限,在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培养融洽的、令人满意的合作关系。

篇5: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报告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我校文化传播学院开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以应用方向为特色的,因此,重点是为了培养应用方向的人才,也就是倒T型人才。本专业主要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新闻机构培养各类文职干部、文秘人员、新闻记者、报刊编辑、宣传文化人员等高级专门人才。从现实的角度看,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该专业的毕业生知识广阔,适应能力强。但是,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近几年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深入了解这些问题,为今后进入就业市场做好必要的准备。

一、主要问题表现

(一)该专业应届毕业生正在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的接收量又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导致就业困难。据调查显示,自各个高校建校以来,几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并且每年都以稳定的比例吸纳新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进入高校以后的学习方向。

(二)师范类该专业比非师范类的竞争力强。就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分布来看,大致可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大类,它们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论、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计算机及应用、写作等。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教学能力训练。因此,同等条件下,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几乎将该专业教师这样就职方向给垄断了,形成了间接的竞争。对于剩下的位成为教师的部分毕业生,就与非师范类该专业的毕业生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在这间接和直接竞争的双重压迫下,非师范类专业该专业毕业生显得更为弱势了。

(三)该专业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对就业单位提供的报酬不是很满意,而这也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该专业学生在苦读4年大学之后,出来就职的报酬,还没有职业类院校学生的工资高,从而造成心理上的落差,不满足于现有就业单位,出现待业等现象。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高校近几年一味地扩招,导致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由于高校大量吸纳汉语专业的学生,因此近几年该专业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就业市场供过于求。人多,势必竞争激烈,一些专业不精能力弱的,自然而然就会遭到淘汰。

(二)该专业由于本身的替代性比较强,缺乏独有的专业技能壁垒。很多企业的文秘一职,都是能够通过关系进去的,对于应职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是要求很高,只要会一点基本的,也就能马马虎虎地应付过去了,从而这也是导致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然而,一些对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职位,毕业生自身的能力又够不上,因此造成两难状况。但是,如果平时多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仍然能够找到不少的突破点,毕竟企业的运转更多需要的是有实际才能的人。

(三)从主观原因出发,首先,毕业生在校期间没能精益求精,扎实的学好专业知识,很多知识都只是泛泛地学习。其次,毕业生对于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情况也不是十分了解,仅仅只是注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只有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才能有预期的效果。再次,大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预先制定合理的择业就业计划,因此,一旦踏上社会,就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最后,学生的社会实践也是相当缺乏的,单单靠毕业前的一次实习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实践多了,才能较好的锻炼自身,当进去社会时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高校招生要上调招生门槛,控制生源的数量,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高校不应该为了入学率,而不断的扩招。招生办也应该制定一些政策,来控制一下各高校扩招这一盛行的局面。只有从生源这一最终端点出发,才能控制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毕业生多的现状。另外,各高校在专业培养方面,不应该是大同小异,而应该是结合本校的特色以及市场的需要制定出顺应就业市场趋势的培养方案,并认真贯彻实施。

(二)就业市场应该整顿就业环境,正规企业应当杜绝“走后门”就业的现象,职位竞争应该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如有必要政府部门可以出面协助整顿。另外,国家应当有序地加快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就业市场的扩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多渠道就业。

篇6: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

自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从的145万猛增至的660万人,来增长3倍多。从整个国家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待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大军蜂拥而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动力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但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便经济保持7%—8%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在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2.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以前,我国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设置专业课程,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很多高校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结果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3.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与素质和能力难以达到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篇7:大学生就业困难研究与对策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应该根据当前的就业状态及原因,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就业指导,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主动建立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建设好就业指导网站,给学生提供适时的指导.

作 者:杜艳辉 张瑞祺  作者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原因   对策  

篇8:大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报告

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就业竞争力提出观点, J.Hillage将其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赵志川指出,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初次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自己的智力和服务, 从而保证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楼锡锦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 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 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包括内在竞争力和外在竞争力两个方面。内在竞争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获得的求职能力, 又可分为隐性能力和显性能力, 前者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活跃的思维、开放的心态等等;后者主要包括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等。外在竞争力是指来自个体及家庭的社会关系。Ronald W.M将就业竞争力定义为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认为它包含了影响就业状况的系列内容和要素。不仅包含个体因素 (就业技能和属性, 工作寻求的能力等) , 还包括了个人情况 (个体和家庭工作福利、工作文化等) 和外部因素 (市场因素、宏观经济因素等) 。

笔者认为, 个体因素 (即内因) 是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的综合能力高低 (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专业知识、逻辑思维、沟通合作、实践操作) 等方面决定着就业竞争力高低。而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直接且重要影响莫过于外在大学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技能培训及个体内部的能力、努力与心态, 本研究从毕业生主体出发, 探析个体内在就业竞争力培养, 分析影响个体内在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提供对策。

2 民办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调查

2.1 调查对象

本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以广东省民办大学大三、大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调查对象。此外, 我们对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个案访谈, 力求所得到的数据具有实证性及代表性。

2.2 调查方式

调查采用问卷星链接方式, 回收问卷225份。其中, 有效问卷为208份, 有效率为92.44%。本次调查对象涉及经济学、国际商务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电子与软件工程、公共管理等专业的学生, 其中男生112人, 女生96人。

2.3 调查结果分析

2.3.1 就业指导的缺失

数据表明, 98%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当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如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开通职业规划测评系统、举办职业规划讲座。而调查中有84%的学生没有接受过与此相关的就业指导服务。因缺乏相应的就业教育, 部分学生缺乏长远规划, 职业目标模糊, 消极应对就业形势, 调查中有86%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而仅有12%的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精心规划大学生活, 大部分学生抱着得想一想的心态, 对职业发展缺乏仔细考虑。这说明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缺乏对学生就业教育需求的了解。

2.3.2 专业实习及技能不够

数据表明, 89%的学生认为大学的专业课程学习无法够满足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技能储备, 除此之外, 也有70%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专业理论课程外的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相对较少, 锻炼自身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不够。民办学校因建校时间短、基础薄弱、实验设备及实践基地缺少等原因, 学生缺乏相应专业实践的机会, 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脱节既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 又制约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造成学生眼高手低, 动手实践能力、发现实际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这说明民办学校对内需要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 对外加强与企业联系及合作, 扩展校外实践基地,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实习及实践机会。

2.3.3 就业心态悲观

数据显示,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悲观看法, 63.53%的学生怀疑自己在就业方面有与他人竞争的实力, 9.41%的学生则完全否定自己的竞争实力。有部分同学感觉自卑, 需要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 18%的学生认为其他同学会在背后嘲笑自己, 类似17%的同学表示自己需要心理方面的咨询。因为信心不足及自卑原因, 部分学生开始失去主动求职的勇气, 不断逃避就业压力, 当问到会不会向用人单位主动推荐自己, 80%的学生表示会主动自荐, 而其他20%则表示不会主动推荐自己。这说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寻求心理疏导与职业咨询, 主动调整心态, 培养良好的求职心理素质, 提升就业竞争力良好的就业心态。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就业指导,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团体职业生涯规划

民办高校除了对学生进行传统的就业指导教育, 如就业政策、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之外, 还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数据表明尽管84%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 而仅有12%的学生精心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访谈发现, 学生不懂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缺乏老师的相关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在正确自我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评估自身内在优势、潜能、外在机遇与条件, 确定自我发展方向、设定目标和步骤, 把人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统筹安排, 最大程度上实现人生价值。以团体拓展训练的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能充分调动参加者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将参与者的自我认识、人际交流与生涯规划紧密结, 团体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给自己画像、价值竞拍、个性测试、勾画生命线、善解人意、同舟共济、模拟面试、无领导讨论、成长计划等活动, 帮助参与者悦纳自我, 挖掘优势与潜能, 在人际关系中, 彼此协作与信赖, 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步骤。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只是帮助个人达到和实现目标, 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 并且进一步评估内外在环境的优劣、限制, 在“衡外情、量己力”的前提下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3.2 鼓励一专多能, 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

相比于普通大学生, 民办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都来自教育资源有限、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 在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文艺特长等方面有些局限, 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可利用团委、学生会的影响力, 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入相应社团组织, 一方面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播音、主持等文艺方面的兴趣, 支持学生通过努力将兴趣转化为就业特长, 另一方面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开展英语及计算机方面的培训, 定期举办英语演讲、英语写作、计算机应用技能比赛, 提高英语与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

独立学院还可以将本科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鼓励一专多证, 满足学生在就业竞争前的技能储备。根据广东省《关于运用省就业专项资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粤财社[2013]103号) 文件精神, 广东省设立了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补贴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享受技能培训的补贴。独立学院可利用政策补助、教师资源、实验室设备,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职业技能培训, 如针对经济学、国际贸易等金融类专业, 可鼓励学生报考证卷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针对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 可考人力资源管理师;想做教师的大学生, 可提前接受教师资格证的培训;这些技能培训将专业学习、培训、就业紧密联系起来, 充实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此外, 民办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 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 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 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

3.3 多措并举, 增进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中所谓的积极体验, 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 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 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体验是一个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力量源泉, 在构建个体就业压力应对策略中具有重要作用, 使个体在应对就业压力时能够有更积极的体验, 能够采取更加积极的策略, 而减少消极的自我体验和应对策略, 用积极观点来解释消极事件。

积极的情绪体验需要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 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 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 敢于接受有挑战性的任务, 并会坚持不懈地进行任务活动。而在现实生活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 往往怯于挑战, 不敢去竞争相应的学生干部职位, 害怕失败, 缺乏积极的经验, 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产生消极的体验和消极的应对策略, 调查中发现20%的经济困难学生不敢主动求职, 采用逃避、否认等消极方式来面对求业压力。因此, 学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展现自己, 获得成功的经验。在学习、工作和各项课外活动中, 应对大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关爱和支持, 鼓励他们在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进行展现, 而不是盲目地在各种领域进行展现, 这样很可能会增加他们失败的经验, 而达不到提高自我效能感的目的。此外, 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通过构筑大学校园自然、文化、人文环境, 创设引发大学生积极体验的条件, 如设立读书交流会, 长期的阅读能完善个体知识结构、形成气质、修炼秉性, 提升个人魅力及塑造人格, 在潜移默化中增进经济困难学生积极情绪体验, 提升就业竞争力良好的就业心态。

4 结语

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不仅包括宏观的就业形势、市场需要等, 还包括中观的专业定位、就业指导, 微观的个体的勤奋、综合素质、积极的心态等, 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 需要调动多方面资源, 创设锻炼的平台, 消除制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不利因素, 更重要的激发和增进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 发展其专业技能的同时, 又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最终促进其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肖云, 邹力.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职业时空, 2009, (5) .

[2]Hillage J&Pollard E.Employability:develping a frame work for policy analysis[J].DfEE Research Repon RR85, 1998.

[3]赵志川, 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4) .

[4]楼锡锦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3) .

上一篇:“爱惜生命 远离危害”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小学预防流感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