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

2024-04-12

对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精选6篇)

篇1:对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

对新时期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大,社会也加速着往前发展,处在急剧转型期,矛盾大量突出,整个社会结构、阶层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新的犯罪形式,罪犯的成分、犯罪内容、罪犯的定位都有了新的趋势。这给了我们监狱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从事直接管理的的干警,带来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在新时期搞好罪犯的改造工作,做好直接管理?是摆在每一个现场管理警察面前的所需面对的课题。

疱丁解牛之所以厉害,其根本是由于了解了牛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闭着眼睛都能清楚的知道牛的整个身体结构。带班警察要想搞好直接管理,同样也要清楚的知道当前押犯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趋势,屏除以前的那套旧的方法,不能满足于表面,满足于“严防死守”,满足于不死人、不打架、完成成生产定额,如果是那样管理,就等同于监工头而已。就现状来讲,当前罪犯的出现了以下几个新的变化:1.罪犯成分多元化,刑事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经济类犯罪等不同成分的多类型罪犯,使监狱成了一个与外界直接相似的特殊社会群,过去社会上有的,监狱不一定有,现在社会上有的,监狱几乎都有了,各种类型的罪犯五花八门,监狱成了一个小社会群;2.罪犯的价值观念由单一型转向多元化发展,自我意识增强。过去的罪犯要求比较简单,能吃上饭,早回家,能见家人就行,现在的要求多了,价值观念也变了;3.罪犯普遍具有改造投机性、维权敏感性、行为的恶劣性、思想的难改性。在现时期,罪犯对于改造存在的投机取巧的思想,不是想很好的踏踏实实的改造,而是大部分想通过关系照顾、拉帮结派、讨好干警等来使自己的改造能“少出力,多成绩”,同时,罪犯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十分敏感,动不动就搬出法律、监规、纪检、检察院等来限制和威胁干警执法,但对于法律中义务条款却经常记不住,思想上十分固执,对社会的仇视、敌视,畸形心理强烈;4.罪犯文化程度有所提高,部分罪犯不是不懂法、不知法,而是徇私枉法、知法犯法。过去那种“法盲加文盲”的笼统提法已经不太确切;5.罪犯与干警的对立感增强,特别是对一线带班警察有极大的对立感,认为现场管理警察就是要不管死活,逼其干活。

罪犯中出现的这些情况,与我们当下的社会和监狱工作现况有着密切 1的关系,只有明晓了问题、变化出现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做好直接管理工作。原因主要有:1.中国社会转型期造成了贫富分化严重,同时部分人通过不道德的方式致富,贪污腐化现象层出不穷,使得社会部分人群仇视、不平衡心理加剧,导致犯罪。2.在传统监狱体制下,受监狱职能多元化的制约,存在着对管理、教育、劳动三大法定手段内在规律认识不清,三大手段各自运用、内容阵旧、方法落后、载体单一,甚至各行其是、矛盾冲突等情况,特别是管理的教育改造功能弱化,劳动的教育改造作用被曲解,教育改造往往被沦为狭隘的办特殊学校和三课教育,而且在很多还流于形式,罪犯改造方式落后,监狱对于罪犯的改造方法,还停留在老的一套,“三课”教育形式老套,思想教育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停留在表面服从监管、不出事情,平安就万事大吉,对于罪犯内心世界的改造很少提及,教育的开展总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没有将罪犯真正的改造成守法公民。3.监狱干警既搞改造又抓生产,但是改造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生产却是直接绩效挂钩,只要监管不出事,生产搞好了,就可出成绩。所以往往造成了“生产第一,改造第二”,罪犯和干警之间的利益矛盾也就相对突出起来。4.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干警观念陈旧,思想习惯化、凝固化,缺乏变化和进取,很多问题存在着认识茫然,抓不住自己的位置,不懂得自己的职能到底是什么。

新时期监狱事业发展的新情况,要求我们一线管理警察做直接管理工作的时候,要根据新情况做出新的变化,直接管理承担着大部分的监狱刑罚执行功能,如何执行方针政策和改造方法,都要通过基层分监区警察来落实,而且现场管理警察直接于罪犯打交道,最懂得押犯的新形势,最能感觉到罪犯的需要,也是最能体现监狱改造人的职能载体。那么现场管理警察应该从什么方面下手,做好自己的工作,体现监狱的刑罚执行功能呢?我认为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干警要克服执法陋习。有些干警习惯于君临于罪犯之上,居高临下,颐使气指;习惯于做罪犯的家长、父母官,而不习惯与罪犯平等对话,更不理解对罪犯的执法改造意识。这些执法陋习必须克服,否则会导致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克服执法陋习,比如在与罪犯进行教育和个别谈话之中,要求罪犯蹲下,甚至有些干警不让罪犯蹲下,就找不到谈话的“灵感”,一个

正常的人是不会蹲下讲话的,罪犯要接受惩罚,但不是要用蹲下讲话这个方式,蹲下本身就使罪犯自觉低人一等,一个人一旦失去自尊,会好管理吗?我认为取消谈话中罪犯蹲下,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有利于改造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努力降低对暴力手段的崇拜和依赖,要把它作为最后手段和不得已而为之。暴力崇拜和暴力依赖是监狱管理无能的表现,具体到管理人员个人,多半是其素质低下或者是工作方法贫乏的证明。

二、尽快探讨监狱改革新路,要使监狱脱离生产、抓效益的职能,实现监狱与企业分开。监企不分是影响监狱刑罚执行的最大因素早已被大家所同识,但是如何改革,是摆在全体监狱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原司法部部长张福森指出“改制后监狱企业主要任务,是为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和生产手段,是改造罪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运行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罪犯改造这个目标,监狱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要适合监狱改造罪犯的需要,有利于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罪犯劳动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增强罪犯刑满释放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国家已把促进监狱职能的单一化,全面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作为新形势下监狱工作的重点,这将使监狱民警从繁重的经济压力下解放出来,轻松上阵,全力以赴完成好“改造人”这一根本任务。但是监狱改革也不能搞简单分了就好,监企不是一“分”就灵,不能将一切解决之道归于监企分开,基层一线警察在其中受的冲击是最大的,到底是企业干部还是改造干警,这影响着现场管理警察工作的进行,应尽快出台措施,明确细节,做好配套工作。

三、探索直接管理新路子,加强执法指导。在对罪犯进行直接管理的时候,要注重针对罪犯个别情况进行教育,切不能“一刀切”,对罪犯整体和个体管教要由刻意追求罪犯规矩听话向注重调整罪犯心理转变。过去讲,罪犯只许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只许你规规矩矩,不许你乱说乱动,这些都是过去的常用词。这个方法不对,没注重人的心理,应该去改变。对于基层一线警察的执法,要加大指导力度,不能说将带班警察放到岗位上,只是一味压任务,更要对他们进行关心,实际解决他们在执法工作中的困难,因为作为现场管理警察,他们职权有限,需要上级配合和支持,方能搞好直接管理。

四、利用好亲情会见、亲情会餐、亲情电话。这“三亲”对于罪犯的改

造工作能起到极大的作用,因为一个人可以什么都失去,但是对于亲情他是最看重的,如果一个罪犯在改造中,没有亲情激励存在,他感觉到连亲人都抛弃他了,他就没有改造的动力了,没有亲情和希望的自由又有多少人会想去追求呢?利用好它,能够充分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一次亲情会见,可能比十次干警谈心管用,通过于罪犯亲人的通过帮教,罪犯的改造工作才能成功。充分利用此为杠杆,促使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

五、营造互助环境。当前监狱的外省籍犯、三无犯、病残犯、顽危犯比例较大,这些是罪犯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在心理、生活、改造上对他们实施帮助与扶持。因而有必要开展互助工程,帮助其解决困难,比如外省籍少有亲人接见,在节假日,特别是接见日情绪就会异常,同时外省籍一般家境较差,家庭无寄钱接济,这些都是改造的拦路石,所以通过互助工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帮助他们认识到人性的美好,相信还有真情,这无疑是改造有力的促进剂,对于营造良好的监区文化也是大有裨益。

六、教育要由强制灌输式向启发引导式转变。创造积极向上的监区文化,教育若不能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达到心理相溶,是很难产生强大的教育效果的,更难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学识、意志和品质。同样对罪犯实施的一切教育,如果没有罪犯自身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强制灌输只能使教育流于形式。正如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所说的:“罪犯并不是特别的人类,他和其他人一模一样,他的行为也是人类行为合理的变衍。”监狱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系统”,在开展对罪犯的教育改造活动过程中应有创新观念,重视和发挥“罪犯自我塑造”教育的独特作用,使监内教育从“强制性”转变为“需要性”,把“要求我这样做”变成“我要这样做”,使教育的外因转化为罪犯的内动力。为此,我们必须:1.帮助罪犯树立可能达到的人生追求目标和生活目标;2.帮助罪犯发现和认准自己的优势、特长和潜在的真、善、美的部分;3.帮助罪犯认识自己的人格,培养以“爱”为核心的健全人格;4.全体监狱民警要成为罪犯自我塑造教育的典范和榜样。

二监区六分监区

篇2:对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

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而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的最终目标和任务,在国家文明不断进步,国家法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如何发挥监狱的矫正功能,进一步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就新形势下怎样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教育手段的淡化、弱化和形式化,是监狱界普遍反映的一大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控制、稳定、改造罪犯的关键举措是加强罪犯的教育,打破他们的犯罪心理结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必要的谋生技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认同。因此,作为监狱职能部门,要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着力于教育改造的改革,全方位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方式、新方法和新举措,以促进教育改造工作的新发展。

一、当前教育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是三大改造罪犯的手段,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现实中,其地位和作用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淡化和弱化的倾向依然存在,教育改造工作的法定原则和主体地位被其它工作所削弱。

(二)注重形式,轻视内容,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改造工作的考核机制缺乏活力,考核方法不够科学、严谨,只注重结果的考核,忽视教育过程的量化考核,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紧,往往以生产产值作为定量考核。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考核方式制约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现行罪犯教育方法和方式难以适应押犯构成新情况。近年来,警察通过岗位再培训大练兵等教育,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面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新特点的变化,在施教方法和手段上还相对滞后,尤其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全力维护监管秩序稳定工作上,加大了工防范工作力度,采取死看死守的方法,换来了暂时的稳定,但对深层次的犯情动态了解甚少,不愿意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仅满足于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对于改造好的问题,缺少研究,仍延续过去经验型的教育方法。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警察从传统型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应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上下功夫。

二、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的意义

首先,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只有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犯罪,才能减少社会犯罪对生产力的破坏,从而解放思想和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降低道德文化素质低下者的数量和危害,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次,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是体现监狱改造工作的本质特征。注重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狱的特色。只有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才能充分体现改造人为宗旨的本质思想,才能充分显示教育改造工作的政治优势和主体地位。

第三,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是适应押犯新情况、新特点的需要。当前,在押犯人数不断增加,押犯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危险因素多,增加了改造难度,给监管改造和教育改造都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为此,监狱必须认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特点,采取新对策,以提高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第四,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是监管安全和促进监狱经济发展的保证。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前提下,确保监管安全是重中之重。教育改造工作实现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同时,要保持监狱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离不开对罪犯实施有效的教育改造工作,加强对罪犯的劳动教育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的质量和数量,促进监狱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的途径

作为新时代的监狱人民警察,我们必须不断的认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特点,采取新的对策,以提高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一)深化监狱体制改革,真正树立以教育改造为中心的监狱工作观念,确保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

当前监狱结构和功能多元化体制导致监狱工作重心偏离,削弱了监狱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功能。因此,打破传统监狱体制,实行监、企、社分离,确立教育改造工作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作为监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监狱工作的特色。监狱工作方针决定了监狱工作必须以教育改造罪犯为宗旨。只有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有效地减少和预防犯罪,才能减少社会犯罪对生产力的破坏,从而解放思想和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伴随社会高速发展而不断上升的社会犯罪率和罪犯关押率,也迫切要求监狱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要通过研究、实施、再研究的方法,不断实践,做出科学定位,并不断根据形势进行更新,使教育改造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拓宽教育渠道,实现针对性教育改造。

面对罪犯的教育需求,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罪犯主体的特征差异和个性区别,吸收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针对性教育,形成强有力的教育氛围以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一是广泛运用电化教育手段。紧紧围绕监管改造工作的重点和罪犯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制作成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教育专题片。同时,还可以邀请有关人员、罪犯家属、罪犯共同走进直播室,共同研讨人生价值。二是充分创造条件,推广使用心理矫治。就目前实际而言,要特别重视对新入监罪犯、顽危犯、暴力犯以及涉黑涉毒犯等特殊类罪犯的监测,划定其危险等级,摸清其心理结构,然后有的施教。三是大力加强监区环境与文化建设。监区环境与文化是罪犯改造的软环境,对罪犯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全天候的。因此,我们要结合监狱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分步实施,使监区环境做到绿化、美化、亮化,监区文化丰富多彩,以宣传先进思想、倡导文明、弘扬正气为主旋律,切实发挥监区文化在价值上的引向功能、道德观念上的矫治功能、文化思潮上的导示功能,积极构建富有监狱特点又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监区文化环境,建立 “监区图书馆”,方便罪犯学习文化、了解外面的社会,要经常开展“监区文化”活动。围绕用正确思想教育人,用优秀文化引导人,用良好的精神激励人,抢占教育工作的制高点,在监区大力宣扬“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打破观念上的壁垒,大力推进教育的社会化进程。充分运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对罪犯的教育合力,如共建帮教基地、社区矫治、参观等延伸式教育方式。要重视罪犯家属在教育改造罪犯中的作用,通过亲情电话,离监探亲等手段,加强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

(三)建立科学的教育改造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教育改造工作在监狱工作的考核评价中一直属于“软指标”,既缺乏可操作性又难有约束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建设的深入,为适应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推动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提高改造质量,我们要善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探索出一条能够把教育内容、方法等有机结合,具有方法新颖、手段灵活、考核标准科学的教育改造评价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首先,依据监狱法“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总体改造质量标准,按照公正适度、准确及时的原则,作为建立罪犯改造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其次,在总体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分押分管标准,建立类别标准,对不同年龄、不同性质类型的罪犯,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最后,建立个体改造质量标准,在总体标准和类别标准的指导下,根据罪犯个体的不同情况,刑期长短、行为、恶习、心理状况等,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八大指标。思想改造方面有认罪服法、遵纪守法、三项学习、生活秩序;生产劳动方面有定额情况、劳动表现和产品质量、增产节约、文明生产。阶段进程量化指标是考核评价具体化、可操作化的标志。建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的目的是对罪犯改造全过程进行综合考核,对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配合社会搞好帮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积极探索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大手段的最佳结合点。共同实现改造工作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应当运用综合思维,把改造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寻找三大手段的最佳结合点,统筹考虑,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综合发挥改造罪犯的作用,共同实现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目标。

(五)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警察队伍。

加强和改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关键是提高警察素质。番禺监狱“以人为本,铸铁成钢”的管理理念是在实践中被证明有效的,整个警察队伍是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群体。首先,要以执法执纪、行风教育整顿为契机,在基层民警队伍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宗旨、法纪和反腐蚀教育,不断增强基层民警队伍的政治免疫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打铁先得自身硬,只有广大从事教育改造罪犯的警察政治素质强,才能牢牢掌握教育改造罪犯的主动权,有效地教育改造各类罪犯。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在职基层民警的培训体系,并积极搞好警察队伍的结构预测、素质预测。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大对基层民警的培训力度,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对长期从事基层教育改造工作的警察,要进行有重点、分层次、分门类的教育业务、新科技知识的培训工作。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对基层工作和教育科室警察进行教育改造罪犯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传授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努力达到提高培训质量,适应基层工作需求的目的。第三,建立健全激励基层民警钻研罪犯教育改造业务,努力进行顽危犯攻坚的工作机制。要切实落实基层民警教育课时补贴,目标责任制的奖励系数,要对管教工作基层民警实行倾斜政策,对个别教育能手,尤其是对挂牌顽危犯攻坚的个别教育能手应实行重奖。大力弘扬个别教育能手、标兵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教育出安全、教育出效益、教育出人才的浓厚氛围,激励越来越多的基层民警投身于教育改造工作的主战场,真正实现把眼光盯在监管安全目标上,把功夫下在教育改造工作上。实行警察分类管理,将警察按岗位序列,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和分类分层次管理制度,并根据岗位风险责任和工作难易,建立竞争上岗、目标考核、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形成爱岗敬业、公正执法、文明管理、科学改造罪犯的工作氛围。

篇3:对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

一、当前我监限制减刑罪犯的基本现状

我监是一所关押重刑犯监狱的高等级警戒监狱, 长年收押重刑犯在3000人左右。从2011年8月19日收押第一例限制减刑罪犯至今, 我监新收限制减刑犯20人, 月均收押2例, 近期月收押人数逐渐上升。目前, 我监已向全省分流9人, 现有入监教育限刑犯9人, 分散收押2人。预计我监年内可能收押至监区改造的死缓限制减刑罪犯将达10人。现将主要情况分析如下:

(一) 主要结构特征:

通过对我监11名限制减刑在押犯分析, 从年龄上看, 最小的21岁, 最大的59岁, 平均年龄32岁;本省籍犯罪5人, 外省籍犯罪6人;在犯罪类型上, 故意杀人罪10人, 涉毒1人;罪犯史方面, 2进宫2人, 3进宫2人;在心理因素方面, 9人性格暴躁, 占81.8%;在人身危险性评估方面, 2人具有行凶危险, 3人具有自杀危险, 占45.6%;有脱逃危险3人, 占27.3%。在家庭关系方面, 与家人情感淡漠、关系紧张的3人, 无亲属孤儿2人, 占45.6%。

(二) 主要心理动态:

从新犯集训期间谈话来看, 大部分限制减刑罪犯对“限制减刑”没有认识, 民警在认真解释后, 悲观失望, 尤其身体有病和家庭负担重的罪犯, 思想情绪明显降落, 言语极度消极, 烦躁不安, 影响到他犯。还有部分相对表现较好的罪犯因未被判死刑立即执行, 开始有“捡条命”的庆兴, 短暂的“适应性”过渡后, 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他们逐步意识到漫长刑期的枯燥、难受, 与周围大多数罪犯对比后, 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出现了一定恐惧与失衡, 改造上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三) 主要行为表现:

少数限减罪犯, 尤其是多进宫罪犯, 行为散漫, 认为“反正都不能减刑, 你能把我怎么样”, 有的用打架、绝食、自杀等极端方式, 妄想给自己争取宽松的环境。分入监区改造的罪犯行为逐步退步, 在厂房拉帮结伙、看书、睡觉, 影响他人改造, 还以自己刑期长、身体不好、拿分无用等理由, 向监区提出要增加营养、调换工种等无理要求, 基本劳动定额根本完成不了, 民警教育效果不好。

二、管理限制减刑罪犯存在的主要问题

限制减刑罪犯刑期长、燃点低、触点多、危险大, 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具体表现在:

一是激励机制不足。目前限制减刑罪犯管理方式和手段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 对于限制减刑罪犯, 处理违规违纪或表扬鼓励, 现有的扣分、加分等手段无法产生效果, 奖惩手段缺失, 现有的管理模式无法应用。

二是管控措施落后。目前我监高危犯监区正在建设之中, 限制减刑罪犯不能集中管理, 这部分罪犯只能分散收押在普通刑事犯监区改造, 给监管带来了一定安全隐患。罪犯了解限制减刑政策后, 改造信心明显不足, 改造行为消极, 对其他罪犯的改造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反改造”分子利用限制减刑考核上的不足, 千方百计挑唆限制减刑罪犯给民警找麻烦, 加大了管理难度。

三是管理经验欠缺。当前限制减刑犯由于教育管理措施针对性不强, 民警对限制减刑罪犯管理手段不足, 思想上还用“老办法处理新问题”, 尤其是遇到限刑罪犯无亲属、无会见, 或罪犯遇到家庭变故等社会问题, 说服力不强、底气不足, 加上监管形势日趋严峻, 处理限制减刑罪犯牵涉了民警大量精力, 而且较果不佳。

三、当前对限制减刑罪犯采取的管理方式

针对限制减刑罪犯刑期漫长, 减刑无望, 可能出现与人不和或家庭变故的状况, 为防止个别罪犯出现铤而走险, 我监采取了外松内紧的管理政策, 在面上对限制减刑罪犯同其他罪犯一样管理, 内部将所有限制减刑罪犯全部列入重点危险犯管控。

(一) 加强引导, 严格纪律。

大力利用法律知识讲座、监狱小报、黑板报、网络广播等载体, 采取多种有效的宣传教育形式, 加强限制减刑罪犯罪责意识和悔罪意识教育, 让他们认识到犯罪行为给社会、他人及自己所带来的严重危害, 形成服法赎罪的心理。促使其认识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同时强调刑罚的威慑性, 严厉打击违反监规纪律、脱离联号、私自串岗、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现象。

(二) 稳定情绪, 多方攻坚。

监狱成立了专门的攻坚小组, 集管教、狱侦、心矫为一体, 安排监区教导员、狱侦民警直接分管, 定期了解该犯的思想变化和情绪波动, 不定期开展针对性教育;抽调富有经验的承包民警, 加强对限制减刑罪犯的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针对限制减刑罪犯暴力倾向重的特点, 一旦发现其有不良情绪, 就安排其到心理宣泄室缓解内心压力。

(三) 专设耳目, 收集信息。

充分发挥耳目、信息员的“触角”作用, 对限制减刑类罪犯布建“一对一”的耳目, 每月给包夹犯、帮教犯专门布置特定任务, 全方位进行盯防, 力求全面掌握犯情。设立个别教育专档, 综合分析信息, 保证“谈心”较果, 并分阶段制定改造目标, 确保此类罪犯全面受控。

(四) 强化管理, 关心生活。

篇4:对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

【关键词】监狱  传统文化  教育改造

如何对罪犯进行改造,矫正其恶习,使得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所做作为是错误的,能够重新做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通过各种方法对罪犯进行思想教育,实现量变到质量的变化,要求监狱的干警掌握法学、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还应该掌握传统的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对罪犯进行教育,实现罪犯真正改造的目的。文章就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对监狱罪犯进行教育进行探究。

1  监狱罪犯改造教育现状分析

经济的发展突出了当前教育改造罪犯的落后[1]。思想观念以及方法在保障罪犯改造教育上也有待发展。由此对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的需求也越加的迫切。从目前监狱罪犯教育改造的现状看仍然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多表现为“重监管轻教育”[2]。教育改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时间的投入,更应该重视科学的教育模式,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改造。另外,教育方式的选择上,监狱对罪犯的改造依然停留在说教上,没有真正的深入罪犯内心的内容,属于强制性的进行灌输,没有进行交流互动,难以调动罪犯自我改造的意识。最后,社会参与罪犯改造活动不多,仍然需要加强。

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和仁义,在罪犯教育的改造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重塑罪犯的道德。一些监狱罪犯因为主观改造的意识缺乏,在监狱中甚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投机改造,但对本质上的思想改造却予以忽略。少数的罪犯尽管刑满释放,但仍然会重蹈覆辙,忽视道德伦理。目前教育已经向着合理化发展,关注教育主体,通过个体和集体教育的方式引导罪犯能够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对自身的行为规范以及生活规范等进行深入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3]。

2  传统文化教育在监狱罪犯改造中的实践

2.1 运用传统文化教育载体进行教育改造

监狱应该开展丰富的载体拓展教育平台,加强传统教育文化的吸引力,发挥其最佳教育效果。多运用传统文化教育载体,多措并举进行罪犯教育改造。具体为:

以传统道德文化书籍等为载体。通过社会等渠道筹集资金购置图书,主要为宣扬中国传统美德文化的书籍。或者同当地的书店等联系在监狱内部实施流动图书超市。监狱还可以通过一些慈善部门捐赠书籍,鼓励罪犯多看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杂志。

以宣扬传统道德文化的影视作品为载体。从现有时代特点出发,购买一些宣扬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光碟或者通过投影设备等让罪犯观看,促使其道德认识从感性向理性转变。一些地方可以设监狱教育台,播放诸如《庄子》《论语》等文化教育片,对其进行熏陶。要求罪犯懂理的同时还应该正确的进行引导,能够帮助其以辩证的方法理解其中内涵,能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以监狱内部的传媒文化介质为载体。利用监狱内部的宣传栏、广播站等设施,提高传统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使得罪犯能够耳濡目染,让其在浓厚的传统道德教育氛围中进行改造。

以互动教育辅助为载体。定期组织文化道德教育活动,让罪犯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参与者。比如, 开展应“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的辩论赛,举行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竞赛等等。

2.2 整合资源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带动工作

结合目前时事形势的政策对罪犯进行教育。例如,建国周年大庆的日子里,推出了爱我中华的倡议,监狱也可以推出“我为国家字号,为国增辉”的文化活动。

结合民族文化交融進行教育。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延伸各民族文化交流,让不同民族罪犯进行沟通,利用民族文化深度的交流对罪犯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

结合传统的文化节日进行教育。比如,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中秋和端午等,通过各单位和渠道的人力财力支持举办各种活动,让罪犯在快乐的节日中感受节日的浓浓情愫,感受节日带来的喜悦,通过节日来感召罪犯在监狱积极改造,争取能够早日出来同亲人相聚:清明节安排即将出狱的罪犯为自己祖先先辈们扫墓培养其对先辈们的感恩之心;春节开展文艺活动,在娱乐的节日气氛中普及人文道德知识;为罪犯讲解二十四节气,传播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培养其劳动意识。

3  思考

传统文化对罪犯的价值在于对其思想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其思想意识实现对其灵魂重塑的目的[4]。因而,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一种精神性的体现,也是一种缓慢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改造工程。

对罪犯进行教育的目的是将其改造成懂法守法的公民,能够转化罪犯的不合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合一[5]。儒家中涉及到的仁义礼等思想体系,主张的羞恶之心等对预防犯罪有一定的效果。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讲求的是人性本善,这在预防犯罪的问题上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见,传统文化宣扬的各种道德观念,对于罪犯改造能起到显而易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姝.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罪犯改造中的5W问题[J]. 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3:19-20.

[2]刘晓丽. 浅议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造罪犯思想[J]. 学理论,2011,17:137-138.

[3]陈书成. 优秀传统文化介入罪犯教育改造分析[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04:33-36.

[4]王钰. 以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改造罪犯“道德观”之浅见[J]. 社会心理科学,2012,12:22-32.

[5]王平,林乐鸣.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罪犯教育感化的影响及其现代启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0:107-112.

篇5:对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

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她独特的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以她超越历史、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在今天依然闪烁着它应有的光彩,这对于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监狱在开展多种教育形式、丰富罪犯教育内容的同时,在罪犯中也进行了书法、绘画艺术教育方面的有益尝试。

一、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在罪犯中开办书画班。监狱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配备了素质高有专业特长的警官担任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根据书画班的实际情况,参照教学配档,积极认真备课,从汉字的形成、结体,让罪犯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慢慢了解、领落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怎样把一个汗字写的更美观,除了要了解这个汉字的结体外,在运笔时要心平气和、凝神静气,这样通过练习写汉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罪犯的心态,调适罪犯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其健康心理,养成其健全人格的目的。

二、每年利用罪犯的寒暑假日组办罪犯书法、绘画展评。通过举办书画展评,一是展示书画班的教学成果,二是进一步激发罪犯学习书法、绘画的积极性,培养罪犯良好的兴趣爱好,让

—1—

健康向上的东西占领罪犯头脑的高地;三是组织全体罪犯观摩展览,让罪犯说出哪些作品好?好在哪儿?从而提高罪犯的审美情趣。

三、积极开展交流活动。一是聘请当地有名的书法家、画家到监狱举办书画讲座,二是筛选比教好的书法、绘画作品参加监狱系统以及当地市县组织的书画展览活动。

书画班自开办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效果很好。书画班的罪犯遵规守纪意识明显增强。罪犯颜xx参加书画班之前,内务整理不及时,经常出现狱部扣罚,自从练习书法后,他遵守《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意识明显增强,渐渐杜绝了各项扣罚,日常改造中增强了信心,六年刑期得到减刑一年六个月的奖励。罪犯张xx,死缓犯,他在学绘画之前,常唉声叹气,对前途心灰意冷,学绘画后,其性情发生变化,思想改造也比以前积极。这些书画班的成员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身边的罪犯,对罪犯的改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书画班的罪犯先后有十余人被XX市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二、关于在罪犯中开办书法、绘画班对教育改造罪犯所起作用的几点思考

一、书画班开班之初,干警职工反响强烈,在罪犯中也是议论纷纷,持什么观点的都有。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罪犯中开办书画班的目的,不是在罪犯中培养书法家、画家,而是通过书法、绘画教学培养罪犯的审美情趣,陶冶罪犯的性情,优化罪犯的情

—2—

感结构,继而起到教育、转化罪犯,进而达到稳定监管场所安全的目的。目的不明确,也就失去了在罪犯中开展书法、绘画培训的实际意义。

二、书画艺术,咋听起来高深莫测,其实人人皆可为之。近年来,我们国家在幼儿、少儿教育中,开办了国学启蒙教育,其中就包括书法、绘画教学,使孩子们的心灵从小得到美的启迪。罪犯之所以犯罪,在大多情况下,他自己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认知出现偏差,对错不分、美丑不分,心灵扭曲,荣辱观念淡薄,没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针对罪犯的实际情况,结合监狱开展的文化教育,在全体罪犯中倡导人人都来练习写汉字。人常说“字如其人”,“练字即练性”,使罪犯在练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改变其性情,在方块字的横竖之间去感悟天地之美,教育罪犯要像方块字那样,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三、当今的世界是“文化”的世界,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交往、国家建设中也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软文化的实力”,个人认为在罪犯改造中也要充分发挥“软文化的实力”。我们清楚罪犯的犯罪思想大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的甚至还根深蒂固。为此我们不能幻想着通过一种或是几种教育方法就能真正转变罪犯的思想,把具体的单独的一种方法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作用孤立起来是不对的,所有种种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手段都是联系起来共同作用于每名罪犯的。为此,在罪犯中开展的书法、绘画教学要与在罪犯中开展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

—3—

来,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在教育改造罪犯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作为以重塑罪犯灵魂为神圣使命的监狱人民警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书法、绘画等美学知识、注重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警容要严整,举止要端庄,言谈要得体,不卑不亢,以自己的人格之美来感染罪犯。对罪犯进行书画艺术教育有益于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区分“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判断能力和自我养成能力,组织罪犯观赏古今书画名家的作品,观看杨济琛等著名教授在《中华文明大讲堂》中的演讲,每位古今书画大家的人生阅历和创作经历,其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引导罪犯产生向善的动机,激发罪犯自我改造的驱动力,从而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利用书画艺术教育改造罪犯这一新形式,有待于大家进一步探索、完善。

篇6:对罪犯改造现状的思考

山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六管区:钮太平

摘要:

改造罪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但是,不论条件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改造罪犯的规律,紧紧围绕罪犯不同时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依法治监,做到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就能顺利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使命。

关键字:

罪犯,教育,监狱工作

正文:

为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发展,结合省未管所工作实际,几年来,笔者通过对监狱罪犯改造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未管所的教育改造工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存在的问题

(一)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这一主业未能充分体现

教育、监管和劳动改造被监狱法确定为改造罪犯的三大基本手段,教育改造手段这一主业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之后,由于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和注重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教育改造工作被其它工作所削弱,在调查中发现,罪犯的“三课”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没有真正地起到教育、改造罪犯的作用。现在随着监企的分离,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教育观念滞后,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

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相应变化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思想上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强,仍习惯用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来开展工作,尤其是对“涉黑、涉毒、涉枪”和顽危罪犯增多的趋势认识不足,抱守多年传统的教育经验,致使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佳。比如:顽危类罪犯的教育与管理只是停留在防止其不闹事即可,至于怎样使其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服从监狱的教育管理,并安心改造,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这就要求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尽快从传统经验型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育工作理念,以应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全面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三)重入监教育,轻出监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

对罪犯进行入监教育和出监教育是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两道程序,二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实际工作中,一般对新收押犯的入监教育重视程度较高,认为把好“入口”是稳定监管秩序的有力措施。所以教育时间、教育内容能够予以保证,罪犯通过一两个月的入监教育,经考核达标后方可分流到监区。而出监教育由于主观上认为罪犯即将回归社会,教育强度相对减弱,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出监教育中缺少罪犯由“监狱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再社会回归教育、再就业指导和遵纪守法教育。

(四)重视监管,轻视教育,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思路不清,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监管稳定与教育改造的关系,主观地认为看住人就行了,至于改造的好不好,与自己无关。只要是监管不出现事故,教育工作搞不搞都行。为了安全稳定抓监管,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因此,分析研究监管安全多,制定针对性施教措施少,使暂时的安全稳定蒙蔽了干警的视线,导致狱内犯情动态复杂,长此以往,给狱内秩序稳定埋下了潜在的隐患。标本兼治才是确保监管秩序稳定、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治本之策。

(五)民警素质与提高改造质量不相适应的矛盾

监狱民警整体素质虽然较之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面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新特点的变化,在施教方法和手段上还相对滞后,尤其是个别领导和监区管教民警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全力维护监管秩序稳定工作上,加大了人防工作力度,为了防范采取死看死守的方法,换来了暂时的稳定,但对深层次的犯情动态了解甚少,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和敏锐性,有时为一时的稳定一叶障目,盲目乐观,不愿意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民警不是很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存在着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的现象。工作仅满足于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对于改造好的问题,缺少研究,仍延续过去经验型的教育方法,对新型犯罪类罪犯增多的趋势缺乏应对施教措施,对这部分罪犯的抗改性、改造过程中的伪装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以及对社会的危害性缺乏了解和认识,使教育改造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教育改造工作现状,科学地认清罪犯,有利于提高民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应对挑战;有利于教育改造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谋创新、求发展。

二、应采取的对策

(一)树立教育为本观念,确保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

现代行刑制度已不再是单纯地对罪犯实施惩罚,而是在惩罚的基础上,矫正罪犯的犯罪思想和行为。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作为监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监狱工作的特色。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教育人手,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功能。但随着犯罪性质恶性化趋势的日益突出,押犯的改造行为也日趋复杂化,罪犯心理需求趋向畸形,改造动机趋向功利,价值观念扭曲,反社会意识增长,抗改思想和反改造行为比较狡诈。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监狱工作若停留在“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的水平上,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造工作的要求,必须在“改造好”上做文章,下功夫,才能适应罪犯思想、行为变化的新情况,为此加快教育改造工作由封闭、经验、粗放、僵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以现代、科学、文明为目标的“开放型”教育模式转变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关键。实现这个转变的前提是更新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的思想观念,运用开拓性、预见性、超前性的思维方式,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充分发挥教育改造标本兼治的作用,探索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思路。

(二)积极探索三大基本教育手段在改造罪犯中的最佳结合点

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监狱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造罪犯三大基本手段,为此,我们应当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把改造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以实现对罪犯改造的最佳效果。狱政管理、劳动改造如果不能与教育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只强调狱政管理或劳动改造,就难以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的作用。因此,在对罪犯的改造过程中,必须寻找三大改造手段共同发挥作用的最佳结合点,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 进,相得益彰,综合发挥改造罪犯的积极作用,共同实现改造工作目标。

(三)建立科学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价标准

为适应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推动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提高改造质量,我们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探索出一条能够把教育内容、方法等有机结合,具有方法新颖、手段灵活、考核标准科学的教育改造评价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首先,依据监狱法“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总体改造质量标准,作为建立罪犯改造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其次,在总体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分押标准,建立类别标准,对不同年龄、不同性质类型的罪犯,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可建立成年犯改造质量标准、未成年犯改造质量标准、暴力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财产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和淫欲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最后,建立个体改造质量标准,在总体标准和类别标准的指导下,根据罪犯个体的不同情况,刑期长短、行为、恶习、心理状况等,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建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的目的是对罪犯改造全过程进行综合考核,对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配合社会搞好接茬帮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树立科技兴教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改造科技含量

随着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发挥科技手段在教育改造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本着向科技兴教要质量的指导思想,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应建立以教育改造工作为中心的网络信息工程,此工程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能发挥三大功能:一是建立以教改为中心辐射各个监区的电化教育系统,充分发挥电化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快捷的作用,实现由分散教学向集中授课转变,使民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罪犯的教育之中,弥补师资力量紧张的矛盾,来实现政治、文化、技术教学时间和内容的统一,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建立以教改为中心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电话热线网络。三是应实现全狱教育改造工作微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向科技兴教要管理、要效益、要质量的目的。

(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改造的有效载体

教育改造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改造方法的多样性,根据押犯构成的新情况,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环节。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有效载体,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工程。围绕以先进的文化为导向,以弘扬改造正气为主旋律,积极构建富有监狱特点又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监区文化环境,与当地建立“狱园书社”,开展了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监区文化”活动。围绕用正确思想教育人,用优秀文化引导人,用良好的精神激励人,抢占教育工作的制高点。二是要充实和完善罪犯法律援助工程。对罪犯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解决个别罪犯捕前未果的债权债务纠纷,服刑期间的家庭婚姻、财产继承、子女抚养等各种实际问题,既稳定罪犯改造情绪,又能做到防患未然、教育于先和化解诱发各类监管事故的苗头。三是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针对近年来外省籍犯增多,“三无”罪犯增多,家庭发生变化的罪犯增多的趋势,为了缓解罪犯在服刑期间来自外界的压力,对特别困难的服刑人员和子女,应建立帮扶解困救助基金。一方面可体现社会主义监狱的人道主义政策,另一方面可解决个别罪犯的燃眉之急,对激励罪犯改造可起到较好的作用。

(六)因势而变,完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社会化程度

新形势下押犯构成有以下特点:一是财产型犯罪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数量不断攀升,惯累犯、二次以上犯罪罪犯不断增加,罪犯趋于低龄化,文化程度偏低。二是流窜犯、“三涉犯”类罪犯是监狱收押新的“增长点”,这说明了犯罪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着不同以往罪犯的特点和改造心理。因此,适应押犯不断变化的新特点,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已是当务之急。首先突出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地位,通过高压态势,解决罪犯的认罪服法问题。其次,文化、技术教育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的教育格局,提高办学档次和质量,使罪犯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为回归社会择业,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创造条件。监狱为鼓励罪犯自学成材,应与当地教委协商,可尝试在狱内开办自学考试“特殊考点”;职业技术教育应开办汽车和摩托车修理、计算机应用、社区医学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专班。

教育改造工作在新形势下要发挥好“改造人”的治本功能,必须树立教育为本的理念,以创新的精神、求实的态度,推进教育改造工作不断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向教育改造要质量就会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冯宇

《党史博采(理论)》

2007年02期 浙江监狱局教育改造处

《外省籍罪犯改造探讨与对策》

【期刊】中国司法

周雨臣

《新时期罪犯教育的本质与地位探析》

【期刊】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胡玺

《论罪犯教育改造的创新》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学习心理调查报告下一篇:高中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