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关系史

2024-05-17

对外关系史(精选6篇)

篇1:对外关系史

第一章

1、宗藩体系:中国作为宗主国,在周边的小国中拥有一批被视为藩属的属国。藩属国的国王继位,须经过宗主国的册封,才算取得合法的地位;藩属国需定期向宗主国进贡;宗主国负有帮助藩属国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以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为基础,在调整边界领土和解决民族矛盾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特点是小国名义上依附于中国的统治王朝,定期纳贡。

2、为什么《尼布楚条约》是一项平等条约? 第一,《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中方做出重大让步的结果。清军在反对沙俄侵略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清政府在谈判时所持的立场非常明确,而且康熙帝也提出了谈判方针,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两国谈判时,双方地位平等。

第二,从内容上看,中俄尼布楚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它一度遏制了沙俄殖民主义者对这个地区的扩张。该条约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正常边界条约,是平等条约,维护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在历史上有显著贡献。

3、闭关政策原因

第一,为对付明朝残留的反清力量,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沿海居民出洋,限制中外往来。

第二,遏制人民的反抗。清政府害怕随着中外交往的增多,这种反抗力量同洋人一起构成对其统治的威胁。

第三,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天朝物产丰富,无需与外国往来。第四,它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清王朝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在分散的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国内市场的商品交换得不到充分发展,对外贸易更属可有可无。

第五,同时也有防范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犯,保卫国家主权的原因。

4、分析19世纪初中英两国的矛盾。

第一,经济制度上,英国是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依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第二,意识形态上,英国资产阶级追求其所谓的自由平等,而清朝统治者依然死守其封建的等级观念。

第三,商业上,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千方百计要打开中国的市场,而中国封建统治者却坚持闭关自守,大幅度减少了英国商品的进口。

第四,贸易上,中英正常贸易中,出于自然经济阶段的中国不需要大量进口英国工业品,而英国市场却需要中国的茶叶和丝绸,且需要量逐年增加,英国方面长期处于入超地位。尽管英国通过鸦片贸易获得不少赢利,但这并不能解决其他工业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两国的贸易纠纷长期存在。

第二章

1、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2、清政府在鸦片战争期间的对英政策。

清政府战和不定,实行传统的剿抚政策,出现了打—谈—打—最后降的局面。英国刚发动对华战争时,两广总督林则徐做了充分的军事准备,英军无法得逞。英军北上的过程中,各地守军也纷纷奋勇抵抗。清政府此时算是做了积极抵抗。

当道光帝得知英军可能北上天津,威胁到自身统治地位之时,又开始实行“抚”的政策,命令守军不要随便开枪,同时又派琦善、义律进行谈判。然而,广州谈判中,英国提出的赔款、割地等要求都超乎道光帝的预料,直接损害到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和领土完整,谈判由此中止。英军为迫使清政府答应其要求,出兵攻占了大角和沙角炮台。清政府大为震惊,又实行“剿”的政策,下令对英宣战,要对英军“痛加剿洗”。但其实,道光帝仍在考虑如何与英方妥协。中英交战时,由于实力悬殊,清政府被迫投降。

3、为什么说林则徐和魏源有新思想?

他们敢于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开眼看世界”。敢于抛弃陈腐观念,承认西方世界的现金科学技术和思想,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文书报、编辑出《四洲志》一书、积极了解外国情况、主张学习西方技术„„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突破天朝上国的旧观念、认为中国非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的一员、强调向西方学习强国御辱之道改进落后武器装备和练兵方法„„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在广大民众从传统的思维模式出发以简单的方式同外来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时候,少数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西方的发展。他们抛弃以天朝上国自居和鄙视外国人的旧思想,探索新的制敌方法和国家的出路。

4、《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内容,见课本~~~ 第三章

1、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扩大市场和摆脱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项主要任务,而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各国从同中国的条约中获取的各种利益未能根本上扭转对中贸易差额上存在的问题,认为是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而导致的(实际上是中国小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的),因此纷纷要求同清政府修约,而清政府因为其直接侵害到宗藩体系和闭关锁国的原则予以拒绝。2、1856年10月8日,英国借口英属“亚罗号”商船被中国非法扣留,派军对广州发动攻击。1857年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决定对中国发动战争。

3、冲突的起源依然是实行扩张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同坚持朝贡制度和闭关自守政策的中国封建王朝之间的矛盾。

2、分析清政府在战争期间时战时和的对策

首先,清政府不甘心自己的利益随便遭到侵害,更不愿看到政权被削弱,同时对外国人不信任的心理还是根深蒂固的。清政府也不愿放弃传统的闭关政策和宗藩体系。也由于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以天朝自居,所以应战。

但是,由于实力对比相差悬殊,清政府根本无力应付列强的坚船利炮。而且落后的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是无法战胜资本主义的。同时,封建统治者具有局限性和落后性,本身遇有妥协性,所以想打却又怕打,因此时战时和。

最后,由于清政府寄希望于同列强和谈,妄想可以通过和谈化解冲突,所以抱着侥幸的心态应战。

3、为什么清廷不愿意让外国使节常驻北京

外国使节常驻北京会打破清政府维护的宗藩体系。同时,长期坚持的闭关政策就得放弃,中国统治者不得不与“外夷”打交道,中国人同外国人的接触就会增加。清政府担心其统治基础被削弱。

同时,咸丰帝认为外国使节心实叵测,贪得无厌。若外国使节常驻北京则后患无穷

4、简述《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1)公使驻京。2)内地游历。3)长江开放和加开口岸。4)修订税则。5)赔款600万两。

中俄《天津条约》:

获得了通商的权利、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并同意就东北的边界进行勘查。

1)俄国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州、琼州七处口岸有通商的权利。2)在内地的传教权、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3)对于边界事务规定“以前未经定名边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臣秉公查勘”。

中美《天津条约》:

1)美国公使每年可以到北京暂住一次,但若中国许可别国公使常驻北京,则美国公使也一律照办。

2)美国人有在中国沿海的贸易权 3)美国军舰可以在通商口岸巡查。4)美国享有最惠国待遇。5)中国保护传教士和教徒。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对英法的赔款都增加到800万两。2)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3)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司一处给英国。

4)准许中国人与英法人订立合同,到英法属地或海外其他地方做工。

5)偿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财产,“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

中俄《北京条约》:

1)确认了《瑷珲条约》的规定。

2)把俄方提出的中俄西段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这为俄国日后进一步占据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依据”。

3)俄国取得在库伦、张家口、喀什葛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

第四章

1、洋务运动的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1)、两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内忧外患分裂成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官僚发动“求富”“求强”的运动来寻求救国之路,摆脱困境,维护清王朝统治。2)、镇压太平天国,洋务派感受到洋枪,洋炮的理好,深感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自行设厂制造枪炮船舰的紧迫性。

背景:①清政府内忧外患,内有人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列强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集团不得不积极寻找巩固统治的出路。②列强侵略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他们技术的先进。③“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已经产生,为统治集团寻找出路提供了参考、为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④统治集团中少数先进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自强”,形成洋务派,在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为代表。⑤一方面为了克服内忧外患,另一方面也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纷争中,新掌权的慈禧太后站到了在地方和中央都拥有巨大实力的洋务派一边,对洋务运动的兴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⑥总理衙门成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2、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进行了哪些对外政策和体制的调整

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建立了和外国的正常联系。主动的开展外交。希望通过和列强搞好关系,为内部的变革和政权的巩固创造条件。勾结列强共同镇压国内起义。3)设立外事机构。

4)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5)南北分设通商大臣。6)加强关税的管理。

7)在处理对外交涉事物中,有关督抚应互相照应。8)设立专门学校培养英语人才。派遣留学生

9)各开放口岸要按月把内外商情和各国报纸报道汇报中央政府 派使团出访„„

洋务派建立外交机构和制定新的外交政策,他们主张对外实行“外敦信睦,隐示羁縻”的政策,也就是对外要以诚相待,保持联系,通过外交上的交往来消除或减轻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洋务派主张不能因坚持虚礼而损实利,主张修改不平等条约和保护中国侨民利益。

他们采用均势原则观察国际形势,在外交上联络一个强国,结成联盟,而牵制他国

3、分析美国倡导的“合作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19世纪60年代中,以美国为主要倡导者,得到英、法、俄附和为了纠合力量,为实现“保持和继续扩大它们的侵略利益,支持清朝政权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基本方针,而采取的以“合作政策”为名的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合作政策”的具体目的有三个方面:

1、支持清政府;

2、维护列强在华特权;

3、保持各国对华共管的局面。

其侵略活动主要表现在资本主义列强共同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行动上;列强共同要求清政府既须遵守已订的不平等条约,还得承认他们陆续不断提出的额外要求。所谓的“合作”只可能是一个短暂的现象,这个政策是不可能长期保持下去的,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将使它们之间在争夺中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激化。而这一条约也使清政府称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影响。

4、蒲安臣条约虽然明确规定了中美双方权利对等,并且这先前条约所没有的特点。当中有关移民的条款无疑是从美国的利益出发(当时美国正处于西部开发热潮,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后来在美国发生排华浪潮时,在美国的华人就援引这项规定来为自己的合法地位辩护。另外蒲安臣条约重视教育,希望通过学校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客观上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了条约依据,也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第五章 边疆危机的处理

1.简析《烟台条约》的内容。内容:(课本上具体的,下面是缩略版的)

第一部分:关于马嘉里案件的处理,中国赔偿被害人员家属恤款及英方办理此案的经费,并派使到英国道歉。

第二部分:商务和其他特权。(1)赔偿欠款20万两;(2)增开宜昌等四处口岸,开放安庆等六处为停泊码头,可以上下货;(3)租界内废除厘税洋货申领半税单,鸦片的入口税和厘金在海关一并缴纳;(4)对民事和刑事明确“被告原则”,规定“观审制”;(5)所有开放口岸都要划出租借。

第三部分:英国政府派官员与清政府商议云南与缅甸边界开放通商的具体规定。

我对这个条约的内容的认识是:(1)条约的内容大大超越了对人命案案件本身的处理,除了第一部分的内容基本与此相关之外,其余部分都是英方通过武力威胁、外交诈骗等各种手段攫取的通商开口岸等各项权利。可见,案件只是英方扩大在华权利的借口,也可见,清政府由于陈旧意识和委曲求全的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损害。

(2)条约没有涉及到英方起先提出的诸如“把岑酶英提解到北京审讯”“抬写英国国名”“驻京公使随时可以进谏皇帝”等内容,保全了清政府的面子问题。而这正是中国以牺牲众多诸如通商之类的权益换回来的。英方摸清了清廷的守旧心理,在一些非实质性(对清政府来说却是实质性的)这些问题上作出妥协,加上威胁和恐吓,增加要求,特别是那些他明知清政府绝不会接受的要求,迫使清政府给予英方商务等其他新的特权。因此,《烟台条约》无疑是中方一次外交上的失败。

(3)关于商务和其他特权的规定,如“增开宜昌等四处口岸,开放安庆等六处停泊码头,可以上下货”,以及“租界内废除厘税,洋货运往内地,不论是洋商或华商,都可以申领半税单”等,以及同意英国与中方商议云南与缅甸边界开放通商的规定,使英国攫取了大量新的权利,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经济和领土主权,中国的市场也进一步向英国开放,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中陷得更深,中国社会一步步走向危机的深渊。

2.分析曾纪泽订立《伊犁条约》的谈判。

首先,谈判的背景对中国是不利的。(1)曾纪泽是在清政府拒绝批准《里瓦几亚条约》的背景下出任驻俄公使的,在此之前清政府派遣崇厚为全权代表到俄国谈判,崇厚同俄方的签订了这一条约,清政府不批准这一条约,中方理亏。(2)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处于国力的下降阶段,饱受列强的欺辱和压榨,中国几乎不可能以平等的身份与俄国进行谈判,中方也害怕和俄国发生战争,这时的清政府还在与日本交涉琉球问题,而其它列强也很可能乘机向中国发难。

但是,在谈判中,曾纪泽做出了自己的外交努力,尽可能地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利益。(1)曾纪泽通过解释使俄国重新回到了谈判桌旁,他说:崇厚违背了清廷旨意签订了前一个条约,责任不在俄国方面。(2)在谈判的过程中,为了中方的利益,曾纪泽反复辩论,与俄方反复辩论,往往与俄方针锋相对,在关系到中方的切身利益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完全的妥协态度。(3)但是,他的态度又不是简单的强硬,而是有理有节,考虑到清政府尽快收回伊利的意愿,在适当的程度上满足俄国的要求。俄方提出允许对原约作一些修改,但要中方给予补偿,甚至提出“中国沿海地方何处可让”,曾纪泽断然拒绝了以沿海地区作“补偿”,而根据清政府事前的指示,同意增加补偿“代守”伊利的费用,满足了俄方的要求。(4)曾纪泽充分利用了俄国在欧洲外交孤立和国内形势严峻的客观环境,和俄国适时达成了合约。

1881年2月,曾纪泽同俄国代表签订了《伊犁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中国收回了伊利地区的绝大部分。从条约的内容可以看出来,除赔款增加外,其他都比前一个条约有所收缩,曾纪泽能使俄国让出到手的东西,这在清末是相当不容易的。他的外交努力是比较有效的。

3.分析日本侵占琉球和向朝鲜扩张所采用的基本手段。

琉球:(1)武力征服,要求琉球向日本进贡,强行将琉球列为自己的属国。(2)通过分封来加强统治权威,1872年,日本分封琉球国王为藩主。(3)趁虚而入,强行干涉当地内部事务,否认中国对之的宗主权。(4)外交干涉和欺诈,签订协约,将对琉球的统治合法化,日本以琉球船民和台湾居民的冲突为契机,借口对台湾发动侵略,在武装进攻受挫和外国列强干涉的情况下,日方把解决问题的重点转为谈判,1874年10月31日,中日签订《北京转条》,其中称台湾居民“竟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把日本出兵说成是“保民义举”,意味着使清政府默认琉球居民是日本人,这在成为了日本占领琉球的借口。(5)加强对当地的控制,干涉当地的内政和外事,减少琉球和中国的联系,1875年,日本政府禁止琉球向清朝进贡,1876年又接管了琉球的司权的警察权。(6)将琉球设县,将之置于自己的行政管理之下。1879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把琉球群岛改为冲绳县,并命令琉球的藩主移到东京居住,从而把琉球置于日本的行政管理之下。(7)通过外交上的作为占有琉球,提出“日本愿意把琉球群岛最南部的宫古列岛和八重山列岛划归中国,中国应当承认琉球的其余部分完全归日本所有”作为解决琉球问题的方案,并和清政府达成初步协议,在清政府拒绝批准后,蛮横地表示“中国自弃前议,今后琉球一案,理当永远无复异议”,自此之后,吞并了整个琉球群岛。

朝鲜:(1)派遣使节,递送国书,以修好名义试图进入朝鲜。1878和1870年先后两次遣使前往,都遭拒绝。(2)挑衅并发动战争,强行占领朝鲜领土。1875年,日本派军侵入朝鲜汉江江华岛,朝鲜炮台轰击驱赶,日舰发动攻击,并占领了永宗岛。(3)外交作为避免清政府的干预。派森有礼和清政府进行外交接触,强行否认朝鲜是清政府的属地,清政府最终不得不要“朝鲜自行处理”。(4)签订条约攫取权利。1876年与朝鲜签订《江华条约》,规定日本在朝鲜享有领事裁判权、通商的权利和海岸的测量权。(5)通过条约否认朝鲜是中国的属国,《江华条约》第一款的开头就是“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平等之权”,否认朝鲜与中国的传统关系,为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朝鲜埋下了伏笔。(6)对朝鲜的统治阶级进行拉拢渗透。(7)乘内乱之机,派兵进入。最终还取得了海外驻军权。1882年,朝鲜发生兵变,日本趁朝鲜内乱,派军队开往朝鲜,内乱平息后,再度否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迫使朝鲜签订《仁川条约》,要求道歉、赔款,并允许日本在朝鲜驻兵保卫使馆,同时开放通商口岸。

3.试析清政府处理这些事件的教训。

首先,清政府的守旧思想使中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在一些例如“不让使节进京”对外国来说无足轻重的事情利益上,清政府却为了树立权威保全面子而失掉了核心的本质的权益。

其次,清政府容易轻易妥协,只要外国的态度强硬,清政府马上就会谈判求和,丝毫没有战斗到底的决心和捍卫国家权益的担当。

同时,清政府经常寄希望于其他列强的调停,殊不知,列强都是一丘之貉,不可能真正站出来维护中国的利益。

再次,清政府没有强大的外交实力,外交人才缺乏,外交努力不够,甚至对很多外交规则根本不了解。

最重要的是,清政府统治之下的中国,政治腐朽,经济落后,军事效率低下,国力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之下,国力不强必定会挨打,所以想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一定要提升国家实力。

第六章 中法战争与列强在中国南部的扩张

1.分析中法战争爆发的背景。

法国国内方面:(1)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战后法德两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180年,就任法国总理的茹费理积极推行海外扩张的殖民政策,以减轻国内在战败问题上对政府的压力,并缓和同德国的矛盾。(2)法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法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组建殖民体系,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法国在中国西南的行动方面:(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就开始武力侵占越南南部,1867年,完全占据越南南部,1867年的法越《西贡条约》,使法国得到了航行红河的权利,实际上,越南成了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否认了中国对之的宗主权。(2)1882年,法国开始进攻越南北部,4月攻击河内,1883年起,在红河三角洲一带又展开军事行动,到8月25日,法国迫使越南签署《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并立即禁止越南与中国的一切关系。(3)1883年10月25日,法国决定向红河三角洲的中国军队防地发动攻击。

中国方面,进行了很多努力,但多是委曲求全的态度,多次外交努力都未果。(1)不承认1874年法越条约。(2)法国贡献河内后,命令滇贵两省派兵进扎越南北部,但强调“衅端不可自我而开”。(3)李鸿章和法方谈判多次未果。(4)清政府内部形成主站和主和两派,1883年10月25日,法国决定向红河三角洲的中国军队防地发动攻击后,清政府提高警惕,开始备战。

中法关系方面:法国提出多项苛刻要求,中放不同意,多次谈判破裂,中法逐步走向正面对峙。

2.为什么中法都愿意谈判结束战争?

清政府:(1)面临财政上的困难,财政的实权掌握在地方督抚手里,中央难以筹措军费。

(2)面临着其他列强的压力,美国在远东的力量比较小,他也只是劝说清政府接受它的仲裁;英国采取“光荣孤立“政策,打算借支持法国侵占越南问题缓和和法国的关系,建议英美德三国一道同中国施压;德国为了减少德法两国因战争结下的怨恨,也积极支持法国的扩张,对清政府施压;日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挑衅。

法国:(1)1882年的世界性危机打击了法国的经济,实行殖民扩张加重了经济负担。

(2)政局动荡,政府支持率降低。(3)外交方面,英德等国不愿看到法国在中国沿海的战事长期拖延下去而损害自己的商业利益,它们要求法国尽早结束战争。

(4)镇南关中法国的失败让早就对战争不满的民众举行了游行示威。

3.葡萄牙如何一步步的扩大对澳门的侵占?

1535年,葡萄牙商人用重金贿赂地方官员黄庆,把澳门开辟为通商地。

1554年,又通过贿赂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借口带来的“贡品”路上被海水打湿需借地晾晒,得到在澳门租地搭棚,存放货物的权利。

1557年,葡人进一步在那里建房居住,设立官员进行管理,俨然把这块地方视为殖民地。但葡人并不交租。随后葡人大量居住建房。

1573年,贿金改为地租。

1614年,明朝政府正式宣布允许葡人居留澳门,他们获得居留权、贸易权和自治权。

1623年,葡萄牙任命了首任澳门总督。

鸦片战争给了葡萄牙进一步扩大侵略中国的机会。1845年,葡萄牙女王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试图强化对澳门的统治。

1864年,葡萄牙海军上校亚马留任澳门总督后,对居住在澳门的中国居民强行征收苛税。

1846年,葡萄牙人亚马留非法撤销了设立在澳门的中国海关南海稽查口,公开逮捕中国稽查口的巡役。

1848年,亚马留命令在澳门的中国人进行户籍登记,侵夺中国政府对在奥华人的管理权。

1849年,亚马留致电朝廷要求取消中国海关,后来甚至下令正式封闭中国海关,拒绝纳税,说澳门是葡萄牙当局统治的地方,从此葡萄牙人不再向清政府缴纳地租。葡萄牙还逐步蚕食了澳门半岛附近的其他岛屿。强占龙田村、望厦村和水域。

1875年,葡澳当局擅自颁布澳门港口章程。1878年,将粤海关船只扣留。

1887年,葡人进一步侵占了澳门附近的全部海域,先拔去浮桩,后驱逐青州岛守界兵船。至此,全部占有了今澳门半岛全境及附近水域。

4.分析英国对西藏发动第一次战争的背景。

(1)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初步开始,渴望打开中国西南市场,以倾销工业品,缓和英国久已存在的贸易不景气。

(2)清政府腐朽无能,中国经济落后,社会衰败,自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剥削和压榨,丧失大量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逐渐加深,对列强一味采取妥协退让政策。

(3)根据中英《烟台条约》的附款,清政府允许英军于1877年从北京派人经甘肃、青海或四川进入西藏,或由印度进入西藏。但这一规定遭到西藏地方当局和人民的坚决反对。英方难以以这一借口进入西藏。第七章

1、分析甲午战争前朝鲜半岛问题上中日矛盾?

答: 1868年开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实行扩张的“大陆政策”,日本大力拉拢朝鲜,怂恿朝鲜“独立”。

1.日本的扩张对中朝宗藩关系的冲击:

1)从历史上看,朝鲜长期是中国的藩属。而在十九世纪中期以来,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中,日本试图打开朝鲜的门户,在侵占琉球之后,日本的第二个目标就是朝鲜,并进而向中国东北扩张。

2)1875年日本侵入朝鲜后,日朝签订的《江华条约》中,否认了朝鲜与中国的传统关系,导致了中日之间一系列纠纷。

3)朝鲜发生壬午政变后,一方面,在没有清政府介入的朝日谈判中,日本再度否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并且取得在朝鲜驻兵保护公使馆的权利。另一方面,清政府粗暴地干涉朝鲜内政,希望强化其宗主权,但是却没有设法阻止日本对朝鲜的威胁。而且,容许日军驻扎朝鲜为后来的中日冲突埋下了祸根。4)《仁川条约》签订后,日本极力拉拢朝鲜政府,怂恿朝鲜独立,面对这一事态的发展,清政府内部要求强化对朝鲜的宗藩关系。

5)中法战争后,中国承认法对越南的“保护权”,促使清政府对列强在藩属的活动提高警惕,特别是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扩张行径,派袁世凯到汉城任驻韩办事大臣,直接干涉朝鲜内政,试图通过强化宗藩关系来阻止日本的扩张,其结果不仅加深了与日本的矛盾,也造成了朝鲜一部分人对清政府的不满,给中朝关系埋下伏笔。日本趁机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2.中日在朝鲜势力对比的变化:

1)朝鲜甲申政变后,在中日谈判中,清政府最终妥协,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认了中日在朝鲜权力对等,在事实上增强了日本在朝鲜的影响力,影响了中朝间的宗藩关系。2)在清政府不断强化宗藩关系的同时,日本在其《大陆政策》中提出了朝鲜为“利益线的焦点”,双发都对朝鲜提出了利益要求。甲午战前,中日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在各自的利益要求中,日本想要侵占朝鲜从而进一步向中国东北扩张,而中国则想保持宗藩关系,维持它在朝鲜半岛的利益。

2、从外交角度分析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中日实力差距,清政府军事力量较弱

·在战前,清政府不积极备战,而是寻求列强的调停,尤其是英国和俄国。而英国和俄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并没有积极地进行调停,也没有表示他们将不制止日本发动战争。·战争爆发后,由于对战争准备不充分,清政府的态度转向求和,它仍请俄国和英国出面调停。由于英俄的矛盾无法解决,调解计划失败。

·清政府没有建立健全的外交行政体系,甚至没有正式的外交官等,对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外交活动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列强的调解而不是战争的胜利上,为了使列强调解中日冲突,清政府在战略上有很多失误,也或多或少的贻误了战机,这样,在后来的中日谈判中,中国就变得比较的被动;其次,列强的调解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列强对于中日战争的态度及措施首先是基于本国利益的,为了本国的利益和列强在华利益,列强有可能将中国的利益作为列强间谈判的砝码,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仍然寄希望于列强,显然会在外交上失败。

·清政府为强化同朝鲜的宗藩关系,强行干涉其内政,引起朝鲜一部分人的不满,破坏了中朝的友好关系,给外国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3、试分析《马关条约》及其结果?

答: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有:1)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宗藩关系从此解除;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4)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得在这些地方设立领事馆;5)日军得“暂驻”威海卫,直到清政府赔款和订立商约为止。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之后签订的最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根据条约,中日于1896年签订《通商行船条约》,清政府给予了日本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

1.《马关条约》的分析:

1)中国承认朝鲜独立,破坏了中朝宗藩关系,损害了中国在朝鲜的利益,同时也将朝鲜置于日本的势力范围中。

2)日本对中国的领土要求,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对台湾极其附属岛屿的割让,对现代的中日关系也有很大的影响。

3)大量的战争赔款,使得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这为列强在债务,尤其是经济上控制清政府提供了条件;同时,大量的债务也加重了清政府和国内人民的负担。4)新的商阜城市的开放,使得日本的势力伸入了中国内地。5)日军暂驻和军费支付,对中国主权形成了威胁。2.《马关条约》的后果:

1)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后,中国签订的最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在此条约中,清政府给予日本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日本从此同西方列强一样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

2)马关条约严重的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战中中国政府的软弱,使得列强纷纷提出各种要求,从各个方面扩大其在华利益,甚至开始谋求建立势力范围,在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

3)战争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社会上层出现了改革的声音(维新变法),在社会的下层,也对逐渐形成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4)条约有损中国的主权和利益,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危机。

5)另一方面,条约的签订让几千年都是中国学生的日本一下成为了列强,这让鄙视日本的中国人感到大为吃惊,亡国忧虑日趋强烈,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强烈要求学洋变法,是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直接原因。

4、试分析战后清政府寻求与俄国结盟的政策? 答: 1.结盟的可能性:

1)马关条约后俄国带头发动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出现亲俄气氛。2)中俄素来友好的历史。3)中俄关系的修好 2.结盟的必要性:

1)联合俄国,牵制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2)在英日扩张时,清政府可借助俄国军事力量的帮助。3.《中俄密约》

1)日本侵占中国领土时,中国可获得俄国支持。

2)俄国的势力伸入了中国东北,在事实上对中国东北存在着威胁;另一方面,俄国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使得其他列强也纷纷提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要求。这样一来,不仅列强在经济上扩大了利益,在政治上也扩大的了影响力。4.影响:

尽管清政府在条约中获得了俄国的支持,但是在事实上,中俄盟友关系除了便利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并没有给中国带来保护自己的利益,防止外来侵略的好处。

在盟友关系下,俄国的势力伸入了中国东北,并不断加强它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俄国逐渐将东北地区视为它的势力范围。同时,在东北修建铁路,不仅有利于俄国攫取经济利益,而且使得其他列强对修建铁路提出了要求。而在清政府方面,它不仅没有维护好自身的利益,而且,民族危机进一步地加深。

中俄结盟政策虽然是在中国希望联合俄国牵制日本势力的基础上结成的,但在事实上,却成为了俄国扩大其在华利益的手段。第八章

1、分析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局势?

答:1,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看到中国的软弱,纷纷提出各项要求扩大在华利益,强迫清政府与各列强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各国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具体如下,德国的范围是山东,强租胶州湾;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东三省成为其势力范围;法国之云南、广东、广西三省;长江流域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福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美国政府因其历史原因,在华只有微弱的影响不足以维护其在华利益,于是照会各国,要求清政府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以保证其利益的实现。

2,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根本无法偿还马关条约中对日本的赔款,因此以关税为抵押大举外债,使外国控制了中国的关税,并左右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3,由于关税过低,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得不到保护,外国公司大量在中国设厂,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各自的势力范围和保障长远的经济利益,各国争夺中国的铁路修建权。

19世纪末,清政府过于软弱,列强在华经济上不断扩大利益,政治上不断增强对清政府的影响,因此中国有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2、分析义和团斗争的特点?

答: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其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而不是封建的统治政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扶清:有利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但他们无法正确处理反帝和反封建的关系问题

3、分析清政府对列强“宣战”的原因?

答:1,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势力扩大,多年对中国的大量商品倾销,严重摧毁了农民的手工业,破坏了农村的自然经济,加上吏治腐败,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广大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民众反对和仇视外雇侵略者的情绪日益高涨,认为这一切的根源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种种作为所导致的,这使清政府对外宣战有了群众支持基础。

2,维新派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实际上剥夺了光绪皇帝的权力,并想从形式上废除他的皇帝地位,另立一个皇帝。但在征求各国意见时,各国公使纷纷加以反对,以显示他们对光绪皇帝的支持,废立计划失败,触及其自身利益,慈禧太后及其追随者对列强不满。3,腐朽的清政府受了多年列强的欺压,又遇上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认为可以利用义和团力量来制衡各国列强。

4,面对义和团的威胁,各国列强纷纷派遣卫队保护在华商人和使馆。慈禧太后误认为洋人将要求慈禧将权力还给光绪皇帝,直接威胁了她的统治地位,因此于1900年6月21日向各国列强宣战。

第九章

1、日俄战争表明了列强侵华的什么新特点?

答: 日俄战争的发生反映出势力范围的争夺进入更为激烈的阶段,由以往各自最大限度向清政府榨取领土和利益,到各自势力范围相互交叉,为相互遏制对方的势力扩张甚至不惜采取武力方式直接对抗解决。另一方面,从以前各国间接地同清政府进行谈判敲诈勒索获取势力范围和利益,到日俄战争时期,就是直接的明目张胆地进行侵略和势力争夺。2、20世纪初中英谈判西藏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答: 清政府同英国进行西藏问题的谈判关键是:必须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英国不能直接与藏人签订任何协定和条约,只有中央政府才有权力对外订立条约和协定。

3、中外围绕铁路修建权的斗争说明了什么?

答:20世纪初,列强表面接受“门户开放”政策,但都在巩固各自的势力范围和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并试图打入其他列强的势力范围,它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铁路修建权正是这一矛盾的突出反映。

4、分析清政府对付日俄在东北扩张的政策。

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引起俄、德、法不满,日本与俄、德、法达成协议,迫使清政府加付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赎金”,赎还辽东半岛。三国干涉日本退还辽东半岛事件,是19世纪末列强为争夺中国而发生的第一次正面冲突,暴露了沙俄侵占中国东北领土的贪婪野心。

沙俄推行“黄俄罗斯”计划。1900年11月,沙俄侵占东北三省之后,为了实现它的“黄俄罗斯”计划,急于和东北地方当局签订了地方性协定《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使其军事占领合法化。1901年1月,沙俄试图通过谈判使《奉天交地暂且章程》和《监理满洲之原则》发生效力,一一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

1904年至1905年,日俄宰割中国东北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肮脏的掠夺性的战争。中国是被侵略的受害国。可是,卖国的清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无耻宣布“局外中立”,划辽河以东的地区为两国交战区,辽河以西为中立区。并严令各地官吏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听任帝国主义强盗侵略、蹂躏中国人民。

日俄战争后,1905年12月日本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清政府除承认日本继承沙俄从中国所攫取的长春以南的全部权利外,还同意增开凤凰城、辽阳、哈尔滨等16处为商埠,在营口、安东、沈阳等地划定日本租界,日本享有改建和经营安奉铁路并采伐鸭绿江右岸森林等权益。第十章

1.分析湖北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对外正策。

湖北军政府采取避免同外国人发生冲突的对外政策。军政府在《刑赏令》中明确规定“伤害外人者斩”,“保护租借者赏”,“守卫教堂者赏”。1911年10月12日,军政府派外交司长胡瑛等人前往汉口,以湖北军政府都督的名义向驻往汉口的各国领事发出照会,宣布革命政府的外交政策。它指出“对各友邦,宜敦睦谊以期维持世界之和平,增进人类之幸福,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特先知照,免致误会。

一、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赔偿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数摊还。

三、居留军政府占领地域内之各国人民财产,将一律保护。

四、所有各国之既得权利,所借之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次知照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六、各国如有助清政府以妨害军政府者,概以敌人视之。

七、各国如有接机清政府以可为战事之物品者,搜获者一概没收”。军政府的对外政策尽管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有严重缺陷,但它在不给帝国主义以干涉革命的口实方面具有策略性意义,有助于革命的展开。列强其实无意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尽管如此,湖北军政府能争取到列强的中立就足以使革命声势大震,也避免了同列强发生直接冲突。

湖北军政府又派夏维松等人分别拜会各国领事,请其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列强其实无意承认革命军为交战团体。黎元洪发给各地军政府的通电中也提到各国尚未承认军政府为交战团体。尽管如此,湖北军政府能争取到列强的中立就足以使革命声势大震,也避免了同列强发生直接冲突。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月3日,他发布的第一张布告宣示了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其中对外教发针做了全面阐述“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只心理,务一洗而去之。持和平主义,与我友邦益增睦谊,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设外交部。1月5日,临时政府发表《对外宣言书》其基本政策同军政府时对外政策一样,“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者则否。

二、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其在革命军兴以后者则否。其前经停借事后过付者亦否认。

三、凡革命以前满政府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以后者则否。

四、凡各国人民之生命财产,在共和政府法权所及之域内,民国当一律尊重而保护之。”革命政府表示了同世界各国和平外来的真挚愿望。南京临时政府向各国发出照会,希望得到承认。尽管其要求得到各国承认的请求都没有得到任何答复,临时政府还是着手履行自己的外交职责。孙中山和革命政府曾在一些场合提出要收回租借权、取消领事裁判权和改革关税制度等。然而,由于害怕引起列强的敌意和期望得到外国的帮助,他们并没有在收复主权方面做出任何决定,而是恪守宣言中许下的诺言。

2、试析中华民国在争取承认问题上的教训。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一个首要目标,是得到帝国主义各国的承认。临时政府的《宣告友邦书》中,重申清政府过去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借过的外债和赔款,以及列强在华的各种特权,“均认为有效”。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为主动承受卖国政府的可耻遗产,就会换取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承认。临时政府根据“平和主义”、“循序渐进”的外交方针,仅仅怯懦地申明不平等条约到“期满为止”,租界的行政警察权和侵害司法主权的会审公堂“要向各领事交涉,使必争回”。临时政府为取得列强承认,进行多次交涉,但毫无结果。帝国主义一直不承认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的领导者们为此每日都感到无穷的压力。

南京临时政府刚成立时,1月5日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发布了一个对外的文告,这个文件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主观上是想使中国独立,能和世界各国平等相处,他们的革命是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政府,但是他们却无条件地把帝国主义者同清朝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卖身契一律承认了下来。对于刚成立的革命政府来说,立即宣布废除这一切固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他们以为,既然他们保证不损害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既得利益,帝国主义列强就会来支持他们把中国改造成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国家,这是个幻想。这种幻想迅速地在事实面前破灭了。南京政府不但没有从帝国主义列强得到他们所企望得到的承认,而且经常感受到列强武装干涉的阴影。

南京政府不是靠自己在国内站稳脚跟来使得外国不能不承认,而是想靠帝国主义列强的承认来提高自己在同北方政府谈判中的地位。凭这种姿态,它不可能得到它所渴望得到的承认。在武昌起义后,列强虽然一般地停止了对清朝政府的贷款,但仍应清朝政府的要求而给以少量的贷款。同时,南京政府想要向外国借款来解决它的财政困难,却遭到了各国的拒绝。南京政府不能依靠广大人民自力更生,结果帝国主义就能够用不承认的政策来把它扼杀。

孙中山的南京政府所希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各国承认,袁世凯的政府得到了。1913年5月2日,美国首先宣布承认中华民国。到了这一年的10月6日,国会正式选出袁世凯为大总统的时候,其他列强也宣布承认。他们不愿意承认孙中山的中华民国而只愿意承认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用意是很明显的。

俄国、日本、英国在承认袁世凯政府时,都附有一意在分裂中国领土、加强他们对中国的侵略势力的条件.3、中俄蒙条约签约背景和影响

背景: 沙皇俄国早就对中国蒙古地区抱有野心。1911年,沙俄策动外蒙古封建王公宣布“独立”后,次年又支持了外蒙古所谓的“自治”,并擅自同外蒙地方当局签订了《俄蒙协约》和《俄蒙商务专条》。清朝灭亡后,袁世凯政府为换取沙俄的援助和承认,屈从于沙俄的胁迫,于1913年11月5日签订了《中俄声明文件》5条和《中俄声明另件》4条,沙俄虽表面上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北洋政府承认了《俄蒙协约》的内容和外蒙古所谓的“自治权”,实际默认了沙俄对外蒙古的控制权。

根据《中俄声明文件》第五款的规定,中、俄、蒙三方于1914年9月8日起在恰克图举行会议,商订“俄国及中国在外蒙古之利益暨各该处因现势发生之各问题”。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为都统衔毕桂芳、驻墨西哥公使陈篆,俄国代表为驻库伦领事密勒尔,外蒙古代表为司法副长希尔宁达木定、财务长察克都尔扎布。谈判中,沙俄极力扩大其侵略权益和外蒙的“自治权”,并威胁中国代表说,如果中国提出让外蒙“万难承认之条件”而使会谈“无效”的话,俄国就要“一再扩充承认蒙古政府事实上自治发生之效力”。谈判以《中俄声明文件》和《中俄声明另件》为基础,但在外蒙取消独立和外蒙的铁路、邮电、税则以及内外蒙古交界处不殖民等问题上,沙俄仍步步紧逼,欲谋求更多的权益。中国代表虽据理力争,但在北京政府“勿致决裂”的命令下,一再退让。如税则问题,双方本已形成定议,但在得知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中日关系紧张的消息后,俄国乘人之危,推翻已有的定议,坚持苛刻的条件,加重内地商人在外蒙经商的困难。中国代表虽提请罢议,但袁世凯指示要“设法勉力解决”,向沙俄让步。再如俄国代表提出不得在与外蒙毗连的内蒙各旗殖民,中国代表立即表示拒绝讨论。俄国代表就以停止会议相要挟,北京政府便终以另行照会的形式,对俄国的提议予以承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915年6月7日,中、俄、蒙三方代表在恰克图正式签订了《中俄蒙协约》。条约影响: 《中俄蒙协约》是中国北洋政府同沙俄签订的有关外蒙古的不平等条约。它将沙俄在外蒙获得的权益具体化,严重损害了中国在外蒙古地区的主权。外蒙古的“自治”,实际上是俄国殖民统治的代名词。《中俄蒙协约》使中国外蒙古地区沦为沙俄的势力范围 分析西姆拉条约的性质

1914年7月3日,英国勾结西藏地方卖国分子私自签订了非法的《西姆拉条约》。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这个条约上签字。英帝国主义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割出去、变成它的殖民地的阴谋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所谓的“西姆拉条约”虽然有英国和西藏代表的签字,但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在西姆拉会议期间,西藏地方代表背着中央政府同英国达标就印度边界问题进行会谈,并于1914年3月24日、25日和英国代表在德里举行了秘密换文,私下里划定了中国西藏和印度的东段边界线,后来这条线被称为“麦克马洪线”该线把西藏东南门隅、洛隅察隅地区约9万平方公里的徒弟划归英属印度。在“西姆拉条约”的附件中有一份表明内外藏范围的示意图,英方不声不响地把中国西藏与印度的东段交界按麦克马洪线的走向标画,试图以此占据这大片领土。西姆拉会议根本没有讨论中印边界问题,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在未经中国中央政府知晓和同意的情况下炮制的,也从未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

从《西姆拉条约》的产生过程看,它完全是英国政府代表单方面抛出的,是英国政府勾结西藏地方卖国分子制造的企图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因此,所谓《西姆拉条约》,完全是非法的和无效的,麦克马洪线也是非法无效的 第十一章

1. 分析日本的二十一条的要求(1)、二十一条第一号文件涉及山东问题: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与利益让与日本,整个山东及其沿海土地和岛屿不得让与和租与他国。

这反映了日本对其觊觎已久的山东权益的要求,也是其攫取中国权益的最基本的目标;(2)、第二号共七条涉及东三省和内蒙古:①要求确认日本在南满和东部蒙古享有优越地位,日本人可以任便居住来往和经营工商业,②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展至九十九年为期,日本管理经营吉长铁路为期九十九年,③南满和东蒙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与日本商议。

满洲一直是日俄争夺的地方,两国都想控制这一地区,日本提出这样的要求无疑是想独霸这里的权益,将俄国这个竞争对手排除在外。将铁路与租地的租借期限延长能够方便日本在此地进一步进行掠夺和渗透。而日本对人事任免的插手则反映了它希望进入管理层面进行干涉,进而控制决策层,以便将来培养亲日势力,制定有利于日本的政策及维护日本在该地的权益。(3)、第三号共两条涉及日本势力进入华中地区: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日本同意,该公司所属矿山不得让公司以外之人来开采。

合办汉冶萍公司,其实是将中国的矿产开采权控制在日本的手中,以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资源掠夺,在中国开公司办厂都有足够的资源,方便其以他人之利养自己之力,而且能为日本国内的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4)、第四号仅一条,要求中国不得将所有沿岸港湾及岛屿让与或租与他国。这反映了日本希望独占中国,而排除他国的势力,将中国纳入日本一国的掌控之中。(5)、第五号共七条,涉及日本在整个中国的独占:①中国中央政府必须聘用日本人充当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②在必要的地方中日合办警政或警署聘用日本人;③由日本帮中国采办军械或在中国设立中日合办之军械厂;④将接连武昌与九江、南昌路线之铁路,及南昌、杭州,南昌、潮州各线路之建设权许于日本;⑤日本在福建省内筹办铁路有优先权;⑥日本在中国内地所设医院、寺院和学校等拥有土地所有权,允许日本人在中国传教等等。这一条充分反映了日本独霸整个中国的野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对中国进行干涉、控制和渗透,实现其称霸亚洲的既定目标。

日本的这些要求都严重损害了其他国家在中国的权益,破坏了“门户开放”和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但由于其他国家正忙于欧洲事务,无暇东顾,于是日本得到了可趁之机,没有受到他国的干涉便顺利实现了其要求,将中国变为了日本一国的保护国。但是,列强是不会甘心其在中国这片有巨大利益可图的地方的权益受损害的,它们觉不会任由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因此在一战结束后它们又卷土重来,联合反对日本,争取自己的权益。2. 如何认识二十一条交涉中北京政府的外交

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袁世凯在交涉初期也极力应付,试图减少中国的损失。北京政府的方针是:凡日本的要求不与各国约章内容相抵触,而且不侵犯中国主权和独立者可以尽量答应,否则一概拒绝;对于第五号要求绝对不讨论。

具体的对策是:①一方面在交涉中逐条讨论,不笼统做出决定,恳求日本降低要求,节节让步;②另一方面,将二十一条内容有意泄露给西方列强,力图让欧美等国起来干涉,限制日本的要求。

这反映了北京政府在面对这一有损国家与民族整体利益的条约时,也在极尽全力进行斡旋,但将主要希望寄托在西方列强的身上而不是自己的身上,则体现了其软弱和无能,和对时局的错误认识和评估。

在交涉过程中北京政府虽然在有些时候据理力争,试图让日本降低要求,但面对对方的压力便软弱下来,逐步放松原则,一让再让,使中国丧失了巨大的权益,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北京政府的这种屈辱卖国的行为是其软弱无能的表现。

整个交涉事宜都由袁世凯在幕后直接主持,在日本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诱惑下,他将自己的个人利益置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之上,不顾国内的反对呼声,出卖了国家利益。这充分暴露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投降的丑恶面目。

虽然当时中国经济落后,政治制度腐朽,力量微弱,而且经过列强的侵略与剥夺,已经明显弱于其他大国,但如果团结所有国民,坚决抵制这一条约的签订,中国是有可能占优势的,毕竟中国人口众多,一旦团结起来,其力量是不容低估的,这是近代以来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逐步发现的,也是事实不断证明的。所以,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不是这个力量微弱的必然结果,而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统治利益而选择卖国行为的结果。

3. 从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分析美日矛盾。

日本利用世界大战爆发之机迅速在中国扩张,引起了美国的忧虑。美国强调“门户开放”和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而日本谋求在华的特殊权益甚至独占,两国的矛盾可谓难以调节。

最初,日本极力反对中国参战,害怕中国参战后取得协约国集团的支援,不利于它借机推行大规模侵华的阴谋,但1917年,美国以反对无限制潜艇战为由宣布与德断交,进而要求北京政府与美国政府一致行动。日本担心美国在华政治势力增长,极谋把中国参战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借以同美国争夺对北京政府的控制权,于是日本极力鼓动中国与德断交,并支持中国参战。而美国担心日本会凭借中国参战之际谋取更大的权益而损害其在华的利益,因此反对中国参战。

美日两国之争直接表现为“府院之争”。总统黎元洪倾向于美国,而总理段祺瑞为解决财源、扩充军队而倾向日本,双方在对德绝交和参战问题上受美日两国的支配而持不同意见。段祺瑞主张与德绝交并且参加世界大战,但黎元洪反对,而最终日本支持的段祺瑞获胜,中国与德断交并参战。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1917年8月2日,国务会议通过对德宣战协议。为了预防中国的军权落入日本之手,美国要求“中国之一切军备、军需,将完全由中国政府支配、管理,任何对于此次战争的军事措置,将由中国政府自行处理”。

虽然美国在对德宣战后希望避免与日本的冲突,而日本也因依赖与美国的贸易而不愿两国矛盾过于激化,因此签订了兰辛—石井协定,但两国对中国的主张是完全相反的,日本想要独霸中国;而美国为了能够在早已被列强瓜分的中国谋求自己的权益,美国希望两国都能永远遵守所谓“门户开放”或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两国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在华利益,都不愿意让对方享受比自己多的权益,因此,双方的矛盾是难以化解的。4. 在中国参加世界大战的过程中,日本通过什么手段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 控制?

一方面,段祺瑞的北京政府财政困难,只有向日本借款。另一方面,日本因大隈重信内阁过激的侵华政策遭到中国人民的广泛反对,抵制日货运动使日本在经济上遭受到重大损失。另外,日本在战争期间谋取的大量资金需要寻找出路,这也成为日本大规模对华资本输出的重要原因。1916年,寺内正毅上台组阁,开始实行以经济渗透为主的所谓“中日亲善政策”,企图通过向中国提供经济借款的手段攫取中国更多的国家权益,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

(1)、“西原借款”正是在中日关系出现上述情况下进行的。1917~1918年两年间,中国向日本贷款20余起,总额近4亿日元,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为了得到这些贷款,北京政府吧许多国家权益让给日本。

(2)、日本为了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通过一系列手段在山东造成既定事实,逼迫中国与其签订《山东问题换文》,使北京政府默认了其侵占山东的非法地位,而且攫取了更多的利益,更成为以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诬指中国已承认日本在山东取得合法地位的借口。

(3)、另外,日本通过与中国签订军事合作协定来控制中国军队,并为日军开进中国领土及日本控制中国军队创造了合法途径。第十二章

为什么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无法收回山东主权?

1、根本原因:

1)、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落后、政治制度落后,国力虚弱,长期受到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国际地位低下,在一些有关国际问题的谈判中的话语权有限。2)、巴黎和会实际上是一个在一战战胜的强国之间进行的一场分赃会议。各国为夺取更多利益而互相争斗妥协,必要时必然牺牲中国利益以达成妥协。

2、历史原因: 1)、在一战期间,日本与英法俄意达成秘密谅解,保证日本战后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和太平洋赤道以北的岛屿的权益 2)、中国对德宣战以后,北京政府未取得日本的贷款,在接受《山东问题换文》时用了“欣然同意”一词,这成为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诬指中国已承认日本在山东取得合法地位的借口

3、具体原因: 1)、日本一系列施压措施:

A.会议初期以及整个会议过程中,日本代表一直在山东问题上设法为难中国代表。1.1.2.3.1.2.3.4.5.1.B.在会外,日本违反国际惯例,令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施压。

C.日本用“种族平等”的提案来为难实行种族主义政策的英国与美国,迫使美国改变了对中国的支持态度。

D.日本趁意大利退出和会之机,提出一项书面主张,要求山东问题必须尽快解决,美国担心日本会仿效意大利的行为,退出和会,从而破坏它试图构建的战后国际秩序,便进一步改变立场 2)、会议主要操作国英法美都担心日本的不满会影响自己在会上的争夺计划以及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特别是美国态度的逆转使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可能大大减小。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外交的重大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所焕发出来的爱国热情,以及反帝浪潮,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改变了“弱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这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是一个空前的事件,它不仅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强占中国的狂妄野心,而且开辟了中国冲破帝国主义列强,在国际事务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例,这对以后的中国外交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2、五四运动使西方列强认识到,中国已经产生了一种有组织的公众舆论,能对中国政府施加具体的压力,并实施具体的行动,也让它们明白,以后要想通过扶植在华代理人来控制中国的方式已经过时,或至少没有以前有效了。同时也让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分析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背景 巴黎和会上,美国认为巴黎和约及国际联盟条约有许多地方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而且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14点原则也没有被采纳,美国的掠取世界霸权计划落空,因此对这次和会不满

巴黎和会后,远东问题没有解决,列强在远东的势力无法得到调整,美日矛盾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巴黎和会上日本继承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加之日本有英日同盟作依托,这进一步增强了日本与美国竞争的优势,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争夺更加激烈,而且日本独霸中国的形势违背了美国所提倡的门户开放的原则,不利于其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经济扩张。

列强为称霸世界所进行的军备竞赛仍然是巴黎和会后国际舞台上存在的一大问题,各国的军备竞赛,尤其是海军的扩张竞赛,严重影响了它们的财政能力,军备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分析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得与失

得:

北京政府派出的代表在会议中的地位与其他国家的代表完全平等,这有利于中国形象的树立,在会议中的发言权也相对增加,; 在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确定了处理中国问题的“四项原则”,中国的主权与行政完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使列强以后在中国的行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与制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的侵华势力; 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关税可以有所提高列强今后不能再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了,外国驻华军警得到一定的限制,“二十一条的某些部分得以废除,外国的电台和邮局被撤销;

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

这次会议使中国的“弱国无外交”的局面有所扭转,日本试图独霸中国的局面受到抑制,中国面临的恶劣外交环境稍有改善

失:

“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国际社会和中国的承认,使中国有重新回到战前由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方便了各国在华的活动;

2.虽然限制了列强在中国的某些特权,但这些特权的限制都未能触及列强在华的根本利益,因此未能真正起到遏制列强对中国得到侵略的目的。如中国的关税自主仍然未能实现,列强仍然掌握着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借权,“二十一条”仍然未能完全废除等等。这次会议仍是在十分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中国代表做出了很多妥协和退让,封建军阀政府为了个人私利仍然在出卖国家利益,中国的主权和行政完整仍然未能实现;

3.虽然中国收回了山东主权,但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比如中国需要以3200万银元购回青岛济南铁路,而且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权益并没能完全废除,为以后侵华提供了借口和方便,另一方面还为其他列强趁此机会染指山东提供了方便 4.在强权政治盛行的年代,落后软弱的中国仍然只是帝国主义对外扩张与争夺的一个筹码,中国外交也还只是列强在全球力量调整部署中的一种附属品。

篇2:对外关系史

1、天下观念

中国传统世界观念的核心即天下观从属于总体的“天道—天理”观念,它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中国与“他者”的关系上,天下观的本质是一种华夏文化中心论,其秩序是“中国治下的和平”。

从对外观念的角度而言,天下观念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中国人习惯于以自身即人类、以中国即天下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从文化意义上形成了“天朝型模”的世界观,即以自我为中心,不以平等看待外国。这影响了我们反观自身和审视外族与世界的视角,导致我们在受到侵略时严重的心理失落,思考中外关系的正常思路被长期扭曲。

天下观念对中国人对自己国家身份的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一直以朝代名称代替国家的固定封号,在身份认同方面,国人一方面具有天下一统的大同理想,一方面重视乡土观念,然而却缺乏民族观念,对民族国家的意识不强。这导致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在近代之前始终未能产生。

此外,天下观念中的大同理想,使我们在对外关系中崇和尚礼,很重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际道义而非国际法。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习惯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因此稳定周边、立足亚太成为我们一段时期内摆脱外交困境的出路。

天下观念在体制上和结构上已然崩溃,但却并未导致天下关怀的精神崩溃。天下观念曾经给了中国人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的呵护,走向民族国家观念则使中国人失去了这种呵护,因此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我们只有从民族国家向着天下出发,才有可能摆脱那种现成的符号框架与区域性限定,才有抵达更高的人性的可能性。

2、朝贡体制

朝贡体制是天下观念在中国王朝统一时期的成熟的制度构建。是指附属国向宗主国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贡,以表明国家间关系形态。因为主要表现为物品交换,又称为朝贡贸易,是东亚独特的一套政治、礼治、贸易上的国家关系形态。它来自于商代中央与地方、王朝与附庸之间的礼仪关系,这种礼仪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统属关系。该体制在唐宋时期达到第一个顶峰,在明清时期达到第二个顶峰。

“华夷”秩序是朝贡体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天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朝贡体制的制度化过程就是将传统的“华夷”观念制度化的过程。根据朝贡国与中国或中原王朝的关系之亲疏远近,可以将这种关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一般性的朝贡关系”和“名义上的朝贡关系”。

朝贡体制的特点有:对朝贡国来使的表文的格式、来使的时间、贡道、贡使团人数、携带货物或其他物品的数量、船数等均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采用册封制度对朝贡体制的政治权利进行安排,确立双方的政治关系形态;朝贡贸易与朝贡往往混杂在一起;朝贡中涵盖了一定程度的礼仪安排。

朝贡体制影响了中国军事国防战略,体现为“天子守在四夷”的国防理念和“塞防重于海防”的观念上。中国同意王朝钟情于采取防御型战略文化,因为通过对华夏边缘地区保持朝贡有助于加强中国的身份认同。

传统的作为中国天下观念之制度表现的朝贡体制,在西方“欧洲中心观”的解释下日益僵化。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朝贡并非中国独有,西方古代国际关系史中曾经长期存在朝贡关系,而中国与西方在世界观念上的差异是一系列综合性的政治思想的差异的组成部分;中国丰富的传统外交体制和思想,其内容非“朝贡体制”能够简单涵盖,朝贡体制的存在与发展和中原帝国的分合存在密切的联系;传统东亚的国际关系存在以中国为中心和以“海上中国”为平台的两条线索;“地域经济”在东南亚和东亚所起的作用,已经极大地削弱了朝贡体制的地位,使其只存在于最上层的统治集团的意识中。

事实上,从明末清初开始,传统的朝贡体制即在发生内在实质性剧变,而并非是受到西方的影响和冲击。东亚内部的相互关系,是最终瓦解朝贡体制的动因。

3、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在形容西方对东方的研究中具有负面意义,大意是指研究者以欧洲帝国主义的态度来理解东方世界,又指外来人对东方文化及人文的带有偏见的理解。萨义德在《东方学》认为,东方主义属于西方建构产物,旨在为东西建立一个明显的分野,从而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东方主义以殖民者的高姿态来看待东方,并没有给东方一个正常的历史地位。中国自己的历史观念受到了东方主义的影响,我们把西方当作高高在上的殖民者,以此为基础来书写自己的历史。

4、葡、西、荷、英未能冲击明朝

在中国和西欧列强的第一轮交往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都未能推行其在拉丁美洲同期推行的殖民政策。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被殖民关系。西方不是以一种殖民的姿态进入东方,而中国也没有出现被奴役、被侵略的迹象。相反,中国却将它们一一纳入中国的世界观中去对待。在这对关系中,中国成为主体,而西欧成为“他者”,产生了强烈的被动感,这是他们的困惑。

明清两代中国人对于欧洲国家的认知是混乱的。四国在与明朝的初步交往中充满投机性质,而明朝也以机会主义的手段处理与他们的关系,通过现实主义的策略将其纳入中国的天下秩序,最终未能使西欧的投机者获得平等经商的政治地位。

葡萄牙人将贸易伪装成朝贡最终失败,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中国人利用朝贡贸易引荐葡萄牙人,说明当时的朝贡体制已经走样,成为边民联络朝贡国共同获利的手段。明朝联系西班牙打击海盗但获得失败,暴露了其天下秩序的内部问题,在机会主义的驱使下对西班牙利用却不给予正式身份,对应该保护的海外华人采取蔑视态度。在荷兰人到来后,明朝一方面以朝贡关系处理与荷兰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力图支持葡萄牙人打击荷兰人,具有“以夷制夷”的性质。而英国的国书从未送达。

在第一波与欧洲殖民者的交往中,均发生了低烈度的军事冲突,几乎在所有的冲突中,明朝最终均获胜。这说明在王朝根本利益受到威胁时,机会主义并不是其全部对外手段的根本导向。明朝不排除以武力手段解决问题,同时说明明朝有强大的理由维持其天下秩序。

文化、历史、生活和军事上的困惑,使西方国家并没有能够冲击中国的明清两朝。

东方主义所描述的历史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历史,而中国以殖民体系来描述自己的历史也不符合中西方交流的历史。为了突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需要,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代替了明清两朝五百年的整段历史。

5、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败

对于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主要有三种范式。

其一为现代性范式。此种论述认为英国虽然在后来的对华关系中采取了枪炮政策或帝国主义政策,但在马戛尔尼访华时期,毕竟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大势。访华的失败源于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固步自封,清朝的皇帝和体制拒绝走向现代化。现代性范式的潜台词即,马戛尔尼代表了现代文明。

现代性范式是东方主义的一种表现。1793年的中国和欧洲,处于两种不同的帝国构建历程,英国代表着海上帝国,中国代表着陆地帝国。而这两种构建历程,何者代表着先进,当时的人无法预知这一发展方向。而先进和落后,是后人对其的评价。

清朝前期致力于陆地帝国的构建,在当时有重要意义,这是建立多民族国家的最高阶段。况且,晚晴帝国是不是拒绝开放本身也是值得探讨的。晚清所采取的“限关”与闭关不同,一个口岸的开放依然满足了对外贸易的需要,十三行所经营的对外贸易逐年增多,并没有比过去四个口岸少。同时,英国在18世纪的全球贸易也并不是所谓“自由贸易”,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不能说是中国拒绝“自由贸易”所致。

其二,文明冲突范式。这一范式认为,两次文明的初次相遇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博弈。正如欧洲人进入印加帝国一样,双方并没有进行充分准备。

实际上,中国的地位跟印加帝国是不同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实体。与欧洲碰面的时候,欧洲仅仅处于民族国家阶段,欧洲的单个国家都不足以中国这一文明实体相提并论。而且,在1793年前,英国已经多次尝试和中国联络,并且双方的贸易关系也一直在朝贡贸易的总的框架下进行,欧洲人已经对中国有了相当的了解。在扩大贸易的动机下叩关中国,不能视为好无准备的异质文明的冲撞。

其三,后现代主义范式。这一范式把“后现代式的解释与新的档案材料”结合起来,将马戛尔尼使团受命访华的动机解释为如何建立大不列颠与中华帝国之间的主权平等关系,而商业利益的考量实际上位居次位。双方产生“礼仪之争”冲突的原因,并不在于跨文化的误解或文化冲突,而在于双方对主权观念和建构权力关系的方式持有相互竞争,互不相容的观点。中国的朝贡安排类似于欧洲的国际法,中国运用礼仪希望把欧洲置于礼仪之下,但是却失败了。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应该还是和内容有关,而礼仪只不过是外在的形式。纠结礼仪的重要原因是要使皇帝满意。

清朝对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两个拒绝原因,一是天朝不以贸易为重,一是恐其他国家效仿英国。第二点原因说明英国提出的要求的确超过了以往所有中国与欧洲贸易的既定条款和原则,这令清朝深感担忧和恐惧。从中国的角度而言,马戛尔尼事件并非是一次使中国错失了对外关系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清朝以体制为由进行自我保护,反倒是中国避免了过早悲惨的“印度化”。

6、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一直被赋予沉重的历史价值: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是中国对外屈辱交往的开端。然而,走出近代屈辱情节的时代已经到来,鸦片战争并不能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内部的视角看,第一次鸦片战争并没有真正促成中国的全面“觉醒”即世界观的全面转变,只是在地理观念上有一定的促动作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并没有认识到禁烟行动的意义到底何在,仍然是在天朝体制的规定范围内处理。而以林则徐为首的禁烟派的主张,动机也具有双重性:其一,是针对帝国内部事务的国内对策,而非外交政策;其二,是彰显传统天下观念的大好契机,不是转变中国世界观念的大好契机。

士大夫阶层对1840年发生的事件充耳不闻,而直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底层社会的结构都没有发生变化。一直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地方政府的数据仍然保持着明万历年间的状况。

而从对外的层面上,虽然表面上看英国人用战争的形式进入了中国,但鸦片战争并未真正打开中国的大门。虽然作为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最后被迫开放港口,割让香港岛,但是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清廷上下对于从陌生世界过来的敌人,仍然没有明确的认识,更没有意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而从1842年之后沿海开放口岸的绅民和地方官反对洋人入城,朝廷拒绝洋人进驻北京的对外态度来看,鸦片战争更没有打开中国人的心扉。

无论是割地、条约还是文化传播,我们都不能从鸦片战争看到一个新的阶段。葡萄牙16世纪开始就占据了澳门,英国在17世纪攻打了我国的虎门炮台。在中俄之间的战争中,我们也并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割让了部分领土并签订了条约,中国君主派去的使团给俄国女皇下跪。而明朝时来中国居住的利玛窦等传教士传播了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历史本身没有时间段的概念,历史的时间段就是对历史价值的重新判断。因此,我们仅仅是将思绪寄托在鸦片战争上。

7、三元里抗英斗争与中国的民族意识

鸦片战争时期对英国入侵的抵抗中,最为国人津津乐道的是三元里抗英斗争。中国近代史上对其反复的强调固然迎合了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政治需要,然而这一斗争并不能上升到集体的爱国主义的高度。

英军的暴行是导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的起因。英军挖掘当地民众的祖坟,“开棺暴骨”,劫掠财务,调戏妇女等。因此,三元里等处民众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尽管其中的某些士绅有着传统的民族主义色彩的号召。

其实,在鸦片战争后期,江南的官绅们纷纷主动付给英军“赎城费”,乞求他们不要骚扰本境的行动,与三元里的抗英是一致的,均是保卫家园。

此外,三元里抗英斗争并非无产阶级领导的抗敌斗争,而是地方的地主乡绅保卫家园的战争。中国的底层结构为乡村社会,地方乡绅、宗族的势力比地方官的势力的作用要大得多。

8、对于林则徐的评价

对历史人物尤其是近代以来人物的评价,无一不受社会和政治的现实影响。林则徐的形象是被构建出来的一个历史产品。自范文澜将林则徐定位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之后,形象化和脸谱化将其腿上了无上光荣的高度。然而,林则徐本人的世界观依然是有问题的,他是个实干家而非思想家。

林则徐的观念中具有中外划分的意识,且具有杰出的对外交涉能力,对中国法律管辖权具有保护意识,要求外商“具结”也体现了他对法律的重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被广为引用的表明对国家忠心的诗歌,表现出了林则徐勇于无私奉献的精神。然而,这种奉献是献给“国家”和“君”这双重目标的。“爱国”和“忠君”在当时的士大夫心中并没有截然的区别。此外,一个人可以很好的爱国,但不一定就具有真正开明的看世界的开放精神。广义上来说,林则徐是爱国的,但他最大的问题则是没有突破传统的天下观念,无视世界发生巨变的事实,因此也绝不能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历史性意义。他对局势估计不足,对敌人的观察也并不具备对战争形态的高科技的认识。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敌人以打击我国统治者意志为目的,不会深入内地,我方战略准备不足。其次是英军战斗力与清军具有的时代差异;第三是中国长期自然经济发展使得民众有乡土意识,却缺乏统一的全民族抗战意识。

9、徐继畲

徐继畲亲身经历了与英国侵略者的战争,对世界巨变有着真切的感受。他不仅在地理世界观上突破了中国中心思想,还将他对西洋制度、民情民俗的赞誉表达出来,从而超越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一般士大夫的世界观变迁的速度,到达了洋务派后期、维新派早期的高度。

《瀛环志略》中并未称西方国家为“夷”,而改称“泰西”,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直接冲击了天下观念。此外,他对西方的赞叹更为较明显、直接。在书中,徐继畲三次述评到华盛顿,并对他本人及美国的总统制度尤为称赞。他对美国的推崇充满中国特色,这来自于他对中美历史、对比产生的感叹。对于先进的事物不敢进行公开的称赞,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心理中一个重要的情节,这从文化上而言是自尊的需要,从政治上而言是爱国的表现。

当然,徐继畲对华盛顿的评价依然在用自己国家的历史来解读美国的民主制度。实际上,即使在今天我们看待西方文明时,依然习惯于用中国的历史文化、逻辑去解读西方,这是一种误读,限制了我们的思考。

徐继畲在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坚决抗战。与林则徐的区别是他主张以治理吸食者为主,然而所主张的诛杀吸食者有过于武断和扩大化的嫌疑,可能导致吏治腐败和民间纠纷,且他并没有认识到英国侵华的真正目的。

在神光寺事件中,林则徐和徐继畲的对外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区别。二者对中国命运的关心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徐继畲更为理性、开放,而林则徐则有些不适应时代变化,强行驱逐没有给予外交应有的空间。

其实,反对入城的理念背后,实际是坚持天朝朝贡体制的旧规矩:只有朝贡使臣才可以入城。反对入城透露的信息就是拒绝开放,拒绝理性承担国家权益的保护义务,在力量不如人的时候,更加恶化中国本已恶劣的国际环境。

篇3: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辨析

一、引言

国际直接投资在二战后, 尤其是1980 年以来获得了迅速发展。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海默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标志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走向了独立化的发展道路。起初, 针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不同理论从不同视角进行了阐释。如, 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内部化理论、垄断优势论等等, 在当时都是较具代表性的理论。这些理论强调, 那些超越东道国竞争者的各类优势, 才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和基础。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对外直接投资只是发生在发达国家。而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也逐渐活跃起来, 且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其传统优势要弱得多。针对这种情况, 学者们在理论方面进行了创新, 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技术当地化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等新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 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新动因解释理论于20 世纪80 年代正式出现, 以此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某种优势, 这些理论可以称为寻求优势型理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始于1979 年, 随着相关条件的不断完善, 其增长势头愈发强劲, 这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中国学者是从90 年代后期开始涉及这一领域的问题研究的。但是, 在对旨在提高一国研发能力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进行研究时, 还存在着一些含义接近而名称不同的概念: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型对外直接投资。这几个概念在研究类似问题时往往都会被用到,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在以前的研究中, 这一问题没有被触及到。但是毫无疑问,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是同一研究对象的不同名称。下面, 本文重点探讨了上述三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情况。

二、技术寻求型 (技术获取型) 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和界定

(一)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关于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比如, 张宏、赵佳颖 (2008) 认为, 那种跨境资本输出行为, 就是所谓的技术获取型 (FDI) 。这种行为的目的就是获得各类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以及智力资源。杜群阳、朱勤 (2004) 的观点与上述观点基本一致, 也认为这种投资的实质就是跨境资本输出行为。除了明确这种行为的目标以外, 他们还指出了这种行为的实现手段, 即并购海外R&D机构或者新建并购海外R&D机构。欧阳艳艳 (2010) 认为, 技术寻求型FDI是指投资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接近东道国的R&D资源, 进而获得由东道国向投资母国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

(二)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新的界定。在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中, 实际上是将通过这种投资获得的各种促进技术进步的因素都归结为直接获得技术的名下, 而实际上这些因素不仅包括技术, 还包括科学、人力资本、管理、文化等方面。因此, 本文将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定义为为了获得更为先进的存在于人力资本和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无形资本上的更为先进的技术、科学、管理、营销、文化等知识和实物所进行的国际直接投资, 一般的流向是投资由落后国家流到先进国家。

三、创造性资产和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一) 国外关于创造性资产的研究。20 世纪末, 邓宁首先提出了“创造性资产”的概念。在其著作《跨国企业和全球经济》当中, 对此概念做了详细的阐释。文中强调, 创造性资产其实是一种具体的资产形态, 它以知识为基础, 通过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形成的资产。这种资产, 可为公司或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与其他资产一样, 这种资产也由无形和有形之分。有形资产比如金融资产存量、通讯设施和销售网络等。而关系、能力、才能、态度、技能、智能、商誉、商标、信息存量等等, 则都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在经营活动活跃的情况下, 这种资产也是非常强的。无形资产的共同特征是知识性强。

关于“创造性资产”, 联合国对其作出了这样的界定:那些以一个共同的基础知识为基础, 包含商誉、商标、能力、态度、技能等主要内容的无形或有形资产, 就是所谓的创造性资产。这种资产, 直接决定着公司竞争力以及创造财富能力的强弱。

邓宁 (1996) 按照创造性资产的形态将其分为技术性创造资产和管理性创造资产。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 他又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认为知识相关资产、管理和组织相关资产、基础设施相关资产、劳动力相关资产等, 是创造性资产的主要内容。

(二) 国内关于创造性资产的研究。杜小君 (2003) 认为, 东道国的竞争优势, 就集中体现在创造性资产上。这种优势的形成不是偶然的, 而是长期积淀的结果。创造性资产内容丰富, 如良好的制度和管理体系、较高的产业集聚度、便利的资本获得、潜力巨大的人力资本市场等等, 都是其具体的内容。李松林 (2003) 归纳出了创造性资产的七个特征, 分别是:有价值、公有特性、很强的流动性、外部性、难以模仿、不可交易、转移成本较高。

(三) 国内外关于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邓宁 (1998) 强调, 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的快速增长, 成为跨国公司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对外直接投资动机方面最显著的变化。对于优势的获得, FDI更多的是通过加强与外国公司合作或者新资产并购的方式, 而那种基于既有所有权的方式, 逐渐被他们所忽略。如今的兼并收购, 越来越多的采用FDI形式, 而这充分体现着创造性资产寻求型FDI的快速增长。吴先明 (2007) 指出, 在新技术应用与开发活动研究方面, 发达国家具有一些显著地优势, 如生产效率较高、创新精神较强、支持性基础设施完善、技术人才集中等等。众所周知, 外部性是创造性资产的一项显著性特征。我国企业可充分利用这方面的特性, 完成创造性资产的获取。

综合上述观点, 创造性资产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过的内含着知识的有形的、无形的资产以及人力资本。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其目标就是获取具有如此特征的资产。在此方面, 其与本文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战略性资产和战略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一) 国外关于战略性资产的研究。戴理科斯和库尔 (1988) 最早提出“战略性资产”一词, 他们认为, 这种资产是一种存量资产, 是投资积累的结果。舒梅克和艾米特经过系列研究, 明确地界定了此类资产的内涵, 即那些独特的、能帮助公司产生竞争优势的能力和资源。

另有理论强调, 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难以模仿的资产为战略性资产。由于这些资产的独特性以及难以模仿, 加上资源缺乏流动性, 其竞争对手不能很容易地得到这些战略性资产, 从而使得企业可以实现这些战略性资产上的经济利益。

威廉姆森和非登依据统一的标准, 对战略性资产进行了细化, 并最终划分为以下五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渠道资产, 常见的有分销商忠诚、已建的渠道入口;二是顾客资产, 常见的有顾客忠诚、品牌认知;三是过程资产, 常见的有组织体制、生产机制、技术产权;四是投入要素资产, 常见的有融资能力、供应商忠诚、市场知识;五是市场信息资产, 常见的有需求价格弹性、竞争信息收集。

(二) 国内关于战略性资产的研究。舒惜虞、陈英 (2002) 认为, 战略性资产实质上是一种特别的无形或有形资源, 这种资源是可以拥有或者可以控制的。战略性资产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租金, 便于公司或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此外, 隔离机制也是这种资产所具有的。如非交易性、难于替代性、难于模仿性、顾客价值性等, 都是此类机制的具体体现。

(三) 国内外关于战略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Dunning指出, 提升国际竞争力, 是战略性资产的最终目标。而在此过程中, 需要想方设法的获得各类关键性的资产, 如技术资产等。隋月红 (2013)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出了研究命题, 认为, 我国逆向OFDI不仅有战略性资产积累导向, 而且有明显的国内外市场扩张导向, 并结合转型经济体特征给予了理论分析。最后, 利用2003~2010 年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支持了该命题。

(四) 战略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创造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总结以上观点, 可以得出结论:战略性资产是基于共同的知识基础的、能够持续产生竞争优势的、难于被替代和模仿的、具有隔离机制的一组独特资源与能力, 尽管这种隔离机制并不能完全保证战略性资产的外部性不发生。

因此, 在内涵方面, 创造性资产要明显大于战略性资产。创造性资产囊括一切经过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作用后的无形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而战略性资产是指能够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的资产, 是创造性资产的一部分, 是创造性资产中较为独特、能产生较多经济租的部分。

如果将提升一国研发能力的对外直接投资定义为战略性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则与实际不符, 因为实际所学习到的内容远远超过了战略性资产的范围。然而, 在实证中, 多数情况下, 是将二者等同了起来。经过扩大处理, 两种对外直接投资在内容上达到一致。

五、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所研究的三种对外直接投资, 其内容其实是一致的, 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根据对文献资料的粗略统计,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提法出现的频率最高。因此, 建议将此类投资统一称为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参考文献

[1]Dunning, J.H.The geographical sources of competitiveness of firms:The results of a new survey[J].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1996.5.3.

[2]Kogut B, Chang S J.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73.3.

篇4:对外关系史

摘要:本文主在研究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互关系,首先回顾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关系的经典理论,并从中根据我国自身情况,总结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情况,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观点,得出结论。

关键词: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实证分析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研究一直是很多学者的研究方向,他们两者的关系从分歧到开始融合,又到一体化,这一切都是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一步步加深的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说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是企业国际经营的两种主要方式。而在当今,对外直接投资以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对外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

一、理论基础

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出发,两者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一方面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的前提假设截然不同;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的生产要素是同质的,不能自由流动的,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则假定要素流动,对外投资的原因在于各国资本要素的利率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主要的联系反映在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

罗伯特·蒙代尔认为在存在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果直接投资厂商始终沿着特定的轨迹实施对外直接投资,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就会缩小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大对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形成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依据他的逻辑,由于资本要素的国际流动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即限制资本流动可以促进贸易,增加贸易障碍则可刺激资本流动。资本流动越自由,替代贸易的作用就越大。

关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创造效应的研究主要是小岛清和马库森和斯文森。小岛清在《对外贸易论》中指出:“直接投资不但是资本的流动,还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知识等的总体移动。”在贸易障碍产生投资的情况下,资本主要是流入进口替代部门。然而,如果资本的流动不是由关税引起的,而且主要是流入出口部门,那么投资和贸易之间就将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在这种条件下,资本流动将导致进一步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扩大贸易规模。马库森和斯文森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表现为替代性还是互补性,依赖于贸易和非贸易要素是“合作的”还是“非合作的”。如果二者是合作的,那么贸易和投资将表现为一种相互促进,即存在互补关系;如果二者之间是非合作的,则贸易和投资表现为替代关系。

二、中国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

我国的对外贸易是从1978年确立了改革开放开始的,并一直持续着高速的增长,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更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高达22072.7亿美元,在世界贸易大国中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这样的迅速增长和贸易数额庞大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个特点。第二是近年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第三,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现在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出口,更是加大了向高科技产品和创新产品的出口。第四,虽然外资企业仍然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但随着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力量,他们在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第五,出口加工区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同时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加快,出口贸易区域布局。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有很多弊端,贸易不平衡压力日益增大、出口增长方式亟待转变、贸易摩擦不断增加重要资源性商品进口安全问题凸现。但从总体来看,中国的贸易正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方向前进。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体现是“走出去”战略。主要特点有:一是“走出去”的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78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75.6亿美元。二是投资地区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香港、泰国、俄罗斯、秘鲁、新西兰、南非。三是投资领域不断拓宽。由初期从事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等少数领域,支部扩展到加工制造、石油化工、电子通讯、科教文卫体、交通运输、设计咨询、监理、计算机服务、资源利用、农业合作、研究开发以及医药等众多领域。四是投资方式已经扩大到投资办厂、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创办境外工业园区等。第五,国有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民营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第六,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相对忽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偏重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制造业的投资,忽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而忽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结果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的断档与分割,致使对外投资风险加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在中国的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一直受到各界学者的研究,很多的学者通过对中国自身的情况的分析,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的贸易发展。主要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消化吸收传统技术和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構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中去,可以带动我国的技术设备、劳务和商品的出口。此外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带动设备和中间产品的出口,(1)中方以设备作价进行投资,从而有利的带动了我国设备的出口。(2)通过设备更新和配套要求带动出口;(3)通过向海外企业供应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带动出口。

三、实证分析

本文即使要验证中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互补和创造的关系。通过在《中国统计年鉴》(2010)和商务部网站上的数据搜集,整理出了从1991年到2010年各年的中国进出口总额、对外投资、出口额的表格,如表1。这里所列的进出口总额与出口额为货物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额为非金融投资。

在表中IETRADE表示中国进出口总额,CFDI表示为中国对外投资额流量,EX表示中国出口额。为了验证在中国,中国的对外投资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我们采用了计量方法。首先是计算中国进出口总额与对外贸易的线性关系,我们得到:

从中可知R2=0.82,其相关系数很高。而且CDFI的系数为42.3,则证明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相关关系,进出口贸易总额是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而增加的。

然后又把IETRADE作为因变量,CFDI作为自变量,可以的出新的计量公式:

CFDI=-41.18836223+0.01929631656*IETRADE.R2=0.816187。可知其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间的仍然为正相关关系,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变化。但是INTRADE前的系数为0.0193,说明进出口的小幅增额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起明显的作用。从上述两个检验中,我们很容易得知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相互关系的,而且属于创造效应,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互补。

最后,我们通过上述两个检验的结果,通过计算CFDI与EX的对数相关关系,来确定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我国出口的促进作用到底是多少。

在公式和结果表格中,R2=0.66,CFDI前面的系数为0.61285,可知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呈现正相关,当对外贸易额提升1个百分点的时候,我国的出口额提升0.61285个百分点。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不会抵消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还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所以我国应该大力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发展我国的企业,更可以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

四、结论

篇5:教案《唐朝的对外关系》

学校日期:

课题:年级:主讲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唐朝对外海路交通路线、大都会和市舶使;唐朝和朝鲜的交往;唐和日本的往来以及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唐和印度的友好往来及其玄奘对唐印交往的重大作用。

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唐和亚洲、欧洲等国的来往出现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2)通过联系世界史讲唐与朝鲜、日本、印度、波斯等国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重难点

1、重点:唐朝对外交往的条件,唐和朝鲜、日本的交往

2、难点:唐对外交往的条件和对各国的影响。

三、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数

1、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

2、教学时数: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在上课前老师要问大家几个问题。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和服吗?和服与中国哪一个朝代的服饰相似?

(众答:略)

出示和服图片

对,和服与中国唐朝的服饰很相似。它是日本人根据中国唐装改装来的。除此之外,日本国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生活习俗以及道德都与中国很相似。为何日本文化与唐朝文化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呢?唐朝的对外关系又如何呢?想知道答案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吧!

(板书)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同学们,回顾前面几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上都高度发达。特别是开元盛世时,唐朝的繁荣达到顶峰。那么,同学们来总结一下唐朝对外交往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众答略

你们总结的都很哈,老师带着大家来综合一下。

(板书)

一、唐朝对外交往的条件

1、国家的安定统一。隋唐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时期。特别是唐朝时期,疆土的辽阔(结合唐朝地图讲解),政治的清明、军事的强大等使得唐朝安定统一。

2、经济文化的繁荣。经济方面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如制瓷业、造纸业、纺织业以及长安等大都市的商业发达。文化方面唐诗、舞曲、绘画、书法、医学等也高度发达。

篇6:学案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一、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1.与朝鲜的关系

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曾多次派人赴汉,先

后会见汉武帝和

,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当

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2.与日本、越南的关系

(1)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

”。东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使者“

”金印。通过不断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倭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三韩 汉光武帝 使译通于汉 汉委 奴国王

(2)两汉时期,中越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

切。3.丝绸之路

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

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

路”。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

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贸易往来,这就是

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张骞 南海诸国 印度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

行至

,未能到达大秦。

(2)《后汉书》记载,166年,安敦王朝派

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

同欧洲国家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波斯湾 大秦

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如何?

答案(1)先陆路为主,后海路为主。西汉开辟了

陆地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

了与西亚等地的交往,唐代的陆路、海路商业通

道都很发达。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的主要

通道已以海路为主。

(2)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以加强友好交

往为主。

(3)外贸伴随着经济文化交流。西亚不少商人带

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的科技也伴随着外贸外传。

(4)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回族的形成就是中外

民族融合的结果。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1.和新罗的往来

(1)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

(2)唐朝的长安和沿海城市设有“

”、“

”,接待新罗商旅。

(3)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

(4)新罗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新罗在、、、风俗等方面,都

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新罗坊 新罗馆 姓氏 服饰 节令

2.和日本的交往

(1)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唐朝时,日本十多

次派出遣唐使。

(2)日本的,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

动的,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

(3)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

(4)日本的各级学校教授。

(5)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

(6)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 和中国的 等。大化改新 儒学 吉备真备 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1)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有往来,彼

此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

②以

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

③在中印文化交流中,高僧

起了重要

作用。

(2)与中亚、西亚:中亚一些国家同隋唐往来密

切,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其

中与波斯的交往尤为密切。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

了一个半世纪。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佛教 玄奘 义净

(3)与欧洲: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

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唐朝的、大量

运往欧洲。

(4)和非洲:唐朝时和非洲也有来往,中国史书

上有这方面的记载。丝绸 瓷器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案(1)通过官方和民间贸易。汉唐时期,“丝

绸之路”水陆并举,明朝郑和下西洋等。

(2)官方派遣使节或留学生。唐朝时,日本派遣

13批“遣唐使”来中国;大食与中国通使达一个

半世纪;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日、朝都曾

向中国大量派遣留学生。

(3)宗教传播。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内地。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等。

(4)战争。隋炀帝对高丽的战争;成吉思汗的远

征;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康熙帝时

期的两次雅克萨之战。

三、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1.明朝

(1)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次航

海,出使西洋,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

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地区。

(2)华侨开发南洋: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

人迁徙到南洋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

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的奸

商勾结倭寇,共同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戚

继光率戚家军,在九战九捷,并与

配合,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

本肃清。红海沿岸 非洲 台州 俞大猷

(4)

殖民者租占澳门。

(5)明末,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2.清朝前期

(1)郑成功收复台湾:①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

兰殖民者。②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①明清之际,俄国强占

了我国的雅克萨和

等地。②1685年和1686

年,康熙帝两次组织自卫反击战。③1689年,中

俄签订《

》,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

题。葡萄牙 荷兰 尼布楚 尼布楚条约

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1)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主要

有葡萄牙、荷兰、沙俄等。

(2)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

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

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考能提升

主题: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典例】(2008·上海单科)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

城(位于今新疆吐鲁蕃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

“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

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

察此画,回答问题。圣枝图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第(1)问要从图片中提取信息来论证设问观点。

第(2)、(3)问要从两汉史实和现实工作、学习中探讨、论证观点。

答案(1)壁画中人物的相貌、服饰,壁画中的场

景等。

(2)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东西方之间能够进行经

济、文化等交流,或从西汉到5世纪时期,匈奴活

跃在西域及欧亚广袤草原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佛教就是通过西域流传到中

原的。

(3)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他考

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考向预测

考向一

发达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

【示例1】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

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 的朝代是

()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地图信息,调动所学知

识判断问题的能力。地图关键信息“天竺”、“大食”“新罗”,这些是唐朝时期对周边国家

的称,故应选B。

答案

B 考向二

古代中国的对外友好交往

【示例2】2007年2月,印度天竺那烂陀举行玄奘纪

念堂落成典礼,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出席。印

度举行这一盛大庆典是因为

()

A.玄奘长期生活于天竺那烂陀

B.天竺那烂陀是佛教的诞生地 C.唐代高僧玄奘曾去该地取经

D.玄奘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能力。

题干提供两个现象,一是那烂陀举行玄奘纪念堂

落成典礼,二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应邀参加。能够

同时解释这两个现象的原因,只能是D项。A、B、C均只能满足第一个现象,与第二个现象无关,故

应排除。

答案

D

一、选择题

1.《后汉·东夷传》载:辰韩“其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为徒,有似秦语。”上

述材料表明

A.张骞通西域传播了先进文化

B.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秦朝语言中有外来词汇

D.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

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从辰韩的语言称谓皆与

秦相似这一信息可判断辰韩深受中国文化影响。B 2.秦汉时期,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

华文明都可以传播到的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

B.印度半岛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沿岸

解析

秦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

())

(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最南端的一条

通往印度,其余两条通往安息、大秦和大宛、康

居。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因此B

项符合题意。B 3.“舍生取义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的这

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打通丝绸之路

B.法显到天竺研究佛学

C.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唐风”“奈良”等词,由此

判断此历史事件发生在唐朝,且与日本东京有

关,故选C项。C 4.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

使充此。”这反映出

①新罗文化比较发达

②新罗与唐朝关系密切

③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④唐政府重视对外交往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不仅要明确材料的含义,还要判断材料

反映的史实。其中“有类中华”反映③,“颇知书

礼”“善以讲论”反映①,“选使充此”反映②④。D 5.通过下图两枚同时期铸造的钱币(仿制图),说明

唐朝与日本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贸易频繁

②中国文字对日

本文字的创造作出了贡献

③中国制钱对日本影响

较大

④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既要看到表面信息,也要看到深

层次信息,直接信息可从钱币的文字、形状上得

出,即②③;由间接信息可得出贸易往来和相互

影响,即①④。

答案

D)(6.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上网搜索古

代中非交往史实,键入的有效“关键词”是

()

①杜环

②郑和下西洋

③吉备真备

④非洲黑

人陶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吉备真备是唐朝时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 人物,与非洲无关,故应排除含③的选项,只能

选B。B 7.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一副题联:“继张

(骞)班(超)立功异域,开哥(伦布)麦(哲伦)

探险先河”。此联称颂的杰出人物和事迹是

()

A.“玄奘西游”

B.马可·波罗来华

C.郑和下西洋

D.成吉思汗西征

解析

从题干中的“印度尼西亚”“立功异域”“探险”

等词可判断C项正确。C 8.2008年9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与日本”论坛在 北京举行,讨论今后中日经济合作发展的前景。

历史上中日两国很早就有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日本特产檀弓、果下马输入中国

B.汉武帝时朝鲜半岛国家通过日本“使译通于汉”

C.东汉光武帝赐给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两汉时期,日本“嫁娶以礼”,语言、称谓与

汉相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能力。A、B、D三项史实叙述错误,檀弓等是朝

鲜特产,“使译通于汉”是日本通过朝鲜半岛而

进行的,“嫁娶以礼”的是朝鲜。C 9.秦汉时期,中国与东亚国家政治关系非常密切。下

列史实中能说明这一关系的是

A.秦朝时朝鲜半岛北部的辰韩被称为“秦韩”

B.汉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

C.1784年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

D.中日两国流传的徐福东渡的故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

A、B两项叙述错误,因为称“秦韩”应是两汉时

期,“使译通于汉”应是汉武帝时。D项徐福东渡故

事是民间交往。C 10.女性的裙子,在初唐流行高腰束胸、宽摆拖地的)(样式。这种裙式,至今还影响着朝鲜、韩国的女子

裙装风格;中晚唐时,流行多层广袖上衣,外面围

上宏大拖地的厚重裙子,日本著名的宫廷和服“十

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而来的。可见唐文化对

这些国家影响之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本的服饰、风俗等深受隋唐文化影响

B.朝鲜半岛上的辰韩服饰与唐服相似

C.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唐朝服饰传到罗马帝国

D.《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唐服在天竺流行的状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

料中没有提到罗马和天竺的情况,只是提到唐朝

服饰对日韩服饰的部分风格产生很大影响,而不

是相似,所以应该选A。A 11.下列各项中,反映了唐政府对外开放成果的史实

的有

()

①海陆商路发达

②铁犁牛耕技术开始在越南

推广

③赐“汉委奴国王”印

④波斯人开设

“波斯店”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和再认再现历史知

识的能力。①④是唐代史实,符合题意;②③是

汉代史实。D 12.对外交通由汉唐的陆路为主转为宋元的海路为

主,其主要原因是

()

①北方战乱

②经济重心南移

③指南针应用

于航海

④阿拉伯帝国阻隔交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北方战乱较

多,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再加上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因此宋元时期对外交往以海

路为主。D 13.梁启超曾感叹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

布„„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出现“郑和之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受传统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制约

B.中国再没有出现明成祖式的开明君主

C.伟大的航海家可遇不可求

D.中国造船工业比西方落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航海)

事业不能延续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郑和航海不计经济效

益,缺乏生命力;闭关锁国使航海事业每况愈下。

西方受资本原始积累驱动,航海事业蒸蒸日上。A

二、非选择题

14.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大开放,我国成功实

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

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大食商人不少定居在唐

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受到唐政府尊重。

„„唐朝时,造纸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到西方,唐

也从天竺学会了熬糖法等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用书》 材料二

„„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 熙帝曾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与西方国家 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康熙帝又 在1716年实行禁海,对海外贸易规定禁条,严加限 制。„„实行海禁后,海上一片荒凉。西方国家的 贸易商船,清朝“听其自来,不许往贩。”每年来华 商船不过几艘。„„

广东普宁县蓝鼎元著《论南洋事宜书》,论

述闽广形势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

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闽广

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 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

蹙„„今禁南海,百害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鲁迅《看镜有感》(1)材料一中反映的唐朝对外政策是什么?有何重

大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实行这

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一政策对我国有什么

影响?

(3)结合鲁迅的话,说一说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

化和你的认识。

答案

(1)政策:对外开放(或兼收并蓄)。影响:这种政策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唐朝与各国的联系和交往;提高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2)政策:海禁(或闭关锁国)。社会根源:封建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影响:阻碍了中外正常贸易

和交往,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国计民生与

社会安定;造成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

界发展潮流。

(3)变化:由对外开放、互相取长补短到闭关锁国、害怕接受外来事物。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才能富民强国。15.(2008·全国文综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

报此事。

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

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

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

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

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得益,建

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

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

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

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的英国国内背景。(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答案

(1)不同之处:①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②英方信函认为马戛尔尼使团出使中国可增进邦交,扩大贸易。

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就是出于这种心态。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

(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上一篇:出去游玩的假期日记下一篇:旅游社交与礼仪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