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024-05-24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共8篇)

篇1: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

自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从的145万猛增至的660万人,来增长3倍多。从整个国家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待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大军蜂拥而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动力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但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便经济保持7%—8%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在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2.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以前,我国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设置专业课程,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很多高校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结果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3.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与素质和能力难以达到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而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但是,受我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篇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学生是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精华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基层是社会各种组织中的细胞,是处于最低位置的一层,也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层,基层的稳定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组织的稳定与发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一方面,可以为基层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本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受观念、体制和结构性矛盾三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的融合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很多问题及困难。其一是观点因素,其二是体制因素,其三是结构性矛盾。正因为这些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篇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从广义上讲, 大学生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 作为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 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从狭义上讲, 大学生指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 包括大专、高职、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从狭义上探讨大学生就业, 只是考察一般在校大学毕业生在即将告别校园, 走向社会的职业选择和落实情况。陶小江 (2004) 认为大学生就业是指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其即将结束学业完全进入社会之际实现同一定的生产资料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并认为学生就业具有一般就业的特点, 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体现在知识性、群体性、时效性、政策性、法制性等方面。[1]

我国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判断是以就业率来进行的。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每年6月份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计算公式为:[ (毕业生总人数-未就业毕业生人数) 筑毕业生总人数]×100%。在就业问题并不突出的时候, 就业率的统计一般只计算每年六月份的就业率,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尖锐, 在六月份毕业时候, 部分大学生未就业, 需要继续寻找就业机会, 又增加了毕业后三个月统计的九月份就业率和毕业后半年内统计的十二月份就业率。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008中国十行业就业指数》显示,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对比, 建筑行业的就业率为所有行业最高, 是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 接下来就业率较高的行业依次为化工、IT、医药, 分别占到25%、23.4%和20%, 而传媒行业的就业率为7.5%、机械行业的仅为3.4%, 行业不同对就业的影响确实非常大。

不同行业方向就业情况对比, 如下图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网

对于没有成功就业原因的调查, 如下图2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网

对于成功就业原因的调查, 如下图3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网

对于以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客观原因, 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本身的内在主观原因。

2.1 外在原因

2.1.1 我国人口基数大, 加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导致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

基于我国国情, 人口基数大, 据估计2009年我国新增加的劳动力人口约2600万, 而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1000万, 供大于求的情况非常明显。对于高等教育,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 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为15%以下, 大众化教育阶段为15%到50%, 普及型教育阶段为50%以上。我国高等教育扩大规模从1997年开始, 扩招目标为到2005年实现在校生人数达到适龄人口 (18—22岁) 的15%。据统计, 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是106万, 2007年则达到495万, 7年间翻了两番多, 2009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610万。

2.1.2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滞后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 人才需求市场发生了变化,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 我国许多大学沿袭老的专业及课程设置, 对于新兴市场的人才需求缺乏科学预测和规划, 使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 导致现在市场上人才的结构是白领过剩、蓝领短缺, 缺乏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而学科型、科研型人才相对过剩。

2.1.3 学校对大学生择业的指导缺乏针对性。

目前, 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同程度的存在专职从业人员不够、就业指导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大部分都较低且很多没拿到职业指导资格证书、指导方式单一、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效果较差、就业信息收集滞后、对用人单位后期反馈、跟踪工作做得少或基本没做, 不能及时有效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

2.2 内在原因

2.2.1 就业观念落后。

不少大学生不能对就业形势进行正确的分析, 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政府机关去工作, 都希望身居要职、做管理、拿高薪, 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去工作, 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长此以往, “大学生就业难”自然日趋严重。根据《2008中国十行业就业指数》大学应届生行业选择, 如下图4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网

就业率为3.4%、位居十行业中最末位的“机械”行业, 却在就业热门排行榜中名列第四;而就业率名列榜首的建筑行业, 似乎并不太引起就业者的热情, 排名直落到第七。

2.2.2 职业能力欠缺。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职业素质、专业技能。目前, “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形成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就业鸿沟。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的特点是应试教育, 导致学生考试分数高, 实践动手能力差, 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相当普遍。学生素质与社会要求出现偏差, 导致就业难。

3.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

3.1 学校层面

3.1.1 加强市场调研, 使专业及课程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高校应进行全面、系统、充分的市场调研, 摸清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趋向, 对专业及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合作, 高瞻远瞩,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努力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 用特色、品牌赢得市场, 使学生知识结构合理, 实践操作能力精湛, 为学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3.1.2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由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刚起步, 大多数高校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应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用各种形式普及职业规划理念, 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 改变传统就业思想观念, 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在借鉴国外成熟职业指导理论的基础上, 中国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特点,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同时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3.2 学生层面

3.2.1 夯实基础, 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 越来越多地把目光从对求职者单纯的专业技能考核转向更能够反映求职者未来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能力素质测评, 就业竞争也就成了自身综合能力的竞争, 大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多参加技能培训, 多参加实践, 学会沟通与协调, 提高自己的全面综合能力。

3.2.2 端正心态, 主动参与竞争。

端正心态, 克服期望过高、追求完美、徘徊观望、过分依赖、骄傲自负、失望自卑和从众盲目的障碍, 以进取的心态积极进入到就业市场中来, 不怕困难, 敢于迎接挑战。据《2008中国十行业就业指数》显示, 经过多次面试而成功就业的人数达到48.9%, 占了多数。

摘要:本研究立足于《2008中国十行业就业指数》基础上, 从外部原因和学生自身内部原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并基于此,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导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愿意,指导对策

参考文献

[1]陶小江.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2004, 12.

[2]中国网.www.china.com.cn.

[3]刘晓玲, 蔡晓燕, 赵立凝.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教育探索, 2009, 11:115—116.

[4]霍晓亮,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2007 (1) :67—68.

篇4: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如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不相符、人才岗位结构不合理、社会价值取向的偏见、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或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总之,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社会的因素,又有学生的自身因素。在这诸多因素中,笔者认为学生自身的因素才是关键。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表现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表现出一些自身存在的缺点:如择业时“眼高手低”、求职技巧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职业目标不明确、专业技能不强、心理调适能力较差等。综合以上表现,本人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二、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在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

主要表现:一是薪酬期望值高出现实市场行情,一味追求稳定收入和高收入;二是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只选择发达地区、工作环境好的大企业,而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造成学生薪酬、工作环境期望值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缺乏对就业现实形势的了解,对自我的职业的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再加上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安排呵护下长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的理想职业目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成本连年上升,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出于经济投入和收益差距的考虑,难以接受较低薪酬的“底层”工作,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

2.在就业心理上承受能力不强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表现主要有:浮躁、焦虑、抑郁、自卑、盲目从众等等,这些不良的心理表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合适的定位,从而导致了就业困难。

(1)就业焦虑心理。产生焦虑心理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是毕业日期越来越接近,工作还没着落,学生难免会为之焦虑。第二是家长和老师总是灌输学校是单纯的、社会是复杂的理念,使有的学生对进入社会后的人际关系感到恐惧,心里也会产生焦虑。如果毕业生对这种焦虑体验过度或持久,就会形成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2)就业自卑心理。不少学生本来是由于高考考得不理想才进入高职学校,刚入学的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继而产生的是自卑和茫然。强烈的自卑感一直困扰着他们,就业时面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条件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应对,而是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名牌学校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不敢正面对待就业问题。

(3)就业抑郁心理。一些大学生频频向其理想中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很少接到回音,从满怀希望到希望破灭,使他们的情绪低落,心情紧张而压抑,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了信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抑郁心理,反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3.在就业竞争力上水平不高

(1)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实践技能。高职学生很多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就不优秀,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睡觉,作业抄袭,三年下来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甚少,更不用谈实践技能。再加上学校在教学设置方面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针对学生实践技能提高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空有知识而不会应用,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综合素质不高。一些学生仍然认为在大学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因此很少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对社团活动也不感兴趣,只追求学习成绩。这样就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足。而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是学习成绩好而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用人单位并不欢迎。

4.在就业规划上比较欠缺

不少学生在面对就业的十字路口时,茫然无措,不知何去何从。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一方面,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在人生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虽然很多学生都知道“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科学规划出可行的职业目标,并对各个职业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导致这类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比较盲目。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也不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设计指导。首先,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上,课时少,上课时间基本在晚上;其次,授课教师大多没受过相关的专业训练,空谈理论,上课气氛沉闷枯燥,使大部分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不重要”,在上课时经常旷课去做其他事情。最终使这种“就业指导”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针对学生就业困难提出指导性对策

1.完善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就业程序、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技巧,还要帮助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值,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保持良好的求职心态,增强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1)重视就业指导课,提高教学质量。要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从入学至毕业,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一要加强对当前就业指导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二是可以直接聘请专家主讲就业指导课。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就业指导专业教研室,为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供制度保障。

(2)授课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接受效果。例如:邀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讲述自身的求职体会;开展面试模拟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接受效果。

2.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学生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尽早进入新的社会角色。从大一开始应在就业指导课中安排职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新生的心理特性、人格、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培养心理调适能力。还可以通过团体咨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他人和外部客观世界,完善自我。要注意对职业指导人员进行心理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建设完善的职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建议。

3.注重社会实践训练,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用人单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优秀,更需要技能过硬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平时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就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按照职业需求来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专业技能相关的竞赛来强化专业理论、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资格认证,保证学生能顺利获得“两证”:学历证和职业资格证,提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同时开展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一是尽可能为每位学生创造“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公司实习的过程中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全面的认识,并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去打工求职,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4.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加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拟定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充分利用人才网络测评,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素质测评,找到适合自己性格、个性和兴趣的职业方向,然后以测评结果为依据编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通过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加大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培训指导力度,在学生制定职业规划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给予及时科学的指导。

以上是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规划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指导对策。当然,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更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以及学校和企业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刘宝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3]方丙丽.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心理原因分析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

[4]张敏强,等.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5:现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近年来已成为中国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为研究起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原因探讨,提出对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问题;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状况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压力总量压力持续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重。据新华社北京5月20日专电(记者 白靖利)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顿时,“史上最难就业年”“毕业即失业”等各种词汇一时间风靡全国。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呢?又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本文做如下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1999年5月中央作出扩大招生规模的战略决策,使我国教育成为了“大众教育”。这被西方通讯社称之为“惊人的一跃”的决策,除了扩大内需和减轻就业压力外,还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然而在这些优点的背后也藏着许多的不利影响

1、扩招的速度过快。据教育部统计,随着高校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1万,2011年增至660万,2012年则达到了680万,而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为699万比2012年多了19万人。高校扩招飞速前进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大学生的供给远大于市场需求,大学生市场供需矛盾化突出,使得毕业生就业率降低,竞争压力大。

2、高校扩招结构不合理。高校扩招过于理想化,忽视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要。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一方面师资队伍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办学规模,生师比过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基本是直接来自应届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缺乏实际经验,只知道满堂灌和概念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从而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扩招过程中教育质量下降。从精英式的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数量虽然呈大规模增长趋势,但其素质却没有大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深入精通的知识,学生们学习只是为一张文凭。在大学里,大学生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60分万岁,61分浪费”,教育成为了一种“应试教育”。这就导致了中国市场上对普通职业需求的饱和和对高、精、尖端职业的极度缺乏。

近几年,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高校扩招的后遗症余威太大,仍沿至今,每年仍有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年年叠加累积,愈演愈烈。

(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意味着教育目标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而大学现在都在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单一的培养模式,忽视了人才市场需求更大的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致使求职者所学的技能与空缺的职位不匹配。无法适应企业的需求。

2、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高校就业指导缺位,机构不健全,队伍专业化水平过低。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对学生在求职方法、技巧、何如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大学往往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的这种“应试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认为读书就为了考试,考试过了就能拿到毕业证,毕业证拿到了,几十年的“寒窗苦读”就结束了,就迈向社会工作了。因而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读课本知识,不懂开拓相关知识,自然所能学到的知识面就相对狭窄,专业技能也不精。学生只知道背书读书,忽略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大学里的学生往往能高谈阔论,却无法付诸实践。

(三)企业用人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企业招聘需求不明确。企业在招聘前没有认真做好职位分析,没有清晰明确的招聘计划和工作方案。一些企业聘用应届大学生的条件过于苛刻。不论什么职位,一概要求高学历和高经验,更出现了招保安要硕士生的笑话。似乎优秀人才就是一个过得去的学历和一段看似相关的经历。然而,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哪来的相关经验呢?倘若每个用工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那么学生的工作经验该从何而来呢?由于用工单位的这种盲目招聘条件,导致许多毕业生望而却步,难以实现 “人尽其才”。因而常常出现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市场上则出现大量的人才未能就业的现象。

(四)大学生自身问题对就业的影响

1、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准确,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更好的工作。而放弃了眼前的机会。还有一些名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总是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社会上的精英,目标就是非大公司不去,当然那些公司的招聘名额也是有限的,例如:1997年段会军曾以物理化学满分的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流体专业。2001年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回到山东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南躲庄村老家务农。7年前,只因父亲段世江一句“那么好的学校找不到工作”便离家出走,整整7年从未回家,至今音信渺茫。61岁的母亲已经哭瞎眼睛。父亲段世江让记者转告儿子:“无论你现在是贫是富,只要你平安,只要你活着就好。”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许多孩子只会学习,只会考试,但就是不会与人交往,人前不会说话。有的学生在校学习行,可走进社会就不行了。文凭只能证明你从哪里来!至于能到哪里去则不能再依靠北大,而要依靠自己。

2、由于我国的地区结构发展极为不平衡,形成了东南部发展较快,而西北部发展慢的格局,所以大学生们往往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3、大学生自身素质跟不上市场需求。大学生在就业时常常表现出职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加剧,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社会无法接轨,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来共同努力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人事制度,创新观念、改进工作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一)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大学生就业。我国政府应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宏观调控、深化教育体制、培育就业市场、扩宽就业渠道等方面做积极的工作。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支持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积极鼓励校企合作,设置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专业,加大培养力度构建学校企业之间的就业桥梁等。通过制定各种灵活就业的鼓励政策以及跨省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能享受的优惠政,不断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同时强化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大学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等一系列能够优化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环境的政策。政府作为供给方的主要控制者,要大力推进岗位信息发布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承担公共信息的发布工作,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岗位信息和职位空缺信息的统一发布制度,扩宽信息发布渠道,规范人才市场,从而减少就业中的摩擦性矛盾。

(二)教育部门应制定各类人才培养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高校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重点教学理念。首先要改变以往单纯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能尽早的适应社会的要求,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帮助学生准确的给自己定位和及时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其次,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及时收集相关数据,对相关数据的整合分析,可以及时的了解就业形势,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高校通过信息整合后,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设课程和调整专业,有所选择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同时要不断的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帮助。最后,应积极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扩大高校就业信息渠道,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招聘会。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技能的人才,利用高校的知名影响力,给企业推荐优秀的人才,让优秀的人才能在更好的工作中发挥的更加出色。

(三)构建和完善企业用人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招聘用人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标准。在招聘前根据实际认真做好职位的工作分析,切莫尚自提高相关职位的学历要求,如销售人员一职,初中以上学历都能胜任的,就不必硬性要求要本科文凭的人才。招聘人员在招聘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招聘人员在招聘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主观随意性,应按照企业制定的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招收适合的人才。同时企业应完善人才的培训制度,不必一开始就要求应聘人员要三年或五年的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往往是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这时的他们最需要的也是工作经验。因而企业可以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促进新员工了解该职位有关信息和今后的工作职责,以便于新员工能更好的胜任该职位。规范企业招聘制度,是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大学生应转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

1、作为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应该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羊群效应”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就业的一个严重障碍,因此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是势在必行的。在如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应放低姿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目光长远,不必执意于到大城市工作,不必拘泥于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岗位另辟奇径。在校期间还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勤工俭学,不但能赚取零花钱还能累积实践经验。大学生还应有创业意识,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校创业培训活动,增长知识,累积经验,以便于毕业后自主创业,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另一途径。不但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还为就业市场增加了就业岗位,一举两得。

2、大学生还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为自己进行学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客观的认识了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未来目标。熟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为自己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让大学生有一个精彩的职业生涯。

就业不但是民生之本,人才资源也是国际竞争的最终竞争,因而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对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激增,大学生就业形势深受社会的瞩目,因此,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变得迫在眉睫。当然,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迎接挑战,以实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开创大学生就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魏森安.大学生择业现状及其社会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

3、周淑美.试论我国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现代企业教育》.2007.12

篇6: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大学生难就业已成为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率被认为是体现高校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直接影响到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的共同努力.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让市场供需平衡是摆在院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作了认真的分析,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办法有一些建议.

作 者:刘娜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41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473.8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存在问题 对策

篇7: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指导对策

刘守斌

武汉市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

摘要:本文从当前我国大学生、残疾人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入手,介绍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残疾人和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分析了制约我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探讨性地提出了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日显突出,加上今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残疾人大学生首当其冲,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就业难问题更显突出。“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强自立,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1〕解决好残疾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本文从分析当前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难的原因入手,提出相应的指导对策。

一、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和残疾人及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规模逐年上升,加上近五、六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145万人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经迅速增加到611万人,毕业生人数增长3~4成,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镇转移,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会遇到的问题,我国的人口总量决定了供大于求将在我国长期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外向型企业生产经营受到的冲击较大,去冬今春我国出口企业倒闭和停产、半停产面较大,造成全国有近2000万农民工回乡,虽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拉动内需和刺激经济的相关政策,使整个经济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呈回暖迹象,但整个经济的恢复还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据今年10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反映,目前我国全社会登记失业人口仍近1000万人,加上返乡农民工的大量就业需求,整个就业压力很大。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残疾人首当其冲,在就业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

2.社会对残疾人关注不够,支持理解不够。一些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残疾人有歧视,更多的企业与单位不了解残疾人能干什么,排斥甚至侮辱残疾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使残疾人的心理受到伤害,工作环境受到影响,心理压力较大。有些单位对残疾人有偏见,把残疾人视为“残废人”,认为他们是社会和单位的包袱;有些单位认为使用残疾人有损企业的形象,尽管残疾人大学生有能力,但是能力并不能够弥补他们的身体缺陷,用人单位一样因为缺陷把残疾人大学生拒之门外,某些录用了残疾人的单位,也不能正确地看待残疾人,对残疾人的专业和技能持怀疑态度,使用上有很大的歧视性,使残疾人的专业技能无法施展。

3.残疾人就业岗位不足,就业方式不够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供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应相对增多,如微机操作、文秘、会计等,但现阶段的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大多还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水平。据湖北省第二次全国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83.95%的残疾人集中从业于农、林、牧、渔和水利业,充实和完善。

5.家庭以及残疾学生对就业的期望较高,不能正视自身的缺陷。一名大学生,经过十五、六年的学习,家庭对其的投入巨大,对于学生家长而言,自己在孩子身上的投入的财力和精力,加上国家对残疾人就业有一定的优惠政策,能够在残疾学生毕业后得到一份可观回报的工作,使孩子自食其力地生活是十分自然的希望。对于残疾大学生而言,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与常人不一样的困难而取得大学学历,能找到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是自己学习最终的结果。但是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他们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大学毕业后多希望找到一份“收入高、地位高,并十分稳定的好工作”。但是这样的岗位能吸纳残疾人大学生必然有限,如果大家把目光都锁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就业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些残疾人眼高手低,不能正确正视自己的身体缺陷,能从事的事情不愿做,一张口要做坐办公室高工资的工作,而自身的能力条件又不能胜任,使用人单位大摇其头,影响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

6.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许多高校没有系统的对大学生进行的择业观、职业观、诚信观和创业观指导,而更多的是大四毕业之前开办几场讲座的突击指导或是开办一门由一个专业甚至一个年级在一起上就业指导课,而针对残疾人特点的专业指导就更少。这些应付层面的就业指导对学生根本起不到实质的指导,忽视在职业生涯设计、自主创业、个性化择业等方面结合在一起的全程化指导,缺乏个性化、层次感,有时反而会使学生就业思维紊乱。此外,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专家化、专职化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

社会公民从内心上接受残疾人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真诚关爱和扶持残疾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形成“扶残、助残”的社会良好风尚,有关部门应对各用人单位进行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把维护公平,反对歧视作为用人单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摒弃对残疾人一无是处的错误观念,正视残疾人,尊重残疾人的价值,鼓励用人单位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按照国家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特别是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

3.提高残疾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要以就业导向调整专业方向,拓宽专业领域,突出职业性和技术性,提高残疾学生的自信心,培养残疾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强化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基础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提高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对残疾人大学生的集训教育和培训的支持力度,把就业和职业康复结合起来,残疾大学生要调整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立足岗位成材。

4.加强残疾人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有效地利用全国现有的残疾人就业信息服务网,建立“分类别、分层次、分行业、分职位、分岗位”的就业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便利的沟通平台。

5.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全程化体系。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全程化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如大一新生为职业启蒙期,应以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为主,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从进入大学阶段一开始就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

二、大三为职业定向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

注释:

①《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参考文献:

篇8: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对策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2014年7月25日, 人社部召开的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透露, 2014年上半年有56万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而56万仅仅是727万毕业生中的7%, 也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还不足一成。虽然这7%只是毕业生在学校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签订数据的初次统计, 并没把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考研、出国等学生统计在内。但是不管这56万人的统计口径是什么, 727万人的高校毕业生总数却是再创新高。今年是继去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后, 成为“史上最最难就业季”。不过,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 实际情况并非如预期那般寒冷。7月18日, 在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上,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向外界透露, 截至7月1日, 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依然保持在70%以上。该数据同去年相差无几。每年都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没有就业,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创新高的毕业生人数以及连年的就业难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的反思。

2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高校扩招, 毕业生数量远超于新增的就业岗位数量

为了普及高等教育和增加高校生源, 近几年全国各大高校纷纷进行了扩招, 导致近几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 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劳动力需求岗位却并没有明显的增加,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 以及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单位GDP吸纳的劳动力有所减少, 社会上新增的就业岗位的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导致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都远超于新增的就业岗位数量。这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根本的原因。

2.2 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开始实施“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 这种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从当前的就业情况来看,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还没有形成公平、竞争、有序、择优的就业机制, 这对大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形成和就业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 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 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在促进就业的政策中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市场准入、资金和税费等方面的支持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却没有制定出一套具体的实施办法, 很多优惠政策都缺乏可操作性, 大都停留在政策层面上, 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阻力。

2.3 学校方面的原因

从高校教育方面看, 教学内容陈旧、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 大学生就业已经实现市场化, 但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实现市场化。很多高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机构仍然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在运作, 很多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 渐渐形成了市场上真正需要的人才没有人培养, 培养出来的人才市场又不需要的就业局面。此外, 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 就业指导质量不高。

2.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是大学生的主要意向。然而现实是由于国家对此类单位的编制控制相当严格, 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们就业的意愿;而大量的民营企业需要的人才却少人问津, 从而造成劳动力供求失衡问题。此外,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要求不相适应。应届毕业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致使在激烈的就业岗位竞争中难以立足。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体。因此, 解决各类人员就业再就业, 包括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尤其是计算机软件、信息咨询、金融、科研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进而带动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在内的全社会就业,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2 落实就业政策, 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政府要努力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产业水平, 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相互衔接, 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3.3 转变教学观念,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要在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同时,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等单位就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 先就业后择业, 把握就业机会,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眭国荣.谈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对策[J].教育探索, 2009, (04) :120-121.

[2]陈保红.浅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07) :87-88.

[3]迟淑清.大学生择业观念中的思想教育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科学学报, 2005, (11) :159-160.

上一篇:医院管理干部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影视动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