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

2024-05-22

大学生就业困难(共6篇)

篇1:大学生就业困难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就业人数激增与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

自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从的145万猛增至的660万人,来增长3倍多。从整个国家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待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大军蜂拥而至,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动力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但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便经济保持7%—8%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在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2.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以前,我国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设置专业课程,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很多高校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结果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3.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与素质和能力难以达到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而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但是,受我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篇2:大学生就业困难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特殊的群体,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力量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与指导者,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就业劣势,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当今教育乃至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劣势

根据2007年6月份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本专科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他们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又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只能靠自身的努力,比同龄人承受着更大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压力。具体来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存在焦虑、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

一方面,许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前

途感到担心,有时想起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一毕业就要失业,觉得学而无用,但又没有其他道路可以选择。另一方面,他们背负着父母甚至乡里更大的期望,担心对不起父母辛苦的劳动、殷切的期望,于是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情绪和自暴自弃的想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卑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和学习两方面。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在同学间巨大的贫富差距中受到严重的打击,无形中把贫穷当成了他们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道墙,这道墙阻碍着他们与别人进行人际交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往。另一方面,有许多原本在高中很受老师关注的学生在进入大学生后显得普通,他们甚至常常会拿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比较,从而不能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缺乏自信,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2.缺乏社会资源。

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发展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许多社会资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这些资源包括家庭背景、富有程度、人脉、信息,等等。如果在校大学生拥有这些资源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无疑会对个人的就业起到推动的作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在这方面显然处于劣势。我们虽然不能将这种现象绝对化,但它已经在现实环境中蔓延开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联系就业

单位时,总体上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就业信息少、渠道窄、选择的余地不大,导致就业相对困难。

3.缺少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机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比较拮据,进入大学后很多课余时间花在了勤工助学、做家教和各种名目繁多的兼职工作上。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用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担任学生干部,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锻炼自己。这造成他们没有闪亮的学生干部头衔,个人能力得不到发展,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受挫能力较弱。

另外,就现有学校所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来看,大部分工作都是一些文字性或清洁类的工作,没有把助学岗位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相反,学生花费许多时间在勤工助学上,从而减少了学习的时间,而这些工作无助于他们专业能力的提高。交际能力和专业能力较弱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不能被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所接收。

4.就业成本受到限制。

现如今,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要求毕业生们在求职的过程中全面搜寻招聘就业信息、制作简历,然后跑招聘会、投递简历、购衣物装饰外表甚至跨省求职,这个过程需要高昂的费用。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支付不起这笔费用,不得不放弃一些面试机会,从而错失了很多就业的良好机会。

从这点讲,就业成本缺乏是阻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二、辅导员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地位

辅导员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一线指导师和服务者。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做好2008年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重点要求,高校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2]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辅导员通过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期接触,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特长和喜好,清楚他们的专业能力,熟悉他们的心理特征,是就业工作中最理想的一线指导老师。

三、辅导员如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断修订和完善国家资助体系,相继研究和出台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方法,逐步建立了以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为主体的多元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以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目标。[2]这政策更多地是从经济的侧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但如果仅如此,不考虑他们完成学业后的发展,不考虑他们在就业起点、就业竞争力,以及他们今后对社会的贡献的话,这种扶助理念和目标显然是有欠缺的。因此,应从就业上寻求根本解决高校在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方法,真正实现资助的目标和效果。

1.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清目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新的就业观念。

辅导员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引导他们充分估计就业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引导他们把个人愿望与自身的实力用人单位的要求、总体的就业形势等结合起来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就业心态,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就业观。

2.减轻就业压力,做好就业心理辅导工作。

(1)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辅导员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评价自我,正确看待竞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了解自身的兴趣、专长、才能,清楚自己的能力程度,使他们淡化“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对照市场对毕业生的条件要求来主动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辅导员要鼓励他们抛弃“贫困”观念,自立自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就业中的困难和挑战。

(2)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强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辅导员要引导他们通过合理的科学的途径进行心理宣泄,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健康,以应对将来的就业和求职;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减少不必要的忧愁和烦恼,放松心理压力;鼓励他们遇到事情多向同学或老师倾诉,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以及时解开心理困惑。

3.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1)注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辅导员现在是大多数高校就业课的实施者,要积极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开展以提升和拓展就业能力为主题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同学校勤工助学部门一起尽量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或专业能力结合起来设置勤工助学岗位。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就业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根据就业需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竞争、开拓创新和生存发展意

识,以尽早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规划好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及早给自己定位。

(3)开展就业技能和技巧训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求职材料的制作、面试技巧等。

4.做好推荐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篇3:大学生就业困难因素分析

当前, 由于整体就业环境不太理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们通过对不同区域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及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 、不同学校 (高职院校、普通本科及重点院校) 、不同学历 (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生) 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 其就业难的原因各有不同。究其原因十分复杂, 我们经过梳理分析后认为大约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之路。

1国家与社会方面的原因

我们国家衡量人才的标准和用人标准还存在着十分陈腐的“官本位”观念, 社会上的用工制度与政策也存在着各种不合理的地方, 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1) 官本位的观念与体制。

目前, 我国大学毕业生多把考上国家公务员作为就业首选。但不同地区、不同毕业学校、不同学历也有所差异, 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对此已有所看淡, 而高职生和普通本科生由于自身条件也较有自知之明, 也只把考上公务员作为一种奢望。而北方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 (其中不乏重点院校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 则把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的首选。这是跟我们用人的特殊管理体制直接相关的, 是我们用人观念的问题。用人单位长期形成的统一标准就是看学历有多高, 从哪个学校毕业, 也就是当公务员的标准。这种官本位的体制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也决定了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固化。

(2) 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我国整个就业市场的现状, 不仅是总量上的供过于求, 还有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由于在我国总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 需求方面的不足是造成供给方面不太适应的主要原因。

社会上需要大学毕业生从事白领工作的岗位需求不足。一是由于中国处于国际分工地位的底部, 新增加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二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 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 (我国第三产业才占到全部GDP的38%左右, 而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可达到60%~70%) 。使得我国就业市场呈现出“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 这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 用人单位聘用政策有失公平。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应届大学生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一是选人学历化、名校化, 无形中造成了就业竞争的加剧;二是存在性别歧视, 过多的考虑女大学生工作与生活上的劣势;三是过分的看重工作经验 (据调查有超过74%的用人单位倾向使用具有一定经验的社会从业人员) , 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四是在招聘专业上设置了一些障碍, 过分的强调毕业生的专业对口, 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程度。

(4) 有些企业用工制度不甚合理。

一些民营企业用工制度不甚合理, 不愿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缺少社会福利, 起薪低、升幅小, 还有苛刻的罚款制度等现象。大学生觉得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模糊, 不稳定、待遇差。担心民企不规范, 加班没点、加薪没谱。缺乏安全感, 社保、职称、档案管理等没有保障。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学相比没有面子。这些都促使大学生不愿选择民营企业就业, 无形中减少了就业的机会。

(5) 就业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受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很多单位都不招人或少招人, 甚至持续裁员。尤其是一些做外单加工的企业, 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外单的大量减少, 不得不靠减员来维持企业的运转以应对危机, 这也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显。

2家庭及学生方面的原因

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在某种意义上, 不是难在找不到工作, 而是难在找不到高端工作。这既有学生及家长观念上的原因, 也有其自身能力上的原因。一位资深人力资源总监曾表示, 目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依然是求职大学生群体心态、期望值过高等方面的问题。

(1) 就业观念不太适应市场。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家长们对待子女培养的终极目标都是希望子女能成龙成风。在子女的教育上都希望孩子从小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从上幼儿园直到考大学都在为此而博弈。大学毕业家长多希望孩子就业能够到大城市、大单位, 当领导、做白领, 而不愿到基层、小企业去工作。造成了愿望与现实的脱节, 使就业困难无形的加大。

(2) 期望过高和从众心里使然。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一些误区, 如流行“宁到外企做职员, 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观点。从众心理严重, 就业没有主见, 别人考公务员我也考, 别人考研我也考研。缺少自主和自立意识, 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使就业困难无形的加大。

(3) 急于求成或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有些人不想也不能吃苦, 只想找工作轻松、报酬丰厚的工作, 选择工作过于挑剔, 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而有些人有急于求成的工作态度, 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缺乏责任心, 刚上岗就想从事管理工作, 稍不如意就快速离岗, 反复在求职的过程中, 迟迟不能真正就业。

(4) 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强。

学生入学时没有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趋势, 所选择的专业方向和教育类型已不适应市场的变化, 或所学的技能和企业需求有所脱节, 求职时表现得又不够自信, 过分紧张, 缺乏一定的求职技巧, 表现不出自己的真实能力, 人为的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5) 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缺少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 如果不能汲取书本以外的知识, 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就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 实现自身价值。

而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 很多大学生想选择自主创业, 通过自主创业来降低就业的压力, 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 其中目前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如果再缺少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条件, 便很难在自主创业中站稳阵脚。

(6) 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

目前, 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 很少学习生活、工作中需要的其它知识与技能。还没具备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还不能让自己立足于社会。当毕业后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时, 对里面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和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 还不能应付自如的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经常为一些琐事离岗, 反复在求职的过程中, 迟迟不能真正的就业。

(7) 大学生缺少明确目标及责任意识。

大学生在校期间没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职业倾向等,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有的放矢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能在选择就业之前充分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而是乱投一通简历。在求职前也没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定位, 上岗工作后也不能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 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动辄跳槽, 不能对企业、对自己负责。缺少责任感与诚信度, 不能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

(8) 大学生就业流向的比例不合理。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 其中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 (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 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其中自主创业比例只占0.3%, 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所以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 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突出原因。

(9) 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布局不均衡。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愿意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 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北、上、广是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 很少有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 (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 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 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 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 。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 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在某种空间上的相对过剩, 这些都与大学生选择就业的观念密切相关。

正是以上诸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的根源, 才能真正的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方法依据。

3结论

好的就业政策还要靠专业的机构和有专业素质的人员去落实, 社会大环境的改善要靠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来促进, 首先应该是教育机构就业教育理念的更新, 其次则是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

摘要: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研, 并把各种媒体报道及相关研究部门的研究数据作为参考, 把困扰国家、社会及家庭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从国家与社会、家庭与个人两个方面找出了形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诸多因素。可为制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 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储朝晖.官本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EB/OL].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 2013-02-18.

[2]苏海南.五大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EB/OL].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 2013-02-18.

[3]杨伟国.就业能力等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EB/OL].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 2013-02-18.

[4]黄敏.为何就业如此难[EB/OL].应届毕业生求职网www.yjbys.com, 2013-02-18.

[5]杨文.毕业生为何不选民企就业[EB/OL].山西日报www.sx.xinhuanet.com, 2013-06-17.

[6]车辉.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没有实习经历[EB/OL].工人日报, 人民网www.people.com.cn, 2013-06-17.

篇4: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策略初探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策略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莘莘学子在历经十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即便踏入了工作岗位,也往往面临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局面。据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再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约100多万人,2011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多万人,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因多重因素导致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加大。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立足高校,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探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必然会加剧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如果多数大学生毕业时不能顺利就业或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势必会造成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

与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更注重理论型人才的培养,甚至以单一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斯坦福大学建立之初提出的培养目标为“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这些人在校期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的职业做好准备,以便成就计日可待”,这种“实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要求持续推动斯坦福大学无论是在人文还是在高科技方面都成为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并在它的周围产生出世界最著名的高科技实业王国——硅谷。从这个角度来看,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抓起,确定正确的培养理念,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大众化将市场因素引入高等教育,客观上要求大学教育必须关注社会需求,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大学的传统职能不足以为当今的教育困境解围,传统精英教育模式必须进行调整。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展个性、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依托高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学科的综合平台、优质的教育资源等,努力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高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坚持人才培养的科学性。高校应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顺应高校大类招生和培养的工作思路,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二是要强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性。高校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鼓励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三是要彰显人才培养的开放性。高校应大力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实施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选课制度,逐步推进跨学校、跨地区、跨国界的校际学分互认,鼓励开展校内外、国内外多种层次的合作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水平。四是要重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为参照,根据各学科专业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既切实可行又具有灵活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要,设置自主发展课程模块,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为学生个性化选择和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为学生选择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的发展方向留出余地。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

高校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时,应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有实用价值的人才上来,并针对这一目标优化和整合课程体系,即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学科研究对象的深化、不同学科相关领域的统一、课程结构的安排、课程的优化配置、课程门数及学时的增减方面进行改革,形成适合本校实际、合理的、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打好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应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在整合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高校应积极跟踪当前的专业趋势和社会需求,减少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与重复性。课程设置可采用通识教育课程、公共课程和博雅课程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中在保证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为适应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可增设一些更深层次的专业主干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和实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该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避免目前毕业生踏入工作岗位后所学不能用、用非所学的现状。

第二,积极推进公共课程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平台,注重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强化第二课堂,增加课程的弹性,提高公共课程的效率,让学生有更加灵活的方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特点对一些公共课程进行改革,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分类分层次设置课程。

第三,大力加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导论课程和自主发展课程的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具有基础性和生成力的课程,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必要条件。各专业需在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中确立足够学分的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并进行重点建设。同时,高校在积极推进大类招生与培养的背景下,为帮助新生全面了解专业的基本信息,明确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向和目标,理性选择专业或转专业,各专业应在第一学年面向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最后,为满足学生朝向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方向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应在培养方案中特设自主发展课程模块,以扩大学生的选课自由度,逐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修读。

第四,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高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创新精神养成为宗旨,构建立体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扩充实践内容,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吸引更多的社会精英、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平台。

第五,鼓励学生提高自主创业能力。高校应完善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增加大学生创业的课程,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此外,高校应开展包括跨学科科研项目在内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使学生突破狭隘的学科界限,在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培养融洽的、令人满意的合作关系。

篇5: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最后,从大学生、高校、企业、政府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致使高校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大,而大学生就业率却与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递增呈现相反趋势,“就业难”问题目渐被人们所关注,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冲击及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致使企业需求下滑,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据有关数据统计[1],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10万人,就业现状严峻;而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2011年即将毕业的学生人数则继续上涨到660万,虽然经济形势有所复苏,但是就业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截止2011年4月,仅北京地区仍有20余万毕业生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尽管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大学毕业生就业仍是前途渺茫。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职业目标不明确,对社会、对企业不了解,盲目跟风考证 很多大学生这样总结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茫然地上课下课,寒假暑假,一学期接着一学期,周而复始,很快大学生活结束了。临近毕业,在大四最后一学期,学校才安排实习,实习单位还得自己去找。而班里大部分同学工作都没着落,马上就要走向社会,大家既茫然又害怕,专业没学好,又没有社会经验,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参加人才招聘会就像去“赶集”,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由于对社会、对企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不少学生在校期间盲目跟风考证。报考计算机等级证书、秘书证、导游证、公共关系证⋯⋯等各色证书,以为有了证就代表能力增强。“即使目前用不上,但有总比没有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再者,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并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人际关系,一味要求单位地域好、办公条件好、工作压力轻、待遇高等,太过要求完美,到头来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2、大学生本身素质欠缺,就业观念与期望过高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基础有高有低,再加上我国向来只强调应试教育而过多的忽略素质教育,许多高校仍存在只注重书本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阅历培养的问题,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只是虚有其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知识面狭窄,心理承受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没有就业机会,而是难在没有理想的就业机会。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种择业取向导致了国企、事业单位、机关应聘者云集,而条件艰苦、农村基层、西部却招不到急需的大学生。此外,不 少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最基层的工作被同学、朋友、亲戚看不起。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团队协作精神差,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客观原因

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高校应时刻保证就业渠道顺畅,这不仅仅要求高校时刻组织大学生按时参加招聘会,而且应做到因专业而异。高校应对招聘会的时间、地点进行综合考虑,不应只做表面工作。很多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都有一个感受:就是被人挤进去然后再被人挤出来。招聘现场人山人海,半天的时间,根本没有机会与招聘单位接触。试想想,这样的招聘会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又有多少人成为幸运的宠儿?

2、企业自身有待公平企业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列出至少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样的企业走进大学招聘本身就可笑,试想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可能有贵公司要求的两年工作经验啊?经验,现在也成了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道现实门槛。还有就生源地域歧视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公司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的,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造成有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些企业根本不考虑异地大学生。

3、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及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90年代我国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的大规模扩招,直接影响是引发毕业生快速增长,新生就业人员增长过快已远远超过了新增岗位的速度,大学生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同时,我国高校教育特色不突出,教育管理体制与社会要求脱节[2],教育结构不完善,教学方式落后,教育模式陈旧,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面较窄,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高新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4、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促使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加剧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使得我国出口业受到重创,就业岗位需求大幅萎缩,很多企业、公司大幅裁员,招聘需求大幅锐减,致使大学生就业机会减少,甚至许多在岗人员也面临着下岗的威胁。从2008年9月至今,诸多企业纷纷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这对原本十分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5、国家未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措施及调控政策 这势必造成许多用人单位时常钻法律漏洞,设置各种条件,甚至制定一些歧视大学生的不成文规定,阻碍大学生就业。企业对应聘人员工作经验的要求,使得很多应届毕业生失去了工作机会;企业对毕业生性别的选择,使得许多女大学生“望而却步”;企业对学生户籍、档案的要求,使得一些外市大学生就业有了障碍:等等,以上方面都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更趋向严峻化。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改变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

大学毕业生要深刻地认识到,基层、农村、边远地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到那些地方去就业,虽然将会面临很多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机会。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人才济济,竞争十分激烈,择业的难度加大,与其“蜗居”在那里,不如找一块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广阔天地。毕业生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待就业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好高骛远。面对激

烈的就业竞争形势,大学生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掌握过硬的本领,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从实际出发,抛开“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远大的目标;从现实出发,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树立健康的求职心态,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策略。此外,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自主创业来谋取职业道路,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又缓解了社会压力。可喜的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发生了一些改变。他们不再盲目把高待遇作为择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一项面向上海市20所高校1300多名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八成大学生首次求职时愿降低薪酬标准[3]。不过要想实现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到西部去工作的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种转变需要一定的制度保证。

2、国家应在制度上采取保障措施

国家的制度安排包括国家优惠政策的落实,以及给毕业生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等。在制度上可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对于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可以把他们的户口留在某一个城市,将来他们的子女参加高考时可从该城市报考。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对子女上大学难的后顾之忧。其他还可从多个方面着手来保证毕业生能够主动去基层工作。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些做法应该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工作人数的不断增加,除了可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提高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居民素质做出贡献。

3、高校在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方面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各高校应按“就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的要求统筹规划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指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发展观。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当前国家和学校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求职观;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熟悉、掌握一定的择业流程、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4、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

在学科方面调整中,把加强基础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基本任务,把培养应用理科、应用文科等理论扎实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改革的重点。在调整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要把当前的需要与长远的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盲目的根据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发展什么专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科学分析后,既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实用性的专业,又必须遵循科学结构发展的规律同时要满足科学人才培养的目的性来设置专业。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为满足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各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第二专业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学生积极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将其培养成宽知识面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5、创造大学生就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与社会氛围

社会舆论界应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现今社会舆论界关于大学生负面报道的文章越来越多,诸如大学生诚信缺失,与用人单位毁约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还有许多关于女大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的负面报道等等随处可见。因此,发出舆论的媒体应该发挥其主导客观的舆论的良性作用,本着以爱护及教育为出发点的原则来看待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个部门要通力配合。无论是政府部门、舆论部门还是社会其他部门都应该全力配合,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政府首先要将大学生就业当作政府部门内部的工作来看待,而不应该把他们当作一个问题。大学生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要合理的配置好整个社会的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同时,政府应利用经济复苏,鼓励企业适当扩大规模,吸纳大学生就业。因此,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给予合理的关注。

6、建立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在这我们可以借鉴英国对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对策。第一,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并与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也联网,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实现信息的广泛传递,降低求职,招聘成本,实现公开,公平竞争,实现大学毕业生和工作岗位的相匹配。第二,建立职业指导机构,帮助学生开发职业管理技巧,提供建议,甚至在学生毕业两年之后还为他们提供这些服务。

四、结束语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新问题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积极采取对策。相信在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等多方努力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将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J].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2]张杰庭.《教育与产业相脱节是大学生就业难主因》.新浪教育,2010.03.05 [3]李升兴.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9).谈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帮扶策略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帮扶则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提出帮扶策略。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着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篇6:大学生就业困难形势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向严峻,逐渐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数。在当前社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甚至出现很多上岗就下岗的现象,大多企业老板愿意高薪聘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的人员也不愿意要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其原因除人才供求错位等社会现象以外还是和现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能力有一定的原因。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人才;知识;供求;对策;建议

一. 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

(一)社会大背景对毕业生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尤其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用人单位)对录用毕业生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不仅注重毕业生综合素质,而用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搞,而动手能力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已经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他们选择人才更加注重素质,能力和品德。这种抬高门坎的现象致使毕业生要很快找到合适的岗位,顺利实现就业增加难度。

2热门专业依然走俏,部分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调查

表明,热门专业(如英语,市场营销等)比起其他专业占有较大的优势。在招聘现场,也不难看到公司所需占有“一边倒”的现状。以我校为例,在已经就业的学生中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较多。

(二)自身就业素质存在问题知识转化率低。把知识物化为高效创造生产力的能力才是当今社会高学历的真正要求。然而,据统计,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换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就业理念滞后。毕业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三大误区:

A 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笨无可厚非,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B 不愿意打中小企业就业。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C 创业不如就业。读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3价值判断盲目

A攀比与求高心理。

B 自卑与自负心理。

(三)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短时间内大规模的扩招致使部分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软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的配备跟不上扩招的步伐。教学设施陈旧,教学模式落后,师资力量不足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不足与社会需求人才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他们只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来设置专业,所以会有一些与社会脱节;或者不根据社会需求而过多招收某专业学生,因为没有市场需求,部分专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

(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政府统筹,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推进,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和就业指导已势在必行。然而,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形式单一,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的指导培训和效果不尽人意,还普遍存在对大学生培训的时间短,层次低,针对性不强的特点。

(五)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

高校虽然在逐步建设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但因信息量小,时间滞后,地域性强等因素,还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遴选的需求。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并未完全形成,部门分割管理严重。虽然有网上招聘,求职等新的招聘形式,但多数仍采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集市式”的现场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有的毕业生要十几次或几十次奔波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招聘会,寄送上千份材料,就业成本和难度加大。突破就业信息的地域局限,建立畅通有效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势在必行。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够重视实践部分,应理论联系实际

(二)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有待提高。必须加大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基本技能的投入

(三)学校就业指导培训有待提高。必须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难的对策

(一)政府要落实和完善就业政策,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

A 把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B 鼓励引导学生打基层,偏远地区就业,落实完善相关

政策措施

C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二)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

A 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

B 加强毕业生就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C 发挥导向作用,加强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质量。

(三)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素质

A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利用第一课堂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自己专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B 我们需要不断地转变观念,积极拓宽就业的视野,树立多元的就业观念

C 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能力变强,更需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总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是只要党和政府的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的社会安定,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解决好着一问题将是一个深远且意义重大的事。

上一篇:张掖盆地水文地质特征与稳定同位素研究下一篇:小学科技节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