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北伐战争的经过

2024-05-04

简述北伐战争的经过(共3篇)

篇1:简述北伐战争的经过

端平入洛(1234年):

宋军北伐的困难点:

最大问题在于收复之后如何稳固占有的问题。一般中原经过残乱之后,城池破损、人口稀少、粮食奇缺,缺乏防御器材。建立纵深的后方防御地带控制若干机动部队以支援并抗击骑兵兵团的冲击。

此案例如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收复黄河南岸的金镛、虎牢、滑台、?四镇,但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大骑兵集团进攻而失败。与宋理宗收复三京相似。

宋理宗北伐过程:宋蒙灭金后,淮东制置使赵范建议北伐据潼关、收复三京------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也赞成------作战计划:6月命赵范移师到黄州,马上进兵------庐州全子才淮兵万人、赵葵自滁州率淮西兵5万取泗州------会师汴京

开始:全子才军至开封------赵葵继至------当时蒙古军已经退走------汴京叛变降宋------此时宋军粮饷未集结,但依然派军1万3千先占领洛阳------又命杨谊率庐州强弩军1万5千支援,大粮食仅仅5日------7月,徐敏子前军200人先进入洛阳------发现没有粮食,于是,粮食告罄------蒙古窝阔台闻之。派军疾速河南,并命陕州速不台军回军洛阳------宋军后继部队到达洛阳东30里就粮时------蒙军突至------杨谊强弩军1万5千全军覆没------8月,蒙古军到达洛阳城下------宋军无粮食------弃洛阳------这时,赵葵、全子才还在汴京,也乏粮------而史嵩之不运粮接济------蒙古军决黄河寸金淀------宋军败退回来。

第一阶段:蒙古窝阔台汗对南宋的战争(1235-1242)

宋蒙开战后的双方战略部署:

宋方:组织两淮、京湖、四川三个战区,于抗金战役一致------在建康控制禁军精锐------两淮战区与沿江战区合为江淮战区------由沿江制置使统一指挥

蒙方: “中原势大,不可忽也,西南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力劝经略青海、西藏、云南,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扫金图宋。到窝阔台灭金后,宋蒙对峙,长江难以飞跃,必须先取四川,顺流东下,一举灭宋。四川成为蒙宋必争之地。但窝阔台统制时期,蒙古军的重心在西方,当端平入洛之后,窝阔台开始蓄意灭宋:“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皆已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续通鉴.理宗端平元年》

蒙军计划及双方战斗经历:

蒙军三路进兵:

(1)西线:纠合西夏、女真、回回、吐蕃等从秦(甘肃天水)、巩(甘肃陇西)入蜀------趋施(湖北恩施)、黔(四川彭水)希望东出湖湘------宋孟珙转向西面会战------复?州(四川奉节)------粉碎了蒙古中西路军的会合然后沿江向下的计划。

蒙古军入川前先收拾金残余的汪世显------1235年8月,派军攻占河池(甘肃徽县)、阶州(甘肃成县)、西梁(陕西勉县)、成州(甘肃成县)、凤州(陕西凤县)------又进攻(水丐)州(陕西略阳)------宋利州统制曹友闻军击败数万蒙军,据守仙人关(甘肃省徽县东南)以保蜀口------10月初,蒙军进至巩昌(甘肃陇西)------汪世显投降------命汪随军南征四川------1236年8月,入大散关------经过凤州东南土关隘,击败宋军------占领兴元,“欲冲大安”(阳平关南),企图沿金牛道攻入四川。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调曹友闻控制大安军以保护蜀口------曹友闻部退守阳平关,在关外设伏------蒙军人多------曹友闻全军覆没------蜀口被打开------宋军残余集中在利州、剑门------蒙军决定分A、B两路:A路避开剑门,从阳平绕剑门以西直趋成都------主力则进攻利州和剑门,约期会师成都------10月,蒙军攻破利州朝天关------入利州------攻占剑门关------10月中旬以后,两路蒙军进到成都附近------成都府只有千人守卫------10月24日,成都失陷------大屠杀约200万------“54州俱陷破,独?州一路及泸州、果州、合州仅存”------这时,蒙古中路军阔出死于军中的消息传来------蒙军北撤------但在战略要地汉中兴元、(水丐)州石门和阶州两水,派兵守卫作为“陇蜀之冲”便于南下掠夺,不让四川变成南宋的后方基地------南宋实施“保蜀” “救蜀”政策------开始恢复------1237年,6月,蒙军从凤州出发进攻宋军孤立的据点金州------取大巴山水道------进窥川东达州、开州、进逼瞿塘------宋军守云安、白帝的关隘的军队未战先逃------11月,蒙军进至巫山地界------由于宋军水上优势明显,陈兵江南南岸------蒙军无法向南岸和长江中游推进------1238年蒙军再次入川------攻取隆庆、资州------进入西川------在彭州竹溪与寻江败宋军------攻破?、碉门------直至黎、雅,到大渡河边------1239年夏天进攻东川------沿嘉陵江南下取重庆------汪世显攻下开州------进抵万州------宋军退守万州南岸,凭江设防------汪世显声东击西,在北岸假渡,主力在万州西湖摊渡------击溃南岸宋军------顺流而下--破夔州------抵达巫山------12月下旬又破施州(湖北恩施)------孟珙向督府告急------宋廷以“夔门重地,尤当加意”------由淮东、西沿江制司“调兵三万”从下游进援救四川------沿三峡向东推进的蒙军到归州大垭寨------被峡州孟璟军说阻------宋军败蒙军于湖北巴东------1240年春,蒙军从(涪州)涪陵撤退------1240年2月,任命孟珙为西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并节制归、峡、澧州等军马------再建西川------立成都------四川安抚制置使彭大雅驻守重庆------初步奠定重庆防御规模------1241年10月上旬蒙军再次入川------破成都、汉州、嘉定、泸州、叙州等20城。“两川之祸”------1242年1月,蒙军从京兆取道商州、房州入蜀------进攻泸州------孟珙命重庆出军援救泸州------又命从三峡进屯涪州,节节抵抗------12月,蒙军入蜀,经过遂州、泸州,袭破叙州------撤军

(2)中线:蒙军进攻襄阳、鄂州------中路军在东路军的掩护下,进攻宋郢州、诸?、京山、安路-------遭到宋水陆军联合抵抗,掳去人口和牛马数万而退------1236年,2月,继续南侵,攻占郢州------宋京湖战区内乱------岳飞收复襄阳100多年来的物资军备积累一夕而尽------襄阳陷落------10月,中路军主帅阔出死------11月,进攻江陵------蒙军分路进攻复州、枝江、监利------编造木筏准备南侵------史嵩之遣孟珙救援江陵------连破蒙军24寨,夺回人口2万------1238年孟珙升为荆州、湖制置使,收复襄阳------孟珙收复郢州------克荆门军,三战三捷------1239年3月收复信阳军、樊城、襄阳,这是宋蒙开战以来第一次按计划收复失地------此时,西线吃紧,为了援助西线守重庆------先以军屯峡州、归州、松滋布防,及分布战舰欲为防备------又增兵归州隘口万寿谷,以为重庆支援------1239年12月,孟珙兼知江陵府,通过修复内隘、再作10关隘于外,再构筑水库蓄池,江陵得以稳固------1240年,孟珙又在京湖大兴屯田,召散民为军,耕战兼顾,主动袭击蒙古战船设备------1240年,中路军分道南侵,劫掠和州、滁州、扬州。攻入通州,屠杀人民而去。(注意,这是中路军攻打东路军的路线)

(3)东线:取江淮、渡江进入江南作战------1235年7月,东路A军攻克唐州------邓州------1236年10月,由豫南攻占古始------蕲州------舒州------光州------黄州------而游骑从信阳趋向庐州------淮西紧急------宋廷命史嵩之救援光州、赵葵援救庐州、陈?趋向和州,共援救淮西。蒙古东路B军攻定远、六合、真州------蒙军受挫北撤

1237年10月,东路A军破光州、复州、南下攻黄州------史嵩之派襄阳统制孟珙救援------孟珙击退蒙军------蒙军转攻安丰军(安徽寿县)------宋军杜杲据守------池州都统制吕文德突破包围入城------蒙军攻城失败退兵

1238年9月,蒙古东路B军80万人围攻庐州,企图破庐州后在巢湖造船入长江------被宋军杜杲击败撤退。蒙古东路B军转攻滁州,余玠救援,镇江府吴潜也遣人劫寨,蒙军不利------北撤

第二阶段:蒙古蒙哥汗对南宋的战争(1252-1259)

宋蒙第二阶段战略部署

宋方战略部署:

守江先守淮:“有淮则有江,无淮则长江以北港汊芦苇之处,敌人皆可潜师以济,江面数千里,何从而防哉!”《续通鉴》164

“均、房、安、蕲、光、化等处兵祸甚烈,然江面可藉以无忧者,犹有襄州,今又告变矣。襄州失则江陵危,江陵危则长江之险不足恃。昔之所虑犹在秋,今之所虑者祗在旦夕。江陵或不守,则事迫势蹙,必有存亡之忧,悔将何及?” “荆、襄残破,淮西正当南北之交,嵩之当置司淮西,则脉络相连,可以应援,邈在鄂渚,岂无鞭不及腹之虑。若云防江为急,欲藉嵩之于鄂渚经理,然齐安正与武昌对,如就彼措置防扼,则藩篱壮而江面安矣。所谓欲保江南先守江北也。”

蜀之四路,已失其二,成都隔绝,莫知存亡。诸司退保夔门,未必能守。襄汉昨失九郡,今郢破,荆门又破,江陵孤城,何以能立?

得出结论,救蜀为急,长江之险,上流之势,全在于蜀,四川不守,则长江天险就是双方共有的。

加强两淮、京湖、四川三个战区制置使的权限,同意指挥辖区内部队,命各战区固地设险。

四川急则荆阃(京湖战区)援之,和、濡急则江阃(沿江战区)援之,真、泰急则淮阃(淮西战区)援之。

江淮战区:

加筑城寨、加守备兵力、令极边州郡开浚水道、去城百里之间,三里挖一沟,五里掘一洫(田间水道)制造轻便战船,编组游击军,水步各半

京湖战区:

在?归,汉口之间大兴屯田。为防止蒙古军经四川向湖襄实施战略迂回,孟珙采取,藩篱三层的部署:

(1)夔(四川奉节)设一军,负责涪州以下江面防御为第一层

(2)长江以南的鼎州(湖南常德)、澧州为第二层

(3)辰、沅(湖南藏江)、靖(湖南靖县)、桂为第三层,各要点驻兵3000、5000、10000人不等,多造水军

关键事件:1246年孟珙去世。继任者为贾似道。

四川地区:

1242年以后,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

政治上选官吏,经济上屯田,继承彭大雅的防蜀经验,采冉氏兄弟修筑山城。移合州城于钓鱼山,并推广之,以重庆为中心,根据蒙军入侵路线,在嘉陵江、渠江、涪江、沱江、岷江、和长江两岸的雄山峻岭上建立很多依山制江的据点,棋布星罗于四川全境,控扼水陆要道,构成一个全面纵深的防御体系。

“重庆为保蜀之根本,嘉定为镇西之根本,夔门为蔽吴之根本”这些山寨,以重庆为防御中枢,“如臂使指,气势联络”(这些山城后来的陷落,大多为守军投降,被元军攻破则少数),并把周边平原地带的居民迁入山寨。

“军得守而战,民安业而耕,士有处而学”

还多次派军袭扰蒙军进攻四川的根据地汉中------1248年余玠任兵部尚书------1252年,蒙军汪德臣掠成都,逼嘉定,被打退------不知为何,余玠因言辞让理宗不高兴------于是,被小人诬------令回朝------余玠恐惧自杀------余晦上台------连战皆败------夔门设指挥机构------在归州、峡州设置重兵------准备随时策应四川的防御------扩建水军------以保卫长江并进入汉水及长江上游,以支援各战区的作战

西南地区:保佑5年1257年宋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兼知李曾伯移回静江(广西桂林)------建立新的西南战区------以阻止驻大理蒙军的北上,但防守只以六万军屯几个州城,消极防御。

蒙古战略部署:

蒙哥即位以来,蒙古大旱,连年征战,百姓凋敝

以忽必烈管理漠南军政,以两淮区蒙汉军和四川处的蒙汉军在东起清口(江苏淮阴西南)、桃园(江苏泗阳北)西至苒(河南邓县东南)、邓间地区和四川利州、?分兵屯田,改变了过去盗贼作战。

吸取窝阔台汗全面进攻而导致兵力分散难以突破南宋长江防线的教训------根据宋军坚守蜀、襄、两淮正面的情况------采取先攻取大理的战略------以便“绕道西南,攻其腹背”“且绕出江源上游,使失去天堑之险”------1252年6月,忽必烈进兵云南大理------掠成都、嘉定------为大军入云南开道------1253年,忽必烈大军离开临洮------到达忒刺(甘肃和四川交汇处)------分兵三路------过大渡河、金沙江、进攻大理------国王逃------蒙军占领大理------1253年低,留一军继续攻击大理其他各部------忽必烈自己回军------经过1年------蒙古平定大理------1256年,蒙哥命平大理的蒙军可以便宜行事,与四川蒙军会和------再被命还镇大理,悉置州县------1257年蒙军攻破安南------安南王请降

四川蒙军的动作:在利州修建城池“欲为取蜀之计”堵死宋军的北进大门,使之不敢越足北向,奠定蒙军节节进取的基础------发展屯田------向四川扩充战果

由此,平定云南、接通四川、站稳西川后,蒙哥认为,伐宋机会到了,1257年8月,采取“由蜀攻上游”顺流东下、与南下的忽必烈、北上的大理蒙军北上会师鄂州,然后东下临安,一举灭宋。

但此时蒙古内部纷争:蒙哥得拔都的支持入大汗,引发窝阔台系及察合台系及其他诸王的不满,矛盾很深,经济力量也不够。所以忽必烈认为条件不够成熟: “古之一天下者,以德不以力.彼今未有败亡之衅,我乃空国而出,诸侯窥伺於内,小民凋弊於外.经见其危,未见其利也”

但蒙哥坚决要求伐宋,于1258年2月,分三路大军南下:

西路由蒙哥汗亲率,先攻占四川,然后出夔门

中路又忽必烈率领,下襄阳鄂州,取荆山以分宋军

南路由驻大理蒙军从交、广、北上

三军会师于鄂州,攻取京湖,攻海州、涟水军作为攻取临安的牵制

战役经过

西线:1258年2月,蒙哥派西路前军攻占成都------宋方对策:四川制置使蒲择之遣安抚使刘整守遂宁江箭滩渡、命杨大渊守剑门及林泉山,自己率军驻守成都------蒙军攻占成都及附近------留兵戍守------4月,蒙军主力4万人经过六盘山分路入蜀:(略,详细见《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下》P414;)

钓鱼城位置:嘉陵、涪江、渠江汇合处,是嘉陵江入长江的咽喉,控制长江中上游的广大扇形地区,屏蔽战略要地重庆。

步骤:

(1)进占长江沿岸,在涪陵的蔺市架浮桥,在重庆下游的铜锣湾,夹江据岩为垒,阻断自长江下游来源的宋军进路,并威胁牵制重庆的宋军.(2)进攻和州旧城,出动战船,窃夺钓鱼城沿江舰船

(3)史天泽军在城南嘉陵江而阵,专门封锁嘉陵江江面,阻止重庆宋军来援救。

(4)汪德臣部在城西南,负责攻取城外山寨,并在钓鱼山附近巡逻

宋方:

撤掉抵抗不力的四川制置使蒲泽之,改任吕文德,并兼知重庆府,率军援蜀------6月,舟师万艘,进至涪江------破蒙军浮桥------数战皆克------进入重庆------吕文德率巨舟千余艘,救援钓鱼城------槽山之战(合川南)蒙军不利------蒙哥命史天泽击之,在东山(合州东),指挥蒙军沿江而阵,进行堵截,三战三捷------宋军败回重庆

蒙方:战争旷日持久------开始为难:“蜀地岩险,重庆、合州又其藩屏,皆新筑之城,依今顿兵坚城,未见其利。曷若城二城之间,选锐卒五万,命宿将守之,与成都旧兵相出入,不时扰之,以牵制其援师。然后我师乘新集之锐,用降人为先导,水陆东下,破忠、涪、万、夔诸小郡,平其城,俘其民,俟冬水涸,瞿塘三峡不日可下,出荆楚,与鄂州渡江诸军合势,如此则东南之事一举可定。其上流重庆、合州,孤危无援,不降即走矣。’”-----7月,蒙哥汗战死------西路军北归撤军------两淮战事趋于沉寂------9月,宋廷宣布“合州解围”

中线:宋宝保佑年间1258年11月,从开平出发------1259年8月渡过淮水------分军两路------忽必烈军由大胜关(河南罗山县)张柔由虎头关(湖北麻城县)进兵------8月底,蒙军到黄陂,前锋到长江北岸------9月,蒙哥死讯传到忽必烈跟前------众人以“北还以系人之望”------但忽必烈企图立下战功以便于争夺汗位的资本------在阳逻堡(湖北新洲县西南)以西三道渡江------主力冲向鄂州------部分兵力攻向东南攻占临江(今江西清江西南)------瑞州(江西高安)------水军进至岳州,以掩护主力围攻鄂州

西南线:驻大理蒙军北上以与忽必烈会师鄂州------骑兵2000蛮兵万人------破横山寨(广西南宁东)、避开老苍关、略宋广南西道------破宋6万军队------经贵州(广西贵县)、象州,回捣静江府、略辰(湖南沅陵)、沅(湖南芷江)------向潭州进发------迂回数千里,大小数十战------11月,击破向士壁军------抵达潭州城------潭州守将向士壁极力守御,并派军袭击蒙军后军。战事胶着。

宋方: 9月,宋理宗下诏“勉谕诸阃进兵”------并拿出大批内府库钱------派人往淮东、沿江调兵增援------10月,罢免右相丁大全------以贾似道为右相兼枢密使------率军援救鄂州

江东宣抚使赵葵移司信州(江西上饶)------指挥饶州、信州、袁州、临、抚、吉抵御蒙军

沿江制置使马祖光移司江州------沿江制置副使史严之移司寿昌军(湖北鄂城)

以湖南安抚使向士壁指挥岭广军集中于潭州------负责广西边防------阻止蒙军驻扎大理军北上

于是,宋军云集鄂州,“军容甚盛”

鄂州攻防战 :

守将为权州事统制张胜誓死坚守------贾似道两淮援军到达汉阳军(湖北汉阳)------11月,蒙军各路援军云集于鄂州四周与蒙军对峙------为防备蒙军乘势东下------命贾似道由汉阳移司黄州------此时贾似道派人请和------忽必烈因蒙哥死,国内空虚,“诸王莫不觊觎神器”一旦有人“先人举事,腹背受敌,大势去矣” 且,若冒险“突入江浙,捣其腹心,闻临安、海门已具龙舟,則亦徒往;还抵金山,并命求出,岂无韩世忠之俦乎?且鄂与汉阳分据大别,中挟巨浸,号为活城,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委破壁空城而去,泝流而上,则入洞庭,保荆、襄,顺流而下,精兵健橹,突过浒、黄,未易遏也,则亦徒费人命,我安所得哉!区区一城,胜之不武,不胜则大损威望,复何俟乎!------忽必烈答应贾似道的空头支票------北归------得知蒙军南路在潭州被阻击不得归------引兵3000来迎接------南军北归------贾似道袭杀蒙军后卫700人,报功------贾似道空前炙手可热------贾似道得高位后,开始经营自己的势力------对功臣将士顺者昌逆者亡的方式------向士壁、曹世雄、高达等排挤、陷害、乃至杀害------提拔献媚自己的吕文德等人

战役总结:

蒙哥军事思想是战略迂回包抄

晋武帝平吴、隋文帝平蜀、宋太祖平南唐,皆用平四川后平江南。

蒙哥战略计划:

第一步骤:占领大理,再北上与南下蒙军进行合击京湖军,然后出奇兵进攻江南的计划与第二年派旭烈兀西征中、近东,建立伊尔汗国也不无关系。

第二步骤:蒙哥亲自实施,率主力攻四川;

第三步骤:预定第二年忽必烈从河南南下,南军从大理北上,协同从四川东下的蒙军聚歼京湖宋军------会师鄂州。

实际来看,蒙军已经占领川北、川西、只有重庆、合川和川东在宋军手中。当时,如果蒙哥不死耗钓鱼城,而是听从“水陆东下、破忠、涪、万、夔诸小郡”再“出荆楚,与鄂州渡江诸军合势,如此,则东南之事一举而定”的话,南宋是否能坚持得住,也未可知。

第三阶段:蒙古忽必烈汗对南宋的战争(1267-1279)

蒙古在第三阶段开始前,开始采用汉制,并取得对留守和林的阿里不哥的顽固保守派势力的战争胜利。1271年,改国号为元

采取南宋降将刘整的建议,大理建造水军。

在四川方面,忽必烈用刘整建议,又试图攻下钓鱼城,但结果再次失败------再转攻夔州------被宋陆续入川的援军制止------咸淳二年,1266年,宋军从蒙军后方夺回开州(四川开县),从而牵制蒙军东进------咸淳6年,1270年,宋军反攻到成都地区,战事相持------迫使忽必烈改变战略。刘整以泸州降蒙后,建议“首建取襄阳之策”,认为“攻蜀不如攻襄,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下也”

决定“先攻襄阳,撤其?蔽”的建议,同时,在四川继续进攻嘉定、重庆、泸州等地,以牵制宋军,不使宋军东下应援。

在唐邓一带驻兵屯田,“立屯田保甲,以实边鄙”

宋军内部,君臣不问边事、郡县收买官田------地少农民破产

以清丈土地、杜匿税收为名,行经界法------由是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为民力益竭,割地农民起义起伏。

财政亏损----增发纸币和“和入+米”的支付手段------纸币滥发、物价上涨、军粮不足、经济陷入危机之中。

南宋士兵战斗力受损:“饥寒窘用,难责死斗”

贾似道打击有功劳将士。

土崩瓦解之势已经形成。

开战经过:

襄阳地势:

刘整以泸州降蒙后,建议“首建取襄阳之策”,认为“攻蜀不如攻襄,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下也”

顾炎武说:“襄阳居蜀上游,东暇吴越、西控川陕、南跨汉(水+丐),北接京洛,水陆冲、转输无滞”

“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可以亦可以图西北者也”襄阳被汉水环绕,不利于进攻,又可与樊城互为支援,相互转移兵力,其南边还有江陵及鄂州可以集中兵力支援襄阳之战。

所以,蒙宋之战开始之后,除短期内因守军投降失陷而很快被孟珙收复外,蒙军进攻襄阳均未得手------忽必烈命“勿攻城,但围之以其自毙”“深沟高垒,期于坐困”------构筑高垒-,割断与外界一切联系------到1269年,对襄阳的层层包围已经形成------蒙古为搜刮人力物力,支援大军,成立河南行中书省,开府砚首------负责江汉、两淮方面的战争

宋方援救:

咸淳四年1268年,襄阳兵出攻打沿上山寨,败还。

1269年,宋荆湖都统唐永坚水路出击,兵败被俘。

1270年,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吕文焕步骑万人兵船百艘进攻万山堡,被张弘范击败。

襄阳被围困三年,贾似道阻断信息渠道,度宗不知------所以仅由京湖区和沿江区宋军援救

1269年3月,京湖都统制张世杰步骑舟师援救------战于襄阳东南赤滩圃------宋军败绩

宋沿江制置使夏贵乘汉水春潮上涨之机,轻舟载粮至襄阳城下

7月,夏贵水军袭击蒙军于郢州新城虎尾州被蒙军水军击败,在罐子滩(襄阳鹿门山南)有被击败。

1270年,3月,刘整建议忽必烈造船5千艘,练卒7万。从此,宋军唯一优势也丧失了。

宋廷派李庭芝出任京湖安抚使兼夔路策应使,全面负责防江,督师援救襄阳。宰相贾似道却又允许范文虎军不受李庭芝节制。

1271年6月,范文虎率两淮水军十万,沿江到达鹿门。别令一军趋向会丹滩,宋军败退。

1271年7月,襄阳派军出击蒙军于百丈山,被蒙军堡垒,失败。

1272年3月,蒙军攻破樊城,宋守军2000人全部牺牲。

1272年5月,京湖制置使李庭芝移屯郢州(湖北钟祥),将帅驻新郢(汉水南岸与郢州城隔江相对)及均州(湖北?县)

1272年5月,李庭芝在清泥水(源于均、房,向东北,治安襄阳西北流入汉水),制造轻船百艘、招募民兵三千,以张顺、张贵为都统,乘汉水放舟,冲破元军封锁,到达襄阳,(此战民兵做到了正规军没能做到的事情,可看出宋正规军的战斗力已经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1273年2月,襄阳失守

而范文虎和李庭芝的制府矛盾重重,“莫能并力,坐视而已”

从襄阳难逃的军民揭发范文虎------但因牵扯贾似道,所以,只能得到轻伐------而李庭芝却被罢官,部将贬到云南。

襄阳破后,忽必烈因北方诸王叛乱,计划回军讨伐------但多人反对,力主迅速平宋“荆襄自古用武之地,汉水上流已为我有,顺流长驱,宋必可平。” [ 注:《元史》卷一百二十八阿里海牙传;“臣略地江淮,备见宋兵弱于往昔,今不取之,时不再来”《元史。阿术传》------忽必烈决心先平宋

战役教训:

(1)未能在东西两线转取攻势以牵制蒙军,或者说当贾似道准备实施时,已经来不及了

(2)不能集中兵力予以打击,多只以京湖区宋军三三两两进攻

(3)吕文德允许开傕场导致蒙军有了据点

(4)蒙军未在完成包围前,宋军水师具有很大的优势,完全可以以优势兵力一击必中,但依然以不充分兵力多次进攻

(5)解围襄阳的指挥事权不统一

忽必烈平宋战争:

命伯颜、史天泽兵分两路伐宋

西路军计划:伯颜和阿术率西路军,以襄阳降将吕文焕水军为先锋,是绝对优势兵力,由襄阳沿汉水进占鄂州,然后顺汉水进入长江,一举从中央突破南宋长江防线,进攻临安。

东路军计划:左丞相合答、董文炳率领,以降将刘整的骑兵为先锋,由淮西取扬州,牵制南宋两淮军,四川方面,只留少数兵力牵制。

战役开始,耍了诡计------放刘整的故吏回------带回刘整过时的战略 “刘整故吏罗鉴自北还,上整书稿一帙,内有取江南二策:其一言先取全蜀,蜀平,江南可定。其二言清口、桃源,河、淮要冲,宜先城其地,屯山东军以图进取。”------宋廷信以为真------急忙命淮东制置司在清口择地筑城,并关注四川战事

蒙军:1274年9月,元西路军20万集结于襄阳,分军三路,水陆并进------A路B路进攻荆南(湖北江陵地区,并保证南下鄂州的C路军的两侧安全)------C路军由伯颜与阿术率步骑水军沿汉水及两岸南下鄂州。

宋军:襄阳失守后,沿江九郡集中在郢州东西两城------在汉水中设置障碍夹以炮努------以京湖都统制张世杰率军守,希望阻止元军顺汉水南下(郢州旧城位于汉水东,依山而筑,以石建城,矢石皆不能近,无法强攻。宋军又于汉水西筑新郢,两城间横铁绠,锁战舰,密植木椿于水中,阻断舟楫往来。宋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张世杰率沿江九郡精锐守郢州,以水军扼江面,步军阵于两岸,配以炮弩,使元军难以接近江岸。)

9月,蒙军进攻郢州及新郢------被张世杰击退------元军听从俘虏建议,绕过郢州------从汉水旁的水沟------拖船入藤湖(郢州以南)------再转入汉水------顺流东下------宋军见元军绕过,尾随进击------又被元军击败------元军破沙洋(湖北荆门东南)、新城(沙洋以东)、复州(湖北天门)------当元军绕过郢州南下时,南宋急调淮西水军由沿江制置副使夏贵到达鄂州附近,分扼长江要害------都统王达精兵8000守阳逻堡(湖北新洲县西南),扼元军东下之路------京湖宣抚使朱?孙率水师由荆来援,游弋于长江江面,阻止元军进入大江。

元军到达蔡店后,见不能渡江------伯颜围汉阳------声言由汉口渡江------夏贵移水军援汉阳------伯颜暗中以奇兵夺沙芜口(阳逻堡西)------一面秘密自汉口开坝引船入沦河,转沙芜达到长江------元步骑数十万人,战舰万艘,集中于大江北岸------伯颜声东击西,进攻阳逻堡------夏贵援救------伯颜命3000骑兵西上40里在青山矶乘雪渡江------击败宋军宋荆湖都统程鹏飞------到达鄂州东门------夏贵闻元军渡江,率300艘船东逃(还是支援鄂州?)------阳逻堡被元军攻破------伯颜渡江------进逼鄂州------朱?孙退还江陵------汉阳军、鄂州投降

元军进攻健康:

攻占鄂州后,元军4万屯鄂州------一路继续南攻鄂南、湖南、广西等地------一路由伯颜顺长江并进------黄州、蕲州、江州皆以城降------宋廷陷入混乱,此时度宗已死------恭帝即位------下诏靖王------范文虎率殿前军降元------1275年1月,贾似道督兵13万,到芜湖------2月,夏贵淮西军来援救------贾似道继续请求称臣纳降,履行鄂州和议------元军继续东下------攻下池州------贾似道指挥孙虎臣7万屯丁家州(安徽铜陵东北)大江两岸------遣夏贵2500艘战船在江中------元军夹江列阵炮击夏贵军------并以水师冲击夏贵水军------夏贵不战先逃------贾似道两岸宋军收兵------元军两岸乘机进攻------宋军大溃------退到珠金寨(安徽繁昌凤凰山北)------贾似道招诸军议事“诸军胆落”------夏贵弃舟北逃庐州------第二天,溃兵蔽江而下,不复成军------此战,南宋水陆大军全部瓦解

元军一部趋饶州(江西波阳)------主力经过采石直下健康、镇江、宁国、隆兴(江西南昌)、江阴守臣弃城走------太平、无为军守将具以城降------贾似道逃回扬州------上书请迁都------谢太后决心投降------不许迁都------沿江制置使健康留守难逃------德佑元年1275年3月,元军兵不血刃占领健康------靖王之师只有从郢州撤回的张世杰部及江西安抚使文天祥的两万义军

屯守鄂州的蒙军顺江进攻岳州,败宋军------进攻江陵------4月,元军占领沙市------宋京湖宣抚使朱?孙、湖北制置使高达以江陵城降

元军入临安:

忽必烈对海都在金山(阿尔泰山)举兵很担心,在伯颜进入健康报捷时,欲暂缓攻宋------伯颜不答应----忽必烈答应伯颜。

伯颜以行中书省驻健康------分兵四处--------占领健康周围要地------准备进攻临安

忽必烈又命阿术趋扬州------与东路军联系------断绝淮南宋军来援------分兵略定镇江、无锡、常州、平江(苏州、金坛、广德等地

4月,围攻扬州------宋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出战不胜------退而死守------元军长围------水军集结于瓜州。控制长江及运河口

宋方:部署吴江、独松关、是安镇(浙江长兴西南)军队------同时命张世杰都督府各军,向镇江方向反攻元军,以策应淮东作战------张世杰进军广德、平江、常州、金坛等地------1275年7月初,集结刘师勇、孙虎臣等部------舟师万艘于焦山(江苏镇江江中)以东江面,每十船为一方,联以铁锁,沉碇江中,非有号令,不得起碇,准备决一死战------元军打算“可烧而走也”------步骑护江两岸------先以水军一部绕出宋军舰之后------主力分三队,分向宋舰队左右和正面冲击------继之又乘风飞火箭-------宋舰队仓皇不能起碇,前军皆争投水死------元军张弘范、董文炳、刘国杰复以锐卒横冲------宋后军皆散走------不复成军------刘师勇退守常州------孙虎臣回泰州------张世杰退到江阴夹滩------收集长柄再战------又战败------宋军残余入海------焦山之战,为宋廷以最后的力量作孤注一掷的决战而失败------至此,南宋都城与淮东被隔绝,扬州成为一孤城

1275年夏,乞复进兵攻宋,9月

(1)元军以阿术和博罗欢军攻打淮东

(1)以阿里海牙军湖南

(2)吕师夔取江西以截断南宋东西的联系

(3)伯颜之率元军主力,分军三路进军临安:

右军步骑从健康出发、趋广德、四安、攻独松关

左军率水军入海,以范文虎为先导,取道江阴,趋澉浦(浙江海盐境)、华亭(上海松江境)

中军,伯颜自率,以吕文焕为向导,经常州南下,沿运河进兵

南宋谢太后决意“苟存社稷,称臣,非所较也”宰相陈宜中、留梦炎主张妥协投降------封吕文焕为和义郡王------升他侄子吕师孟(是否为吕师夔兄弟?如此看来,南宋后期的军权全部由吕家把政)为兵部尚书------宋廷急调文天祥和张世杰入卫------陈宜中怕触怒元军欲和不得------请太后下诏以“王师务宜持重”搪塞了事------派出使者,先求退兵求和------次求称侄孙------最后愿意称臣纳贡“乞存境土,以奉蒸尝”------伯颜却象当初金国以和议佐攻战,瓦解对方的抵抗力------继续东进------1276年正月临安外围诸路皆溃------元军进驻临安东北皋亭山------大臣请求迁都而不许------宋廷降

临安陷落------夏贵以淮西全境降------淮东扬州、真州等地宋将李庭芝、姜才等继续抵抗------7月李庭芝南下作战,离开扬州后被元军俘虏杀害------两淮被元军肃清

西线方面:1275年元军向四川进攻,叙州、泸州等地相继投降,和州守将张?坚守------12月,张?入重庆任四川制置使------1278年,元军猛攻重庆------张?战败,乘船东下------被元军追杀。

立赵昰为帝,逃到福州------7月,文天祥号召各路起兵,夺取江西------元军自江西及沿海进攻福建、广东等地------漳州、泉州、福州、广州相继投降------端宗、张世杰、陆秀夫等亡命海上------1276年末,元军攻占湖南、广西

文天祥率军进入江西,攻下?都、兴国------元江西宣慰使李恒部进攻兴国------文天祥败走循州(广东龙川西)------被叛徒出卖,被俘------1278年4月,赵昰病死------张世杰、陆秀夫李赵昺为帝------6月,以崖山为临时行宫------元军以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进攻闽广------宋祥兴二年,1279年1月,元军大举攻崖山------张弘范水军500艘,此时只有300艘,而宋军却有一千艘,民兵20万-------宋军战船排成一字型,船只连接设防------元军火攻,被击退------正月底,元军战船陆续赶到------李恒也从广州赶到------2月6日晨,元军四面猛攻------宋军死战------攻破宋阵------陆秀夫背赵昺投海死------张世杰拥杨后突围,图谋再举------4日后遇大风,残余宋军集体覆灭------南宋亡

篇2:简述北伐战争的经过

黑龙江地区各省把征购粮食作为支援战争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县广泛动员, 充分讲解宣传, 使人民认识到缴纳公粮的重要意义。根据1948年11月6日黑龙江省政府秋征令, 征收是按评定的土地等级按百分比征收, 不是平均摊派, 也不是按阶级征收。“每大垧因灾收成在一石五斗以下者免收公粮, 二石五斗以下者酌予减少。新开荒地免征公粮, 亚麻土地免征公粮, 学田不收公粮, 公营农场不收公粮。”广大翻身农民, 在“要土地, 要翻身, 打老蒋, 保家乡”的口号下, 努力生产, 千方百计多打粮食, 交好粮。根据1947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关于征粮购粮问题的命令, 黑龙江省担负征粮27万吨, 嫩江20万吨, 松江19万吨, 合江6.5万吨, 牡丹江4.4万吨, 哈尔滨市7万吨。黑龙江地区担负征粮任务占当时东北解放区公粮任务的80%。这既保证了军需, 也满足了外贸的粮食出口。1948年黑龙江省公粮任务总计37.95万吨, 其中苞米12.2万吨, 占总征数量的32.1%, 谷子7.95万吨, 占总征数量的20.95%, 高梁64万吨, 占总征数量的16.9%。根据统计, 1948年黑龙江省全省耕地面积为1 843 597大垧, 稻子、高粱、苞米、谷子、大豆的总产量为1 764 747吨, 而1948年黑龙江全省公粮负担为378 475吨, 全省公草公柴负担3 608吨。1948年以后, 由于广大农民都分得了土地, 更加踊跃缴公粮、卖余粮。与此同时, 农民还晒干菜支前。各地对晒干菜劳军号召积极响应。

二、工人克服艰难困苦, 生产支前

各省的工人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号下,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八·一五”前后遭到严重破坏的工厂、矿山和交通运输急待恢复。煤矿工人为支援前线, 千方百计抢修坑口, 恢复生产。鹤岗煤矿工人奋战夺煤。鸡西煤矿在没有采掘机械, 全靠手刨、锹装的条件下, 全矿区煤炭产量不断增加。哈尔滨发电厂工人奋起抢修年久失修的发电机, 保证了对哈尔滨市的供电。军工企业工人, 利用从沈阳、鞍山、辽阳等地抢运出来的一些设备和搜集敌伪遗弃的器材, 一面建厂, 一面生产, 造出手榴弹、山炮弹、野炮弹及其他弹药。

哈尔滨工会组织根据市委提出的“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方针, 把工人运动的重点放在发动工人群众积极参加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当时, 国民党军队切断了小丰满水电站对哈市的电力供应, 企图把哈尔滨变成一座死城。工人们发扬主人翁精神, 自力更生, 没有平衡校正设备, 就把10吨重汽轮机盖组装上, 钻到令人窒息的机组内, 人工校正。经过几昼夜的奋战, 终于将过去认为无法修复的发电机修好, 运行发电, 保证了全市军需民用的电力供应。哈尔滨机械铁工厂于1947年肩负起生产六O炮的主要任务, 工人们主动加班加点, 精心研磨维修, 提高了设备精度与技术水平。他们根据生产需要, 研制出许多工卡具, 使六O炮的生产很快闯过质量、技术关, 实现批量生产, 职工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月月突破生产计划。1947年11月月产量三十多门, 到12月就达到了七十多门。1948年2月, 月产量就超过百门。从1947年到1948年, 哈尔滨市共完成了制造两千余门六O炮的生产任务。当时东北各军区所需被服生产, 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从1948年冬季攻势开始至翌年3月共加工单军服54万套, 棉军服31万套, 棉军大衣29万套, 手套29万副, 棉皮鞋25万双, 夹皮鞋7万双, 撒鞋47万双, 军帽55万顶, 满足了部队的需要。1948年东北解放区发起征募2 000亿万冬鞋代金运动, 哈尔滨市完成征募金额达710亿元, 超额完成了任务。在东北战场上, 一支由哈尔滨碾米工人组成的机械碾米队, 随军服务, 一支由五百余名技术工人组成的服务团活跃在战地;1 000名汽车司机, 二千余名医护人员在前线参加了运输和救护工作。1948年, 是东北解放区争取最后胜利的一年, 哈尔滨铁路职工全力投入了支援辽沈决战的军事运输, 开往东北各解放区的军用列车达631列。

铁路工人掀起生产竞赛和献器材运动, 全力抢修铁路, 到1946年底共修复铁路1 115公里, 北满铁路全线通车, 成为支前的开路先锋。黑龙江地区几个铁路局还派出工人抢修队随军前进, 军队打到哪里, 铁路就修到哪里。从1946年8月到1948年11月, 哈尔滨铁路工厂工人日夜奋战, 共修复机车279台, 客车759辆, 货车1 961辆, 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此外, 从1946年末到1948年11月, 哈尔滨铁路工厂共制造信号枪1 000支, 四O掷弹筒1 000支, 土坦克50辆, 铸造六O炮弹壳75000个, 八二炮弹壳25 000个;加工六O及八二炮弹体五万个;锻制马刀1 000把;修理各种枪支一万支, 各种炮100门;这个厂锻制的马刀武装了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骑兵部队;修理的大炮, 装备了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此外, 哈尔滨铁路工厂工人日夜奋战, 修复了日本炸毁的佳木斯铁路大桥, 确保物资及时运往前线, 保证千里运输线畅通无阻。为了保障钢铁运输线的车辆, 齐齐哈尔铁路工厂 (现车辆厂) , 1947年3月1日正式复工生产, 当年修复机车50台、客车51台、货车620辆。

三、大力发展军工企业

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 党领导的军工企业从无到有, 从分散生产到集中规模生产, 取得了很大成就。哈尔滨市解放后, 北满地区基本在共产党的控制之下。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及时发出指示, 要充分利用哈尔滨城市的有利条件, 大力组织军工军需生产, 支援解放战争。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总军工部继续调军事工业干部到哈尔滨搞军工生产。市长刘成栋和副市长饶斌召集会议, 动员私营工厂搞军工生产。同时, 动员部分民用工厂进行军工生产。为支援前方战争, 在黑龙江地区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鸡西、佳木斯、兴山等地建立14家兵工厂, 以解决前线武器弹药等等军需物品的急需。1947年9月, 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军工会议, 任命何长工为军工部长, 负责军工生产。11月13日, 毛泽东电告林彪和东北局要用全力加强军工工业建设, 以支援全国作战目标。为加强军工生产管理, 东北局军工部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鸡西、兴山、东安设立了办事处。军工企业的分布是:在兴山有子弹厂、手榴弹厂及炼钢厂, 鸡西有手榴弹厂、迫击炮厂、小机械厂, 东安有化学厂、电大材料厂, 齐齐哈尔有六O炮厂, 牡丹江有修炮厂, 哈尔滨有炮弹厂等。1948年, 黑龙江地区各省军工部门划归东北局军工部领导, 军工生产由分散逐步实现统一。为了保证前方的武器弹药供应, 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兴山、东安等地建立、扩建了各类军工厂。在生产条件艰苦和设备十分简陋的情况下, 广大工人千方百计, 昼夜奋战, 生产了大批枪支、弹药, 以满足前线的需要, 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重要贡献。在军工生产高峰期, 哈尔滨市公私共有336家工厂参加生产军工用品。1947年至1948年8月, 全市共生产六O炮1 523门、掷弹筒256个、掷弹筒弹四万发、六O炮弹20万发、八一弹1万发、马刀3 000把、信号枪1 054支、爆破筒4 000支等。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兴山、东安等地的军工厂都按计划生产了大量武器、弹药。锦州战役期间, 生产任务极度繁重的情况下, 在解放战争的三年里, 工厂共造出八一迫弹18 254发、八二迫弹9 770发、手榴弹83 428发, 六八炮386门、六0弹15 229发、六八弹13 566发、爆破箱60箱、修理各种枪炮7 548支门。为了保证军需供应, 齐齐哈尔各铁工厂, 无论是公营的还是私营的, 都积极行动进来生产军需产品。据1949年3月25日《齐市新闻》报导:为积极支援大军南下渡江, 解放江南人民, 解放全中国, 齐市31家公私营铁工厂自3月初起赶制军用品, 仅1个月时间, 就制造出军锹2 500把, 军锅250口, 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军品生产任务。为了支援战争, 黑龙江地区各省电信工人, 很快恢复了本地区的电话电报业务, 又派工程队到南满。在解放长春的战斗中, 工程队随军进入市内, 冒着敌机轰炸扫射, 突击两昼夜, 使长春与哈尔滨通了话。

参考文献

[1]支援前线[B].黑龙江省档案馆, 1984:155-159.

篇3:简述北伐战争的经过

关键词:军的建设;武将;文人调兵

宋朝在其统治的三百(960——1279)多年的历史中,在军事上总是失败。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公元九百六十年春节,后周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出兵抗辽

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周世宗病逝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无法管理政事,国家政局动荡不安。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曾经结拜为义兄弟,在军队中握有实权。次年元旦,风闻辽国和北汉发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之弟匡义(即宋太宗赵炅)和归德军掌书记赵普,授意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赵宋王朝。宋朝建立后,赵匡胤深知拥兵自重对朝廷的危害。为了防止黄袍加身再一次发生。因此他赵普的建议下,对军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设计夺取石守信等大将所掌握的兵权。然后再专门设计了一套新的军事制度。这套军事制度的核心就是防止武将拥兵自重。赵匡胤设计的军事制度非常错综复杂,总的来说,武将没有调兵权,也不能带兵,只能在发生战事的时候临时统领军队,并且结束后要立刻交出兵权,而能调兵的人却不会打仗。所以, 整个宋朝(北宋和南宋),最高军事权力机关几乎没有掌握在专业人士手中。如果只站在巩固“赵氏”江山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军事制度是正确的,后来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赵匡胤想法的正确性。在整个宋代没有发生过一次军事政变和武将造反的事件,因为没有军事政变和武将造反,宋朝比起中国其他王朝来说是比较长的,宋朝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而中国其他王朝一般都比较短,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例外。但是这样的军事制度却造成宋朝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邻国。

二、总观宋朝的历史,它仍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但是这支军队并没有用在抗击敌国上。它的军队,禁军主要用在保卫京城、乡军主要用在防止农民造反上,而用于保卫国家的边防军却很少很弱。这样就给敌国的侵略提供了可趁之机。自太祖以来赵氏皇帝都菜取同样的手段来防止高级军事将领造反。如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父子,罢免韩世宗的兵权。其原因就是怕他们功高盖主,拥兵自重,夺取赵家的天下。对下属总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总认为这些将领们都会向他们的太祖皇帝一样利用手中的兵权来夺取天下。所以就要想方设法的除之而后快,这样一来,很多将领都不敢真正的抗击敌人。以免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以求得自保。

三、纵观整个宋朝的历史。赵氏皇帝在用人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1.宋朝皇帝在调兵遣将不用武将用文人,而文人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而临时派去的将领对军队不了解,士兵不了解将领,更有甚者连自己的将领是谁都不知道,这样的军队还不如说是乌合之众,他们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这也给敌人可趁之机,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2.宋朝的高级官员中有很多奸臣。可以说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是空前的。如蔡京、秦桧等。他们位高权重,深受赵氏皇帝的信任。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令人不齿,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却除之而后快。总之,他们都是一些祸国殃民之辈。而真正德才兼备、忧国忧民的大臣却得不到重用,即使用了也不能善终。要么被杀、要么被贬。如苏轼、王安石等。

四、宋朝的赵氏皇帝都比较重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但是他们的想法却是错误的

从宋太祖开始,只想用钱来换取和平、用钱去购买失地,甚至不惜重金向敌国来换取所谓的和平,更有甚者为了偏安一偶不惜称臣。为了讨得敌国的欢心而不惜杀害自己的忠臣。而且赵氏皇帝经常是凭自己的兴趣做事。如1127年的靖康年间,由于准备不充分就冲忙御架亲征,结果使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又如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五月,赵光义不顾大臣反对,趁灭亡北汉的余威,从太原出发进行北伐。起初一度收复易州和涿州,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总之,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赵氏皇帝对经济的发展比较重视,使得宋朝的经济发展得比较好,它远比前朝的经济繁荣。但是,由于赵氏的天下是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得来的,所以他们也怕被别人用同样的手段夺走他们的天下。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加强国防建设。从国内看起来是一片繁荣景象。然而在军事力量上却积贫积弱,当敌人来犯时却无力抵抗。而且多数时候不惜重金求和,赢得一时的太平。从太祖开始,在整个宋朝都在不断地改革,但至始至终没有把军队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在与辽、金、元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

参考书目:

[1]简伯赞:《中国史纲要》

[2]《宋史.兵志》

[3]《洓水纪要》

上一篇:幼儿园托班律动教案下一篇:归宁喜宴主持人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