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德育的概念

2024-04-24

简述德育的概念(共11篇)

篇1:简述德育的概念

简述格式条款的概念、特征,以及法律对它的规制,并分析其利弊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合同被人们大量使用,一种简便、快捷,使人们交易更为方便的合同类型应运而生——格式合同。格式合同是全部采取格式条款的合同。那么什么是格式条款呢?

一、格式条款的概念

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你去银行开通网银时签的合同就是格式合同。又如,保险合同、航空或旅客运输合同、邮政电信服务合同等。

二、格式条款的特征

格式条款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格式条款总是一方(即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企业)预先拟定的。第二,不与(或未与)合同对方当事人进行磋商。

三、格式合同的利弊

格式合同有其利弊。首先它可以节省时间,有利于事先分配风险,可以简化缔约手续,减少缔约时间,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使智力、知识、经验、精力、地位不同的消费者受到同等对待,从而平衡消费心理。但其弊端在于: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一方在拟定合同条款时,经常利用其优越的经济地位,制定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由于格式条款提供者处于垄断地位,而对方当事人处于别无选择的境地,因而格式合同提供者一方可以把不公平条款强加于对方当事人,如不合理地扩大自己的免责范围,规定对方必须放弃某些权利等等。

四、格式条款的规制

虽然格式合同有其弊端,但是格式合同目前的使用率比较高,具有普遍的使用价值,因此法律对格式合同不能采取一概否认或一概认同的态度。于是《合同法》第39、40、41条对格式条款做出了明确的限制性规定:

㈠对格式条款订立的规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对条款有提示和说明的义务。

㈡对格式条款效力的规制:

①属于《合同法》第52条规定情形的格式条款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②属于《合同法》第53条规定情形的格式条款无效。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③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三)对格式条款解释的规制:①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也就是说,应当以可能

订约者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对格式条款进行解释。②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应作出有利于对方的解释。③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这些法律规定有效地保护了弱者,维护了合同的公平和公正。

《经济法概论》

20100727

财务管理 02班

刘 怡

作业3 2011年5月15日

篇2:简述德育的概念

1简述精细化学品的概念和特点.2精细化学品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

1.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2.表面活性剂的一般作用有哪些?

3.根据亲水基团的特点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各举几个实例。

4.试述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合成方法、主要性能和用途。

5.试述烷烃和烯烃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合成方法、主要性能和用途。

6.试述脂肪醇硫酸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合成方法、主

要性能和用途。

7.写出渗透剂T和胰加漂T的结构式和合成方法。

8.试述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的性能、主要用途和合成方法。

9.试述聚醚羧酸盐的性能、主要用途和合成方法。

10.什么是HLB?如何计算?

11.什么是浊点?浊点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间有什么关系?

12.试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合成方法、主要性能和用途。

13.试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合成方法、主要性能和用途。

14.试述脂肪酸失水山梨醇酯和脂肪醇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的结构、主要用途和合成方

法。

15.试述烷基葡萄糖苷(APG)的性能、用途和合成方法。为什么说APG是绿色表面活性

剂?

16.试述脂肪醇酰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合成方法、主要性能和用途。

1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类?各主要用途是什么?

18.试述咪唑啉系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主要性能、合成方法。

19.试述烷基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合成方法。

20.有机氟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有何特点?写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21.对未来表面活性剂发展趋势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章染料和颜料

1. 光和色间有什么关系?染料的发色理论有哪些?简述各理论要点。

2. 有机染料按化学结构分为哪几类?按功能应用为哪几类?

3. 什么是重氮化反应?什么是偶合反应?简述影响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主要因素。

NaO3SNH2

4. 写出由J酸NaO3S

NN

合成染料直接橙S的反应式。HHNSO3NaNN

5. 何谓冰染染料?何谓色基和色酚?

6. 何谓活性染料?活性染料在结构上有何特点?活性染料分子由哪几部分构成?活性染

料主要有哪几种活性基?

7. 何谓还原染料?还原染料主要有哪些类型?

O

NCl

永固红F4R8. 以苯、甲苯、萘为原料制备永固红F4R。

9. 颜料为什么要经过颜料化处理?颜料化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10.查阅资料,谈谈你对染料的绿色化的重要性的看法。

第四章胶粘剂合成高分子胶粘剂有哪些类型?胶粘剂按形态分为哪些类型?胶粘剂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胶粘剂的粘合理论有哪些?脲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分别是如何合成的?写出醋酸乙烯酯聚合反应式。白乳胶是如何制备的?举例说明溶液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工艺。丙烯酸乳液胶粘剂是如何制备的?什么是聚氨酯胶粘剂?它有何特点?试述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组成及其优点。

第五章涂料

1、涂料的组成成分主要有哪些?

2、举例说明醇酸树脂的合成方法。

3、什么是油度?油度对醇酸树脂性能有何影响?

4、什么是羟值?羟值对醇酸树脂性能有何影响?

5、有哪些方法可改性制备水性醇酸树脂涂料?

6、丙烯酸树脂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是什么?丙烯酸树脂涂料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

7、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涂料有哪些单体和交联剂?

8、写出合成聚氨酯的基本化学反应式。合成聚氨酯有哪些单体?

9、什么是环氧树脂涂料?举例说明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

10、环氧树脂涂料有哪些固化方法?

11、水性涂料有何优点?聚氨酯水性涂料及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分别是如何制备的?

12、对涂料的发展趋势谈谈你的看法。

第六章 水处理剂概述

1. 水处理剂包括哪些产品?

2. 常见的阻垢剂有哪些?

3. 写出ATMP的工业合成方法?

4. 常见杀菌灭藻剂有哪些?

5. 常见絮凝剂有哪些种类,各举1~2个例子? NNHCl

第七章 精细化工新材料与新技术

1.什么是功能高分子?功能高分子主要有哪些类型?

2.按感光基团分类,感光性高分子有哪些主要类型?

3.导电高分子有哪些类型?什么是光导电材料?有哪些主要的光导电材料?

篇3:概念语法隐喻理论框架研究简述

韩礼德 (2005) 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大类, 他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成三种: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 , 人际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 和语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 而他所说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 (experiential function) 和逻辑功能 (logical function) 。经验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系统体现的, 该系统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各种经历分成若干种过程, 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韩礼德 (1985) 认为, 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 (material process) ;心理过程 (mental process) ;关系过程 (relational process) ;行为过程 (behavioral process) ;言语过程 (verbal process) 和存在过程 (existential process) .

在表达一个概念意义时, 通常要经过三次选择: (1) 选择过程的类型, 即从物质、心理、关系等六种过程中选择一种; (2) 选择与某个过程有关的及物系统的功能成分, 如动作者、目标、感知者、现象等; (3) 选择能体现这些功能的词类, 如名词词组、动词词组、介词词组、副词词组等。韩礼德认为, 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性隐喻, 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变化, 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发生相应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 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在韩礼德的两大语法隐喻分类中, 概念语法隐喻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名词形式表达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过程 (process) 或性质 (quality) , 简单说就是语言中的名词化 (nominalization) 现象。

通过对科技语篇的分析, 韩礼德总结了概念语法隐喻的13种类型 (Halliday, 1996, 1999) 。可简单表示如下:

后来韩礼德 (1998) 又指出在词汇层面隐喻的实现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上, 因此可将13种概念语法英语类型简化为四组:

韩礼德将第一组命名为"名词化", 所有从形容词、动词、介词、连词到名词的转换都包含在这一组。名词化是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手段。名词化是将过程 (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 、特征 (其一致式形式为形容词) 、环境 (其一致式形式为动词词组或名词词组) 、小句等经过隐喻化, 以名词形式体现。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

[2]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简述德育的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相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35-02

数学慨念是构建数学理沦体系的基础,因此必须受到重视。小学数学慨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第一步,只有让学生理解了慨念,才能运用知识去判断、推理、强化数学理沦知识,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在数学慨念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提高概念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概念

概念是比较抽象的理性知识吗,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数学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选择的从简单到复杂地引入概念。

1.在实际操作中引入概念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概念的建立,一定要在具体、直观的教具或学具的演示、操作的基础上来建立。如在教学除法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分小棒,分圆片等学具,如12根小棒,

分三堆,每堆分得同样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比起只是教师动口讲,或让学生看演示这两种方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引出概念这种方法要好得多。

2.在问题思考中引入概念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分成25个组去种树,每个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发现有两种算法,一是25×(4+2)=150,二是25×4+25×2=150,通过对比发现两种算法得数相等,也就是说两个式子是相等的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二、把握概念本质,讲清概念

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关键在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反映事物的根本属性及其主要表现,是该事物区别

于其他事物或该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根本之处。有些老师常埋怨学生知识学得死,不会灵活运用,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如有些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必须是端端正正,成水平型的,当变换位置后就和他们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相抵触了,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教师提供事例的方式有关,呈现给学生的都是这样固定不变的平行四边形,就使学生不易区别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而把非本质的属性也纳入到概念的内涵中去。因此教师要在讲概念时要十分准确地讲清概念的含义。有些性质、法则和公式中包含着的某些基础概念,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它所表示的含义也是极其明确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把这些含义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抓住关键讲解概念,就能使学生明确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它的意义。如在教学分数意义时就要强调“平均分”。

教师还要恰当地讲清概念的运用范围。如2是质数但不能说它是某个合数的质因数。只能说它是某个合数的质因数。又如在用字母表示数时,爸爸的年龄用表示,小明的年龄用A——28表示。这里A并不能表示任意一个数,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三、运动对比法,区别概念之间的不同

有些概念表面看起来有类似之处,实际上似是而非,通过对比本质属性,使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质数与质因数、互质数、数位与位数、整除与除尽等概念十分相似和相近,教学时要通过各种情况的反复比较,指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实质。又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

数的大小不变”,这里“小数的末尾”就不能说成是“小数点后面”,也不能说成是“小数部分”。“末尾”这个概念是“最后”的意思。

在运用对比法教学时,采用变式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排除概念中非本质特征,学生能抓住本质特征才能增强运用概念的灵活性。如在出示几何图形时位置要变化,不要让其“经典式出场”。

当然在使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时必须在这个概念已经建立得比较清楚、牢固的基础上再引人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否则不仅不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反而容易产生混淆现象。

四、强化课后训练,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具体性特点,在延展了概念后让他们自己例证,在脑中更加具体化,能将学习到的概念运用于实际加深理解。例如,在加减法学会以后,可以让他们讨论生活中哪些事情运用到了数学理论,理解的同时对神奇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学生有没有掌握好慨念,不仅在于他能熟练的说出慨念定义,还要会灵活运用慨念。强化应用训练可以深化概念理解,增强记忆。在应用训练方面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内涵应用,可以偶尔在课堂开始时抽查以前学过的慨念定义。另一方面,慨念的外延上,让学生根据概念举例,并说明理由。新课程完成后,学生要真正掌握需要反复的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行巩固。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紧密,当学生学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的同时回顾以前所学,使之条例清楚牢固掌握。

总而言之,教师在概念教学的过程当中,只要灵活地运用上述的策略就一定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应用更灵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中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3.

[2] 许中丽.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综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3.

[3] 张晓蕾.探究关于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科学导报,2016,6.

篇5:简述不起诉决定书的概念和作用

一、不起诉决定书的概念:

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重要而经常运用的一项诉讼权利,不起诉决定书对保障人民检察院正确发挥不起诉权利起着重要作用。不起诉决定具有终止刑事诉讼的程序效果,不起诉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的表明终止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文书,因此,不起诉决定书理应对所决定不起诉人的诉讼地位和行为性质予以界定。

不起诉决定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侦查机关(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过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罪证不足,以及按照法律规定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时作出不起诉决定所制作的法律文书。它是法律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简述不起诉决定书的作用:

(1)起诉书所指控的所有犯罪事实,无论是一人一罪、多人一罪;琮是一人多罪、多人多罪,都必须逐一列举。

(2)叙述案件事实,一般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人多罪的,应当按照各种犯罪的先重后轻顺序叙述;多人多罪的,应当按照重罪、轻罪的顺序叙述,突出主犯、重罪。

(3)要注意写明事实要素。即根据事实、证据,写明具体犯罪时间、地点、经过、手段、目的、动机、危害后果。特别要将属于犯罪构成要件或者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要素列为重点。

篇6:简述德育的概念

香水小学严贵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典型和特殊的智能活动,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也正在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站在教育战线上应重新认识教学过程,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通过这次培训,深刻地意识到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也知道了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学生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探索和发现

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引领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篇7: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概念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强调以学为中心、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核心:教学过程设计,重视学习资源的利学习内容。

二、交叉学科专题主要教学模式:探究/研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教学周期,以单元为单位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评价、结构化评价的方式。

作品集评价、集体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研究、基于问题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中心的哲学理念,“以人为本”,主张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

三、以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哲学作为行动的基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有:(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通过异质协同作业、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一、核心:教学过程设计,重视学习资源的利学习内容。

二、交叉学科专题主要教学模式:探究/研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教学周期,以单元为单位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评价、结构化评价的方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二、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中心的哲学理念,“以人为本”,主张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育。

三、以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哲学作为行动的基础。

篇8:简述德育的概念

一、基本齿廓

GB/T 3478。1-1995标准按三种齿形角和两种齿根规定了四种基本齿廓, 即:30°压力角平齿根;30°压力角圆齿根;、37.5°压力角圆齿根;45°压力角圆齿根;见下图。

二、渐开线花键公差

GB/T 3478.1-1995标准规定了4、5、6和7四个公差等级。

花键的总公差 (T+λ) 、综合公差λ、齿距累积公差FP和齿形公差ff、齿向公差Fβ的数值均可查表得到。详见GB/T3478.1-3478.9-1995。

三、齿侧配合

花键齿侧配合的性质取决于最小作用侧隙。本标准规定花键联结有6种齿侧配合类别:H/k、H/js、H/h、H/f、H/e和H/d。对45°标准压力角的花键联结, 应优先选用H/k、H/h和H/f。

四、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

1.作用齿槽宽和实际齿槽宽

图4a表示的各齿槽宽均为基本齿槽宽, 且具有齿距累积误差、齿形误差和齿向误差的内花键。图4b表示理想 (无误差) 的外花键与该内花键配合时的情况。由于内花键有误差, 所以即使该外花键每个齿厚都与内花键的齿槽宽相等, 也不能装入图4a所示的内花键。若要使理想的外花键在任意位置上都可以装入内花键, 且作用侧隙为零, 则该内花键所有齿槽宽均需按最大干涉量加宽, 这个加宽后的齿槽宽即是内花键的实际齿槽宽;而与之相配合的理想外花键的齿厚是内花键的作用齿槽宽。

2.作用齿厚和实际齿厚

原理同1, 对于外花键, 作用齿厚则大于实际齿厚, 其差值等于综合误差。

3.作用侧隙 (间隙或过盈)

内花键作用齿槽宽减去外花键作用齿厚等于作用侧隙 (间隙或过盈) , 作用侧隙确定了花键联结的配合。正值为间隙, 负值为过盈。

4.齿槽宽和齿厚的极限

在加工过程中, 实际齿槽宽和实际齿厚的变动, 会引起作用尺寸的变动。齿槽宽有四个极限尺寸——作用齿槽宽最小值、作用齿槽宽最大值、实际齿槽宽最大值、实际齿槽宽最小值;外花键的齿厚也有相应的四个极限尺寸——作用齿厚最大值、作用齿厚最小值、实际齿厚最大值、实际齿厚最小值。

5.作用齿槽宽、作用齿厚、实际齿槽宽和实际齿厚的用途

1) 作用齿槽宽最小值和作用齿厚最大值:这两个尺寸决定作用侧隙的最小值。用综合通规检验。

2) 实际齿槽宽最小值和实际齿厚最大值:这两个尺寸一般在单项检验法中使用。当采用综合检验法是, 以综合通规通过为合格, 这两个尺寸不作为零件合格与否的依据。

3) 实际齿槽宽最大值和实际齿厚最小值:这两个尺寸是零件合格与否的依据。

4) 作用齿槽宽的最大值和作用齿厚的最小值:这两个尺寸决定作用侧隙最大值。用综合的止规检验。它们是综合止规的基本尺寸。

五、检验方法

花键的检验方法见GB/T 3478.5。其中对花键的齿槽宽和齿厚规定了三种综合检验方法和一种单项检验法。

1、基本方法

用综合通端花键塞规或量规控制内花键作用齿槽宽最小值及渐开线终止圆直径最小值或外花键作用齿厚最大值及渐开线起始圆直径最大值, 从而控制花键副的作用侧隙最小值, 保证花键齿侧配合性质。

同时, 用非全齿止端花键塞规或环规或用测M值或W值等方法, 控制内花键实际齿槽宽最大值或外花键实际齿厚最小值。从而控制内、外花键的最小实体尺寸。

以上这种检验方法既适合用于综合公差λ和加工公差T允许相互补偿的花键副。

2、方法1

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用综合止端花键塞规或环规, 控制内花键的作用齿槽宽最大值或外花键作用齿厚的最小值, 从而控制花键副的作用侧隙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这种方法适用与作用侧隙有公差要求的花键副。

采用这种检验方法, 为控制花键副的最大作用侧隙, 当花键的综合误差Δλ很小, 综合止端花键塞规或环规通过时, 应相应地压缩总公差 (T+λ) 值, 即不允许因出现较小的综合公差Δλ, 而用综合公差λ来补偿加工公差T。但当Δλ较大时, 可以用较小的加工公差T予以补偿, 此时总公差保持不变。

3、方法2

这种方法与方法1基本相同, 只是将内花键实际齿槽宽最大值和外花键实际齿厚的最小值作为工艺尺寸的保证, 只进行定期检测和抽查检测。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艺稳定能保证综合公差λ和作用侧隙有公差要求的花键副。

采用这种检验方法的时候, 综合公差λ和加工公差T的补偿关系同方法1。

4、单项检验法

测量M值或W值等一些方法, 控制内花键实际齿槽宽值的最小或外花键实际齿厚值的最大与最小。

用检验齿距累积误差值、齿形误差值和齿向误差值, 从而间接的控制综合误差Δλ。

以上办法既用于零件的验收, 有可用于分析性检验。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的一些术语及参数

关键词:渐开线花键,基本齿廓,齿侧配合,作用齿厚,公法线,跨棒距

参考文献

篇9:简述初中物理概念混淆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混淆 概念 策略

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往往已经接触过许多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些近似的概念,即学前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是未经充分的科学抽象而获得的,因此,大多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学前概念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影响着学生对新概念的同化,造成新旧概念的模糊认识。物理概念是对某一类物理事物和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 的认识,生动形象的表面现象往往给人深刻的印象,但掩藏在其下的本质属性,却很难让人发现,只有通过对表面现象的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层层剖析,才能去伪存真,掌握真正的内涵。那么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其概念易出现的混淆存在哪呢?

一、概念混淆存在产生的原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概念不容易接受反而容易接受形象的概念,因此学习物理概念时,他们往往出现的思维障碍是:抓不住概念的本质属性。(一)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的物理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有的学生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加上头脑中没有完整的物理情境,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要么同时变大,要么同时变小。使学生弄清概念的外延是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可以抓住两个概念的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这种差异,进行区别。(二)在教学中没有把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讲清楚,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性质,单位,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在讲清公式的适用范围,配合练习加强运用,在运用中进行检查,深化理解,逐步达到正确掌握基本知识的目标。(三)学生通常只记住物理规律的表达公式,却没有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忘记公式所表达的物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而造成了运用公式分析物理问题的思维偏差。(四)物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数学,物理和数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把物理公式理解为纯函数关系,忽视了公式的物理意义,对解题过程缺乏必要的语言描述,对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缺乏思考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纠正学生把物理问题简单地数学化的倾向。

例如根据欧姆定律,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寓,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这段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解析:A、B、C都错在直接由数学中 a = c/b说明a与b成反比,a与c成正比,但忽略了电阻是导体的一种特性,电阻大小只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是无关的。

二、解决概念混淆的策略

(一)要强调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公式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物理实事之间的因果关系,决定关系。(二)要明确公式的来龙去脉,增强公式的物理色彩,突出对问题的物理意义的分析,防止单纯数学公式的教学法,减少纯公式数值代入计算的训练,让学生善于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描述物理问题,真正建立起物理上的数量关系。(三)在运用中比较把容易混淆的概念运用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可让学生获得较为具体形象的感触,能从内心深处对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更深刻。比如热量和温度这两个概念,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热量是一种物质,温度是热量的强度,热量和温度成比例,热传递中是温度被转移等等。为了使学生们不再混淆这两个概念,我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两个概念放到特定的场所和情境中运用,让学生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讨论,看到底是运用热量恰当还是温度恰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并说出各自运用该概念的理由。通过对概念具体运用的讨论,揭示了概念的实质,摆明了两者的区别,使自己不正确的概念认识得到改正。(四)在结构中比较把易混概念分别放在不同或相同的知识网络结构中,比较它们在结构中的不同位置、不同功能以及与其他知识的不同关系,更能清楚地区分易混概念。例如,惯性和惯性定律。①小车上直立一木块,当突然拉动小车时,怎样解释木块向后倒的现象?② 教室里悬挂着 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电灯的运动状态将会怎样?上述两例是用惯性还是惯性定律解释呢?在实例分析中就能明确。例①木块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向后倒;例②电灯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不变。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惯性”是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的物理属性而“惯性定律 ”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一种运动规律。(五)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1)、充分利用实验利用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如摩擦力的教学,功的教学等,都可以用实验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教师要认真积累经验,熟悉学生容易在哪些问题上形成错误观念,以便有的放矢,排除干扰。排除干扰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实验,因为物理实验是纯化了的物理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少,有利于观察、分析,形成正确的观念。(2)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物理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同时学习物理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来引入,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例如,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可作为光线的现实原型,茶壶可作为连通器的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学习这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了,可让学生觉得物理就自己身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结束语

篇10:简述德育的概念

审计部

钟静

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过程中,最常听到的概念不外乎风险、缺陷、有效性等等,这三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相同吗?是否有风险有一定有缺陷,有缺陷就一定控制无效?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对这几个常用概念进行比较,探讨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风险

广义的风险是指偏离目标的不确定性,包括可能产生好的有利因素的可能性也包括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风险大多是指狭义的风险,即导致偏离组织目标、给组织带来合规、荣誉或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的几个理解要点:

1、可能性:并非一定要实际发生。有些事件现在没有实际发生过,不表示不存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中通过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后的影响程度两个维度来衡量风险,即风险量化。

2、一旦发生会产生不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后果或损失:如果一项工作通过操作人员的管理可以超额完成组织目标、带来增值,一般不在内部控制活动中归入风险。

3、风险和环境有关,和具体每个人做的好坏无关,风险是固有的,一项活动他存在的风险与活动中涉及的环节和流程有关,但与每个操作者是否严格遵守制度无关,也就是说,没有严格执行制度不是风险。

二、缺陷

内部控制中的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过程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这种缺点或不足使得内部控制无法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内部控制评价正是要找出内控的缺陷,不断提高为内控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COSO-IC(1992)和COSO-RM(2004)对控制缺陷下的定义:“已经察觉的、潜在的或实际的缺点,抑或通过强化措施能够带来目标实现更大可能性的机会。” 缺陷的几个理解要点:

1、缺陷和控制相关,有没有控制、控制执行得怎么样都涉及缺陷。

2、缺陷的存在使得无法实现控制目标,也就是说不足或缺点达到一定的程度,对实现控制目标构成影响时才称之为缺陷。在内部控制中,对缺陷的认定有明确的标准,例如穿行测试中一个控制点的样本中失败率达到一定水平之上则该控制点被认定为失效,对于失效的控制点就可认为是一个缺陷。

三、有效性

有效性是用来评价内部控制手段对于提高组织实现目标的作用,能够基本保证目标的实现称之为有效。当控制中存在重要、重大缺陷导致组织可能遭受严重经济或声誉损失、对实现控制目标造成严重影响的称之为无效。

我国的《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根据缺陷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的可能性大小将缺陷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将“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缺陷界定为重大缺陷、将“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 的缺陷界定为重要缺陷;将“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界定为一般缺陷。

在做内控穿行测试时,根据样本量的符合程度,内控人员也会对每个控制点得出有效、基本有效和失效的结论,但这个有效和有效性的概念不同,它用来描述这个控制活动在实际中有多大程度被遵循,而代表不了整体业务条线控制是否有效、是否能够不偏离控制目标。有效性的几个理解要点:

1、缺陷不等于无效。内控评价中内控无效有清晰的界定和标准,只有发现控制活动中存在有重大或重要缺陷,可能会导致组织控制目标偏离的情况下,控制活动才称为无效。

2、个别控制点无效不等于整体控制无效。整体条线的有效性要看测试过程中是否发现有会导致组织严重偏离目标的重要或重大缺陷,即使有时个别控制点失效,但由于该控制点所控制的风险固有风险较小或者同时存在其他的控制活动对该风险进行控制等原因而不会对整体目标构成重大影响,我们也不会将其认定为控制无效。

3、有效不意味着没有问题、也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发生问题。内控评价是对一段时期内部控制的运行进行的评价,通过选取一定的样本进行穿行测试的方法进行验证,也许有些控制设计有缺陷,也许有些控制执行不到位,但当这些问题没有被发现产生实质性违规、舞弊、重大损失等构成重要或重大风险因素时,不会被认定为无效,但会作为一般缺陷在评价报告中提出,并要求进一步整改,以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四、如何运用这几个概念和识别技术做好内控评价

风险、缺陷和有效性这三个重要概念贯穿于整个内控评价工作,是内控人员必须明确和进行专业识别的,也是内控人员交流和取得共识的基本前提。

1、内控人员必须加强专业学习,统一认识,规范内控语言。

2、识别风险是内控评价的开始,通过调查、访谈、测试发现缺陷是内控评价的主要方法,得出有效性结论是内控的目标,三者相辅相成,层层推进。

3、通过流程梳理和访谈工作形成的风险库可以作为业务条线评价的基础,简化每次评价工作,提高效率;通过对不同时期样本的测试和检查,可以对评价期间存在的设计和执行缺陷进行识别,并有利于进一步整改和完善;根据发现的内控缺陷评价整体内控的有效性,检查内控系统的运行效果和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帮助。

篇11:简述德育的概念

一、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抓时放、时松时紧的做法是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收效的,必须常抓不懈,并且应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大处着眼”,即从国家甚至全世界的形势着眼,利用媒体资料,开阔学生视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方向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细处着手”,即学校要加强常规教育,重视养成教育,制定出明确详细的日常行为规范(如现行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要求就很明确),制定出严明的纪律约束学生,对任何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随地吐痰”、“谈吐粗鲁”“见了老师同学不问好”等不文明的细节)都不要放过,不能等学生坏习惯养成了再教育,也不能等犯了错误再教育。

二、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学校德育还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进行教育。如,对一个生性倔强偏执、一贯不遵守纪律甚至抵触教育的学生,不能一味批评,而要“软硬兼施”,将批评教育与正面引导鼓励相结合,使其倔强性格逐渐转化为自我约束的顽强品格;对于已经违纪的学生,就应该大胆地、理直气壮地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想使学生深刻认识错误,并迅速及时地改正错误,批评就在所难免。面对错误不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当然,“大胆、理直气壮”的批评并不等同于谩骂挖苦,也不是伤害和心理虐待,更不是泄私愤、图报复,将学生“一棒子打死”———因一次犯错而将学生彻底否定。批评要及时、恰当、有针对性,并在尊重人格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讲究批评的艺术,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即可。如果情况允许,就要尽可能遵循“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但是批评表扬要有分寸,不能一表扬就“完美无缺”,一批评则“体无完肤”,要把尊重、热爱、信任学生与逐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赢得学生的信任。

三、协调一致,齐抓共管 学校教育并非仅仅是领导之事,也非班主任一人之事,它需要学校全体员工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即在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协调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的同时,任课教师也要根据所任学科的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开展活动,激发潜能

上一篇:留侯论翻译下一篇:朱敬文奖学金评比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