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表现课

2024-05-05

造型表现课(精选8篇)

篇1:造型表现课

“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流程: “造型·表现”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如描绘、雕塑、拓印等,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领域。故而教学流程可以多样化,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基础和喜好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在我认为可以这样设计:

1、欣赏激欲。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选择典型的作品让孩子们进行欣赏,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望。

2、理论指导。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作品,适当的讲解理论。

3、方法探究。针对描绘、雕塑、拓印等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究不同的技法,能否有技法创新。

4、再次欣赏。可以实物与作品相结合看如何表现、如何运用工具等

5、全面构思。根据上面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构思。

6、深入实践。动手创作。

7、适度指导。根据学生的创作给予适当的指导。

8、展示评价。造型表现领域的展示评价: 展示评价可以多元化,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评价,可以把教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以及学生自己的评价相结合,以鼓励为主,适当的提出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上是我对这方面粗浅的认识,望大家见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目标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以下目标: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主要侧重“知识与技能”)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主要侧重“过程与方法”)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主要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1条主要侧重于美术语言的知识。美术语言包括“造型元素”与“形式原理”两个部分。一方面,围绕基本的造型元素,提出“观察”“认识”“理解”这一系列由浅入深的知识目标。“观察”是指引导学生观察在自然物与人工物品中显现的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造型元素;“认识”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指认在自然物与人工物品上显现的造型元素的名称;“理解”指在指认的基础上,认识这些造型元素所起的具体作用。另一方面,形式原理主要包括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和统一,对学生提出“运用”这些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的目标。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美术语言一览表 造型元素

形式原理 线条 形状 色彩 空间 明暗 肌理 对称 均衡 重复 节奏 对比 变化 统一

第2条主要侧重“过程与方法”。所谓“美术媒材”,就是创作美术作品时所用的工具、材料以及数字媒介。在中小学常用的美术工具有铅笔、蜡笔、水彩笔、毛笔、砚台、剪刀、美工刀等;美术材料有铅画纸、卡纸、水彩画纸、宣纸、墨、黏土、铅丝、木、布、藤等;数字媒介,就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在的内容以及存储、传输、接收数字媒体内容的设备,包括计算机、数码相机和数码录像机等。所谓“美术技巧”属于方法的范畴,主要指熟练和灵活地运用各种美术媒材进行创作的技巧。对中小学生而言,主要是指对描绘、立体制作等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对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3条主要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谓“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学生在进行“造型·表现”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并灵活运用美术语言和美术技巧将自己的构思表达出来,产生热爱美术学习的情感,从而逐步形成对美术学习抱有持久兴趣的态度。

是“术”还是“道” ——我谈造型表现课教学

古人对于“术”与“道”有着明确的区别和划分,如果对应到我们美术课教学中,“术”是“技巧”、“技法”;而“道”有“原理”、“观念”之意,但更贴近于 “美术素养”。我们通过新课标的学习发现,每个学习领域在设定分目标中都有着不同的设定。“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在这一学习领域,课标对于学生在感知造型元素、造型形式原理、造型表现力、培养造型乐趣等方面都做了系统、严谨的界定和要求,但我觉得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强调学生自由表达主观的精神、情感和观念。因此我认为,造型表现领域绝不是单纯的“术”课,他是强化了的“术”与“道”的结合体。基于这一点认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淡化“专业”色彩,重视备课与造型之“道”

我始终认为,专业水平体现着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越高,自然对教学越有利。但我们不能把专业素养与水平等同于授课水平,而轻备课!许多老师就片面的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造型表现领域更倾向于表现,以自己的专业水平,给“小不点们”上好这样的课,绰绰有余了,甚至于放弃了认真备课的态度。我想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强调的恰恰是要教师有意识的削弱造型领域的专业性特征,使其更加趋向于教育功能和普遍性!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获得的更多的是一种感受性内容,加上课时设置又少,如果我们不用心研究课堂教育教学的规律,简单地用专业化角度面对造型表现的课堂,无疑是步入了歧途。

二、课堂教学中学会取舍,注重学生“体验过程”

教无定法,无论运用怎样的教学模式驾驭课堂,我们都不能忽视教育的本体——学生。要让学生们喜欢我们的课堂,能够自由的表达主观的精神、情感和观念,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造型表现”时间不够了或者没有了,究其原因,我们还是对“术”太不放心,讲不完是绝不会“放手”的。因此,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学会取舍,还学生于本体,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体验其创作和表现的全过程。

三、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他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质量,便于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还让我们的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如何在具体教学中凸显造型表现领域的学科主体 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的不同,我们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每册的教材都涵盖到这四大领域,而从具体的课程编排上看,造型·表现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些。这一特征在小学阶段更为明显。以湘美版第一册美术教材为例,全册共22课,造型·表现12课,欣赏·评述1课,综合·探索5课,设计·应用4课。可见,造型·表现在美术课程内容中覆盖面最广,分量最重的学习领域,是美术学习的基础。

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对培养人的造型能力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看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习的主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合理引导,而不能把教学变成盲目的“游戏课”、“玩耍课”,失去教学目标和方向。

在造型·表现领域中,课程的内容最为广泛,既有传统意义的绘画,雕塑,又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手工制作,造型游戏等,从无意识的涂涂抹抹,到有意识的创作表达,无论写生的,临摹的,还是创作出新的图示、表现出形式和内容新颖的作品,或写意,或写实,或再现,或表象,这都是造型·表现。这虽然丰富了师生的活动形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学生对于教材的应用、知识的融会贯通造成难度。具体表现就是老师过于在意课堂的丰富性、愉悦

性和综合性,导致喧宾夺主或顾此失彼,迷失了美术课的本性。要在教学中凸显学科本体,就要规避以下四种较为典型的现象。

一、综合课喧宾夺主

综合课,即在本学科教学中可以有机地植入其他学科的元素。美术也可以这么做。在本次培训的示范案例中,容艳艳老师执教的《下雨了》一课,以歌曲《小雨沙沙》为切入点,这就在美术课中植入音乐元素,而且用的很得当。这种大课堂的做法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但前提是以本科为主,其他为辅。一次在网上观摩《古诗配画》一课教学视频。本课重点在于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想象能力。而这位老师在不经意中代替了语文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诗歌赏析上面,目标出现了偏差,学生的美术技能学习被放在了次要位置,他们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就得不到锻炼,那就失去了美术课的意义。其实,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每首古诗的不同内容或场景,通过分类、总结指导构图;如何描绘诗中的主要场景;如何用色彩渲染诗歌的意境等,打下良好的创作基础,努力表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

二、创新学习方式华而不实

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但自主的课堂绝不是放任自流的课堂。一位老师执教《陶泥的世界》,以黏土激起学生创作热情后,先简单的示范怎样使用泥塑工具,然后演示搓泥条、拍泥板,最后欣赏几张陶艺图片,就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随着学生操作活动的开展,整个教室热闹起来,人声鼎沸,毫无秩序,学

生完全忘记了要用泥条造型的任务。此时老师想控制大家的情绪为时已晚,到下课时学生的作业可想而知。

这位老师本意是好的,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却没有考虑到必要的泥塑技能技巧的传授。这节课学生除了玩的尽兴也没有其他收获,更谈不上泥塑造型能力的提高,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自主学习的内涵的理解有了偏差。自主的课堂不是放任自流的课堂,教师的示范,知识技能的传授不能忽视,不能为了表面的东西而丢失了美术最本位的东西。

三、寓教于乐顾此失彼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为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都很投入,学生也看得津津有味,表面看上去是一堂成功的课,而实际并不见得。因为课上得成不成功取决于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有没有解决,而不是看学生学得高不高兴,课堂气氛是不是轻松活跃。一位老师执教《卡通大亮相》一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带领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卡通片和卡通图片,还设计了模仿表演,主题歌演唱环节。这节课师生情绪都很高昂,学生都踊跃参与,热情四溢,其实这热闹的背后教学重点难点都没有解决。课堂上大家关注的是卡通片的剧情以及片中角色的有趣对白,注意力都被卡通片的娱乐性所吸引,忽略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顾此失彼,舍本求末,使美术课变成了电视课。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美术本位的元素进行教学,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又对学生的创造力有促进作用,这才有利于师生互

篇2:造型表现课

--------造型表现课的教学思考 铁山中学 陈君锋

关键词:造型 表现 愉悦 审美

内容摘要: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环境下,在美术教学造型·表现领域中,我们让每一个学生在美术课堂里通过画画来获得快乐,通过画画来体验美好的情感,通过画画来表现独特的个性,这种快乐不是单单感官的满足,它是学生美好情感的体验和满足,是一种人的内心真正的愉悦。

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美术科的新课程标准,按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把课程内容划分成了四个学习领域。

一 下面本人就首先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1)以美术教学愉悦原则为依据

郭声健在他的《艺术教育论》中是这样阐述艺术教学愉悦性原则:“艺术愉悦只属于拥有良好心境的人,若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绪是不可能获得好的艺术效果②”,同时,他指出艺术愉悦与一般娱乐的差异,他认为:“审美愉悦主要着眼于精神上的享受,是深层的身心感悟,而一般娱乐主要专注于感官的满足。童庆炳也认为:”自然情感要经过回忆与沉思或者说再度体验才能转换成可供享受的审美情感③“。在教学中,”我画画,我快乐“的目标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绘画造型手段,去表现和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感,是唤起他们心中所喜爱的、渴望拥有的、印象深刻的事物的情感并通过绘画的形式再一次表现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内心情感需要的外化,所以它是愉悦的、快乐的。

(2)以心理学说中情绪情感的动机学说为依据

心理学认为人的动机是在兴趣、喜爱、欣喜、愤怒等情绪的直接驱动下进行的,同时这种情绪又可分为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如快乐、热爱、喜欢等,由于它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会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④。”我画画,我快乐“教学前提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画自己喜爱的事和物,是他们绘画时所愿意,想要表现的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这种喜欢、快乐、自由的情绪情感,在其心理下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动力,使他们兴趣性、专注性、积极性得到较大的改善。(3)以新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的要求为依据

新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是这样界定的:”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①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②通过对多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③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根据第一点、第二点的要求,一个显性的问题---即学生对多种材料,多种绘画技巧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到“我快乐”这一过程和结果,但是如果一昧地强调绘画技能技巧的教学,无疑又将回到强调学科特色的老路上,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我快乐”,教学中适当的降低对技能要求的难度,突破“画得象、逼真”才是美这种单一的审美观念、贴近学生的普遍作画能力和实际水平,提倡大胆地画、放开的画,画的不像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否运用自己造型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己个性化的画面效果。同时,教学中引入半抽象、抽象造型语言的学习,进一步淡化“画象画真”,利于学生通过绘画、抒发情感表现个性。解决了学生对技能技巧、艺术语言学习的这个问题,学生就能充分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4)以学生的身心需要为依据

教学中,以学生的身心需要为依据,即以学生这个特定年龄生理心理上需要为内在的、隐性的教学目标,上在已讲过,学生为什么喜欢动漫的形象?这就是他们身心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新教材在造型、表现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人教版七年级中《多彩的学生生活》、《校园的春天》都为教学达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和前提。也只有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

造型能力的内容“智能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速度和质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福格尔等人则提出:智能是一种有目的的以某种好的方法使用某个有用的信息。造型能力的运作是智能活动。

在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群体身上,造型能力就是美术能力的代名词。造型能力常常会让我们想起美术技能,而实际上造型能力的内容远不只这些。造型能力应当是知识与智慧、情感与行为的表达方式。二 其次教师实施鼓励教学方法应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1)教师应该鼓励审美个性, 培养审美意识。在教学中,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2)教师应该鼓励艺术表现, 激发艺术创造。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我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

因为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3)教师应该鼓励自我体验, 激发参与意识。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例如在泥塑课程中我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技能,在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结果学生作专业是那么鲜活,动人。

(4)教师应该让学生视野开阔。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学生外出比较安全,在学习风景写生、泥塑课时,我结合时间、气候、环境,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塑造。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纯高心灵。我经常安排学生进行室外写生。根据需要适时参观文体中心各种有利学生的展出。

在这个模式中,教学过程具有双向性,在上图列出的四个环节中,从教师教学过程来看(由外向内),通过特定的美术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选择印象深刻、喜欢的事物为主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和合适的方法对主题进行表现,表现自己对主题、对学习、生活、艺术的情感和理解。反过来从学生学习的过程来看(由内向外),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的情感、个性,选择工具和方法对一定的主题进行表现,使自己对美术、对特定美术内容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在这个模式中,教学过程的情意性又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造型·表现都是围绕着学生喜欢的对象,学生喜欢的绘画工具和方法和展开。

参考文献 1.《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文稿)

篇3:浅谈动画角色造型表现

在动画创作中对各类角色的形象、动作、服饰等的设计和设定都可以称为动画角色造型。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作品的基础和灵魂, 决定整个动画作品的风格、决定着整个动画作品成与败的命运。无论这些角色造型是人物, 还是动物或者植物, 甚至是幻想的神灵精怪及非生物, 他们都是动画作品中被赋予生命的表演个体。正如宫崎骏说“每个人都应该用话语来表达自己, 我要用这个动画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片的主角, 相当于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演员, 他们的形象与内涵是否符合动画片的整体要求 (故事情节和动画风格) , 有没有充分展示角色的性格和魅力, 有没有准确地传达出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有没有顺利地将剧情推向高潮, 是决定动画片成功的关键。

二、动画角色造型的原则与定位

角色造型的原则与定位的目的是要明确角色设计的风格、表现形式, 使角色的性格和造型均符合于整部片子的剧情和风格的需要, 并能受到观众的喜爱并在商业上取得成功。

1. 个性独特化原则

动画片中的角色要求设计者设计每一个角色都必须表现出性格简单明确, 易于区分的特点, 他们或者善良, 或者丑恶。或者聪慧, 或者愚笨, 或者宽厚, 或者奸猾…既独特性, 不可替代性, 易于记忆, 使观看者能区别于其他角色而留下深刻印象。

2. 时尚性原则

角色造型的时尚性是指造型要有一定的时代感和时尚性。这种时尚性在动画角色造型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画角色的性格与精神气质的时代气息。各个历史时期和国度创作出来的经典动画角色都保留着其所处时代和民族和鲜明烙印, 那个时代的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审美取向等都会曲折地表现在动画片的角色创作过程中, 而角色造型设计则是这些社会元素的视觉化表现。

(2) 动画角色造型中的流行文化元素。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流行文化, 或者称作大众文化、世俗文化。动画创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在角色造型的创作中强调流行文化元素, 只有这样我们的作

人情、人性的拓展上实现设计的物化, 使空间更具实用性、情感性和个性化。

室内空间是拓展的, 它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感觉等人的临界状态下, 于现实的空间同人们的条件关系中营建出来的新的场域, 亲和地承载着人情的寄托。个性的空间设计表现能让人体验到阳光的灿烂、空气的清新、功能的合理、色彩的温馨、家具的实用、空间的丰富、尺度的宜人、生活的安逸等等, 成为人们感受生活提升设计空间质量的定位现实。

室内空间是同人行为互制互动的, 功能所置合理的, 符合情感对应的, 空间不同营建的, 感知物化多样的, 设计语言丰富的, 情化表现共鸣的, 它不在于多么豪华或多么简洁, 也不在于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 设计的空间能使人有种依赖, 有种寄托, 有种希望, 有种合谐, 有种体现, 为人创建的生活环境就有了新的存在层面和内涵。

室内设计的目的是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有序地规划与设计的过程, 是使自然环境生态化、社会环境艺术化、人工品才会更有时代气息和生命力, 才更易于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

(3) 动画角色造型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我们要了解时尚, 预测未来发展的时尚趋势。因为从设计到动画片的制作完成, 有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有可能你在设计时设计的手法和造型是时尚的, 但到了制作完成, 片子播出时可能已经落伍, 因此前瞻性很重要。

3、可制作性

在设计动画造型时除了要考虑造型在原画和动画制作时的难度、制片的成本因素外, 还要考虑到适不适合衍生产品的开发、制作及生产的成本等因素, 比如该造型制作成玩具、文具的效果如何, 消费者会不会喜欢等。那么这就要求在对动画角色进行造型时应考虑其制作的简洁性。简洁性原则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要求。动画片因其特殊的技术特点, 要求角色的造型应该尽量的简洁。在二维动画制作过程中, 简洁的造型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工作量, 提高制作效率;而且, 形象的简洁使得造型更易于准确把握, 提高原动画的制作水准。虽然三维动画不像二维动画那样逐张绘制, 但是复杂的模型会占用较多的计算机资源。

三、角色造型风格表现

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与美术有着渊源关系, 动画造型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可以说涵盖了大多数的美术样式。在动画片的前期制作阶段中, 需要根据故事剧本来确定动画片的风格。现代动画片所面对的观众群体从以前的儿童这一单一群体逐渐向少年、成年、老年观众转移, 这也使得现代动画的风格开始多样化。在这里我们主要从造型的设计和表现形式上来分, 大致可以将动画造型分以下几类:

1、写实风格类

写实风格累造型的角色形象与自然和显示的形象比较接近、在比例、结构和形象等方面没有很大的改变, 形象虽经过概括、夸张和变形, 但结构、比例仍较为严谨, 较接近自然且具有一定的真实感, 合乎我们日常视觉欣赏习惯。这类风格的设计, 要求作者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 了解和掌握人物、动物的结构、比例和解剖, 因此以写实风格创作的画家常常被称为实力派画家。从动画角色的造型风格上看,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设计表现上存在着

环境和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由此可以看出, 室内设计首先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大空间”的改善和创造。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当今人们的活动空间范围日趋扩大, 空间的概念不只局限于建筑, 应包括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 因此正确地评价空间应该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结论

室内空间是室内环境设计的载体, 只有对室内空间具有了功能和形式上的概念的把握以及具备了对空间的设计把握能力, 一个设计师才能完成整个室内环境设计过程。所以, 空间设计是整个室内环境设计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09

2.王东辉, 李健华, 邓琛.《室内环境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红”在传统与现代视觉设计中的运用

于亮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红色, 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成为人们信奉和崇拜的色彩;经过历朝历代的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大量的“中国红”, 成为民族意识和情感的载体, 美的象征;在传统民俗文化中, “中国红”代表着幸福的生活, 是吉祥的化身;在色彩经济起步的今天, “中国红”将作为新的经济亮点和促销方式, 它不仅提高国人的生活质量与环境, 还将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附加值。“中国红”超越国界、超越语言, 既是人们实现吉祥幸福的象征, 也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鸿鹤志向。

【关键词】中国红;传统民俗;现代视觉设计;应用

在视觉艺术中, 色彩往往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正如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人们面对世界上各类自然物象或人造物象, 首先扑面而来的就是它的色彩。因此, 色彩无论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 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色彩本身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客观存在, 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心理, 从而给各种色彩赋予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色彩的大家族中, “红色”是被人们最早命名的颜色之一, 也是最原始、最富有生命力的色彩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中, 红色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各民族语言中, 红色具有比其他色彩更多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红”的历史演进及尚红意识溯源

“红色”又称赤、丹、朱、绛。这里所说的中国红, 是以大红为主色调衍生出的一系列红色。纵观中国红的发展历史, 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用鲜明、强烈的红色表示其勇猛, 吓退敌人, 使之恐惧, 又为避免鬼怪或祭献神灵, 求得保护、平安。为缓和

一定的差异。现代动画造型的写实风格主要以日本和欧美为主。在日本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有北条司, 创作有《城市猎人》、《猫眼三姐妹》等作品;欧美的动画作品如《蝙蝠侠》、《超人》、《星球大战》等。我国的角色造型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 其表现形式和内容都体现了我们文化, 具有浓郁中国画风格, 人物造型写实性强、造型严谨、生动。

2、艺术类风格

艺术类风格的造型通常以突出民主化、传统化为特点。中国动画起步较早, 20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被国际上誉为“中国学派”。中国动画表现手法独特多样, 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和民族特色, 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万氏兄弟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中铁扇公主的中国国代女侠的扮相, 孙悟空的京剧扮相;借鉴京剧脸谱图案元素和民族化装饰效果的《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具有中国水墨画效果的《小蝌蚪找妈妈》等, 准确生动的再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和质朴的艺术风格。直到今天, 此类表现形式仍然具有巨大的创作潜力和审美情趣, 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类风格。

此外, 还有一部分艺术类动画角色造型追求另类的表现形式, 借鉴世界各国的不同绘画类型, 如俄罗斯画家亚历山大.佩特洛夫克用手指沾上油画颜料当画笔, 在玻璃上完成了上万幅油画, 于2000年制作完成了油画风格的动画片《老人与海》;利用沙子的厚薄程度, 在灯箱上透光产生明暗效果的波兰艺术动画作品《天鹅》。艺术类风格的动画作品虽然追求强烈的个性风格, 但它们在对动画的表现形式上以及对观众的感染力上起到了引导作用。

3、符号风格类

符号类造型是设计者对形象经过高度概括后提炼的造型。设计者抓住角色最基本的特征, 舍弃了许多次要的细节, 对形象进行变形和夸张, 因此造型和自然形态距离较大, 有些甚至已经接近抽象, 类似于标志和符号。

死亡的痛苦和恐惧, 原始人用象征生命的红色涂抹在遗体上, 并在坟墓上撒红色的赤石粉沫, 希望死者来世再生。原始人认为血是人的精华, 红色成为血的象征。太阳给人类光明和温暖, 带给大地勃勃生机。太阳的神秘和伟大演化成对红色的崇拜。在中国民俗中, 古人为避免鬼祟的侵扰, 会在门厅上安装一个红色的太阳形, 希望能够镇宅辟邪。天寒地冻, 篝火烈焰给先民们带来温暖, 在火上熏烤猎物、美味时的喜悦和满足, 因火吓退野兽时除祛惊恐的安全感, 成熟果实的吸引, 红色成了原始人信奉和崇拜的色彩。在约五万年至一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 产生了色彩装饰活动。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 他们对红色产生了敬畏与崇拜的特殊感情, 山顶洞人用赤铁矿粉沫与红色泥岩浸染打磨成装饰品的石珠、兽骨和贝壳装饰自己。“中国红”色彩意识开始萌芽。

中华名族崇拜的祖先炎帝, 又叫赤帝, 是以火得名的。炎帝

四、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终究是为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服务的, 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发展决定角色造型的走向。一切表现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 动画角色的表现无论如何变化, 风格如何多样化, 同样要服务于动画故事内容, 而动画片的内容则要依赖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两者相互相成, 缺一不可。一部优秀的动画片无论是在设定的原则上, 还是风格上, 其前期都要依据剧本的内容来确定其美术风格, 以求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五、结论

动画角色的整体造型设计, 不只是追求表面形式上的视觉变化。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必须要为主题服务。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 增添了计算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等新颖的动画形式, 丰富了动画片的观赏性。然而形式上的转变仍然需要依据动画角色的原则与定位, 造型风格以及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来确定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确定什么样的造型风格, 必须对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因此, 把握动画角色造型, 是动画造型设计者进行角色设计之前应理解和掌握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沈宝龙.动画造型设计[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2]杨小军.动画角色造型设计[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7.

[3]闫英林.动画角色造型[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4.

[4]张静.动漫造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篇4:探讨舞蹈造型的个性表现

舞蹈是一种表现艺术,舞蹈者是从动作的连续去创造有思想、有内容的舞蹈形象的。所以这种动作的连续决不是单纯生活动作的模拟,而是需要表现人物的思想及贯穿在舞蹈形象中的情绪。这种情绪的贯穿和动作连续是绝对分不开的。

当我们的脑子里已经开始产生创编舞蹈的构想之后,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将自己的构想创作到舞蹈中,并且使得所创作的舞蹈中的每一个造型都能突出它自己的个性来呢?

舞蹈的造型及其作用

在舞蹈表演中,短暂性静止的表现并拥有雕塑性的形象被称为舞蹈造型。是舞蹈艺术揭示人物精神境界的一种有力手段。同时,它又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在一般情况下,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动态图像,就像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它也可以是更复杂的动态图像。而具体的讲,舞蹈的造型主要以舞蹈为重要手段并借助各种外在因素所塑造的一种展现在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就像绘画和雕塑,大都是运用线条跟空间的结合以及音乐运用韵律那样,舞蹈造型也是如此。一个舞蹈的结构跟音乐是一样非常之严谨。舞蹈和音乐都属于时间艺术,它们很好的叙述了主题与发展,还介绍了交错的主题,同样的叙述了紧张和高潮的氛围,最终被综合并总结。没有一种舞蹈,说是绝对抽象的。它恒常会暗示着人类的情感。不管动作是多么的形式化;不管它是离开通俗的生活多么遥远,编作者编作时也将要用到手臂、脚、头,和其他许多可资暗示的部位。

舞蹈的造型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统一的都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它可以烘托出主要的人物性格,也可以当做舞台上单纯的一个背景,渲染舞蹈的气氛。而一个好的舞蹈造型则更加需要突出其鲜明的层次感来。与此同时,若编者想要编创出一个舞蹈造型或者是舞蹈作品的时候,在单凭简单的想象力这点外,还要善于搜索身边普通的和微妙的事物。只要编者敢于去打破这些常规性的布局定式并谨慎考虑对道具适当的使用,那么则一定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除了各种由静止姿势和造型组成的舞蹈在各个不同时期在世界各地流行以外,许多非常富有动态的舞蹈造型也求助于摆姿势,例如:1.用它来与连接性动作相交替;2.用它作为运动着的独舞者的背景,与之相反,由独舞者摆姿势,群舞演员做动作,以及3.它对某一段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马萨·格雷姆的《哀歌》中痛苦的姿势...人们实在可以不把《哀歌》看作舞蹈,而把它看作是一系列具有强烈戏剧性的造型。而《睡美人》中的紫丁香仙女的慢版舞却是以装饰性造型为主的舞蹈造型的一个实例。在上述两例中都通过动作作为细弱的线索把生动的姿态串联起来。

综上所述,姿势造型是有涵义,因为首先它在舞蹈中起着作用,其次它记录了历史上的舞蹈,它与艺术和意识形态有着联系。

舞蹈造型的表现

舞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它不同于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抽象的且存在于空间的独特艺术形象。而“舞姿”又是一种区别于生活动作并要有艺术加工的造型性动作,当我们把这些经过美化和富有造型性的舞姿按一定需要表达相连接时,就形成了“动作组合”而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形象。在舞蹈创作,与画面构图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不仅是作品的内容,情感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连接舞蹈动作和步骤的重要环节。我们都知道,舞蹈是空间的和时间的。也正是因为舞蹈更善于去表达人们最激烈的情感,所以也区别于音乐、绘画和雕塑被单独划分。

每个舞蹈,舞种都有其不同的个性表现,也正是因为这些个性表现,才使得人们能够更深刻的将它们熟记于心。就从我们最熟悉的四大民族舞种来讲:维族舞蹈是将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与眼神的配合来传情达意;藏族舞蹈是由生活区的差异及其与其他人的交易在许多不同的风格,不同形式的宗教仪式和音乐形式下形成;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伴随明快的节奏,热情的性格;在这三个个性特点欢快豪放的舞种跟前,朝鲜族舞蹈反而展现了一种柔美又细腻悠长的个性来。当然,不光是从各个舞种上去分析,其实不同的舞蹈作品也有它们不同的个性表现:《天鹅湖》中白天鹅的扮演者将白天鹅那高雅优美、细腻委婉的样子展现的淋漓尽致;《卡门》中吉普赛女郎的那种野性美也像世人诠释了西班牙舞的高傲、热情和奔放;而《海盗》的粗放、《胡桃夹子》的活泼、以及《吉赛尔》的纤细也被舞者们表演的入木三分。归根到底,个性表现就是突出了一个个体,民族的特点造型形象,并促使人们通过这一简短的舞蹈作品去认识、了解和学习的方式。

造型的个性表现在舞蹈中的具体应用

我们最熟悉的《天鹅湖》中白天鹅高贵而优美,细腻而又委婉,带着淡淡的哀愁的形象,让人心生怜悯。反之黑天鹅的造型则将其冷艳,神秘魅惑演绎的淋漓尽致。而它独有的妖艳与优雅又与白天鹅高贵优美的造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让人又爱又恨。另外,还有充满了民族特色的傣族舞蹈,譬如《雀之恋》,这是在2012年春晚上由杨丽萍和其舞伴梦幻演绎的被誉为是“最美的春晚节目”。舞蹈中杨丽萍和舞伴身穿蓝色孔雀服,在仙境般的舞台效果配合下,演绎了两只孔雀的缠绵和爱恋。从舞者的形态、指尖的律动以及身体的相互挑逗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两只相爱的孔雀在寂静的竹林中享受着既舒适又安逸的日子,没有外界的干扰,在这纯天然的环境下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以深蓝色为主色调的森林,因月光的映衬在画面中变幻成的凤尾竹,对“孔雀”的生活环境加入艺术效果,使“孔雀”融入其中,达到了最好的艺术效果。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篇5:造型与表现 教案

课时:一课时

课型:造型与表现

教学目的:

一、利用有趣的造型游戏活动,复习巩固人像的表现方法。从表现自己,发展到尝试表现各种造型的人物。

二、学会制作有趣的指偶玩具。体现造型游戏的乐趣。

三、在与同学合作编排的小故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学重点:指偶造型的设计与表现。

教学难点:指偶的造型能够表现出相对应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范例作品;卡通人物造型图片;剪刀、卡纸、彩色笔

作业要求:用彩色笔画一个有趣的纸人,剪下来套在指上,和同学们合作表演一个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表演指偶剧《阿凡提与富翁》。幽默有趣的指偶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兴趣。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指偶,以及了解到了指偶的作用。

2、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套在老师手指上用来表演的这种小纸人叫做什么吗?通过这句话,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指偶。教师对指偶作简单的介绍。

3、板书课题《会走的小人――指偶设计》,点名教学内容,进入新课。

二、体验:

1、开拓思路:如果请同学们制作一个小指偶,你会设计一个怎样的人物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总是能激发起学生们的思维的。教师在听学生回答的同时,主要要引导学生确定设计对象的范围。一般学生都乐意选择一些出名的人物,以及一些故事中的主角,卡通人物进行设计,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原创的人物。

2、出示一个孙悟空的纸样。学生很容易就发展,如果是按照一般的画法,“孙悟空”是没有办法套到指头上的。这种时候老师一般可以装傻,要学生自己想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指偶的制作方法还是比较直观的,恐怕也难不到学生。

3、教师简单演示制作较为重要的制作步骤。毕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看一次实际的操作会理解得比较深刻。

4、多出示几个范例,扩展学生的思路。同时,也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一些可以使制作效果更好的装饰手法,例如用裙子挡住手指头的插入处,在指甲上贴上鞋子等等简单易行又有趣的小方法。学生毕竟是聪明的,这些伎俩一看就明白了。

三、设计:

1、这类课型的讲授环节一般不易过长,更多的东西,应该留给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剩下来的时间,学生开始进行设计制作。

2、这节课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表演活动。制作得比较快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尝试和其他同学组合,表演一个小故事。

四、表演:

篇6:字体改造型和设计表现

本教程是向脚本之家的朋友介绍字体改造型和设计表现手法,教程比较基础,大家通过本教程可以对字体设计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作者是刘兵克,感谢他的原创分享,一起来学习吧

以上就是字体改造型和设计表现教程,希望大家看完之后会有一定的帮助,谢谢阅读!

篇7: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掌握中国画的中锋、侧锋、托笔和逆锋的运笔要领,学会调和“焦、浓、重、淡、清”等不同墨色。

2、通过欣赏名作、讲解、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通过实践和练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掌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3、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教学难点:中锋用笔方法和淡墨干笔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练习。教学方法:欣赏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讨说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中国画动画片片段,学生欣赏动画片,说说动画片是用什么方法绘画的,简单描绘画面特征。引出课题: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二、讲授新课

1、中国画名家作品欣赏:

《泼墨仙人图》(梁楷

宋代)了解早期的写意画作品。

《双鸡图》(李苦禅 1950)着重用墨

《兰竹图》(郑板桥

清代)着重用笔 《墨荷图》(王震 1926)齐白石的《杂画册》是笔墨的综合表现。

三、中国画的笔法

(1)教师演示并讲授运笔要领:

①中锋:运笔时笔尖在线条中间藏而不漏,线显得均匀圆润。

②侧锋:运笔时笔尖在线条一侧,笔头侧身接触纸面,线显得扁平。③拖笔:运总时笔头在纸上自由描维,线条灵活且多变化。

④逆笔:笔接触纸后,手推笔头由右向左逆向运笔,笔意粗滞朴拙。

四、中国画墨法学习

教师演示并讲授调和“焦、浓、重、淡、清” 等不同墨色的要领:

①焦墨:砚好的墨经放置一段时间,待水分蒸发一部分,剩下的墨焦黑浓重。②浓墨:砚好的墨,不加水直接用,墨色浓墨。

③重墨:墨中少加水调,虽然仍显得黑色较重,但比浓墨稍浅。④淡墨:水多墨少,墨色透明浅淡。

⑤清墨:以水调极少一点墨,使墨色刚能看到。

五、课堂练习

学生练习笔法和墨法。笔法练习注重运笔要领;墨法练习注意用水技巧,要控制好笔的干湿程度。

篇8:包装平面造型的生态设计表现

关键词:易识别,适量化,人文气息

生态包装的设计不仅仅体现在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 以及包装形态的优化设计上, 包装的平面造型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1 信息传达的易识别性

生态包装的平面造型要求其图形、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具有明确的信息传达作用, 使消费者通过这些元素可以迅速识别商品的内容, 了解商品的性质。在平面造型中, 图形、文字和色彩是三大设计要素, 是设计师用以表达商品内含的设计语言, 而商品的信息正是由这些设计元素代以传达的。设计师通过设计元素的组合过程, 来实现与消费者的沟通。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产品包装的平面造型设计时, 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图形的运用要突出绿色概念, 能够清晰直观地表达出商品的特性, 简洁大方, 还要有特色, 方便消费者的记忆与识别。 (2) 文字的设计与编排要准确、易识别, 避免传达错误的信息或混淆信息的传达。注意信息传达的视觉流程, 关键的文字, 像品牌、标识文字要放在主要位置, 使其显而易见, 辅助文字要注意编排形式, 注重识别性, 使消费者能够轻松获得正确的信息。 (3) 色彩要能够表达出商品带给人们的感受, 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通过色彩的象征性, 使人们即使不阅读文字信息也能对包装内的商品有所了解。例如系列饮料包装, 可以通过不同色彩的应用表达出不同的口味:红色调的复合水果型、蓝色调的运动型、绿色调的果蔬型, 使消费者都可以通过色彩快速进行判断, 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设计师还应考虑到各种标识符号的应用, 如绿色环保标识等, 这些都能够在整体设计之中, 传达特定、明确的信息, 便于消费者识别。

2 设计元素的适量化

在很多产品的包装设计中, 设计师和生产商往往为了增加商品的价值, 通过强烈的色彩、图形, 昂贵的材料等夸张的元素与新颖的印刷制作技术来取悦消费者, 而不考虑这种包装方式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因素。因此, 绿色包装设计必须要坚持适量化的原则。适量化主要体现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元素的减化和单纯化。对绿色包装中的平面设计而言, 则要做到在使用和安排设计元素时, 能够尽量地简约。对那些仅仅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 而没有实际内涵的东西一定要抛弃, 突出重要的信息元素。此外, 包装制作环节离不开印刷, 而油墨是印刷的重要原材料。很多油墨含有重金属, 对人体损害很大。因而在绿色包装设计中, 减少不必要的、可有可无的图形、色彩, 实际上也是减少了印刷的原料及其他材料的消耗, 不仅有助于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绿色包装的设计中, 还要充分考虑到产品包装制作工艺的适量化。工艺复杂、精美的包装固然能刺激人们的视觉系统, 但是大多数的消费者明白, 自己购买的不是包装, 是商品。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 应当通过有效的设计, 合理利用技术手段和制作工艺, 简化制作过程降低成本与能源消耗。

3 色彩应用体现绿色人文气息

绿色包装设计不仅要显现绿色气息更要求其能够反映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消费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商品, 需要什么样的包装, 需要从产品包装上看到什么样的情感内涵, 是作为一个设计者都必须要考虑的。一方面, 包装色彩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大众消费的情感因素。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通过市场调查, 找出适合大众的情感色彩, 不要过分追求色彩的绚丽, 关键在于要通过恰当的色彩应用, 给人以安全、愉悦、舒适的感受, 避免色彩的过度应用给消费者造成审美上的疲劳。另一方面, 包装色彩设计要敢于标新立异, 鼓励大胆创新, 通过多种方式提炼色彩, 发掘更多的色彩表现方式, 充分展示绿色设计的内涵, 体现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3.1 准确选用色彩, 做到以少胜多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产品的包装形式层出不穷。然而最吸引人的眼球, 最值得推荐的还是简洁明了的包装设计。一件好的包装设计作品, 吸引人眼球的关键不在于色彩的鲜艳和色彩的大量堆积, 而在于色彩的整体效果, 颜色的选取数量以及颜色的搭配与组合的合理性。绿色包装设计理念推崇色彩的单纯化有些很优秀的设计只用两三色, 甚至一套颜色通过明度纯度的变化就足以获得美好的视觉效果。

3.2 合理搭配色彩, 使包装醒目而不花哨

美国著名设计家华尔特·斯特恩在其《包装的力量》一书中有一段话, 大体意思是这样的, 包装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的调和与对比有些商品在商店里非常抢眼, 颜色非常活泼, 而买回家以后却感觉色彩很柔和。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色彩搭配在包装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包装色彩的表现手法是非常丰富的,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色彩对比。通过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等各个方面的对比, 突出色彩各自的特征。但是过分的对比和不恰当的对比会让人感觉不舒服。绿色包装的设计讲求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应用色彩, 采用对比还是调和, 如何进行色彩搭配, 需要结合产品特点、想要表达的内涵、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消费习惯进行综合设计。

4 文字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文字是一种特殊的符号, 既表示一定的特定意义又是一种图形形式。它能够迅速直接地传递信息, 作为一种特殊的图形, 它有时甚至比图形、色彩更具有表现力。文字帮助产品与消费者沟通, 传递相关的信息, 是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传递商品信息和美化产品包装两大功能。

产品包装上的文字可分为两类:一是产品名称、文字标识;二是商品信息的说明性文字, 如:产品特征、组成成分、质量标准、用途用法、容量、重量、数量以及生产日期、注意事项、保质期、厂址电话等。应用时要注意文字的视觉传达效果, 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文字字体, 不同的编排方式。如产品名称, 采用的字体要大方、醒目, 突出表现产品特性及其文化内涵;而说明性的文字最主要的是可辨识性, 同时注意排式要美观合理。

现代绿色包装设计对文字的处理有这样几种方式: (1) 变体文字的应用。采用艺术化的手法, 对文字的形象进行设计, 可以从背景的修饰、文字的整体、文字的局部笔画等方面进行设计, 突出其特点, 表达特定的含义。主要应用于产品名称, 以突出产品特点。 (2) 采用象征化手法进行字体设计。根据设计对象所要表达的内涵, 把字体象征化, 反映某种特殊的意义。这种方法类似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标准字体和产品LOGO的设计, 主要应用于突出品牌的包装设计。 (3) 采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设计。我们可以抛弃文字本身的含义, 根据我们需要表达的涵义对文字进行联想创造性的设计。

上一篇:建筑工人安全技术交底下一篇: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