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苏轼赏析

2024-05-12

定**苏轼赏析(通用9篇)

篇1:定**苏轼赏析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在黄州。为能深入地去理解这首词表现出来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有必要把作者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遭遇作个简单的回顾。

苏轼从小就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曾热切期望能继承和发扬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在他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不久,就向朝廷提出了改革政治的主张。由于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所以当王安石提出比他激进的变法主张并雷厉风行加以推行的时候,他就接受不了了。终于站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旧党营垒中去了。但是苏轼的反对新法与旧党领袖司马光等人的顽固态度是很有区别的。对新法,苏轼并没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凡是新法中符合他所提出的“丰财”“强兵”“择吏”等主张的各项措施,他是予以肯定的,为此,他遭到了旧党中顽固派的排斥。激烈的新旧党争,使他遭致了一连串的打击。可贵的是,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这首《定**》词就表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在《定**》词牌下,作者加了一个小序,对为什么写这首词作了说明。小序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其中“沙湖”是地名,位于黄冈东三十里。“雨具先去”是指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狼狈”,是进退都感到困难的意思。

词开头的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用“穿林打叶声”来描写风雨声,很形象,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风雨来临时,作者正在野外出游,身边并没有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事实也是这样,作者的小序就提到:“同行皆狼狈”。可是苏轼却一反常人之所为,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他出人意料地来了个“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是“不妨”。“吟啸”,是指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苏轼在风雨之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种表现是何等地与众不同!极富于浪漫色彩,通过这句,就把苏轼鲜明独特的个性一下子突现出来了。苏轼的这一表现,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他在《归去来辞》中写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要登上东边的山岗放声长啸和面对着清澈的溪流而写作诗章的举动和苏轼上述表现何等相似!正是由于两人性格和气质的接近,所以苏轼是那样地钦佩和赞赏陶渊明。接下来的一句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芒鞋”是草鞋,可见作者这次出外郊游是一身野服打扮,他手持竹杖,脚穿草鞋。在苏轼看来这种打扮比起穿了官服骑着马要强得多,这里从一个侧面,透露了作者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在上片结束时,作者用了这么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个不同凡响的惊人之笔!它画龙点睛般地表现出了作者的胸怀、抱负,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这句从字面上解释,无非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任平生”三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当然,这里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古往今来,诗词中的一些带关键性的警句,往往是一语双关或富于多方面的涵义,具有十分深广的思想容量,经得住人们反复的咀嚼和回味,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只要想想苏公一生坎坷的遭遇,我们就能掂出这句的份量。确实如此,苏轼所经受的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实在太多了。他一生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了。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总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给了人们难以忘怀的印象。

下片中,自然界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换头后的第一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从“吹酒醒”三字中,可以看出,苏轼是在带有醉意的情况下出游的。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处境艰险、内心苦闷,因此借酒浇愁就成了常事,有时竟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是说经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酒醒了,这时身上微微地感到有些寒冷。紧接着来的是“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它写出了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自己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而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升沉不定。社会上政局犹如自然界的气候一样,变幻莫测。“回首向来萧瑟处”,这里的“萧瑟处”,是指作者刚才遇雨的地方。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作者“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呢。全词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束。这样结束,初看似乎不太好理解,但仔细一琢磨就会感到这样写实在太好了。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对此究竟应作怎样的理解呢?有的解释是这样的:“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升沉不定的,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不切实际地幻想着‘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解释当然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但似乎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所表现的情绪,以及苏轼其人一贯的气质并不太吻合。看来还不如作这样的解释为好:“回去,对我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也即无所谓晴天、雨天。意思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说来都是无所谓的。这样就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前后呼应的,通过这种写法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作者的个性也就表现得更鲜明了。

总之,这首《定**》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作者巧妙地把自然界的风雨和政治变化中的风风雨雨联系起来,给人们以多方面的联想,大大增强了词的韵味。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篇2:定**苏轼赏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它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该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抒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小见大,富含哲理。全词言简意赅,不事藻绘,却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上片以“莫听”二字起,似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之猛。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词人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谁怕”一句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衬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苏公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慢行的词人,拄竹杖,履芒鞋,在风雨中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那是要具有怎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若仅是郊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等待机遇施展之时,却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打击,竟致一生颠沛困顿。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承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读者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画面: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但词人并未黯然神伤,而是从容面对,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诚如宋代学者胡寅所言“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酒边词序》)东坡确实做到了昂首面对人生的风雨,超越世俗的烦扰。人生有顺境,有成败,有荣辱,有祸福。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苏轼皆以坦然而超脱的心境去对待,在人生的风雨中磨练自己,修炼人格。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早已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早应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这是否还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斜阳展颜,对历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妙句来。若非深察人世无常,历经社会坎坷,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得失无意的。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深波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中似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可算作是《定**》最好的注解。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据说当地县令以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苏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俗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却以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才是真正的洞彻世事人情,洞明为人处世之道。

事实上,我们只要随便检索一下苏轼的词作即可明白,苏公潇洒的人生里有通达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苏词中有“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乐观自信,也有“小轩窗,正梳妆”的缱绻缠绵;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愿,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飘逸。也正如林清玄说的,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千百年来,苏轼的诗词文章乃至他笑对苍茫的人生态度,对后世文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苏轼更以其多姿的艺术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远占据着中国文学史辉煌的一页。

篇3:定**苏轼赏析

刮风下雨原本是一种极其常见的自然现象,事出突然,有点惊慌失措,也属于本能反应, 一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哲人们却往往能从偶然中悟出必然, 从平常里洞察玄机, 从自然里感悟人生。因此,苏轼在雨中徐徐漫步、一吟一啸之间,便是千古绝唱。

我们先看词的上阕。刚一开篇,“莫听”二字便劈空而来,斩钉截铁,将词人在暴雨突然袭来时的泰然处之,我行我素,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淡定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穿”与“打”则充满了力度感,隐隐裹挟风雷之声,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穿林海,跨雪原”的勇士, 势如破竹之态跃然纸上,将雨势的劲急表露无遗,也为“同行皆狼狈”提供了特定的行动背景。“何妨”一词则是对“莫听”的深化与具体化,看似轻轻一点,实则有四两拨千斤之妙,生动的点染出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泰然处之,淡然对之的心态,也是对“余独不觉”的最准确的诠释。诗人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彷如春游漫步,好一派诗意的栖居,简直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毫无二致。东坡曾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 也许东坡更喜爱的是陶渊明那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吧!

人生天地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即使超凡入圣如孔子, 在被困于陈蔡之时也是捶胸顿足,仰天长叹,为何东坡独能对突然降临的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超然物外,泰然处之呢?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悄然而至,为读者洞开了谜底。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一语双关,道破天机, 表面若无其事,无足挂齿,实则波汹浪涌,地裂山崩,将自然现象与人生遭际水乳交融的组合为一体,耐人咀嚼与回味,足显艺术张力。

“乌台诗案”使苏轼遭受了巨大精神与肉体上的摧残,九死一生,经多方营救才幸免一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经此炼狱,“道通天地有形外”的苏轼更加洞穿世态人情,精神进入到一种无限超脱的境界,什么样风雨自然都不在眼中了。当然,仔细韵味之下,读者仍然可以透过“风雨”看到苏轼在无限放旷之下的无比愤懑与不平。这种淡然与泰然之 外,既有一种宣泄,也有对政治对手的一种无言的宣战,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 “谁怕”二字思想与艺术的穿透力就不言自明了。

下片,诗人笔锋一转,既交代了天气的变化, 也交代了心境的进一步变化。“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到这里诗人才巧妙的告诉你,上面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在满是醉意的条件下发生的。原来,此次被贬黄州给苏轼所造成的心灵之痛早已深入骨髓,借酒浇愁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生命中的常态。“夜饮东坡醒复醉”(《临江仙》),在酒中麻醉自己,反思自己,甚至痛苦地否定自己,以至“长恨此身非我有”, 试图在痛苦中将自己遗忘,再去“沧海寄余生”。但是,大雨过后,带有寒意的春风一吹,酒自然还是醒了, 这才意识到身上微微有些发冷。这里的“冷”是身体的感受,还是心里的感受,抑或兼而有之,诗人没有告诉,但此处似乎心理的变化远没有天气的变化快,刚刚还风雨交加,一转眼“山头斜照却相迎”了。忽晴忽雨,阴晴不定,乃是自然界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但是仔细一想,政治舞台上的瞬息万变,沉浮升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如此看来阴也好,晴也好, 都是自然现象,升也好,降也罢,都是生命中的一种过往, 又何必久久萦怀呢! 于是,诗人坦然回望刚才风雨瑟瑟的地方,蓦然发现雨也好,晴也好,都已定格在过去,消逝在记忆之外了。

篇4:苏轼《定风波》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才华横溢、豪放洒脱,以他的天才、渊博、超逸,留下了一段段传奇佳话。他频遭贬谪,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这个人是谁?他就是历经千年仍散发着魅力光彩的——苏东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定风波》,走近苏轼,品其诗,悟其文,“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无字书之文章”。

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ppt出示,生齐读)

1.在吟咏背诵中感受本词意境和作者胸怀。

2.体悟诗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二.走近苏轼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生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通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师:谈得非常完整,看来预习相当充分。

谈苏轼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对苏轼影响巨大的事件——乌台诗案,找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走进《定风波》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定风波》。请大家认真感受,看老艺术家是如何读出一份从容与淡定的。

(播放鲍国安《定风波》音频朗诵)

师:吟咏诵读确实是诗歌解读的生命,三分诗词七分读。下面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课文,同时思考《定风波》这首记事抒怀之作,记的什么事?抒的什么怀?

生3:记叙的是出游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

师:很好。找同学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其他同学思考,从诗词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用一两个词概括。

(生4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师:读得怎么样?

生5:他读得很好,没有错别字,声音悦耳,音调铿锵,而且读出了感情。

师:那么,从诗词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生七嘴八舌:沉着、豪迈、通达、淡定、自信、乐观、豁达……

师:哪些词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怎样读?

生齐答:“莫听、何妨、任平生”等,宜重读。

师强调:对,那我们朗读的时候,语调应该是:缓慢又不失雄浑。我们找我们班的另一朗诵高手郑重同学再读一遍课文,看能否把词人这份泰然自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6读完,掌声雷动。)

师:比较完美的呈现,郑重同学声音浑厚,感情浓重,每次都能给我们带来美感。

下面我们畅所欲言,解读全词:谈谈你最喜欢词中哪一句?并说明理由。注意解读的时候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悟包纳进去,语言力求简洁明晰。自由准备2分钟。

生7:我喜欢“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一句,这一句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心胸,“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师:对,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何妨”既有一点小俏皮,又有一点小挑战。

生8:我喜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由自然界的风雨推及整个人生,一个“任”字有力地表现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的从容、洒脱和旷达之情。

师: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

四.激疑思辨,讨论探究

师:刚才同学们的个性解读真的非常精彩,下面咱们激疑思辨,讨论探究,自主设题,把你认为对本文而言最有探究价值的一个问题写下来,小组交流汇总,形成书面题目,明确答案,小组之间互相问答。每个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注意声音洪亮,表述明确。问答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可以各组抢答,也可以挑战某一个组和某位同学,把个人恩怨在课堂上了结一下。(全场笑)

(八人小组交流讨论,师巡视参与)

师:哪个组先提问?你们的问题是?

生11:我们想挑战2组。我们的问题是:请说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生12站起应战:这句话是词眼,其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风雨和晴朗都无所谓的;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师:哦,一语双关。满意吗?(问提问同学)

生11:满意。

师:还有哪个组?

生13:我想问4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竹杖芒鞋虽然轻便,但在雨中使用,难免拖泥带水,决不能与骑马的快捷相比,但作者为什么说它们比马“轻”?

生14:我觉得这里的轻快不是指行走的轻快,而是指心情的轻松,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既然心情轻松,大雨就不怕了。

师问提问同学:满分4分的话,你给他赋几分?

生13:我给他2分。(师生笑)

师:为什么呢?

生13:他答出了一部分意思,但是答得不完整。

师:哦,那么很显然,“竹杖芒鞋”在这里喻指闲散江湖,“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师提示,全班同学思路逐渐明晰自觉补出答案。)

四组你们组的问题是什么?

生14:我想问郑重“料峭春风吹酒醒”,作者是真的喜欢喝酒,还是……还是借酒消愁。(此生显然没有思想准备,语言组织磕磕绊绊。)

师:他表述的似乎……(全班齐接:不清不楚!)刚才我听六组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你们组表达一下。

生15:我也想问郑重“料峭春风吹酒醒”这句,前文并没有交代喝了酒,那么这个“酒”字有什么深意吗?

师(笑):你们怎么都跟郑重较上劲了?同学们看这两个同学的题目表面看来非常相似,但仔细看来角度却是不同的,你们觉得哪个设题角度更好?

生齐答:六组的更好!

师:其实设题角度也表明大家思考的一种深入,一定要注意恰当的表述方式。那郑重你来回答一下吧。

郑重:我觉得可能是说他以前没有从生活中清醒过来,这次遇到雨过天晴的天气,很多事情他豁然开朗,对这个世界看得清楚明白了许多。

师:你对他的解读满意吗?(问提问同学)

生15:满意。

师:同学们很聪明,把风雨和作者坎坷的仕途联系起来了,鉴赏一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他所生活的时代,“知人论世”,非常好。

学完本文,你还有什么疑惑吗?组内成员先互相交流答疑,解决不了的我们全班交流。给大家五分钟交流一下。

生16:我有一个疑问,课下阅读的时候我发现《定风波》中有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56页《水调歌头》有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67页苏轼的《临江仙》中也有一句“归来仿佛三更”,这么多“归”重复出现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别有深意?

师:这个问题真的非常有价值,你跟老师心有灵犀啊。有没有同学能解答这个问题?(生沉默)

苏轼有浓厚的“归去”情结。在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如“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又如“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如果说陶渊明是归于“田园”,那么苏轼就是归于“心”,吾乡何在?在心安处,心的江海远在俗世之外。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是中国文人最可退守的精神家园,就像老师题目说的“身行万里半天下,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的这种心态,用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的一幅对联:“荣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边云卷云舒”来概括真是再恰当不过。

我们一起感悟了苏轼,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人思辨精神,到今天“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旷达,和他一路走来,真的是受益匪浅。生活中风雨犹在,但旷达情怀不改。让我们带着对苏轼的理解,再次诵读一遍这首词吧。背过了吗?

学生齐答:背过了!

师:那齐背一遍吧。

(全班齐背)

五.结语

师:读东坡,确实让我们看到一种胜败两忘、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选择,当我们的生活陷入困境乃至绝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的生活。

齐读老师的板书。

生:“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无字书之文章”。

师:同学们,“有字书”就是我们的——“课本”,“无字书”就是我们的——“人生”。如果我们读文章,就是为了考试得分,为了考大学,那么我们的“有字书”读得实在可怜。如果你是为着人生来读书,那就有了真正的意义。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有字书”,感悟“无字书”的真谛。

六.作业

1.熟练背诵并默写全词。2.完成巩固案相关内容。

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谢谢大家!

篇5:苏轼《定**》经典赏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根据史实记载,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他因为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他颠陂的仕途让他多次想到投江自尽。但在他谪贬路上,途中遇雨,写出这首为世人千古传颂的词。他污秽的心灵在壮美的大自然中得到了洗涤,再次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同行接狼狈”,而“余独不觉”,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词人自己与同行人截然不同的态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可以看出,外物不足以萦绕词人的心绪,因而便有了“何妨吟啸且徐行”。从“同行接狼狈”与“吟啸且徐行”的对比,表现出了词人闲适、轻松、自如的心境。

接着,“竹杖芒鞋轻胜马”,他一身朴素的着装,由里到外现出了他的闲适与淡定。“竹杖”、“芒鞋”这两个意象,使用了象征手法,象征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然而,他却毅然选择前者,他认为,前者“轻胜”过后者,也许是因为后者更能让自己感受到内心的轻松。一个“轻”字,表面上看是轻便,实质上又包含了“无官一身轻”的意思。“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字面的解释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谁怕?”,隐约地让我感受到词人在内心的呐喊,在此处,起了强调的作用。“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整个蓑衣都在被雨水打着,也就是说他全身都是在风吹雨打之中,可是,他却很享受。“烟雨”,不仅指自然界中的风雨,更指“人生”的风雨。面对“风雨”,他无畏,他自信,他自若。

词的上片主要写了苏轼面对风雨的心理感受,值得我们钦佩的是他面对苦难表现出来的旷达超脱精神。接着,词的下片写到的是雨后的所见所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升华到人生哲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看到吗?料峭春风—冷意;山头斜照—暖意。这是一个对比的画面,更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人生不也一样吗?冷暖、顺逆、成败、荣辱、祸福相依相随。我们需要坦然超脱的心态去对待。正所谓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当“回首向来萧瑟处”,才发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呢。是啊,当一个伟大的灵魂在艰苦的跋涉时,他需要一个方向和一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坚持下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逃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慌乱的世界中定位自己。

篇6:苏轼《定**·感旧》赏析

宋代:苏轼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幸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

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篇7:定**苏轼翻译及赏析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翻译: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1: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赏析2: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绕过之人,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尤为重要的地位。苏轼开了豪放词一派,使得原本只用来吟唱呢喃软语的小儿女之词陡然一变,转而为急管繁弦,崩天裂云之声。由此,宋词才能成其为真正的“宋”词,若少了豪放派的映衬,婉约词定也会减色不少。

《定**》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闲适从容。与《浪淘沙》的壮阔不同,它表现的是作者遇变不惊,笑对苍茫的风神。其实,即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般豪语,仍旧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为了局,可见所谓的豪放不过是知自身的不可为,毋宁说,是一种无奈的旷达。

全词记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袭之事。上片以“莫听”二字起,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急风挟雨而来,对此作者却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何妨”表现了词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隐逸之思,“谁怕”一话反问,加上“莫听”“何妨”的映称显得气度从容,由此勾勒出一幅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现身的词人,持竹杖,履芒鞋,于风雨中吟啸而来,表现出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这是怎样美好的景况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这种洒脱吗?且看下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若仅是冶游俊赏,又何须如此感慨呢。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有待施展,却遇到一连串的挫折,竟致一生困顿。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都已经受,又何惧眼前这一阵急雨呢?读到此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景象: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正所谓“来往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余”是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还寒之时,然二月春风已可裁出翠柳条条,时至三月,早应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却似一无所见,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这是否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过,斜阳展颜,对淋雨者来说,这应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适才烟雨凄迷的经行之处,却吐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断句来。若非深察人世无常,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我以为,仅以“旷达”二字标榜此词,便完全忽视了作者的精神内涵。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深波静索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中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是《定**》最好的注解。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当地县令以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苏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他以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才是真正的隐者。

篇8:定**苏轼赏析

作为教学名篇, 历来不乏大量的文本分析和教学设计案例, 但翻看所有的赏析和教例, 对于《定风波》中最为关键的一句“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和教学处理, 或失之皮相, 将其理解为作者坚强面对人生苦难的风雨;或语焉不详, 人云亦云, 甚至跳过不论;虽然也有一些论及, 例如较为权威的必修四《教师教学用书》中有如下阐释:“全词以‘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束, 这样结束, 初看似乎不太好理解, 但仔细一琢磨就会感到这样写实在是太好了。含蓄隽永, 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 对此究竟应做怎样的理解呢?有的解释是这样的, 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深沉不定的, 不如归去, 当一个老百姓, 不切实际的幻想着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解释也不失为一家之言, 但似乎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所表现的情绪, 以及苏轼其人一贯的气质并不太吻合。看来还不如做这样的解释为好, 回去, 对我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也即无所谓晴天、雨天。意思是晴天也好, 雨天也好, 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这样就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前后呼应的, 通过这种写法进一步强调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从而作者的个性也就表现得更鲜明了。”存疑皮相, 切入到了关键, 但非常遗憾没有深入下去, 也不能令人满意。

最近翻看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詹小俊老师对此文的教学案例, 执教者组织学生对此句进行过讨论, 但仍给人不够深入之感, 特别是对“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 将其理解为无风无雨的心灵的净空, 未免含糊, 但给我以启发, 提供给我一种思考的角度和教学切入点。

神宗元丰二年 (1079) , 在惊恐交加中, 苏轼因“毁谤朝政”、“妖言惑众”的罪名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由当年的少年得志, 名扬京师的奇才, 到如今的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 个中滋味, 也只有苏轼自己知道, 这个打击对苏轼的确巨大。在这一时期, 苏轼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来表达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 “四十七年真一梦, 天涯流落泪横斜”、“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新凉”、“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 世态炎凉的慨叹。

黄州三年, 既“是苏轼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低谷, 却也是他精神历程中的一次升华” (康震语) 。黄州期间, 作者三游赤壁, 留下两赋一词, 充分表达了人生的乐观与旷达, 唱彻千古。元丰五年三月, 苏轼写下了更富于乐观精神与人生启示意义的《定风波》。

对苏轼因“乌台诗案”而遭受的打击, 后世学者总是抱着无比的同情, 他们的目光, 始终专注于苏轼“乌台诗案”后的生存苦难和精神创伤, 以及苏轼在面对这种苦难与创伤时的超越、超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很多学者在论及《定风波》“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时, 都专注于“风雨”, 将其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这段生活经历相印证, 从而得出了如上结论。殊不知, 要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一句, 理解黄州时期的苏轼, 理解这一地域给予苏轼的巨大人生意义, 既要专注“风雨”, 更要充分理解“晴”所包含的现实意义, 因为它代表着苏轼在更高层面上的一种精神的升华。

政治生涯的低谷, 恰恰成就了苏轼在另一层面的伟大, 人生的低谷, 恰恰是作者彻悟、涅槃的开始。正是黄州这座荒凉、偏僻的小城, 给了作者以精神的滋养, 能够让作者沉潜内心, 真正来思考人生。从贬官黄州开始, 苏轼开始信奉释老的人生哲学, 在《黄州安国寺记》中, 苏轼说:“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 深自省察, 则物我相忘, 身心皆空。”不过, 苏轼接受佛道思想并不是要“超然玄悟”, 念佛参禅, 退隐山林, 浪迹江湖, 而是将其作为排遣胸中块垒, 消解人生苦难的方法。苏轼后期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说:“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短暂, 萍踪无定, 正是因为人生太短促、太渺小。所以在苏轼看来, 对人间万事要超然旷达、随遇而安。这一份彻悟, 不仅仅是在面对人生逆境时超然达观、随缘自任、安时处穷、乐天知命, 更体现在苏轼面对人生顺境时也同样能有这样从容淡定的心境。

因为黄州三年的精神历练, 正是葆有这样一份从容淡定的心境, 我们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当神宗去世, 哲宗继位, 新党倒台, 苏轼东山再起,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 飞跃十二个官阶, 提升六个品级, 飞黄腾达时, 苏轼没有得意忘形, 没有飘飘然;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在司马光大肆清除新党, 人们谈新党而色变的情形下, 苏轼依然敢于诘问司马光, 反对全部废除新法, 坚持真理, 实事求是, 而不是退避三舍, 明哲保身。

理解了这些, 我们研读到《定风波》, 就可以看到,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 不仅道出了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时的一种坚强, 更难能可贵的是, 在面对人生的晴天———顺境时, 苏轼也依然能够淡定从容, 而归去, 其实是归向作者那从容淡定的内心。

篇9:苏轼《定风波》的症候解读

苏轼写于元丰五年(1082)即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第三年春天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含有悖逆症候(指看似荒谬有悖于生活逻辑却符合情感真实的现象)和含混症候(指作品中模糊不清的表述,一般是作者故意为之),下面试就此作一解读。全词(含小序)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通过该词上片“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等字眼,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有意识地与外界环境抗衡。从苏轼的洒脱、从容里,读者可以发现其可爱的倔强。其实,他在极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这说明作者仍然在乎外物之变,表面上好像是外物不足以萦怀,而内心里却是执着一念、难以宁静。风声雨声的强劲之势,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反应,任凭作者怎么掩饰,还是留下了抗争的痕迹。心底波澜终难平,一腔幽愤究可哀!迫于无奈的作者只能以隐者、闲人的角色来遮蔽自己的用世之志,也只能以佛老思想的清静无为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种深广、持久的人生体验,阅历尚浅者很难与之共鸣,说不定还会被作者外在的实则又违心的言辞所迷惑,最终只知道用“旷达潇洒”的词语来分析作者的心境。如此一来,所谓旷达、潇洒、从容、淡定诸类词语的色彩将显得何其苍白!若如此解读文本,则很难抵达作者的内心深处。因此,有必要分析其文本的症候,进而探寻作者最真实的创作意图。

“竹杖芒鞋轻胜马”便是典型的悖逆症候,手拄竹杖,脚著草鞋,行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怎么会比骑马轻快呢?这是悖于生活常理的。但,透过此一症候,我们得知个中之“轻”,实则是作者的轻松、闲适心态的真实反映。在作者看来,乡野闲人无案牍之劳形,无名利之纷争,的确是远胜于那些策马驰骋于污浊官场的达官贵人。是所谓“无官一身轻”!此时的苏轼虽有“黄州团练副使”的头衔,但这仅仅是一冷曹闲职,并无“签书公事”的权力,戴罪之身,落了个清闲。作者不能改变困厄的现实處境,那就只好改变自己的心态,随缘自适且悠闲。作者明确表示的“轻”,在我们读者看来,还是非常沉重而可悲的,有什么比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悲哀呢?如果是心性平庸,那也罢了,反正造化常常是为庸人设计的;然而偏又是才情卓荦、极富理想的词人遭遇了“乌台诗案”之政治风雨的摧折,其内心果能风平浪静而无丝毫反应?他果真是物我两忘,遁人了逍遥之境?恐怕未必尽然。苏轼自己曾经说过:“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苏轼文集》卷五七《与赵晦之》之四,第1711页)他固然生性旷达,善于自我调剂,排解苦闷;但其心灵上的雾霾是很难彻底廓清的。闲适与旷达的表象,那是留给政敌们看的;痛苦与压抑,最终只能留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因此,透过“轻胜马”的悖逆症候,我们既可以看到苏轼的兀傲、旷达,还可以看到他的压抑、苦闷。这才是真正的苏轼。他的超出常人之处是善于为自己调制精神上的止痛膏,其所用药材便是老庄思想。作者始终在以隐士的角色来抵抗外在的影响,自然界有穿林打叶的风雨之声,他便故意用隐士的吟啸之声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在潜意识里,他把自己当成了“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渊明。“啸”历来是隐士或有归隐情怀者的行为举止,心有怨怼,发而为啸,乃“啸”之本意,后为名士借用以发抒苏世独立、高蹈傲然之情。作者的“吟啸徐行”也正是一种傲岸不屈的姿态,在大劫大难面前,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兀自立在自己的内心抵御着外界的风风雨雨。回归内心的力量的确是强大无比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作者长啸而出的震古烁今的宣言,有什么好怕的?我政治上的风雨经历得还少吗?这一路坎坎坷坷的,还不是走过来了?但这层意思,作者在词作中是绝不可能明确表达的,他一下笔便故意在“烟雨”(风雨)上运用了含混不清的表述,究竟是自然的风雨,还是政治的风雨?其实,在作者的意识里,早已将这两种风雨进行了巧妙的置换。这就致使“一蓑烟雨任平生”呈现出了悖逆和含混的综合症候。该词的小序中明明已说“雨具先去”,那这里的“蓑”从何而至?这便有悖于生活逻辑。分析此一悖逆症候,我们得知这是作者由自然的层面跳到了政治的层面来说事,即借题发挥说出心中无限事!作者从张志和那里借来“青箬笠、绿蓑衣”这一属于隐士的道具,表明对“风雨”的毫不畏惧。再者,这“烟雨”,从表象看,仿佛是眼前的自然界的烟雨,其实它仍是具有隐逸色彩的意象。这一含混症候已折射出作者的政治态度:贬谪生活并不可怕,看你们这帮巧以酝酿、无端生事的鼠辈小人(指搜寻作者诗句、罗织罪名的政敌),其奈我何?!我充其量做个生活在自己内心的隐士罢了!揣摩整个上片的口吻,作者也确实是旷达得豪气冲天,尤其是通过对悖逆症候和含混症候的分析,我们发现,这里已经透露了作者对政治风雨毫不在乎的在乎。简言之,上片实际上全是作者的醉中言辞,尽显其醉态、醉情和醉中之豪、醉中之真!试问,如果作者对自己的政治遭遇,真的不在乎的话,何以会寻春而醉、冒雨扶醉而归?

过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承上片而来,但已有明显的转折,春寒料峭,经风一吹,上片的酒意醉态皆已消散殆尽。这意味着作者的心态将有极大的改变。寒意让作者更加清醒了——先前的冒雨徐行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言壮语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此即“不在乎的在乎”。现在是雨歇风起,乍觉微凉之际又“山头斜照却相迎”,些许暖意,不期然泛起。但作者并无太多的惊喜,他已从自然界的阴晴不定中参悟到这世间的祸福相因、仕途的或浮或沉,原本是如此平常。此时的作者真的是非常平静了,他的情绪已经没有了先前的亢奋激动,在清醒、冷静中,他开始反思。“回首向来萧瑟处”——这又是含混症候的表现,是回首此前冒雨徐行的经历,还是回首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恐怕更主要的应在后者。作者不便明确地说出对仕途的认识,免得又惹出无穷事端,遭人暗算,因而采取了含混的表述策略。他的一言一行,仍在监视之中,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尤其是写诗作文须格外谨慎,由不得率性而为。作者反思的结果是“归去”二字。至此,苏轼的思想已进一步滑行至老庄。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那里始终是杂糅交融的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不同方向的“滑行”——这里,绝对不能说成某种思想变成了某种思想,其实,苏轼的佛老思想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具备。那么,作者究竟要归向何处呢?结合其思想实际来看,不可能是故山之归,也不可能是田园之归,只能是心灵之归隐。作者在表述其反思结果的时候,也是非常模糊的,这仍是含混症候。该词多处出现含混症候,实际上说明作者儒家思想的根基是不可动摇的,即其用世之志只是暂时被遮蔽而已。作者表示欲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那里才有可能“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客观的角度看,自然界肯定是“也有风雨也有晴”的;但是,从主观的角度看,却可以相反。因为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变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处主观与客观互相矛盾的悖逆症候,正好说明了作者想完完全全地回到忧乐两忘的真我。

上一篇:那一次我哭了五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潞安集团369及安全知识应知应会学习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