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翻译理论

2024-05-03

等效翻译理论(精选9篇)

篇1:等效翻译理论

习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原则

习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因英汉习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这就为习语的翻译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习语翻译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习语语用翻译的研究可以从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角度出发,充分尊重语用翻译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达到中英习语翻译的等效.

作 者:马丽丽 张宏瑜 MA Li-li ZHANG Hong-yu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6(1) 分类号:H313 关键词:习语   语用等效   文化差异   翻译  

篇2:等效翻译理论

商标翻译中等效原则的缺陷及翻译中的再创造

指出了很多译者极力推崇的等效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缺陷,并提出了商标翻译应是一个再创造的艺术过程的.见解.

作 者:乔娇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2008 “”(9)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商标   翻译   再创造  

篇3:等效翻译理论

关键词:翻译的原则,等效翻译理论,英汉对译

1 前言

众所周知, 翻译的目的是把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并且,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不改变原始文字的意义, 以达到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的目的。为了做到更加高效的翻译, 等效翻译理论一直是翻译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即使现代的翻译理论发展得非常迅速, 等效翻译理论一直都处于中心的地位, 在翻译理论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 翻译过程只是将原文和译文建立起一种等效关系的过程。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 翻译工作尤其是英汉对译显得十分重要。因此, 研究等效翻译理论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本文, 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另一方面, 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 等效翻译理论

等效翻译理论就是要求译出来的语与原始语具有相同的意思, 从而使不懂原始语的读者也能够读懂其作品的效果。等效翻译不仅仅要求译文在语言形式上是对等的, 最重要的是, 要其能够保持原文的意义和风格的重现, 使翻译真正能够做到思想感情和文化信息之间的相互交换。等效翻译一般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第一, 狭义等效。采用直译的方法使译文同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等都达到等效的效果, 也称为直译等效。第二, 广义等效。通过意译或解释来进行翻译, 从而达到的等效是广义意义上的等效。第三, 形式等效。这种形式的等效翻译要求译文的结构和语法都与原文等效。第四, 风格等效。这种翻译的等效要求译文的风格与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等能够保持一致。

3 等效翻译的原则概述

等效翻译的原则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专家尤金·奈达提出来的。其主要原则是译文一定要忠实于原文, 更高的要求是要求译文与原文都能够同样地使读者产生某种心理上的反应。等效翻译还指出翻译不应该仅仅只做到文章表面结构和篇章上的等效, 而是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含义要等效, 从而使读者具有等效的心理感觉。因此, 这样的翻译也被称为动态等效翻译。首先, 动态等效翻译是指译文更加贴近原文的意思;其次, 是指两者在意义上最相似;最后, 是指翻译过程之中, 所选的词汇与原文也最接近。要求到达绝对一样的翻译是不可能做到的, 要达到这一标准只能是不做任何翻译。同时, 虽然动态翻译等效强调原文与译文之间的阅读效果相似即可, 翻译的过程可以完全不拘泥于形式和语言结构, 但是, 也不是完全自由的翻译, 因为二者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 要做到高效的翻译, 就一定要注意等效翻译的原则。

4 等效翻译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 翻译者不仅仅要保证原文的意思、风格和语体不发生较大的改变, 还应该使得翻译的涵义等效。翻译不仅仅是要传达出原文表层的含义, 还应该表达出原文深层的含义。所以, 要达到原文和译文的等效的要求, 我们必须要在翻译的过程之中, 做到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都等效。

4.1 词汇层面的等效

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要看其在上下文中的语言条件, 我们要判断某个词语在文章中的相对应的意义, 就一定要有具体的语境。英汉语言词汇由于文化的差异, 不可能有两个词汇在意义上是真正完全等效的, 即使在相同的语境下, 不同的翻译人员也会有不同的词义选择, 进而导致翻译出来的译文也就不会相同。当然, 字词的意义完全对等的情况也存在, 而大多只是一些专有名词和技术词汇等, 常用的大部分词汇还是不能完全等效的。但是, 语言具有使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相同意义的功能。因此, 等效翻译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保证词汇层面的等效, 这是确保高效翻译首要保障。

4.2 句法层面的等效

我们都应该知道在翻译过程中处理句法等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更难的问题是,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单数和复数之间的转化。因为在英语中单复数都有比较明显的标志, 使人一目了然, 然而, 汉语在用到复数时仅仅从语言角度是无法清除标示出来的。面对英汉语言在翻译中出现的种种差异, 译者人员不仅要了解原始文章的结构, 还应该完全接受翻译过来的语言结构。事实上, 句法层面结构的不对等主要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词汇结构的不对等。因此, 翻译人员在进行等效翻译时, 应该注重句法层面的等效, 这是保证翻译语句通俗易懂的重要前提。

4.3 篇章层面的等效

在进行翻译时, 文章篇章是一种语言使用的单位。进行语篇分析时, 不应该只分析语言的本身, 还应该注重语言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功能。语篇等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 上下文语境等效。即指在确认语言基本语义的基础上, 在翻译过程中依据文章上下文的线索, 再进行一定的推理和分析, 进而确定此种语言环境中具体含义, 从而完成英汉语言之间的互译。第二, 情景语境等效。这种语境相比于上下文语境要更加的复杂。即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使得不同语言之间交流产生某种情感交流。因为, 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仅仅从字面上是很难把握其真实的含义的。所以, 情境语境等效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第三, 文化语境等效。即指一种语言特有的社会风俗和规范。而英汉翻译要求保持原始的作品的风格不变, 一旦文化语境出现差异, 翻译的时候翻译人员对某一文化意境想象的就不一样。因此, 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 注意文化差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4 文体层面的等效

要求保证文体层面的等效, 主要是由于文体的不同, 进而导致语言特征的不同, 从而使得翻译的作品也就不相同。一般不同体裁的文章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主要是其文章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不同, 从而就会直接影响到翻译人员表达文章的侧重点。当然, 科技类的文章蕴含的文化因素较少, 在进行科学类的文章翻译时, 只需准确表达出原始文章的语言信息即可, 而不用更多地考虑文章蕴含的文化因素。然而文学类的文章, 其蕴含的文化因素较多, 文化就成为了翻译人员必须慎重考虑的因素。一旦忽略了文化蕴含的深层含义, 翻译出来的作品是不能让读者理解原始文章的意图的。也就达不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因而这样的翻译本身就是失败的翻译。高效的翻译一般会在翻译的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影响, 就会直接决定翻译方法的选择不同, 从而使翻译的原文与译文达到最大程度上的等效。因此, 问题层面的等效是决定翻译是否高效的重要保障。

5 等效翻译理论在英汉对译中的具体运用

掌握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等效翻译的重点, 在英汉这两种语言中, 应该尽量考虑文化的差异而做到最大程度的等效。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英汉互译, 例如, “胆小如鼠”, 英译为Pigeon heartedor chicken-hearted.“水底捞月”, 英译为fi sh in the air.因此, 绝对不能忽视文化差异在语言形式上的表现, 否则就不能真正做到最大程度的等效翻译, 甚至还会引起笑话。

在汉语中, 经常会出现一些典故、成语和谚语等, 而英语中就会有格言、双关语和俚语等, 这些习语主要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产生的, 其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因素。为了实现最大程度的等效翻译, 翻译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原始语言所要表达的含义, 从而翻译出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例如, All asses wag their ears.汉语应该翻译成为“傻瓜爱装聪明”, 这样才能真正等效地翻译出英文谚语的含义。以上实例都说明, 等效翻译理论在翻译中应该注意很多方面, 尤其是文化差异的存在, 更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等效翻译。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英译汉的例子:“I was not aPygmalion.I was Frankenstein”。

在这个例子中, Pygmalion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 他还是一个雕刻家。因此, 要翻译好这句话, 首先就一定要了解这个典故。这个典故讲述的是, 有一次, 塞浦路斯国王雕刻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女子, 然而他自己却情不自禁地爱上了她。再后来, 爱情女神阿芙罗狄特赋予了那雕像以生命, 使两者终成眷属。其次, Frankenstein是小说Frankenstein中的一个人物, 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医科大学生。有一次, 他发明了一个怪物, 最后的结果却是他被那怪物吃掉了。在这两个典故中, 前者是比喻“享受自己创造的美, ”而后者比喻“自作自受, 作茧自缚”。如果翻译人员不了解这两个典故, 只是进行直译就会完全偏离原文的意思, 然而, 进行意译又会失去原句中典故的蕴含的文化。因此, 这里可以使用解释性的翻译方法等效地表达原文意思。最后这句话可以译作:“我不是皮格马利翁一样的人能享受自己创造的美, 我是和弗兰垦斯坦一样, 作茧自缚, 自作自受。”

6 总结

综上所述, 等效翻译理论是比较成熟也比较受欢迎的翻译理论之一, 它创造性地提出了等效的概念, 强调了译文真正的意义, 从而也给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高效的译文, 不仅仅要求语言文字在形式上是等效的, 还要求在文化内涵上是等效的。译文应该能够很好地使原文的意境重现, 从而表达出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因此, 翻译人员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外, 还应该了解不同语言蕴含的文化背景, 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对原始语言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分析, 使原始文章做到最大程度的等效翻译。

参考文献

[1]何慧刚.等值翻译理论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J].山东外语教学, 2011 (2) :46-49.

[2]贾青萍.论奈达的等效对等理论对英汉翻译中异化和归化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12 (1) :110-113.

[3]刘汝荣.等效翻译理论与英汉商标词的翻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2 (2) :85-88.

[4]刘晓树.浅析语用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3) .

[5]吴海霞.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36-38.

[6]王建丽.论等效翻译原则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应用[J].新乡学院学报, 2013 (1) :97-98.

[7]王磊.等效翻译理论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 (教研版) , 2012-10-11.

篇4:英汉翻译中等效翻译理论的运用

【关键词】英汉翻译 等效翻译理论 运用

一、引言

翻译能够实现不同的语言文字的转换,并保持原始语言文字的含义。为了促进文化知识的广泛交流和学习,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友好促进和发展,翻译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发展事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翻译事业面临着更加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各个文化环境的相互沟通和交融,翻译理论的发展应当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突破和充实,以保证翻译工作有效开展。

作为翻译理论的中心理论,等效翻译理论一直都是具有关键性的重要理论,在语言文字的翻译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翻译中遵循等效理论,通过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出等效关系,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的发展对翻译工作作出了新的要求,在翻译中,尤其是英汉翻译,要特别注重对于等效翻译理论的良好运用,结合时代发展形势,加强对等效翻译理论的有效运用。

二、等效翻译理论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1.等效翻译理论的含义。通常来说,等效翻译理论极其注重译文与原文含义的相同,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才能使读者理解相关作品。具体来说,等效翻译理论除了要求译文在语言形式上与原始文对等,还要求译文保持原文的含义和内容风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向读者准确传递出原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实现不同语言环境中文化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在等效翻译理论中,等效翻译被细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狭义的等效,也称作直译等效,即通过直译的方式保持译文与原文之间形式和内容的等效性;二是广义的等效,即通过意译或解释的方式进行翻译;三是形式的等效,即重视译文与原文在结构与语法的等效性;四是风格的等效,即要求译文的风格与原文风格的等效性。

2.等效翻译的基本原则。美国翻译理论专家尤金·奈达最早提出了翻译对等理论,他认为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十分重要,最理想的结果是,译文对读者产生的心理感受同原文一样,等效翻译理论格外重视译文与原文在含义和风格上的等效性。在等效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中,首先,应当保证译文与原文含义的贴近;此外,要实现二者意译上的相似;最后,则应当注重译文中词汇的选择,要尽可能贴近原文。在遵循等效翻译理论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相同的阅读效果,通过多样化的灵活翻译方法,注重原文的情感表达风格。

三、实际翻译中对等效翻译理论的运用

实际的翻译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繁重的工作,译者在要保持原文意义、风格与语体的一致性外,还要通过译文传达出原文的内涵和思想。在实际的翻译中,为实现原文表层和深层含义的有效表达,应当在遵循等效翻译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视译文的词汇选用、句法和篇章结构、文体等环节的工作,以实现翻译的等效,做好新时期的翻译工作。

词汇的等效。词汇是构成语句和文章的基础,因此,词汇的选用不是独立的,而要依据文章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结合具体的语境,充分理解词汇在文章语句中的含义,从而选出合适的词汇。一般来说,不同的文化环境存在着能够实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汇,例如许多的专有名词和技术词语,但是在实际的英汉翻译过程中,客观的文化差异必然导致表面意义相同的两个词汇无法实现等效,并且即使语境相同,由于翻译工作人员的风格不同,译文词汇的选用也会有所不同。语言的形式和内涵多种多样,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应当遵循等效翻译理论的原则,首先保证翻译中词汇的等效性,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句法的等效。实现了词汇的等效,还应当实现翻译过程中句法的等效。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实现句法的等效具有较大的难度,例如,原文中单复数的转化较为复杂,在英文中,单复数的形式通常较为明显,但在中文中,单数与复数在语言上往往难以体现出来。因此,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译者不但要理解原文的句法结构,还要充分理解译文的句法结构,这是对译者的要求。通常来说,句法的等效受到词汇选用的极大影响,词汇结构若是不对等,也往往造成句法结构的不对等,影响句法结构的等效性。此外,在中文的语法结构与英文的语法结构中,定语等修饰语的位置也不相同。因此,句法的等效也是翻译过程中应当十分注重的环节,句法的等效能够有效提高读者对文章思想和情感的把握程度。

篇章的等效。篇章是语言使用的一种单位,在进行语篇的分析时,除了要分析语言本身以外,也要重视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所传递出的现实意义和功能。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实现篇章的等效可以从文章上下文语境及文化语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上下文语境的分析是翻译工作中实现篇章等效的较为基础的分析方式。一般来说,对文章上下文语境的分析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语言语义之后,依据文章上下文的线索特征,推理并分析出不同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以实现不同英汉语言含义之间的有效转换。

此外,通过对文化语境的分析则可以在较为深层次的水平上促进翻译中篇章的等效。一般来说,文化语境是指在某一语言环境出现的特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规范等。英汉翻译工作重视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要在翻译过程中保证最大程度上忠于原文的语言风格、时代风格以及民族和国家的风格,重视不同语言环境下文化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异同。

文体的等效。众所周知,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因此,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要十分重视不同文体间的语言特征,通过对文体的分析和理解,实现英汉翻译工作中文体的等效,进而实现译文与原文整体的等效。

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不同体裁的作品包含着具有差异性的文化因素,也体现着作者情感表达的侧重。在进行科技体裁文章的英汉翻译时,由于这一类型的文章所体现的文化特色较少,译者能够较为轻松地实现文体的等效,当然,文化因素的干扰较少并不意味着译者按照自己的文化风格进行翻译,在实际的翻译中,也应当注重特定体裁作品的特征,实现不同语言的良好转换。而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文化因素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翻译的过程,但正是文化因素的存在,才让读者对原作的精神内涵和风格得以领悟和理解,发挥出翻译对不同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促进作用。

四、英汉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

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可译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翻译中的可译性是指在双语转换翻译的过程中,原语的可翻译程度。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较为重视的问题。文艺时期的诗人作者普遍认为翻译难以实现原语的含义和精神内涵,但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一些现代的语言学家则开始强调语言的可译性,例如奈达、纽马克等认为只要通过恰当的翻译方式,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含义能够被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从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思想来看,一种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都是基于一定程度的,通过合理的方式,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被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因而,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取决于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在英汉翻译中,翻译的可译性限度不同,采取的翻译方式也有所不同。

保留形象的直译。一般来说,英语和汉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语言的相通性和相容性,对于具有这种较为明显的特点的双语翻译,也即是可译性较高的翻译,可以采用保留形象的直译方式,这种翻译方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留原语中的视觉形象,例如,“Fish in troubled waters” 可以直接翻译为“浑水摸鱼”;“More haste,less speed” 可以直接翻译为“欲速则不达”等。此外,像“Silence is golden” (沉默是

金)这种在翻译语言中没有现成直接对应的表达法和词汇,也能采用保留形象的直译方法,这种直接翻译的形式保留了原语中的形象,能够较为准确传神地表达出原语的意义和内涵,使得读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感受原作语言的魅力。

转换形象的改译。英语与汉语原本属于极其不同的两个语系,即使有着长期的交流和融合,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信仰的差异,能够通过保留形象直译方式进行翻译的文本极少,大多数英汉翻译的过程需要借助转换形象的改译方式,才能较为妥善地达到与原文效果基本等效的程度。例如,“Love me,love my dog” 在汉语中的翻译为“爱屋及乌”;“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在汉语中的翻译则是“一箭双雕”,在这些俗语中,英语与汉语中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在读者的心中产生的含义是相同的,由此引发的语义联想和心理感受也大体上相同。此外,在一些难以将原语中的形象原汁原味地翻译到另一种语言时,也应当适当采用转换形象的改译方式,即使译文中的形象与原文不同,但是译文中采用的修辞形式、语言风格甚至文本内涵与原语一致或接近,也能使读者产生相近的心理感受,这种方式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英汉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舍弃形象的意译。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读者的理解思维也有所不同。不同的语言有着自身独特的语音、词汇、修辞、句法等特点,受到风俗文化、历史沿革、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在英汉翻译中也存在着难以将原语形象具体转换的现象,通过对原语中的文本含义和思想的透彻理解,进行舍弃形象的意译,通过合理恰当的翻译方式,在翻译原语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译文传递的效果与原文的差异。例如,“Whats been done cant be undone” 在汉语中可被翻译为“木已成舟”;“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在汉语中可被翻译为“泄露秘密”等,这种通过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的文本,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中的思想内涵。

五、结束语

翻译是促进各个国家进行文化和信息友好交流的必要途径,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翻译原则对于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等效翻译理论是翻译事业发展中较为核心的理论,通过实现翻译过程中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的等效,才能有效实现译文对原文表层含义及其深层的思想精神、情感理念的忠实表达,进而实现不同文化环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英汉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上,可以根据翻译的可译性程度,合理选用保留形象直译、转换形象改译或者舍弃形象意译的方式,以在最大程度上传达原文的含义。充分认识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英汉翻译中良好运用等效翻译理论的相关内容,严格遵循等效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实现翻译的等效,促进英汉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青芸.及物性理论关照下的英汉语义功能等效翻译分析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6:53-55.

[2]莫江燕.等效翻译理论及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6:24-26.

[3]王建丽.论等效翻译原则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应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97-98.

[4]唐艺朗.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74-76.

篇5:等效翻译理论

浅论多元系统翻译理论与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差异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与后殖民翻译理论近来已成为译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社会文化因素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二者间的差异.

作 者:宋莹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重庆,400031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H3关键词:多元系统 后殖民 翻译 差异

篇6:等效翻译理论

目前英汉电影翻译的研究有些问题:许多学者专注于字幕翻译而不是配音翻译。在中国, 电影翻译专家提出许多字幕翻译的策略, 但是, 并没有提出关于配音翻译系统的完整的理论。

二、对等理论在英汉电影翻译中的可行性

奈达认为:“翻译的”妥善性依赖很多因素:文本本身的可靠性, 语篇类型, 意向读者, 译文要使用的样式, 翻译的目的.例如, 为通知, 改变行为, 娱乐, 销售产品 (Nida 2004:117) 所以, 奈达, 建议功能对等, 不是从数学方面而是近似。“各种程度的对应”给功能对等翻译以实际意义。

三、译者应尽可能地表达原文的主题和精神

一个国外电影带有许多国外的文化, 目标读者可能对他不熟悉。翻译工作关注的是成功地进入另一种文化。电影翻译人员, 不仅要翻译屏幕上的字幕, 还要传达这些词语中表达的信息。文化元素, 语篇环境, 还要考虑各种涉及情节和主题的因素。

奈达的思想正好符合电影翻译的需要。因此, 一些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者宣称, 随着对等理论有着比忠实更宽广和更广泛的内涵。对等理论是作为电影翻译的一个比较适合的理论基础。

四、电影语言的特点

电影语言是混合了口语和书面语。对话在电影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通常来说, 大多数电影都是非常简洁和日常戏剧化的口语。它本质上是经济的, 口语的, 个人化的并且样式多样。

Such as“Bloody hell (真要命/绝对养眼) ”“I'm hopeless (我太菜了) ””Wicked (哇塞) ”, and so on.Spoken language sometimes omits subject, verb, etc

五、哈利波特英汉翻译不同层面的对等

1、语音层面的对等

我们使用“语音对等”通常指语音相似, 而不是语音相同。翻译者使用模仿的方法来取得语音对等。模仿要保持相同的形式, 通常是人名和地名。

这种翻译方法的好处是:

翻译保持了相似的发音, 所以目标观众可以感受到异国的风格, 一个成功的语音模仿可以传达原文名字后面隐藏的情绪。比如:"Voldemort"是这个故事的邪恶的化身。模仿原来的名字, 翻译工作者把它翻译成“伏地魔”清楚地显示了人物的本质。

2、语用层面的对等

词语或短语通常和具体的场景想联系, 所以带有特别的含义。翻译应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改变。

例如"yes"的翻译

1“Got everything?”“需要的都带了吗?”

"Yes."“带了。”

"Yes?All your books?"“是吗?所有的书?”

“It’s all upstairs.”“都在楼上呢。”

通常来说, 英语中的肯定的回答, 通常以"yes"开头。但是当询问“是不是”的时候, 中国人才习惯回答“是的”。中国人习惯于回答用所问问题相应的动词来回答, 比如“对不对?一对”“完成了没?一完成了”“走了吗?一走了”所以, 第一个"yes"应当被适当地翻译成“带了”

3、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对等

文化问题通常和不同原文和译文的规范和习俗相对应。当两种文化重合时, 一些相兼容, 一些不兼容。当两种文化相重合, 翻译者很容易找到一个很好的翻译版本, 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都相对应。当两种文化不相重合时, 字面意义可能读者无法理解甚至不可接受的, 所以不能有效地传达原文的话语意义。

R:"Excuse me.Do you mind?Everywhere else is full."

H:"Not at all."

R:“对不起, 我能坐吗?别处都已经坐满了。”

H:“尽管坐吧。”

这是Ron和Harry之间的对话, 他们在火车上遇见, 如果我们把句子翻译成“对不起, 你介意吗?都坐满了”中国的观众就会觉得不合适, 对Harry的想法感到困惑, 因为它和中国的习惯不符。

4、风格层次上的对应

电影语言拥有个性化的语言和各种问题。因此, 翻译时应该考虑不同的风格。

Seamus:"Eye of rabbit, harp string hum, turn this water into rum."

这是Seamus试图把一杯水转变成朗姆酒时使用的咒语。他有一个押韵并且很好地组织起来了。用平行的词语写成。既然原文是适合阅读的词语, 翻译的版本也要使用同样的或相似的风格。它可以翻译成“兔眼留留, 竖琴悠悠, 把这清水变成美酒”, 这就和压的韵[iu]相对应。

总结

电影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 有它的特色。基于超媒体的形式, 电影翻译必然有许多语言外的限制, 时间和空间是字幕的主要限制。时间限制, 嘴型同步, 停顿, 重音, 语境限制了配音翻译。

电影翻译在现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想探索一个系统的理论作为电影翻译研究的一个指导方针。笔者可能或多或少某些翻译理论的有效性有他个人的判断。不可避免, 不同的读者可能对不同的翻译理论又不同的评价。

摘要:电影翻译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方向, 目前发展还较缓慢, 其翻译实践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而影视翻译的繁荣和错误百出的网络译文, 迫切需要系统而成熟的理论指导。文章重点放在了将奈达的对等理论应用于电影翻译的各个层面, 包括语言学、语用、社会文化和话语风格等层面, 尝试检验了奈达的对等理论对电影翻译的可应用性和指导性。奈达的对等理论和思想对于电影这种超文本翻译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奈达,对等理论,超文本,电影翻译,《哈利·波特》

参考文献

[1]、New mark, Peter.About Transla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1.

[2]、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EUGENEA.NIDA&CHARLES R.TABER

[3]、方梦之.译学词典, 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4]、李爱玲.从动态对等角度试析影视对白翻译[[J].电影评介2007 (10) ;50-51

[5]、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 22 (4) :38-40.

[6]、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阴.中国翻译2000, 61一65

[7]、苏广才.影视翻译趋势分析[J]影视评介2006:9-16

篇7:等效翻译理论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语用等效翻译方法

一、引言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传媒,其社会效应是无可估量的。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特点是,外国电影纷纷抢滩登陆,受到国人的普遍欢迎。笔者认为,使得外国电影在国内受欢迎的因素中。翻译作用不容忽视的。然而,在学术领域内,由于受世俗偏见的影响,电影翻译研究却颇受冷落,翻译研究人员似乎“完全把这一领域给忽略了。”(Delabastita,Di rck.1990:99)为此,我国著名影视翻译界学者钱绍昌教授撰文指出:“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远不如文学翻译。”而这“与影视翻译的社会作用不相称。。这一现象亟应引起翻译界的注意。”(钱绍昌,2000)鉴于此,本文拟借鉴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及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上的语用等效翻译观来探讨对电影的翻译,并提出了可行的翻译策略。

二、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语言学家约翰·兰索·奥斯汀(John Lanshaw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他认为所有的语句都带有言之所述、言之所为和言之后果三种语力(language force),即说x(以言指事),意及Y(以言行事),产生z(以言成事)。他把所有的语句分成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两大类,把含有施为动词(即施为句内的主要动词)的语句称为显性(explicit)施为句,把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称为隐性(implicit)施为句。根据奥斯汀的这种理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诸如陈述、请求、命令等行为,而并不仅仅是句子。说话者通过语句及语境执行言语行为。并在听话者那里产生出交际效果。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的关键概念是言外之意。塞尔(Searle)将其拓展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Act Theory),并将格莱斯(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与言语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为规约和非规约两种。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字面语力的一般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即依据句子的语法形式。按照语言的使用习惯立即可以推断出的用意。所谓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则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并实施。

三、语用等效翻译观

根据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出现了翻译理论中的语用翻译模式,它同语义翻译相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力求翻译中的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金缇认为语用关系对等才是翻译对等的基础。(金缇,1998:22)语用学所研究的不是那种存在于词语或句子自身的静态意义,而是在一定语境中体现为行为的动态意义。即语言使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中赋予词语或句子的语用意义。在交际过程中,话语意思和实际意义相差甚远,语用学所研究的正是在特定’隋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语用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其言外之意,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恰当地运用语言,化解文化矛盾,是语用学的任务之一。语用含义和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两个重要的内容。语用含义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何自然,1989)。语用语言等效翻译要求在语言学的词汇、语法、语义不同层次上,不局限于原文的形式,只力求保存原作的内容,用译入语中最贴切、自然的对等语将这个内容表达出来,以求得等效。

翻译中力求语用语言的等效,必须注意原文文本的语用用意,即言语行为理论中施事行为的用意,也就是言语的意向。语用用意有表示字面用意的明说性语用用意(explicit)和表示言下之意的暗示性语用用意(implicit)。翻译时应认真研究原文文本的暗含用意,力求使译文真实表达出作者的真正用意。翻译中社交语用的等效,要求译者既要具有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对原语和目的语社会、文化背景全面了解。又要兼顾译文不同的读者群体,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

四、电影翻译方法

电影翻译与其它文学作品翻译具有共同性,即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形象思维中高超的艺术意境。但电影翻译又有区别于其它翻译的特殊性,即其译文要做到能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观众。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电影语用等效翻译方法。

1直译法

根据彼得·纽马克,如果能取得同样的交际和语义效果,直译总是最好的。当原文的字面意思就是作者的本意,在不影响译文读者理解的情况下,可以直译。一般来说,文化差异越小,用直译法翻译其言外之意的可能性便越大。(李文革,2004:100)我们来看电影《蝙蝠侠》中的一段对话:

原文:(a comrade):Hey,Knox,I gotsomething for you(Iaughter)

Knox:What a dick!HellO,legs!

译文:(一个同事):诺克,有你的东西。(笑声)

诺克:傻蛋一个!哈罗,美腿姐姐。这里将原文的“legs”直译为“美腿姐姐”不影响观众对原文的理解。而且传达了作者的本意。也就是说在原语观众和目的与观众中产生了同样的言外行为之力,实为等效翻译。

2替代法

“任何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Nida&Taber,1982)无论人们说何种语言,完全可以进行交流洇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经历是基本相似的。不论文化、生活水平或其他因素如何,我们都分享着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信息性、情感性和诱导性。也就是说,语言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基本类似。例:

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这一片名原意为“滑铁卢桥”。众所周知,1817年英国在泰晤士河上出资建造了滑铁卢桥,以此来纪念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国军队打败拿破仑而取得的滑铁卢战役的胜利。如果依据英文直译成“滑铁卢桥”,乍一看,观众定会认为这是部与拿破仑打仗有关的战争片或介绍与该桥建筑有关的纪录片。但看过此片的观众都知道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片。影片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漂亮的女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结识了青年军官罗依,并成了恋人。而后,玛拉获悉罗依战死疆场。痛不欲生。为了生存沦落为妓。当罗依奇迹般地出现时,她无法面对现实,为了爱情和名

誉,她再次来到与罗依初恋的地方,丧生在车轮滚滚的滑铁卢大桥上。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史中,有着许多与之相仿的神话传说。如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陕西省蓝田县一年一度的“蓝桥相会”等。而“蓝桥相会”的传说与Waterloo 8 ridge故事情节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译者把原名“滑铁卢桥”译成了“魂断蓝桥”,这样做不仅避开了中国观众由于地城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迷域:而且“蓝桥”这一隐含中国文化的意象能使观众一看到片名即刻领悟到这是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的意义在于它能及时有效地达到使译文与观众沟通,使观众心领神会的效果,由此来吸引广大的影迷,创造译制片票房纪录的新高。仔细认真研究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重构这样的翻译手法会不时令人拍案称奇。

3释义法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表达既不可直译也找不到合适的目的语来代替,只有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才能欣赏作者想表达的隐含义,这时,译者就得增加对译著的解释来填补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空缺。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并熟悉他们无法了解的异国文化。

英国电影《魂断蓝桥上开始,有这样一段画外音:

原文:Announcer's Voice: At eleven-fifteen this morning the Prime Minister,speaking to the nation from Number TenDowning Street, announced that GreatBritain is at war with Germany.

译文:广播员的声音: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应该指出此例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字面层意义。但对“唐宁街10号”这一隐含文化意象地名不作些补充说明的话,相信绝大多数中国普通观众会茫然不知其所云。其一、观众不知道这个“唐宁街10号”在什么地方?其二、他们更不知道广播员在这里特地提及这个地名有何特别的寓意?为了使电影译文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之于广大观众。译者宜对上述译文作恰如其分的解释。笔者建议作如下翻译:

今天上午11点15分,首相在唐宁街10号一英国首相府邸向全国发表了讲话,宣布英国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

通过增补“英国首相府邸”,观众这才真正认识到了“唐宁街10号”的“庐山真面目”。至此。“唐宁街10号”所隐含的意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才真正懂得具有典型地起域文化地名“唐宁街10号”的全部文化内涵。

4文化语境顺应法

翻译不仅仅是语码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的移植过程。顺应论强调人们顺应语言的过程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应动态地顺应文化语境才能使译入语观众或读者获得与原文观众或读者大致相同的理解和感受。如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原文:lsabella: 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 , to introduce his sister to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poets.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译文: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诗人吧。

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一个龙骑兵吧?

依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在上述翻译中“dragon”是一个关键词。在英语语言中“dragon”作“魔鬼”解释。每当提及此词。西方人的思想意识中立刻会呈现出一只面目狰狞的魔鬼正张牙舞爪地扑向人间,由此不难看出“dragon”在西方语言文化中隐含贬义。

而在中国文化中“龙”字象征着“高贵,至高无上”等意,昔日中国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因此与“龙”字相关的调语绝大多数具有崇敬之意。如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祈盼着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为“望子成龙”等。

“dragon”在东西方语言中,其文化意象的寓意是绝然相反的。简言之,它们的物象虽同。但寓意却完全相异。由此可见用“龙骑兵”来硬译“dragon”一词显然不妥当。因为当中国观众在观赏影片时忽尔听到“龙骑兵”这一词语,他们肯定即刻会联想到“他”可能是个“皇家骑兵”。但依莎贝拉的回答却又使观众对影片的阐释如坠云雾。观众不禁要问:这个堂堂正正的“皇家骑兵”怎么会是“长着火红的大胡子”呢?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只有那些三头六臂的怪物才有一张可怕的绿眉毛、红胡子嘴脸。

如此生搬硬套不仅不能处理好东西方语言文化中意象错位这一棘手问题,同时也不能传神地译出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反而给上下文语义的贯通设置了语言障碍。因此,例中埃得加与依莎贝拉的最后一段对话不妨翻译如下:

原文: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Ia:Yes,I do,With a fie rymustache。

译文:埃得加:哦,你该不是想嫁给一个野蛮人吧?

伊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五、结语

篇8:旅游资料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关键词:旅游资料,社交语用等效,策略,等效翻译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加上我国悠久灿烂文化遗产的魅力, 世界各地来中国公务旅游的人数直线上升, 中国旅游热方兴未艾。旅游资料作为潜在游客的唯一信息来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对旅游资料进行翻译, 以满足不同国家游客的需求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语用学中的社交语用等效对旅游资料的翻译进行探讨。

一、旅游资料与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旅游是一门综合性的活动, 它涉及政治、历史、地理、文学艺术, 甚至天文、考古等多方面的知识。旅游资料包括与旅游有关的书信、广告、景点介绍、中式菜肴名称、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旅游日程安排、旅游条件书、通知、电讯和各地特色产品等各方面的内容。旅游资料的目的在于对外宣传、推荐我国旅游资源、弘扬悠久历史文化, 开拓旅游市场、吸引国外游客, 激发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趣。社交语用等效翻译是为跨语言、跨文化的双语交际服务的等效翻译。这类语用翻译要求译者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 根据原文提供的语境, 通过对两种语言, 两种文化的对比, 选择合适的译文形式。对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来说, 旅游资料对于意欲来中国景点旅游的他们来说是获得信息的唯一来源。因此旅游资料翻译除了在语言表达方面应该具有生动形象、活泼热情、引人入胜、富有感染力, 使游客产生一睹为快的欲望等等这些特点外, 更应该考虑到东西方地域不同, 历史不同, 文化背景不同, 思维方式也不同等特点, 注重原文与译文间信息内容的对等, 而不是语言形式上的对应, 译者在必要时需对原文作一些技术上的处理, 找到源语与译语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使译文充分、传神、恰到好处表达出来才是翻译的最终目的。

二、旅游资料翻译策略

1. 增加必要的解释

不同游客旅游的目的不尽相同。大多数中国人选择旅游仅仅是为了观景、购物、拍照, 放松。而对于外国人来说, 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仅仅是为了领略异域风光, 更重要的是想通过旅游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习惯、社会习俗等等, 增长域外见闻。鉴于国与国之间文化背景不同, 要想求得旅游资料社交语用等效, 达到宣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对于旅游资料的翻译者来说, 翻译时必须对旅游地的人名、地名、典故、历史事件、风土人情等等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必要时对于译文中未经“洋化”的拼音进行必要的解释或对其缺省部分者技术性处理。如译者不作任何改变, 直接按原文翻译, 中国游客毋庸置疑地能够体会原文的人文之美, 而对于缺乏中国历史文化必要背景知识的外国游客来说, 就很难理解译文要传递的信息, 从而失去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这样就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 在译文中增加必要的解释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例1]温州历史悠久, 文化发达, 有“东南邹鲁”之称。

析:这里的“东南邹鲁”是什么意思?查阅《辞海》 (1979年版, P445) 得知:孟子生于邹国, 孔子生于鲁国, 用“邹鲁”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邹国和鲁国许多人不清楚, 但孟子和孔子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而闻名世界, 据此, 应对译文作一些技术上的处理, 即换个角度将这个典故解释出来, 译成:

译文:With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Wenzhou is reputedas a place,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 comparable to the birthplace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例2]这座名城 (绍兴) 孕育了著名历史任务勾践、西施、王羲之、陆游、鲁迅和周恩来等。

析:提到这些人, 80%的中国人都很熟悉, 但是对于不熟谙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是无法理解的。音译不能体现它有什么旅游价值, 所以, 译文采用音译加解释。

译文:Shaoxing city is distinguished by many outstanding persons.Some of them are:Gou Jean, the king of the Kingdom of Yue in ancient China, Xi Shi, one of the most famous beauties in Chinese history, Wang Xizhi, the famous calligrapher of Eastern Jin Dynasty, Lu You, a famous poet in the Song Dynasty, Lu Xun, a famous writer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Zhou Enlai, the first Premier of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 避实就虚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 中国人的思维具有直觉性, 也就是人们基于有限的事实, 凭借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体验, 对事物本质、现象及其规律所做的识别、判断和理解。因这种思维过程不是建立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之上, 所得结论就必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猜测性。旅游资料中所堆砌的大量褒扬词汇, 华丽辞藻, 能充分发挥中国人的想象力, 让潜在游客从语言美中感悟到具有很大想象空间的意象美、含蓄美和朦胧美, 激发其好奇心与兴趣。而西方人注重理性思维, 注重形式逻辑, 注重实用性, 强调科学实证和形式论证, 表现在语言上, 除了通常所说的语言形态的外露及形式的完整外, 在内容上也强调层次清楚, 逻辑分明。西方国家旅游资料是以向游客传递必要信息为目的的。最重要的信息一般都在开篇用一句话概括, 随后围绕其以具体的事实为支撑介绍一些具体的细节 (如景点路线、旅店分布等等) 。他们一般所采用的语言都很简单、通俗易懂, 以给游客提供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为目的。其景物描写大多实景实写, 客观而忠实地在线自然。单纯大量的词汇堆积只会让他们觉得“空而不实”、“没有意义”。无视两者的差异, 一味地死译、硬译, 最终定然会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根据中文较“虚”而英文较“实”的特点, 译者在翻译用词华丽辞藻书写的中文旅游景点介绍时, 可以采用改译法, 化虚为实, 化间接为直接。

[例3]祖国山水, 风格多样。多样的风格相对应而存在, 相比较而多姿。杭州西湖, 水榭歌台,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人工赋予她典雅美。蜀中仙山峨嵋, 漂浮于云涛雾海, 呈秀色于烟海漫漫的山林。誉满中华的广西桂林山水, 水秀山奇, 山水平分秋色。

析:这段文字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重直觉的思维特点。作者大量堆砌了四字词语, 对各个景点的“美”给出的意象提供给中国的游客巨大的“美”的想象空间, 然而其却并不是建立在具体的事实之上的, 字对字的翻译定然会使外国游客失去兴趣。因此译者对其在翻译成英文成作了一些必要的词序调整或者省略。

译文:China is a land of scenic contrasts, each uniquely rep-resenting its own area:West Lake in Hangzhou with enchanting pavilions set in quiet surroundings, Mount Emei in Sichuan with peaks peeping through mist and clouds, Gulin in Guangxi with panoramic view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例4]盛夏炎日, 一走进四川九寨沟的林间小道就汗止心凉, 加上清风拂煦, 浑身有说不出的舒坦, 忍不住要赞叹一声:九寨沟, 好一个清凉世界!

译文:No matter how hot it is“outside”, once you step ontothe trail through the forest on Jiuzhaigou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sweat withdraws from your body.In addition, the breeze refreshes you with a gentle caress.How cool it is!

三、结语

英汉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其历史渊源、发展轨迹截然不同, 因此将中文旅游资料翻译成英文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译者必须将各种各样影响理解的因素考虑在内, 特别是中外文化, 思维方式的差异, 旅游资料的英文在处理内容时可有一定的灵活度, 达到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康宁:从语篇功能看汉语旅游语篇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3)

[3]梅德明.新编商务英语翻译[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8

[4]孙舒和:“功能对等”理论在旅游翻译关键词中的运用[J].安顺学院学报, 2008 (10)

篇9:零翻译与语用等效翻译是非辨

关键词:可译 不可译 语用等效翻译 零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外国语文2011年2月第1期的《零翻译与不可译——零翻译本质辩》一文中,罗国青教授提出零翻译可以解决不可译问题,并列举零翻译解决不可译问题的实例。通过举例分析对比零翻译策略和语用等效翻译策略,罗教授认为后者对例子的翻译不盡人意。因深受启发,在此冒昧地就零翻译与语用等效翻译和不可译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二 可译与不可译;语用等效翻译与零翻译

可译与不可译是翻译界自古即有的一对矛盾。邱懋如(2001)认为可译性是翻译的一个普遍原则;贾影(2002)认为,“不可译”客观存在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从本质上看它是由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导致的;而唐述宗(2002)则认为,不可译的东西只是暂时的,或对某些人的,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所有东西都是可译的,但同时绝对没有信息丢失的翻译也是不存在的。其实,翻译是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对立统一,两者共存于文本中。这意味着原文文本的形式和内容有多少在译文中得到再现:再现的多,流失的少,文本的可译性就高;反之则低。任何文本都是可译的,但是绝对完全的翻译却又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可译与不可译只是程度问题。而所谓的不可译性则是翻译中存在的困难障碍,但是通过不懈努力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如古诗《静夜思》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译的,但是马红军的《翻译批评散论》就收集了13种译文,钟述孔的《英汉翻译手册》则收集了10种。

针对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相继出现了两种主要的翻译观或叫翻译策略:语用等效翻译与零翻译。

语用等效翻译观主张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语用学理论解决诸如翻译所涉及的理解过程和重构过程中语用和文化因素在译文中的处理方法,以及原作的语用意义的传达及其在译作中的得失等问题(何自然,2004)。其追求的是立足于社交语用意义(功能)的分析,在语言文化的对比基础上,在词汇、语法、语义等语言不同层面上,不照搬原文的字面意义,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结构等,大胆进行词汇、句法、结构等的调整,以使译文与原文一样传情达意,尽最大程度地达到语用等效。

零翻译手段早已存在,但其概念是由杜争鸣在2000年首次提出,而后邱懋如(2001)在《中国翻译》上发表了《可译性及零翻译》,首次正式全面地提出零翻译的定义和分类。邱教授指出,所谓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原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源语中的词汇故意不译;二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刘明东(2002)进一步将零翻译分为绝对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绝对零翻译的实现手段如:省译和移译;相对零翻译的实现手段如:音译、音义兼译、补偿、直译加注、归化等。

三 零翻译与语用等效翻译就不可译问题的对比分析

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语言文化的某些固有特征属于不可译范畴,如语音的押韵、谐音、对联、字谜、古诗等在语言文字方面固有特性的体现,以及文化上的词汇空缺(如赤脚医生)、概念空缺(如“无为”思想)等。但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技能的提高,持语用等效观者则认为是可以逐个攻克的。罗国青教授提出零翻译是解决不可译的对策,并引用下面几例来分析对比语用等效翻译和零翻译的优缺,他认为零翻译才是可取的。

例1:What makes a road broad?

The letter B.

语用等效翻译文:

什么东西可以使门变阔?

“活”字。

零翻译观译文:

什么东西可以使road(路)变broad(宽)?

字母B。

(2)Why is the letter D like a bad boy?

Because it makes ma mad.

语用等效翻译:

为什么“大”字像个坏孩子?

因为它偷来“一”杠,不是“人”。(赵彦春)

零翻译观译文:

为什么字母D像个坏孩子?

因为它让ma(妈妈)变mad(疯)。

(3)What flower does everybody have?

Tulips.(Tulips=Two lips)

语用等效翻译:

人人都有的花是什么花?

泪花。(马红军)

零翻译观译文:

人人都有的花是什么花?

Tulips(郁金香,注意:Tulips与Two lips(两片嘴唇)谐音。)

就上例的两种翻译观或策略来说,罗国青教授认为第一种并非真正的翻译,因为“完全是汉语自己的字谜,看不到原文的一点影子”。而零翻译则是不可译的真正解决方案。它没有脱离“不可译”之客观原因的根源,是译者解决不可译的主观能动反映。上面例子的零翻译译文“保留了原文文字反映字谜的本来面目”。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翻译策略在上例中的体现,这有助于我们翻译理论的发展,提高翻译技能,培养辩证科学的翻译观。

我们看例(1)英文原文,它是个字谜游戏,游戏过程中主要包含了字的拆分(“road”+“b”=“broad”,即“broad”-“road”=“b”)。游戏设计者的主旨意图即例(1)所传达的众多意义的最重要的一种意义——语用意义:首先,游戏参与者在没有答案的前提下理解问句过程中通过耗费心智努力而辨认出此游戏属于字谜游戏的过程。从时间上看此过程或许很短暂,但却会是个很复杂的心智努力的种种尝试过程。如游戏中的关键词汇搭配road和broad会使游戏参与者投入心力去产生系列相关的联想(如要使路变宽的诸种方法等)。当心智努力的种种尝试失败后,便转向其文字本身所要传递的意义,此时游戏者便认出游戏的目的,或者说是游戏的种类,即文字的拆分。此游戏的乐趣就在于游戏参与者在辨认游戏目的和做出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做出种种尝试而所付出的心力,付出得多,得出正确答案后的那种乐趣就多。

现在,我们来看例(1)的两种翻译。通过语用等效翻译,译文中同样包含了拆字游戏(“门”+“活”=“阔”,即“阔”-“门”=“活”)。“门变阔”与“路变宽”有相同的意境,相同的思维,需要耗费相同的心力,从而得到同样的语用效果。游戏的目的和乐趣即游戏的语用意义得到很好的传递。目的语文化的读者以本土的思维和语言做出同等的心智努力处理,从而享受到同等的游戏乐趣。可见,原文和译文达到了近似等同的语用效果。罗国青教授对此例采用了零翻译手段,保留了原文中的三个关键词road、broad和B。很显然,游戏的目的通过原文的照搬而进一步凸显,游戏参与者不需要耗费心力便可明白其是拆字游戏,自然不需耗费心力,直奔目标(拆字)便可做出正确判断,游戏也就失去了乐趣,从而使翻译中原文的一种重要意义无法传递,导致重要意义损失。

因为情况基本雷同,对例(2)和例(3)两例中的零翻译译文不做赘论,我们且来欣赏其语用翻译译文。对例(2)翻译的难点在于英文原文中的字的拆分(ma+d=mad),赵彦春老师从语用等效翻译的角度,同样采取了汉字的拆分来对其进行翻译(“大”=“一”+“人”,“大”不是“人”),而且译文中巧妙地采用了“偷”字将原文的意境更加精确地翻译出来。至于例(3),罗国青教授认为马红军老师的翻译“泪花”失去了英文原文中的谐音(Tulips与Two lips)。请看此译:“人人都有的花是什么花。没花(梅花)”。显然,翻译中同样拥有了谐音(“没花”和“梅花”)。从译文的斟酌推敲来看,零翻译译文相对固定,也省时省力;而语用等效翻译译文则需要反复斟酌和推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知能力的提高,译文可能会一直处于变化中,因为语用等效是抽象的、无极限的概念,译文的语用等效程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就督促译界有志之士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永不停息。

就文中的几例,罗国青教授对语用翻译译文的异议可能在于:例(1)中的road和broad并不等于“門”和“阔”,而字母B也不等于“活”;例(2)中的D不是“大”,ma和mad也不等于“一”和“人”,自然就不能把它们做出相对应的翻译。我们不能要求用一个英文单词来翻译一个汉语方块字(这样要求是极为荒唐的)(唐述宗,2002),反之亦然。在翻译实践中,为了真实地传递出原文作者的意图,当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发生冲突时,译者应舍弃语义意义而获取语用意义的对等,使读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使翻译达到交际的目的。因此,对于文中几例的两种译文(语用等效翻译译文和零翻译译文),对于字谜游戏类的翻译来说,语用等效翻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使原文的语用意义(作者或游戏者的意图)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而零翻译译文则凸显了原文的语用意义,使游戏难度降低,游戏者体会不到应有的乐趣。当然,采用此译,就意味着耗费大量心力、不断推敲斟酌,但是这不正是做学问者所需要的执着吗?

无可怀疑,零翻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翻译手段或策略,它以源语语言文化为标准,使源语语言文化走进目的语语言文化,尽量保留源语语言文化风貌,为进一步解决不可译问题做出重大的贡献。对文中三例,零翻译便体现了其独到的魅力(如省时省力,译文相对固定等),但它也和其它任何翻译手段一样都不是完美的、更不是万能的。语用等效翻译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源语和译语,分析探讨源语和译语的动态对等,从而达到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可见,零翻译和语用等效翻译这两种翻译观或者手段策略各有千秋,就翻译观或策略手段来说它们是无法实现对比的,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侧重点:零翻译以源语语言文化为标准,其强调翻译标准;而语用等效翻译则强调翻译的语用效果。针对不同的文体,或语篇特点等,我们可以选取适合的翻译方法,译出最理想的译文。

四 结语

可译与不可译划分的标准是程度问题:在翻译过程中,源文信息丢失较多而保留较少,其可译度就低,不可译度就高;反之,则可译度高,不可译度低。可译性是翻译的普遍原则,不可译性指翻译中的难题,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中的不可译问题就会逐步解决。因此,承认可译性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务的提高起积极作用,鼓舞着译界努力寻找各种翻译策略和手段以克服更多传统上认为不可译的问题。

零翻译和语用等效翻译是具有不同侧重点、同为不可缺少的翻译理论、观点、手段和策略,前者侧重于翻译标准,后者侧重于语用效果,在翻译实务中各有所长、不可互相取代。只有全面分析对比源语和译语语言文化,结合各种翻译手段,尽量保留源语所传递的语言文化等各方面意义,才能做出最佳翻译。

注: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二语语用发展的体验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009FYY009。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版。

[2] 侯国金:《双关的认知语用解释与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 刘明东:《零翻译漫谈》,《中国科技翻译》,2002年第1期。

[4] 罗国青、王维倩:《零翻译与不可译——零翻译本质辩》,《外国语文》,2011年第1期。

[5] 贾影:《“零翻译”还是“不可译”——试与邱懋如教授商榷》,《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

[6] 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

[7] 却正强:《论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之争》,《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10年第2期。

[8] 唐述宗:《是不可译论还是不可知论》,《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上一篇:后你会幸福吗散文下一篇:南关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