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分析

2024-05-12

翻译理论分析(精选6篇)

篇1:翻译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 功能理论 文学翻译 适用度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著,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5]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2:翻译理论分析

摘要:奈达的译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最近宣布“我的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奈达学术观点的这一变化无疑会给我们目前译学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加以分析;重新阐述理论在译学框架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翻译理论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bstract: Nida’s ideas on transl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His recent statement-”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will sure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reasons for Nida’s change of views on translation. It will also give a re-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heories; translation practice; descriptive study

一、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周仪、罗平,: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 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 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 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1. 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

翻译实践部分

应用翻

译理论

翻译理论

篇3:翻译理论分析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汉德新闻文本差异,汉德新闻翻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 新闻成为中西方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和早期的报刊、电视等新闻报道形式不同, 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 网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传播载体, 无论在时效性还是在多样性方面都呈现出新特点。而纵观外语新闻翻译研究领域, 我国学者在近二十年才逐渐加强对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翻译原则方法等的关注度。尤其在网站新闻翻译这个新领域, 还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

笔者自2013~2014年负责同济大学对德合作交流网 (下称:交流网) 的新闻汉德翻译。在功能翻译理论基础上, 本文从篇章结构、语法特征和词汇特点三方面出发对所译新闻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翻译策略。

二、汉德新闻及其翻译理论基础

(一) 新闻文本一般特点

新闻报道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新发生的事实告诉给最广泛的大众, 这决定新闻文本与文学、科技和商务等文本在翻译上存在差异。首先, 新闻文本时效性极强, 只有得到“接受者”关注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所以新闻文本从写作到产生都有明确的“接受者指向”, 在新闻翻译中也必须注意“受众者转移”。其次, 网络的便捷性使新闻文本在创作过程发生不同文本间的借鉴, 即“搬运痕迹”。但是新闻的网络传播又具有地域性、时区性, 在文字、词汇、时间等“搬运”过程中要避免过度同质化。

(二) 汉德新闻文本差异

对新闻进行汉德翻译时, 接受者从汉语读者变为了德语读者。译者必须明确源语言和译入语新闻的差异, 考虑德语新闻文本特点。汉德新闻文本具有以下差异:首先, 导语在德语新闻中出现频率极高, 旨在以生动、简明的文字突出消息中最新鲜、最重要或者最能吸引人的内容, 而交流网的中文新闻无导语。其次, 德语新闻更多使用后置定语描述中心词, 而汉语通常将这类定语、状语前置。后置的修饰语可以在修饰语较长时保持句子结构的平衡, 避免“头重脚轻”。第三, 大部分德语新闻使用过去时, 也有部分扮演“预告”的角色, 使用现在时和将来时预报将来发生的新闻事实。在时态的表现上, 汉语主要靠添加副词“了”、“已经”或明确的时间表达表现过去时, 而德语则可以靠动词变化实现, 时态更丰富, 除了常用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外, 还时常使用现在时。

(三) 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翻译是一种行为”, 引入了“翻译要求”, 强调了交际目的。本文依据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费米尔的“目的论”就对外宣翻译工作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论”中的“翻译要求”概念包括译文的功能、译入语接受者、接受译文的时间、地点、译文传播的途径以及产生或接受译文的动机。此外, “目的论”中有三个重要法则, 即目的法则、语际连贯和语内连贯。语际连贯是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 即对原文的“忠实”。语内连贯是译文在译入语文化及交际情景中应该要有意义, 强调译入语文化以及交际情景, 即译文的“功能”发挥。费米尔认为, 语际连贯或“忠实”应从属于语内连贯, 同时二者又都从属于“目的法则”。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即翻译的目的不同, 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也不同。

由于对外宣翻译工作的特殊性认识不够, 人们往往以中国传统的“信、达、雅”或西方的“等值论”为指导, 强调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特征。虽然传统翻译理论对译文的功能、接受者、交际情景、交际媒介等不够重视, 但这些因素对外宣翻译工作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方面,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在对外宣传翻译中, 译者需要做到更高层次的“忠实”, 如不考虑交际目的、译入语文化等重要因素, 就达不到外宣的效果。

三、案例分析

本章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 从篇章结构、语法特征、词汇特点三个角度对经筛选和整理的范本进行分析, 总结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 篇章结构

1. 设置导语。汉德新闻之间一个比较显著的差异在导语设置上。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建议从无导语的新闻原文提取重要新闻要素, 编译导语。

译者首先必须掌握导语的基本特征:首先, 导语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能吸引人”的内容。其次, 导语的撰写要求行文简洁生动。最后, 导语一般反映新闻事实发展的结果。

译者参考大量德语新闻, 对交流网上的汉语新闻《裴钢校长一行访问德国》进行编译——删减首段, 提取新闻要素, 从下文摘选提取“获得荣誉”这一重要结果, 编译后的德语导语参考译文如下:

同济大学校长裴刚教授一行于7月5日~7日出访德国, 此行旨在扩展同济大学与德国各高校的合作。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向裴刚教授授予了柏林工业大学荣誉证书和勋章。

2. 新闻结构。由于德汉新闻文本的一般相似性, 大部分新闻采用直译;但根据不同新闻文本的差异性, 翻译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新闻结构, 以实现该类新闻的“功能”最大化。德语常用以下三种新闻结构:

第一, “金字塔”结构, 采用顺叙手法。特点是严格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来安排新闻事实, 逐渐进入新闻报道的高潮, 而事件的结果姗姗来迟, 造成悬念, 引人入胜。该结构适合篇幅较长、发展过程延续一整天甚至若干天的新闻。从“功能”角度出发, 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大型新闻和注重情节推进、强调吸引读者、将其带入新闻全程的长篇幅新闻, 适合采用该结构。

如汉语新闻《“新时期的中德关系”国际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首段介绍基本新闻要素, 随后各段落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人物致辞和演讲, 以及多方的交谈和讨论。这类“大会召开”主题新闻的汉德新闻中多采用“金字塔”式结构, 在翻译时也建议采用直译。

第二, “倒金字塔”结构, 使用倒叙进行描写。特点是不按照时间发展顺序, 而是开门见山地展示新闻结果, 然后回头叙述发生在先的各项事实, 叙述时也可按照事实的重要性顺序依次递减展开。这种结构适用于具有极其严格的时间性的短新闻, 因为记者的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量化信息。

如汉语新闻《周祖翼书记会见中国前驻德大使马灿荣》, 汉语新闻采取陈铺直叙的描写。通览全篇, 最“新”的信息是“马灿荣大使作学术报告会”, 并不是介绍一个大型会议或由多个新闻事件组成的系列活动, 此类篇幅短小的新闻建议译者参考“倒金字塔”结构, 使用编译, 提取首段新闻要素编写导语, 同时末段陪同人员作为新闻事实的“人物”要素提前, 随后再按照新闻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 将最重要的“学术报告”内容提前, 让读者能够先睹为快。

第三, “倒叙——顺叙”混合结构, 就是既有顺序又有倒叙。开头归纳事件梗概, 再按时间顺序编排新闻事实, 或者在接下来的新闻事实叙述中穿插使用“倒叙——顺叙”, 以实现既有先声夺人的开头, 又有妙不可言的结尾。穿插使用“倒叙”、“顺叙”不是毫无章法, 而是出于突显新闻效果的“目的”。最典型的是大型活动的新闻报道。

如汉语新闻《2012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日在我校举行》, 采用“顺叙”描写, 按照时间顺序记录性地介绍整个活动, 后又作为新闻背景补充介绍两校合作历史。

分析借鉴同一事件的德文新闻《RUB-TAGE IN SHANGHAI》的结构, 翻译时采用“顺叙——倒叙”结构, 又由于新闻篇幅较大, 引入了小标题, 使新闻结构更加清晰。译文开篇介绍几大新闻要素。第一部分, 鲁尔大学日系列活动简介。第二部分, 描写开幕式致辞和“波鸿鲁尔大学和同济大学合作展”剪彩仪式, 然后采用“倒叙”手法, 回顾两校在多领域的合作史。第三部分, 回到“现在”, 介绍活动期间两校在各学科展开的学术交流。整篇新闻“顺叙”、“倒叙”穿插, 旨在既突出重点, 又有丰富的活动内容, 还能带读者回顾历史, 使其更具可读性、趣味性。

(二) 语法特征

新闻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阶层对新闻信息的要求, 尽可能大范围地扩张新闻传播力度, 加之新闻要求的及时性, 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译文的遣词造句, 必须简洁精练、浅显易懂, 尽量使用普通化的表达方式, 摒弃浮夸雕琢的文笔。这就要求译者要注重德语新闻在语法上的独特性。

1. 被动态的使用。被动态在科技文献中的使用频率最高, 在德语新闻中也可以使句子简单明了, 又由于被动形态的主语是涉及的对象, 所以当受事者比施事者更为重要时, 被动态可以突出动作对受事者产生的影响。

分别比较在汉德新闻翻译时用主动、被动态的不同效果:

如“授予Bode博士同济大学荣誉教授也将使同济大学与DAAD的联系更加紧密” (摘自汉语新闻《同济大学授予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Bode博士荣誉教授》) , 在翻译成德语时使用被动态, 既强调动作对受事者的影响, 又强调动作发生的方式。

又如“校党委书记周祖翼、副校长董琦在逸夫楼会见了……马灿荣一行” (摘自汉语新闻《周祖翼书记会见中国前驻德大使马灿荣》) , 改为被动态表达后, 将受事者提前, 考虑到读者在阅读此类“人员来访”新闻报道时, 首先想要得到的信息是“何人来访”, 所以将访客信息先传达给读者。

2. 巧用现在时。汉德新闻主要用过去时进行陈述, 因为新闻一般都是描述已发生的事件。但是有些德语新闻既有明确表示过去的时间词, 也的确是报道过去发生的新闻, 但通篇却采用现在时表述。

德语新闻中现在时的使用赋予德语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其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而不是信息的“接收者”。所以在对《“新时期的中德关系”国际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奉行》一类的汉语新闻进行翻译时, 可考虑使用现在时, 实现将活动发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目的。

(三) 词汇特点

新闻德语词汇是指新闻领域里的所有词和固定词组, 它们是构成新闻德语的建筑材料。新闻语言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直观地反映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变化, 新词不断产生, 旧词不断消失, 新闻词汇也处于不断丰富充实的过程中。

1. 解释具有特定文化历史背景的词汇。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同济大学与德国和其他国际高校的合作, 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一些具有本国特色、与本国文化历史相关的词汇。作为译入语接受者的读者可能因为缺乏对源语言国家文化、历史的了解, 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词汇, 这需要译者在翻译时进行适当“增译”。

如汉语新闻“裴钢代表……表示, 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之一, 同济大学将开展创新教育, 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的工程师视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 (摘自汉语新闻《中德学院第十四次咨询委员会会议召开》) 。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个概念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 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此时译者可使用关系从句对中心词做出限定。

2. 避免“望文生译”。由于德语单词往往有多个中文释义, 译者需要从多个德语单词中找到最合适的译法。

如“9月16日上午, 裴钢校长会见了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校长Ulrich Ruediger、副校长Katharina Holzinger (分管国际合作) ……” (摘自汉语新闻《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校长一行来访》) 。

在德语新闻中我们发现, 每个大学所采用的头衔表示方法各有不同, 如康斯坦茨大学校长为和副校长的头衔名称就与柏林自由大学的不同。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如何才能正确选择合适的头衔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登陆各高校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保证译文的准确性。译者在翻译分管不同领域的头衔时, 建议在头衔后使用后置定语进行限定。

四、结语

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 探讨网络新闻汉德翻译策略。译者必须清楚了解新闻翻译区别于文学、科技、商务等体裁的翻译特点, 不仅要了解新闻的一般特征, 还要区分汉德语新闻的差异, 翻译时达到对原文“忠诚”, 又发挥“译文的功能”。

笔者从篇章结构、语法特点和词汇特征三个角度展开探讨。篇章结构方面:一是普遍采用导语, 二是根据不同新闻特点编译三种不同的新闻结构, 灵活使用“小标题”。语法特征方面:一是适当将主动态编译成被动态, 以靠近德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二是巧用现在时。词汇特点方面:一是由于外宣新闻的特点, 需要解释具有特定文化历史背景的词汇;二是查阅源语言的表达, 避免“望文生译”。

篇4:翻译教学中翻译理论的价值分析

【关键词】翻译 价值 本质

在翻译教学中,价值论主要研究翻译的价值关系和其本质问题。针对翻译价值的分析是翻译教学的基础,对于确立翻译教学的方向、具体教学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翻译价值的本质问题。

一、翻譯事实与翻译价值

有传统观点认为,翻译事实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事物,构成了翻译学的基础。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事实,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获得的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呈现出来的经验知识。因此,翻译事实也就不具备价值取向,体现不出翻译价值的规律所在。

在当前的翻译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翻译活动既是事实存在,也是一种价值存在,因为翻译行为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至少是人们在对翻译结果进行评估时,会认识到翻译的价值所在。

翻译事实虽然存在于客观性的事物发展过程中,但因翻译者、评估者的文化程度、评价目的和角度的不同,对于翻译价值的认识也会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反映的对象、目的、方式、结果各有不同。因此,在通过研究翻译事实的基础上,把握翻译价值的本质规律,是有助于翻译事业的大力发展。

二、翻译价值的三种关系

(一)实践关系

翻译价值的实践关系是指翻译事实的价值关系产生的基础,是确认翻译价值的前提。只有在翻译人员进行具体的翻译活动时,在源文本、翻译者、译文本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基于实践的关系时,才能让源文本从内容、形式、精神、价值等多方面向目标翻译语言文本转换,才能最终产生翻译的价值。

(二)认知关系

翻译价值是兼具客观存在和主观判断的结果。因此,对于翻译价值的认知,会受到翻译文本、翻译人员、翻译过程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而结果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翻译活动为翻译价值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只要没有翻译的过程,就不会有翻译价值的产生,而一旦有翻译过程的发生,人的思维就会对其进行价值取向上的认知。翻译价值的认知关系,可以理解为一般的和具体的认知关系两种,都可以反映出人对翻译活动的研究价值特点。

(三)价值关系

翻译的价值,是基于人的活动而有了表现。因为人是翻译活动的最终受益者,也是翻译服务的对象。在这样的前提下,翻译在满足了人的需要时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建立起来的价值关系,是需要得到认同的。

三、翻译价值的主体性

就翻译价值来讲,其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价值主体对译本进行主观能动性的加工,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被人感知的价值,达到创造文化的效果。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认知过程

翻译价值的认知过程包括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评估主体要投入到被评估的译本中去,直接感受客体的全部特点;第二步是翻译价值的主体能够激活在翻译过程中人的各类潜能,在价值功能上与客体建立互动关系;第三步是价值判断的深化;第四步是发挥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积极;第五步是主体将翻译价值理论进行修正。

(二)认知方式

翻译价值主体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反映出主体对翻译价值的认识是一个从外到里、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步认识过程。

一是主体具有感性。感性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鉴赏能力,是一种经验判断。在翻译过程中,主体要对翻译源本有足够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得到更加普遍和专业的论证。主体只有经过继续加工,超越感性认识,才能把握翻译价值的本质规律和内在联系。

二是主体具有知性。这个特点要求主体要具备地熟悉翻译的实践、理论、进程等思维能力,这是对感性认识进行创造的过程。

三是主体具有理性。要求翻译价值的主体不仅能够懂得翻译及相关知识,还要明确翻译的功能和价值,明确翻译对于人类需求的满足,从而达到提升人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翻译价值的客体性

翻译价值的客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

(一)翻译作品的规定性

在翻译活动中,规定性是指对翻译过程中表现为文化、意识、历史、民族等的约束或规范,通过翻译客体的本身属性表现出来。

(二)翻译作品的自在性

翻译作品一形成,便受到了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这才能促使客体的价值得到逐步肯定,这也就表现为翻译作品具有一定的自在性。

(三)翻译作品的律他性

在翻译理论中,律他性也是衡量翻译价值客体的重要标志。因为翻译价值的主体不能随意为之,自在性始终对主体起着制约作用,这就形成了翻译作品的律他性。

五、翻译价值的社会性

在翻译教学中,还需要向学生传授翻译价值的社会属性。从翻译活动的一开始,到最后翻译结束,都离不开社会的关联作用。

一是翻译主体和客体都具有社会属性。翻译的主体、客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所处社会、文化、民族、历史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这表现为翻译主体带着当地社会的特点去解读带着不同社会属性的客体,这必然会造成差异。解决这个差异的过程,就是翻译主体与客体不同社会属性互相融合的过程,也是翻译价值走向更加统一的过程。

二是翻译价值的基础和根源都具有社会性。翻译价值的基础和根源,都是翻译实践过程中多方互动作用的集合,都同样起源于社会、在社会中互相作用并最终落实价值在社会上,总体来说是很多社会关系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

六、结束语

本文从价值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翻译理论的价值所具有的主体性、客体性、社会性等不同特点,提出了翻译价值的本质和根源同属于社会关系协调的论点。在翻译教学中,要把握翻译价值的这些特点,将这些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更多的翻译人员都能够利用翻译价值的特点,认识到翻译对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洁.价值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钱兴平.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40-43.

篇5:翻译理论分析

以言表意行为是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表达的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所实施的行为,如命令、提议、许诺、威胁、感谢等;以言取效行为是对听者施加影响的行为。实际上话语的表意是它的字面意义;话语的施事是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话语的取效是表意对话语接受者产生的相应影响。以言表意行为与以言施事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说出句子表达了字面意义,而后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图。一旦意图被识别或得到满足,就会在听者身上产生一些变化或结果,也就是言语行为的取效。

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句子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完成行为;人们不仅发出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且还暗示发出这些语言单位的目的以及期待这些语言单位以何种方式被理解。换言之,以言施事行为有着某种效力,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言外之力是语言使用者想让他的行为产生的交际价值或这个行为意欲产生的功能。相同的言外之力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不要到那里去”和“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到那里去”表达了同样的言外之力,虽然前者是直接的劝阻而后者是间接的建议。因此,解释话语字面含义的以言表意行为应当服从于言外之力。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外之力是被最广泛讨论的,因为它表现了话语的交际用意,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相一致。事实上,“言语行为”这个术语通常在狭义上仅仅被理解 为话语的言外之力。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时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局限于口头言语,而且对于书面言语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而对翻译有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robinson说:“洞悉翻译和语言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译者翻译的不是词语,他们翻译人们用词语做了些什么”。既然意图是意义的一部分,对意义的理解必须要将意图考虑在内。交际不仅仅是通过命题内容达到的,而且还要借助言外之力。因此,在翻译中仅仅停留在命题层次是不够的,因为说话人木但要发出表意行为,而且常常还要传递其施事行为并期望产生一定的取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确保译文的言外之力和取效结果与原文的相一致,必要的时候抛弃表意意义,这就是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仅有形式翻译或语义翻译不能执行给译文读者传递言外之力的功能,译者有必要掌握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将它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言语行为在翻译中可以不言自明,但有时“不同的文化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言语行为”。再加上认知环境及语言习惯的不同,译者难以完全转换原语的文化语境并将其在目的语中再现,但通过体会原文的以言施事行为,也就是原语作者的意图,译者应该能够使其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等同或类似于原文给原语读者带来的影响和感受,从而在目的语文化中充分再现原语的文化语境。

★ 连贯:语篇分析理论视角

★ 语篇翻译过程中的动态连贯

★ 从新的视角看日语中的形容词

★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红楼梦》对话

★ 浅析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论文

★ 答谢中书书翻译

★ 连贯词语的含义及近义词

★ 衔接与连贯策略在高职英语写作中的意义

★ 叙事语篇中视角交汇的认知解析

篇6:翻译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 艺术类大学英语 英语翻译

论文摘要:随着艺术类专业的蓬勃发展,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便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将语篇分析理论引入艺术类学生的翻译教学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两个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却会运用两种不同的语篇去表达同一个意思,那么让学生了解这两种不同的语篇是如何创造等值的,就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语篇分析与翻译

前苏联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说:“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语篇分析是指将一个具有语用和语义连贯的语篇看作一个意义单位,并且考虑到语言环境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对其内在语法结构和语序等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所以翻译绝对不可能离开语篇分析而独立存在。

翻译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语言技能之一,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在语篇层面上的翻译能力尤其欠佳。语篇分析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将相关的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英语翻译教学当中,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对翻译质量的提升都有非常直观和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艺术类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一)大部分艺术类大学学生学习英语都以应试为目的。要让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艺术类学生深入掌握语篇分析理论,这无疑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情。首先,对于该类学生而言,英语翻译学习和实践被当成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一部分,或者是为了通过英语三四等过级考试而必须准备的一个部分,而并非像他们所选择的专业一样成为他们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这就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尽管语篇分析理论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但是对这些全身满是艺术细胞的学生而言,这样一种可以完全运用于翻译中的理论是遥不可及的。

(二)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更加倾向于了解并习得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相关的英语表达或者信息。化妆专业的`学生主动提出他们迫切想要习得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英语表达,比如化妆用语以及化妆品用语等。在一次上课时讲到locate一词的意义及用法时,便提到了一个其名词的固定搭配的短语onlocation,当我提到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外景拍摄”的时候,大部分表演专业或者编导专业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提笔做笔记。后来我又相继做了几次实验,这一特点在各个专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三、语篇分析理论对艺术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实验目的及步骤。为了全面研究语篇分析理论对艺术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积极影响,我用两个月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刻意介绍引入了语篇分析理论,让他们首先从原文的的整体篇章结构入手分析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蕴含意义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再过渡到段与句的理解。然后还必须在目标语中找到与原文相对应的逻辑与艺术映像,这样才能保证原文与目标语之间的语篇对等。 事实上,在做这个实验之前,这些学生一直认为翻译只不过是一个个零碎的词句的简单拼凑。他们从未考虑过原语与目标语的语篇对等问题,认为只要把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就算是完成了翻译。有一些翻译水平稍高一点的学生,最多也只是注重了词语的选择和辞藻的华丽,但尽管如此,语篇分析理论运用的缺失仍然使他们的翻译作品完全达不到应有的翻译水准。

(二)实验。通过两个月的尝试,我从学生的翻译作品中初步发现了一些变化,尽管由于时间短暂,成果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显而易见的是,较之两个月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下面是其中一位学生对一篇名为“Wish for the Fresh men Year”(文章选自《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1)的前后对比翻译,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被语篇分析理论积极影响的痕迹,是这次实验中较为典型且成功的例子(截选第一段):

对照组译本:四年过后,这个时间还是来了。不到两周,我就毕业了。我回首现在,我无法相信时间过得这么快。我仍然记得上课的第一天,看着课表上的地图,问哪里是教室。现在我大三了,看着新同学带着嫉妒。每天我希望我能够冻结时间,使下面两周过得慢一点。我知道很多人不能等到毕业,但是对我是相反的。

实验组译本:四年的时光已经过去,这一刻终于来临。不到两周,我就要毕业了。此刻,回想起来,我仍不敢相信时光飞逝如斯。我依然记得第一天去上课的情景,我一边望着课表背面的地图,一边打听教学楼在哪儿。现在我已经是大四的学生,常会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大一的新生。每天我都祈祷时间会凝滞,接下来的两周过得更慢一些。许多我认识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毕业,我却恰恰相反。

(三)实验结果。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结论来看,显然在了解语篇分析理论之前,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整篇译本中的字词句都没有得到最合适的组合和搭配,并且没有目标语应有的连贯性以及在目标语的语言环境中应得以全面体现的语法结构、词汇、语序等。之后,我逐步向学生引入语篇分析理论。第一步,引导学生把原文的语境、文化、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全部考虑进来,全面了解原文的背景知识;第二步,对原文的语法结构、词汇、语序等语言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大到篇章构成,段落过度,细化到字词句,每个层面都得到照顾。

通过在实践过程中对语篇分析理论的运用,进一步明确了其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突出作用和重大意义。语篇分析理论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和推广只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结合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摸索和发展更多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以最终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上一篇:短跑理论课讲稿下一篇:我学会了炸豆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