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

2024-04-23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共9篇)

篇1: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之下,如何科学地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孔子关注受教育的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因材施教,重视师生交流互动,倡导终身教育.这五个方面都与当前课程改革理念具有相通相融之处,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作 者:苑青松 胡艳玲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周口,466001刊 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2(3)分类号:B222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课程改革

篇2: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

在课后我们观看了电影《孔子》,感触颇深。首先通过这部影片我们从各方面了解了孔子,以前我们对孔子的了解仅限于《论语》,可是这部影片通过对孔子如何从政以及在政治方面的才能,让我们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最重要的是从电影《孔子》中引发了我们对当今教育的思考。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是师德高尚的一代宗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博学多才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他主张不分贫富、贵贱、地域和民族等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主张教育平等的第一人。“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钳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使得文化下移,加快知识流动,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教无类”,即教育公平,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安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后,培养了大批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百家 争鸣的新局面,表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开放性,具划时代意义,孔子之后的孟子又沈“夫子 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志,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唐宋以后 兴起的书院制度,在教学中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若有名师来书院讲学,其他书院或外地 书院的师生都可来听讲,而不受地域,贫富,年龄、学派的限制,也体现出儒家教育强想的 “大教育观”

在我国,满足了一部分对象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向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进行必要的教育补偿。我们应当把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加大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倾斜,同时,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对老少边穷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教育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二、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孔子的《论语》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态度和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地回答,为了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他总是用浅显的道理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受益很深。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在告诉学生,做事要按道义,即不刻意强求,也不无故反对,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许多教师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在因材施教方面,孔子做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然后依据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分情况施以教育。

今天,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和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如一的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由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及天赋不同,这样就会在学习中出现“好、中、差”三类不同的学生。我们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以真诚的态度平等地对待他们。与此同时,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观察他们的性格、爱好、专长以及心理状态的表现。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掌握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在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问题,交给他们不同难度和份量的作业,达到好生吃得饱,差生不费力,使他们人尽其才。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使他们都能得到提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同时也要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要遗弃差生,更不能讽刺排挤他们,做到诲人不倦,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在帮助与关心的同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真正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四、阐述学与思的关系

学与思的紧密结合是孔子教育原则的重要出发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学习活动的两个方面,只学习不思考必然一无所获;反之,过多思考而不学习必然陷入困殆的境界。孔子强调把学与思统一起来,把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孔子最为强调的和重视的,他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3:浅谈孔子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

一、对话观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作为人际交流的一种方式, 它不仅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更是思想火花迸发的渠道。“对话”中的角色, 应该是平等的, 教师是平等“对话”的参与者, 也是平等“对话”的引领者。

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至今仍不乏鲜活的对话观。《论语》一书, 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录, 也是当今“对话观”教育理念的源头。这里不必搬出孔子有多少的对话理论, 仅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看, 就闪耀着“对话”的光辉, 是孔子对话观教育思想的生动写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用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的劝导来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 态度热情谦和, 亲切大方, 一开始就营造出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接着用“‘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来激发学生自由地大胆真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子路性格坦诚, 有一些鲁莽、轻率, 于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子路不假思索地表达了他的抱负。

冉有的性格则比较谦虚谨慎, 他是在孔子点名之下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求!尔何如?”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观。如果孔子不适时鼓励学生参与对话, 引导学生参与对话交流, 恐怕只有子路独揽发言权了, 也不会有下文更多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对话交流了。这也体现了孔子对话观中的普遍性原则, 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话, 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对话中来。

依据分析可以看出,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具备平等对话的先进教育思想: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师生之间更是平等的。孔子没有把自己的“志”强加给学生, 更没有轻视或贬低学生的志向。孔子一开始并未直言提问, 而是用谦和语气, 解除弟子们在老师面前的顾虑, 引出学生平时的牢骚话, 敦促和启发学生尽情畅谈自己的志向, 故此, 这段“言志”对话流传至今。孔子没有板起老师的面孔, 更没有严肃有加, 唯师独尊, 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 与他的学生一起谈论将来的志向。这里既没有就为什么立志、立什么志、怎样立志等预设, 也没有教师权威的一家之言, 而是心心相印, 娓娓道来, 师生心灵碰撞产生火花, 抖落出来点点滴滴都是韵味。在课堂上孔子始终未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 而是与学生席地而谈, 平等交流。同时他也没有规定固定模式, 更没有打击不同志趣的学生, 而是平等对话, 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将来的向往或追求, 并进行适当引导。语文课堂本身与数学等学科课堂不同, 不求唯一答案。平等对话, 让思想自由驰骋, 如此, 智慧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才能产生。

二、实践观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语文来自生活, 因此应在生活中发现语文, 在生活中实践语文, 从而达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观。

孔子发现了实践学习的妙处, 他除了采取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之外, 还喜欢带着学生去游历,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亲眼所见生活现实, 还能使儒家思想得以推广并发展壮大。如有一次, 子路跟随孔子周游, 落在后面, 碰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扛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 五谷分不清, 谁是老师?”说完就把拐杖插在地上, 锄起草来。子路恭敬地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便留子路住宿, 忙着杀鸡做饭给他食用, 还介绍自己两个儿子见了子路。第二天, 子路赶上了孔子一行, 把自己昨天的经历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再拜见他。孔子重视实践, 提倡学以致用, 这一点其实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孔子还认为应“学而时习之”。“习”的本义是“鸟数飞”, 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认为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书、数都需要实践才能掌握, 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 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孔子的这种“实践观”其实就是强调语文来自社会生活, 我们学习语文不能脱离活生生的生活实际。所以, 笔者认为, 语文综合实践课尤为重要, 绝非走走形式, 应适当地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生活, 在实践中感悟语文, 学习语文。

三、个性观

新课程理念强调个性化教育, 即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 情感和生理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重视个体间的差异和特长, 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作为“东方圣人”, 孔子深刻认识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他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孔子一生三千弟子, 七十二贤人, 其中不乏个性鲜明的学生, 他几乎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 这可以说就是个性教育的基本含义。孔子曾说过:“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这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彰显了教育个性化特色。颜回、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 但子贡自己说他只能闻一知二, 颜回却能闻一知十, 因此, 孔子对待子贡和颜回的教育也不同。孔子对颜回讲的道理是很深的, 当孔子认识到子贡的学识也精进了一层后, 与之对话的深度也由此深入了一层。可见, 孔子了解到学生的个性特点,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何尝不是新课程个性化教育的典范和渊源呢?因此, 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差异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四、创新观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创新, 也呼唤教师的创新。孔子的教师观就体现出了要求教师创新。孔子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对学生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孔子更多的是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举一隅之“故”, 却不能反三隅之“新”, 则不是好教师;教师不能“循循然善诱”, 不能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 则不是好老师。孔子教师观的内核其实就是一个启发、诱导、促进。孔子在教育学生时, 善于引导学生, 设置情境或角色换位,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才会有创新火花迸发。“愤”, 朱熹说是“心求通而未得”;“悱”, 是“门欲言而未能”, 这就是教育的契机和火侯。孔子扮演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 十分注意把握火侯, 采取不同的启发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乐于探究, 勇于创新, 能够举一反三,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善于启发、懂得创新的老师, 可以说, 是学生之大幸, 也一定会为学生所喜爱。

综上所述, 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是人类教育思想最高的几座山峰之一, 但它不是险峻而高, 而是平坦而高, 任何人只要愿意, 都能攀上这座平坦而高耸的大山, 成为优秀的教师。

篇4: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

课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读这段课文,接着我以“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引出“水是真君子的观点”,而后将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个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为什么水是真君子→省略号省略了其他什么特点→孔子论水的用意)。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

上完这课,我感慨颇深:二千多年的教育家就有着如此进步的教育思想!它对我们在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的理念,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有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多美的景色呀!盎然的春色为下文孔子论水作了铺垫,这美好的风光陶冶了师生的情感,引发师生体会“水是真君子”的意味!这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精心制作的视频、课件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善学。同样,用音乐、画面、生动的语言等手段所创设的情景,也能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理解完“为什么说水有德行”这一问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段激情导读的语言:“是呀,水滋润着万物,无论它是参天的大树还是低矮的小草,无论它是奔跑的动物还是静止的植物都离不开水。请你感激地读!”(生读。)“没有水就没有……请你敬佩地读!”(生读。)在理解完“为什么说水有情义”后,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读语“水能屈能伸,大丈夫也!水流进方方的池塘里就是方的,流进长长的溪流里就是长的,它为人着想,真是宽厚待人,有情有义!谁能把这种情义读出来?”理解完“为什么说水有志向”后,教师的这样一段语言为学生很好地朗读这句话奠定了基础——“孔子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水有一个志向,那就是奔向大海!那广阔无垠的大海是那么的令人魂牵梦绕、心驰神往。你看,那卷起的千尺巨浪,就是它不息的生命在涌动。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这就是流水的志向!同学们,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流水的志向吗?那么,我们该如何读好这句话呢?(它的刚强!)”在谈完“善施教化”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读语:“人立于世,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我们除了自身要坦荡奋进,还要用如水般的心灵去感染他人,用自己的真、善、美去影响他人!不是有句话叫‘近朱者赤’吗?水就像君子一样,荡涤污垢,善施教化!这一点又多么像孔子自己,不管是谁,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肯学习,孔子都愿意对其教化。这一句话包含了孔子的育人观点、高尚情操,谁来读?”阅读能力是读来的,读才能得“文”,才能知道遣词造句的奥妙,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受表达形式的美。

二、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由此看来,水是真是君子啊!”孔子利用司空见惯的流水,说出了如此深奥的道理。他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由物及人,由表及里,水到渠成。孔子真是个善教的老师,他充分利用了“水”这一课程资源。确实,我们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墙壁、每一棵花草、每一样教学设施、每一个教室,到广播、电视、书籍、报刊及网络,从高山、流水、鸣蝉,到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课程资源能以它的丰富性、开放性、形象性、生动性,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起到传统教科书无法代替的作用。

三、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要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颜回并不推辞,他调好琴弦,一边弹一边唱。孔子先是侧耳倾听,过了一会儿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孔子让颜回用歌声唱出自己的志向。孔子先是侧耳倾听,何其专注!倾听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倾听是一种接纳,一种信任,一种激励,更是教师素养的体现。这种交往对教师而言,意味着参与和构建,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情景和精神氛围;这种交往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又如:“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由此看来,水真是君子啊!”这段话中用了四个“好像”,那这里能不能换成四个表示肯定的词语呢?从这四个“好像”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悟,充分体现了孔子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师生关系。

篇5: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孔子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与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内容提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其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有很多相通之处。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论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目的。三、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方法主要有: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二是正面表扬激励。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孔子在其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活动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让学生自己会学习。总之,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很有必要研究、学习、借鉴孔子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

21世纪国际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实际是科技、人才和国民整体素质的竞争,归结到当前就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质量的竞争。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到下世纪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所受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为使我们的祖国在新世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当前最要紧的任务是要使中小学真正摆脱应试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把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口号吹得更响,把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旗帜举得更高。如何推进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实施,许多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都撰文发表了睿智卓见;本文拟就孔子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和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笔者认真阅读了《论语》,对孔子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他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式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按照朱熹的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

篇6: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准考证号码:0***

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马雅婷

二○一二年四月 【内容摘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打破“学在官府”,开创私人办学的第一人,有了“万世师表”的成就。而另一位与孔子在政治上同样不得意,同样为教育奉献一生,为世界留下来了宝贵财富的是生活在古代希腊的柏拉图。作为中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当时的年代,更对我们后人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行回顾,并对他们在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体系内涵进行分析比较,也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异同点,为现代的教育更完善的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 孔子 柏拉图 教育目的 教育体系

一、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背景 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已经逐渐走向衰败,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是孔子当时生活的春秋末期鲁国实行分封制、世袭制,“礼”自然受到格外的重视。而柏拉图生活的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则是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重视。相应的,和古希腊民主政治相伴随发展的是在思想文化上着重对自然规律探求。而与此有鲜明对比的是,受长期社会奴隶制的影响,孔子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人事、社会、伦理密不可分的。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孔子与柏拉图形成了全乎不同的两种哲学体 ①

②系:一个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人学哲学,另一个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他们在各自的哲学体系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和主体的个人经历肯定是分不开的。孔子虽然是圣人后代,但是到他已经是家境贫寒,靠母亲劳作维持生计,十五岁才志于学,拜能师,虚心好学,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了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柏拉图也是贵族之后,不同的是他从小就养尊处优,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又从师苏格拉底,经过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后,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同的成长环境往往会使人形成不同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体现出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则是贵族的教育。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乱世,目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他们都满怀救国意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出口。不同的是孔子看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强者为王,社会处于混乱之中,他一心想恢复周朝式的礼制社会。在孔子的心目中,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像其在《礼记〃礼运》中所言的:“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指望通过正名、尊王、从周、复礼、德化的路径,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柏拉图则是融雅典的理性精神和斯巴达的勇士气概为一体,虚拟了“理 想国”。这个理想国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这个国家首先要具备智慧、勇敢、节制三个条件。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他们一个周游列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个三下西西里,尽管就曾在政治上获得短暂的成就但是最后都化为乌有。就在屡遭打击,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时候两位圣人都选择了教育。希望通过培养治国之才来实现他们各自的政治理想。为此,孔子创办私学,柏拉图则创办了学园。

可见,孔子和柏拉图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但是他们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又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性格命运,正是这些相同又不同的种种,形成了他们相似又相异的教 ③育思想。

二、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目的 上文已经提到孔子希望建立的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在那样的大同社会中人们是要行大道的,从私人到大众再到整个社会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要达到孔子心中的理想要求就一定需要一群集优秀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于一身的君子来构建。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而这个君子小到为身边人而服务,大到为国家而执政贡献。其实孔子的教育也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春秋末期,中国的现实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人的真正作用,他希望君子的到来来统一社会。那么在孔子心目中到底对君子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在《论语》一书中不难看出,“女为君子懦,不为小人懦。”(《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对子夏提出的培养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目的是要把士培养成君子。孔子曾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在孔子的眼里,最高理想的“贤士”,是达到了“自知”、“自爱”、“自乐”的境界,从而与“天道”冥契无间、浑然一体的人。可见,在孔子心目中作为一名君子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有颜回这样豁达的心理状态。因为在成就一番作为的过程当中势必会经历万千阻碍,也可能抱负得不到实现,所以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基础即豁达的心态。这是孔子对君子的基础要求,这已经是平常人很难做到的视名利为浮云,拿得起放 得下。但是孔子心目中得君子绝不止步于此,在他心中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这在“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有所体现。其中最为重视的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方面,注重“仁”,“礼”的培养。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除了要做到修己之外,还强调能够“安人”,“安百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达者兼济天下”(《论语〃雍也》)。孔子保持着以上的教育目的,引导着他的教育之路,在其私学中为各诸侯国培育了不少有用的治国之才,也会后人树立了不少学习的榜样。

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的则是要培养“哲学王”。如果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主体是人,他在政治上也主张人治,当然这存在着“人在政兴,人亡政息。”的弊端,那么柏拉图的教育主体是“理念”。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培养哲学家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柏拉图高度估价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他认为,人们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所获得的理性和美德,由于降生时和肉体结合受到剧烈刺激,出生后又为情欲所蒙蔽,因而失去了效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先天的理性和德性发展起来。所以,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统治者和军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这两种人经过三十五年的的培养,又经过实际工作锻炼成为精英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哲学家。和孔子相同的是,柏拉图也把道德作为教育的重点,培养一个有德的哲学家也是他教育目的的归宿。柏拉图认为知识就是道德知识,也就是关于何谓美善、何谓正义、何谓勇敢、何谓智慧、何谓节制的知识。“……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它,那么别的知识再多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益处。”因此,柏拉图心目中的哲学王一定是理性的化身,有睿智的头脑,强烈的武士意志。但是柏拉图不把工、农、商列入教育的目标之中,因为他的教育目的致力于培养执政的哲学家,这点显然柏拉图带着个人的思想情感,相必这也跟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导致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带有政治烙印。

由此可见,孔子和柏拉图都认为在乱世之中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巩固各自所在国的统 治的统治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两人都将政治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也都非常强调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孔子追求的君子是德才兼备、心系天下、智勇双全的人才,他心中的君子是美德的化身,道德的典范,就算君王也要受到约束,服从道统,并且由此来检验一个君王的统治。而柏拉图追求的哲学王除了有高尚的道德以外,还要精通数理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天才,并且他认为在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中,哲学王在国家中凌驾于一切之上,具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这些不同也正反应出两者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三、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对象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 货》),就是说一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接受教育的不同,学习情况的不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在这个人性论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的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登门求教,表示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学问传授给你。而在我们中国古代向来都是贵族垄断教育的,一些贫民却无法受到正规的教育,这就严重导致了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放慢了中国的发展进度。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大胆提出“有教无类”的著名教育思想,他认为只要有心学习,“洁己已进”者,都来者不拒,兼并收纳就算是贫贱之士。这点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弟子的身份可以看出,从史籍资料的 记载来看,他们来自广泛的地域。孔子弟子的国籍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郑等诸侯国,而在古代,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种族;孔子的学生家庭出身也十分驳杂,他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比如,有出身于奴隶主贵族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和司马牛等;有“穷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被称之为“卞之野人”,食黎霍、百里负米养老母的子路;有身着芦衣为父推车的闵子骞;有亲自耘瓜,帮母织布,三年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有家无臵锥之地的仲弓;有“鄙家子弟子张,衣若悬”的子夏;在“缧绁之中”的犯人公冶长;曾为大盗的颜涿聚;还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大商人子贡,商人在春秋时期没有地位,仍属 “鄙人”之列,为官学所不容。“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的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在教育思想必定也会有些许的漏洞和欠缺。例如,孔子将人分为三种人,上等人是天生的知者,是不需要接受教育的;中等人是受教育者;下等人就是愚笨之人,要用刑法来管制他们,这样的观点未免显得不当,当然这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再者,孔子的教育对象有年龄和性别的局限,这跟中华民族历来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更是脱不了关系,这种观念至今依然无法彻底改变,孔子受其影响也不足为奇,这也成了孔子教育体系中得一个缺陷。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到老”。但是偏偏在中国没有重视起儿童的教育,而柏拉图就在当时提出了幼儿教育。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他说:“一切事都是开头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幼年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柏拉图强调教育应从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从幼儿开始一直到30岁的教育,柏拉图都有一定的教育对象规定。把教育对象锁定在幼儿体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先进性。而且柏拉图提倡精英教育,在他教育体系中理想培养的是一个城邦的维护者,所以不免偏重政治目的。这点从教育对象中也可以看出的,依据他的规 划,国家应厉行优生优育政策。执政者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婴儿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而优秀的种子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所以柏拉图的学园是以培养贵族子弟成为上层统治者为宗旨的,当时汇集了不少古希腊社会的精英人物,这显然是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与孔子教育对象的平民性对比就显得狭隘,剥夺了平民和劳动者的受教育权,人为地划分了受教育的贵贱之分。但是在女子教育方面,柏拉图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接受平等教育。因为在能力上女子并不低于男子,凡是 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都可以做,不论是执政者还是卫国者,女子和男子一样都应成为候选人。这比起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显然进步。

综上所述,两位教育家论教育对象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孔子的教育对象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局限,相比柏拉图在这方面的理论显得落后了;而柏拉图的教育对象具有明显的贵族性,与孔子相比显得狭隘了。柏拉图的教育对象正好形成一个金字塔,而这个金字塔正是他的教育对象理念金字塔的反映。理性健全,天资聪颖的极少数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的顶端;为数稍多的理性不全、意志坚强的武士的教育处于中间;而缺乏理性,感情强烈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教育则在塔的底部。而孔子的教 育对象则正好形成一个倒金字塔,接受教育最多的是一群有志于学的人。这就是两者的不同。

四、试论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以为基本教材,辅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非常的全面,多方位。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也可以划分为政治教育、音乐教育、管理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总一个中心点,那就是“德”,所以本文在此想对孔子教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尝试进行论述。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孔子对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道德和道德教育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核心。据《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所讲的典制、德行、忠诚、守信四项内容,道德占了三项,典制与德行互为表里,也有密切的联系。在道德教育体系中,孔子将其分为“仁学”和“礼学”,每当其弟子问及有关仁、礼的问题时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分时地的给予他们解答,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明确道德概念的基础上,树立坚定不移的道德信念。在学习的过程 当中很容易身心疲惫,但是有些人能够坚持下去,有些人就会半途而废,要坚持靠的是信念。在孔子看来,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到无坚不摧,就能成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志士仁人”。任何一种道德都是有认识和情感两部分组成的,在有了认识之后就应该要培养道德情感。在这方面在孔子的“仁”学中有所体现,分为“爱人”和“克己”两方面,“爱人”是指对人要有极大的同情心;“克己”就是指要克制自己不正当的私欲。有了道德情感之后,孔子要求的是道德行为,在樊迟问崇德时,孔子说:“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去做了然后再谈收获,是提升道德的方法。对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为政者孔子要求“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柏拉图在教育内容上和孔子有共同之处,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例如在道德教育上,柏拉图提出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四个主德作为人们基本道德准则,可见他的道德论是唯心的、先验的,具有浓厚的理性思辨区别于孔子的人本主义。在幼儿教育上,他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为“在那个年龄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见,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灭和不容易改变的”。所以柏拉图要求政府对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 写天神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唱歌的内容也是要加以选择的,但是这样做是好是坏就见仁见智了。在科目上,孔子以“六艺”为主,而柏拉图则是“四艺”,分别是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可以看出柏拉图注重“数”,倾向锻炼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对于理念世界中真理的兴趣。他在阿加德米学园门口写上,“不懂几何学者勿入内”,可见他对“几何”这门课的重视度。因为柏拉图认为几何学在于学习掌握建造兵权,争取据点的本领。

通过两者的教育内容不难看出,孔子在各类教育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柏拉图则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而这两种不同的倾向,也形成了先今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教 育传统。

五、试论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表现了一种启发、讨论式的气氛。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有许多成为我们先今教育的学习目标。第一个方法就是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第二个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孔子与弟子的交谈中,有不少例子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会就不同的人做出不一样的回答,例如在《论语〃颜渊》中,樊迟、司马牛、仲公和颜渊同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 四种不同的回答。第三个方法就是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四种就是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习惯: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学生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重视温习,告诫学生“学而时习之”。孔子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对现今教育的借鉴意义也十分重大,有位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足以显示孔子在世界的影响,其思想中得精华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瑰宝。

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学中注重思维的培养和理

④性的启发。在其学园里,柏拉图大量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总体来说柏拉图的关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论述没有孔子来的系统。虽然和孔子一样也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是大有不同的是他认为对数学、几何的公式推理,只要经过启发就算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推理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因此柏拉图的启发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引发学生头脑中得记忆。

总结语:

虽然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两位思想巨人在当时在现今都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尽管中西方相隔万里,然而,凡是进步的伟大的人类文明都有相同之处。现在的我们应当抱着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的态度,去学习去吸收。相信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和著作会永远给我们智慧和自信,引领我们不断向前。注释:

① 详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05页)

② 引自《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这部“哲学大全”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详见《理想国》,吴献书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01月版)

④ 引自《论语〃 颜渊》 刘琦译 吉林文史出版社 第189页 参考文献:

1、《论语〃述而》,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320、322、352页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15页、237至238页、141页、144页、143页、260页

3、柏拉图。第七封信[c]。浦兴祖,洪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67页。

4、张斌贤“教育:为铸造幸福的国家 ——柏拉图《理想国》研读”《高等教育管理》2008年第2卷第4期 第 61至64页

篇7: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

论文 摘要:全民 教育 思想是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它主张教育对象的全民化,追求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为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和教育对象的扩大作出了 历史 性贡献。二者虽然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其基本内涵和精神追求是一致的。全民教育思想可以从孔子那里汲取丰富的营养。

论文 摘要:全民 教育 思想是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它主张教育对象的全民化,追求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为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和教育对象的扩大作出了 历史 性贡献。二者虽然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其基本内涵和精神追求是一致的。全民教育思想可以从孔子那里汲取丰富的营养。

2005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从2006年起设立首次以个人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用于奖励在“全民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这是国际教育界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也说明孔子对全民教育思想的 发展 有重大影响。作者认为,全民教育思想与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有紧密的历史渊源。

一、全民教育思想的兴起及其基本内涵

早在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就宣告:“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几十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把全民教育作为缓解社会危机和国家反贫困计划和 经济 振兴计划来对待。亚太地区于198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推行“亚太地区全民教育计划”的建议。1990年3月“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在泰国宗迪恩召开,这标志着全民教育思想的正式产生。进入21世纪以来,全民教育思想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之一(另一个是终身教育思潮),它不仅主导了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努力的方向,也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

全民教育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三:首先,从个人发展的层面上看,全民教育既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籍以促进社会平等的根本保证,又是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其次,从社会或国家层面上看,全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和国家走出危机、摆脱贫困、实现繁荣的必然选择。第三,全民教育是促进世界文明共同繁荣的需要。目前,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生畏的问题:环境的普遍恶化、人口的迅速增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等。教育,尤其是面向所有个体的全民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全民教育就是指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其基本内涵就是追求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它要求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不仅仅是人的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必须。全民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要,以提高所有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的基本技能,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并有一定的意识和能力参与解决困扰世界的一些重大问题。通过全民教育,让全人类和平共处、共同进步,从而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及其基本内涵

孔子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在经济上,铁器时代的到来,使生产工具得到质的改进,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私田的大量出现导致“井田制”的瓦解,新的经济关系为体、脑的进一步分工提供了可能。在 政治 上,春秋时期,烽烟四起,战乱频仍。政治的多元化及其连锁的分裂、组合,使政教合一的封闭模式开始瓦解,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也受到破坏。

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士”阶层逐渐兴起,官学逐渐衰退,私学大量出现。孔子在这百家争鸣的时代独领风骚,他首创私学,并历史性地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为“文化下嫁”即文化知识传播与民间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于“有教无类”内涵的解释,历史上存在着许多争论和不同的见解。合理的解释主要集中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有教无类”即是指孔子在收受弟子时不分民族、种族,没有“夷夏之防”。有人统计过孔子弟子的籍贯,计有鲁、齐、卫、晋、秦、蔡、吴、宋、薛、楚等国。其中楚国在当时被称为“蛮夷之邦”,孔子弟子中的公孙龙和秦商就是楚国人。孔子甚至还欲居“九夷”施教,认为他的教育在“蛮夷之邦”也能行得通。第二种观点认为,“有教无类”是指孔子在收受弟子时不分贫富,不问阶级出身,不搞“有成份论”。因此他所接收的弟子不分国籍,也不分政治经济地位,既有大贵族子弟如司马牛。也有称之为“卞之野人”的子路和“在缧绁中”的公冶长,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穷居陋巷”的颜回,不仅有形同乞丐者,甚至还有犯人和大盗,更没有任何年龄上的限制,既有年长的冉耕,也有年幼的曾参。

无论从以上哪种解释去理解,“有教无类”均可与教育对象产生直接的联系。无论怎样解释,都不可能脱离孔子的办学实践去做出结论。时人南郭惠子的慨叹——“夫子之门何其杂也!”(《苟子·法制》)就是明证。孔子“来者不拒”的办学实践是不争的事实,它对冲破“学术官守”的局面和顺应学术下移的潮流,对于教育对象的扩大化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三、全民教育思想与孔子“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区别

篇8: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

孔子的教育思想经历三千年的历史积淀, 越发显现出其系统性、科学性和它所闪耀着的人性光芒。他的教育思想对于理想人格的培育、自我修养的加强和道德教育产生弥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当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极具借鉴价值。

一、“君子谋道”———关注理想与直面现实的自然融合

孔子教学有着明确的理念。子曰“女为君子儒, 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 。君子、小人的判断标准不是身份的高低, 而是道德修养的高低。孔子的教学理念, 就是通过教育, 使各种人才都成为有修养、有境界的“君子”, 从而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孔子认为, 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 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道”的不懈追求。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谋道”就是“志于道”。孔子认为, 君子“不谋食”, 不是否认君子作为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而是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分追求物质生活或者物质欲望。在“谋食”之上, 是君子更应该追求的“道”。按照一般的解释, “道”就是真理。君子追求真理是其职责所在, 孔子更强调的是君子所追求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他认为, 君子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义务。君子最高的理想追求是“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仁”包罗了从“德”的最高观念到一般道德规范的范畴, 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

孔子不仅明确君子的理想追求, 而且指明了实现理想的路径。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要承担社会责任, 追求“仁”, 就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完善自己的人格。“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实际上, 勤于讲学, 闻义而行, 不善不改, 都是为了“修德”。孔子还认为理想信念对于支撑人追求“仁”, 完善自身人格的巨大作用, 要求“志于道”并“死守善道”。

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意义甚大。尽管国家多年来一直要求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人才, 但是“利”的泛滥使得大学弥漫着一种物欲和浮躁的空气。单就中国大学博士生的培养而言。据新闻媒体报道, “1999年以来, 中国博士生规模迅速膨胀3倍, 仅2008一年就颁发了43 759个博士学位, 数量与美国相当, 而质量却遭到越来越多的诟病。”[2]类似于“大跃进”的办学, 其普及高等教育、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职能在逐渐丧失, 大学的“传道授业解惑”之独立精神逐渐让位于“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日趋功利性。庞大的“考碗”队伍、浮躁的学习态度和理想信念的沦丧都在印证着大学的沉疴。当然这由于中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引起, 与当前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有关。但这也从某种层面上说明, 让大学的终极关怀体现在对“人”尊重上, 让大学的职能真正体现其负有的教学、研究、服务的职责, 让大学出现更多“仰望星空的人”, 是大学教育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义务。

二、“子以四教”———知行合一和德才兼备的完美统一

贯穿孔子教学理念的教育内容, 体现在他的“子以四教”上。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是“六艺”, 但是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 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 即“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

“文”就是古人积累的一切文化知识, 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孔子教育学生的主要文献是《诗》、《书》、《礼》、《乐》, 即“以诗、书、礼、乐教”[3]。孔子十分重视文化典籍的研究, 但是他的教学不是强行让学生死记硬背, 而是在“述”的过程中, 赋予新的意义, 便于学生理解。同时, “述”的最终目的是在学习古代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 这就是“以述为作” (冯友兰语) 。“行”指的是实践。“行”是对“文”的目的的进一步阐发。孔子固然很重视“文”, 但是他更重视“行”。他所倡导的“学而时习之”、“行有余力, 则以为文”说明比之于“文”, “行”更重要。但是, 孔子并没有将二者割裂开来, 孔子主张在实践的指导下学习, 所谓“见贤者思齐焉, 见不贤者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 都说明在实践中处处都是老师, 只要勇于实践, 自然可以得到学问的提高。孔子强调“文”和“行”体现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统一, 是“知行合一”的重要表现。

“文”、“行”之余, 孔子强调的是“忠”、“信”, 是品德教育。“忠”是指“忠恕”之“忠”, 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为仁之方”, 即实现仁德的方法。“忠”是对人的一种基本态度, 由衷地、发自内心地对待别人, 方可赢取别人的尊重。“信”就是“言而有信”, 其含义是讲信用、讲诚信, 诚恳待人。孔子教育学生,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一个人即使有很好的学识, 如果缺乏诚信, 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由此看来, “忠”和“信”是孔子教学的基本点, 也是孔子所要塑造君子基本要求。

纵观孔子的“四教”说, 我们可以看出, 孔子对知行合一以及“修德”的重视, 而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匮乏的。例如, 许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沦为老师的“一言堂”。一门介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课堂, 授课方式是老师介绍、学生记录、考试考笔记, 而很少让学生自主研究存在于在他们中间最普遍的问题, 再相互交流心得和成果, 进行思维的碰撞, 锻炼科研能力。从孔子的教育内容上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点:一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结合大学生特点, 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研究一些和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 引发研究和思考的兴趣。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落脚于对学生人文关怀上。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学习实际, 引导其不断完善人格。

三、教学方法———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有机结合

孔子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颇有启迪作用。

1.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倡导以身作则的师德思想, 强调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感召力。教师应以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 凡提倡学生做的, 自己必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 所做和所说的一致, 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 正所谓“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孔子认为, 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他常对学生说:“予欲无言”, 就是说“我”不要再用言语来教人。学生就问他“子如不言, 则小于何述焉?” (《论语·颜渊》) 他回答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这也是很明显地说明了他不重在言教的意思[4]。所谓“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这就要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前提是, 自身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 成熟的理论素养, 方可使学生信服。

2. 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孔子很重视个体的差异性, 他对个体性格、能力、才智、兴趣等都十分重视。他的教育充分考虑了这些特点, 他从这些特点出发, 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发挥各自特长, 得以全面发展。孔子因材施教决定了他的诲人不倦。“爱之, 能不劳乎、忠焉, 能不诲乎?” (《论语·宪问》) 孔子认为, “诲人不倦”是师德最宝贵的品格, 是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体现。同时, 这也成为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和典范。

3. 关爱学生、有教无类。

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 不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 更重要的是“有教无类”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体现了他的博爱思想。同时, 他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 他爱学生, 不论出生贵贱, 亦不论资质高低, 只要诚心向学, 就热心教诲。育人是一项复杂的过程, 它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对学生的发自肺腑的关爱是育人最高境界。当前大学校园存在相当部分贫困生, 贫寒的家境、自卑的心理等因素都构成了他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所以,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真心地关爱他们, 从而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

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 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孔子的教育思想将会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学产生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4.

[2]方可成, 苏岭.博士“工厂”读博=赌博?[N]南方周末, 2010-09-09 (4) .

[3]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4]庞桥.孔子教师道德思想浅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5) .

[5]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篇9: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课程改革

【关 键 词】孔子 教育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创立的学说对中华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他的影响是一种渗入民族骨髓的影响,他的影响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他的影响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他的影响已经到了可以不用言语来表达的程度。以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例,我们虽然在文字的表达中看不到丝毫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痕迹,可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他的思想就在其中,我们在无形中对他进行着批判和继承。

“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这就是孔子的教育内容。“文”指学习诗书礼乐等书本知识;“行、忠、信”则属于道德教育,指有关品行,忠心,诚信等思想教育。孔子的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混合物。他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都渐渐养成君子的风范。这种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做法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尽管已经经历了8次的课程改革,但这是始终没有改变的主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可以说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经典阐述与继承。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是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看看孔子我们就知道这要求并不新,只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对教育和教学产生了一些理解和运用的偏差,一味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当大家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又重新回归并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同时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内因的第一位作用。他极力主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相关,还和情感意志有关,并且按内驱力的大小把学习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三者之间,一层比一层深入,“乐之”为最高境界,郊果也最佳。这是完全符合人性的基本教育原则。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乐之”的境界的话,恐怕积极的学习态度应该不是问题吧。

孔子时常否认自己为圣为仁,唯独喜欢说自己好学,以至于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状态。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应该在学习上永不停息,不知疲倦。孔子的知识面很广,而且在晚年还在学习。孔子虽然没有系统的提出终身学习的理论,但是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是初见端倪了。怎么能说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终身教育思想里能没有孔子思想的影子呢?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孔子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对本条改革措施的最佳诠释。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当然,孔子在这里所说的“行”“实践”与现实并不相同,他的行道主要是通过向全社会传播仁爱来实现大同世界,但其“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的思想精髓我们应充分把握。就拿当前教育而言,其课程设置和内容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使理论远离实践,知识的所学所用严重脱节,这是现代教育中的一大問题,急需我们在实践中加以解决。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的积极影响远不只这些,还有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不可否认,孔子的教育思想本身就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他的消极作用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所谓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获得新发现,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所谓创造,则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或产生新思想,或创立新理论,或设立新方法,或开发新产品。创新和创造,核心都在于一个“新”,而对“新”的基本解释就是标新立异、追求独特、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照此理解,可知创新或创造,就必须张扬个性,发挥个性,个性品质在创新精神和能力中,是有重大作用的构成要素。但是,中国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有不少东西恰恰是要抑制、泯灭个性的。

首先,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是推崇和维护大一统。他不仅从理想主义出发,勾画了“大同”之世的社会蓝图,而且提出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政治原则:不能政出多门,不能各自为政,必须政令统一,才能维护和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政令统一,就要求社会中的个人和组织,必须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保持高度的一致。这种追求和强调统一、一致的政治原则,体现和反映了一种“共性至上”的思想意识,既然是共性至上,当然就不欣赏、不认同个性,不提倡、不鼓励发展个性,卓然独立、超然不群的,会被视为异端、异己而予以抵制、压抑甚至剿灭。如此看来,儒家思想文化中大一统的政治理想和观念以及与之匹配的原则要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矛盾冲突的,它以它的标准,说一而不二,求同而排异,不利于人才的多样性和个性的发挥。我国以前实施的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也可以说正是这种思想的一种反映。但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这一状况已经得到了改善,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创新,是去探求和发展未知,是在知识、理论、思想、方法、技术领域中的开辟和探险,所以,创新就意味着敢于争先,敢于突破,敢于开拓,敢于抢占制高点,敢于去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因为热爱对未知的探求而当做人生乐趣,为了开辟思想精神的新天地而义无返顾、终生无悔,这才是创新者应有的品格。创新者的这种勇气和胆量,在一定意义上说,源于一种不甘落后不肯示弱的强烈的竞争意识。“四书”之一的《中庸》,发挥了孔子的思想,阐发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把人性作为考察的起点,揭示了中和也即中庸的本体意义,同时又赋予了一定的方法论意义。以后,历代儒家学者对中庸思想进行了反复的阐释与发挥,使中庸之道成为儒家认识世界、对待社会人生的一种基本方法。作为方法论的中庸,就是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做事要讲求适度、适中、恰到好处。

这样,问题就来了。中庸之道,要的是平衡,而竞争恰恰就是要打破平衡。因为不平衡才去竞争,平衡了再被竞争打破,再去竞争,由此推动进步和发展。在这个循环链中,平衡是暂时的,而竞争才是常恒的。但中庸之道却追求平衡的长久和不变。另外,由中庸而衍生平庸,由平庸而衍生不求上进,中国人信奉的“鞭打快牛”,“枪打出头鸟”,这些所谓人生警言,无不折射出一种求安求稳、甘居中游、怕冒出头之险的心理。而竞争显示的恰恰是一种不怕冒险、不甘中庸、争当领头雁的精神和品质。而中庸之道沉积在我们民族的性格中,是不要竞争,惧怕竞争的。竞争意识既然是创新精神的构成要素,而中庸之道既然要追求平衡而拒绝竞争,因此,它就成了实施教育改革的阻力,而且是来自民族性格弱点和劣性的一种阻力。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我们理解,克服和消除因儒家文化的副作用、负影响而形成的民族性格中的弱点和劣性,当是应有之义。

反思我们的教育思想,之所以那么看重学习的社会功利性,给读书学习注入了那么浓的政治色彩,应该说与儒家的教育思想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孔子办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从政人才,这显然是政治功利性目的。在《论语》中有记载,他的学生要“学干禄”(《为政》)。干,是谋求;禄,是官吏的俸禄;学干禄,也就是学习为的谋求官职。他的另一位学生子夏讲得就更直言不讳:“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学习好了就可以去“仕”,去做官。

儒家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教育目的追求的只是社会功利,把教育完全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社会行为,突出和强调教育对个体的社会化功能、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功能,这种影响和作用,又完全是在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外在性的、强迫性的施加和灌输下达到的、实现的,所以,儒家的教育价值观,不是以人为本、向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开放的教育价值观念。

再如“师道尊严”思想。师道尊严强调学生对师长的尊敬、崇仰,而忽视淡化师长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便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由于师道尊严,师长学生人格上不平等,这样就很难有师生之间的真正沟通和交流,因此,我们的教育,历来是自下而上单方向的传授和输送,而学生则常常表现为被动,缺乏主动性、独立性。由于师道尊严,老师说的、老师教的就有了权威,就成了沒有前提的正确答案。我们的教育,历来倾向于只教给学生一个正确答案。有些问题是只有一个答案,而大部分问题有两个甚至几个答案。因为认定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就使学生放弃了其它答案的追求和探索,这就等于扼杀了学生探索更大空间的热情、愿望,抑制了学生在更大空间领域中的想象力、发现力、创造力。当然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本次的课程改革中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提倡师生的平等、互动、对话和交流。可是有一点要说的是,虽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提出了改进的办法和措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他的改变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将他提出——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可是事实却告诉我们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的根源就是历经了千年的儒家教育思想。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准备来改变它。

参考文献:

[1]李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思想[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2]冉崇富.管窥孔子教学手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11).

[3]石华灵.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意义[J],零陵学院学报.2005(1).

上一篇:对好心人的感谢信下一篇:耗子没听懂童话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