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

2024-04-14

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精选8篇)

篇1: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

以孔子思想谈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我国儒学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1984年美国学术界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1998年全世界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宣言的最后一句说:“人类要想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要到2500多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思想营养。”这些都说明了孔子思想影响的巨大和孔子学研究的重要,现在已形成世界性的孔子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以“安”为特征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翻译:要实行大同社会,必须做到以天下为公,选拔贤人尊重能人,讲究诚信,构建和平)。

孔子的治国方针是“以德治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用政令来训导,用刑法来整治,老百姓知道避免犯罪,但并没有自觉的廉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治,老百姓就会有自觉的廉耻之心,并且心悦诚服)。前者可比喻为“以马鞭驭马”后者比喻这“以缰绳驭马”。

孔子的治国手段:(励行仁、义、礼)实行大同社会,以德治国就必须努力实行“仁、义、礼”三种手段。

仁者爱人,“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ang,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残废)者皆有所养”。翻译:所以,人不仅只尊敬他的父母,只喜爱他的儿女。人要有爱人之心,使天下的老年人能够养老,壮年人有工作,少年人有人抚育,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残废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存的物资环境。

“仁”的五条标准:“恭、宽、信、敏、惠。恭则下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翻译: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群众,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会使唤别人。

义者,循理。“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翻译:如果君子只有勇敢而无信义,就会制造混乱;小人只有勇敢而无信义,就会偷盗。“义能引导人们趋向正路,义又能遏止人们误入歧途。义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法宝。

礼者,规范。规范制度,行为。

行为的五条标准:温、良、恭、谦、让。(温和、善良、恭敬、谦虚、退让)。

行为的四种细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翻译:不符合礼(规范)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孔子的人格是“内仁外礼”即内心仁爱,行为规范。

孔子的品德标准是:

仁,爱人;

义,循理;

礼,规范;

智,知人;

信,诚信;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部分。我认为,山区国有企业,应从倡导“四热爱”入手,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是要从倡导热爱自己的企业入手,构建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要始终保持企业和谐、健康、协调发展。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唤起和激励职工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职工的进取心、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企业的命运决定职工的命运,爱企业就是爱自己。我们倡导每一位职工坚定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思想,自觉做到爱企、护企、建企,把企业利益定位于自身的最高利益。二是要从倡导热爱自己的岗位入手,构建企业文化

我们的企业要重视大力营造敬业氛围,形成人人爱岗的职业道德风尚。首先是热爱本职工作,只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主动、勤奋地学习技能,才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尽心竭力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要练就过硬的工作本领。肯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是对职工的基本要求。三是工作中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立足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使工作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提倡“四多

四少”,即:在工作中要多一份奉献,少一点索取;多一份责任,少一点推诿;多一份努力,少一点懈怠;多一份严谨,少一点随意。三是要从倡导热爱自己同事入手,构建企业文化

企业内部团结和谐至关重要。必须倡导企业职工人人以友好善良态度处理人际关系,营造同心协力、和睦融合、友善相待的工作环境。在与人交往时,承认差异,不求全责备,多看优点,正确对待同事,顾全大局,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矛盾,共创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通过在同事之间开展的“比思想,看谁觉悟高;比学习,看谁进步快;比业务,看谁能力强;比工作,看谁干劲足;比贡献,看谁成绩大;比纪律,看谁工作作风好”的竞赛活动,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

四是要从倡导热爱自己的客户入手,构建企业文化

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有强有力的亲和力,要情满客户,建立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真诚服务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我们要从客户最急、最难、最希望解决的事情抓起,树立起“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价值观念。认真贯彻落实《服务承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自觉做到服务态度端正、服务行为规范、服务纪律严明、服务语言文明;主动把知情权、参与权、评判权交给客户,对各类损害客户利益、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要严加追究和处理,形成牢固的“外举内查,外奖内罚,以外促内”的监督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营业窗口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做到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内容清晰,让客户满意,不断提高企业服务品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

一、坚持管理创新,切实抓好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等改革,真正建立起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协调发展。

1、改革干部管理,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

岗位管理,取消聘干工作。

2、建立绩效考核优先制度,实行公开竞聘制度,实现管理人员能上

能下。

3、建立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岗位工资制度,制定岗位薪酬体系,废除以身份定岗位工资的传统做法。

4、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加强企业经营者收入的管理,切

实提高一线职工收入水平。

5、规范职工的管理,完善职工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职

工的后顾之忧,逐步缩小同岗位不同用工形式的待遇差距。

6、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员工岗位管理制度,执行上岗、待岗、下岗的内部循环,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二、坚持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1、开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活动。以科学理论武装职工。从加强思想

引导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职工交家底,讲事实,引

导和帮助广大职工认清形势,顾全大局,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

关系调整,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

2、继续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集思广益,使合理化建议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3、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构筑职工读书平台,引导职工读好书,营造读书求知

氛围。

4、提高职工素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学习知识、学技术、学技能为

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培养更多的一专多能的职业技术复合型职

工。

5、建立长期公开的信息交流通道,收集职工的意见,明确承诺答复

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6、推进送温暖工程,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工作。开展职工

生活大检查,了解职工工作、生活情况,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扎扎实实地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

篇2: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

论文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和谐文化

论文摘要:伦理思想对构建和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充分继承和发扬孔子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我们今天和谐文化的构建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伦理思想对和谐文化构建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孔子的“仁爱”、“诚信”、“孝涕”等伦理思想,及其中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这一重要人文价值,对构建和谐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孔子伦理思想简述

孔子伦理思想核心是“仁爱”。仁是春秋时代的新观念。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人”。他主张“出门如见大宾”,讲待人要恭敬;“使民如承大祭”,讲役使人民要谨慎,都有“爱人”的意义。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他告诫统治者要行仁政,善待人民;要求人民应克制私欲谨守礼仪。他要求社会成员各安本分,守住自己的角色,这样社会就会归于“仁”。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仁爱,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把伦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时候,孔子把“仁”规定为“克己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孔子把“仁”作为儒学基本范畴,探讨人的价值。他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他说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才合乎仁的要求,又说:“刚、毅、木、呐近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仁,“仁者必有勇”,“仁者不忧”。总之,“好仁者,无以尚之。”孔子认为,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并且,一个人即使具备某方面的优良品德也未必够得上仁。他主张做人要诚信无欺,把“信”作为人的立身之本,将其看成社会关系中一种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原则。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讲究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道理。

在孔子那里,道德出于人的内在情感;而在孔子伦理思想中,道德则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普遍的社会成员的素质。他认为,人本性相似。这一相近的本性是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尽管有君子小人之别,但趋向于道德、形成道德素质却普遍存在于君子、小人之中。所以,人应该既“爱亲”,又“泛爱众”。在这个意义_L说,以“仁”为核心的孔子的伦理道德是适用于社会上每一个人的。

传统的孝与德也被纳人孔子伦理思想“仁”的要求。孔子重视祭祖,但他祭祖是为了弘扬孝道。他之所以对鬼神存而不论,是顾虑不能以鬼神的有无而影响人们的现实之养。对孔子来说,“孝”最重要的是“养”和“敬”,这就把孝看成是现实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具有此岸价值的行为。通过祭祖是要让人们了解孝道,培养人们孝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指丧礼,追远指祭礼,通过这一类礼仪促使人们伦理道德进步而达到仁。

再一步来说,孔子伦理思想中的孝梯思想,是针对当时人伦关系颠倒的混乱局面,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人手提出的,强调各守其道,各安其分,用孝梯来规范、协调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品德,强调子女对父母尊敬服从,扩展开来就成为家族系统中处理上下关系的道德规范,维系子辈对父辈的隶属。梯是弟对兄长敬重亲爱的品德,扩展开来就成为处理家庭系统中左右关系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

二、孔子伦理思想解析

孔子的仁者爱人伦理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和谐文化包括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和谐,在某个层面上说,就是要求人们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充满仁爱之心,以此来推动各方面和谐,从而实现文化和谐乃至整个社会和谐。没有爱,也就无和谐可言。继承孔子的仁爱精神,以这种仁爱及其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培养人们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和爱护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最终会使文化和谐更进一步。

孔子主张“诚信”。认为诚信是立国之本,是治国的重要原则;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诚信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今天加强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文化也因此而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孔子的诚信思想,社会将会营造出诚实守信的和谐文化。

孔子主张的“孝梯”思想,对我们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美德需要用家庭伦理规范来建构。赡养父母、爱护兄弟、尊重妇女、养育子女,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孔子的“孝梯”思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尊老爱幼”、“赡养父母”、“兄弟友爱”、“夫妻和睦”等思想,对于建设新时期的家庭美德,推进和谐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伦理思想表现出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他将道德视为内在情感的诉求,使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周代的“孝”、“德”因其同祭祀祖先、克配天命相联系,受鬼神的强制,还不是人完善自己本性的自觉意识,这时的道德还不能获得人类精神自律的意义。孔子将道德置于现实的人、现实人的真实情感之上,人因为这种真情实感并将其“推己及人”而获得了内在的规定,“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从而使人本性趋于完善。由于道德是人的内在心理追求,成为有德之人完全取决于自己意志:“为仁由己”,只要不懈努力,完善的道德境界就会实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样,就使人成为了道德的主体。而建构和谐文化,同样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篇3: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孔子游春》

《孔子游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主要讲述了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带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春, 以“水”为话题, 借物寓理, 教育弟子。课文洋溢着比泗水春意更浓的师生情谊, 读后令人回味。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可以归纳为以下五方面。

一、兴趣先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注意激发兴趣, 教育就是低效的。课文所讲的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故事, 只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他们才能深入领会课文的内涵。

课前一周, 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孔子生平的资料, 了解孔子的著作, 选择一两句自己熟悉的或读后能够理解的孔子的名言, 领悟孔子的思想。利用晨会让学生交流所获, 引起学生对孔子的兴趣与关注, 促成了之后学习课文时学生能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二、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孔子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 他认为学生是存在差异的, 应该根据学习目标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 从而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其实,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以学定教, “没有适合教育的学生, 只有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选择相应的教法, 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

《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主要分为“论水”和“述志”两部分。怎样指导学生领会孔子“论水”中所蕴含的道理, 实现课标“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阅读要求, 体现小学高年级重视阅读技能训练的要求呢?孔子“论水”, 上承春色描绘, 下启师生言志, 抓住这一关键, 就能纲举目张, 领会全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 在学习“论水”这部分时, 让学生自由通读文本, 选择自己能读懂的语句做批注, 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理解, 相互启发, 求得进一步的领悟。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紧扣“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中自己体会较深的一个方面,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学生在读中比较, 读中体味, 读中感悟, 掌握了理解文本的方法, 思维得到了发展。当学生理解了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碧波中发现深奥的道理, 借水喻人, 巧妙教导弟子做人的道理后, 我及时出示原文:“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何也?’孔子曰:‘夫水者, 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 似德;所及者生, 似仁;其流卑下, 句倨皆循其理, 似义;浅者流行, 深者不测, 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 似勇;绵弱而微达, 似察;受恶不让, 似包;蒙不清以入, 鲜洁以出, 似善化;至量必平, 似正;盈不求概, 似度;其万折必东, 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让学生逐句对照课文 (白话文) 用自己的话进行评价。学生充分理解了孔子论水的内容, 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文言文。该班学生基础较好, 我自觉这一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况且新教材也确实在第三学段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

三、循循善诱

孔子主张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颜回也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填充知识的容器, 简单地塞给他们现成的答案, 这样看似学到了知识, 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一个人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对学生应“循循善诱”, 注重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能力, 而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握了这一教育规律, 不得不叹服孔子的高明。

课文中孔子“论水”部分对怎样循循善诱做了很好的诠释。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玩, 当孔子凝视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的泗水时, 弟子们都用疑惑的眼光望着老师。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 其中一定有道理, 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弟子们已经进入“愤”、“悱”的状态, 孔子便开始了一场关于“水是真君子”的谈论。弟子们听后“无不惊讶”, 都没想到“老师从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弟子们无不受到深刻的教育!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遵循这一原则, 由谈孔子的至理名言入手, 直插课文“论水”这一重点, 围绕孔子关于“水是真君子”四个方面的观点, 引导学生自选其中一个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逐一感悟, 进而全面领会“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并把学习“论水”的方法迁移到学习“述志”。在学生热烈讨论时, 我随机增加了一个相对较难的问题———“比较师生的志向”。通过评价和比较, 学生对孔子更加敬佩, 也更深入地体会到孔子教育思想的力量。

四、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既重学, 又重思, 不主张死读书。他认为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是学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也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学离不开思, 思有助于学,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要求学生做到“视思明”、“听思聪”, 提高推理和归纳能力, “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 做到融会贯通。

在学习过程中,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与思的关系,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 在学生对孔子“论水”有了一定的领悟后, 我抓住该段中省略号提问: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你能代孔子说下去吗?学生从孔子论水中获得启发, 充分展开想象, 纷纷谈出自己的观点, 不仅加深了对水的认识, 还联想到了做人应具备哪些品质。再如, 理解课文的结尾:“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为什么说春意更浓呢?学生回顾全文, 说出自己的体会:这春意盎然的阳春三月, 泗水河畔桃红柳绿, 令孔子和他的弟子心旷神怡;孔子则因引导弟子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心情愉悦;当孔子听到弟子们的远大志向后, “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这样的学思结合,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教学相长

孔子认为学无常师, 主张向一切人学习, 他说:“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主动向受教育者学习, 自觉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 即“教学相长”。

篇4:简析孔子文化中的音乐思想

关键词:孔子文化;音乐思想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对于后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自小喜欢音乐,而且还会击磬、弹琴、唱歌、作曲等。他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乐”能够改变社会风尚,因而一生热衷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

“有教无类”、“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而时习”等言论,即使今天看来也不过时、不落伍,可见孔子思想直到现在也值得我们称颂。不仅如此,孔子思想在其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贡献,音乐艺术就是将孔子所认为的思想运用到音乐艺术中,打造出以仁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孔子思想的背景产生于奴隶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成立的转折点上,在传统思想给予它沉重负担的同时,现实也引发了他一些新的见解,由于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不同阶级的反应,故成为百家争鸣的目标之一。当时孔子的思想不仅在教育领域需要一定的解释,在艺术领域也要有一定的观点和立场。孔子站在保守方一面,也正是由于出身决定了孔子的阶级立场,他用自己的一套“礼”、“仁”、“中庸”的思想理论学说,将“礼”视为最完美的伦理规范和制度,同时又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品质,这既是孔子思想的普遍社会道德规范,又是其心目中君子的道德修养标准。由于“仁”加强了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了人的道德素质,因而“礼”的执行才有保障,可见孔子是坚决维护将要崩溃的封建领主和旧礼乐制度。

孔子认为在当时的社会中,礼乐制度是权力的象征。如果礼乐不兴,当权者的制度发挥就会受到阻碍。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们缺乏礼乐的教养,每天无所事事,势必容易引起社会的动乱。为此他也提出了如爱人、恭敬、谨慎、含蓄、刚毅、朴素等促进社会发展的其他思想,这些都是“仁”的具体表现。“仁”的内涵是丰富的,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它包含了伦理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原则,即体现为“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仁”者还必须有勇气、乐观,能吃苦,甚至“杀身成仁”,不要“求生害仁”。可见“仁”是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

孔子在齐国同乐师分享了自己的音乐思想,即“尽善尽美也”,“尽善,谓太平也;未尽善,谓未敬太平也”。可见所谓“善”是指政治和道德的评价标准;所谓“美”是指艺术标准和审美感受,感觉到了“美”与“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另外,孔子认为淫乐是违背礼仪规范的,它与统治者所提倡的雅乐是不一致的。这主要是指当时郑国和卫国的一些民间音乐都以描述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内容为主,虽然从音乐形式上来说多是流畅华丽的旋律,感染力很强,但与当时统治者所普及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国家统治者希望治理好国家,因而推崇了孔子的思想,将其纳入了淫乐范围之内。

孔子追求的音乐艺术不单是形式上的美,同时也追求内容上“善”的辩证思想。他赞扬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使人们受到了熏陶,受到了善的教育。由此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有思想的音乐家。

我们知道孔子所追求的“美”和“善”的统一,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仁”,并配合“礼”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可以说孔子所认为的音乐思想不能只追求声音的美,还应重视音乐的含义和对社会的效果,即创建礼仪仁爱的社会,所以孔子的思想受到了统治者的欢迎。例如孔子赋予音乐治理天下的政治功用。公元前496年,鲁国的当权者接受齐国赠给的女乐,孔子见带有郑卫之音的色彩,便极力反对,愤然离开鲁国,他认为“礼崩乐坏”的现象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这充分说明孔子的用意和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恢复西周初期的统治制度,提倡“雅乐”,反对“郑声”,反对社会变革的政治态度。

在孔子的教育体系中,其主要课程是“礼”、“乐”、“射”、“卸”、“书”、“数”。“乐”指音乐教育,只看他的教育内容,便可知其对音乐的重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对人思想的启迪是由“诗”开始的,并以“礼”为依据,——懂“诗”通“礼”还不算完,最后还要靠“乐”来成就一个人。这样一来,人才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要达到修身、正德、陶冶情操和培养品格的效果。孔子认为礼仪可以使人们成熟并自立于社会,而音乐则可以使人们的知识、道德以及修养达到极致。这就是孔子主要的音乐思想,即让人们运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陶冶人们的情操。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的音乐先者一致认为“唯乐不可以为伪”——即这个世界上不真实的东西太多了,只有音乐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

因此孔子认为,音乐有着修身养性以及治理社会的作用,是进行自我教育、促进社会教育、培养社会人才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尺度。如果一个人本身的礼乐修养不够,气质也就无从谈起,而如果仅有礼乐修养而缺乏仁义之道,礼乐便成为了一种装饰,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全面型的人才。孔子不仅喜欢音乐艺术,更推崇音乐艺术的教育,例如,孔子的儿子伯鱼不喜欢学习音乐,孔子教育他的时候说,一个人不学习音乐艺术,就像一个面墙而立的人,没有什么出路,也没有什么思想,更不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

孔子对于音乐不单是表面上的喜欢和推崇,并且真正落到了实处。例如他所弹的琴曲《文王操》,从音乐的各个角度探索音乐的表现力,可见其掌握了多方面的音乐技巧。对于音乐的演奏,孔子认为演奏要有次感,流畅奔放,旋律要优美动听,节奏要明快清晰,抑扬顿挫、悦耳感人,只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能使乐曲丰满和谐而感人之肺腑。当然这一理论并不是凭空而论的,是从他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成为我国音乐发展的重要影响。除此之外,当时孔子在礼乐的教育中创立了儒家的观点,即强调和重视人的内在情感的建立以及品质的培养,从而达到以美储善的目的。这种观点不仅对人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实现人的教化也起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也引导者现代社会的音乐思想,即使人们从音乐中得到快乐,思想得到净化,来达到以“仁”为核心的学说,把“仁”看作是音乐艺术的灵魂。学习“诗”使人获得知识的启发,学习“礼”使人获得立身处世之道,学习“乐”使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人只有完成了这些才能达到完美人生品格的境界。

综上所述,孔子思想对我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更是音乐史上的一位伟人。他倡导的音乐思想给后人留下的启示是深远的、不可估价的。《中国通史》一书中道:“中国的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孔子对古代文化的伟大贡献和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未失去。”

参考文献:

[1]陈四海.思无邪—中国文人音乐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2]蔡仲德.中國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3]王佳.《试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礼”与“仁”》[J].音乐探索,2003(03).

[4]余艳.从儒家典籍看孔子的音乐道德美学观[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06).

篇5: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

从孔子儒家思想的流传借鉴企业文化建设

有人类社会就有源远流长的文明,有不同群

体就有不同的文明,作为以群体共同劳动为特

征的企业,文化永远伴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

生,随企业的差异而存在差异。企业文化是一

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文化

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广大员工共同

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近年来,企业文

化被积极地提倡和深入地研究,这是企业管理

逐步趋向人性化的结果,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

对每一位员工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

向力、辐射力和

一.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符合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使其在墨家、道家、法家等各种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中脱颖而出。企业文化建设初期也是各种思潮的相互碰撞期,既有符合企业价值观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企业发展的消极成分。作为管理层应有意识地择其善者而引导之,并加以推广,使之成为主流。

二.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相传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不仅以其自身的言行影响着众多弟子,也因为弟子们的尊敬,把思想扩大影响到更多的民众。作为企业管理者,应树立起自身的威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理者的行为就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其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的精神会激励员工向着同样的方向努力。

三.孔子并非统治者,他的儒家思想之所以影响到统治阶级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弟子。他的弟子冉有、季路都是季康子的家臣,季氏要吞并颛臾,孔子以“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与过”对弟子晓以大义,进而影响到统

05级政史系历史学汉本班:张明坤序号:200505130

405级政史系历史学汉本班:张明坤序号:2005051304

治阶级。企业文化的传播是一个连续不断、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仅仅依靠企业最高管理者是难以实现的,这就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通过层层传播、层层影响,使管理的射线延伸到每一位职工。

四.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精神也是企业文化传播的主导精神。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建立,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培养和建立。教育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以教和学为主要形式的填鸭式教育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作用时效期短,且易产生厌倦的弊端。因此必须辅以其他各种途径,如日常交往,于“不经意”中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于反反复复中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于循序渐进中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溶为一体。

五.孔子教人循循善诱,重在启发。如,他在与性格各异的弟子谈论志向时并不直接灌输,而是启发弟子们畅所欲言,再对弟子们的才干和个性作出公正的评价,让弟子们在赞同之中接受自己的观点。企业文化的传播也应关注员工的个性,关注他们除工作外的行为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事情,真正了解他们的个性,以此进行启发、引导,以及奖励他们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让员工在愉快和满足之中,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并引以为荣。日本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由于其员工对企业本身的自豪。

六.儒家思想的流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改革开放的今天与春秋末期已是天壤之别,但其依然具有生命力,这缘于随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企业文化建设也并非一劳永逸,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适时调整自己才能更好。作为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企业家应及时把握各种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在旧有的传播途径外注意开辟新的通道,让员工在接受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及时获得新的观点。而所有这些都可归为:创建以团队协作为基本形式,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基本方法,以实现共同愿景而全力以赴为基本特点的学习型组织。

篇6:孔子的饮食文化思想

教学方法: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德以育人 启发诱导 诲人不倦 言行一致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学行结合 温故知新 虚心好学 实事求是 以学为乐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篇7: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 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 尼山”,位于曲阜城南)。

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 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 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 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 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大约在30岁(前522年)左右时,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 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他一生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

人往 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 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 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三、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 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 的办 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教无类”,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 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 招 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 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 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 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 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讥笑性地问子贡说:“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木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 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 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的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

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 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 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 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 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 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五、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 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 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编的“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尊为“经 ”,故后世称为“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艺”与“六经”的不同在于:“六经”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因“礼、乐”也具有这方面的性质,所以也列在“六艺”中,“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军事课程。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 历 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 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其二,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 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农业技 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六、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

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 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笔者认真阅读了《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首先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其次孔子还主张“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子罕》)。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二是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

篇8: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师生观

怎样对待和处理师生关系是教学双边活动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孔子提倡师生平等,主张诲人不倦。在孔子那里,尊师重教与师生间民主平等讨论辩难是并行不悖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可以看出孔子教学不是以师道来压服学生、板起面孔来训学生,而是平等待生,平易近人。孔子主张以身作则。提出了“身教胜于言教”的法则,并以自身的榜样作用来弥补空洞说教的不足。孔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生动地说明了孔子的身教原则。诲人不倦是孔子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品格,也是今天人们最为熟悉的孔子精神。孔子的学生子贡赞美孔子说:“学而不厌,智也;诲人不倦,仁也。”孔子不仅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而且耐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正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才使孔子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二、教学观

1. 学思结合。

孔子的教学过程分“学一思一习一行”四个环节。他的教学基本形式是问答法或谈话法。能否提出恰当的问题,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至关重要的。孔子主张质疑问难,甚至把它作为教学的前提。孔子主张学思相济,学与思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他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处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仍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2. 知行结合。

孔子认为,知而不能行其知无用,等于不知。他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君子学以致其道”。今天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教学中的空洞说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自觉掌握和运用知识。

3. 启发式教学。

孔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与今天的素质教育十分吻合,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由孔子开创的启发式教学,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克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4. 循序渐进。

孔子强烈反对超越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活动。他曾批评“阙党童子”学成人之礼是“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人除了有心理、生理之序外,尚有为学之序。《中庸》的总结归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符合孔子教学思想的。如果不顾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性则会“欲速则不达”,以学生接受不了而告终。如果循序渐进地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 学而不厌。

孔子十分强调为学要引以为乐。学习使人喜悦,就愿意去学习,而且容易学会。孔子提出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学习没有给人带来欢乐,久而久之就会使人厌烦。孔子的这个教学观点用来对照今天学生由于课业负担过重而厌学的情况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6. 温故知新。

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习”与“温故”是同一层面上的要求,其目的是巩固或熟练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技能。“知新”是属于更高层面上的要求,其目的是创新,其中蕴含着“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创造”(陶行知语)的命题。孔子提出的这个教学观点至关重要,因为课后复习是消化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三、人才观

孔子的教学不仅注重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品德修养。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贤才”,他主张品学兼优。孔子要求他的学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孔子教人进德修业的方法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提倡“博学”、“多闻”、“多见”、“多识”,重视培养“多能”的人才。他编修的《六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论语》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文学、音乐等社会科学知识内容,是教材建设中的重大事件。孔子的人才观与今天的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上一篇:矿文艺演出的欢迎词下一篇:诗歌朗诵大全短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