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2024-05-04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精选六篇)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篇1

“中庸之为德也, 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 , 这是“中庸”最早的文献记录。在孔子看来, 中庸这种至高无上的道德已经在人民中消失很久了, 因而要做到中庸是一件难乎其难的事情。中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执两用中。

《论语·先进》载有孔子与自贡的一段话, “自贡问:‘师与商也熟贤?’子曰:‘师也过, 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 颛孙师和卜商二人, 前者“过头”, 后者“不足”, 都不符合中庸的精神, 因此都不能肯定。“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孔子称赞舜能够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用中庸之道去引导百姓, 这正是舜能够成圣的原因。拥有“大知”的圣贤待人处事不偏不倚, 不枉不纵, 无过不及, 而取其中。为了恪守中道, 就要反对两个极端, 做到“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

2. 和而不同。

在儒家哲学中, “和”往往被认为是理想社会的标准:“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 大到宇宙、自然界、小到人类社会甚至个体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国语·郑语》记载, 周幽王时期的大夫史伯提出了“和而生物, 同则不继”的观点;孔子同时代的晏婴提出“和与同异, 否可相济”。孔子发展完善史伯以来关于“和”与“同”的思想, 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的思想。“和”, 和谐, 是指不同见解或事物的和谐与统一, 君子以道义为原则, 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善言忠语, 热心纠正他人的错误意见, 重公尚义, 从而求得相互和谐统一。“同”是指无原则的认同, 小人以私利为诉求, 因此是时常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抵触, 也就无法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

3. 权变时中。

“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中庸》) 中庸之道虽然是天下之达道与真理, 但它并非僵死不化, 君子能够时时省察中庸之理, 因时因地制宜, 做到随时而异, 适中不偏, 言行举止处处符合中道。“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 在孔子看来, 现实生活中符合中庸之道十全十美的人甚少, 那就结交勇于进取和洁身自好的人, 因为我们同样可以在这两类人身上借鉴学习。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 , 并赞扬宁武子“邦有道, 则知;邦无道, 则愚” (《论语·公冶长》) 。在国家政治混乱时就要清静自守, 保全自身免遭刑戮, 正所谓“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然后才能厚积薄发, 在有道之邦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施展出来。孟子称赞孔子已达到“可以仕则仕, 可以止则止, 可以久则久, 可以速则速” (《孟子·公孙丑上》) 的境界, 故为“圣之时者”。

二、因材施教的时中教育观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令后人所称道, 主要包括: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思并重等方面。这在当代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其中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中庸之道在教育中的运用。

所谓“时中”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地“执中”、“用中”, 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求其适宜, 选择最适宜的处理方法, 而杜绝死板僵化、一成不变。孔子的因材施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注意把握教学对象的个性特点, 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注意教学深度要适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

1. 因材施教的前提, 是深入了解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

孔子特别注重观察学生, 他“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论语·为政》) 。即考察学生的言谈举止, 所作所为, 观察学生的一贯作风和秉性习惯。因而对自己学生的性格为人、资质才艺、优点缺点都十分了解, 并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孔门弟子的性格特点。诸如“由也果” (仲由办事果断) , “赐也达” (端木赐豁达大度) , “求也艺” (冉求多才多艺) (《论语·雍也》) ;“师也过, 商也不及” (同上) 。孔子多次称赞弟子颜渊, “贤哉, 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论语·雍也》) , “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 (同上) , “其心三月不违仁” (同上) 。但又批评他太听话了, 这对老师学问增进, 却未必有益。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也, 于我言无所不说 (悦) 。” (《论语·先进》) 弟子中孔子最欣赏子贡能言善辩, 口才好, 反应快。但子贡的缺点, 就是骄傲自满, 喜欢评头论足, 显得不够谦厚, 稍欠恕道。孔子经常教训他,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论语·先进》) 子路的性格特点是直率, 孔子经常批评他为人处事过于鲁莽。子曰:“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 但又很欣赏子路常常逆其意, 敢于批评老师, 而使自己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 避免犯错。孔子说:“自吾得由, 恶言不闻于耳。”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正是因为孔子能够深刻的全方面把握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扬长避短, 才使得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书育人就如同医生治病一样, 要对症下药, 因人施治, 孔子在他的教育实践中灵活应对, 因材施教。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 对于同一个问题, 面对不同的学生孔子有不同的教法, 例如《论语·颜渊》篇中有记载, 颜渊, 仲弓, 司马牛和樊迟都曾向孔子请教过“仁”的问题, 孔子却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仁乎哉?······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 其言也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 天资聪明, 悟性很高, 因而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 即视、听、言、动 (一举一动) 都要严格遵守礼的规定;仲弓对人不够谦恭, 很少体谅别人, 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 让他学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马牛话多且脾气急躁, 于是孔子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 不要急于表态;樊迟的资质比较愚钝, 所以孔子对他只讲“仁”的最基本的概念, 即“爱人”。总之, 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造诣不同, 孔子对同一个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 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 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 正是因为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才能造诣都了如指掌。

在《论语·先进》中还有一个例子深刻说明了孔子时中的教育方法。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好胜) , 故退之。”两个弟子问道:听到以后就去实践它吗?孔子根据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此, 公西华感到疑惑不解, 孔子道出了其中的缘故:因为冉有性格懦弱, 遇事退缩, 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而子路性格急躁鲁莽, 好勇过人, 做事冒进, 所以对他要抑制、促退。孔子既反对冉有之优柔寡断、畏缩不前, 又不赞成子路的不假思索、性情急躁。这种有扬有抑、补偏救弊的教育, 是富有时中哲理的, 至今仍被视为极高明的教育方法。

2. 孔子还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他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愤悱”之义, 朱熹解释为:“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为什么一定要待学生愤悱之时才进行启发呢?程颐说:“不待愤悱而发, 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 则沛然矣。”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他们主动思考, 促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之时、运用知识,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只有当学生处于愤悱的境界时运用, 才能达到目的, 且受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同样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掌握住火候才行。

3. 孔子还强调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提倡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的学习方法。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思并重, 首先应以学习为基础, 他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其次又强调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吾未之何也已矣”。形象地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 否则将学无所成。

总之,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处处体现着中庸之道。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有很高的价值, 是具有科学性的珍贵遗产。它不仅深刻地影响过我们历史上的教育, 并且至今都不失其借鉴意义。在我们当今的教学活动中, 同样应把握好一个度, 力求做到无过无不及。不及固然要不得, 而过度的教育同样不易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反而造成伤害。现实生活中, 学校和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增加课时, 大搞题海战术, 使学生苦不堪言,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再者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在孩子课业负担已经很重的情况下, 还继续加大“教育力度”, 占去了孩子唯一的课余时间, 报了大量的补习班、才艺班。使得孩子在巨大的压力下, 心理变扭曲, 出现了厌学、离家出去, 甚至仇视父母的恶劣后果。透过这些现象看本质, 教育教学应当力求“中庸”, 把握好“度”。倘若“不及”, 教育在某些方面会缺失;倘若“过”, 则会欲速则不达, 适得其反。

摘要: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 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的“一贯之道”, 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中庸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其核心是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度”, 做到无过无不及。同时中庸思想还贯穿于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 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篇2

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

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 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

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任何人要有良好的群体关系,就不能偏执于一端,一切言行举止均以适度为宜,否则就容易走入极端。过分的恭敬,会使人劳累;过分的谨慎,让人觉得畏缩;过分的勇敢,显得鲁莽;过分的直率,又显得尖刻,令人难以忍受。所以说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是通向真正的和谐之路。

(二)、人与自然--致中和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庸要求致中和。中庸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从高山流水感叹岁月流逝,将其比喻为奔腾而去的流水,但他从湍急的流水中感到的是自然、社会、人的和谐一致而不是对立僵化,从中可以推测到孔子把自己融入自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孔子还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他把人的道德品性与自然对象联系起来,把人和自然的和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十分赞赏其弟子曾皙所勾画出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和平宁静的生活。可见,他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让自然能够和谐发展,也就是《礼记·中庸》中所讲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关于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论述,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当今社会,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异常严峻,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森林资源稀缺、淡水供应不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不仅要承认人的价值和权利,而且要承认其它一切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剥夺其它生物的需求和生存权利,而是应该在保持人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在中庸理念中,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关系。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误读及更正

在孔子的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中庸思想了。然而现代社会中,孔子的中庸思想却屡遭非议和攻击。人们常将中庸看作无原则、和稀泥,将这种人贬称为和事佬、老好人。从而在哲学上将其判定为折衷主义和矛盾调和主义。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庸思想的一种现代误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孔子的中庸思想呢?一方面,孔子讲究度,反对过火行为,并不是主张取消一切斗争。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论语·卫灵公》)另一方面,孔子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平衡,并不是和稀泥,更不是一种保守思想。从孔子的一生可以看出,孔子有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胸襟,也有着不舍昼夜的积极进取精神。更为可贵的是,孔子不但不搞折衷主义,反而十分痛恨搞折衷主义的人。孔子把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叫做乡愿。在孔子看来,把中庸庸俗化了,也就成了乡愿,失去了中庸执两用中的根本精神。孔子对这种人极其鄙视,在《论语·阳货》篇中,他说:“乡愿,德之贼也。”同时,我们可以从孔子与当权者的一些对话记录中看出,孔子在重大问题上是反对折衷和无原则的态度的。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一事,季康子当时是鲁国最有权力的人。他对孔子很尊重,经常向孔子求教,而且从孔门弟子中选用人才,并在生活上关心孔子,曾送药给孔子。但孔子既不畏权贵,也不徇私情,将社会上窃贼增多的原因归于季康子的贪欲,认为民众中的无道行为来自为政者品德的影响。这种对当权者毫不留情地指责的勇气是十分可贵的。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他反对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论语·宪问》篇中,他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在《论语·子罕》篇中,他更是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此可见,孔子做人是很有骨气和风度的,这与没有是非的折衷主义和矛盾调和论者是有天渊之别的。

三、批判性地继承孔子的中庸思想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中庸其实就是叩其两端。在孔子看来,这里的两端即矛盾的对立双方,即对立双方的统一、协调、均衡的交叉点。因此,儒家认为,要执中,就必须反对过和不及两种错误倾向。孔子的中庸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批判性地继承其精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必将大大丰富我国社会主义人文科学的内容,从而更有益于社会整体和谐进步,使之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孔子的中庸思想也存在消极因素。正如匡亚明先生在其《孔子评传》一书中写道:“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事取其中,希望在和平中改良,惧怕革命,因此在方法论上只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不谈矛盾的斗争、转化。这是他的学说的严重缺陷。”由于他把平衡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夸大,以至达到否认、阻止矛盾转化的境地,因而窒息了自己的合理成分。其流弊所及,就是一切生活领域中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和阻碍变化现象的不时发生与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过分强调中庸,就不利于实现这一伟业。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它,舍弃其糟粕而吸取它的精华。参考文献: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篇3

1、中庸之道——全为中

孔子的儒学有一个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他的灵魂, 这个核心被孔子称为“一”或者“道”。有的学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孔子思想的基本特征, 构成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有的学者认为是“礼”, 而且“礼”与一个更为广大的宇宙之道和谐。孔子在道德领域论述中庸。中庸为“兼德”, 既有其德目之长, 又避免其德目之短。在道德范畴体系中, 它是最高的德, 居所有德目层次的顶端。

2、过犹不及——适度为中

孔子对度的把握表现在各个方面。在政治上, 他认为统治者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对人民富之且交之。在道德修养上, 要文质彬彬。在哲学方面, 孔子之前的哲学家看到事物运动的变化, 但却走向了极端, 孔子的进步性不但表现在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 而且孔子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条件的, 不能随着人的主观意志而随意发生的。孔子提出中庸思想并不是折中主义, 其思想具有辩证法的性质, 在事物的两端之间把握好度, 这个“度”是最完善的, 在道德领域被称为一种美德。而折中主义是在两个哲学立场之间采取中间的立场, 其实质是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 其思想没有进步性, 更没有辩证法的性质。

3、致中和

中和的产生源于儒家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也者, 天下只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中庸本体论的根据就是对宇宙的万物的包容与协和。“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是指情感的发挥出乎道德的信念并符合道德规范—礼, 就是“和”, 和是一种道德境界, 儒家把心之用、情之发定位“和”。他要求心理意识依照一定的道、礼来运行, 以达知、情、意三者的结合, 和谐运作的状态。

4、诚为中

孔子为明言诚而强调信, “信”是一个表述人的基本德性和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诚使天命、人性与人道联系起来。“尽性”成为一种准宗教性的精神的体验活动, 强调只有“诚”才能之中, 达中。中庸之道, 以诚用道, 方能执中, 这样才能把“诚”上升到本体论。诚是一种心态;诚是慎独;诚是“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诚不只是一种状态, 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诚能克服人性的弱点, 克服人类的情感欲望, 使自身的内在道德得到提升。但是不能把“诚”当作万能的, 使之代替一切而成为主宰和本源时, 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违反孔子所创立的中庸之道——适度为中。

二、中道的基本思想

1、中道思想是某种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某种德性, 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有用性, 人的德性就是使人成为一种善良的、品质好的人。但这不是人类所具有的德性, 在物的身上也具有这种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 德性具有选择性, 它要受人类理性规则的制约。这里的理性规则又由实践智慧决定。他认为, 伦理德性就是关于人类感受和感觉的行为, 有不及、中间和过度的三种情况, 在各种德性之间具有德性表, 过渡和不及都不是美德, 只有中间才是一种美德、一种善, 才可以被称为德性。总之, 中道即是某种德性, 是感受和行为的一种表现。是最高的德性, 也可以说是一种的至善。

2、中道对于人来说是后天养成的理智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 中道德性不是先天具有的, 是人类后天学习取得的。他把中道的伦理德性称为习惯德性, 道德伦理德性也被称作习惯德性。这种德性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养成的一种的德性, 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这种德性获得这种德性就是要通过“习”。总之, 作为伦理的中道德性是由习惯而产生的, 也就是说伦理德性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养成的。

3、中道注重德性的自愿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指在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时, 道德选择就是要遵循内心的自由意志。正是因为这种自由意志, 人们不会消极被动的接受环境的影响。德性和恶行都是出于人的目的, 具有自愿选择性, 在道德行为选择中就要遵循中道的原则。德性作为中道德品质就是具有选择的品质, 它受理性规则的制约。选择必须出于自己的意愿, 而且出于意愿的选择必须在我能够选择并且在我们能够进行选择能力的范围内, 就是一种主观意愿的选择。中道具有自愿的特性, 实质上是一种道德选择。中道是正确的在我们能力范围内进行自主选择的表现, 就是我们意志自由的德性。

4、中道是一种无过度犹无不及的一种状态

中道就是适中、适度、执中, 就是过犹而不及的一种适度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德性都是为了控制人们的情感和欲望。过度和不及都是错误的, 都是一种极端的表现。只有适度才是最明智最理想的选择。他所指的“中道”是相对而言, 是对不同的人, 所坚持的度是不同的。不是指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个绝对“中道”。他把中道规定为人们的情感和行为上的适度和恰当。即过度而不及, 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那个中间点, 就是我们哲学上所说的“度”。

5、中道的善是与极端的恶相对立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凡行为共有三种倾向;其中有两种是恶, 即过度和不及, 另一种就是德性, 也就是适中、适度。也就是要遵循中道, 三者之间相对立。其中两种恶是两种极端。它们彼此相反。但它们又和中道或适度的倾向相反。”中道作为一种中间状态并不是来调解两个极端。总之,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内涵比较丰富, 它是德性的本质, 又是本性所追求的目标。处在过度和不及两个极端的恶中间, 又是过度和不及两个相对立的极端, 中道是一个惩恶扬善的原则。

三、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两人的思想有很多相同点, 例如他们的思想都要求人们坚持中度、持中和执中。反对极端;认为做到中度就是做到“德性”就是一种善。在如何达到中庸或中道的德性时, 孔子认为中庸只有圣人或君子才能做到, 而老百姓要做到中庸就必须通过修身养性, 不断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人们如何达到中道, 就必须经过后天的实践, 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 其实质就是一种道德选择的过程。虽然两人都认为中间是最美的德性, 但两人都不是一种折中主义。但由于受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等影响二者的思想又有差异在。

1、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相同点

(1) 在政治立场上, 两人提出中庸或中道的思想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提出中和的目的都是为了在战争不断的年代, 通过“中和”已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孔子生活在奴隶社会正在逐渐走向解体, 封建社会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下, 处于中产阶层的孔子通过相互宽容、互相忍让来达到和谐。他的思想要求上层社会改良, 要求下层社会做出牺牲, 在思想上表现出了两面性。

(2) 至上是美德。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或者中道思想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中庸或者中道, 只有经过后天不断修养, 不断的修身养性, 才能具有中庸的美德。君子具有中庸的品质。“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 君子而时中, 小人反中庸, 小人无忌惮也。”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以至善为目标, 善就是幸福。他认为, 只有合乎德性的才是中道, 中道也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品德, 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之道”是至上的美德。

(3) 思想方法上都强调“中”。在思想方法上, 强调以“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在实践过程中, 中庸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的思想, 要做到“时中”或者“执中”并不是无原则的找到中间点, 而是在最复杂的情况下找到最合适, 符合道德要求的方法。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候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不及, 适中和过度, 不及和过度都是两种恶。只有中道, 才是德性。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握好度, 避免走不及和过度的极端, 只有做到中道, 才能达到一种善。

(4) 都反对折中主义。人们都认为中庸和中道都是折中主义。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执两用中”,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强调“两恶相权取其轻”。折中主义是指为了调解二者之间的矛盾而毫无原则性。中庸和中道都具有反中庸的性质。亚里士多德将事物的发展归结为三种情况:不及, 适中和过度。在进行道德选择时, 在两恶面前, 要“两恶相权取其轻”, 在进行选择时, 要选择接近德性的那一面。总之, 他们的思想都是反折中主义。

(5) 培养理想的人格。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想要培养出具有中庸品质的人, 就是具有“执中”的理想的人格, 要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才能培养理想的人格, 最终目的是要国家达到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中庸的作用通过内在品质表现出来。中道作为一种内在的伦理价值, “中道”是通过行为选择来实现的, 他们都认为“中庸”或者“中道”根本精神是要求人们的行为恰到好处。在现实实践生活中, 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度”超过度就是走极端, 就是一种错误的实践。只有坚持适中, 才是一种美德, 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庸或中道品质的人。

2、孔子的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不同

(1) 德教至上与智德的统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偏感性的, 认为天性与人性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人性就是与生俱来的。中庸思想既体现了天性也体现出了人性。而人性按照中度的原则去做, 也是上天赋予的。孔子认为要经过德育, 才能达到具有中庸品质的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偏理性的, 是由于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他认为善就是中道, 认为学习技艺的过程就是追寻中道的过程。亚里士多德强调知德的统一, 统一于德的教育。

(2) 天赋人性论与实践生成论的区别。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孔子主张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庸思想就表现出了天人合一, 人道必须和天道统一。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正好相反, 他认为中道就是至善的美德, 是人类最根本的品德。但其区别在于他并不认为中道思想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经过后天的实践习得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的有用性也是一种德性, 不强调天的作用。总之, 中庸的思想强调先天性, 中道思想强调后天的实践性。

(3) 自觉性与自愿性的区别。孔子的中庸思想强调是一种自愿的行为, 人们在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修养的情况下, 其“自愿”的行为必须与和宗法统治结合起来, 在这样情况下, 就不具有自愿性了。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中道就是一种完全遵循自由意志的情况下选择自愿的行为, 中庸和中道在进行道德选择时都具有自愿性。在社会背景不同的情况下, 中庸制度必须与宗法制度结合起来, 就变成了“自觉”的行为。而中道思想是出于自由的选择, 在进行道德选择时就是一种自愿的行为。

(4) 德治和法治的区别。孔子中庸的思想强调“德治”, 而“德治”的思想史以中庸为标准的。孔子认为“法治”只是用来惩罚他们, 并不能增加道德本质。而“德治”和“人治”才能深得人们的心, 才能增加道德本质, 而忽视法律外在的约束性。而亚里士多德则相反, 他的中道思想与法律结合起来。他认为, 在进行道德选择时, 离不开法律的约束。总之,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在进行道德内在修养的同时也意识到法律外在约束的作用。

(5) 全民性和阶级性的区别。孔子的中庸思想史面向全民的, 中庸思想的内容是仁和礼, 要求人们进行道德修养, 要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中庸强调道德的本质性, 和地位家庭没有必要的联系。体现中庸思想全民性和普遍性。此外, 中庸思想讲究天人合一。亚里士多德则认为, 他的政治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等阶级政治论。这种政治论是同地位和家庭联系起来的, 因而中等阶级具有中道这一品质, 中等阶级的统治更加利于国家的发展。

摘要: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在中国和西方的伦理思想史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两种思想有很多的异同点, 相同观点在于都要求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 把握好“度”, 避免“过或不及”, 目的均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因两种思想所处国家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 所以又有很多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中庸,中道,孔子,亚里士多德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张燕樱, 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6.

[2]孔子.中庸[M].王国轩, 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彭寿,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篇4

崔 日韦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始终。中庸精神赋予了孔子的仁、礼等思想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透过中庸精神,孔子天人贯通的圣人气象得以呈现。孔子的中庸精神在两千余载后仍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并付诸实践。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07)03-0043-02

一、中庸的内涵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虽然“中庸”一词在《论语》二十篇、一万一千言中仅出现了一次,盖孔子思“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故罕言中庸,但中庸之道却彰显于《论语》的字里行间。窃以为中庸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执两用中。“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孔子称赞舜能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而用中庸之道去引导人们,这也是舜能够成圣的原因。“大知”的圣贤待人处事能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无过不及,而取其中。“不及”固然是不好的,但是“过”亦不足取。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过”和“不及”都偏离了中道,故两者都不可取。为了恪守中道,就要反对两个极端,而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论语》中诠显中庸思想的语言比比皆是,又如子夏为宰于莒父而问政于孔子,“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处理事情怠慢拖拉不行,过于求快亦是很有害的,要成就大事就要执守“中庸之道”,不快不慢,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再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和“文”是为两个极端,朴实超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超过朴实就显得虚浮,文采和朴实搭配恰当,这才是“中庸之道”。2.和而不同。《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时期的大夫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与孔子同时代的齐国大夫晏婴发挥了史伯的观点,提出了“和与同异,否可相济”。孔子发展完善了史伯以来关于“和”与“同”的思想,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的思想。“和”是指不同事物、不同见解的和谐与统一,君子以道义为原则,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忠言,热心纠正他人的错误意见,重公尚义,从而求得相互和谐一致。“同”是指无原则的认同,小人以私利当头,因此不能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交融,也就不能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3.权变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中庸之道虽然是天下之达道与真理,但它也并非一成不变,君子能够对中庸之理时时省察,应时制宜,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言行处处符合中道。“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孔子认为,现实生活中符合中庸之道十全十美之人是很少的,那就要结交狂放激进和洁身自好的人,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现实生活中的孔子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说:“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并赞扬甯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身处乱世就要清静自守,保全自身免遭刑戮,如《周易·系辞下》所言“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然后才能厚积薄发,在有道之邦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施展出来。孟子认为孔子达到了“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之境界,故称赞他为“圣之时者”。

二、中庸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其时,周朝式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季氏旅于泰山”(《论语·八佾》)等事情时有发生,使孔子不由地发出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的感慨。孔子满怀着浓郁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终日乾乾,孜孜不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不馁精神积极入世。是故北宋五子之一张横渠由衷称赞道“:仲尼犹天,九五飞龙在天’,其致一也。”《(正蒙·大易篇》)为恢复周礼,孔子开创出“仁”学体系,作为“礼”的理论基础,使内在之“仁”与外在之“礼”、内圣与外王渐次合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仁”,“仁”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爱人”,一个人的爱人之心要从小开始培养,年少时在家里就要对自己的父母兄弟行以“孝悌”,长大后进入社会就要对他人行以“忠恕之道”。“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仁”的另外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修己”:“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回》)“为仁”就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上),君子应该通过“修己”,将自身的德性修养外化为富国醇民的功业,渐次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孔子认为,要达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其必由之路正是“中庸”之道。此即是说,要正确和谐地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存在着一个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怎样才能最好、最快地实现预定目标,孔子以“中庸”之道解决了这个难题。“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在这里,“中庸”是一个最高的、终极的道德评判者。作为最高道德准则的仁,存在着一个仁得合适与否的程度问题,“中庸”精神为其最佳答案,凡合乎中庸原则的就是正当的、合适的,否则就是不正当的、不合适的。其次,“中庸”对仁、义、礼都有制约作用。天、人和宇宙万物之间的最高和谐,亦即天人贯通合一,是“中庸”思想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现实生活中的孔子也是谨奉“中庸之道”的,“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此即圣人所呈现的恢宏中和而不著痕迹之气象,亦是中庸思想在孔子伟大人格上的生动体现。

三、中庸思想的现代意义

“中庸”之道的实质就是要追求人际关系的最高和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是人际关系的最为理想状态,即是在承认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彼此皆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使双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从而谋求双赢局面的实现。放眼寰球,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但是局部冲突与战争依然此起彼伏。有的国家为一己之私发动不义之战,有的国家民族内部因为信仰差异而互相杀戮不已,致使难民成群,苍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文精神与理性价值在不觉之辈的妄举下遭到摧残和泯灭,而中庸之道恰是最好的解救之策。中国哲学的精髓就在于天人相贯互通,人与大宇宙一体无隔,是故中庸之道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还可以应用于人与自然之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类对自然不加节制地一味索取,已开始自食恶果,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骤然而至,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已经受到威胁,这就再次彰显出浸润着总体宇宙关怀和终极人文关切的中庸精神之弥足珍贵之处。参考文献: [1]颜炳罡.四书通解[M].济南:学苑出版社,1999.[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An Analysis of Confucius’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Its Modern Value Cui Wei(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Abstract:Doctrine of the Mean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concept in Confucius’thought category.Such thought as

Goodness and Li of Confucius can fetch boundless life and vigor from it.Through The Doctrine of Mean, Confucius’

中庸思想与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篇5

宋代黎立武在《中庸指归》中断言:“《中庸》者, 群经之统会枢要也。”中庸思想影响着中国的文化思维和人们的处世行为。关于“中”的涵义, 一般认为是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东汉郑玄释《礼记中庸》篇名云:“名曰《中庸》者, 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 用也。”用, 就是实践。如果说“中”是世界观, 那么“庸”就是在把握了度——中这个世界观的核心之后, 所需要践行的方法论。

“中”是中, “庸”是用, “中庸”即是用中。因此中庸是不急不缓, 不骄不馁, 它不是折中调和的路线, 而是在不偏不倚中寻求恒常之道。它要求在现实中能够做到始终, 无过无不及, 始终合乎“中”的原则。“中庸”强调在天地的发展化育中以人为本的中庸之道——“执其两端, 用其中于民”。“中庸”重视万事万物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强调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遵循天地万物规律而生生不息, 在平衡、有序、适度、和谐中获得生命的延伸和文明的延续。

二、中庸之道所体现的环境和谐发展思想

(一) 作为改造对象的“天”

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有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措施。俗话说毁树容易种树难, 生态平衡的建立是千百年来历史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即包含着体用的道理、天人的思想。夫教修乎道, 道率于性, 性命于天, 可见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矣。即遵循天理之本然。《中庸》指出:“上律天时, 下袭水土。”这是说要效法自然界的运动规律, 顺应沙土变化的机理, 也就是要人们遵循客观规律, 研究事物之结构、机理, 以便在和谐的良性循环中运动发展。环境保护, 任重道远。敬畏自然, 既不是敬而远之, 也不是不讲科学盲目前行。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的发展, 这是我们推进环境环保科学化的前提, 必须始终坚持。

(二) 作为改造主体的“人”

中庸思想强调理想人格的修炼, 要求人们在待人处事、治国理政等社会实践中时时处处坚持适度原则, 把握分寸, 恰到好处, 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 从而实现人格的完善、人与人的协调和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执其两端, 用其于民”, 就是我们看问题做事情, 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达到“中和”的状态, 不能只从自然中掠夺资源, 还要懂得保护自然。“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 时中就是指人要随着事物、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使之适应事物的发展, 而非一成不变静止地看问题。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精神, “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我们构建和谐生态环境要充分运用“中庸之道”的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无情无欲称为中, 有情有欲但有所节制称为和。作为自然界中有思想、能思考的人类, 我们要有意识的节制自己的私欲, 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加节制的向自然伸出双手。

(三) 天人合一理论

儒家思想认为,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中庸之道追求天人合一、中正和谐的理想境界。“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 由真诚而能领悟自己的生长兴衰规律, 进而领悟人之生长兴衰规律, 进而领悟万物之生长兴衰规律, 进而领悟天道造化, 领悟天道造化则成大道。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文明的发展,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有意无意地破坏着自然, 而只有顺应自然规律, “赞天地之化育”才能够达到与自然共生共荣, 即“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中庸思想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 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 强调天人的协调, 和谐, 即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生物 (人) 与环境 (天) 相统一的思想。因此, “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可持续发展观是有着相一致的地方, 把“天人合一”的主要思想推广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理论与实践中, 必然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中庸思想对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启示意义

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 就是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有“敬畏之心”。全面协调可持续, 就是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 不能杀鸡取卵, 只满足于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要走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还要学会统筹兼顾, 妥善处理人类群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中庸思想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在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坚持中庸和谐发展的思想的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活动中践行中庸“致中和”思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发展, 建立生态的和谐。中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中正平和, 对于指引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具有启迪意义, 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都将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构建“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的和谐生态环境, 从而走向具有生态文化意义的“诗意的栖居”。

参考文献

[1]张继禹主编.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M].华夏出版社, 1998年.

[2]尚玉昌.生态学及人类未来[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2年.

[3]王岳川著.大学中庸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4]田广清.中庸:实现社会和谐的正确思想方法[J].孔子研究, 2000年5月.

孔子的中庸和谐思想 篇6

一、可持续发展对协调、适应与和谐观的追求

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 就是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时, 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也就是说, 在发展的同时, 让这种发展和环境相协调, 与地球的承载力相适应, 努力营造出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时候克制自己无限制的欲望, 即做到“克己复礼”, 同时把握好事物的“度”, 谨记孔子“过犹不及”的教诲, 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可见, 孔子的中庸思想对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庸”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观

中庸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 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 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 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我们理解中庸思想, 绝对不能将其简单的理解为平庸、碌碌无为。中庸的“中”讲求的是把握好事物的“度”, “过犹不及”是孔子的名言, 任何事情做得过分了, 就跟没做到是一样的效果;而“庸”讲求的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做到心平气和, 也就是“克己复礼”。我们所探讨的可持续发展, 追求的就是一个长久发展的过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一个结果, 它要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要控制好发展的行为, 调整好发展的速度和方式;另一方面要加深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协调好人类的欲望。

三、“中庸”的标准——“过犹不及”与可持续发展的适应观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 老子讲“道”, “道法自然”;孔子讲“中庸”, “过犹不及”;讲的都是规律, 只有尊重规律, 把握好事物的“度”, 才能顺应自然, 获得最好的结果。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人类的发展, 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在保证当代发展的同时, 也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从“过犹不及”思想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其对“度”的把握:既不要激进、也不要保守。

在现实生活中, 是有很多例子值得我们思考的。1979年, 为了防治风沙灾害, 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决定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 即“三北防护林”工程。随后的几十年间, 我们一直大力推行植树造林工程, 但植树造林也是有“度”的, 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适合大规模的植树。《中国国家地理》曾有一篇文章, 专门提到了在西北缺水地区植树的问题。西北沙漠地区的年降水量非常的少, 水资源存储在深层的地下, 如果在这些地区植树, 树木要获取生存的水源, 必然扎根从地下深处抽取, 而由于树木的蒸腾作用, 深层的地下水会不断的被树木蒸发到空气中。由于西北地区降水量的稀少, 不足以补充被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 其结果就是:每一棵树就相当于一台“抽水机”, 把储存在地下深层的水不断的抽出来, 蒸发到空气中, 形成地下水真空, 最终树木也将枯死。在这种情况下, 种植树木不但不能涵养水源, 反而会恶化生态环境, 使西北地区稀缺的水资源更加贫瘠。

现实的例子告诉我们, 任何事情都有其特定的“度”,

························I人NTEL文LIG论ENC坛E

超越了适当的范围, 好事可能会变成坏事。我们在充分利用事物发展进步面的同时, 要尽力避免消极面的爆发, 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度”, 矛盾则极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转变, 即孔子所讲的“过犹不及”。人类的发展一直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界的改造之上的, 但是对自然的利用是有限度的, 当我们超越了自然所能承受的极限时, 自然就会报复我们的无限制利用, 近年来的温室效应、酸雨、土地荒漠化, 无不是自然报复人类的明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人类对自然的改造限制在自然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也就是中庸思想中对“度”的强调, 超越了“度”的限制, 就不可能得到我们期望的结果。

按照熵定律世界观, 自然界的能量转化最终是走向耗散的, 当人类不断从自然界索取的时候, 也是人类生存所在的自然界不断走向衰亡的过程。可持续发展被提出的目的, 就是希望把这个过程尽量的延长, 直到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发展的“度”, 使自然界消亡的速度快于人类创造新的文明的速度, 人类文明的前景就是令人担忧的。

四、“中庸”的途径——“克己复礼”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观

每一个人都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分子, 共同构成社会这个整体。在社会中, 每一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取自己生存的所需, 同时也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就必须克制自己无限的欲望, 在社会中建立起合作机制, 使自己可以更全面的利用社会资源, 也就是中庸思想中的“克己复礼”。人类为了更多的满足自己的欲望, 必然更多的向自然界索取, 但自然界的能量是有限的, 竞争就成为必然。如果每个人都单纯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 让自己的欲望最大化, 就必然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 结果就是出现恶性竞争。对自然界的无限制掠夺, 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 显然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最终还是会伤害到人类自身。

要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 就必须建立一套相互协调机制, 通过合作来共同应对问题。但是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只有建立起诚信机制, 合作才会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 “克己复礼”的价值就真正体现了出来。《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孔子所讲的“仁”的境界, 就是通过个人的自我约束,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克己”就是要战胜自己的欲望, 不要让自己的欲望无限膨胀, 约束自己才能尊重别人。“复礼”按照宋代学者朱熹的观点就是遵循天理, 这里把“克己复礼”的内涵扩展了, 更符合我们现在的观点, 也和我们前面所讲的“度”的把握相符合。克制自己的欲望建立互信机制, 通过妥协建立合作, 按照自然规律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克己复礼”。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 都伴随着对自然界的改变。在这些自然界的变化中, 有些变化带给了我们方便, 被我们所注意到;有些变化则慢慢累积, 被我们所忽视, 直到我们不得不正视它。当我们大量开采和使用矿物燃料、并从中充分享受它所带来的便利的时候, 我们也逐渐发现, “温室效应”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将极大地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系统, 进而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 1997年12月, 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这是世界各国为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合作。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承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这必然会影响到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但是对于人类未来长远的发展, 显然是有好处的。“克己复礼”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世界各国虽然在经济增长方面有了一定的损失, 但是由此带来的“温室效应”问题的相对缓解, 可能会为全人类带来更多的好处, 至少因为气候变化所照成的自然灾害会相应减少, 损失也自然相应减少, 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和谐。

当然, 人类就可持续发展所建立的合作机制还十分脆弱, 《京都议定书》虽然签订了, 可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美国却拒绝履行承诺, 《京都议定书》的意义也就大打了折扣。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 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 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2001年3月, 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 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美国的行为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谴责, 但其依然我行我素, 给世界各国在环境方面的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目前, 世界各国所建立起来的合作机制, 仍然十分脆弱,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持续发展不是口号, 也不是个别人的目标, 而应该是全人类所努力的方向。如果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利益集团能够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 真正做到“克己复礼”, 形成广泛的合作, 那么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当然, 要真正做到“克己复礼”仍然十分困难, 尤其是当今国际形势下, 世界各国的发展仍然极不平衡, 各种民族、宗教、领土问题仍然充斥着人类世界, 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

从中庸思想的角度来看, “度”的把握和“克己复礼”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努力做到“克己复礼”的目的, 就是要把握好“度”, 让我们能够长久而平稳的发展下去, 既不会激进的去破坏性的掠夺、也不会保守的否定前进。而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克制我们的欲望, 通过妥协建立起信任机制, 促成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之间的和谐就是必须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环境、资源问题, 而是一种价值取向, 一种世界观, 甚至是一种信仰。

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应只停留在一般科学技术的层面上, 而应该更进一步的从哲学思想上去认识她。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克己复礼”等思想, 充分展现了我们古人的智慧, 对我们现在努力追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对我国传统智慧结晶的深层学习, 我们要明确的在心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信念, 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拥有正确的发展方向。

摘要: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成为热点问题, 也是我们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何让人类的发展可持续?中庸思想中天人合一、克己复礼的观点, 从哲学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关键词:中庸思想,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克己复礼

参考文献

[1]单之蔷:《绿量”与“森林覆盖率”》, 《中国国家地理》, 2007年10期。

[2]邱耕田:《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贵州社会科学》, 1997年01期。

[3]孙丽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研究综述》, 《长白学刊》, 1998年04期。

上一篇:临床保证下一篇:无课本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