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的仁礼思想

2024-04-11

谈孔子的仁礼思想(精选7篇)

篇1:谈孔子的仁礼思想

导语: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仁礼思想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孔子的仁礼思想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孔子的学习观,提出了“在学习的目的上主张学以致道,学以治世;在学习的态度上提倡发奋好学,虚心求学;在学习的方法上坚持学思结合,学行并重;在学习的内容上注重德育;在学习的作用上突出完善人格”。

【关键词】孔子学习观

一、在学习的目的上主张学以致道,学以治世

在孔子的心目中,学习的最高目的还是“学以治世”,正如子夏的所说:“学而优则仕”[1]子张即学有所成了才可以去做官。对君子而言:“不仕无义”,依据是“君子之仕,行其义也”[1]微子。对于其他目的的学习,孔子是不赞同的:故当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1]子张毕竟在孔子看来“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1]卫灵公从中不难发现孔子认为只有学习那些治国安邦的策略才是学习的正道,而学那些农事就偏离了学习目的。在分析学习的目的时,他曾颇有感触地强调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子路可见,孔子学习的最高目的是“学以治世”,认为书读得再多,如排不上“为政”的用场,这样的学习是无用的。学习是为了达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1]子路的从政目的。上述事例也表明了孔子的那些弟子皆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完成了达仕为政的神圣使命。他自己也曾表达过急于从政的迫切愿望:“诺,吾将仕矣。”[1]阳货这些思想也初步奠定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伦理基础。后世的许多读书人皆把读书视为是最神圣的事业,看作登上仕途的理想阶梯。上述这些言论都体现孔子学以致道,学以治世的学习目的。

二、在学习的态度上提倡发奋好学,虚心求学

在学习态度上,孔子提倡发奋好学,虚心求学。他本人也叙述了自己终生学习的奋斗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为政孔子终生勤奋好学,虚心求学,从子贡对老师的评价中也可得到佐证:“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1]子张毕竟孔子有自知之明,他深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述而于是越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公冶长、“学而不厌”[1]述而。他对自身好学的评价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1]公冶长对于知识的学习,他确实有那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泰伯的迫切愿望。其学习的境界曾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述而的程度。

在虚心求学的态度上,孔子也是十分诚恳的,他再三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为政同时高度赞扬孔文子“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是谓之文也。”[1]公冶长的学习态度。此外,孔子在强调虚心求学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切记“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子罕,这是向别人虚心求教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学习是不可能有很大成效的。

三、在学习的方法上坚持学思结合,学行并重

在学习方法上,孔子既重视见闻的作用,又强调思考的功能,主张学思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为政即只学不思,就会茫然而无所得的;只思不学,就会使精神疲倦。学思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学习是思考的基础,离开了学习的思考,只能是苦思空想,收效甚微。在这点上,孔子是有切身体会的,他曾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卫灵公同时,思考又是学习的升华,经过思考得学习能达到“告诸往而知来者”[1]为政德功效,孔子对此也时很有感触的,他曾言:“吾欲回言终日的,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为政可见他承认得意门生颜渊不愚笨的原因就在于颜渊能在学习后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这点让孔子是很折服的。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在学习方法上坚持学思结合,重在培养和锻炼学人“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闻一知十”、“能近取譬”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对当今的学习理论和教育方法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在学习的内容上注重德育

孔子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就中有“仁者爱人”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信条,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述而,才能真正地实现道德修养的目标。因此,在学习的内容上,他对学生实施“文、行、忠、信”四教。其中“忠”与“信”就直接属于德育的范围,认为只有具备了坚强的道德信念,才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1]泰伯。孔子在二者的关系是采取了“行有馀力,则以学文”[1]学而的立场。即只有在做到了“入责孝,出则弟,谨而慎,泛爱众而亲仁”这些道德实践之后还有余力,才用来学习文献知识。这就说明了在孔子的教学内容中道德实践比文献知识更重要。

孔子还把“六经”作为教学内容,目的也在于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学到从政的本领,在为政治国过程中贯彻策略“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仁人”的政治伦理观。孔子也更多的强调道德教涵养的因素,正如子夏所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学而对于好学之人的评判依据,孔子也是用道德标准去衡量的。他对千里马的称赞也是“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1]宪问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孔子教学内容上突出道德教育的份量。

五、在学习的作用上突出完善人格

在学习的作用上,孔子认为“学则不固”[1]学而的,即学习可以使人视野开阔,不闭塞。相反“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1]季氏。学习对人的人格完善至关重要,因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的,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阳货仁、知、信、直、勇、刚,是当时社会人群所称道的六种美德。孔子在此指出了当时人群中的六种美德与六种劣癖的内在关系,认为本性仁爱但不学习就会狭隘愚昧,其弊病是会受人愚弄的;本性机智而不学习就会浅尝辄止,其弊病是好高骛远而没有基础;本性诚信而不学习就会目光短浅,其弊病是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本性耿直而不学习就会思路混乱,其弊病是说话办事没有条理,在混乱中伤害别人;本性勇敢而不学习就会胡作非为,其弊病是会滋事生乱;本性刚正而不学习就不能控制自已,其弊病是易狂妄自大。在好学的定位上,孔子也时从人格完善着手的,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学而只有不断的致力学习,个人的人格才能不断的完善,毕竟“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1]阳货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1]阳货还可培养“思无邪”的道德品质。“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颜渊,孔子本人也自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矣”[1]述而“下学而上达”[1]颜渊这些事例均可说明学习对个人人格的完善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篇2:谈孔子的仁礼思想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发布时间:-5-3作者:杨春梅

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篇3:谈孔子《论语》中的“勇”思想

在孔子思想中, 仁智勇并称为“三达德”, 在《论语》中出现了关于“三达德”的论述, 在此孔子将“勇”放置于与仁与智同等重要的地位, 只有将三德合一才能构成人间的最为完美的人格, 这样的人格才是人之所追求德性的最高的目标。在历史上,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 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和荀子, 都讨论过“勇”, 可以说“勇”已经成为人类相同的智慧, 勇德不论是在孔子的思想中, 还是在历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论语》中有关于勇的句子共有12处, 但其中并没有直接问“勇”的句子, 但我们能从这12处体悟出“勇”的内在含义。在现代人的思想中, 说到勇, 我们只会想起勇气、勇敢, 然而这些并不是孔子的“勇”, 并不是“三达德”中“勇”之一字的含义。说勇, 首先要有勇的力量, 即做勇猛之事的能力, 人有了能力还存在着敢与不敢一说, 也就是说是否有一种信念, 一种驱动力, 使之能够将勇猛之力发挥出来, 这就需要的是勇气了。一般我们认为有了这些就够了, 有了这些我们便能勇敢地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但是孔子之“勇”具有更高的程度, 儒家的“勇”是同“仁”一样发自内心的一种德性, 我们可以称之为勇德, “勇”是人类德性的内在构成因素之一, 与仁、智并称为“三达德”, 是孔子人格的德性基础, 勇是在仁爱信念的指导下, 受仁义的束缚, 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表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行为及其所体现的精神。

二、勇与仁、智的关系

(一) 勇以仁为出发点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是人类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 是人类德性的基础, 是儒家学说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的依据。“勇”作为人类的重要德性之一, 亦是以仁为其基础的。“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1]p95、“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1]p146。要成为仁者, 成为有德之人, 必须要有勇之德, 有勇之人, 未必就是仁人。“仁”中一定包含着“勇”, 但是有了“勇”却不一定能够做到“仁”, 没有“仁”的“勇”并不是真正的“勇”。一个真正的仁者, 具有勇的德性, 心中有着一种强有力的情感和意志, 推动者他“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1]p163, 在行为上也会有勇敢的表现, 勇是人的心由内向外的散发, 从心理到行为实践的表现, 这才是真正的“勇”。无仁之勇者, 不会有如此大的气节, 不会像文天祥一样的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诗句, 不会成为真正的君子、仁人、贤人, 不会获得他人的敬重与尊崇。总之, 仁是勇的前提、基础和出发点。

(二) 勇在仁的基础之上, 以智为指导

“好学不好勇, 其蔽也乱”[1]p184解释, 有智之人不会被自身之外的事物所迷惑, 也不会被自身所迷惑, 因为他们能够通晓事实之真理, 能够省悟自身, 所以不被迷惑。一个人如果好勇, 但却没有智慧, 没有能够明辨是非的能力, 那么此人的行为所造成的祸害将不可想象, 所造成的祸乱也无法预计, 盲目的勇是不被我们所期待的, 要是一个好勇之人真正的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 那就是要他拥有仁爱之心, 明智之心, 使之能够在拥有了能力和勇气的状态下, 明辨是非黑白, 临危不惧, 面对事情做出最好的决断。勇者要有勇德, 有智慧, 以正义之身立足于世间, 见义勇为。

三、勇之约束—义、礼

(一) 勇与义的关系

义作为儒家伦理范畴, 是符合仁的道德规范, 孔子将义作为判断人们行为思想的道德标准, “君子义以为上”[1]p190, “君子义以为质”[1]p190。勇是建立在仁德的基础之上, 与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1]p190, 他反对“见义不为”的“无勇”。在孔子看来, 君子认为义是可贵的, 是做人处事的原则, 君子只有勇, 没有义, 就会捣乱造饭, 小人只有勇, 没有义, 就会做土匪强盗。因此不论是君子还是小人, 无论多麽的勇敢, 一旦失去了义, 其结果便是乱与盗了。而见到合宜之事不去做, 那便不是勇了。只有在仁与智的基础之上, 在义的指导之下, 君子才能凭借强有力的意志和精神做正义的事情, 为人民、为社会有所付出、有所贡献。勇者心中有义之理, 行为遵循义, 对待有义的事情勇往直前, 对于不义的事情放弃掉, 以义为指导原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二) 勇与礼的关系

“礼”在《论语》中作为一种约束性的力量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 既是维系社会伦理秩序的制度, 又是社会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 “礼”作为一种规范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论语》中讲述了人类诸道德与“礼”的关系, “恭而无礼则劳, 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1]p78恭敬而不遵循礼节则会劳累, 谨慎而不合礼节则会退缩, 勇敢而不合礼节则会犯上作乱, 直率而不合礼节就会苛刻伤人。由此可见, 勇与恭、慎、直一样, 都离不开“礼”, 都需之来约束与规范, 一旦失去礼, 社会将会出现动荡, 人民将不会再有安宁的生活。“勇”若无“礼”之约束, 便会使失去应有的效用, 甚至使人们的行为走向相反的方向, 使人无恶不作, 危害于苍生。

“勇”是孔子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仁者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德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与个人或是于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通过对孔子“勇”思想的阐释, 深入的理解勇德, 从而实践勇德, 丰富自己的个人德性。

参考文献

篇4:试论孔子哲学思想中的仁礼关系

关键词:仁;礼;关系;“德治”;“法治”

一、仁、礼关系的问题提出

孔子的思想学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瑰宝。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仁、礼的关系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中, 仁与礼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经典理论。仁与礼的两个概念在孔子学说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从《论语》中孔子谈仁与礼特别多可以得到证明。

那么仁、礼是怎么会具有了关系呢,通过学习孔子的学说,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在个人伦理关系的层面,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仁学的实质内涵, 就是“爱人”——关爱他人;孔子在社会政治层面,提出了认同并继承三代礼乐制度,肯定了礼乐制度的秩序作用和规范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孔子关于规范人伦关系方面看到了孔子思想中仁与礼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笔者的这种观点,在论语中也能够找到相关的验证。在《论语·颜渊》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见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礼与仁也是具有联系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加以探讨和辨证的思考,相信可以对于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加以具体化与现实化。

二、仁、礼关系的辨证分析

我们通过之前对于仁与礼的阐释和描述,我们可以发现仁与礼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依靠,互相制约,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首先,仁与礼应该是仁依靠礼,礼追求仁的关系。礼是达到仁的手段与工具,从之前我们提到过的“克己复礼为仁”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恢复礼乐制度,用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更好地追求德性,从而达到仁;同时仁又是礼所希望达到并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孔子人生哲学中的最高理想。礼是此岸的标准,而仁却意味着对选择和责任感的召唤。礼说明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这样一个事实,而仁却说明了他不只是社会力量的交叉点这一同样重要的事实。用牟宗三的话来讲,就是仁需要向外界展示自身的窗户,而礼恰恰起到了这个

窗户的作用。[2]其次,仁是礼的主导因素,礼是仁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为什么会有礼乐制度呢,是因为人们追求仁,是社会化的普遍性的追求,所以要求整个社会都可以有一种可以达到仁的制度,因此这也就要求了统治者或者说人们普遍接受来实行礼乐制度,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看出,正是仁主导了礼的产生与发展,所以仁是礼的主导要素;同时呢,仁作为孔子人生哲学中的最高理想,是代表了孔子希望人们达到了一种最高境界,既然是境界,那么就如同老子的“道”一样,是描述不清的,境界更多的是人的一种感觉,主观上才能明白的。因此作为境界的仁要能够在民间得到推广与追求,就必须有它的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所以礼的产生正是赋予了仁这样的具体的表现形式,让人民在追求仁的过程中,可以不只是主观上的感觉程度,而是有了一定意义上的客观标准。

三、仁、礼关系的扩展延伸

孔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只是仁礼关系之辩就能引发我们这么多的思考,那么把这些思考放到我们的社会现实生活中,相信将会对我们有更大的启发与反思。所以笔者在这里将仁礼及其关系进行扩展延伸,将其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社会治理的“德治”与“法治”进行联系与比较,用仁礼关系给“德治”与“法治”在社会中的作用带来一些启示与借鉴。

孔子以仁为儒学的基本内容, 纳仁入礼 , 形成仁 、礼结合的仁礼学说,孔子追求仁,同时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仪制度,就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最大程度地追求社会的稳定,巩固多民族融合统一的、礼乐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封建君主政治。[3]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为了维护当时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提出了仁与礼的思想,并对仁礼思想做了辨证统一的说明,从而使得仁礼关系能够更好地指导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孔子当时思想中的仁看作是我们现在的“德治”,将孔子当时思想的礼,也就是礼乐制度,看成是我们现在社会所建设的“法治”。所以我们要辨证地看待“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在这两者的关系中找到合适的契合点,从而更好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法治与德治作为治国手段,是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的关系。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法治建设,又要重视道德建设,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所以这一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也应与时俱进的运用到我国的发展中,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治国”。在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辅之以道德教育的社会作用,为法治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法治教育,加大普法力度;必须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正确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使二者实现科学的完美的结合,共同发挥其治理国家和调控社会的作用。

四、结语

通过我们以上对于仁礼关系的分析说明,并将其进行了扩展延伸。我们可以发现,在孔子思想中的仁礼关系是十分思辨的的哲学问题,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仁与礼的关系方面,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 礼以仁为根据, 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从而引申到现实层面,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法治建设,又要重视道德建设,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维明著.《仁与修身——儒家思想论集》,三联书店,2013.

[2] 薛显赫.《浅析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13.01.

[3] 丁德科.《孔子“天下归仁”的“德治”纲领》,《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23.2.

篇5:浅谈先秦时期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儒家的音乐思想, 要从孔子谈起。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年) , 名丘, 字仲尼, 鲁国 (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礼乐教育家、政治家, 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一生的理想是在新的社会文化条件下, 复兴礼乐, 尊崇周公。其立身于教育, 终老于教育。虽曾从政, 但受排挤不得其志, 无法实现其政治理想, 结果愤而出走, 周游列国。最后返回鲁国, 主要从事乐教以及其他活动, 直至终老。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 教授弟子。孔子的弟子将他的谈话和他与弟子的问答, 辑成《论语》, 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作为思想家, 孔子的美学思想与他的乐教实践经验, 乃至音乐的知识修养有密切的关系;作为教育家, 孔子以礼乐教育为其主张, 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乐教实践, 直至今日, 仍然对今天的文化教育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完全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 实际上就是他在礼乐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其主要内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孔子赋予礼乐新的内核———“仁“

“仁”孔子是从伦理学的角度去诠释的, 他首先体现在与“礼”、“乐”的关系中。由“仁”构成了新的礼乐文化精神, 是以“仁”的实现为“礼”、“乐”的实现前提的。孔子讲求“仁政、施政”, 认为“仁”是一种道德情感, 体现了一种博爱精神, 是礼乐的核心所在。他认为“乐”的实施则是靠“仁”这种道德情感作用。在“礼崩乐坏”的动荡中, 孔子创造性地给礼乐赋予了“仁”这样一种文化精神, 视图用这种博爱的精神来教育人们, 感化人们, 建立理想社会秩序。试想, 如果周代的礼乐中没有“仁”, 那么礼、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孔子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尽善尽美”

孔子承认音乐有思想性和艺术性。他一方面重视音乐的内容, 另一方面重视音乐的形式, 主张内容和形式应该很好地统一起来才是最理想的。他称内容为“质”, 形式为“文”, 认为音乐形式和表现内容要相得益彰。《论语·雍也》:“子曰,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他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 凡合乎所谓仁、德者为善, 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 并首次提出“尽善尽美”的音乐审美评价标准。《论语·述而·八佾》:“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又说:“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矣”。推崇以歌颂舜的文德为内容的《韶》乐为尽善尽美的艺术。孔子认为音乐是作为一种艺术范畴 (美) 和道德范畴 (善) 相对应的, 道德范畴包括“仁、义、礼、信”等儒家伦理学说, 音乐以艺术的形式实现其教化作用, 德也渗入音乐, 使音乐在“美”的基础上融合“善”, 达到“美善合一”。在美学他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奠定了“美善合一”的主张。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道德律的美学思想。

三、孔子的音乐审美主张———“中和”

如何在事物的对立情绪中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状态, 在孔子的“中庸”哲学思想中是最为重要的。孔子认为音乐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 但在感情上要受到节制, 不应该超出中庸的伦理规范。他赞扬雅乐, 认为它“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应是中正平和的, 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强调情感的表现要有节制、不偏不倚, 使内在情感和外在表现处于“和”的状态。孔子提倡雅乐, 反对“郑卫之音”。他说:“郑声淫, 恶郑声之乱, 雅乐也”。提出了“放郑声”的主张。由此可见, 不免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孔子的这种音乐审美主张不但对当时甚至后世的音乐创作、音乐活动、音乐鉴赏等产生重要作用, 而且他的“中庸”哲学思想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深远影响。

四、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教育, 创办私学, 并以礼乐为其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孔子的教育内容, 根据《论语》的记录, 共有六门:礼、乐、射、御、书、数。所用的教材是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教材。孔子认为,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备智慧、勇敢、才艺、礼乐诸方面。根据《论语》所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孔子认为, 人的全面修养不能缺少音乐, 有了其他多方面的修养基础后, 再加上音乐的修养, 才能视为完全。“乐“的完成, 是以诗乐与礼仪学习的完成作为先决条件的, 不但包括对音乐技能的训练和学习, 还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仍然坚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坚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五、孔子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

孔子崇尚“为政以德”, 提倡“礼治”, 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 强调音乐从道德上感化人的能力, 他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他认为礼给人以约束, 用以分贵贱等级, 乐可调和上下关系, 两者配合, 就能充分发挥礼乐作用。孔子认为, 音乐不但可以修身养性, 而且还能起到治理国家的作用, 是进行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工具。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 主张用音乐教化民众, 极力提倡雅乐。在周代, 雅乐的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 主要是让他们通过学习音乐掌握治理国家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

回顾历史, 两千多年来儒家学派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一直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着及其重要深远的影响, 至今被音乐界所认同的音乐美学原理也源于传统。但对于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理解, 去认识, 应该历史地看待问题。在音乐发展变化中, 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大胆发展, 开拓出适应时代步伐的新的音乐美学思想。

摘要: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在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奠定了古代社会音乐美学思想及相关文化心理的基础。不仅从审美的角度认识音乐创作、表演、鉴赏等音乐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并且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角度展开论述, 使其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在思想史上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代表, 进一步阐述儒家音乐思想的主要内容, 旨在为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孔子,音乐思想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篇6:浅谈孔子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

一、对话观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作为人际交流的一种方式, 它不仅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 更是思想火花迸发的渠道。“对话”中的角色, 应该是平等的, 教师是平等“对话”的参与者, 也是平等“对话”的引领者。

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 至今仍不乏鲜活的对话观。《论语》一书, 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录, 也是当今“对话观”教育理念的源头。这里不必搬出孔子有多少的对话理论, 仅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看, 就闪耀着“对话”的光辉, 是孔子对话观教育思想的生动写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用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的劝导来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 态度热情谦和, 亲切大方, 一开始就营造出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接着用“‘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来激发学生自由地大胆真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子路性格坦诚, 有一些鲁莽、轻率, 于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子路不假思索地表达了他的抱负。

冉有的性格则比较谦虚谨慎, 他是在孔子点名之下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求!尔何如?”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观。如果孔子不适时鼓励学生参与对话, 引导学生参与对话交流, 恐怕只有子路独揽发言权了, 也不会有下文更多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对话交流了。这也体现了孔子对话观中的普遍性原则, 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话, 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对话中来。

依据分析可以看出,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具备平等对话的先进教育思想: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师生之间更是平等的。孔子没有把自己的“志”强加给学生, 更没有轻视或贬低学生的志向。孔子一开始并未直言提问, 而是用谦和语气, 解除弟子们在老师面前的顾虑, 引出学生平时的牢骚话, 敦促和启发学生尽情畅谈自己的志向, 故此, 这段“言志”对话流传至今。孔子没有板起老师的面孔, 更没有严肃有加, 唯师独尊, 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 与他的学生一起谈论将来的志向。这里既没有就为什么立志、立什么志、怎样立志等预设, 也没有教师权威的一家之言, 而是心心相印, 娓娓道来, 师生心灵碰撞产生火花, 抖落出来点点滴滴都是韵味。在课堂上孔子始终未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 而是与学生席地而谈, 平等交流。同时他也没有规定固定模式, 更没有打击不同志趣的学生, 而是平等对话, 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将来的向往或追求, 并进行适当引导。语文课堂本身与数学等学科课堂不同, 不求唯一答案。平等对话, 让思想自由驰骋, 如此, 智慧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才能产生。

二、实践观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语文来自生活, 因此应在生活中发现语文, 在生活中实践语文, 从而达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观。

孔子发现了实践学习的妙处, 他除了采取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之外, 还喜欢带着学生去游历,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亲眼所见生活现实, 还能使儒家思想得以推广并发展壮大。如有一次, 子路跟随孔子周游, 落在后面, 碰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扛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 五谷分不清, 谁是老师?”说完就把拐杖插在地上, 锄起草来。子路恭敬地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便留子路住宿, 忙着杀鸡做饭给他食用, 还介绍自己两个儿子见了子路。第二天, 子路赶上了孔子一行, 把自己昨天的经历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再拜见他。孔子重视实践, 提倡学以致用, 这一点其实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孔子还认为应“学而时习之”。“习”的本义是“鸟数飞”, 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认为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书、数都需要实践才能掌握, 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 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孔子的这种“实践观”其实就是强调语文来自社会生活, 我们学习语文不能脱离活生生的生活实际。所以, 笔者认为, 语文综合实践课尤为重要, 绝非走走形式, 应适当地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生活, 在实践中感悟语文, 学习语文。

三、个性观

新课程理念强调个性化教育, 即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 情感和生理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 重视个体间的差异和特长, 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作为“东方圣人”, 孔子深刻认识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他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孔子一生三千弟子, 七十二贤人, 其中不乏个性鲜明的学生, 他几乎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 这可以说就是个性教育的基本含义。孔子曾说过:“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这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彰显了教育个性化特色。颜回、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 但子贡自己说他只能闻一知二, 颜回却能闻一知十, 因此, 孔子对待子贡和颜回的教育也不同。孔子对颜回讲的道理是很深的, 当孔子认识到子贡的学识也精进了一层后, 与之对话的深度也由此深入了一层。可见, 孔子了解到学生的个性特点,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何尝不是新课程个性化教育的典范和渊源呢?因此, 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差异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四、创新观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创新, 也呼唤教师的创新。孔子的教师观就体现出了要求教师创新。孔子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对学生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孔子更多的是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举一隅之“故”, 却不能反三隅之“新”, 则不是好教师;教师不能“循循然善诱”, 不能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 则不是好老师。孔子教师观的内核其实就是一个启发、诱导、促进。孔子在教育学生时, 善于引导学生, 设置情境或角色换位,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才会有创新火花迸发。“愤”, 朱熹说是“心求通而未得”;“悱”, 是“门欲言而未能”, 这就是教育的契机和火侯。孔子扮演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 十分注意把握火侯, 采取不同的启发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乐于探究, 勇于创新, 能够举一反三,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善于启发、懂得创新的老师, 可以说, 是学生之大幸, 也一定会为学生所喜爱。

综上所述, 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是人类教育思想最高的几座山峰之一, 但它不是险峻而高, 而是平坦而高, 任何人只要愿意, 都能攀上这座平坦而高耸的大山, 成为优秀的教师。

篇7:浅谈柏拉图和孔子的和谐思想

关键词:柏拉图,孔子,和谐思想

一、各自产生的背景。

(一) 柏拉图和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 从其父亲的族谱上可以推出雅典古老的帝系, 其母亲的出身也不一般, 其母祖辈和雅典的执政官有血缘上的关系, 可以说柏拉图出身名门望族, 这样的环境让柏拉图耳濡目染, 而父母公职人员的身份更直接影响了柏拉图一生的思想, 也成就了他为国家之崛起而著的《理想国》。可以说年轻的柏拉图对政治充满了热情, 一直把自己当成未来的政治家和立法者, 但是生不逢时, 柏拉图时期的雅典处于政治的急剧变革时期, 尤其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 雅典一片混乱, 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都说时势造英雄, 此时的柏拉图仍然渴望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番政治事业, 更是以拯救雅典为己任。然而现实的状况并不如柏拉图想象的那样乐观, 最终, 柏拉图并没有在政治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政治上受挫的柏拉图, 内心挣扎无助, 开始为苦闷的心灵寻找出口, 于是他转向教育, 建立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理想国。

(二) 孔子和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孔圣人的出身和柏拉图颇有几分相似,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丘, 圣人之后”。但是从历史上记载, 我们不难看出, 孔子出生时, 其父叔梁纥只是一个没落贵族, 母亲颜氏出身为“曲阜大旅”, 自幼年就练习祭祀礼仪, 这也为孔子日后重新加入贵族行列奠定了基础, 而步入贵族行列的孔子, 其阶级性十分明显, 他用封建贵族的做法来讲做人的道理, 是封建贵族思想的代表。但是在阶级性这一点上, 我们学者不应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孔子, 因为这样的身份特性让我们的孔子并不是一无是处, 正如古希腊学者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一样, 我们并不能因为他维护奴隶制度而偏激的否定了他在思想史上的伟大贡献。孔子生活的大环境是一个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 “春秋以降, 礼崩乐坏, 政权下移, 民心不古”, 当时的当权者周天子权威不再, 逐步失去驾驭诸侯的力量, 诸侯纷争混乱, 出现了一系列违背礼仪的“臣弑君, 子弑父, 少凌长, 庶废嫡”的行为, 人与人, 以及人的内心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状况, 关系日益紧张。

两者有关和谐的构想

当社会严重缺失一种信仰的时候, 最先触知到的往往是哲学家们, 乱世中的柏拉图和孔子更是敏感而深刻的感知到了和谐的重要性。所以在他们丰富而宝贵的思想中, 我们可以容易而清楚的找寻到和谐思想的身影。虽然它们都被后人定义为和谐思想, 但是柏拉图和孔子的和谐思想是不同的, 而以他们的和谐思想为基点, 找寻它们的可贵之处, 对当今我们与时俱进的建设和谐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柏拉图的和谐思想

从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便可得知, 他把人们分工合作, 整体和谐稳定作为理论的基本内容。我个人认为, 当一个社会处于一个极端的状态下时, 容易诱导人们的思想反叛到另一个极端。由于柏拉图目睹了其所在的社会无政府主义的弊端, 于是他设想了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 权力垂直的组织机构, 那真是一个专制到可怕程度的一个社会。在他理想的国家有三个等级——即由天赋之黄金、白银、铁、或铜的灵魂而决定的最优秀的哲学家, 勇敢的护国者或者军人, 以及大多数的下等人。而在人数最多的下等人又分为农夫、商人、鞋匠和水手等一般民众。在柏拉图的思想里, 三个等级应该恪守本分, 各司其职, 在这个理想的5040个人的世界里, 哲学王当然是不可置疑的世界之王, 他是智慧的化身, 卫国者则是勇敢的化身, 人民是节制的化身, 能做的只有忍耐, 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在这样的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 每个人安于自己的位置, 完全与民主绝缘, 哲学王是独裁者。柏拉图认为这样的国家运转起来, 就是一个理想中的和谐社会。但我认为, 这完全是一个真空状态, 是经不起现实推敲的, 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 我们不能完全通过专制控制其思想, 这样的理想又是一个极端状态, 正如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说过,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可以说柏拉图式的和谐是与人身依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他的社会中, 民主是被贱视的, 独裁, 只有独裁才具有唯一的合法性, 这样的建立在不自由基础上的和谐同样有悖于现代理念。而对柏拉图的《理想国》,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胡晓燕在《政治学研究》也发表过自己的观点, 柏拉图是眼睛向两个方向看的哲人 , 向一个方向看真实和谐的理念世界, 向另一个方向看矛盾冲突的现实社会。面对希腊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状况, 柏拉图集前人思想之大成, 第一个提出系统精微的和谐社会思想。他的和谐社会观要义为:人的完善是和谐社会的旨归, 政治中庸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第一要略, 正义则是贯穿全部思想的总原则。

孔子的和谐思想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让世界更形象生动的品味了中国的底蕴深厚的和谐思想, 《论语》有曰:“礼为用, 和为贵”。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盛誉世界, “和为贵”正是其礼仪文化的思想精粹。我们讲求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 “同一世界, 同一梦想”的中国北京奥运理念, 正是这一文化的延伸。孔子的“仁爱”、“和为贵”、“和而不同”也是现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传统美德。在孔子言论中,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关于和谐的耳熟能详的经典句子, 如与中庸精神相配合的立场和思想, “和而不同”、“过犹不及”、“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忠孝之道, 我认为孔子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 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 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我个人认为孔子讲“和”的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所依托的宇宙结合起来、贯穿起来, 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 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 孔子认为, 人类若不敬畏自然, 违背自然规律, 最后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 重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认识, 并且利用自然的规律为人类谋福利。孔子不愧是有远见的圣人, 难怪乎, 现代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法国召开的大会上说, 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 就要从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三是崇尚“中庸之道”, 孔子说:“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 其最经典的语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大致意思是喜怒哀乐是人的情绪, 当他们还在人的内心积蓄没有发泄时, 人的内心是虚静澹然的, 是为“中”;而当它们向外发泄, 且适中而有节制的时候, 人的内心就处于中正和谐的境界, 这叫做“和”。

三、柏拉图和孔子和谐思想的不同之处

从上述柏拉图和孔子的和谐思想来看,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两者的区别, 柏拉图把和谐的侧重点放在大的社会面上, 认为通过严格而森严的等级, 把国家和社会机械的看做是一个机器, 只要各部分按照自己专制的管理加以运行, 就会出现一个理想的和谐状态。但是柏拉图的和谐思想忽视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关心, 人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完成指示命令的没有思想的机器, 所以这样的理想只能存在理想国中。但柏拉图在自己的哲学理论中也提出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和谐社会, 柏拉图的和谐社会就是灵魂的和谐,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塑造他们的灵魂和培养他们的智慧、勇敢和节制德行, 通过教育不仅要培养公民的个人灵魂, 而且主要是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理想国的蓝图。柏拉图如是说: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 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让他们不致各行其是, 把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不可分的城邦公民集体。这样的字眼看起来, 好像也是对人内心和谐的极大关注, 但是柏拉图的这一切听起来美好的事情都必须按照他的正义来安排,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等级, 要严格按照等级来行事,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有限度的冷冰冰的伪和谐。

当下, 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 人们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内心也越来越不和谐, 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惨剧, 引发我们越来越多的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国家也与时俱进的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 在季羡林老先生95周岁时, 温总理去看望他, 季老也提到了和谐这个话题, 季老强调:我们讲和谐, 不仅要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还要有人与内心的和谐。在早期的《管子.兵法》中也提出“和合和谐”指出人内心的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 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国家, 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与荣誉, 否则就会被自己的内心所囚禁, 从而将自己置身黑暗之城。而无论是柏拉图还是我们的圣人孔子, 他们的和谐思想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作为后人, 我们要做的是汲取他们的哲学精华来荡涤心灵, 让自己成为和谐社会中和谐的幸福因子。

参考文献

[1]陈晓军, 《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思想之比较》, 苏州大学附中, 2007年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2]王立宗, 《孔子与柏拉图知识观比较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论文, 发表于2007年5月

[3]《近四十年来孔子研究论文选编》, 齐鲁书社1987年版

上一篇: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工作计划下一篇:美国给女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