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2024-05-27

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09-24 14:33:00 ]作者:韩晓黎编辑:studa20

[摘要]本文探讨分析了目前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关键词]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缩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我们积极深入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调研,研究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1.调研内容。(1)调研目前企业人才学历层次和比例的基本情况。(2)调研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规格内涵的介定情况。

2.调研方法:调研组以座谈、数据统计、下发问卷等形式,对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及比例、专业人才比例、企业用工需求、合作办学等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企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用人需求现状分析

1.学历结构和比例分析。根据对某大型国有企业170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以得知其学历结构。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接近40%,成为企业技术工人的主体。职业学校学生除了能从事该企业基本组装等工种外,在专业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专业技能等级及对应的比例分析。根据对1700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人员根据从事的岗位不同,其职业资格证书一般分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两种。

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具有三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占21%,中级占46%,初级占22%,无技术资格占11%。企业技术工人持有五个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不同等级对应的比例如下,初级以下占72%、中级占14%、高级占10%、技师占3%、高级技师占1%,从初级到高级技师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布。目前企业的技术工人中,技术等级比例不够合理,初级及以下比例过大。

3.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与专业工种分析。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要不断更新、不断升级,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一切促使企业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但职业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差距,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同时,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还远远不够,部分企业急需专业工种有机械加工、农药化工、仪器仪表、锅炉、铸造、焊接、食品加工、话务员和营业员等,无论在质量与数量上职业学校都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1.企业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调查显示我市企业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初、中、高排列为74:16:10,按照国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结构,企业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2%。企业员工缺乏现代企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办学空间,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2.企业需求的专业工种和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错位。因为职业学校专业制约和市场用工需求有偏差,导致学生的就业率并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受企业的欢迎,造成招

生与就业两大难。而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制约着自身发展,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员工素质有差距。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要求较高,但在部分就业的中职生的身上还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欠缺,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较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改革上进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调查企业中管理岗位的领导往往说不出我市各职业学校的特色或品牌专业,对于曾合作过的学校也只能说出与之合作的几个专业。根据国务院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提高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职业学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招生就业,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生产实践,都需要与企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四、对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加强校企专业对接。学校要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力求做到“设置一个专业,培养一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积极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针对企业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按企业需求实现校企联合,松散型、紧密型、合一型均可。

2.塑造高素质、重技能的劳动者,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以就业为导向,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塑造学生职业形象的基础,以公益劳动为塑造学生职业素养突破点,缩短毕业生适应企业工作的时间,使毕业生尽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3.加强职业学校教师深入到企业进行自身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锻炼,通过零距离接触企业,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提高对教学的指导性。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深入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确定市场需求的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适应新型职业学校课程的教学要求,为培养企业需求的优质人才。

篇2: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农安县职业教育中心语文组 马丽晶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去的人才资源配置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一方面市场所急需的人才非常紧缺,另一方面又有不少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形成新的失业群体。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因地制宜,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本文探讨分析了目前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关键词]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调研报告

一、基本思路与方法

为使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缩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我们积极深入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调研,研究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关系,为职业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专业调研和准确定位。

1.内容。(1)调研目前企业人才学历层次和比例的基本情况。(2)调研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人才规格内涵的介定情况。

2.方法:以座谈、数据统计、下发问卷等形式,对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及比例、专业人才比例、企业用工需求、合作办学等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企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用人需求现状分析

1.学历结构和比例分析。根据对某大型国有企业1300多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以得知其学历结构。在企业的技术工人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接近35%,成为企业技术工人的主体。职业学校学生除了能从事该企业基本组装等工种外,在专业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均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专业技能等级及对应的比例分析。根据对1300名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人员根据从事的岗位不同,其职业资格证书一般分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及技术等级证书两种。

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具有三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中高级占19%,中级占43%,初级占26%,无技术资格占12%。企业技术工人持有五个级别的技术等级证书,不同等级对应的比例如下,初级以下占70%、中级占13%、高级占11%、技师占5%、高级技师占1%,从初级到高级技师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布。目前企业的技术工人中,技术等级比例不够合理,初级及以下比例过大。

3.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与专业工种分析。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品要不断更新、不断升级,需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先进的生产设备,这一切促使企业必须拥有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但职业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差距,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同时,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还远远不够,部分企业急需专业工种有农药化工、仪器仪表、锅炉、铸造、食品加工、话务员和营业员等,无论在质量与数量上职业学校都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三、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1.企业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调查显示我县企业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初、中、高排列为71:19:10,按照国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结构,企业技能型人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人员占技术工人总数的50%。企业员工缺乏现代企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职业学校在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等方面有很大的办学空间,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如某企业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生产线,这些设备由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发,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维护人员不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还要进行设备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这些维护人员就必需具备机电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在这些场合,复合型的技能人才企业更需要。

2.企业需求的专业工种和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错位。因为职业学校专业制约和市场用工需求有偏差,导致学生的就业率并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职学校并没有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不受企业的欢迎,造成招生与就业两大难。而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制约着自身发展,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的实际员工素质有差距。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要求较高,但在部分就业的中职生的身上还存在着职业道德教育欠缺,敬业精神不强,责任心较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改革上进一步深化。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有:树立准确的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教育等。

4.校企合作关系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在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受调查企业中管理岗位的领导往往说不出各职业学校的特色或品牌专业,对于曾合作过的学校也只能说出与之合作的几个专业。根据国务院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提高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职业学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招生就业,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生产实践,都需要与企业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四、对推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大力加强校企专业对接。学校要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学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使学校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相吻合。在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上,力求做到“设置一个专业,培养一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积极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针对企业特点,制定培训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在职

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按企业需求实现校企联合,松散型、紧密型、合一型均可。例如,(1)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内容。

(2)专业教学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思想,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课题,创设“生产情景”,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3)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支持,学生在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2.塑造高素质、重技能的劳动者,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以就业为导向,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塑造学生职业形象的基础,以公益劳动为塑造学生职业素养突破点,缩短毕业生适应企业工作的时间,使毕业生尽快地进入职业角色。

3.加强职业学校教师深入到企业进行自身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锻炼,通过零距离接触企业,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提高对教学的指导性。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深入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在确定市场需求的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各方面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适应新型职业学校课程的教学要求,为培养企业需求的优质人才。为了更好地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

篇3: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一、加强职业教育与人才培训是实现就业工程的有效途径

人类正步入一个以人力资源占有、开发与使用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 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已被企业所公认, 人力资源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江泽民曾说过:“实现科技进步, 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 关键是人。”他还进一步强调指出:“新机遇、新挑战、新科技、新发展, 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将人力资源的潜力转化为现实发展的优势,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 特别要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 加快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与培育。”我们认为, 职业教育与培训, 正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它有一个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简单到复杂, 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工作需要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即使合理的知识结构也是相对而言, 不会一成不变, 因而应适时地进行调整。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 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参与国际竞争时赖以依靠的比较优势之一。我们必须发挥人力资源在数量上的优势, 改善其在质量上的不足, 以此来弥补我国在人均资源和人均资本方面的劣势。但近年来我国就业趋势日趋严重,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和改革经济体制, 这是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长久之计, 它将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突破口。具体来说, 职业培训的作用表现如下:

(一) 显性失业的解决依靠职业培训。

显性失业是指进入劳动年龄, 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 不能结合的现象。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城镇青年“待业”, 少数因合同期满被解聘的职工和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被开除或辞退的职工, 以及因企业经营不善而破产所造成的失业等几种情况。近年来, 我国显性失业人数呈上升趋势。在知识、信息时代, 技术设备更新很快、新兴行业不断出现, 如果就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下, “有活想干也干不了”。要适应中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 就必须通过培训来提高现有失业的技术水平, 使他们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就业与再就业, 这也是解决就业与再就业的根本出路。因此, 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解决显性失业的战略措施。

(二) 隐性失业的解决仍依靠职业培训。

隐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内容上的结合或结合得不充分、不合理的现象。其典型特征是:劳动者名义上就业了, 实际上却很像失业或半失业。我国的隐性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二是就业不足, 劳动者能够工作的时间比他愿意工作的时间要少。我国的隐性失业很大部分是体制造成的, 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政策性吸收就业人员太多, 这是隐性失业的重要来源。国有企业在走出困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 减员增效是首要的措施。因此, 必须存在一个隐性失业变为显性失业的过程, 国有企业要走向市场必需建立自己强大的技术工人队伍, 所以, 在岗、转岗培训是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战略措施。教育培训与就业之间有着生物链一样的关系, 昨天的教育培训决定着今天的物质生产部门及科学技术水平, 同时决定着相应素质的就业者。教育培训必须与物质生产部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协调, 才能保证就业的高水平和高质量, 也才能打破就业———下岗———再就业———再下岗的恶性循环。

今天, 再就业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意味着找到曾经从事过的工作, 而是要从事新的工作, 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 甚至于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有一位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十几年的博士, 在多次经历过“美式下岗”后, 深有感触地说了一句使我们深受启迪的话:“没有职业的稳定, 只有技能的稳定与更新”。有的人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 无需再“充电”, 换哪个门庭都能干。殊不知, “终身职业”的时代正在逐步消亡, “终身教育”的时代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实践证明, 每当一种新的技术替代原有技术的时候, 总要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 乃至新兴的行业, 如果我们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原有的“一招技能”上, 那么, 很多求职者就有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弃儿”。面对时代的挑战, 想要成为新世纪合格的就业者, 求职者就必须让就业的过程, 成为一个不断学习与提高的过程, 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变“一技之长”为“多技之能”, 变“单一型人才”为“复合型人才”, 做到“学一专二精三”, 实施技能储备, 以变应变, 才能始终把握主动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培训的特点和意义

众所周知,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空前加快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 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越来越集中到人才的竞争上, 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愈显重要。因此,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已经开始制定实施积极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并将之作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锐利武器。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 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到德国经济的后来居上;从战后日本的迅速恢复到美国经济的称雄于世, 无不是这些国家优先发展科技、重视教育的结果。

(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劳动手段的科技含量将不断增高。

一是劳动主要不是靠手进行的, 而是靠脑操纵知识进行的;劳动工具不是劳动者手的延伸, 而是劳动者脑的延伸;劳动者的区别不是工农商学兵, 而是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劳动者以及应用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劳动者。二是劳动组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在一个固定的时间, 固定的群体, 按特定的劳动纪律从事集体劳动的组织形式将为数不多。三是职业的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职业朝着“大”与“模糊”的方向发展。全社会主要是以高科技、创新知识、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服务, 即多数人从事创新知识, 运用新知识提供的服务, 就是少数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 也不是靠所生产的物品增加收入, 而要靠服务增加收入。

(二) 知识经济时代, 开发知识服务劳动能力, 决定着我们今天职业技能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是职业技能的概念已不是某一岗位的操作能力了, 而是一种高度浓缩的现代知识和传统技能高度一体化的技能。二是由于在知识经济下, 知识的更新十分迅速, 所以知识服务劳动所需要的劳动技能也必须不断更新, 由此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转换劳动能力的能力。三是劳动能力的开发程度, 取决于劳动者自身是否自觉地付出努力。从以上分析来看, 教育内容也要以广知识、强技能、多方向、厚基础的原则来规范。知识经济下, 教育培训不再被看作只是一项管理费用的耗费, 而是一项生产性资本投入, 现代教育观念把教育培训看成是信息时代各国在世界上谋求生存、发展、争雄的第一位的战略产业。人们将完全改变“传统学校教育”、“终生一次性教育”、“少数人受教育”等旧有思想, 树立起“人民终身教育”、“知识就是力量”等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 促使人们重新界定教育培训的概念, 用发展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 去对待和迎接现实和未来的职业生涯。知识经济下, 教育形式的发展;对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要高度浓缩, 科学组课, 轻推导, 重结论, 主要落实在应用上, 使有限的人生, 能更早地掌握更多的人类知识文明。对专业技能培训要模块式, 一项技能一个模块, 突出工艺流程, 简捷明快, 边学边干, 便于操作, 易于自学。不同的模块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灵活组合。加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技能训练从盲目的、枯燥的重复操作中解放出来。

(三)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我国培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共存。

挑战:一是必将导致企业对培训教育的主客观需求日趋丰富多样, 并因之对其规模、速度及类型能否适应、满足这一需求提出挑战。二是对其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提出挑战。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不仅要求员工成为相应知识、技术的继承者, 更应成为知识技术的创新主体。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立足并能获得发展的, 应是高素质的人才。三是知识经济对培训教育的课程设备提出了挑战。在课程种类上, 需要增加信息科学等方面的课程, 课程内容中陈旧部分需要改造和更新。机遇:职业培训市场前景广阔。人们可能不得不适时地变换职业、岗位, 不得不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每一种职业、每一个岗位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 在转岗的过程中, 每一位在上岗之前都需要接受职业培训。并且,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发展, 在职者也需要接受各种职业培训以迎接各项工作的挑战。这种职业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职业资格考核培训, 也可以是职业水平等级考核培训。职业培训将发展为职前教育、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紧密结合的一个连续教育过程。

三、加强人才培训是把企业做大做强的现实要求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 企业规模小、生产能力小而散, 缺少带动相关行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高素质人才作支撑, 企业人才总量小、结构不合理,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企业中大多数人未进行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金融等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特别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 对企业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更为迫切。从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看, 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 企业要发展外向型经济, 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流, 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人才保证, 就企业而言, 要有一批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 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环境, 使企业具有应变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要懂得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熟悉国际贸易渠道, 深知交际和谈判艺术, 会同外商做生意的经营销售人才;要有能设计符合国际标准, 质量优良, 性能先进, 适合国际市场需求产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对此,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 尽快采取措施, 有针对性地加快企业人才培训, 更好地参与国际国内竞争。

加强企业人才培训是增强我国企业核心能力, 组织培育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把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的现实要求。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型和粗放性特征:企业技术与装备水平低, 技术开发、创新力量弱, 生产设备陈旧, 生产的产品档次较低, 传统产品、初级产品多, 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高出口创汇产品少, 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 产品低价竞销, 企业效益低下。而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产品开发、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市场开拓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 企业要做大做优做强, 关键是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以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核心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具能动生命力的资源, 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 现代企业要发展, 关键在于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出产品前先出人才”这将永远是企业发展的至理名言。

四、职业培训应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

职业培训必须始终坚持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培养开拓、创新、进取和竞争力强的企业适用人才。21世纪的人才除了应该具备“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品德素质”外, 还必须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五种“广泛的能力”, 也就是: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运用信息方法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为此, 应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 切实解决培训中“供”与“需”相脱节的问题,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及时更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机构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以学校为依托, 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各类培训。

企业培训工作要以企业工作为中心, 努力使培训更贴近生产、服务生产, 使培训成为生产发展的持续动力。把《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 (试行) 》和世界贸易组织基本规则的“双基”培训, 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 开展电子商务、资本运营等专题性的适应性短训。使企业领导人员对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新知识, 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 以提高经营决策水平。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培训”, 使培训由初级向中级、高级发展。对大中型企业总经理、董事长、工会主席等人员的培训, 可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 邀请国内外有实际管理经验的教授或成功企业家进行安全式教学, 研究和切磋一些成功企业的改革和微观经营管理的经验。对企业后备人员培训, 可采取三月至半年 (脱产、半脱产) 培训的形式, 较系统和综合地讲授一些工商管理的核心课程, 使他们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对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培训, 可采取各类长短不一、培训内容不同、时间灵活安排的形式, 重点开设一些针对性强、实用性较高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 使他们的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 坚持主动式、引导式教学方法, 避免被动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员积极引导、启发学员, 学员主动思考、探讨;课程生动活泼, 既有老师讲课、答询, 也有学员串讲互动;课堂既可在教室, 也可设在公司、工厂、机关;专家学者讲课与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授课相结合。

我国企业职工教育大致经历了复兴———改革———不断发展的一条道路。要总结过去, 坚持好的, 批判传统僵化、教条和过时的东西, 进行改革创新。当前, 在职业培训领域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对新生劳动力在就业前普遍进行1~3年的职业培训, 使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掌握相应技能再就业, 从而既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又减少劳动供给, 缓解就业压力。二是积极开展在职职工培训, 以岗位培训为重点, 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培训,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探索培养既掌握高超技艺、技能, 又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的技能和智能的复合型人才, 加快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三是大力加强面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作为积极就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大组织和政策扶持力度,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四是加快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目标, 以职业资格证书引导职业培训更好地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衔接, 优化职业队伍技术技能素质结构, 全面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

篇4: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下文简称职教)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地位凸显、作用突出。职教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培养了技能型人才、支撑了我国信息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它的普及对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就业、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框架已经形成,职教发展在这个政策体系里展开。首先,职业教育发展基于教育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三部法律。第二,国务院分别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的职业教育会议。第三,国务院发布了两个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门共同发出了职业教育改革意见等三个文件。第四,在“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明确表示要投入1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建设。这一百亿元主要应用于学校建设、实训基地装备、教师培训这三块信息化的建设。这个政策框架基本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以及经费保障措施。

这几年职业教育通过大力发展,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第一,职教思想的转变,由政府的引导向宏观管理转变;由以学历为主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第二,办学方向的突破,职业教育不仅是学历教育,更强调了服务性,是对社会人才的呼应。第三,教育规模的突破,在2005年到2006年,职教每年扩大招生100万人,今年扩大招生50万人。第四,教育质量的突破,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节点是毕业生就业的情况,目前中职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首次就业率达到68%。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教育公平也得到进一步实现。国务院提出制定2020年国家教育发展改革纲要,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修改《职教法》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推进力度。下一步职教的质量提高显得更加重要,教育部等也为提高职教质量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二、信息化需求、供给与发展的生态循环

职业教育主要从八个领域推进信息化建设,这些领域的发展情况要看现在的需求供给及今后的规划情况。

1.硬件基础设施

(1)基本需求:现有15000所职业类院校,大约有50多万个教室,当年招生达到810万人,在校生达到2400万人,在校教师80万。这些人群和机构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是相当大的。

(2)目前从建设的情况看,当前职教供给PC机达到230万台,每一百人拥有11台,每年新增40万台。70%的学校建成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电化教室、电子阅览室。60%的学校建成了不同规模的校园网。

(3)发展趋势:对硬件的需求非常大。

2.软件信息资源

(1)基本需求:职教专业现在分13大类,83个重点专业,270个专门化专业,上千门具体的专业。

(2)当前供给情况:国家开设了一系列远程开放性的课程,覆盖了18个专业门类。国家推进“国家数字化职业教育资源库”,数字资源在增加。今后特别要提高专业课的质量。

(3)职业技术发展的特色:建设应该更深更广,特别是深度教育已经走在了前列,

3.仿真训练平台

(1)基本需求:协助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教育模式的完善,仿真实习是实践性培训所需求的。尤其加工制造业在校生数最多,对仿真的应用也很大。

(2)当前供给:在汽车制造、会计等专业上都有很多的应用。仿真软件都有很成熟的供应商,基本学校提出需求,国家都给予支持。

(3)发展趋势:这是信息手段应用到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国家现在也组织相关专家建立虚拟仿真平台的开发标准。

4.专业实训基地

(1)基本需求:据目前统计,中等职业教学中有400万人学习信息技术专业,占到职业教育总人数的20%,在这个专业中加强投入是值得的,收入效益也是最好的一个专业。职教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作为重点建设。

(2)当前供给:计算机、网络技术等50个实训基地由国家来支持。

(3)发展趋势:加强IT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信息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不仅国家加大投入,地方上也要大力支持。

5.教师IT培训

(1)基本需求:职教现有80万教师,信息技术的提升非常重要。

(2)当前供给:各省组织培训、学校自主培训、国家组织培训都在进行。

(3)发展趋势:希望通过各类培训提高校园信息主管、技术人员、教师辅助教学、专业教师等的能力。

6.职业技能比赛

(1)基本需求:该活动针对400万至2000万学生、80万教师。

(2)当前供给:自2002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举行了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效果非常好。

(3)发展趋势:实现一年一届;“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

7.远程职业教育

(1)基本需求:远程教育可以让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

(2)当前供给:中央层面,教育部通过扶持电大来开展职业教育学历的教育,也通过扶持地方来开展面向农村等技能人才的培养。按照国务院信息管理办法的要求,通过审核批准让20家企业开展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和卫星网络的远程教育培训。

(3)发展趋势:今后教育部将继续扶持相关工作,在2020年发展纲要规划中提出发展远程手段建立示范性的远程学校,特别要面向农村开展远程职业教育。

8.管理信息系统

(1)基本需求:从2005年到2006年随着职业教育的扩招,传统的管理手段难以适应,不仅是师生的管理需要信息系统,政务的管理也需要信息系统。

(2)当前供给:教育部已经开发并使用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国家级重点学校评估远程填报系统、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

(3)发展趋势:下一步教育部要统筹考虑,进行全民规划职业院校信息系统的建设。

三、今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1.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与模式

(1)发展体制:要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合作共赢”的发展体制。

(2)运行机制:要实行“国家标准、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建设应用机制。

(3)建设模式:需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模式。

2.职业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

(1)加大职业教育经费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2)适时设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题项目。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广泛吸收社会多种资源。

3.规划之中的建设项目

在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都要渗透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的发展来支持项目的发展。?筅

篇5: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一、布局现状随着出生人口下降,生源结构逐步呈倒金字塔走向,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增大的趋势,我县从1997年来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较大辐度调整。先后撤、并普高三个校点、初中30个校点(其中乡镇初中23所)、村小170所,并于2001年实现高中全部集中县城。目前,全县有建制学校109所。包括普高3所、职高1所、初中25所、中心小学69所(下辖村小167所)、特校1所、幼儿园2所和主办中等职业教育,兼办少量普高、初中、小学班的纯民校8所。非建制公、民办幼儿园、学前班点314个。学生总人数131396,其中县外生4623。具体为普高11886人、中职(含大专班)3986人、初中32972人、小学67509、幼儿园和学前班14991人、特校52人。从分布看,普高、中职集中县城。初中县城4所、学生8800人,中职初中班377人,占28%;乡镇21所、23795人,占72%。小学县城3所、6933人,国茂、燎原612人,占11%;乡镇中心小学66所、44796人,占66%,村小167所、15168人,占23%。通过调整,收缩规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布局分散、弱校过多的状况,促进了教育资源整合、质量提高和优势打造。

二、问题分析不适应生源结构变化趋势。随着出生人口下降,我县小学适龄儿童逐年递减。据不完全统计,7岁儿童2004-2009年,分别为9131、6746、5863、5377、4992、4314人,预计2010年后大致稳定在4000人左右。6年后小学生总数30000、9年后初中生15000人左右,比现在下降50%以上。现有乡镇学校分布散、数量多、生源少、容纳率低。村小尤为突出,校小、班少、学生不足的为数不少。每校1-3个班的分别为19、42、36所,占总量的11.6%、25.7%、21.6%,班平不足25人(国家规定25-30人)的67班,占13%。安居波仑、金星、葫芦村小各2个班,学生仅19、22、31人,最少的班9人。同时初中学生总数不足1000人的11所、500人的4所,双山中学仅159人。这类学校虽然解决了学生就近入学,但因规模太小,基础太弱,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师资、设施、管理等内部结构难以优化,只能低水平维持。如不调整,随着学生减少,这种资源浪费大、办学水平低的态势还会加剧。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较低。目前,多数学生在乡镇就学,由于财力所宥,布局分散,有限资源利用不充分,乡镇不少学校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环境,特别是文化大环境无法与城区学校、窗口学校相比,一些薄弱学校甚至可以说相差天壤。不少村小教师难配套,都是包班教学,全能包打包唱,加之教学设备设施差,无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总体不高是我们的现实。基础教育优势潜在下滑。恢复高考以来,我县基础教育领先全市,创建了骄人的业绩。我们提出建设教育大县目标,主要是基于基础教育优势。但随着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向现代化、素质化转变,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单纯升学率领先已无优势可言。新的教育观、人才观重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而教育梯次缺乏整体协调发展,特别是小学、初中段教育资源未实现优化组合,成为我县素质教育推行成效不突出,教育质量上新台阶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基础不牢,塔尖动摇。近年,乡镇学校质量普遍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优质教育量小、面窄,加之中考联招冲击,高中已出现优生危机。不仅全市领先地位岌岌可危,还有可能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教育向高层次发展,影响铜梁人才培养,影响教育大县奋斗目标的推进。优质教育需求矛盾突出。随着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激增,我县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加大,初中、小学尤为突出。初中看巴中、小学看城区几校,以致小学、初中生源向城区涌流,成为势不可挡之潮。这是社会渴求优教,优教供难应求矛盾突出的反映。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普九全县在乡镇兴建了不少校舍,教育基础设施大改观。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仅数年时间,一部分崭新的、债务未清的学校就已闲置,随着生源递减,这种状况还将继续。如果继续按普九模式发展,今后还将重蹈旧辙,形成新的分散投入,重复建设,浪费有限资源。

三、调整对策鉴于上述问题,建议适时调整全县小学、初中布局,逐步实施相对集中办学:即小学集中乡镇,初中集中县城。通过集聚资源,优化结构,促进教育全面提质,推进教育大县建设。集中办学有利于推进教育大县建设。建教育大县,既要体量,更需质量。体量我们仅有一定量的普教、中职,没有大学,谈不上规模大、门类齐;质量还没有形成突出特色、绝对优势和对外辐射强力。但毕竟我们有基础教育的相对优势,吸引了近5000名外地学生来铜就读,这是建教育大县的根基。通过调整,改变布局分散,提高办学水平,做强优势,打响品牌,增大引力,形成区域性基础教育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向高层拓展,兴办高等教育,建设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县。集中办学有利于整体提升办学基础。教育设施、师资等集中,避免分散造成的高耗低效运作。通过资源优化组合,有利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别。集中办学,还有利改善教育环境。在现代社会,城市的人文环境大大优于农村,而人的社会性决定环境影响至关重要。学校向城镇集中,教育大环境层次提高,学生从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接受良好熏陶,更有益培育他们健康成长。高中集中县城,基础整体提高的成效就说明了这一点。2002年秋期以来,少数乡镇小学积极探索生源减少,校点收缩

后集中办学的新路子,试办了寄宿制班,教育环境改善、质量提高,学生、家长普遍支持,社会反映很好。但宥于校舍、特别是学生宿舍不足,推广困难。若初中逐步集中县城,空出的校舍办小学,村小集中集镇,定位高起点,投入集聚,优化发展,我们的办学基础必然整体上台阶。集中办学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多年普及教育的奋斗,解决了大家有书读、有学上的问题。但随着现代经济、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人力资源逐渐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进步的重要因素,文化素质成为个体竞争发展的最终实力。人们已不满足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择校成时尚,举债读名校,成了政府不导而火的现象。从普及向优质转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谁把握了先机,把优质教育蛋糕 做大,谁就会占领教育发展的制高点。集中办学,人力物力集聚,有利于师资、设施、管理等内部结构优化;教师工作、生活环境改善,有利于充分调动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小校、弱校自然消失,多数学校办学基础基本同等,有利于良性竞争,增强活力,加快发展。这些都是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兴办好校、名校的必要条件。通过努力,变优教优校数枝独秀为百花竞放,满足社会需求,推动教育向更新更高的层次发展。集中办学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集中城镇,有利促进城镇文化,强化中心地位,增大对农村的带动、辐射和吸引力。集中办学有利于增加城市人口,扩大城市消费,加快城市建设,带动三产发展。教育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潜能巨大,发展持久。近年,教育调整,集中办学给巴川城区带来的生机显而易见,无疑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集中办学具备一定基础。一是积累了一定经验。近年,我们调整教育布局,较大辐度收缩乡镇学校,实际已走了相对集中城镇办学的路子。高中全部进城、巴中改制扩规,龙都小学兴建,县城教育从规模到层次都有了很大发展,成效十分明显。高中尤其大改观,三校竞相发展,逐步步入良性轨道。农村小学寄宿制的探索,适应了社会需求,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已形成广泛推广之势。二是有一定社会支持度。小学进镇,初中进城,顺应了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虽然相应增加家庭经济负担,但这部分家长大都是青壮年,长年在外打工,子女全托学校,释去因隔代教管的后顾之忧,同时又切身感知文化知识的重要,重视子女教育,也有一定经济能力。据调查,90%的农村小学家长愿意孩子寄宿。初中多数是住读,进城后费用约增,不是大问题。从发展看,社会总体是支持的。三是有一定资源基础。小学进镇可利用初中校舍,不存在多大问题,关键是解决初中进城基础设施。现初中城区已容纳9000余学生,占28%。随着生源递减,若巴中稳定在100个班,东城中学、南城中学合并扩至60个班,西北中学招40个班,加上原师范校、进修校恢复办初中和三所高中招初中,可解决100个班,或适时再新建1所60个班的学校,或在原三大镇各保留一所初中,几年后初中全部或大部进城是能够实现的。随着学生递减稳定在15000人后,可再调整满足高中普及所需。

四、实施建议纳入规划,逐步实施。集中办学是一项大工程,具体施行会有许多问题,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建议作为办学总体思路,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方向,突出重点,逐步推进。争取5-8年,实现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的目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集中办学是社会的需求,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但以我们现有财力,由政府一手包办,一刀硬切的行政强推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规律。建议遵循以需促调、社会选择、自然淘汰、市场推动原则,因势利导,着力宏观调控,培育良好环境,引水入渠,水到渠成。整合资源,多方推进。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框框,加大资源整合。通过体制改革,促进多元办学。如出让名校产权,融资再建新校;允许名校办民校、高中自筹办初中;支持民校办名校,扶持社会办学,大力实施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及合作、股份等多种办学形式。广引各方资源流向城、镇办学,推进集中办学进程。放宽政策,自主办学。集中办学,是发展的新事物,必须要有宽松的环境。学习沿海发展战略,抢占先机,放水养鱼,既讲政策又讲因地制宜,既求合法又求合理,既促发展又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力,避免生搬硬套。如多元办学,公、民校并举,必然涉及收费不一问题,可根据法规许可、资源投入性质和社会需求、大众承受力等因素,制定相应政策,首先保障有学上,同时满足上好学的多层次需求,并建立社会扶助机制,切实保证贫困学生入学。要扩大办学自主权。上级主要加强宏观监管,制定规则,让学校在人、财、物等具体事务方面充分自主,调动办学积极性,促进挖潜创新,创办特色,优势发展。

篇6:关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与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咨询委员会赴山东考察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山东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学习山东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经验做法,3月上、中旬,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组织考察组赴山东考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供我省领导参考。

一、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山东省国有经济比重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截止1999年6月底,全省各类企业(包括乡镇村办企业)68411户,其中国有企业8107户,集体企业51763户。全省限额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3272户,其中大中型企业1402户,小型企业1870户。国有工业企业在全部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户数占28.7%,资产占63.9%,销售收入占48%,利税占52.3%,利润占22.7%。全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3.4%。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户数占42.8%,资产占90%,销售收入占89.6%,利税占95%,利润占99%。平均资产负债率62.5%。全省重点抓的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在全部国有工业企业中所占比重:户数占3.4%,资产占77%,销售收入占75%,利税占93%,利润占94.3%。平均资产负债率59.96%。这111户重点国有企业是山东省国有工业的骨干,是关键的少数。

党的十五大特别是去年以来,山东省围绕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改革目标,在总结前几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三年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划。去年初制定了《关于111户重点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鲁办发[1999]5号),进一步明确了到2000年末山东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对象、任务目标和要求,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好5号文件,今年以来,省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分片主持召开座谈会,对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做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分管副省长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题研究制定与5号文件相配套的办法。目前已下发了3个: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暂行办法、重点国有企业财务审计评价办法、重点国有企业增资减债意见。另外,国有企业管理者任职资格标准和认证办法、科技贡献奖励办法、年薪制办法、离任审计办法、向部分企业派驻稽察特派员办法等,有的省政府已研究同意,有的正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省经贸委组织专门班子,到地市抓落实,进行指导,并针对改革中的问题举办多场专题讲座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同时,各地市各部门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把贯彻5号文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做了大量工作。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之后,省委立即召开了七届二次会议,专题研究山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鲁发[1999]24号)。这个意见共37条,对山东国有企业乞讨革的目标、任务、措施作了进一步的分解、细化和明确,以确保实现江总书记提出的“三年率先”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和措施,山东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出现了过去没有过的新局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明显加快。

山东中小企业改革是从县域企业改革起步的。80年代中期,周村就开始了乡村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真正取得较大突破的是诸城等市县的改革。1994年8月在潍坊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县域企业改革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全省县域企业改革的序幕;1995年7月和1996年8月,省政府分别在诸城、济宁召开了两次全省县域企业改革会议;1998年10月,省政府又在济南召开了“全省中小企业改革工作会议”,这也是前三次县域企业改革工作会议的延续和扩展,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的中小企业改革,始终坚持将邓小平理论、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山东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央的方针政策与山东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因企制宜,扎实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规范和发展,成为山东省整个企业改革工作中成绩比较突出的部分,改革的成果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到去年上增年,山东已有58205户企业实选择了各种形式的改革,占全省企业总数的85%。其中国有企业已改制6370户,改制面为78.6%;集体企业已改制44364户,改制面为85.7%。股份有限公司565家,占已改革企业总数的1%;有限责任公司6233家,占总数的11.1%;股份合作制企业9818家,占总数的17.4%;企业兼并2271家,占总数的4%;出售拍卖7290家,占总数的12.9%;承包经营5232家,占总数的9.3%;租凭经营16706家,占总数的28.5%;托管经营347家,占总数的0.6%;企业破产1611家,占总数的3.9%;合伙389家,占总数的0.7%;其化形式6194家,占总数的11%。

二、山东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做法

1、加快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步伐,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山东省坚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分层次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按照十五大关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要求,山东把公司制改革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必要步骤和重点任务来抓。全省111户重点国有企业、核心企业完成整体规范改制的90户,占81.1%。其中,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的12户,占改制企业的13.4%;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78户,占86.6%。111户核心企业共有子企业1035户,已改制674户,占65.1%。改制的子公司中,有限责任公司567户,占84.1%;股份有限公司82户,占12.2%;股份合作制企业25户,占3.7%。目前,111户重点企业中,有32个母公司或子公司为上市公司。公司制改革后,新型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始形成,企业的领导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那种国有国营、工厂制的企业领导模式基本打破,建立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建立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迈向“四自”、“两体”有了明显进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坚持“三改一加强”同步推进,引导企业在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上下功夫,企业积极转换机制,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提高资本扩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抓好大企业,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大企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是山东省近几年坚持不懈的工作重点。“九五”以来,山东省从有利于资产优化配置、有利于国有经济的战略转移、有利于企业集团形成合理经济规模出发,通过兼并、合并、划归、投资控股等方式,内联外扩,拉长优势,壮大企业集团。目前,全省共组建大企业集团136个。在此基础上,对大企业集团集中投入、加大技改力度,搞好资本运营、推行低成本扩张,注重技术创新,始终坚持名牌战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集团的资本扩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如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抓大放小”方针,在“抓大”方面重点抓五项工作:一是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初步形成了“十大”企业集团,其中9家进入全国500家大企业行列,海尔集团去年销售收入达268亿;加快培植新的“十强”企业,作为大企业集团的第二梯队;抓紧扶植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十高”企业,使其尽快占领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十高”企业,使其尽快占领高新技术制高点。二是对大企业集团集中投入。“九五”前4年投入250亿元技改资金集中用于大企业集团。从1995年开始每年重点扶持3-4个企业,集中目标,重点保护。三是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如海信集团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在贵州、抚顺、淄博等地对5家企业实施了以盘活资产为主的资本运作。四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全市249户大中型企业中建立技术开发机构的占38%,共建立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3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4家,行业级1家。五是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出了市场前景广阔、享誉国内外的70多种名牌产品,海尔冰箱、青岛啤酒、双星运动鞋、海信电视机、澳柯玛冰柜成为全国驰名商标。

3、加快上市工作进度,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发展。山东省把企业上市融资作为企业乞讨革的重点,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建立上市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机制,积极培植上市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荐条件成熟企业上市。一是充分发挥已上市公司的潜能。截止今年3月,全省已有上市公司54家,58支股票他们采取的措施是:对已上市公司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回报率高、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积极争取增发新股;对具备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注入优良资产,提高效益,创造条件,实现配股融资;鼓励非上市的优势企业收购、控股上市公司,通过买“壳”上市、借“壳”上市进入市场融资。二是争取更多的企业上市。选择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向上市公司挂靠,通过上市公司兼并、吸收合并等方式争取挂靠上市市、寻求自身发展。同时,积极控索其他上市方式和融资渠道。三是建立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和上市资源储备库。公布上市公条和工作程序,增加工作透明度,实行企业申报制。选择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资产质量优和高科技企业,建立上市资源储备库。对这些企业认真扶持,培植其发展,采取多种方式,力争早日上市面上。此外,加强对原权证挂牌企业的监管和扶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多渠道、多形式逐步消化吸收权证挂牌企业和社会流通股,确保社会稳定。

4、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山东省中小企业改革总的要求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持“三改一加强”并举,多种形式放开搞活。改革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转机建制。当前,山东省中小企业乞讨革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各地把改革重点从一般经营方式改革转向产权关系改革,加大力度,整体推进。在面上推进的同时,一些平均持股的改制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等办法,适当增加了经营者和企业骨干持股比例,探索出了职工入股、经营层控股、经营者持大股等新的股权结构形式。如淄博市1998年开始着手解决“均股制”问题,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鼓励经营层和经营者持大股,重点是把资产向经营者集中,有效解决平均持股造成的“二公有”、“二锅饭”的弊端。这方面临淄、恒台等区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企业出现两个50%,即经营层持股占50%,主要经营者持股占经营层的50%。临淄区持股超过百万元的经营者有10人,200万元以上有3人。他们指出,一股连利,十股连心,百股连命,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建立经营者约束机制的根本。二是把改制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实行配套推进。蓬莱市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撤销了企业主管部门,成立行业管理办公室,并依托各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组建社团性质的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服务,效果很好。三是注重规范运作,企业经营机制得到转换。一些地方把1999年作为企业改革规范完善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企业乞讨革进行全方位规范。烟台市出台了《关于改制企业规范运作的试行意见》,济南、潍坊等市出台了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工作暂行规定和议事细则,德州市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832家企业中,建立起较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占80%以上。四是改革与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各地企业改革中,抓住产权关系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在放开所有权上做文章,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活的原则,大力进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荣成市国有集体资产在社会资产中的比重由改革前的83%调整到目前的49%,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德州市三级国有、集体企业由原来的2567家减少到837家,资产总量由209.85亿元减少到123.9亿元。有832家企业通过改革变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有548家企业通过公开出售、拍卖转为个体私营,吸股资本金5.3亿元,盘活存量资产43.8亿元,新注入资金13.8亿元,收回资本金3.02亿元。通过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国有资产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999年1-5月,全市国有和国有控股140家工业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108.9%,其中67家骨干企业资产增值率达到116.4%。五是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各地在改革中,注重把企业改革与资产重组、资本运营、技术创新及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正确处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企业效益快速增长。济南市通过多种形式改制,到去年上半年企业净资产比改革之初的1994年增加了1.2倍,年销售收入提高1.3倍,实现利润提高1.6倍,上缴税金提高1.3。

5、制定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建立与市经济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改革配套政策。健全和完善配套改革政策,是企业改革工作得以规范运作,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山东省非常重视改革配套政策的制订,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如青岛市制定印发了《我市资产运营机构非资产运营职能分解移交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资产经营公司非资产运营职能进行剥离;威海市制订了《关于改制企业职工持股会的试行办法》、《关于加强改制企业土地资产管理的试行办法》等,有力地保障了改革工作范有序进行。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山东省其他领域的改革同步推进。青岛市组建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对全市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社会保险工作进行管理,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城建、旅游、外贸以及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明显进展。二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和鼓励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个人收入与其贡献和承担的风险紧密持钩。青岛、淄博、威海等地对一些企业实行经营者年薪制与期股制,既有利于较长时期内稳定经营者队伍,又有利于调动和增强经营者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青岛市制定了《关于实行企业经营者薪制的试行意见》,在20户企业先行试点,已有11户签订了《考核目标责任书》。同时还拟订了《企业经营者实行期股期权激励的试行意见》。

6、转变政府职能,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到位以后,政府对企业不再直接管理,如何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确保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山东省各级政府在抓好机构改革的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见,努力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坚决制止乱收费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淄博市监淄区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宏观调控,放权经营,强化监督,搞好服务的思路。一是宏观调控,放权经营。“产改”以后政府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突出行业管理职能,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等方式对企业进行宏观管理。二是强化监督,依法行政。改制后,政府一方面对企业不再直接管理,另一方面着重抓工商、税务、审计、统计监督,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持公平竞争。三是强化服务,转变作风。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企关系是重要的,但代替不了转变工作作风,必须“两转”结合,搞好服务。重点是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做好再就业工作,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行政体系建设。

三、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20年的艰难推进,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湖北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企业数量多,资产存量大,下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重。如何实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需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既以中央的方针政策为准绳,又要结合湖北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山东省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关系到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课题。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尽快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技术不断创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进展。

2、搞大搞强重点企业集团。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尽快完成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促进国有资本向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集聚。按搞大搞强、搞精搞专、综合整治、退出淘汰四种类型,进行分类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分批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企业集团的发展,不断提高大企业集团的资本扩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跨国经营能力。

3、放开搞活经济活国有小企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在认真贯彻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扩展范围,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以转机建制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三改一加强”并举,因企制宜,分类指导,一企一策,进一步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4、建立有效有经营者选拔任用、分配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已成为制约我省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大改革步伐。重点推进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试行国有企业经营者目标管理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期股制度,控索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多种有效形式,改进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任用办法,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上一篇:长征教学设想(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安全计划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