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同

2024-04-09

有效合同(共18篇)

篇1:有效合同

民间借款合同诈骗 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刑事上构成了诈骗罪,行为人签订的民商事合同是否有效?答案是借款行为构成诈骗,借款合同不当然无效。近日,云南省会泽县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诈骗犯罪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依法认定原被告双方的借款合同有效,并判令被告李芝返还原告王荣兴借款29万元。

4月11日,会泽县金钟镇盈仓社区的村民李芝以资金紧张等借口为由,向同村村民王兴借款29万元,双方未约定利息。初,李芝因涉嫌诈骗罪被曲靖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李芝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支付高额利息的事实,多次骗取他人财物,并将骗得的钱用于赌博和偿还个人债务,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且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遂判决李芝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10万元。判决生效后,李芝被送至云南省曲靖监狱女子监区服刑。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书确认了王兴系该诈骗案的受害人之一,并证实王兴曾经借款29万元给李芝。在李芝被提起公诉前后,王兴就多次催要,李芝均以各种借口拒绝偿还借款。万般无奈之下,王兴将尚在监狱服刑的李芝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其借款。

11月,法院依法审理了王兴诉李芝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在庭审中,借款合同是否有效成为了本案争议的主要焦点。有人认为,被告李芝的借款行为系诈骗,在刑事上构成了诈骗罪,其行为损害国家利益,且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应认定该借款合同无效。法官审理后认为,本案原告王兴与被告李芝之间构成民间借贷关系,属于借款合同。即使被告李芝在刑事上构成诈骗罪,但在民事上,应认定李芝在签订合同时,主观上构成欺诈。该欺诈行为损害的是相对方的利益,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应认定为合同可撤销。即被告李芝借款的行为系诈骗,构成合同法上的欺诈,原告王兴享有撤销权。王兴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还款的行为,视为放弃行使撤销权,应当认定该借款合同有效。因双方当事人未约定借款期限,被告李芝应在合理期限内返还该款。据此,法院依法判决由李芝于3个月内向王荣兴返还借款29万元。

一审宣判后,被告李芝息诉服判,表示暂时无力支付,愿意等服刑期满后偿还。

篇2:有效合同

有资质的劳务分包合同属于有效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7条规定,具有劳务作业法定资质的承包人与总承包人、分包人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当事人以转包建设工程违反法律规定为由请求确认无效的,不予支持,劳务分包不同于转包和分包。转包是将全部建设工程转由第三人完成,转包人即承包人退出承包合同,对受让人的履行行为不承担责任;分包是将建设工程的某一部分项目有条件的交由第三人承接,分包人与总承包人共同就建设工程的施工对发包人负责;而劳务分包是将建设工程中的劳务部分交由第三人完成,劳务分包承包人就劳务分包作业向劳务分包的发包人负责,并共同向总承包人和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建设部《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标准》(3月8日)的规定,劳务分包作业包括木工、砌筑、抹灰、石制作、油漆、钢筋、混凝土、脚手架、模板、焊接、水暖电安装、饭金以及架线等13种作业。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承包人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的劳务作业,对此在实践操作中应注意和劳务合同、劳动合同以及非法转包合同加以区分。

篇3:论合同的有效推定

古罗马法早就有规定:一切主张在未证明之前推定其不存的。合同的有效推定是通过反向证明来推定结论的存在。它首先符合民事推定的第一个要件具有一个真害可靠的基础事实存在——“非经法院和仲裁机构确定合同无效”。推定的第二个要件就是证明基础事实存在证据具有盖然性 (或然性) 。推定的第三个要件是必须具有正当的必要性。

对于合同的有效推定是非经法院和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则推定合同有效, 前面已经论述了这一推定的合理性。在这里想探讨的是对这一命题的局部“经法院和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这一部分的置疑。在一般情况下, 法院和仲裁机构在要确认一个合同无效, 必须首先要有合同无效的主张主体向其提出要求确认该合同无效的主张。但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和仲裁机构在审理合同案件中如果发现或认为合同在性质上应属于无效, 即依职权主动在判决中确认该合同无效, 而不管双方当事人或其他主张主体是否提出合同无效的主张。法院和仲裁机构依职权主动确认合同无效, 实际上就是把:“控、审”职能合二为一, 是把合同无效的主张主体共集于法院和仲裁机构一身。

二、合同有效推定与传统法律行为效力的关系。

合同有效推定与有效、无效合同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而且有效推定的效力不确定状态决定其也与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有竞合。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一) 合同有效推定与有效合同、无效合同的竞合。

合同的有效推定与有效合同最大的相似之处就在对于两者的当事人而言, 发生了他们所要追求的法律效力或者是起码有明显的向这一结果发展的倾向。无效合同成立后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效果, 但并不是向着当事人所追求的方向, 更不谈效力。但经过有效推定与有效合同有竞合, 这是一种常态;而合同的有效推定与无效合同有兑合也不是不可能, 这是一种例外。合同的有效推定与无效合同其中之一在一个时间点上有兑合, 两者之间的水火不容判定了不能兼而得之。

(二) 效力待定合同与有效推定合同的交集。

将效力待定合同与有效推定合同相比较, 我们发现他们有这些相同之处:首先, 合同已经成立;其次, 合同成立后都有效力不明确的情况, 需要有权人或有权机构来确认;再次, 效力待定合同有可能会有效, 亦有可能会无效, 而有效推定的合同也可能会处在常态而有效, 或者处于例外而无效。

但两者并不可等同, 因为“首先, 效力待定合同中导致合同效力不能确定的原因有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欠缺, 代理人无权代理, 行为人没有处分权等等瑕疵;而有效推定则是推定排除了使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况的前提下作出的结论。其次, 效力待定合同给当事人以补正合同效力的机会, 强调的是合同当事人的一种主动的行为, 来改变效力的不确定状态;而合同的有效推定则赋予法院和仲裁机构对合同效力的更多决定权, 当事人只是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

(三) 可撤销合同与有效推定合同的交集。

前文中我们已经否认了将可撤销合同归为特殊的效力待定合同这一观点。在效力未确定状态中, 可撤销合同与合同的有效推定一样, 有了倾向于有效的选择。我们姑且认为在可撤销合同中存在着效力推定。效力推定是指在可撤销合同成立后, 在其效力未最终明确前, 对其效力法律给予推定。效力推定有两种形式:一是“有效推定”, 二是“无效推定”。“有效推定”是指在可撤销合同成立后, 其效力未最终明确前, 该合同视为有效合同, 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当然“有效推定”并不意味着合同真正有效, 它可随着权利做出使其无效的决定而归于无效, 也可随着权利人做出使其有效的决定而真正成为有效。“无效推定”是指在合同成立后, 其最终效力未确定前, 该合同视为无效合同, 对双方均无约束力。同样, “无效推定”并不意味着合同真正无效, 它可随权利人做出使其有效的决定而归有效, 也可随权利人做出使其无效的决定而真正成为无效。但基于鼓励交易, 维护交易安全的需要, 在可撤销合同中的效力推定也是选择了有效的推定。但此“有效推定”并不等同于彼些有效推定。因为如果经过一个推证, 我们将可以发现两个有效推定所犯的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因为合同的有效推定是非经法院和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则有效。可撤销合同虽已成立, 但由于存在着法定的可撤销的因素, 经一方当事人的请求, 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后予以撤销。在可撤销合同成立后, 其效力未最终明确前, 将该“有效推定等同于有效推定, 即是推定了排除法院和仲裁机构已经做出其无效的确定, 而事实上法院和仲裁机构并没有参加到这样的关系中来, 不仅有一个“已知”和“未知”的问题, 还有“表态”和“不表态”的问题。何况, 在结束了这样的不明确状况以后, 若撤销权人还要再经过一次法院和仲裁机构来确认撤销。这无疑是前后矛盾的, 是对法院和仲裁机构拥有的确认权滥用的讽刺。事实上在这里的“有效推定”应该是针对该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协商, 或者是由其他专门设立的机构来完成这样的使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才能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三、合同有效推定的意义。

通过合同有效推定可以使诉讼的非主要争点免于举证;可以缓解某些证明上的困难, 避免关于推定之事实因证据缺乏所生程序上之僵局;可以避免民事关系的不稳定状态, 较为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 有利于公平地分配当事人之间的举证责任。从而最终体现在稳定发展经济上, 在鼓励交易维护交易安全的同时, 尊重合同当事人的意愿, 但又有国家法律赋予的约束。这中间利益的平衡是比较完美的, 所以对合同有效推定的推崇极有现实意义, 同时也是对民事推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韩德培:《国际私法》 (修订本)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2]、梁慧星:《民法》,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篇4:这份流转合同有效吗?

我在外地打工,妻子前些日子也随我来到外地找活干。村干部见我家的人都走了,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要把我家承包的土地转包给别人,我说可以,但包给谁、转包费多少,他们没有讲。前两天我回家,发现我的承包地村里已经转包给了他人,并以村委会的名义与其签订了转包合同。我信不过受让人,怕他搞掠夺式经营把地种薄了,将来我回去没法种,另外也觉得承包费太低。请问,村委会与受让人签订的这个转让合同我能推翻吗?

读者 金丰

金丰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流转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承包方自愿委托发包方或中介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的,应当由承包方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的事项、权限和期限等,并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没有承包方的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村委会的行为违反了上述这些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其行为是违法的,与受让人签订的有关承包土地的流转合同是无效的。

篇5:合同有效期

1、合同生效时间

一般来讲,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生效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以合同签订之日起生效;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

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成立之日即为生效时间;

如果合同中未约定生效时间,但对合同的生效有附加条件的限制,则以该附加条件达成时为合同生效时间。

2、合同终止时间

如果没有约定合同的终止时间,那么判断合同是否终止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般意义上的合同终止时间通常为合同约定的合同义务履行完毕;

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另一方无法履行或无法完整履行合同义务的,或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可随时解除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因一方过失或故意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另一方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

因不可抗力使合同无法履行的,可终止合同。

购房合同有效期

1、购房合同有效期

2、房屋买卖合同有效期有多久

3、二手房买卖合同有效期问题

深圳律师:黄华(12年律师经验)

律师咨询:132,4296,6417(免费)

执业律所:广东蛇口律师事务所(中国首家律所)

篇6:哪份合同有效?

1、1999年进入公司时签有一份无固定期限合同,从2002年开始每年又签有新合同(原合同并未宣布作废),最后一份合同于2004年12月31到期。2005年1月20日,公司以临时合同的形式通知将原合同续一个月(到2月1日止)。许多员工不同意,要求至少签一年。公司拒绝,并通知“如不签就不用上班了,马上离开”,员工被强行要求离开。这种情况下,公司需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合同非法人代表所签(已经离职的总经理代签,并且没有取得书面授权,但是合同又规定无书面授权的代签无效)是否为无效劳动合同?

答:你的问题不很明确,所以只能按我的理解来回答。

一般情况下,与一个单位只有一份劳动合同有效,而且往往以最后签订的合同为准。按你的情况看,2004年12月31日到期的合同是你最后的合同。

由于2004年12月31日合同已经到期,而新合同并没有签订,你们仍在公司工作,所以你们与公司就成为事实劳动关系。公司要求你们签订一个月的合同,如果被拒绝,公司要求解除劳动关系,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如果不提前一个月通知,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上盖公章,并由法人代表签字,但是如果有公章而没有签字或签字的不是法人代表或未授权的其他人,这个合同仍然是有效的。如果没有公章,则合同无效。你们的合同约定“无书面授权代签无效”,则应当按约定。但是,即使无效,你们的事实劳动关系仍然有效,而处理的方法仍按上面所说。

篇7:有效的电子合同

什么是MMEC可信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呢?

定义:MMEC(可信电子合同订立系统)是买卖网专门为信息化建设较为领先的大型企业开展网上缔约交易的迫切需求而提供的核心解决方案,是目前最具效力的网上缔约系统。全程参与交易双方合同签名过程,使用专利技术解决合同的电子形式制约,做到了电子签名有法可依、电子物证有据可查、电子纠纷有路调解;实现了技术,安全,法律的完美结合。

由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出四个特点,即:

Mainstream(意义深远的):所谓“需求决定产品”,正因为在电子商务潮流中,各大企业对于全程信息化建设比较看重,才对可信电子合同有着迫切的需求,MMEC应运而生,也将影响一个时代。

Mainstream(主流的):市场上充斥着使用水印、PDF签名、可视化图章甚至是PS后的所谓“电子合同”,但是具备真正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非常少,MMEC所具备的法律效力,将引导市场上电子合同的主流权威。

Effcient(效率高的):“细节决定成败 效率决定生命”,省去人力物力、降低合同签订成本,提高商务交易进程和效率,是现代化信息化企业的必备要素。

篇8:修改的传真合同是否有效

湖南F企业与英明的企业的合同一直都是通过传真完成。过程一般是:英明公司先做好一份合同,盖好公章传真给对方,对方再盖章回传,接到回传件后英明就根据合同上的约定条款执行。但是最近F企业的一个业务员在英明盖完章传真过去的合同上对有关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做了修改,然后再盖章回传给英明,当时英明并没有重新认真看合同,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变化。对于修改后的合同, 英明也没有再盖公司的印章。结果F企业违约,按修改后的合同规定英明几乎不能得到什么补偿。英明便把F企业告上法庭。而F企业说英明发过去的传真件只加盖了英明企业的公章,他们是修改后再加盖了他们的公章回传给英明,因此双方合同的成立应在他们加盖公章后才算成立。

英明不知道这样的合同是否有效?自己如何才能预防风险呢?

[专家剖析]

修改后没有双方确认合同则无效

按有关法律规定,以传真方式订立合同,法律是认可的。但如果没有经过双方认可,单方面对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 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内容的变更, 是对合同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法律上不支持修改后的合同。因此英明胜诉的把握是100%。但如果英明没有看清修改后的合同,而又加盖公章给对方传真过去,那样他只能是哑巴吃黄连。

[专家建议]

合同双方在以传真方式订立合同时,一是要在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后明确要求双方以书面形式确认, 尤其对修改的部分应要求重新确认;二是如果不放心,可以采取挂号信或特快专递的方式签订合同,这样做虽然麻烦,但好处是可以保存完备的合同文本,在签订比较关键的合同时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式。

篇9:买卖房屋未过户 合同是否有效

分歧:对于本案涉及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能否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原告林某购买房屋后未到有关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原告诉请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另一种观点认为,原告林某已支付购房款,被告李某亦将其所有的房屋产权证明交给了原告,双方签订的合同已发生法律效力,且该房屋买卖协议并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的规定,因此,合同合法有效。原告林某诉请于法无据,应予以驳回。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房屋买卖后,双方当事人不到有关部门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引发的纠纷比较常见,正确认定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国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九条规定:“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在一審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由上述规定可知,房屋买卖合同只是进行房屋产权变更登记的证明文件,法律规定房屋买卖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所以双方当事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不以登记为有效要件。换言之,未办理房屋变更登记只是不能转移房屋所有权,并不能说明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篇10:合同的“有效期限”问题

笔者发现,在许多合同中,包括有关部门公布的范本中,都存在“合同有效期”这一条款,该款规定通常表述为“合同有效期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或者表述为自符合一定条件起至完成某项工作止。从字面上理解,该条款的含义应为合同在该时间段内有效,之前或者过后合同的效力即告终止,全部条款已经无效。

我国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有法定无效、被撤销以及自然终止三种,其中有效期届满的无效属于合同自然终止一类。按“合同有效期”的文意上理解,即过了有效期,就意味着其没有了任何效力,当然,合同法特别规定的除外,如合同法第九十八条: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也就是说,在满足合同约定的有效期的前提下,合同本应失效,但实际上仍然有发挥其效力的需要存在,如合同中结算、清理条款的效力、诸如保密条款等后续义务的效力、以及事后当事人根据合同内容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效力等,这些实际上与合同有效期的含义形成了一定的冲突。

篇11: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劳动合同是否有效我和单位已签定劳动合同,但单位不把其中一份给我留底,请问合理?不合理该怎么解决?这份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可不可以判定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篇12:传真合同是否有效4

传真合同是指:甲、乙双方并未订立正式书面合同,而是采取先由甲方在合同上盖章后传真到乙方,乙方盖章后再传回甲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如果产生争议一方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举证材料中只有对方签章的合同传真件,没有双方签章的正式合同,如何办呢?以传真方式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呢?

根据《合同法》规定,签订合同可以用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来订立合同。因此,从理论上,传真合同是有效的,但传真件、复印件因为很容易造假,如果一方否认以传真方式签订的合同的真实性,对方应当对此负有举证责任。在实务中,以传真形式订立的合同时证据收集与提供有一定的困难,有关部门在认定时也多有分歧,合法利益难以得到维护。

篇13: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1 我国目前工程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1)清单项目的完整性。

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划分是以一个“综合实体”考虑的,包括多项内容,工程量是招标文件的关键,工程量清单中项目特征的描述必须具体、详细、准确,能够反映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招标人提供的清单一般难以描写的非常准确,如钢筋连接在清单中不列,是含在钢筋子目综合单价中,给投标人编制工程报价单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投标人为了减少中标后的争议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通常采用自己描述项目特征的方法解决。其他项目中的预留金是招标人为可能发生的变更而预留的金额,招标人在招标中一般没有此项费用,视为投标人已考虑,这样一来有可能出现纠纷。

2)价款调整的合理性。

在招标文件中,发包方给出部分设备、材料的暂估价和专业性较强项目的暂定价,并且规定“只有暂估价和发包方指定的产品才能调整差价,同时差价仅计取税金不计取利润”。有的发包方故意压低暂估价,随意指定或不指定产品,使得承包人有限的赢利空间变小。暂定价部分往往在完善设计后,发包人再重新招标或在施工中发包人对原招标工作内容大量删减,给施工管理带来难度,而且对总承包人的施工配合及工作面的提供无任何补偿。

3)风险转移及合同主体的公正性。

招标文件包括合同条款、价款调整方式,所以招标人很容易把风险转移给投标人。例如:当工程量清单中的单项子目工程量与有关设计图纸计算的工程量之间的差异超过±3%时,才可以理解为工程量存在差异可作相应调整,或投标单位的措施项目的报价不得调整。当中标后,设计发生技术变化时,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工期,又发生了费用,承包方得不到对工期和该项费用的调整,就会对合同主体双方有失公平。即使发包人同意在签订合同中约定可以调整,由于措施项目是按照“项”列出的综合价格,没有对应的详细清单,需重组价、定价,增加工程量,耗费时间,可能还会引起合同纠纷。

4)合同纠纷解决渠道不畅。

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致使施工合同在履约中有违约,由于我国几乎没有经营性调解机构,仲裁机构屈指可数,专门从事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仲裁机构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地方没有,诉讼解决纠纷的时间又长。因此,施工合同纠纷发生后,多以承包人让步而和解。

5)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合同双方很少有合同管理人员,也未有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签订后往往把合同束之高阁,很少对合同的执行者进行交底,致使现场的监理人员以及施工管理人员不知合同的条款内容,只是靠自己的主观认识和个人经验履行合同。因此,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违约的情况在所难免。所以,合同管理人员应从规范、完整、合理、准确、可行等方面进行全面认真的审核,经过审核,如发现疑点,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或纠正,避免隐患。

2 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1)推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

推行工程担保,建立工程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护建筑行为主体当事人合法利益的手段。由于目前我国工程款存在严重的拖欠情况,所以我们不仅要推行投标担保,承包商履约担保,更要加快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的建立,并采用强制性措施。

2)规范工程款结算方式。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工程规模大小,技术复杂程度,工期长短等工程特性,就合同价款的确定形式、工程款的结算方式,采用强制性规定,严格控制按里程碑完成工程进度分阶段支付或完成工程后一次性支付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减少合同欺诈和垫资承包的可能性。

3)完善合同纠纷解决渠道。

建立合同纠纷调解制度。调解是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主要方式,其效率高、成本低,应大力推广和采用。我们应多鼓励建设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工程纠纷调解的业务。为确保调解质量,调解员采用上岗证制度,由经过进一步培训具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的人员担任,为保证调节制度的尽快开展,应将其纳入仲裁或诉讼前的必须程序,对调解机构和调解员的选择由合同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加以明确。

完善仲裁制度。建筑工程合同由于其标的物的特殊性,具有涉及面广、履约时间长、技术复杂的特性,其纠纷的解决有很强的技术性,因此,各地市仲裁委员会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联合监理协会、造价协会等,吸收业内高级人才,建立建筑工程专业仲裁委员会,提高仲裁业务能力,加强合同纠纷解决力度。

4)建立合同风险管理制度。

政府主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为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严格资金到位率不足不许招标,施工合同未经备案审查不发施工许可证,工程款未结清不得验收备案等有关规定,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加强合同备案和跟踪监督。合同备案和跟踪监督应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招标后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做好合同备案和跟踪监督是维护合同当事人双方合法利益的保证,是贯彻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

监理单位完善职责。为确保监理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要确保监理公司的资质就位,并增强合同管理、投资控制的能力;另外,根据我国的国情,主管部门应出台有关规定强化监理单位的投资控制、合同管理等的职能。

5)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

从1981年颁布《经济合同法》,1999年实行《合同法》,我国合同实施才20多年,因此,认识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上应加大力度。通过建立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施工合同管理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从业资格才能上岗。

6)制定清单计价合同示范文本。

我国现行推行的建设施工合同是1999年12月建设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印发的GF 1999-0201示范文本,随着我国建设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确保工程量清单的顺利进行,参照FIDIC合同,制定相应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通过将合同示范文本的专业条款与通用条款一起装订,并收录专用条款各种可能的发生,避免合同歧义的发生。

7)推广合同管理软件的应用,建立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模式。

要实现合同的有效管理,离不开一个有效的合同管理工具,通过计算机辅助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46-87.

[2]张焕,吕广.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J].经济师,2004,28(9):267-269.

[3]童佳民.工程建设计价模式的改革方案比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21(1):70-71.

篇14:劳动合同约定不能结婚是否有效

案例:王某于2003年8月经过了为期一年半的专业培训后于同年12月被某国有企业招收为职工,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规定“职工在3年学徒期内不准结婚”。2005年5月,王某向企业提出要求结婚的申请,企业认为王某参加工作刚满一年零4个月,学徒期未满,婚后会影响其工作学习,遂答复王某不能结婚,并告知王某,如果违反劳动合同规定,企业将延长其学徒期。该企业的决定合法吗?王某应该怎么办?

分析:《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合同。王某所在企业与王某在合同里规定女职工在法定的婚育年龄不得结婚、生育,违反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的规定,属于无效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但这一条无效并不是合同的所有条款都无效,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婚姻自由是《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婚姻法》中对此又具体作出规定:男女双方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且完全自愿,就有权结婚,确立夫妻关系,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干预。否则,要受到行政处分或法律制裁。王某所在企业与王某签订这样的合同条款是对劳动者婚姻自由权的干涉和侵犯,是违法的,并不能因其是双方自愿签订而改变这种违法性质。因此,王某如因结婚,其劳动权益受到伤害可以就此条款申请劳动仲裁。

篇15:有效合同

经补充的合同,视为有效的劳动合同 案情简介:陈某刚刚参加工作缺乏社会经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半年才发现劳动合同中少了关于休假、休息以及社会保险的相关内容。陈某向劳动仲裁委提起申请,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劳动仲裁委裁决驳回陈某的申请请求,陈某不服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该书面劳动合同中对于休假、休息及社会保险的内容并未约定,但是在公司向全体员工合法有效送达并认可的员工手册中对于上述内容进行了规定,视为签订有劳动合同,判决驳回陈某的诉讼请求。

[经补充的合同,是否可视为有效的劳动合同]

篇16:阴阳合同哪份有效

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逃避税费,往往会签订两份交易价格不同的合同,真实的交易价格比较高,但这份并不提交到税务和房管部门,而是把另一份交易价格比较低的合同提交登记备案,并以比较低的价格缴纳税费。还有的是一份较低价格的是双方的真实交易价格,另有一份虚高的价格,拿到银行争取更多贷款。这都属于俗称的“阴阳合同”。

阴阳合同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逃避税费或骗取贷款,从这个角度讲是违法的。实践中,因阴阳合同引起的纠纷也不少。甚至很多时候,双方因为履行合同中的其他情况发生纠纷,一方反悔,但觉得自己的理由不充分,转而以阴阳合同违法无效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合同无效或终止合同。那么阴阳合同是否合法?如果无效如何处理?如果合法,以哪份合同为准?

首先,阴阳合同如果是为了逃税等非法目的,肯定是违法的,相关条款是无效的,但是双方的房屋买卖行为本身并不违法,因此房屋买卖行为还是可以有效的。

基于这个认识,如果双方因阴阳合同为由发生纠纷,没有特殊情况和约定的话,以此为由是无法认定合同整体无效,或因此解除合同的。

其次,存在阴阳合同的情况下,应以哪一份的效力为准?

阴阳合同有的是以两份内容基本相同,但价格不同的合同形式出现的。有的是以一份低价合同,再加一份或数份以装修折价或其他形式的折价出现的补充协议组合出现的。但不管以哪种形式出现,在实践中认定双方的真实交易内容是关键。

哪个交易条件、交易价格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在合同文本中应该能体现得出来,如果体现得不清楚,可以结合房屋交易时的市场价格、双方的关系、合同中的其他约定内容综合确认。

再次,对阴阳合同中涉及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理?

当事人以阴阳合同为由到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或确认合同无效时,往往是理直气壮,而在实践中法院往往认定双方真实的交易意思表示有效,当事人往往就无法接受,指责法院对违法行为不理不管。

实际上,司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维护法律也是各有职责分工的。追缴税款应该由税务机关来负责,追回贷款应由银行来进行,这其中如构成犯罪,也应移送公安机关先行立案侦查,再处理。(出于各种原因,目前实践中对于房屋交易中的逃税行为,还没听说有追究刑事责任的。)

篇17:厂房租赁合同的有效性

无产权证、未经登记的厂房租赁合同有效吗?我工厂是一家合伙性质的民营企业,专门生产防水产品,工厂有大约600平米的厂房两间长期闲置。三年前,一家货运公司出价15万元租赁了这两间工厂当仓库用,

无产权证、未经登记的厂房租赁合同有效吗?

我工厂是一家合伙性质的民营企业,专门生产防水产品。工厂有大约600平米的厂房两间长期闲置。三年前,一家货运公司出价15万元租赁了这两间工厂当仓库用,租期为4年,租金按年付。这家货运公司自从交了第一年赁金以后,就再也没向我工厂支付租金。每次我们向其催款时,他们就说资金有点紧张,过一段时间肯定还,我们也就没太认真,反正厂房也是空着不用。没想这一拖就快两年了。我们要求对方马上支付所欠房租,否则就扣押库房的货物。可他们竟然耍赖,说我们的厂房没有登记,产权不属于我们,还说我们和他们签订的租赁合同没有去房管部门备案,因此该合同没有效力,拒绝支付房租。还威胁说,如果扣押货物给货主造成损失的话,要由我们负责。他们还拿出建设部出台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给我们看。我们看了这个办法后都不知该怎么办,因为这个办法的规定的确像他们说的那样,

我想问律师,难道我们的租金真的要不回来了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法律也太不公平了,难道就让他们白租用我们厂房两年吗

参考:你企业将自有的厂房出租获取收益,该厂房一直未办理产权证,也未办理租赁登记,其效力仍应认定为有效。也就是说,对方仍要支付其所欠的两年租金。同时,如果对方不支付租金的话,你们也有权扣押其存放在库房的货物。当然扣押货物的价值应与所欠租金相当。

虽然依建设部《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规定,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屋不得出租。房屋租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第4条规定了:“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而现有法律、行政法规对此并无禁止性规定。建设部《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属部门规章,不能做为认定合同效力的依据。

篇18:格式合同行政规制及其有效性分析

(一) 格式合同的含义和特征 。

格式合同是指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 对方当事人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也就是一方当事人要么从整体上接受合同, 要么不订立合同。其特征表现为:

1.格式合同的适用对象具有群体性。这主要是指格式合同的主体一方——消费者, 具有群体性, 提供格式合同一方将其预先拟定的格式条款在一定时期内适用于与其交易的所有同类交易对象。如铁路运输、金融、通讯、保险等行业都在广泛应用格式合同 , 其适用对象非常普遍, 几乎任何一个民事主体都有可能签订此类格式合同。

2.格式合同具有重复使用性。格式合同的最早出现是为了简化交易秩序, 减少交易成本拟定的。长期交易习惯使格式合同固定化和相对科学化, 从而便于在同类交易活动中多次使用。格式合同使得合同订立的过程变得简便、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高, 适应了商业现代化的要求, 格式合同的重复使用性使经营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更加方便的使用一次性拟定的格式合同, 这是格式合同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格式合同是一方事先拟定的, 即合同具有不可协商性。格式合同条款一般是由一方当事人在没有征求对方当事人意见的情况下预先拟定的, 提供格式合同条款的一方当事人往往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制定有损对方当事人利益的合同内容, 而对方当事人想与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签订合同, 就条款内容不能做任何的改动 , 只能选择签或者不签。这样的格式合同以形式上的平等背离了实质上的平等, 其现实中的不公平、不合理早已远离了传统格式合同为了方便、快捷所维护的正义。

(二) 格式合同的弊端。

格式合同虽然具有节约交易时间、事先分配风险、降低经营成本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格式合同限制了合同自由原则, 由于格式合同是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 格式合同的拟定方可以利用其优越的经济地位, 制定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消费者的合同条款。格式合同使用人的垄断经营和对该行业格式合同条款制定的垄断性权利, 排除了相对人选择和协商的可能性, 在事实上构成了对相对人的强制, 使得形式上的缔约地位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从根本上动摇、危及了民法、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破坏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造成了不公正的后果,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1]其主要表现为:第一, 由于格式合同的条款提供者多是事实上或法律上的垄断者, 这就使得在缔约时, 相对人缺乏选择缔约伙伴的完全自由, “拉郎配”变成了缔约的一个十分普通的现象。[2]第二, 由于格式合同当事人各自经济地位的悬殊性, 使得缔约当事人, 尤其是经济上弱势的一方在缔约过程中所表示的“自愿”, 不是真实的自愿。第三, 由于一方在缔约时只能就另一方事先拟定的条件作出接受或不接受的决定, 这就剥夺了当事人一方在缔约时进行协商的权利。第四, 格式合同的条款提供者会经常利用自己优越的地位, 拟定有利于己方而不利于另一方的条款, 在形式自由的幌子下严重背离公平与公正原则。

二、我国对格式合同的现行规制方式

(一) 对格式合同的立法规制。

目前, 我国对格式合同的立法规制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9~41条。《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 按照对方的要求, 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根据该条, 订立格式条款首先要使该条款对双方具有公平性, 这是最基本的, 也是民法公平原则在格式条款中的体现。同时, 格式条款使用人还负有提请注意及所明义务。合同法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 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 该条款无效。根据该条规定, 格式条款除了适用合同无效的一般条件外, 还专门规定了无效的几种情况, 拓宽了其范围, 更有利于保护格式条款相对方。合同法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 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 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 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126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7条、第30条也是对格式合同的规制。当然, 我国格式合同立法刚起步, 还存在诸多缺陷, 诸如:其一, 在立法模式上, 我国还没有一部全面、详细规范格式合同的立法。其二, 在内容上, 大多数立法的规定都过于简单、粗糙, 大多都是以一个或少数几个条文作为规定, 过小的容量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全面规范格式合同的全部内容。

(二) 对格式合同条款的行政规制。

对格式合同进行行政规制是由格式合同的弊端和行政管理的职能决定的。格式合同中的不公正条款严重地侵害了交易相对方的利益, 是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侵犯。我国目前对格式合同的行政规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我国对普通人影响较大的金融、保险、交通电信等实行事先审查。各银行的存款种类、利率须经具有行政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核准, 不许各专业银行擅自决定;商业保险的主要险种的基本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由保监会制定;铁路运费及电信费用等, 均由政府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实施, 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国对格式合同所作的行政规制的最为重要的体现。另一方面,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当事人所使用的格式合同实施监督, 有权对利用格式合同损害社会、侵害消费者进行查处。我国对格式合同的行政规制虽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行政规制的方式和手段还存在着不足, 要想使行政规制发挥重要作用, 必须寻求更加有效的规制方法。

(三) 对格式合同的司法规制。

司法规制是一种事后救济, 主要是限于格式合同实质内容的审查, 法官通过自由裁量, 合理解释以对不公平条款进行规范。其主要方式是法官通过行使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 根据法律规定的弹性条款而格式合同条款进行解释来限制格式合同中不公平的条款。[3]我国对格式合同的司法规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法官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来控制格式合同的内容, 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及显失公平的格式条款直接认定为无效, 格式条款是否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对消费者显失公平, 应根据合同的性质, 缔约目的, 全部条款内容, 交易习惯和其他情况进行判断。二是对格式合同的解释问题。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 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 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 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这一规定, 是关于格式条款争议解释原则的规定, 也是我国对格式合同司法规制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

三、对格式合同行政规制的完善

(一) 确定工商部门规制格式合同的主导地位, 成立专门机构, 审查监管格式合同。 我国目前行政体制中, 还没有设立管理格式合同的专门机构, 相关行政机关基本上只能通过调解的方式促成消费者与商家的和解。从国家整体经济秩序角度考虑, 最佳方式是在国务院下属工商行政部门设立格式合同监管机构, 地方设立相应的部门, 负责各管辖范围内的格式合同的审批、霸王条款的认定及违法行为的制裁等工作。

(二) 建立格式合同制定的公开听证制度。格式合同的使用具有不可协商的特点, 故在格式合同使用前, 格式合同的制定者应将其拟定的经主管部门审查、认定的格式条款提交格式合同的监管部门, 由监管部门举行听证会, 广泛听取学者、专家及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论证格式条款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避免格式条款本身的不合理性, 有效发挥社会舆论对格式合同的监督作用。格式合同的制定者根据学者、专家及广大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再次修改其拟定的格式条款, 把修改后的格式合同再提交监管部门审核、批准。经格式合同监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格式条款方可使用。

(三) 加强行政执法、完善行政监管职能是规制格式合同的重要手段。我国对格式合同进行行政规制, 应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监管。目前,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内部已经设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局, 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对格式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进行查处, 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匮乏, 难于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行政机关无法对经营者使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行政规制。通过行政立法规制格式合同必须明确赋予行政管理机关执法权, 完善其监管职能。加强行政执法权, 是改革行政手段规制格式合同的重要内容。

四、格式合同行政规制的有效性分析

(一) 高效性。对格式条款进行行政控制的优点在于其高效率。在处理社会冲突的问题上, 行政机关拥有较为充裕的人力和物力, 进行调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不像司法机关那么繁杂, 其效率高于司法机关。运用行政手段规制格式条款, 从效率上而言无疑是最佳途径。另外, 行政机关对格式条款进行事前调查, 可以根据国家相关物价政策规范企业所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费用或利率, 从而维护消费者利益, 并可以防止企业因恶性竞争而产生的经济困难和市场的混乱。对格式合同进行行政规制在效率上和效果上都是最佳的。

(二) 主动性。司法机关奉行的是不告不理原则, 不能主动地干预社会生活。司法机关对于广泛使用的格式合同不能主动干涉, 对于个案所做出的判决也只对于该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效力, 而不能及于其他人, 这就使得司法规制具有被动性。但行政监管机关对不公平格式条款可主动干预, 一方面可以把监督检查各类格式合同作为日常工作项目, 在行使此项职权时, 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主动处理另一方面, 对于特殊行业, 可以制定格式合同范本, 要求相关主体适用。

摘要:格式合同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 并且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它在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合同自由, 使得格式合同中经常出现不公平格式条款。能否对格式合同进行有效地规制直接影响了格式合同作用的发挥。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对格式合同的立法、司法、行政规制方式的基础上, 对行政规制方式进行探求, 并分析其有效性, 进而完善我国的格式合同行政规制模式。

关键词:格式合同,行政规制,行政规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杜军.格式合同研究[M].群众出版社, 2001

[2].郑重.论格式合同规制[J].总裁, 2009.7

上一篇:5a景点知识问答下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