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关联与阅读理解教学

2023-03-07

1 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

关联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阐述并修正了Grice (1981) 提出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语言交际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的新的语用学观念, 并建立了颇具解释力的关联原则, 希望依靠这一原则说明自然话语理解中的诸种语用现象。关联理论认为通过话语的暗含内容, 即通过关联性认知模式, 找到对方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 推断出语境含义, 最终能取得语境效果, 达到交际成功。

1.1 关联与推理

关联理论把语用学解释为一种心理现象, 只受认知原则的支配。语境在关联理论中不仅指眼前的物质环境和上一个语篇, 而且还有心理学上的定义:听者信念的子集合和关于世界知识的假设。关联理论的语境不仅仅指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交环境, 它还包括一系列的命题, 这些命题往往不完整, 一般需要一步一步推理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语境, 而这些命题并非固定不变。交际中每一个人的认知环境都是由三种信息组成:逻辑信息、百科信息、词汇信息。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很不相同。那么交际的双方又是怎样互相理解对方的意图呢?在关联理论下, 当两个人的认知环境显映了相同的事实或假设时, 或者说对认知环境中的事实或假设在双方心理作出共同的认识和判断, 双方便达到了沟通。

Sperber和Wilson (1975) 认为:话语关联性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处理话语时所作的努力。然而, 语境效果也不是随手可得的, 即使付出了努力, 也不一定能获得。在付出努力后, 话语的语境效果的获得取决于以下的三个因素:

话语是否复杂;

语境是否明确;

在这语境中为了获得语境效果而进行推导时付出努力的大小。

1.2 最佳关联原则

A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最基本的假设是, 人类的交际和认知活动都受制于关联。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 即认知关联, 而每个显现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的最佳关联性, 即交际关联。最大关联性是指听话人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而最佳关联性是指话语使用者付出有效的努力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性是人们在评议交际中所期待得到的结果。听话人在语言交际中不是寻找最大关联, 而是寻找最佳关联。

1.3 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概括

根据以上论述例证对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1.3.1 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

明示就是说话人为了使听话人明白自己的意图, 而以明示的方式传达信息。说话人的意图有两种:传达某种信息的意图;传达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 即将隐含于明示后的意图明确。推理就是听话人从说话人的明示行为中推导出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推理就是寻找关联。

1.3.2 关联性是一个依赖认知语境的概念

人类的认知与最大关联相吻合, 即认知关联。而每一个显现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 即交际关联, 也就是说, 人类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语言交际以最佳关联为取向。

1.3.3 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确立关联性、寻找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

最大关联性是指听话人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而最佳关联性是指话语使用者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1.3.4 听话人在语言交际中不是寻找最大关联, 而是寻找最佳关联

寻求最佳关联实际上就是要遵守一条关联原则:每一种明示的交际活动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活动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最佳关联性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所期待得到的结果。

2 阅读理解的认知特征与规律

2.1 阅读理解过程实际上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 语言交际——口头的或书面的——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 它所要传达的是信息产生者 (交际者/说话人/作者) 的意图。传递信息的意图往往是不言自明的, 而要理解传递信息意图的意图则要复杂得多。语言交际活动过程中, 信息的接受者理解信息意图, 首要的是要理解交际意图, 这样方能保障交际的正常展开和最后成功。信息接受者为了了解产生者的信息意图及交际意图, 就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辨和推理。阅读理解也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参与这种活动的阅读者充当的就是信息接受者这一角色, 他不仅要从字里行间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 还要理解他的交际意图。也就是说, 他所要做的工作不限于接受信息, 不只是对信息作简单的解码, 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推理, 理解并破译信息发出者 (即阅读文章作者) 的真实意图。

2.2 阅读材料可能包括明说与暗含两个方面的信息

传统的交际理论认为, 语言交际就是交流意义, 但意义究竟是什么尚无定论。通常人们把意义区分为句子意义和说话人 (交际者) 意义。前者无疑是语言交际的基础, 然而, 信息接受者 (阅读者/听话人) 感兴趣的却经常是后者。

在关联理论看来, 任何交际者意义都包含明说和暗含两个方面, 信息接受者不仅要了解产生者的明说, 更要紧的是理解他的暗含。按照Sperber和Wilson的定义, 暗含就是语境暗示, 是说话人意义的间接表达, 它往往在明说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获得。

[例1]Being an invalid, Joseph Sedley contented himself with a bottle of claret besides his Madeira before dinner, and he managed a couple of plates full of strawberries and cream, and twenty four little rout cakes that were lying neglected in a plate near him。

作者Thackery是带着讽刺的口吻说这段话的, 其真正意图在于讽刺所描写的对象Joseph Sedley, 只是他并没有将这一意图直接展露出来。阅读此文的读者会在作者的明说基础上获得如下语境假设和暗含前提:

Joseph Sedley是一个残疾人, 但胃口很好。

残疾人通常胃口不好。

如果Joseph Sedley胃口很好, 就不应是残疾人。

语境假设和暗含前提经过推理, 最终会导出暗含结论。

Joseph Sedley根本不是残疾人。 (或:Joseph Sedley装作残疾人。)

3 运用最佳关联理论原则, 指导阅读理解

依据关联理论原则, 交际的目的是为了付出有效的努力达到最佳语境效果。也可以说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关联性, 以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最终达到阅读理解的成功。

3.1 寻找最佳关联, 解读语境信息

阅读理解是一个明示信息推导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 那么, 什么因素在引导这个推理工程呢?或者说, 是什么机制促使消息接受者 (读者) 根据明示消息形成语境假设和暗含前提?关联理论认为, 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认知是以关联性为指向的。无论是信息意图的传递还是交际意图的理解与破译, 以及传递信息是采取直接还是间接的方式, 都是以关联原则为引导的。信息的接受者正是以关联为原则结合明示信息对信息发出者的意图进行推理。语言交际方式时, 尽管可能牵涉到许多信息, 而且所牵涉到的信息都值得重视, 但信息接受者通常只注意相关的信息。例如, 下面句子意义是明白无误的, 但处在不同的语境假设下, 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例2]There are too many marks in this book。

读者可能作出这样的语境假设:这本书被人涂画得一塌糊涂;他也可能作出另一种语境假设:该书是本成绩册, 上面记满了许多分数;还可能作出假设:这是本交通标志图集, 等等。读者从明示信息中究竟应该得出那个暗含结论?读者只能把明示语句信息与具体的语境假设结合起来, 从两者的关联中寻求答案。

从上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话语理解过程中:接受者根据语言信息, 结合当时的语境假设花费一定的的努力寻找关联;关联选取得当, 就会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有了语境效果, 就能取得理解的成功。为清楚表明信息接受者付出多少努力和要取得什么效果, 关联理论又提出“最佳关联”的概念, 认为理解语言需要获得最佳关联。阅读理解是一个寻找关联的过程, 应当遵循关联性认知原则。

3.2 寻找语篇最佳关联原则, 指导阅读理解

关联理论告诉我们,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话语理解涉及到两类信息的结合与运算, 即由话语信号建立的新信息和在此之前已被处理的旧信息。新信息和旧信息在一起就构成了关联信息。新信息 (新的语境假设) 与旧信息 (现有语境假设) 之间有三种情况:新旧信息结合产生语境含义, 新信息加强旧信息, 新信息排除旧信息。在关联理论中, 语境起到重要的作用。语境是一个由大脑中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心理结构体, 话语的理解就是从语境中选择最相关的假设以便用最小的处理努力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 从而找到话语同语境假设的最佳关联。从语篇的角度考虑, 只要一个语段所提供的命题与前一语段所提供的语境假设相结合产生语境含义, 或使语境假设中的旧信息得到加强, 或排除旧信息, 那么这两个语段便是连贯的。

在阅读教学中, 要训练学生辨别和处理新旧信息的能力, 理解明说——暗含的能力和寻找语篇最佳关联的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解读文章、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

[例3]Tom:Betty is not in her office today.

Mary:The light is on.

Question:Does Marry quite agree with T o m?

从表面上Mary的回答似乎与tom的话题毫无关联。要理解例3, 首先要寻找Tom话语中的信息 (旧信息) 与Mary提供的信息 (新信息) 的关联。Tom的话是明说, 而Mary的话却是暗含。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假设:Mary知道Betty一到办公室, 就习惯开灯;灯是开着的, 那么, betty肯定在办公室。貌似毫无关联的交际对话实际上是相关的。Mary提供的新信息排除了旧信息, 从而推断出问题的答案:Mary不同意Tom的看法。

3.3 寻找最佳关联, 训练阅读速度

提供问题导入, 明确学生的阅读目的, 限制他们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储存。阅读的文章信息量在, 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与阅读的目的相关。学生可以根据问题的提示, 初步建立关联的宏观结构, 有效地交替运用两种信息处理方式进行相关阅读信息处理。这两种方式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方式是通过话题的背景知识对文本进行预测, 然后再通过文本对预测进行确认的过程。“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方式是通过对具体语言单位进行解码, 理解从单词到句子, 然后再到整个文本的过程。高效的阅读者往往根据不同的文本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低效的阅读者往往倾向于使用单一的信息处理方式。

[例4]阅读材料后的提问:

A:Why did John Koshak decide tostay and face the dangers of a devastating hurricane?

B:Why did Charlie think they were in real trouble when he found the water tasted salty?

C:Why did Grandmother Koshak, at this critical moment, told her husband she loved him?

D:Why did John Koshak feel a crushing guilt?

E:Why did Grandmother Koshak ask children to sing?

阅读完这组问题后, 我们可以得出这篇文章的宏观结构:

飓风来临——John Koshak决定全家留下——飓风威胁他们——John Koshak有一种负罪感——面对死亡的威胁——Grandmother Koshak想法减轻恐惧感受, 给人勇气。

通过阅读问题, 建立文章的宏观结构, 有助于阅读者对全文的概貌有所了解, 然后针对不同的问题,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阅读相关信息, 减少阅读信息处理量, 提高阅读速度。

4 结语

信息时代使人们更注重高效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关联理论从人类认知科学的高度来解释话语的理解过程, 对阅读课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综上所述, 阅读课教学要从学生的阅读目的出发, 通过分辨和处理新旧信息, 把握阅读材料中与阅读目的最相关的信息;通过辨别文章中的明说和暗含, 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效率。

摘要:最佳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理论的重要观点, 它通过揭示语言理解的规律和原则来达到对语言运用规律和原则的认识, 其指导作用不可低估。文章以阅读理解为例, 探讨语用学中的最佳关联理论对这一基本技能的教学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用学,关联理论,阅读理解教学

参考文献

[1] 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Longman.1983.

[2] 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Morgan[J].1975.

[3] Verse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ch Press[J], Edward Arward Ltd.1999.

[4] 邓炎昌等.语言与文化[M].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5] 戈玲玲.语用学[M].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6] 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2.

[7]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南教育出版社, 1987.

[8]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9] 何自然.语用学新解导读[M].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0]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1] 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3.

[12] 严辰松, 高航.语用学[M].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6.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网瘾心理治疗中的实证研究下一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