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2024-05-14

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共14篇)

篇1: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摘 要】分析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针对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提出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对策及档案管理中应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活动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01-02

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是指图书馆在开展读者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纸质、光盘、声像、实物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读者活动过程如实完整的记录,也是图书馆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状况。因此,做好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需要。本文拟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意义、档案管理现状、档案管理的做法等方面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深化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活动文件通常包括活动文件、计划书及活动过程原始记录材料等多方面,是图书馆举办每项读者活动最真实的记录,这些材料能真实的反映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状况。图书馆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反思,总结本馆工作中的成败得失,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为今后举办读者活动乃至推进图书馆整体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二)档案的有序归档,便于档案资料的再利用。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的再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归档文件通过分类、排列,便于存取利用。二是为今后图书馆制定读者活动方案提供借鉴。在制订方案时,通过对以往举办的活动档案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先前的成功做法,并汲取经验教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分析以往读者活动在时序方面的安排,从中寻找规律,有效把握活动安排的频率和密度,制订图书馆新学年或近期读者活动的整体计划;可以结合以往某一活动中读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或有关工作总结的档案记录情况,进而确定出今后此类活动的规模大小;在组织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方面,可以通过分析档案资料中有关于宣传发动工作的总结和方案,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把宣传方案制订得更为科学、合理、完善,等等。

二、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高校图书馆读者档案管理工作确实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据了解,当前大多数图书馆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部门,一般由馆办公室兼管。对读者活动档案的归档范围、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各个工作环节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可遵循,管理人员职责不够明确,普遍存在档案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的现象,档案的归档收集呈现出明显的“三不”特点,即不及时、不完整、不系统,严重影响了活动档案管理质量。

第二,思想不够重视,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是图书馆领导层面的认识问题。馆领导对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承办重大活动是大事,档案工作是小事,可抓可不抓,造成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滞后于图书馆活动或者其他业务工作业务。二是馆员本身的认识问题。部分馆员认为,举办读者活动过程中,各种事务繁杂,光是应付于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往往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根本无暇顾及档案资料的收集;另外,个别馆员对档案上交管理存在私心,认为重大活动是自己一手安排和组织的,纯属个人劳动成果,应作为私人工作档案资料留存,因此拒不上交,等等。这些使认识上的误区给活动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使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第三,不重视档案的开发利用,只藏不用。从调查中,大多数图书馆不重视对读者活动档案的开发利用,多数采用的还是单一的纸质文献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档案文献管理和利用手段也没有能与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开发同步进行,使得档案的开发利用率不高。

三、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程序规范,内容全面,措施适用的档案管理制度,用制度建设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是使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选择。图书馆在制定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时,应以学院档案管理的有关制度文件为指导,根据读者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和规律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执行的制度,档案规范管理制度的内容范围包括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应做到详尽全面。只有健全建立制度,才能使图书馆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二)明确读者活动档案内容构建。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基本内容构件大致应该由下列项目组成:一是关于开展读者活动的文件材料。二是关于开展读者活动的领导机构、工作职责、成员分工和活动计划、安排、总结、整改措施以及向学院或相关部门报送、报审的文件材料。三是有关领导或嘉宾出席活动指导工作的讲话(或发言稿)等材料。四是读者参与活动过程产生的原始记录材料,如读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汇总以及对读者进行的各种专项调查摸底形成的材料等。五是开展活动的各种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特殊载体材料。六是活动各阶段情况统计表和汇总材料、成果材料、经验交流材料和检查验收材料等。只有划定出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的基本构建,才能使工作人员在收集档案资料室目的更为明确。

(三)做好特殊载体的档案整理工作。由于各类先进电子设备的介入,图书馆在开展活动时,记录活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即举办读者活动中所出现的档案资料除了纸质的档案以外,还涉及声像档案、照片档案等。因此,图书馆对于这些特殊载体档案的管理和保存也应做出相应的制度与标准:如为保证数码照片的清晰度,像素应在500万以上,单幅照片不小于3m,并标识有准确的摄影日期;归档的数码照片一般要求为 jpeg、tiff 格式;而对于重大活动,同一场景的照片选取最佳的1-2张归档,涉及重要活动和重要人物的可视实际情况多保留几张。档案目录编制应包含档号、题名、拍摄时间、摄影者、张数、主要人员等几个基本要素。

(四)加强对重大读者活动的档案移交、管理工作。图书馆的读者活动除常规性读者活动外,还有一些大型或重大活动。这类活动具有涉及部门多、参与人员广、载体形式多、时间跨度大等特点,活动资料的归档整理难度较大。因此,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要求联合举办活动的部门指定出档案管理负责人,明确职责,负责做好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同时,各部门的档案负责人还应成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全程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这样才有利于档案馆员做到事前了解,事中跟踪,事后检查,全面掌握活动的全过程,有效确保档案收集及时、归档完整。

四、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应注意的方面

(一)注意做好档案资料的编研,最大限度地挖掘档案资源的价值。一是各种档案资料汇编成册,汇编分类方法可以时间段进行分类,如按学期或者学年等,还有可以按照活动类型进行归类整理等方法进行,档案汇编成册不仅方便过往资料的查找利用,还可为馆领导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二是编研工作是开发档案信息的途径之一。为加大图书馆活动档案信息开发力度,根据实际需要,将分散的档案材料加工整理进行综合分析、有条件的图书馆最好撰写出专题调研报告,为今后改进工作,提高活动质量提供依据。三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如通过计算机录入、扫描等多种手段将档案资料转化成数字信息,使其变成多载体上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全程现代化。加工后的数字化档案资料,便于档案信息的检索、网络传递、咨询服务以及开发利用。

(二)应探索建立高校共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合作关系,实现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各种资源的共建共享势必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图书馆在搞好本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同时,可借鉴档案管理中共建共享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起馆际之间共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合作关系,如将各馆读者活动的档案资料通过科学整合后,进行馆际间档案资源的交流,由此实现档案管理由单一开发利用型向联合开发利用型的转变。而馆际之间通过展示双方编研的档案资料,互补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互相沟通,共同促进图书馆读者活动水平的提高,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近图书馆,关注图书馆,满足读者持续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总之,加强读者活动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要重视读者活动档案的建立、管理和利用外,还应结合本馆读者活动档案资源的收集管理状况,积极探索档案资源管理的新思路,为促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及图书馆文化的传承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篇2: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刍议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图书借阅管理

高校图书馆以大学生读者为主要借阅对象,推行综合服务的`意识,引导大学生借阅图书馆责料,做好对大学生图书借阅管理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 者:蔡志敏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青海,南宁,810008 刊 名:大众文艺 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年,卷(期): “”(7) 分类号:G2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读者   借阅管理  

篇3: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研究

1.1 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措施过于单一, 国际上通用的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建立身份验证、提供担保、限量办证、证件注册、污点管理、终止服务6项管理措施,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基本上不会同时应用这六种措施, 通常采用的管理措施主要是身份验证和提供担保两项, 限量办证和污点管理的应用微乎其微;比如监管制度不完善, 诚信管理措施匮乏, 校内读者优先权保障措施缺乏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措施。

1.2 不公平的限制条件。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中为社会读者接受服务的必备条件通常是单位证明、职工担保和企业担保, 这样对那些没有工作单位或者在高校没有熟人的社会读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他们往往不能进入高校图书馆, 无法获得所需要的文献和服务信息, 由于身份验证、提供担保存在不公平的限制条件导影响了这些人获得知识的平等权利, 影响了社会公平。

1.3 理论研究不足。

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时间较短, 需要社会各界进行研究和探讨,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尚没有关注到这个方面, 导致我国现有的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的文献较少, 理论研究的匮乏直接影响了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现存较少的文献里多数也是对国外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的分析, 虽然也有涉及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读者管理问题, 多数是一带而过、只言片语, 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的研究成果, 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的指导性不大, 这也是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存在弊端的主要原因之一。

1.4 实际管理过程中操作不当。

目前, 国际上通用的六种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措施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这些管理措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人员和规定的限制, 导致这些措施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首先, 在身份验证和提供担保的过程中归于局限, 高校的很多要求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其次是限额办证中缺乏专业的人士进行科学合理的限额测算, 导致测算结果存在偏差, 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最后, 证件注册方法单一和污点管理适用范围狭窄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发挥。

1.5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高效管理中管理制度单一, 不能将这一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内容进行完善和改建, 因此需要高校的相关管理者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 提高重视程度, 才能在不断的工作中更好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水平。

2. 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强化读者管理意识。

目前由于高校图书馆忽视对社会读者的管理, 因此导致高校的读者管理效果差, 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效果, 甚至会出现高校资源和设备的损失, 严重的会使高校图书馆停止向社会的开放, 因此, 高校图书馆从员工到领导应要不断提高对社会读者的管理水平, 加强重视程度, 同时社会读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工作。

2.2 加强社会读者管理的研究。

想要做好高校图书馆社会读者管理工作, 首先要明确社会管理的内容以及管理中重点和难点, 做到有的放矢, 这就需要相关学者不断研究, 强化理论指导,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存在两个难点, 一方面是校内和校外人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另一方面是如何约束社会读者遵守管理制度, 保护文献和设备的安全性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 借鉴外国的相关理论, 运用创新性的思维, 提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2.3 改进对社会读者的管理方法。

通过改进管理方法有效的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管理水平, 首先, 通过要求社会读者提供个人身份证明材料的方法, 解决身份验证不足的问题, 其次使用押金担保来弥补担保缺陷的问题及弹性押金制度, 将读者的权限和押金关联起来, 这样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方便了社会读者利用高效图书馆资源, 再次采取多样灵活的注册方式, 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 在进行现场注册的同时要采取电话注册和网上注册相结合的方法, 并通过电子邮箱等方式提醒社会读者进行证件注册和交付押金, 以免由于读者遗忘等原因影响读者的使用情况, 最后, 严格进行污点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效社会读者管理的有效进行。

2.4 强化诚信管理。

诚信已经成为人们在这个社会立足的基本素质要求, 在高校高校图书馆的社会管理中提高社会读者的诚信水平关系到图书馆文献资料和设备的安全性, 关系图书馆对外开放能否正常实施, 健全恶性违规的处罚规定, 读者在进入图书馆前要对读者进行相关的教育并要求读者签署诚信保障书, 对于违反诚信承诺的行为要严格惩处, 降低图书馆的对外开放的危险性。

2.5 完善社会读者监督措施。

监督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降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管理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读者在监督方面的规定和措施是很少的, 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 因此一旦出现违纪行为, 不仅会影响高校设备资源的安全性, 同时也会使读者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失去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机会, 因此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读者管理的监督制度, 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降低双方的损失, 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对借阅文献的超期现象和逃避罚金的现象进行监督, 这样可以保障图书资源的按时归还, 方便其他人员使用, 减少学校图书资源的浪费。

总之, 高校图书馆已经越来越重视对社会读者的管理, 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是由于我国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较短, 因此需要相关学者和人员献计献策, 使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读者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兰.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若干问题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04) .

篇4: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活动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01-02

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是指图书馆在开展读者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纸质、光盘、声像、实物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读者活动过程如实完整的记录,也是图书馆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状况。因此,做好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需要。本文拟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意义、档案管理现状、档案管理的做法等方面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深化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活动文件通常包括活动文件、计划书及活动过程原始记录材料等多方面,是图书馆举办每项读者活动最真实的记录,这些材料能真实的反映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状况。图书馆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反思,总结本馆工作中的成败得失,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为今后举办读者活动乃至推进图书馆整体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二)档案的有序归档,便于档案资料的再利用。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的再利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归档文件通过分类、排列,便于存取利用。二是为今后图书馆制定读者活动方案提供借鉴。在制订方案时,通过对以往举办的活动档案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先前的成功做法,并汲取经验教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分析以往读者活动在时序方面的安排,从中寻找规律,有效把握活动安排的频率和密度,制订图书馆新学年或近期读者活动的整体计划;可以结合以往某一活动中读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或有关工作总结的档案记录情况,进而确定出今后此类活动的规模大小;在组织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方面,可以通过分析档案资料中有关于宣传发动工作的总结和方案,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把宣传方案制订得更为科学、合理、完善,等等。

二、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为了解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本人借助广西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管理QQ群面向15所高校馆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项的网络调查,问卷共设置15个问题选项,文中将选取5个关键性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高校图书馆读者档案管理工作确实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据了解,当前大多数图书馆没有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部门,一般由馆办公室兼管。对读者活动档案的归档范围、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各个工作环节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可遵循,管理人员职责不够明确,普遍存在档案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的现象,档案的归档收集呈现出明显的“三不”特点,即不及时、不完整、不系统,严重影响了活动档案管理质量。

第二,思想不够重视,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是图书馆领导层面的认识问题。馆领导对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认为承办重大活动是大事,档案工作是小事,可抓可不抓,造成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滞后于图书馆活动或者其他业务工作业务。二是馆员本身的认识问题。部分馆员认为,举办读者活动过程中,各种事务繁杂,光是应付于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往往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根本无暇顾及档案资料的收集;另外,个别馆员对档案上交管理存在私心,认为重大活动是自己一手安排和组织的,纯属个人劳动成果,应作为私人工作档案资料留存,因此拒不上交,等等。这些使认识上的误区给活动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使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第三,不重视档案的开发利用,只藏不用。从调查中,大多数图书馆不重视对读者活动档案的开发利用,多数采用的还是单一的纸质文献和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档案文献管理和利用手段也没有能与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开发同步进行,使得档案的开发利用率不高。

三、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程序规范,内容全面,措施适用的档案管理制度,用制度建设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是使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选择。图书馆在制定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时,应以学院档案管理的有关制度文件为指导,根据读者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和规律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执行的制度,档案规范管理制度的内容范围包括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应做到详尽全面。只有健全建立制度,才能使图书馆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二)明确读者活动档案内容构建。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基本内容构件大致应该由下列项目组成:一是关于开展读者活动的文件材料。二是关于开展读者活动的领导机构、工作职责、成员分工和活动计划、安排、总结、整改措施以及向学院或相关部门报送、报审的文件材料。三是有关领导或嘉宾出席活动指导工作的讲话(或发言稿)等材料。四是读者参与活动过程产生的原始记录材料,如读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汇总以及对读者进行的各种专项调查摸底形成的材料等。五是开展活动的各种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特殊载体材料。六是活动各阶段情况统计表和汇总材料、成果材料、经验交流材料和检查验收材料等。只有划定出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的基本构建,才能使工作人员在收集档案资料室目的更为明确。

(三)做好特殊载体的档案整理工作。由于各类先进电子设备的介入,图书馆在开展活动时,记录活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也随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即举办读者活动中所出现的档案资料除了纸质的档案以外,还涉及声像档案、照片档案等。因此,图书馆对于这些特殊载体档案的管理和保存也应做出相应的制度与标准:如为保证数码照片的清晰度,像素应在500万以上,单幅照片不小于3M,并标识有准确的摄影日期;归档的数码照片一般要求为 JPEG、TIFF 格式;而对于重大活动,同一场景的照片选取最佳的1-2张归档,涉及重要活动和重要人物的可视实际情况多保留几张。档案目录编制应包含档号、题名、拍摄时间、摄影者、张数、主要人员等几个基本要素。

(四)加强对重大读者活动的档案移交、管理工作。图书馆的读者活动除常规性读者活动外,还有一些大型或重大活动。这类活动具有涉及部门多、参与人员广、载体形式多、时间跨度大等特点,活动资料的归档整理难度较大。因此,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要求联合举办活动的部门指定出档案管理负责人,明确职责,负责做好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同时,各部门的档案负责人还应成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全程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这样才有利于档案馆员做到事前了解,事中跟踪,事后检查,全面掌握活动的全过程,有效确保档案收集及时、归档完整。

四、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应注意的方面

(一)注意做好档案资料的编研,最大限度地挖掘档案资源的价值。一是各种档案资料汇编成册,汇编分类方法可以时间段进行分类,如按学期或者学年等,还有可以按照活动类型进行归类整理等方法进行,档案汇编成册不仅方便过往资料的查找利用,还可为馆领导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二是编研工作是开发档案信息的途径之一。为加大图书馆活动档案信息开发力度,根据实际需要,将分散的档案材料加工整理进行综合分析、有条件的图书馆最好撰写出专题调研报告,为今后改进工作,提高活动质量提供依据。三是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如通过计算机录入、扫描等多种手段将档案资料转化成数字信息,使其变成多载体上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全程现代化。加工后的数字化档案资料,便于档案信息的检索、网络传递、咨询服务以及开发利用。

(二)应探索建立高校共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合作关系,实现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各种资源的共建共享势必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图书馆在搞好本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的同时,可借鉴档案管理中共建共享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起馆际之间共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合作关系,如将各馆读者活动的档案资料通过科学整合后,进行馆际间档案资源的交流,由此实现档案管理由单一开发利用型向联合开发利用型的转变。而馆际之间通过展示双方编研的档案资料,互补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互相沟通,共同促进图书馆读者活动水平的提高,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近图书馆,关注图书馆,满足读者持续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总之,加强读者活动档案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除要重视读者活动档案的建立、管理和利用外,还应结合本馆读者活动档案资源的收集管理状况,积极探索档案资源管理的新思路,为促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及图书馆文化的传承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成学燕.对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的思考[J].山东档案,2008(3)

[2]洪爱英.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J].浙江档案,2012(2)

篇5: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对肇庆学院图书馆的读者进行调查,通过对回收调查数据的.详尽分析,提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对策建议.

作 者:郭瑞芳 张i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图书馆,广东,526061刊 名:情报探索英文刊名:INFORMATION RESEARCH年,卷(期):“”(7)分类号:G252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 信息需求 网络环境

篇6:高校图书馆读者意见分析

高校图书馆读者意见分析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工作核心,通过分析读者意见.图书馆可以更加了解读者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作 者:岳历进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图书馆,贵州,贵阳,550004刊 名:管理观察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年,卷(期):“”(23)分类号: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意见 读者服务

篇7: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高校图书馆读者不良行为及解决对策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中出现的读者不良行为及造成的`后果,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 者:张晖 冯莲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图书馆,江西,九江,33刊 名:江西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JIANGXI年,卷(期):200939(4)分类号:G252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行为 读者工作

篇8: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一、扩大服务范围

图书馆系统内任何使用馆内资源的个体, 都可以视为读者。 图书馆应当为这些读者提供各种帮助和指导, 确保其获取信息的畅通度。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将服务对象定位为本校科研人员和大学生, 而图书馆内部的人才资源、 技术设备、文献资源则未能充分被社会利用。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制度不断深化改革,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图书馆逐渐面向社会各界开放, 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向社会提供馆内的技术设备、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学习环境, 让读者享受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与此同时,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逐渐从自我封闭转而向全社会开放。 显然, 在新的时代形势下,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已经从师生读者逐渐转变为社会读者。 高校图书馆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公益文化场所。 可见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外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为社会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读者群体是图书馆存在的前提, 因此, 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往往体现在其为读者服务的水平上。 从某种程度上看, 服务工作是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衔接纽带, 而服务工作的质量则直接决定了图书馆价值的体现。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为高校师生及科研人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以科研与教学为核心,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服务模式应当从传统的被动咨询转变为主动服务。 就学生方面而言, 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和特征, 开展多样化的座谈活动与实践调查,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此外, 还应当做好向导工作, 为读者介绍格调高雅、 内容健康的书籍。 文献采购则要切实考虑教学工作需求, 将大学生的课外辅导参考书、专业必读书均列入采访范围之内, 并注意书籍流通的时效性, 为读者提供最新的科研信息和专业知识。 同时, 还要及时关注大学生的阅读需求变化, 并以此为依据选购具有思想性、可读性及联系社会热点的读物。就教师层面而言, 图书馆要及时联系各个院系, 并依据院系的科研计划、教学进度, 确定阶段采购计划。 此外, 还要开展科学的跟踪服务和咨询服务。 比如, 图书馆要根据重大科研项目, 及时搜集、整理、选择图书资料, 为项目开展提供资源保障。 同时, 还要与各专业教师进行定期沟通, 并依据他们的建议, 及时采购学科前沿著作, 增强服务的时效性。

三、提高馆员素质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对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有决定性影响, 因此, 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必须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 要提升馆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在思想方面, 要激发他们对图书管理工作的热爱之情, 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图书管理的重要性, 将读者的实际需求放在首要位置。 在行动方面, 要改变以往自由散漫的作风, 增强服务的主动性, 从各层面提高服务的人文性。 在语言方面则要使用礼貌用语, 为读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其次, 要促使馆员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自觉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和专业知识。 图书馆应当为工作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的培训机会和平台, 及时补充与更新馆员知识。此外, 高校要组织馆员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 确保他们熟练运用计算机为读者提供服务, 并要求馆员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 结合新媒体, 系统搜集、归纳、分析馆内信息资源, 为读者提供更多可共享的知识资源。 再次, 要提高馆员的外语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信息的获取能力和工作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外语水平。 因此, 要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图书信息, 必须提高馆员的外语水平, 促使他们更加准确地查询、搜集、归纳、整理国内外资料数据, 进而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创新服务手段

高校图书馆应当在服务管理中及时引入数字化技术、多媒体、网络等手段, 在这些硬件资源的支持下, 由信息收藏者向信息生产者转变。 首先, 要从购书做起, 运用互联网建立网上新书推荐系统, 图书馆可以鼓励读者通过网络积极参与新书预订, 进而实现网上荐购和采访, 增强图书采访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其次, 要以网络为依托开展续借服务与预约服务, 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再次, 要构建数据库查询系统, 发挥图书馆的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 并在网络环境下, 筛选、分析、归纳资源, 构建重点学科导航库及特色资源库, 为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 除此之外, 还要增设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以此为渠道为读者提供光盘远程信息检索、多媒体电子出版、数据可检索等服务, 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 帮助读者搜索到更多的有用信息。

参考文献

[1]杨巧兰.完善环境设计, 优化高校图书分馆形象[J].图书馆, 2011.

[2]熊武金.新时期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2.

[3]林平忠.现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基本内涵[J].图书馆学研究, 2004.

[4]王帮英.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质量[J].图书情报工作, 2000.

[5]闫素珍.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主动服务[J].图书馆论坛, 2003.

篇9: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检索竞赛 信息素养教育

分类号 G252.7

Abstract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mpetition, a reader information retrieval level competition is widely held in university library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current university library’s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mpet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from the information retrieval form, question topic and exam cont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retrieval game design, all are analyzed in detail by this paper. And from the readers’ selection, the hierarchy of the game and micro media marketing in such aspects, i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need to be aware of in the future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mpetition carried by university library.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retrieval skills competi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当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如火如荼,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技能比赛也顺势升温,笔者身边的高校图书馆基本都在举办,很多高校图书馆甚至将其做为读书节保留项目,年年举办。为了解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技能比赛相关成果,总结经验,笔者以信息检索比赛、信息检索大赛、竞赛、技能比赛等作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平台对图书馆学专业期刊进行检索仅查找到2篇相关文献,相关研究成果偏少。由检出文献可以看出最早对图书馆读者信息检索技能比赛进行研究和论述的是《图书馆论坛》2012年第1期发表的广州医学院邓小茹、朱培毅的论文《竞赛模式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证分析》,文章阐述开展学生利用图书馆知识技能竞赛模式是图书馆拓展信息素养教育成功的有益尝试,此后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刘敏在情报探索2013年第1期上撰文《从信息检索大赛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对该校信息检索大赛的开展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对信息检索技能比赛的研究资料较少与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检索技能比赛热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为进一步收集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开展情况资料,笔者以“首届信息检索比赛”“第一届信息检索比赛”等做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查找,通过对搜索结果浏览发现,高校首届信息检索比赛举办较早的年份为2006年,代表性的为武汉大学首届“中国移动杯”网络搜索大赛,该大赛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办,但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并没有参与。步入2009年,高校图书馆逐渐成为信息检索比赛主办的生力军,由高校图书馆主办的信息检索技能比赛开始逐渐增多,如韶关学院图书馆首届信息检索比赛、三江学院图书馆首届信息检索大赛等等。高校图书馆大规模开展信息检索比赛应始于2010年,自2010年开始,一些重点院校和数据库服务商也参与进来,如南京大学图书馆首届暨“百度杯”信息检索比赛、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首届信息检索比赛、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首届信息检索比赛、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首届“读秀杯”信息检索比赛、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首届信息检索比赛、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我身边的图书馆”信息检索大赛、上海大学图书馆2011“Just搜搜”信息检索大赛、安徽大学首届大学生信息检索技能大赛、第一届北京大学图书馆搜索达人大赛、第一届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信息检索技能大赛、南京师范大学“爱上图书馆”信息检索大赛等等。

1 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技能比赛活动现状及特点

1.1 高校图书馆举办热情较高

做为竞技比赛,信息检索比赛强调了信息检索技能的重要性,这也是图书馆一直大力倡导推广,而读者不以为然、广为忽视的一项本领。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课程教育无法深入人心,近年来,不断探索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也推行得甚为艰难。究其原因,还是图书馆在宣传方面有所欠缺,从而造成学生认识不足,教学部门疏于指导,职能部门缺乏了解,只能单靠图书馆一己之力,勉为其难地在高校推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而通过竞技模式,则大大拓展了图书馆的宣传渠道,调动了馆外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竞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读者需要,必将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参与学生规模的不断加大、在正式比赛前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培训达到图书馆宣传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通过初赛、预赛,复赛,层层选拔的模式,也让读者充分认识到信息检索能力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对图书馆后续开展信息检索讲座吸引读者不无裨益。

1.2 赛事规格不断升级

随着举办高校、举办届数的不断增多,除图书馆外,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也不断加入,如学院团委,学院教务处、学院学工处、学院科研处,甚至部分高校信息管理教学单位等,此外,众多数据库厂商和网络公司也跃跃欲试,纷纷加入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行列,为大赛冠名并提供奖品,各方面的合力,使得信息检索大赛已经不仅仅是图书馆举办的简单比赛,而变成学院层面的重要竞技赛事,甚至扩展到不同院校之间的一项团体比赛(如“超星杯”首届江北高校大学生信息检索大赛),从单纯的图书馆主办到多部门协办到区域联合举办,信息检索比赛赛事规模不断扩大,规格不断升高,也逐渐引起高校校级领导层面的重视。

1.3 比赛形式灵活多样

笔者通过对部分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规则浏览发现,目前,信息检索比赛形式灵活多样,在赛事规则上有初赛、复赛、决赛之分,在竞赛试题上,有填空、多选、单选、判断、简单等诸多题型,一些学校的比赛还有选答题、必答题和附加题等众多环节,在初赛和复赛的选拔形式上,各个学校也是迥然有异。比赛形式的灵活多样对读者形成了一定吸引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信息检索比赛在图书馆界还是个相对新鲜的事务,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创新中,随着信息检索比赛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从个人扩展到团体,信息检索比赛的形式也会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化,在创新中不断增强稳定性。

2 高校图书馆举办信息检索比赛的意义

南京大学图书馆将信息检索比赛定位为:立足于大学生,向整个社会发起提高信息检索能力的号角。对于图书馆而言,信息检索做为获取知识的捷径、科学研究的向导、终身教育的基础,以竞技模式与大学生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首次提出信息素养概念至今,信息素养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的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认为信息素养与基本学习技能、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同等重要并将其作为21世纪人的能力素质构成的重要部分。在我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早在1984年就对高等学校开设信息课程专门发文。1992年,国家教育部将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列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职能责任在肩,使命使然。引入竞赛模式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对课堂教育模式的补充和完善,这种模式挑战性和趣味性兼备,寓学于乐,可以把相对枯燥的纯理论知识转变为可触可及的实际应用,是一种效果明显的“学习快餐”,很多高校在活动中惊喜地发现,它不仅可以引起轰动的效应,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2.2 评估读者信息素养水平的有效手段

信息检索比赛可以有效评估参与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针对参赛者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还可以从中发现不同读者信息检索水平的不足之处,同时,通过对参与读者的年级、院系专业、班级个人信息与其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为图书馆信息检索课堂教学提供方向,提高信息检索课教学的针对性。如我馆在2012举办的信息检索比赛中就发现计算机软件学院的读者对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知之甚少,相关答题答错率较高,在比赛结束后,我们就主动与系部联系,在该系开设了一次图书馆1小时讲座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图书馆数据库资源进行详细介绍。除对读者信息检索水平进行评估外,有时我们还可能有意外的收获,如我馆2013年第二届信息检索大赛举办期间,我们发现在所有的参赛选手中艺术设计院系基本无人报名,经过调研了解,原因是因为图书馆数字资源中与该院系专业相关的资源偏少导致读者参与热情不高,为此,我馆今年拟参加江苏省高校图工委联合采购,在我院开通credo数据库,同时积极向艺术设计系推荐该数据库丰富的图片资源。

2.3 为开展分层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数据支撑

信息素养的层次性教育已经得到共识,实践证明,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读者给予不同的等级和要求,开展分阶段的信息素养教育是科学的,卓有成效的。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可分为基础教育(包括基础的图书馆应用知识和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及综合信息素养四个层次,各个层次的信息素养水平不同,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迥异[3]。信息检索大赛的举办为图书馆了解各个层次读者的信息素养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数据,通过必答题,以及针对读者身份设计的选答题、附加题等,考察不同层次读者的信息素养能力,从而为图书馆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佐证材料。

3 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赛制和试题设计分析

3.1 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赛制分析

相对灵活的比赛形式使得各个学校图书馆的信息检索比赛赛制有很大差别,所制定的比赛要求、比赛流程等具有较大区别,同时为了创新,吸引读者,有的图书馆每年举办的信息检索比赛的形式都略有不同,这种现象的存在也不利于图书馆搜集读者比赛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科学评估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针对现有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1 加快赛制的规范化

一项竞技活动要有旺盛的生命力,体现在源源不断的创新中,但是创新不等于天马行空,让读者摸不着头脑,要在规范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比赛模式的规范化,比赛时间的规范化,比赛评分的规范化,甚至在比赛时间上的选择也可能会影响到比赛的效果等等。笔者建议,现有由单一高校独自制定起草的信息检索比赛赛制规程应逐步取消,依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教育分会推行信息检索比赛赛制的相关规范性研究,并组织行业专业学者对各高校成员馆的信息检索比赛进行指导,以期用比赛为契机,切实推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工作。

3.1.2 个人竞赛和团队竞赛并存

现有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主要侧重于个人赛。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比赛规则都是针对个人读者设计,团体赛在现阶段仅仅在一些重点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中出现过,这也是当前赛制的不足之处。由于信息检索多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来,它是科研、项目申报等诸多团队合作工作的基础,因此未来可逐步开展基于团队合作的信息检索比赛,引入团队比赛考察选手的个人信息检索技能和团队合作技能。

3.2 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试题设计

图书馆信息检索大赛试题设计主要围绕信息检索的三个主要内容:事实检索、数据检索和文献检索展开,部分学校在比赛前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简单培训,并制作了一些课件供参赛选手学习,如安徽大学图书馆在首届信息检索比赛中,针对所有参赛选手做了特别培训,并制作了相关网页提供了读秀、超星数图、CNKI中国知网现用平台课件、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培训资料、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图书馆常用数据库培训课件,除课件资料外,一些图书馆还制作了信息检索比赛大纲,如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大纲从基础篇、服务篇、资源篇和比赛题型四个方面对比赛内容进行了说明[2]。

3.2.1 信息检索比赛试题内容范围

(1)基础题:考察读者对图书馆的熟悉程度。这类题目主要围绕图书馆图书分类、馆藏分布、功能布局和主要服务展开,一般仅仅出现在初赛和选拔赛中,且所占比重较少。

(2)专业学术文献搜索试题:这类试题主要围绕图书馆数字资源检索为主题,注重考察参赛者对数据库检索的熟练程度,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①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考察:此类题目主要考察参赛者对数据库的熟悉程度,如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提供的检索入口,高级检索的各项功能等等。②专业数据库文献检索:此类题目只要求给出检索式,列出检索结果即可。③利用数据库学术文献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此类题目不仅需要读者熟练使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还侧重考查读者的文献信息的归纳、评价能力。

(3)网络信息检索试题:这类试题主要是事实和数据检索,综合考察参赛者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查找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内容比较新颖,涉及面广,大致可从四个方面出题。①生活常识、历史文化考察试题,②时事热点聚焦试题,③重大活动的常识考察试题,④参赛者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检索工作对信息进行评估和有效利用的能力考察试题。除上述试题设计范围外,部分高校图书馆在试题设计中还有意加入了图书馆历史方面试题,引导读者了解、认识图书馆。

网络信息检索试题贴近读者日常生活,趣味性较强,通过比赛可以增加参赛者的日常生活知识,这类题目的设计有助于引起读者参与比赛的热情,同时,此类试题的新颖性也对设计者提出了很高要求,设计者的思维要与时俱进,试题要紧扣热点,引起读者共鸣。

3.2.2 信息检索比赛试题题型分析

目前,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试题的题型设计、题量和比赛时间上具有较大差异,在比赛不同阶段试题的设计形式也有很大不同,如初赛一般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判断题居多,多采用发放与回收试卷模式,主要是因为初赛人数众多,这些题型有助于快速选拔。而到了复赛和决赛,试题的形式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填空题基本没有,选择题的难度加大,简答、论述题成为主流,重点从考察读者信息检索能力向综合评价读者查找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倾斜。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的试题特点如下。

(1)题目类型多样: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试题从传统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单题到一些综合性必答题、多选一选答题(即多个题目分值一样选择一个解答即可)及附加题均有涉及,且各个高校图书馆的题型差异很大。

(2)分值权重及评判标准有较大差异:部分高校图书馆在试题设计中尽在初赛试题中有分值,在复赛或决赛汇总多采用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答题模式,以最终得分情况分配名次,如南京大学图书馆暨“百度杯”首届信息检索大赛中决赛就通过四轮激烈的角逐较量最终确定获奖参赛选手名单。实行总分制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试题在分值的权重分配上也各有侧重,大部分高校均以试题的答案为标准评分,但也有部分高校对信息检索的速度也给予一定分值。

4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4.1 有效开展参与读者的选拔工作

信息检索比赛如火如荼的势头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的目光,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对图书馆对参赛选手的选拔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南京大学图书馆暨“百度杯”首届信息检索大赛就吸引了800多学生参加。如何从众多的报名者中进行公开公正、公平选拔也考验着大赛组织者的智慧和水平,现有的信息检索比赛初赛模式多为笔试或在线答题模式,所有参赛者试题相同,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图书馆可以在参赛者选拔工作上多做有益尝试,如可以尝试开通专门的信息检索比赛网站,开发相应的竞赛选拔系统,设置海量题库,采用在线注册答题的模式,让读者随机抽取题库试题作答等等。

4.2 注重信息检索比赛的参与层次性

针对不同层次读者举办不同层次的信息检索大赛,应该是图书馆信息检索大赛未来发展的趋势,让本科生和研究生通过一样的试题去测试读者的信息素养这本身也有违信息素养分层次教育的特点[4],只有针对不同的层次读者设计不同的比赛规则和题型,才能更切实有效的了解他们的信息检索水平,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才更有益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分层次的比赛,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赛事的公平、公正。

4.3 善于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检索比赛宣传与推广

图书情报专业人员在竞赛模式的设计和改革中处于战略决策者和革新者的主导地位。当前、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已经渗入学生读者生活的方方面,如何通过微电影宣传,开通微博、微信平台营销,扩大图书馆信息检索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加图书馆信息检索大赛的受众人数,值得图书馆相关人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5]。

5 结语

信息检索技能比赛做为高校图书馆推动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的一种创新手段,得到了众多高校图书馆的认可,通过引入竞技模式,为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读者参与度较高的活动形式,在高校图书馆界已经蔚然成风。随着举办院校的不断增多,赛事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赛将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势头,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将不断出现。

参考文献:

[ 1 ] 邓小茹,朱培毅.竞赛模式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1):61-63.

[ 2 ] 刘敏.从信息检索技能大赛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J].情报探索,2013(1):79-81.

[ 3 ] 张晓娟,张寒露,范玉珊,等.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国内外实践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95-100.

[ 4 ] 杜红.研究生与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比较[J].图书情报工作,2013(4):96-97.

[ 5 ] 高协,宋海艳,郭晶,等.面向创新的信息素养教育规划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2):10-12.

马 坤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咨询部主任、馆员。江苏常州,213164。

王勋荣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江苏常州, 213164。

篇10:图书馆读者活动方案

5月24日——6月1日

二、 活动主题

阅读,请到图书馆

三、活动内容

1、“阅读,请到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推荐书目:图书馆精选50种优秀图书在图书馆二楼社会科学阅览室陆续展出,供读者借阅,以帮助广大读者更加快捷的挑选自己喜欢的、健康向上的图书。

时间:5月24日——6月1日

地点:市图书馆二楼社会科学阅览室

2、举办“特别还书日 把书送回家”活动:为保护图书馆资源,更大程度上收回读者手中的图书,提高资源利用率,市图书馆在活动期间举办“特别还书日 把书送回家”活动,凡持有过期图书的读者前来还书,全部免除其滞纳金。

时间:5月24日——6月1日

地点:市图书馆二楼综合借阅室

3、“摄影实践与创作”知识讲座:为提高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摄影理论技能水平,提升创作能力,市图书馆将举办摄影知识讲座,届时邀请专业人士对摄影知识进行详细讲授。欢迎广大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

时间:5月24日上午9:00-11:30

地点:市图书馆三楼电子阅览室

4、针对老年读者、进城务工人员举办电脑基础知识公益讲座:为丰富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掌握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乐;鼓励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朋友多走进图书馆学习知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针对老年读者、进城务工人员举办电脑基础知识公益讲座。

时间:5月30日上午9:00-11:30

地点:市图书馆三楼电子阅览室

5、经典视频展播:为了更好的满足读者朋友中电影和动画爱好者的需求,市图书馆将举办“经典视频”展播活动,届时为读者精心挑选经典视频进行循环展播。

时间:5月31日、6月1日

地点:市图书馆三楼电子阅览室

篇11: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高校图书馆环境文化与读者的和谐美

高校图书馆在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室内外环境对读者的影响,为读者营造良好的图书馆室内外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作 者:刘洪冉 Liu hong ran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刊 名:教育界 英文刊名:JIAOYUJIE 年,卷(期): ”“(22) 分类号:G25 关键词:图书馆大楼   内外环境美   室内绿化设置  

篇12: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档案管理研究

摘要: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服务理念、馆藏建设、管理模式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本科评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重要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更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因而高校图书馆评估也是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配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推动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深入发展,就必须强化图书馆的管理。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

鲁黎明在《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为了满足社会和用户的文献信息等多方面的需求,利用自身资源,运用多重方法所开展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图书馆服务理念是指导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图书馆整体工作理念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用户服务原则、服务态度、服务方式的集中体现,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指在图书馆工作中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以馆员为本。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因此,图书馆必须牢固地树立起服务是灵魂、服务是核心、服务是基础、服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即“服务第一”的价值观。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一切想着读者,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方便读者的服务意识,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注重对读者心理现象及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不断探索读者对文献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使图书馆工作更加具有主动性、针对性。

尊重读者,关心读者,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合作,从管理读者向服务读者转变,充分体现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建立一种亲切、平等、和谐的关系,以此来构建强有力的图书馆服务文化。

二、优化馆藏建设,实现馆藏载体多样化。

按照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规定的生均藏书量100册的标准,一所在校生1万人的高校,图书馆藏书应达100万册以上。而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数量远未达到本科教学评估的标准,而且在馆藏质量上问题更加突出,藏书层次低、品种少、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本科教学、科研的要求。因此,建设丰富的馆藏、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和高质量和文献资源是评估条件下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良好服务

的重要基础。图书馆应立足现实,根据本校的馆藏现状、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科研需要,合理调整馆藏结构,重点加强新学科、新专业的馆藏建设。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除传统的纸质文献外,文献载体由单一的印刷型向光电型、缩微型以及视听型方向发展。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多媒体资料等,将逐渐成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形式,使得图书馆在馆藏文献载体上呈现多样化特点。

三、合理布局馆藏文献,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馆藏布局是指一个图书馆内各种文献资料的布局,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馆藏布局是否合理、科学,将直接关系文献信息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关系到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益的高低。

传统馆藏布局的特点是各载体的文献划分清晰,书归书,刊归刊,一般互相不兼顾,它是与传统图书馆“以藏为主”、“闭架为主”的流通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随着“以人为本”等服务理念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深入,“以藏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渐向“以用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一种新型的,集收藏、外借、阅览、咨询为一体的流通管理模式——藏、借、阅一体化在高校图书馆得以推广,它强调“藏以致用”,拉近了读者与文献的`距离,极大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改变了过去以文献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实现“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现人性化服务。

在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为了更好满足读者需求,以更快捷、更便利、更全面的方式为读者服务,对馆藏文献进行合理、科学的布局显得成尤为重要。首先,实行布局学科专业化,以文献的学科内容区分借阅空间,打破传统的按文献载体划分馆藏的方法,把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的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等各种不同载体、不同语种的文献资料在相对独立的同一区域内集中组织、排列,形成学科专业借阅区。对一些流通量大的,读者共同需要的文献,可单独设立公共借阅区。而对那些利用率低、内容过时的文献,则应定期剔除,同时调整一、二线藏书的典藏,将那些利用率较低的文献放置于密集书库中,最大限度发挥馆藏的作用。

四、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提升馆员综合素质。

馆员素质是指馆员在从事图书馆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稳定的品德,即馆员的知识、技能、观念和情感的总和,它是馆员内在综合素质的反映。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基本细胞,馆员的素质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兴旺,同时也制约着馆员在工作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去服务读者。高校图书馆员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载体,馆员的素质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水平,离开图书馆员,图书馆的功能无法得以实现。有资料表明,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源占20%,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员良好服务的提供对于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对馆员素质的要求逐渐趋向理性和成熟。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对人员具备的素质要求主要侧重以下几方面:

(1)诚信品格、责任心、奉献精神与良好的个性特点。

(2)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能力。

(3)团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4)适应环境和服务对象变化、拓展的能力。

(5)创新意识和能力。

(6)进取心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感意识、求知欲及良好的学习能力。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本科评估契机,注重调整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真正建立起一支适应本馆特点的高层次、现代化的专业队伍,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更好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确保图书馆在本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月香.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

[2]王延红.试论藏、借、阅一体化管理的馆藏资源布局改革[J].图书馆论坛,2008,(8).

篇13:高校图书馆读者活动新探索

由中央电视1台主播的《开讲啦》、安徽电视台的《非常静距离》以及《一周立波秀》等节目的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赢得“90后”的喜爱。因为这些节目传播方式创新,是电视新思维TV2.0的互动;模式定位新,是泛娱乐浪潮中的文化清泉;内容形式创新,合力营造公共话语空间,仿若中国思想心灵的好声音[1]。这些时尚节目对当今的年轻人导向很好,是真正传递正能量的心灵好声音[2]。据广西大学图书馆(简称西大馆)发放的一份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广大在校大学生读者认为图书馆读者活动太少,并就此提出了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建议:多举办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富有启发性的活动,渴望内容贴切近生活,要求气氛要活跃,希望主讲人有更多的幽默话语引起听众兴趣等。经西大馆流通部及分管领导的研究,决定借鉴电视台《一周立波秀》的风格,并融合《开讲啦》等节目的优势,尝试开创一项新的读者活动——“君武大学堂——开讲了”。目前已试讲了一场,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2 首场“开讲了”的概况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西大馆以知识服务、个性服务、主动服务为主,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努力营造求知、创新、高雅、自由的学术氛围[3],于2014年1月2日晚,在六楼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者活动,活动以袁刚*老师的“快乐高效作文”为主题,给了在坐读者一次快乐的分享。

参加这次活动的读者主要来自数信学院大一年级和附中初二年级,也有一部分来自其他学院。讲座时间为一个半小时,袁老师以其新颖独特的讲课风格、风趣幽默的教学形式,来自生活的典型生动的例子,以及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如何“拟题”、“选材”、“构思”、“谋篇”、“抒情”等常识,对现今流行的作文写作技巧进行了详细而独到的剖析。同学们都感觉时间过得太快,附中的读者强烈要求袁老师延长讲座时间。

为丰富完善此类讲座的形式及内容,摸索出更贴近读者的好路子,我们及时发放了听众——主要为大学生读者调查问卷100份,统计情况见表1。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本次讲座的听众主体为附中读者居多,所以选择的讲授内容以贴近他们的需要为主,从他们在场上的参与表现和一边倒的评价来看,他们对于本次开讲活动是非常满意的。所以就没有再向他们发放调查表。

3 首场开讲秀的成功点和启迪

从以上统计表及现场情况可以看出,首场开讲是成功的。一是整个活动气氛很和谐,老师讲授比较活,讲课很投入,举例贴近学生。袁老师的每一个提问,只是稍微点一下,听众马上接得又快又好,且声音洪亮整齐,显得十分默契。二是活动形式比较新颖、幽默,给人以轻松和快乐。连续一个半小时没有中间休息的讲课,大家都觉得很快,而且结束了有还想听的感觉,整个活动掌声、会心的笑声不断。三是大部分读者对这次活动非常感兴趣,认为有很多亮点,比较好。以至活动结束了纷纷围着袁老师问这问那,签名留念。四是读者认为收获多,听后回味无穷,听到想要听到的。一位附中的女生做了很详细的笔记,还即兴写了一首诗赞美这堂课。五是读者积极参与互动。不论是附中的读者还是大学生读者,在互动环节表现都十分踊跃,积极上台参与活动。因时间有限,没能如愿的几位女生还生气了。

启示1:当今的高校大学生读者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长在改革开放并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喜欢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生存环境决定了这一代年轻人向往气氛和谐、接受贴近生活并新颖幽默、给人带来快乐同时给人以启发的活动。附中的读者强烈要求袁老师延长上课时间更说明了活动内容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启示2:作为图书馆方面,今后在组织读者活动时首先要考虑读者的需求,根据社会发展潮流和读者精神需求来开展活动,做到有的放矢。

启示3:在设计活动过程要体现读者互动,因为当今的大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较强,有表现自我的愿望,应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启示4:活动结束时,读者纷纷围着袁刚老师签名留念,可见活动的成功、读者对袁老师的喜爱。因此,活动的主讲人选很重要,受欢迎的老师的讲座肯定会事半功倍。这点许多人都似曾经历过,由于喜欢这个老师,听他的课时就津津有味,有收获,不喜欢这人时,他讲的内容是很难深入心里。

4 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4.1 存在问题

就袁老师这场“快乐作文”讲座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读者的差别大,有初中生有大学生。二是读者没有按预期坐满整个报告厅。三是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有表现自己、要求参与互动活动的愿望,但没能如愿而觉得遗憾。

4.2 原因分析

①组织问题:由于是首场开讲,在组织读者时欠考虑周全。②心理惯性:据调查,到开讲之前为止,西大馆极少有很吸引人的活动,因此读者心理惯性以为这次活动没什么亮点,故并不积极前往参与。③没有宣传好:虽然在图书馆一楼大厅的电子屏幕上提前打出这次讲座活动的通知,但由于读者的关注度不高,故自主前去参加的人不多。附中和数信学院的读者是安排好的,特别是附中的读者有老师领队,因此这部分读者到齐。④缺乏一种好的预期:主要是读者根本没有了解袁老师,以为这次的“君武大学堂——开讲了”没有吸引力。⑤座位安排:由于读者没有按照预期坐满,坐得有些散乱,故活动进行到精彩之处的互动环节,那些坐得比较偏的读者参与活动的机会自然就少。

4.3 改进方法

在今后开展活动前注重事先把好组织关,加大宣传力度,建议主讲人多与读者交流,关注全体读者,多留一点时间给读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听取读者心声,从而让读者听众能够平等、自由、理性地发表见解和提问。

5 现状和思考

从调查问卷看出,100%的数信学院的读者在本次活动之前都没有参加过图书馆举办的读者活动。而图书馆方面,在举办读者活动方面的工作也很欠缺,通常是一些文学院的教授的学术讲座,或是某学院举办的一些公务员考试之类的讲座,偶尔也有一些名人的学术活动,如2013年9月著名相声演员陈佩斯、12月的有影响力的关于播音主持人的讲座。尽管这些讲座很富有学术性很有深度也很专业,但缺乏可持续性,显得零星散乱。目前图书馆没有自主的品牌活动,只是提供一些数据库的读者培训等,仅是起到提供活动场所的角色。这些讲座基本上气氛都十分严肃,学生只是为满足某种需要而来,还没有一种既轻松娱乐又不失知识性趣味性的给人以启迪和享受的比较潮流的讲座活动。

(1)整个活动过程氛围很和谐,老师讲得比较活,举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感兴趣,这点得到了绝大多数读者的认可,特别是附中的学生,热情高涨,纷纷要求袁老师延长讲座时间,下课了围着袁老师问这问那,签名留念等,因此以后的讲座就要往这方面发展。

(2)读者喜欢新颖、幽默、轻松、快乐、听后回味无穷而有收获的讲座,这点更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3)注重读者的需求,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注意形式多样化,让读者在碰撞思想、分享经历的同时,构建具有积极诉求的社会公共话语空间。

(4)分批分主题进行讲座,由有相同兴趣的读者参加。总之,讲座应从社会责任、文化承担和人生引导出发,在图书馆这个平台上传播人文思想和精神,变被动服务读者为主动服务读者,较大地拓展图书馆读者人文活动的发展空间,彰显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让读者在与主讲人产生主流化共鸣的基础上,在满足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总之,把”开讲了”这一读者活动当作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工程来完成。

6 对策和措施

6.1 加大宣传力度

下一步,预计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深入每个学院进行一场讲座,以起到全面的宣传效果。据了解,央视频道的《一周立波秀》节目,最初周立波是通过发礼物等方式邀请听众前来参加他的节目,后来变成了卖票而且是价格不菲的票,听众都抢着来参加他的节目。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内的雨无声、空谷网站以及图书馆主页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6.2 注重收集读者心声,讲读者想听的需要听的内容

在开讲之前,图书馆应利用调查问卷、采访以及网络等渠道充分调研,收集读者的需求,充分获取各方信息,按目标受众的需求做足准备工作再来具体开讲,这样的讲座不仅诚意十足,也自然获得听众的青睐。主讲人应以质朴真诚的语言、传递充满正能量的生活经历、人生思考,为听众解学业工作之困惑,树坚持奋斗之目标,享思想智慧之碰撞。打破僵化老套刻板高深的讲座风格,以清新的人文气息、平等分享的思想舞台,在模式、定位、内容、形式、传播等方面都给予听众全新的体验,力争打造一个享誉区内外的“读者钢丝大课堂”。

6.3 注重主讲人与听众的互动性,力求亲和力更强

整个开讲活动前后除了收集读者意见、倾听心声的互动外,在开讲过程中的后半段,应尽量设计好主讲人与嘉宾的互动环节,让读者参与到活动中来,拉近读者与主讲人的心理距离,让“开讲”这个活动真正成为一次心灵的对话,让图书馆成为“开讲”节目和嘉宾以及读者深度互动的平台。同时,节目中可设置现场观众用小纸条向主讲人提问,还可以随机请几位听众作为代表向主讲人的演讲作出评判,从而拉近主讲人与听众的距离,使整个节目更接地气。

6.4 开讲逐步走向正轨

宣传完成后正式开讲,每两周讲一场。时间:每隔周日晚上7:30~9:30。场地:广西大学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人数:单场人数以300名为标准。对象:首先以广西大学学生读者为主,逐步辐射周边高校,乃至辐射区内外。

6.5 活动组织

以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为主办方,以广西中国东盟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各学院学生会、团委为协办方,以广西大学图书馆流通部、袁刚老师工作室为承办方。同时成立联合领导小组。顾问:徐尚进(广西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导)、甘安顺(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会长,教授)。组长:秦华东(广西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组长:刘开琼(广西大学图书馆流通部副主任)、庞渊博(袁刚老师工作室执行总监)。主讲:袁刚(为驻场主讲,视需要可另请嘉宾)。办公室设在广西大学图书馆流通部。

6.6 形成品牌

跟区内其他高校联合,将“读者钢丝大课堂”办到各高校中去。图书馆方主要负责场地提供、组织读者听众、活动设计等;研究会方主要负责课程筛选、活动设计、主讲嘉宾、把课讲好等。二者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精诚合作,取得双赢。

6.7 活动效益

(1)社会效益。让“读者钢丝大课堂”成为高校传播文明、弘扬正能量、提升求职能力的窗口。

(2)打造品牌。力争把“读者钢丝大课堂”打造成类似于央视一台《开讲了》《壹周立波秀》《职来职往》等更接地气的常态栏目,以全方位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

7“开讲了”活动的展望与憧憬

通过主讲人袁刚老师定期举办大型公益讲座,结合图书馆的书籍为广大的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提供读书、写作、求学、明理、做人、找工作等方面的实实在在的帮助。开展“诚信”“校园书香”“职场有道”“我跟书本有个约会”“我的青春我做主”等讲座主题,致力打造君武大学堂中的一个“读者钢丝大课堂”,并使得“读者钢丝大课堂”成为绝大多数高校学生一定要聆听的人生必修课,使高校学生一定要成为真正会读书的“读者”。听了“读者钢丝大课堂”的课,人生定位更准了,个人特长更明显了,找工作更容易了。活动最终目标是将“读者钢丝大课堂”做成品牌,服务更多的读者朋友。为读者点燃梦想,传递正能量;唤醒善念,增强责任感;服务读者,走稳人生路。使讲座更具有社会意义,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总之,通过“开讲了”这个读者活动,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一所既富有厚重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个性气息的学术殿堂;让图书馆不仅是文化中心,更成为精神客厅、心灵的牧场,正如王如光所说:“去图书馆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4]西大馆努力把图书馆读者活动以“开讲了”的形式打造成读者精神的港湾。

参考文献

[1]朱晓或.冯美.消费文化语境下电视人文讲坛节目的突围——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的创新价值[J].中国电视,2013(7).

[2]周晓懿.真,传递无限正能量[J].青年记者,2013(23).

[3]广西大学.广西大学图书馆二期工程设计理念[Z].2013.

篇14: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与管理探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 服务 管理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信息资源门户,在为读者提供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促进学校整体发展方面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工作直接面对读者,在与读者面对面的工作中,其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读者对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应彰显出一定的服务艺术,以期获得读者的满意和好评。

一、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与管理现状及问题

1.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如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比较单一,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借借还还基础服务之上;有些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是非专业出身,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读者服务工作的理念缺乏深度的认识,也影响了读者服务工作的效果;图书馆员没有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观念,缺少与读者的沟通交流的主动性,也就不能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及需求。

2.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不合理

充足的馆藏文献资源数量、合理的馆藏结构、高质量馆藏资源都直接影响着高校读者服务建设,是良好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的基础。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藏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没能及时准确的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对新兴领域的热门学科认识不到位,而盲目进行图书采购,导致采购的图书资料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借阅需求。

3.信息反馈不及时

有的高校根本不重视读者意见反馈工作,读者座谈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即便进行座谈了,也是应付性、象征性的对付,根本没有设身处地地、切实地“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更有甚者,一学期下来也没和读者座谈一次,造成“闭门造车”的尴尬局面。

4.领导工作重视不够

图书馆领导未能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及实施策略以应对馆内读者服务的突发状况;也没有把读者满意度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的工作来对待。比如,在图书馆建设中忽略了馆内文化建设及设计理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意义。固执的认为典藏量大,种类繁多即可满足读者需求,岂不知现在追求舒适舒心阅读环境的读者越来越多,这和重视生活质量、注重生活品味的人们一样,读者也喜欢徜徉在环境优雅阅读空间里享受精神食粮带来的快感。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与管理的措施

1.强化服务意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大爆发,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信息铺天盖地。通俗易懂、简洁便利的网络资源,可以迅速及时地为读者提供检索、查阅、传递等信息服务,无疑给图书馆传统的信息咨询工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向传统的读者服务形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从思想根源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深化信息服务内容、扩大信息服务影响。图书馆领导要监督馆员提高学历,提升业务素质,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积极性全身心的为读者服务。加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热情,文明待读者,礼貌服务。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按规章制度办事,一视同仁。

2.设备的更新要求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数字化、大数据是当前一系列带有革命性意味的词语,事实上,也确切的如此。通过加强对于图书馆的管理,能够了解到目前整个图书馆管理书籍的流通量和目前急需要进行调整的一系列的书籍以及当下大学生对于书籍的需求如何等一系列的问题。故此,作为高校的图书馆管理者对计算机的熟知,则成为当前图书馆管理人员培训的当务之急,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了解与熟练应用,是保障学生服务的基本保障、必要前提、是无法避开的重要内容。

3.教职员工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在管理与建设中应积极主动地搭建教职员工参与管理的平台与机制,一方面,通过搭建教职员工参与管理的平台与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参与图书馆管理的热清与积极性,发挥教职员工群体的群体智慧、群策群力,确保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更有水平更有质量。尤其是文献资源建设这一块,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高校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平台,而文献信息正是高校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另一方面,通过搭建教职员工参与管理的平台与机制,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就更有针对性、更科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使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更好的围绕和服务高校整体工作展开。

4.加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走信息化建设的道路。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图书及数据库,推出远程数字资源访问下载等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阅读资源。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机在高校范围内的普及,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发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平台,利用微信、微博、QQ等现代化移动媒体向读者提供个性化的订阅服务,使读者及时了解学校图书馆藏资源变化情况等,方便快捷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化服务。

三、结束语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读者服务和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不利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工作者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坚持以读者为本,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了解学生读者的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图书馆藏建设,最终实现高水平的图书馆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尉迟文珠.试论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D].天津师范大学,2007.

[2]俞仙子.基于共词分析的高校图书馆应用社交网络现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自主互助_高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应用下一篇:高三学生誓师大会校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