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训练教学案

2024-04-19

说木叶训练教学案(精选9篇)

篇1:说木叶训练教学案

有了《咬文嚼字》关于诗歌“炼字”与联想的学习基础,也因为校园正处于秋叶纷飞的季节,学生有实际生活经验,我以为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会轻松许多,所以,在预习要求中就提出,本课学习由学生自主分析文中的诗歌,由此来感悟“树叶”“木叶”“落木”的区别,进而领悟“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然而,到了真正的课堂上,跟自己的教学设想完全不同,很多学生对文章中的诗歌根本无感,即使我已经再次复习了“意象”“意境”与思想情感,还做了鉴赏示范,学生还是说不出来,不会鉴赏。

和另外一个班的老师交流,她也感叹这一课的教学根本就是自己带着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学生对其中的诗句鉴赏总是以“没学过”“看不懂”来推说。看来大家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

反观这一课的教学,发现几个致命的问题。

1、学生预习根本不到位,教学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看到大部分人的课本是一片空白,甚至自然段都未标明,有些学生听从老师预习的要求,书上有一定痕迹,我仔细去看,发现也只是在教参上生搬的一些内容,叫他们起来,就游离于文本细节。我一直在强调预习的重要性,但发现效果甚微,只有我强制要检查时,学生才会去动。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动性,我觉得对现在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很欠缺的习惯和能力,怎样去培养和提高,也是老师迫切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急于完成课堂预设,我已经发现了学生预习不到位的问题,但还是没有魄力停下教学进度,让学生认认真真重读几遍课文。这也是我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之前的教学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停下来,就用课堂的时间读课文,但我发现,如果学生没有读课文、预习课文的意识,还是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教学任务又不允许我们每天都在课堂上读课文,学生和家长也不会允许课堂上只读课文。所以,还是预习要到位的问题。

3、思维培养应是序列化的。学生没有基本的诗歌鉴赏的能力,可能还是因为初中、高一就没有打好基础,所以,我觉得语文诗歌教学,不停刷题根本不是什么好方法,还是要多带学生读一读不同类型的诗歌,语感语感,没有感受,就没有审美,死记硬背,就会出现“没学过”现象。

篇2:说木叶训练教学案

篇一: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引用古诗文较多,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 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然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要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是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透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我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循着问题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习,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原因,课堂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提出的,学生一直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导引下进行阅读学习,而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譬如一些引文的仔细理解、感悟等等。

篇二: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篇三: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高中新课改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而诗歌意象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课堂的学习中去,并采用小组计分制希望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小组合作精神。从此堂课的授课效果来看,此种方法还是十分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参与度也较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感觉自己在备课中对课文内容的取舍上还不够大胆,有一些与课文重点无关的内容应大胆舍弃,做到一堂课集中突破一个点;

其二,通过小组计分制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经常举手发言的同学比较固定,还有极少数同学究竟有没有跟着思考问题,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个值得思考,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

其三,由于时间分配上没有考虑完备,课堂容量也比较大,致使后面的拓展延伸那一块没时间处理,应该把前面的“品读诗句,填表”那一环节简化一些,把时间移到后面的“拓展延伸”上来,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暗示性问题,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篇3:说木叶训练教学案

设计该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 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和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并以本文为契机进行拓展延伸, 使学生对诗歌鉴赏中的意象知识有大体认识, 找到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学习借鉴文章的写法, 练习写一写文艺评论。

过程与方法:把握作者的思路, 围绕文中的作者设置的每一个问题, 用文中句子作出解答。理解作者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而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方法,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论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增强学生对民族语言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说”“木叶”的;能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具体诗歌, 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整体构思:

《说“木叶”》是现代诗人林庚为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作的一篇文艺评论。整篇文章是用问题作为线索统领材料、明确思路的。教学的重点应以理清作者的思路为主, 从作者的构思中学习一些文章的写法。非常适合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探究, 领悟作者的观点。总体上, 以“什么是‘木叶’”“作者是怎样说‘木叶’的”和“为什么要说‘木叶’”这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五个环节, 采取逐层深入逻辑方式,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本节课设计的导语是从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提出为什么“木”和“叶”的问题, 学生讨论但不作答, 这样既直指这节课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又让学生直接进入诗歌语言的美感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提升对诗歌的理性认识作铺垫。

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 筛选信息。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处理教材时从核心问题切入, 不仅能让学生突破重点, 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 而且能加强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程度不一样, 合作探讨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学生讨论可以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 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积累, 再加上教师必要的引导和补充, 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从而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深入探究, 提升能力。

通过与作者的生平背景联系, 理解他诗中艺术形象的暗示性。如“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 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 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说或不说, 让学生结合所储存的有关屈原的资料自己品味分析,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运用诗歌语言暗示性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

第四个环节:拓展研究, 实际应用。

这个环节意在从情感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调动他们对诗歌的积累, 并通过情感和语言的结合使学生感悟诗歌通过物象传达感情的特色, 进而领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教学中,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行为强化。

这个环节与第四环节紧密相连, 通过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同一情感的诗句, 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 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 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导入:

还记得杜甫的《登高》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 (师生共同背诵) 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 (学生讨论, 教师不给出答案, 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的兴趣) 我们来看《说“木叶”》一文是怎么解答的?

二、抓住重点, 筛选信息

1. 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画出文中的问句及其答案, 相互讨论, 归纳关键词。

教师提示: (1) 抓住段首提示语, 快速把握答题区间;

(2) 注意过渡句的提示性。

2.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补充, 共同完成板书。

(学生对“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应当容易找到关键句, 但形成的答案是零散的, 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探究艺术特征之间的联系, 完成对文意的梳理。)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下, 适当评价, 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下列问题:

(1) 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木”有落叶的因素?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 让人更多地想起树干, 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形象之外。 (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

(2) “木”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明确:微黄、干燥。

(3) 可以想象一下:当枯叶落尽, 层层叠叠微黄而干燥的落叶上, 一枝枯干直指青空, 这将引起我们怎样的感触和情怀呢?

明确:萧瑟、凄凉、离人之泪、游子之情。 (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情的统一性)

(4) 根据作者的分析, 杜甫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呢?

明确:A.使用的场合是秋季, 要体现深秋的萧瑟与凄凉。

B.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愁绪”。

“自古逢秋多寂寥”, 更何况作者在国事、家事飘零之时作客于万里之外, 朋友的去世更增添了他的孤独, 自己又老病孤单, 落木无边, 愁绪无边, 国事、家愁、个人的身世飘零, 怎一个落叶能够承担, 因此说语言是为情感服务的, 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就要选择怎样的语言。

(联系具体诗歌, 使学生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 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结合作者的身世, 准确地把握语言背后的情感, 从而真正读懂诗歌。)

三、深入探究, 提升能力

1.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比较“木”和“叶”的表达效果, 其目的何在?

提示:文章最后一段

概念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明确:像“木”、“叶”这样的事物, 它已经不仅仅以一个“物”的形象存在, 而更多地融入了诗人丰厚的人生积淀、情感经历和文学积累。诗人选择语言的过程, 其实就是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 将物与情感完美结合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品味语言时, 要从言内之意出发, 结合物的特征, 联系作者的情感背景, 去探求言外之意。

2. 一个“木”承载了杜甫几多愁, 而古往今来, 像杜甫这样悲己、怀国、不得志之人又何止一位呢?

快速阅读前三段, 概括前三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古代诗人喜欢用“木”的现象。

3. 杜甫也只是站在前人基础上的创造, 结合屈原的生平与背景, 分析屈原在“木”中蕴含怎样的情感?

明确:屈原心系楚国, “上下而求索”, 却遭人嫉恨, 身受诬陷, 怀王疏远, 屡遭流放,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中不仅有着思而不见的失落与惆怅, 更有着屈原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的曲折反映。眼看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 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 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 于悲愤交加之中, 自沉于汨罗江, 殉了自己的理想。“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这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的形象中, 何尝没有洁身自好的主人公的形象?正是明月下这一棵孤独的树支撑起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支柱。

4. 小结:

本文从诗人喜欢使用“木”这一文学意象入手, 提出质疑, 并在“木”与“叶”的比较分析中提出诗歌艺术形象的暗示性特点, 也给我们启示:凡是诗歌斟酌之词, 均是思想情感的推敲之处。

四、拓展探究, 实际应用

品味诗歌往往是通过对物象的分析进一步把握诗人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而诗人写诗时则是满怀着情感, 再寻找最适合的物来寄托。杜甫用“落木”承载了他的艰难苦恨, 深深打动了我们, 还有哪些诗人的哪些情感曾深深地打动了你, 而他又是通过怎样的物象来传达情感的?

读下面一首诗, 针对问题进行探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1.“风鸣两岸叶”中的“叶”能否换成“木”?为什么?

2.说说你对诗中“孤舟”意象的理解。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诗人的内心也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的诗歌中也充满着快乐、忧伤、愁苦、思念、豪迈、旷达、缠绵等音符, 从你最感兴趣的一点出发, 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这一情感的诗句, 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 并稍作分析。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并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五、布置作业, 行为强化

借鉴课文写法, 收集诗句, 写一则文艺短评, 说说我国诗歌中“月” (或“草”“梅”“梧桐”“杜鹃”等) 这一形象的暗示意义。如: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泊船瓜州》)

六、板书设计说“木叶”

教学反思:

1.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 欣赏作者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方法,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和掌握文学评论的论述技巧。

2.能够结合诗词鉴赏的知识体系, 温故知新, 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从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语言的关系入手, 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为学生的整体发展而努力。

3.在设疑解疑和拓展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 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 鼓励他们独立探究, 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分析探究之下, 实现教学目标。

篇4:《说“木叶”》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这种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笔者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所以要比较好地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使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通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笔者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进而循着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习,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然而学生给出的反馈是,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觉得思路不清晰。关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反思,笔者不能也不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的趣味横生,首先笔者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语文课应该有它本身那种语文味,而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语文味的敏感性,换句话说笔者不能为了迎合学生把课设计的没有语文味。第二个问题,笔者想主要还是出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近年来因为教师对教材钻研地更深了,所以对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特别在意,觉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没有这个环节,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会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进去多少非文本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其次,如果教师不深入研读文本,那么就谈不上上好这节课,尤其是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这节课来说,笔者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看书,接下来通过探寻“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再次回归到文本,但是这个环节总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给的时间少,二是问题问得不够吸引学生,等于说笔者只给学生两次阅读文本的机会。还有一个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篇课文引用的诗歌特别多,而且很多诗意不容易读懂,所以学生容易陷进弄懂这些诗歌意思的迷雾里,把重点放在读这些诗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内容上;另外,有些词,比如“空阔”、“疏朗”、“感情饱满”、“绵密”这些中国艺术评论独有的词语,给学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难度。

在笔者看来,一是应当给全文做个总结;二是应该仔细分析文中的一些诗句在用了“木叶”后到底好在哪。这样的话可能会不那么枯燥,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

附《说“木叶”》简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过程与方法

结合诗歌“意象”“意境”品味诗歌语言暗示性。通过“意象”“意境”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祖国诗歌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展示)大家一起读屏幕上的内容:魏晋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精神。

这四个词是写给一位老先生的挽联,是对他一生成就和做人的肯定,他就是这位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学者林庚先生。林先生学问极高,人品极好,受到很多人的爱戴和支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林先生的文艺随笔《说“木叶”》。

(二)课内字词正音:

袅袅(    )    招徕(    )    皎皎(    )    灼灼(    )    柳恽(    )    寒砧(    )

征戍(    )    庾信(    )    涔阳(    )    言筌(    )    窸窣(    )     冉冉(    )

翩翩(    )    亭皋(    )    万应锭(    )

(三)课文脉络梳理:

浏览课文,圈画重点,找出每段大意:

1.自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木叶”就是“树叶”,古代诗歌中有的用“树”,有的用“叶”,但用“树叶”十分少见。大量使用“木叶”,又由此创造出了“落木”。

3.“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①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②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

③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④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有很大差别。自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四)发现问题,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师生互动)

1.文中“树”和“木”各有什么特点?能引发人怎样的联想?含有怎样的感情?

2.我国古代诗歌为什么很少用“树叶”而多用“木叶”?

3.“木叶”“落叶”和“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4.这篇文章实际上谈论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却以“说‘木叶”作标题呢?

(五)完成表格,吃透文章:

(六)拓展活动:

1.展示校园风景图片,感受“木”“叶”“树”的区别,以及引发的不同感受。

2.引用宗白华的诗句: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中,点岁落花声。

发现诗歌意境之美,细微之美,并做仿句练习。

篇5:《说木叶》教学反思

今天教授《说木叶》一课,自己认为文章思路清晰,但看了反馈本后发现问题较大。

文章一上来先提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木叶”较“树叶”常见,并且有很多佳作传世;接着分析之所以不用“树叶”是诗歌语言凝练的需要;然后仔细论述“木叶”一词“木”字的两个艺术特征,分别是“木”本身是含有落叶意味,“木”有干燥的意味,而这些加在一起最适合表现那种“清秋”的季节特征。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找到“木叶”一词之所以用得好的原因,也即找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三步再引导学生得出这两个艺术特征其实都是有“木”这个字眼联想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最后解决一下“木叶”和“落木”的区别问题。

但是学生给出的反馈是,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觉得思路不清晰。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反思,我不能也不应该把每一节课都上的趣味横生,首先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语文课应该有他本身那种语文味,而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语文味的敏感性,换句话说我不能为了迎合学生把课设计的没有语文味。 第二个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出在整体感知的环节上,近年来因为对教材的钻研更深了,所以对于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特别在意,觉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没有这个环节,那么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会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进去多少非文本的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失败的;其次,如果教师不深入研读文本,那么就谈不上上好这节课,尤其是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就这节课来说,我给了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看书,接下来也通过探寻“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再次回归到了文本上,但是这个环节总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给的时间少,二是问题问得不够吸引学生,等于说我只给学生两次阅读文本的机会。还有一个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因为这篇课文引到的诗歌特别多,而且还有很多诗意不容易读懂,所以学生容易陷进弄懂这些诗歌意思的迷雾里里,把重点放在读这些诗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内容上;另外,有些词,比如“空阔”“疏朗”“感情饱满”“绵密”这些中国艺术评论独有的词语给学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难度。

篇6:说木叶教学计划

高二语文杜淑英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作者简介

3、学习1—3自然段内容,归纳作者的主要观点。能力目标: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受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则题为《意思》的笑话:

小B 给A 局长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味——— A:你这是什么意思(1)? B:没有什么,意思意思(2)。A:那你就不够意思(3)了。B:小意思,小意思(4)。A:你这人真有意思(5)。

B: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6)。

A那我就不好意思(7)了。B:不,是我不好意思(8)了。

二、检查预习下列加红色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袅袅(niǎo)吟唱(yín)照浦(pǔ)褒奖(bāo)B.招徕(lái)皎洁(jiǎo)灼热(shuó)zhuó亭皋(gāo)C.陇首(lǒng)寒砧(zhēn)征戍(shù)涔涔(cén)D.言筌(quán)冉冉(rǎn)翩翩(piān)缠绵(chán)

三、作者介绍

林庚(1910——2006)原籍福建

闽侯(今福州市),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文史学家。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著名论点“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 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 部论文集。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 简史》等。

四、学习课文1—3段 研读第一段:

1、本段课文有什么特点? 引用了许多古代著名的诗文。

2、作品以哪些诗人的作品的诗句为例来引出话题的? 屈原《九歌》“袅袅兮来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 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3、作者举出这些诗句为例,其用意是什么?

自从屈原开始,“木叶”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研读第二段

问题: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人们对待“树叶”“木叶”的态度相同吗?

1、可是在古代诗歌中很少见“树叶”,甚至无人过问,至少从来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2、“木叶”则不同,自从发现了“木叶”的奥妙,人们不再轻易放过它,一用再用,又发展产生了“落木”一词。作者发现发一个奇特的现象: 树叶木叶

落叶 落木 研读第三段:

从概念上而言:“木叶”就是“树叶”

从形象思维上而言“树叶”无人过问,“木叶”不断发展

归纳:以上为第一部分。列举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上。

五、作业布置

篇7:《说“木叶”》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请同学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这个导语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采取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式,课前由学生做预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宏观和微观,我想先引导为宏观问题,就是: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因为本课是自读课文,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为只想通过课文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这个环节的设置想检验学生读书的高度,有的学生注意微观的句子或字词,有的注意宏观的内容、思路或手法。我想本课的学习可以从宏观入手,让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

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意象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篇8:说木叶训练教学案

一、在审美感觉的视野内对《锦瑟》进行一级感觉阅读

感觉阅读对中学生阅读来说, 是相当重要的, 而且是不可跨越的环节。以高一新课程必修二中的诗歌《锦瑟》为例:“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当中的“沧海月明”和“蓝田日暖”是精当的典故, 前指南海鲛人, 水居如鱼, 眼泪化为珍珠;后指蓝田玉山生烟, 可望而不可即。如果在学生进行形象解读、想象解释之前, 就先把两个典故摆在学生眼前, 那么这首诗的诗味就被大大地打折了。关于“沧海”一词, 对“沧”字的理解与猜想, 可以理解为作者写诗时心里的无奈与怆然, 而“月明”一词, 不能是“月亮”“月照”“月升”“月洁”, 把“明”字的形象性特点, “珍珠”的珍贵性特点, 对人们的心理暗示作用突显出来;另外, “蓝田”的“蓝”字是有明显的色调感的, 在不知道是“玉山”之前, 可以想象这片蓝色给心理带来的感受, 电影《红》《蓝》《白》中的《蓝》, 传达给人们许多的感受, 其中不乏“追求自由”的念想, 有人说蓝色象征追求当中一种难以释怀的忧郁, 如果也让学生来理解感受这个词, 老师做适当的启发,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一定会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接下来是对“日暖”的理解, 这相对于“日寒”“日暖”“日落”“日偏”, 更能表现越是知道是美好的, 清醒地想要去珍惜, 越是明白现实中得不到的无奈, 一切终成空的惆怅。合理激发引导学生的感觉阅读, 是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好的一个环节。

二、在反思和解释的视野内对《说“木叶”》进行二级阅读

阅读三级模式中的二级阅读, 又称为反思性阅读或阐释性阅读。在教学实践中, 不能不考虑的是, 学生的感觉阅读未必贴切、未必全面, 未必很好地把握了作者作品想要传达的意义,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二级阅读, 即在反思和解释的视野内, 对难解字词, 难以把握的手法进行讲解分析, 通过这种解释建立起意义层次上的完成体。以高二新课程必修五中的散文《说“木叶”》为例, 要想学生对林庚先生的“木叶”意象有较为充分的理解, 就要对“木”与“叶”有一个区分性的理解, 木的本性、形象、特点、作用等方面都是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前应该认知和掌握的内容;同样, “叶”的本性、形象、特点、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基本意象解释, 也是必要的阅读知识储备。有了以上的理解, 再来指导学生阅读《说“木叶”》的文本, 关于“木叶”为什么会成为世人笔下钟爱的形象问题, “树叶”“木叶”“落木”的区别与在诗词中的恰当运用问题,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 在艺术形象上却一字千里的问题, 都会在学生的阅读渐悟中, 沉淀成自己的认识理解, 不需要老师大费口舌地进行灌输理解, 效果也大相径庭。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 运用二级阅读理念, 让学生在学习文本前对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认知, 排除了学生对文艺理论类文章的阅读障碍,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基本理解去靠近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作品, 对它产生兴趣的同时, 也从对“难懂”文章的成功阅读中, 逐渐提高了阅读水平。

三、在接受历史的视野内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进行三级阅读

以高一课程必修一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 作者罗森塔尔以导游的姿态带领读者游览“奥斯维辛集中营”, 当中的毒气室、焚尸炉和各种实验基地, 学生感到新鲜又恐惧, 其中照片墙上一个美丽、温和微笑的姑娘, 成为新闻中唯一美好的纪念, 同时它更加凸显了法西斯的罪恶本质。这篇新闻背后要告诉读者的东西太多了, 读者也想从中了解到更多的背景资料。我选取了《辛特勒的名单》和《美丽人生》两部二战期间的影片, 播放给学生看, 虽然是艺术化的历史被呈现, 学生们同样在观看中产生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切身感受, 义愤填膺的同时, 对幸福、自由、和平的理解不再概念化, 对新闻主旨的理解也不再单一化。另外,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篇获得“普利策”最高新闻奖的新闻稿在世界历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以资料卡片、新闻、散文、议论文、甚至小说的作业形式呈现, 把学生的作业进行分类筛选, 形成资料储备并共享, 借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这种阅读方式, 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同时, 也为必修本中提到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目标, 做了一次实践。

如果能合理运用解释学中的阅读三级模式, 准确又灵活地把握阅读这个线性的过程, 把握好三种级别阅读的主次、详略、时间安排, 特别注意根据文本本身特点, 来设计指导阅读教学, 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作品更有兴趣, 也更有亲近感。

篇9:反思:《说“木叶”》教学反思

关键词:高中语文;试教;反思

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得到了同组老师的悉心指导,将教学重点定为:1.引导学生通过品位作者引用的诗文来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2.淡化教材,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引入课外同类的文学现象,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能力。我们把这两个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分配安排为各占一半。应该说,这样的构思是很好的,但在最初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次试教时,我的导入简单直接,让学生谈谈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多数学生都说很难,引用了大量的诗句。这样我顺势让学生勾画出文中引用的诗句,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分类。于是归纳出这样几个概念:木叶、树叶、树、木、叶,然后借用课文中的诗句来分析,不同的概念还原到诗歌中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让学生领悟到在概念上相差不大的字词,到了诗歌的艺术领域则是一字千里。那么如何来感受这样的差别呢?由这个问题引申出我们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接着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去赏析其他的诗歌。这次试讲,虽然完成了课前准备的东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所收获,但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是课内与延伸拓展的5:5的时间分配没有完成,课内部分占了四分之三,老师讲得太多,很匆忙,忙着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说给学生听;其次是学生也很匆忙,忙着读课文,找观点,而自我思考的空间不大,整个合作是比较被动的,没有达到真正的师生的交流与情感沟通。这次试教结束后,我和同组老师再讨论研究,认为想象和联想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有较大的困难。于是我改变了原来以想象和联想为目标的教学思路,而按照单元说明中的要求,将第一个教学重点具体为提炼作者观点,体会语言精妙。第二次试教,我的导入没有变动,但接下来让学生集中去找课文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的引文,并引出了作者想展示的两种现象:在古典诗歌中,“木叶”这一意象受到诗人的喜爱,并千古流传;而“树叶”在诗歌中则很少见到,甚至无人过问。由此现象引起同学的思考:木叶和树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为何到了诗歌艺术的领域会有如此大的区别?那么“木”与“树”究竟是一样的吗?然后学生展开了讨论,谈了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不少同学谈到的和文章作者林赓的观点其实很相似,比如在颜色上,在感官上。于是我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具体段落中去寻找作者的观点,看看作者是如何阐释“木”与“树”。由此得出文章的核心其实是在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内容讲授到这里,花了20分钟,和预期的一样,尽管时间不长,但这次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的骨架,了解了作者观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体会到了诗歌语言的特点。接下来就是课外的延伸,我准备了带“青”字和带“绿”字的两组诗句,将全班分成了8个小组来讨论:1.青和绿有什么不同?2.结合诗句谈谈不同的字会表达出怎样的情感?经过讨论,学生的发言很精彩,并得到了结论。这样,通过“木”“树”与“青”“绿”的比较,学生得到了一个认同,哪个字好,并不取决于字本身,而是在乎诗人的情感,我把朱光潜的话送给他们:“诗人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的推敲。”最后,我以要珍惜我们汉字的精妙,要将这样的推敲进行下去作为课堂的结束。这次的教学,我没有运用多媒体,而是一次传统朴实的课,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在之后的公开课评课中,得到了多数老师的认同和好评。而我在这次课中得到了磨练,也有了收获和反思:一是对于这类文艺性文章,如何去提炼作者的观点,把握文章框架,而不必将作者的每句话都细致咀嚼;二是教学活动中要做到真正的“沟通”和“合作”。教学过程是课堂人物,包括师生在内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敞开心扉、创新发展的过程。师生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进行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融;三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绝对不能就教材讲教材,而要进行教材知识的后延,把握好教学的“度”。

上一篇:长坑小学主持词下一篇:队列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