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免费下载

2024-04-30

说木叶教案免费下载(共8篇)

篇1:说木叶教案免费下载

从《说“木叶”》说开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古诗词名句。

2、把握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利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分析常见意象,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秋叶流水图,引出杜甫的《登高》的名句,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落木”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从而分析古典诗歌中的其它意象,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通过《说“木叶” 》的学习,我们知道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其实,课文中提到的“木叶”“落木”“落叶”等,我们在诗歌鉴赏时一律称它们为“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元素,意境大于等于意象。

思考:如何抓住意象体味情感?(以“月”的意象为例)

(一)通过联想,抓住相似点,由物及情,由物至理。

1、从外在形态上来联想。

月圆——团圆——无法团圆——思乡怀人

残月——人缺——分离——孤单寂寞,内心凄凉

例如 :(1)游子思乡: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

(2)思亲怀人:苏轼《水调歌头》

(3)边塞悲愁:李白《关山月》王昌龄《出塞》

2、从氛围上去联想。

月光清澈——静谧安宁——内心平和,高尚情操 例如:王维《竹里馆》王维《山居秋暝》

3、时间意识去联想。

明月之永恒——时光的流逝——个体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对历史的慨叹和追思

4、从空间意识去联想。

月的藐远宏阔——环境的空旷苍茫——情感的苍凉 例如:杜甫《旅夜书怀》

(二)抓住画面,联系背景,进行想象和感受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快乐无比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感伤痛惜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凄清冷落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远怀》

深挚思念

(三)把握常见意象的固定寓意

(学生谈)

三、课堂实战

1.连线题。

2.(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

问题:从意境的角度赏析诗的第一句。 【明确】

 意象: 凉叶

笛子(吹笛人)月

 意境:首句写静夜景色。从“凉”“月”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千山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营造了一种冷清,空阔,迷惘的意境。 感情: 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四、诵诗怡情

1、亲情篇

2、友情篇

3、爱情篇

五、小结寄语

 诗歌是那繁荣绽放的绝世之花,是华夏千年的不老传说。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愿在座的的每一位可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都能拥有一个富有诗意的人生!!

高二语文组

徐敏

2011年3月

篇2:说木叶教案免费下载

【课文概述】本文是选读课文,所以准备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自主思考,理解“木”的特征和“木叶”的含义,并扩展到课外,让学生感受诗歌意象的暗示性。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在前几天上《咬文嚼字》的时候,我举了大量的诗词来证明文中的道理,学生听后感受到了我国诗词的美,同时对诗词产生了兴趣,这对学习引用诗词较多、探究诗词用词的《说“木叶”》来说,无疑是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所以,学习本文,我想让学生多探讨、多思考、多感悟,力求让他们再一次领略诗词的魅力,这对今后做诗歌赏析题也会有较大的帮助。【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从文中关于树叶、落叶、木叶、落木的诗句理解“树”与“木”的区别,并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意象所表现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欣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养成读诗歌、品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树”与“木”的区别,从而明确诗歌语言的暗示 性。【教学难点】以本文指导学生诗歌欣赏实践。【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理由】用文章中的诗句导入,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投入文章的学习,并初步熟悉文章] 多媒体展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全期《古意》)

问题:看多媒体展示的诗句,看看它们有什么明显的共同点? 明确:都用了“木叶”来表示落叶。

师:我们刚学完《咬文嚼字》,知道了一个字的不同,诗歌的意境也就不一样,有时甚至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那么“木叶”是以什么样的魅力使得诗人们爱不释手呢?我们今天就在课文《说“木叶”》中去探个究竟。(板书课文标题及作者)

二、初读文章

【设计理由】理清文章的基本线索

1、画出文章的诗句,说说作者为了阐明“木叶”的妙处,用了哪些相似的形象来作对比。

思考后明确:用了“绿叶”“落叶”“黄叶”等来进行比较,并交代了木叶发展为落木。

三、再看文章

【设计理由】深入分析文章,找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点

1、让我们来再一次的缩小范围,作者用来对比的形象里面,有何本质区别吗?

引导生明确:有,即就是在于“木”字。

2、师:我们常说“树木”,可见“树”与“木”在自然环境中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在文学艺术里,用“树”或用“木”,可能都影响诗歌的整个意境。现在,我们就来从文中的诗句中品味“树”与“木”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那么,就请同学们看文章中的诗句,在草稿纸上分类写下关于“树”和“木”的诗句。

(设计理由:让学生分类写下诗句,可以再一次整体的感知课文,分类写下后,还能帮助学生直观的分析和理解“树”与“木”在文学作品中的区别。)

明确:

木 树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午阴嘉树清圆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3、请同学们根据我们之前学习《咬文嚼字》的经验和收获,来对我们总结的诗句做一下“咬文嚼字”,说说用“木”和“树”有哪些不同?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并总结,教师走动观看并给予帮助,讨论完毕后,每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各抒己见,设想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1)树是很平常的事物,它很直观,不易让人发生联想,而木相对来说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2)树说明了枝繁叶茂,浓荫逸人,而木给人一种疏朗、空寂的感觉。(3)树一般用在表示平淡的感情或者比较愉悦的感情,而木仿佛有一种沉重感在其中„„

教师:我们要理解为“树”与“木”的不同,其实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理由,即就是文章所说的“木”具有两个特征。请同学们快速的归纳出“木”的两个特征。

学生归纳回答,教师明确: 木(暗示性): 含有落叶的因素 黄色干燥的质感

4、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树叶”和“木叶”的不同了,请同学们根据课文说说两者在诗歌中的区别。

5、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树叶”给人的感觉就是:饱满、深厚、层层密密、繁茂„

“木叶”就给人:单纯、空阔、疏朗、清秋的感觉。

师:因此,我们在读到“木叶”或“落木”时,比读“树叶”“落叶”要更多一层沉重忧愁之感,这是因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在诗句中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杜甫的“落木”更是独特新颖,所以我们在品味诗词美的同时,还要学习古人善于创新的精神。

6、作者还提到了“落叶”和“落木”的区别,你能尝试说说吗?(学生看课文,在文中寻求答题依据)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四、拓展训练

【设计理由】在诗句品味中感受诗歌的美,并激发继续探索诗词之美的心

(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两三句中为何不说“落花”或“花,而以红来代替”? 讨论后明确:这也体现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红”已具有了花的含义,而且更让读者联想花的娇艳但却将要枯落的场景。

(二)师:因为有了事物的暗示性,我们的诗歌有了意象,比如看到“月”会思念家乡亲人,看到“柳”会想到离别愁绪,看到“梅”会想到不畏严寒,但是如果意象一样,情感都一模一样的话,我们的诗歌就没有创新可言,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种意象也会有不同的情感。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请同学们看到多媒体的三首诗歌: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先齐读诗歌,然后思考:这三首诗中都有“梅”,但所表现的感情一样吗?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三首诗用“梅”的意象,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 王诗:表现了梅花“凌寒独开”的高贵品格 陆诗:凄凉心境以及孤傲和清高的感情 毛诗:豪放乐观的感情

(三)你还能说说我国诗歌中用同一个意象,表达的感情却不一样的例子吗? 自由发言

比如:柳: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岸晓风残月(喜悦哀愁)

秋:万里悲秋常作客万类霜天竞自由(悲凉豪放)

猿声:风急天高猿啸哀两岸猿声啼不住(悲凉愉悦)

五、总结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理解了“木叶”的意蕴和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同时也在诗歌的意象分析上有了一定的收获,发现我们的诗歌是越咀嚼越觉得有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诗歌赏析中,既要找到相关意象,又要能结合诗句准确理解

意象丰富的情感。

六、板书

说“木叶”

林庚

意象 颜色 感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 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篇3:说木叶教案免费下载

设计该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 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和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并以本文为契机进行拓展延伸, 使学生对诗歌鉴赏中的意象知识有大体认识, 找到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学习借鉴文章的写法, 练习写一写文艺评论。

过程与方法:把握作者的思路, 围绕文中的作者设置的每一个问题, 用文中句子作出解答。理解作者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而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方法,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论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增强学生对民族语言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说”“木叶”的;能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具体诗歌, 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整体构思:

《说“木叶”》是现代诗人林庚为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作的一篇文艺评论。整篇文章是用问题作为线索统领材料、明确思路的。教学的重点应以理清作者的思路为主, 从作者的构思中学习一些文章的写法。非常适合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探究, 领悟作者的观点。总体上, 以“什么是‘木叶’”“作者是怎样说‘木叶’的”和“为什么要说‘木叶’”这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五个环节, 采取逐层深入逻辑方式,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本节课设计的导语是从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提出为什么“木”和“叶”的问题, 学生讨论但不作答, 这样既直指这节课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又让学生直接进入诗歌语言的美感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提升对诗歌的理性认识作铺垫。

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 筛选信息。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处理教材时从核心问题切入, 不仅能让学生突破重点, 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 而且能加强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程度不一样, 合作探讨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学生讨论可以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 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积累, 再加上教师必要的引导和补充, 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从而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深入探究, 提升能力。

通过与作者的生平背景联系, 理解他诗中艺术形象的暗示性。如“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 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 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说或不说, 让学生结合所储存的有关屈原的资料自己品味分析,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运用诗歌语言暗示性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

第四个环节:拓展研究, 实际应用。

这个环节意在从情感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调动他们对诗歌的积累, 并通过情感和语言的结合使学生感悟诗歌通过物象传达感情的特色, 进而领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教学中,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行为强化。

这个环节与第四环节紧密相连, 通过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同一情感的诗句, 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 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 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导入:

还记得杜甫的《登高》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 (师生共同背诵) 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 (学生讨论, 教师不给出答案, 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的兴趣) 我们来看《说“木叶”》一文是怎么解答的?

二、抓住重点, 筛选信息

1. 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画出文中的问句及其答案, 相互讨论, 归纳关键词。

教师提示: (1) 抓住段首提示语, 快速把握答题区间;

(2) 注意过渡句的提示性。

2.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补充, 共同完成板书。

(学生对“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应当容易找到关键句, 但形成的答案是零散的, 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探究艺术特征之间的联系, 完成对文意的梳理。)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下, 适当评价, 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下列问题:

(1) 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木”有落叶的因素?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 让人更多地想起树干, 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形象之外。 (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

(2) “木”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明确:微黄、干燥。

(3) 可以想象一下:当枯叶落尽, 层层叠叠微黄而干燥的落叶上, 一枝枯干直指青空, 这将引起我们怎样的感触和情怀呢?

明确:萧瑟、凄凉、离人之泪、游子之情。 (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情的统一性)

(4) 根据作者的分析, 杜甫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呢?

明确:A.使用的场合是秋季, 要体现深秋的萧瑟与凄凉。

B.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愁绪”。

“自古逢秋多寂寥”, 更何况作者在国事、家事飘零之时作客于万里之外, 朋友的去世更增添了他的孤独, 自己又老病孤单, 落木无边, 愁绪无边, 国事、家愁、个人的身世飘零, 怎一个落叶能够承担, 因此说语言是为情感服务的, 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就要选择怎样的语言。

(联系具体诗歌, 使学生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 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结合作者的身世, 准确地把握语言背后的情感, 从而真正读懂诗歌。)

三、深入探究, 提升能力

1.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比较“木”和“叶”的表达效果, 其目的何在?

提示:文章最后一段

概念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明确:像“木”、“叶”这样的事物, 它已经不仅仅以一个“物”的形象存在, 而更多地融入了诗人丰厚的人生积淀、情感经历和文学积累。诗人选择语言的过程, 其实就是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 将物与情感完美结合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品味语言时, 要从言内之意出发, 结合物的特征, 联系作者的情感背景, 去探求言外之意。

2. 一个“木”承载了杜甫几多愁, 而古往今来, 像杜甫这样悲己、怀国、不得志之人又何止一位呢?

快速阅读前三段, 概括前三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古代诗人喜欢用“木”的现象。

3. 杜甫也只是站在前人基础上的创造, 结合屈原的生平与背景, 分析屈原在“木”中蕴含怎样的情感?

明确:屈原心系楚国, “上下而求索”, 却遭人嫉恨, 身受诬陷, 怀王疏远, 屡遭流放,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中不仅有着思而不见的失落与惆怅, 更有着屈原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的曲折反映。眼看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 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 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 于悲愤交加之中, 自沉于汨罗江, 殉了自己的理想。“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这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的形象中, 何尝没有洁身自好的主人公的形象?正是明月下这一棵孤独的树支撑起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支柱。

4. 小结:

本文从诗人喜欢使用“木”这一文学意象入手, 提出质疑, 并在“木”与“叶”的比较分析中提出诗歌艺术形象的暗示性特点, 也给我们启示:凡是诗歌斟酌之词, 均是思想情感的推敲之处。

四、拓展探究, 实际应用

品味诗歌往往是通过对物象的分析进一步把握诗人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而诗人写诗时则是满怀着情感, 再寻找最适合的物来寄托。杜甫用“落木”承载了他的艰难苦恨, 深深打动了我们, 还有哪些诗人的哪些情感曾深深地打动了你, 而他又是通过怎样的物象来传达情感的?

读下面一首诗, 针对问题进行探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1.“风鸣两岸叶”中的“叶”能否换成“木”?为什么?

2.说说你对诗中“孤舟”意象的理解。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诗人的内心也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的诗歌中也充满着快乐、忧伤、愁苦、思念、豪迈、旷达、缠绵等音符, 从你最感兴趣的一点出发, 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这一情感的诗句, 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 并稍作分析。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并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五、布置作业, 行为强化

借鉴课文写法, 收集诗句, 写一则文艺短评, 说说我国诗歌中“月” (或“草”“梅”“梧桐”“杜鹃”等) 这一形象的暗示意义。如: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泊船瓜州》)

六、板书设计说“木叶”

教学反思:

1.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 欣赏作者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方法,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和掌握文学评论的论述技巧。

2.能够结合诗词鉴赏的知识体系, 温故知新, 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从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语言的关系入手, 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为学生的整体发展而努力。

3.在设疑解疑和拓展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 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 鼓励他们独立探究, 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分析探究之下, 实现教学目标。

篇4:《说“木叶”》外说意象

作者认为,“木叶”从概念上讲就是“树叶”,但古诗中鲜见“树叶”,而“树”“叶”都有单独出现,古人并非出于文字洗练的考虑,因为自从“木叶”一词在屈原《九歌》中出现后就被历代诗人反复运用,并且成功衍生出“落木”一词,“木叶”“落木”与“树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文章主体部分探讨了“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木叶”和“树叶”在概念上是相同的,但在诗歌形象上有很大的不同。“树叶”中“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互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而“木叶”中“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正如作者在文末总结所言:“‘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到底,作者写这篇文章,除了阐释“木叶”这个意象的特殊含义,还揭示了诗歌的暗示性问题。字词的暗示性,区别于其概念义,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我们鉴赏诗词,应善用联想,抓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个特点,去品味那些言外的微妙的意味。

“木叶”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意象,了解了其艺术特征后,对于我们阅读有关它的诗歌非常有帮助。这也就告诉我们,在阅读与理解诗歌作品时,应首先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由意象特点联想到意象所包蕴的暗示内容,再进行联想和分析,这样我们就不难分析和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并分析诗歌的意象呢?

了解意象是什么

意象是诗歌鉴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指诗人的思想、情感等,“象”指物象、形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感的组合,它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只具有概念义的物象,而是具有了暗示性的物象,它是凝聚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句,作者把“梧桐”“细雨”“黄昏”这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孤独悲凄与绵延不绝的愁情。我们在这里说的意象主要是指事物形象,即客观物象。

熟悉典型传统意象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主旨思想及感情,这些意象代表了我们民族共同的情感体验,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熟悉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松、菊、梅、竹、兰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日落、夕阳、黄昏、落花、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猿啼、杜鹃鸣叫都很悲凄,多用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当我们读的诗词多了,积累的意象也会相应增多,可以对所积累的意象进行分类整理,将表现同一种思想感情的不同意象集中在一起记忆。如同是表达思乡、思念亲人之情的意象,有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鸿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双鲤(“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有捣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等。

抓住意象的特点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有固定的象征意义,那么对于这类意象,我们要结合意象本身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去分析意象所表达的含义。如《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就选取“桂子”“荷花”两个意象,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也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则共同描绘了一幅苍凉萧瑟的秋景图,强化了作者孤寂痛楚、凄怆欲绝的思乡情感。

注意整体阅读

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多个,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图画。我们需要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如柳永《雨霖铃》中用了“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叙写了离别时的凄婉缠绵、离别后的孤苦凄凉。

篇5:《说“木叶”》教案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原籍福建闽侯,出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第一部分(1~3)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4~6)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有疏朗的秋天气息。)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第三部分(7)小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 “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5、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五、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六、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梅花绝句

王安石

陆游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七、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篇6: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的:

1.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

2.“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目: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学会如何鉴赏诗歌,读懂诗歌中的暗示性语言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简单介绍作者

2.从一些诗句入手引入课文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请学生在下面默读课文,理清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划分段落(1)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2)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

(4)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

(5)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第七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6段)第三部分(7段)

2.老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然后对文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1)作者分析“木叶”这—艺术性形象,到底有什么意义?(2)“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4)“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5)树叶和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6)木叶和落叶的不同?

(7)“落叶”与“落木”、“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三)归纳小结

(1)“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作者在论述时,引用了大量的诗句。诗句引用的作用是什么?(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

(四)作业安排(1分钟)

查阅资料总结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意象及其代表的意义,体会诗句中不同意象所带来的不同意境。板书设计:

说“木叶”

第一部分(1~3段)“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和艺术形象上的异同

“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篇7: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学生兴趣顿起,纷纷回答“树”)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树木树木,树就是木。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找找课文中古人用木叶写清秋的诗句。

接下来我们看看“树叶”与“木叶”在暗示性 意味上有什么不同?林庚先生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你能否找到理论依据呢?(见第5段)

⒌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 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饱满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疏朗 微黄

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㈢迁移

1.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字•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

以上三首诗虽都是咏梅,但是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情境不同,导致其暗示性也不同.2.柳的意象: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但是柳树不单单有送别含义,还有一些暗示性的含义.如:„„.(插入课件,给学生作练习)总结全文: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不仅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而且生活中也有许多暗示性的东西。比如红色暗示热情奔放,兴奋,喜庆。

绿色暗示青春,生命。玫瑰暗示爱情......学生举例子。下课铃响,暗示我们这节课要结束了.《说“木叶”》教案设计

单位:西平县芦庙高中

篇8:说木叶教案免费下载

一、在审美感觉的视野内对《锦瑟》进行一级感觉阅读

感觉阅读对中学生阅读来说, 是相当重要的, 而且是不可跨越的环节。以高一新课程必修二中的诗歌《锦瑟》为例:“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当中的“沧海月明”和“蓝田日暖”是精当的典故, 前指南海鲛人, 水居如鱼, 眼泪化为珍珠;后指蓝田玉山生烟, 可望而不可即。如果在学生进行形象解读、想象解释之前, 就先把两个典故摆在学生眼前, 那么这首诗的诗味就被大大地打折了。关于“沧海”一词, 对“沧”字的理解与猜想, 可以理解为作者写诗时心里的无奈与怆然, 而“月明”一词, 不能是“月亮”“月照”“月升”“月洁”, 把“明”字的形象性特点, “珍珠”的珍贵性特点, 对人们的心理暗示作用突显出来;另外, “蓝田”的“蓝”字是有明显的色调感的, 在不知道是“玉山”之前, 可以想象这片蓝色给心理带来的感受, 电影《红》《蓝》《白》中的《蓝》, 传达给人们许多的感受, 其中不乏“追求自由”的念想, 有人说蓝色象征追求当中一种难以释怀的忧郁, 如果也让学生来理解感受这个词, 老师做适当的启发,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一定会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接下来是对“日暖”的理解, 这相对于“日寒”“日暖”“日落”“日偏”, 更能表现越是知道是美好的, 清醒地想要去珍惜, 越是明白现实中得不到的无奈, 一切终成空的惆怅。合理激发引导学生的感觉阅读, 是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好的一个环节。

二、在反思和解释的视野内对《说“木叶”》进行二级阅读

阅读三级模式中的二级阅读, 又称为反思性阅读或阐释性阅读。在教学实践中, 不能不考虑的是, 学生的感觉阅读未必贴切、未必全面, 未必很好地把握了作者作品想要传达的意义,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二级阅读, 即在反思和解释的视野内, 对难解字词, 难以把握的手法进行讲解分析, 通过这种解释建立起意义层次上的完成体。以高二新课程必修五中的散文《说“木叶”》为例, 要想学生对林庚先生的“木叶”意象有较为充分的理解, 就要对“木”与“叶”有一个区分性的理解, 木的本性、形象、特点、作用等方面都是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前应该认知和掌握的内容;同样, “叶”的本性、形象、特点、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基本意象解释, 也是必要的阅读知识储备。有了以上的理解, 再来指导学生阅读《说“木叶”》的文本, 关于“木叶”为什么会成为世人笔下钟爱的形象问题, “树叶”“木叶”“落木”的区别与在诗词中的恰当运用问题,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 在艺术形象上却一字千里的问题, 都会在学生的阅读渐悟中, 沉淀成自己的认识理解, 不需要老师大费口舌地进行灌输理解, 效果也大相径庭。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 运用二级阅读理念, 让学生在学习文本前对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认知, 排除了学生对文艺理论类文章的阅读障碍,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基本理解去靠近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作品, 对它产生兴趣的同时, 也从对“难懂”文章的成功阅读中, 逐渐提高了阅读水平。

三、在接受历史的视野内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进行三级阅读

以高一课程必修一的新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 作者罗森塔尔以导游的姿态带领读者游览“奥斯维辛集中营”, 当中的毒气室、焚尸炉和各种实验基地, 学生感到新鲜又恐惧, 其中照片墙上一个美丽、温和微笑的姑娘, 成为新闻中唯一美好的纪念, 同时它更加凸显了法西斯的罪恶本质。这篇新闻背后要告诉读者的东西太多了, 读者也想从中了解到更多的背景资料。我选取了《辛特勒的名单》和《美丽人生》两部二战期间的影片, 播放给学生看, 虽然是艺术化的历史被呈现, 学生们同样在观看中产生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的切身感受, 义愤填膺的同时, 对幸福、自由、和平的理解不再概念化, 对新闻主旨的理解也不再单一化。另外,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篇获得“普利策”最高新闻奖的新闻稿在世界历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以资料卡片、新闻、散文、议论文、甚至小说的作业形式呈现, 把学生的作业进行分类筛选, 形成资料储备并共享, 借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这种阅读方式, 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同时, 也为必修本中提到的“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目标, 做了一次实践。

如果能合理运用解释学中的阅读三级模式, 准确又灵活地把握阅读这个线性的过程, 把握好三种级别阅读的主次、详略、时间安排, 特别注意根据文本本身特点, 来设计指导阅读教学, 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作品更有兴趣, 也更有亲近感。

上一篇:惠水县旅游完全手册下一篇: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