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导学题

2024-04-26

说木叶导学题(精选6篇)

篇1:说木叶导学题

高二语文必修五

第二单元《说“木叶”》导学案

学案编制朱丽审核 宁仁道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预习导学】

一、背景知识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二、文学常识

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编文学刊物。1933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193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十年,1947年为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颇多精辟的创见。著有《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中国文学简史》等多部著作。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他数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后学,桃李满天下。2006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三、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恽()灼灼()寒砧()窸窣()

筌()冉冉()翩翩()征戍()袅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袅袅(niǎo)漂泊(bó)不落于言筌(quán)

B.皎皎(jiǎo)橘颂(jú)心有余悸(jì)

C.窸窣(sū)桅杆(wéi)蛊惑人心(ɡǔ)

D.寒砧(diàn)迢远(tiáo)接踵而至(zhǒnɡ)

四、整体感知

1.“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

2、前三段“引子”中说,古代诗人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第7段说,“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而4、5、6这三段是解说原因的。那么,你认为解说清楚了吗?用自己的话解说。

五、问题呈现

【合作探究】

一、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内涵丰富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雪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

二、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据此,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以为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有时候,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会表现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和王安石《梅花》,境界就迥异。试分析三首诗词的各自境界。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卜算子•咏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yùn zhuó zhēn xī sū quán {rǎn piān shùniǎo

2.D 解析:“砧”应读“zhēn”。

3.C 解析:A项,“箫”应为“萧”;B项,“漂”应为“飘”;D项,“躁”应为“燥”。

四1答案提示: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模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的“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答案提示:

“木”与“树”,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之所以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是因为:“木”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且“木叶”能让人感受到落叶的微黄与干燥,这样,读者在读到“木叶”的诗句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空阔、疏朗、冷清、萧瑟的秋天气息,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 “自古文人多悲秋”也。——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

合作探究:答案: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这与我国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的文化传统相一致,三个意象同是高贵圣洁的象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篇2:说木叶导学题

(二)【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预习导学】

一、背景知识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这篇课文需要我们逐字逐句认真、细致地读,把整篇文章贯穿起来,各个部分融会贯通,就可以把握文意。

二、文学常识

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编文学刊物。1933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193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十年,1947年为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颇多精辟的创见。著有《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中国文学简史》等多部著作。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他数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后学,桃李满天下。2006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三、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恽()灼灼()

寒砧()窸窣()筌()冉冉()翩翩()征戍()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袅 琅 

盅  

枭 

蛊

朗

燥 

迢

褐

噪

诏 竭

 

躁 苕 羯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袅袅(niǎo)

漂泊(bó)

不落于言筌(quán)B.皎皎(jiǎo)橘颂(jú)心有余悸(jì)C.窸窣(sū)桅杆(wéi)蛊惑人心(ɡǔ)

D.寒砧(diàn)迢远(tiáo)接踵而至(zhǒnɡ)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绵密

灼热 歧路 箫瑟 B.聒噪 纱锭漂零沼泽 C.传诵 涔涔饱满关键 D.钟爱 潜藏捣衣干躁

5.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随着北半球地区暑热______、秋凉渐近,甲型H1N1流感正进入了新的蔓延期。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高度警惕甲型流感的“第二波”蔓延。(2)他根据新疆区域特点,推行乔、灌、草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有效______了沙漠化的推进,稳定和扩大了绿洲,使局部地方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局面。(3)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她率领科技人员克服了病痛的折磨,在______的工作环境中,为油气田的开发作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贡献。A.消逝 遏止 艰苦 B.消失遏止坚苦 C.消失遏制艰苦 D.消逝遏制坚苦

答案:

1.yùn zhuó zhēn xī sū quán {rǎn piān shù 2.袅袅/枭雄 疏朗/琳琅 蛊惑/酒盅 干燥/噪音/急躁 迢迢/下诏/红苕 褐色/竭尽/羯羊

3.D 解析:“砧”应读“zhēn”。

4.C 解析:A项,“箫”应为“萧”;B项,“漂”应为“飘”;D项,“躁”应为“燥”。

5.A 解析:消逝:用于抽象事物消失至无,如声音、时间等;消失:逐渐减少以至看不见,一般用来指具体事物。遏止:用力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且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是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艰苦:艰难困苦,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客观情况;坚苦:坚忍刻苦,常用来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

四、整体感知

1.“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

答案提示: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模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的“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前三段“引子”中说,古代诗人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第7段说,“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而4、5、6这三段是解说原因的。那么,你认为解说清楚了吗?用自己的话解说。答案提示:

“木”与“树”,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之所以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是因为:“木”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且“木叶”能让人感受到落叶的微黄与干燥,这样,读者在读到“木叶”的诗句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空阔、疏朗、冷清、萧瑟的秋天气息,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 “自古文人多悲秋”也。——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

五、问题呈现

【合作探究】

一、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内涵丰富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雪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

二、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据此,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以为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有时候,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会表现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和王安石《梅花》,境界就迥异。试分析三首诗词的各自境界。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卜算子•咏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这与我国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的文化传统相一致,三个意象同是高贵圣洁的象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一课一得】

【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萧萧落木(sù)

B.涔(cén)阳无妨(fǎnɡ)陇首(lǒnɡ)得鱼忘筌(quán)C.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pō)秋风袅袅(niǎo)D.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ó)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力能扛鼎垂手可得俗不可奈 漠不关心 B.食不厌精突如奇来混为一团 天花乱坠 C.举止安详方枘圆凿飞黄腾达 火烧眉睫 D.好景不长毫无二致捍然不顾 同仇敌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家发现,用某些细菌产生的蛋白质作的模板,能将纳米微粒_________成秩序井然的结构。

②奥委会的规模和成本必须压缩,以便这场全球最重要的体育盛会能_________健康发展下去。

③朝鲜半岛南北卓有成效的互访,促进了双方关系的_________,进而走向合作。

A.组建继续和解 B.组装继续缓和 C.组建持续缓和 D.组装持续缓和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些人的科学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的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洞若观火。B.英国选手接连刷新世界纪录,使一向独霸短跑比赛的美国人黯然失色。C.中央电视台的“开心一刻”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时,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D.千姿万态、造型各异的紫砂壶,圆无一相,方非一式,真是出神入化。5.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华航电子有限公司,以人为本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B.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省下许多外汇用以进口国内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C.“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D.与传统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6.填到空格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

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C.使用这些文字的地区都是人类早期文化的发源地 D.意音文字后来被具有音节特点的拼音文字取代了

7.仿照例句,在横线处填上结构相同的语句,要求文意贯通,并要构成排比句。

例句: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虽手不操琴,却能聆听琴瑟琵琶,神游“古典”“浪漫”,品味优美旋律;还能够在《命运》中与贝多芬切磋,在《天鹅湖》边和柴可夫斯基相伴,在《大峡谷组曲》里同格罗菲探险„„音乐能够培养我们的美感,陶冶我们的情操,铸造我们的灵魂。仿写: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虽足不出户,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在塞纳河畔与雨果散步,在皇村学校里同普希金畅谈,在茫茫大海中和海明威拼搏„„文学作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1.解析:A.萧萧xiāo落木;B.无妨fánɡ;C.漂泊bó。

答案:D 2.解析:A.垂—唾,奈一耐,B.奇一其,团一谈,D.捍一悍。

答案:C 3.解析:组建:组织,建设;组装:安装;继续:指活动连下去,不间断;持续:延续不断;缓和:局势、气氛等变缓和;和解:不再争执,归于和好。

答案:B 4.解析:“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用来形容在家中看电视,语意不合。

答案:C 5.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培养”不能与“水平”搭配;C项滥用否定词;D项删“更”。

答案:B、6.解析:横线前的句子陈述的对象是“几种意音文字”,本着陈述对象统一的原则,可排除C项;D项的主语与前一句的末尾重复,不简明,也可排除;B项陈述对象虽与前句一致但内容与后一句矛盾。

答案:A

7、纵横古今中外 漫游名山大川 领略异国风情 开阔我们的眼界 丰富我们的知识 完善我们的人格

解析:该题是结合句式的理解进行仿写,在仿写中考查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解答此题关键在于仿照例子,选择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构成排比。

【美文选读】

青 与 绿

林 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现,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谐和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篇3:说木叶导学题

设计该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 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和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并以本文为契机进行拓展延伸, 使学生对诗歌鉴赏中的意象知识有大体认识, 找到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学习借鉴文章的写法, 练习写一写文艺评论。

过程与方法:把握作者的思路, 围绕文中的作者设置的每一个问题, 用文中句子作出解答。理解作者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而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方法,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论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增强学生对民族语言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说”“木叶”的;能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具体诗歌, 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整体构思:

《说“木叶”》是现代诗人林庚为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作的一篇文艺评论。整篇文章是用问题作为线索统领材料、明确思路的。教学的重点应以理清作者的思路为主, 从作者的构思中学习一些文章的写法。非常适合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探究, 领悟作者的观点。总体上, 以“什么是‘木叶’”“作者是怎样说‘木叶’的”和“为什么要说‘木叶’”这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五个环节, 采取逐层深入逻辑方式,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本节课设计的导语是从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提出为什么“木”和“叶”的问题, 学生讨论但不作答, 这样既直指这节课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又让学生直接进入诗歌语言的美感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提升对诗歌的理性认识作铺垫。

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 筛选信息。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处理教材时从核心问题切入, 不仅能让学生突破重点, 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 而且能加强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程度不一样, 合作探讨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学生讨论可以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 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积累, 再加上教师必要的引导和补充, 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从而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深入探究, 提升能力。

通过与作者的生平背景联系, 理解他诗中艺术形象的暗示性。如“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 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 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说或不说, 让学生结合所储存的有关屈原的资料自己品味分析,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运用诗歌语言暗示性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

第四个环节:拓展研究, 实际应用。

这个环节意在从情感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调动他们对诗歌的积累, 并通过情感和语言的结合使学生感悟诗歌通过物象传达感情的特色, 进而领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教学中,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行为强化。

这个环节与第四环节紧密相连, 通过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同一情感的诗句, 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 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 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导入:

还记得杜甫的《登高》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 (师生共同背诵) 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 (学生讨论, 教师不给出答案, 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的兴趣) 我们来看《说“木叶”》一文是怎么解答的?

二、抓住重点, 筛选信息

1. 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画出文中的问句及其答案, 相互讨论, 归纳关键词。

教师提示: (1) 抓住段首提示语, 快速把握答题区间;

(2) 注意过渡句的提示性。

2.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补充, 共同完成板书。

(学生对“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应当容易找到关键句, 但形成的答案是零散的, 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探究艺术特征之间的联系, 完成对文意的梳理。)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下, 适当评价, 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下列问题:

(1) 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木”有落叶的因素?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 让人更多地想起树干, 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形象之外。 (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

(2) “木”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明确:微黄、干燥。

(3) 可以想象一下:当枯叶落尽, 层层叠叠微黄而干燥的落叶上, 一枝枯干直指青空, 这将引起我们怎样的感触和情怀呢?

明确:萧瑟、凄凉、离人之泪、游子之情。 (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情的统一性)

(4) 根据作者的分析, 杜甫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呢?

明确:A.使用的场合是秋季, 要体现深秋的萧瑟与凄凉。

B.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愁绪”。

“自古逢秋多寂寥”, 更何况作者在国事、家事飘零之时作客于万里之外, 朋友的去世更增添了他的孤独, 自己又老病孤单, 落木无边, 愁绪无边, 国事、家愁、个人的身世飘零, 怎一个落叶能够承担, 因此说语言是为情感服务的, 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就要选择怎样的语言。

(联系具体诗歌, 使学生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 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结合作者的身世, 准确地把握语言背后的情感, 从而真正读懂诗歌。)

三、深入探究, 提升能力

1.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比较“木”和“叶”的表达效果, 其目的何在?

提示:文章最后一段

概念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明确:像“木”、“叶”这样的事物, 它已经不仅仅以一个“物”的形象存在, 而更多地融入了诗人丰厚的人生积淀、情感经历和文学积累。诗人选择语言的过程, 其实就是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 将物与情感完美结合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品味语言时, 要从言内之意出发, 结合物的特征, 联系作者的情感背景, 去探求言外之意。

2. 一个“木”承载了杜甫几多愁, 而古往今来, 像杜甫这样悲己、怀国、不得志之人又何止一位呢?

快速阅读前三段, 概括前三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古代诗人喜欢用“木”的现象。

3. 杜甫也只是站在前人基础上的创造, 结合屈原的生平与背景, 分析屈原在“木”中蕴含怎样的情感?

明确:屈原心系楚国, “上下而求索”, 却遭人嫉恨, 身受诬陷, 怀王疏远, 屡遭流放,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中不仅有着思而不见的失落与惆怅, 更有着屈原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的曲折反映。眼看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 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 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 于悲愤交加之中, 自沉于汨罗江, 殉了自己的理想。“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这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的形象中, 何尝没有洁身自好的主人公的形象?正是明月下这一棵孤独的树支撑起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支柱。

4. 小结:

本文从诗人喜欢使用“木”这一文学意象入手, 提出质疑, 并在“木”与“叶”的比较分析中提出诗歌艺术形象的暗示性特点, 也给我们启示:凡是诗歌斟酌之词, 均是思想情感的推敲之处。

四、拓展探究, 实际应用

品味诗歌往往是通过对物象的分析进一步把握诗人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而诗人写诗时则是满怀着情感, 再寻找最适合的物来寄托。杜甫用“落木”承载了他的艰难苦恨, 深深打动了我们, 还有哪些诗人的哪些情感曾深深地打动了你, 而他又是通过怎样的物象来传达情感的?

读下面一首诗, 针对问题进行探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1.“风鸣两岸叶”中的“叶”能否换成“木”?为什么?

2.说说你对诗中“孤舟”意象的理解。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诗人的内心也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的诗歌中也充满着快乐、忧伤、愁苦、思念、豪迈、旷达、缠绵等音符, 从你最感兴趣的一点出发, 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这一情感的诗句, 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 并稍作分析。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并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五、布置作业, 行为强化

借鉴课文写法, 收集诗句, 写一则文艺短评, 说说我国诗歌中“月” (或“草”“梅”“梧桐”“杜鹃”等) 这一形象的暗示意义。如: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泊船瓜州》)

六、板书设计说“木叶”

教学反思:

1.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 欣赏作者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方法,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和掌握文学评论的论述技巧。

2.能够结合诗词鉴赏的知识体系, 温故知新, 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从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语言的关系入手, 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为学生的整体发展而努力。

3.在设疑解疑和拓展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 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 鼓励他们独立探究, 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分析探究之下, 实现教学目标。

篇4:《说“木叶”》外说意象

作者认为,“木叶”从概念上讲就是“树叶”,但古诗中鲜见“树叶”,而“树”“叶”都有单独出现,古人并非出于文字洗练的考虑,因为自从“木叶”一词在屈原《九歌》中出现后就被历代诗人反复运用,并且成功衍生出“落木”一词,“木叶”“落木”与“树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文章主体部分探讨了“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木叶”和“树叶”在概念上是相同的,但在诗歌形象上有很大的不同。“树叶”中“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互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而“木叶”中“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正如作者在文末总结所言:“‘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到底,作者写这篇文章,除了阐释“木叶”这个意象的特殊含义,还揭示了诗歌的暗示性问题。字词的暗示性,区别于其概念义,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我们鉴赏诗词,应善用联想,抓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个特点,去品味那些言外的微妙的意味。

“木叶”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意象,了解了其艺术特征后,对于我们阅读有关它的诗歌非常有帮助。这也就告诉我们,在阅读与理解诗歌作品时,应首先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由意象特点联想到意象所包蕴的暗示内容,再进行联想和分析,这样我们就不难分析和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并分析诗歌的意象呢?

了解意象是什么

意象是诗歌鉴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指诗人的思想、情感等,“象”指物象、形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感的组合,它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只具有概念义的物象,而是具有了暗示性的物象,它是凝聚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句,作者把“梧桐”“细雨”“黄昏”这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孤独悲凄与绵延不绝的愁情。我们在这里说的意象主要是指事物形象,即客观物象。

熟悉典型传统意象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主旨思想及感情,这些意象代表了我们民族共同的情感体验,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熟悉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松、菊、梅、竹、兰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日落、夕阳、黄昏、落花、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猿啼、杜鹃鸣叫都很悲凄,多用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当我们读的诗词多了,积累的意象也会相应增多,可以对所积累的意象进行分类整理,将表现同一种思想感情的不同意象集中在一起记忆。如同是表达思乡、思念亲人之情的意象,有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鸿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双鲤(“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有捣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等。

抓住意象的特点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有固定的象征意义,那么对于这类意象,我们要结合意象本身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去分析意象所表达的含义。如《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就选取“桂子”“荷花”两个意象,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也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则共同描绘了一幅苍凉萧瑟的秋景图,强化了作者孤寂痛楚、凄怆欲绝的思乡情感。

注意整体阅读

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多个,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图画。我们需要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如柳永《雨霖铃》中用了“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叙写了离别时的凄婉缠绵、离别后的孤苦凄凉。

篇5:说木叶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一、积累诗词名句,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二、根据诗歌语言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预习案 知识链接

一、关于作者及作品

林庚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林庚出版了《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逊》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学生们这样回忆自己的老师:80年代初,林庚先生给那时的师兄师姐上了一堂“告别课”。为了这一堂课,林先生整整准备了一两个月。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本来已经不用备课,可是先生说要讲出最高的水准来,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教案。讲完这节课,先生回家后大病一场。贺知章那首名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因为林庚的挖掘,在课堂上传于学生,而后选入小学课本,最终家喻户晓的。

人物评价:

燕园,少了一位良师 ;天堂,多了一位诗人。――载自北京大学校园网

二、诗歌意象 “意象”一词是诗词欣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三、基础知识

(1)注音:

涔征阳(戍())

无橘妨颂(())

陇 招首(徕())

得鱼忘 落木萧筌萧(())

寒砧()桅杆()漂泊()秋风袅袅()

疏朗()

窸窣()迢远()

灼灼其华()

亭皋()冉冉()门栓()翩翩起舞()(2)解释下列成语 得鱼忘筌quán 得意忘言

四、预习检查导入新课:

1.快速阅读第一段,概括中心。(请同学们理清材料和观点关系,留意指示代词“这里”)

2.第二段在引用诗句时有“树”“木叶”“落木”等意象,作者想表明一个什么观点?(留意段末指示代词“这里”)

探究案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 明确:

意象

颜色

感觉

意味 树叶

木叶

落叶

落木

补充:比较“疏朗”与“疏落”

疏朗

疏落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结合文章第五段相关信息回答问题)拓展达标

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分析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哪些情感。

王诗:

陆词:

毛词:

课后反思:

《说“木叶”》导学案答案

(1)注音: 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落木萧萧(xiāo)

涔阳(cén)无妨(fáng)陇首(lǒng)得鱼忘筌(quán)

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bó)秋风袅袅(niǎo)

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ó)

亭皋(gāo)冉冉(rǎn)门栓(shuān)翩翩起舞(piān)(2)解释下列成语

得鱼忘筌quán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得意忘言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二、预习检查导

1、(无边落木萧萧下),2、(落红不是无情物。

引1: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和诗句叶有关的: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和木有关的诗句: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思考,: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三、探究案

1、快速阅读第一段,概括中心。“木叶”突出的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2、第二段在引用诗句时有“树”“木叶”“落木”等意象,作者想表明一个什么观点?古代诗人在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3、“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1)含有落叶的因素。(2)具有颜色的暗示性

4、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5、“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 意象

颜色

感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微黄

干燥不湿润

疏朗

飘零之意 落叶

繁密绿色

饱含水分

春夏之交

落木 :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美丽的形象。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疏落:稀疏零落;稀稀落落

6、概括各段的段意(1)“木叶”成为了诗人钟爱的形象。(2)木叶”就是“树叶”,少用“树叶”,常用“树”、“叶”及“落木”。(3)区别关键字在“木”字,用“落木”舍“木叶

(4)“木得第一个艺术特征:“木”含有落叶的因素

(5)诗歌语言的暗示性(6)“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具有颜色的暗示性

(7)艺术形象领域,几乎一字千里

篇6: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

情感价值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知识链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一、关于作者: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

二、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

二、关于写作背景与意图: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

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燕: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家屋内或屋檐下,恋旧巢,深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①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②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③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三、解题

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即。

第2-3自然段: 区别 和 两个词语,指出 更常见,其关键在 字。第4-6自然段:分析“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一是 二是。第7自然段: 总结诗歌中一字之差而意境不同。【学习过程】

(为了理清思路,分析,教师先指导诵读。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

一、课前自主学习,通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准备课堂展示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萧萧落木(sù)B、涔(cén)阳 无妨(fǎnɡ)陇首(lǒnɡ)得鱼忘筌(quán)C、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pō)秋风袅袅(niǎo)D、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ó)

2、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4、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5、“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6、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二、课堂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点评、订正

三、课堂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形成答案写出来准备展示

(准备活动:诵读全文)

1、全文谈了怎样一个文学现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3

2、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阐释暗示性的?

3、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四、展示讨论成果,质疑、补充、订正

五、课堂小结(要反思自己是否积极认真投入学习,是否大胆展示、勇于质疑)

六、拓展练习

一、基础演练

1、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唐.赵嘏《寒塘》 渔舟唱晚,响绝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这些诗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的期盼。但大雁何以能表现这种情感?

二、拓展训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4

(一)在我国诗歌中,“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示例

(一):梅

①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生长环境苦寒,象征着人生的逆境。诗人借梅花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开放时正是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之时,梅花冰清玉洁。诗人有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也有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的。

示例

(二):柳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客舍青青柳色新 ——常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示例

(三):草

①小草秋枯,春生,夏荣,年年如此,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常用来赞颂顽强的生命力。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②小草连绵不断、延展天涯。诗人们就常用它来抒写离愁别绪。如: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5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10浙江卷)

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神走入这图画里。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说到底,就是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历代的山水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寻找这种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山水中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夫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矛盾。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文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做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不误”,实际上这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的概括。中国另一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花鸟画,与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题之外的自然、客观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题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所以就有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在艺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形,人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的,乃是表现了绘画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换言之,“绘画不是模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6 自然,自然是模仿绘画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

1、下面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特征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A.强调生活艺术化。B.强调心中之山水。C.强调艺术模仿自然。D.强调主体之外的自然。

2、下面对文章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悲哀与哭泣的关系,强调哭泣比悲哀更加重要。B.说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C.说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D.说明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强调园林对绘画的仿效。

3、联系上下文,解释“卧游”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业:古代诗歌中,类似具有暗示意义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

上一篇:项目限期整改通知书下一篇:关于举办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