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课

2024-04-30

说木叶课(精选6篇)

篇1:说木叶课

《说“木叶”》公开课教案

这篇教学设计2009年5月在《语文报》与《中学课程辅导》杂志社举办的 “课改・实践・探索”主题论文大赛中,我的论文《<说“木叶”>教学设计》荣获二等奖。并在合肥市2008年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并入选合肥市教育局岗位大练兵《优秀教学设计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 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想: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 (2007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 一种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景的消逝,这位敏感的作者对此充满了叹惋和怅惘。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DD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D李清照《声声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D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D王湾《次北固山下》 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DD唐.赵嘏《寒塘》 渔舟唱晚,响绝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DD王勃《滕王阁序》 这些诗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的期盼。但大雁何以能表现这种情感?今天我们在学习《说“木叶”》的过程中就会得到更深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全文谈了怎样一个文学现象? ――文学语言或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2、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五段。 3、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阐释暗示性的? 树 ―― 繁茂枝叶――密密层层――浓密 木――树干――落叶 4、回到开头,大家回答刚才的问题――大雁何以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期盼的情感? ①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浓浓的思乡之情 提示: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游子,对比自己,每每牵动起思乡之情,生发出无尽的乡思、乡情。 ②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思念远方亲人,期盼亲人的信息 提示: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人与外出的亲人之间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对以上两句诗的理解,暗示性起了重要作用。 三、梳理探究 1、作者通过什么发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 ――“木叶” 2、作者在文中说“木叶”就是什么意思? ――“树叶” 3、那么诗歌中是怎样使用这些意象的?(依课文顺序,学生寻找诗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树:为何不说树叶?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叶:难道为了简练?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木叶:树叶为何无人过问? 九月寒砧催木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 …… 落木:为何对“木”如此不肯放弃?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4、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落叶、空阔、疏朗; 树:繁茂、层密、浓阴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外形上的) 5、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木头――门栓、棍子、桅杆――透着黄色、干燥、疏朗的清秋气息 树:树干――叶子――褐绿色――湿润――饱满、缠绵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色泽上的) 四、巩固延伸 在我国诗歌中,“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示例(一):梅 ①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生长环境苦寒,象征着人生的逆境。诗人借梅花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开放时正是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之时,梅花冰清玉洁。诗人有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也有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的。 示例(二):柳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客舍青青柳色新 ――常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 示例(三):草 ①小草秋枯,春生,夏荣,年年如此,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常用来赞颂顽强的生命力。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②小草连绵不断、延展天涯。诗人们就常用它来抒写离愁别绪。如: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五、作业:古代诗歌中,类似具有暗示意义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 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文艺论文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木:落叶、空阔、疏朗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外形上的) 木:透着黄色、干燥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色泽上的) 设计说明: 意象是诗歌思想内涵的载体,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要阅读、欣赏古代诗歌必须了解有关意象的知识,领悟语汇产生固定的暗示意义的原理。林庚先生的这篇《说“木叶”》为我们理解古代诗歌意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因此这篇教学设计紧紧围绕围绕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展开,引导学生先后讨论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现象、产生暗示性的美学原理、语言的暗示性在古典诗歌的广泛运用等,一线贯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在教学进程的安排上,立足文本,让学生先熟读课本中的相关“木叶”“树叶”意象。由整体到细节,由现象到原理,再到类似现象的联想,最后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既眉目清析,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的安排注重师生互动、自主探讨,问题设置有梯度,难点突破自有匠心。

篇2:说木叶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

情感价值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知识链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一、关于作者: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

二、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

二、关于写作背景与意图: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

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燕: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家屋内或屋檐下,恋旧巢,深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①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②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③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三、解题

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即。

第2-3自然段: 区别 和 两个词语,指出 更常见,其关键在 字。第4-6自然段:分析“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一是 二是。第7自然段: 总结诗歌中一字之差而意境不同。【学习过程】

(为了理清思路,分析,教师先指导诵读。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

一、课前自主学习,通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准备课堂展示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萧萧落木(sù)B、涔(cén)阳 无妨(fǎnɡ)陇首(lǒnɡ)得鱼忘筌(quán)C、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pō)秋风袅袅(niǎo)D、疏朗(shū)窸窣(xī)迢远(tiáo)灼灼其华(zhuó)

2、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4、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5、“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6、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二、课堂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点评、订正

三、课堂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形成答案写出来准备展示

(准备活动:诵读全文)

1、全文谈了怎样一个文学现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3

2、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阐释暗示性的?

3、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四、展示讨论成果,质疑、补充、订正

五、课堂小结(要反思自己是否积极认真投入学习,是否大胆展示、勇于质疑)

六、拓展练习

一、基础演练

1、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唐.赵嘏《寒塘》 渔舟唱晚,响绝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这些诗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的期盼。但大雁何以能表现这种情感?

二、拓展训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4

(一)在我国诗歌中,“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示例

(一):梅

①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生长环境苦寒,象征着人生的逆境。诗人借梅花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陆游《咏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开放时正是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之时,梅花冰清玉洁。诗人有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也有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的。

示例

(二):柳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客舍青青柳色新 ——常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示例

(三):草

①小草秋枯,春生,夏荣,年年如此,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常用来赞颂顽强的生命力。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②小草连绵不断、延展天涯。诗人们就常用它来抒写离愁别绪。如: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5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10浙江卷)

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神走入这图画里。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说到底,就是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历代的山水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寻找这种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山水中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夫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会“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矛盾。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文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做这一思想的体现。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不误”,实际上这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的概括。中国另一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花鸟画,与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题之外的自然、客观外物。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题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所以就有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在艺术上也有同样的情形,人们不是感到了自然的美而表现为绘画的,乃是表现了绘画之后才感到自然的美。换言之,“绘画不是模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6 自然,自然是模仿绘画的”。中国的园林艺术是文人将自然仿效绘画的最好例证。

1、下面对中国园林艺术的特征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A.强调生活艺术化。B.强调心中之山水。C.强调艺术模仿自然。D.强调主体之外的自然。

2、下面对文章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悲哀与哭泣的关系,强调哭泣比悲哀更加重要。B.说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C.说明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D.说明园林与绘画的关系,强调园林对绘画的仿效。

3、联系上下文,解释“卧游”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业:古代诗歌中,类似具有暗示意义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

篇3:说木叶课

设计该案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 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和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并以本文为契机进行拓展延伸, 使学生对诗歌鉴赏中的意象知识有大体认识, 找到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能力;学习借鉴文章的写法, 练习写一写文艺评论。

过程与方法:把握作者的思路, 围绕文中的作者设置的每一个问题, 用文中句子作出解答。理解作者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而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方法,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论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增强学生对民族语言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说”“木叶”的;能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具体诗歌, 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整体构思:

《说“木叶”》是现代诗人林庚为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作的一篇文艺评论。整篇文章是用问题作为线索统领材料、明确思路的。教学的重点应以理清作者的思路为主, 从作者的构思中学习一些文章的写法。非常适合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探究, 领悟作者的观点。总体上, 以“什么是‘木叶’”“作者是怎样说‘木叶’的”和“为什么要说‘木叶’”这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五个环节, 采取逐层深入逻辑方式,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本节课设计的导语是从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提出为什么“木”和“叶”的问题, 学生讨论但不作答, 这样既直指这节课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又让学生直接进入诗歌语言的美感情境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提升对诗歌的理性认识作铺垫。

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 筛选信息。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处理教材时从核心问题切入, 不仅能让学生突破重点, 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 而且能加强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程度不一样, 合作探讨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学生讨论可以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 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积累, 再加上教师必要的引导和补充, 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从而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深入探究, 提升能力。

通过与作者的生平背景联系, 理解他诗中艺术形象的暗示性。如“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 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 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说或不说, 让学生结合所储存的有关屈原的资料自己品味分析,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运用诗歌语言暗示性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

第四个环节:拓展研究, 实际应用。

这个环节意在从情感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调动他们对诗歌的积累, 并通过情感和语言的结合使学生感悟诗歌通过物象传达感情的特色, 进而领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教学中,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 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行为强化。

这个环节与第四环节紧密相连, 通过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同一情感的诗句, 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 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 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导入:

还记得杜甫的《登高》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 (师生共同背诵) 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 (学生讨论, 教师不给出答案, 激发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的兴趣) 我们来看《说“木叶”》一文是怎么解答的?

二、抓住重点, 筛选信息

1. 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画出文中的问句及其答案, 相互讨论, 归纳关键词。

教师提示: (1) 抓住段首提示语, 快速把握答题区间;

(2) 注意过渡句的提示性。

2.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补充, 共同完成板书。

(学生对“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应当容易找到关键句, 但形成的答案是零散的, 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探究艺术特征之间的联系, 完成对文意的梳理。)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情况下, 适当评价, 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下列问题:

(1) 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木”有落叶的因素?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 让人更多地想起树干, 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形象之外。 (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

(2) “木”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明确:微黄、干燥。

(3) 可以想象一下:当枯叶落尽, 层层叠叠微黄而干燥的落叶上, 一枝枯干直指青空, 这将引起我们怎样的感触和情怀呢?

明确:萧瑟、凄凉、离人之泪、游子之情。 (强调暗示性存在于物与情的统一性)

(4) 根据作者的分析, 杜甫为什么用“木”而不用“叶”呢?

明确:A.使用的场合是秋季, 要体现深秋的萧瑟与凄凉。

B.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愁绪”。

“自古逢秋多寂寥”, 更何况作者在国事、家事飘零之时作客于万里之外, 朋友的去世更增添了他的孤独, 自己又老病孤单, 落木无边, 愁绪无边, 国事、家愁、个人的身世飘零, 怎一个落叶能够承担, 因此说语言是为情感服务的, 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就要选择怎样的语言。

(联系具体诗歌, 使学生对语言的暗示性有一个形象的理解, 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结合作者的身世, 准确地把握语言背后的情感, 从而真正读懂诗歌。)

三、深入探究, 提升能力

1.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比较“木”和“叶”的表达效果, 其目的何在?

提示:文章最后一段

概念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明确:像“木”、“叶”这样的事物, 它已经不仅仅以一个“物”的形象存在, 而更多地融入了诗人丰厚的人生积淀、情感经历和文学积累。诗人选择语言的过程, 其实就是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 将物与情感完美结合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品味语言时, 要从言内之意出发, 结合物的特征, 联系作者的情感背景, 去探求言外之意。

2. 一个“木”承载了杜甫几多愁, 而古往今来, 像杜甫这样悲己、怀国、不得志之人又何止一位呢?

快速阅读前三段, 概括前三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明确:古代诗人喜欢用“木”的现象。

3. 杜甫也只是站在前人基础上的创造, 结合屈原的生平与背景, 分析屈原在“木”中蕴含怎样的情感?

明确:屈原心系楚国, “上下而求索”, 却遭人嫉恨, 身受诬陷, 怀王疏远, 屡遭流放,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中不仅有着思而不见的失落与惆怅, 更有着屈原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的曲折反映。眼看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 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 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 于悲愤交加之中, 自沉于汨罗江, 殉了自己的理想。“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这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的形象中, 何尝没有洁身自好的主人公的形象?正是明月下这一棵孤独的树支撑起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支柱。

4. 小结:

本文从诗人喜欢使用“木”这一文学意象入手, 提出质疑, 并在“木”与“叶”的比较分析中提出诗歌艺术形象的暗示性特点, 也给我们启示:凡是诗歌斟酌之词, 均是思想情感的推敲之处。

四、拓展探究, 实际应用

品味诗歌往往是通过对物象的分析进一步把握诗人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而诗人写诗时则是满怀着情感, 再寻找最适合的物来寄托。杜甫用“落木”承载了他的艰难苦恨, 深深打动了我们, 还有哪些诗人的哪些情感曾深深地打动了你, 而他又是通过怎样的物象来传达情感的?

读下面一首诗, 针对问题进行探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1.“风鸣两岸叶”中的“叶”能否换成“木”?为什么?

2.说说你对诗中“孤舟”意象的理解。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诗人的内心也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的诗歌中也充满着快乐、忧伤、愁苦、思念、豪迈、旷达、缠绵等音符, 从你最感兴趣的一点出发, 寻找古典诗词中能够凸显这一情感的诗句, 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意象, 并稍作分析。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并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五、布置作业, 行为强化

借鉴课文写法, 收集诗句, 写一则文艺短评, 说说我国诗歌中“月” (或“草”“梅”“梧桐”“杜鹃”等) 这一形象的暗示意义。如: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泊船瓜州》)

六、板书设计说“木叶”

教学反思:

1.通过对实例比较分析, 欣赏作者深入浅出地说理的方法,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和掌握文学评论的论述技巧。

2.能够结合诗词鉴赏的知识体系, 温故知新, 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从作者的思想情感与语言的关系入手, 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为学生的整体发展而努力。

3.在设疑解疑和拓展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 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 鼓励他们独立探究, 并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分析探究之下, 实现教学目标。

篇4:《说“木叶”》外说意象

作者认为,“木叶”从概念上讲就是“树叶”,但古诗中鲜见“树叶”,而“树”“叶”都有单独出现,古人并非出于文字洗练的考虑,因为自从“木叶”一词在屈原《九歌》中出现后就被历代诗人反复运用,并且成功衍生出“落木”一词,“木叶”“落木”与“树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文章主体部分探讨了“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木叶”和“树叶”在概念上是相同的,但在诗歌形象上有很大的不同。“树叶”中“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互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而“木叶”中“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之间是不一致的。正如作者在文末总结所言:“‘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到底,作者写这篇文章,除了阐释“木叶”这个意象的特殊含义,还揭示了诗歌的暗示性问题。字词的暗示性,区别于其概念义,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我们鉴赏诗词,应善用联想,抓住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个特点,去品味那些言外的微妙的意味。

“木叶”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意象,了解了其艺术特征后,对于我们阅读有关它的诗歌非常有帮助。这也就告诉我们,在阅读与理解诗歌作品时,应首先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由意象特点联想到意象所包蕴的暗示内容,再进行联想和分析,这样我们就不难分析和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并分析诗歌的意象呢?

了解意象是什么

意象是诗歌鉴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指诗人的思想、情感等,“象”指物象、形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感的组合,它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只具有概念义的物象,而是具有了暗示性的物象,它是凝聚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句,作者把“梧桐”“细雨”“黄昏”这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孤独悲凄与绵延不绝的愁情。我们在这里说的意象主要是指事物形象,即客观物象。

熟悉典型传统意象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主旨思想及感情,这些意象代表了我们民族共同的情感体验,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熟悉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松、菊、梅、竹、兰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日落、夕阳、黄昏、落花、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猿啼、杜鹃鸣叫都很悲凄,多用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当我们读的诗词多了,积累的意象也会相应增多,可以对所积累的意象进行分类整理,将表现同一种思想感情的不同意象集中在一起记忆。如同是表达思乡、思念亲人之情的意象,有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鸿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双鲤(“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有捣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等。

抓住意象的特点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有固定的象征意义,那么对于这类意象,我们要结合意象本身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去分析意象所表达的含义。如《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就选取“桂子”“荷花”两个意象,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也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则共同描绘了一幅苍凉萧瑟的秋景图,强化了作者孤寂痛楚、凄怆欲绝的思乡情感。

注意整体阅读

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多个,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图画。我们需要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如柳永《雨霖铃》中用了“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酒”“杨柳”“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叙写了离别时的凄婉缠绵、离别后的孤苦凄凉。

篇5:说木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礼县二中的语文教师郑国芳,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说“木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全文对比论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说理形象透彻,便于读者接受。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我将本课 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本文是随笔,“说”表明这篇课文属于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是就古诗中的“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是兼顾高考考点而定的,要求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情感目标的制定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得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优美诗句的熏陶中热爱诗歌,热爱古代文化。

由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比较“木”与“树”的不同,进而

引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揭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所以我将教学重点定为: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学习一篇课文,理解它的内容仅是初步的,最终目标是要举一反三,由“木叶”这一意象联想到诗歌中的其它意象所具有的暗示意义。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理论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满堂灌的填鸭式教育不应再出现,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基于此,我准备的教法是引导点拨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作者,熟读课文理清行文的思路,并从文中找出有关“木”和“树”的诗句。另外,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诗歌中出现过哪些意象,分别具有怎样的意蕴,并摘录出诗句及作者。这些内容一定要在课前完成。否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内容,探索文中“木叶”暗示性的意义,对今后鉴赏诗歌起到指导作用。即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索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指导今后的学习。

此外,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意象理解的形象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导入

1、——————,不尽长江滚滚来。

2、——————,化作春泥更护花。

用诗句导入,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明确答案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说“木叶”》。这样导入既凸显出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又切合本文的主题,同时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鉴赏诗歌做了暗示。

环节二:合作探究 首先,用多媒体出示问题。

(1)在文中作者发现的文学现象是什么?

(2)“木叶”与“落木”,“树叶”与“落叶”有何不同?(3)找出课文中有关“树”和“木”的诗句,比较其不同进而体会“木”的艺术特征。

其次,前后两排每四人一个小组,分组讨论得出答案。因为事先已经做过预习所以学生基本都知道些内容,讨论的目的是要将答案进一步完善,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请个别同学回答问题。教师作以引导,当然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与积极的鼓励与肯定。通过问题(2)的讨论学生明确“木叶”与“落木”,“树叶”与“落叶”之所以不同关键在一“木”字。板书“木”。通过问题(3)的探讨明确“木”的艺术特征。板书“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微黄与干燥”。

最后,教师小结将学生引入下一环节。

(教师小结: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这就是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点。板书“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

言,大家都知道哪些?)

环节三:知识迁移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以前学过的诗歌意象具有怎样的暗示意义。(由于事先已经让大家搜集以前学过的意象,并写出诗句和作者,所以学生能说出一些常见意象的暗示意义。如:月具有相思的意蕴、酒是离愁的象征、柳暗示着离别等。能做到以上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目的已经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针对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解决一个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就行。为了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选一首咏物诗加以品味。)

环节四:诗歌鉴赏

我选了虞世南的《蝉》作为赏析篇目。

先让学生解读诗歌,然后请个别同学谈谈诗中“蝉”这一形象的特点。然后进行迁移,结合其他咏“蝉”的诗句,深入把握蝉的暗示意蕴。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诗歌意象暗示性的特点。

这样安排既深化了本文的主题,又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环节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仿写一首咏物诗。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将课堂内容简洁明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清行文的思路。好的板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篇6:说木叶诗句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2、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丛生:草木聚集在一起生长。案天上的桂花在蟾宫里,人间的桂树在山谷中,“桂树生兮山之幽;偃蹇连 兮枝相 ”(《楚辞;招隐士》),桂花是与隐士相联的,有着“虽处僻远亦自芳”的品性和甘于淡泊、不求闻达的风格。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花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5、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陶渊明《拟古》)陶诗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实有之景。《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6、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行役滞**,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南朝梁 柳恽《捣衣》

亭皋:水边平地。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捣衣不是洗衣,而是制衣前捶捣衣料使之平软的工序

译文: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皋亭”指水边平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陇首”即垅头,暗指北方边塞之地。“木叶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木叶”即枯黄的落叶。上句实写思妇捣衣时眼前之景,下句是想象之景。表达了思妇无法及时将寒衣送给远人的嗟叹之情。

7、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8、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如同凋零的树木一般离开了洞庭湖,去往涔阳到那最远的水滨 落木,就是凋零的树木。极浦,就是最远的水滨。

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文中说,木,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

讨论明确:我们要从这两句诗的诗眼,即“悲”和“扫”来分析。在“高树多悲风”句中,树有饱满浓密的叶子,风吹动这些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在诗人曹植听来,仿佛人的呜咽,如泣如诉,而这满树涌动的叶子,满海涌动的波涛就像诗人胸中涌动的情感。如果没有了树叶的涌动,没有了波涛的翻滚,怎能体现诗人满怀的哀伤?怎能体现这个“悲”字? “木”,我们知道是落光了叶子的树,光秃秃的树干。深秋的晚上,清冷的月光仿佛给层岭洒下一层秋霜,瑟瑟的寒风刮过高冈,枯黄的树叶早已被秋风一扫而光,只有那光秃秃的树干还倔强地挺立着。在深秋时节,目睹如此深秋之景,空旷和凄凉之感油然而生。所以,此时的树,必须是干枯的没有叶子的树干,不如此不足以体现“扫”字。

正如作者所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比“树”显得单纯,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一个艺术特征。

1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12、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这是交代人物、地点。人物是一个美丽姑娘,她的容貌艳丽,性格娴静。地点是“歧路间”,即岔路口,她在采桑。“歧路间”是来往行人较多的地方,这就为下文“行徒”、“休者”的倾倒预作铺垫。“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紧接“采桑”,写柔嫩的桑枝轻轻摇动,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这里明是写桑树,暗是写美女采桑的优美动作。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起了烘托作用。

13、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司空曙(约720-790?),字文明,一作文初,广平(郡治今河北永年东南)人。曾举进士,为剑南节度使幕府,官水部郎中,也是大历十才子一,诗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

(1)卢纶: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详见卢纶《送李端》的作家小传。见宿:一作访宿,即过访并住宿的意思。

(2)旧业:指家中旧有的产业。

(3)独沉:孤独沉沦。

(4)愧:惭愧。君:指卢纶。频:多次,一次又一次的。

(5)分(fen奋):指缘分。

(6)霍家亲:表亲。西汉霍去病是卫青姐姐的儿子,卫家和霍家是表亲。霍,一作蔡,则用羊祜为蔡邕外孙的事,也是指表亲,均切合作者和外弟卢纶的关系。

[简要评析]

司空曙的这首诗,通过外弟的探访,抒了自己沉沦不遇和荒居孤寂的情怀。正因为如此,所见外弟来访而喜,同喜而悲更显得无限凄凉和伤感。前四句用静夜中的荒村,陋室里地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这样一组衰飒的画面构成完整的意境,充满了辛酸和悲哀。诗的开头,一落笔就写出了自己荒居的寂寞和贫困。而接着的一联,语意惨恻。雨中黄叶,即有飘零之感;灯下白头,实含老大之悲。又有更进一步的,即雨中飘零的黄叶,不正象征着这灯下白头人的孤苦命运么。该联向称名句,对仗工整,情韵凄切。诗人把这些并不新奇的普通的词语,经过艺术的锤炼和加工,竟组合成了一幅形象鲜明、色彩强烈的秋夜雨另黄叶图。第三联的“独沉久”承上联的“雨中”而来;“相见频”应“灯下”而生,把自己苦况和亲属的慰藉连在一起,既感到了人世的一丝温暖,也增加了无限愧感。末联以亲情友谊作结,极为得体。这两句是说,朋友之间的聚散离合,自有缘分,何况你我亲戚,能在这荒居共宿夜话,也是极有缘分的了。全诗语意亲切,而诗意悲怆,写尽了沦落荒居的哀伤。

14、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

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这是指秋天来了,一些该有的自然反映都开始出现了

15、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诗歌的前半段着意渲染出由秋景而生发的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16、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上一篇:泛着淡淡幽香的母爱作文600字下一篇:自有渠道客户自主预测权限开通承诺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