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

2024-05-05

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共8篇)

篇1: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

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

准确把握省、市局关于加强国税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着力增强国税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国税工作的科学发展,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核心是提高干部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尤其要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以下“五个能力”,即:判断形势、把握方向的能力,谋划全局、引领发展的能力,履行职责、提升执行的能力,开拓创新、推进改革的能力,联系群众、凝聚人心的能力。

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系统性的工作。从组织上来说,要通过培训教育、实践锻炼、监督管理、机制创新等措施来推动。从个体上来说,则更需依靠领导干部自身的自觉学习和努力实践来提高。

一、加强理论修养,锤炼思想作风

理论修养是对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思想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作为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准确分析国税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对国税工作的需求与对策,准确研究影响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问题与措施,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使学习成为一种内在需求、一种自觉动力、一种思想境界,把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原则问题上头脑清醒,强化脚踏实地的态度,强化认真负责的精神,强化求真务实的品质,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二、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工作本领

工作能力是对领导干部的外在要求。基层国税部门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既是组织员,又是战斗员,既是本单位政策的制定者,又是上级各项政策的执行者。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在实践中学,向基层学,向群众学,向专家学,不断扩容、充电,及时更新知识、更新理念,培养宏观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推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善于发现新情况,善于解决新问题,善于总结新经验,注重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本领,不断增强主动谋划的本领,不断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不断增强执行落实的本领。要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水平,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要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坐下来善思,站起来能讲,走出来实干。

三、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团队力量

履行职责是对领导干部的本质要求。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有权必须尽责”的观念,履行好领导干部的职责,要不断解放思想,突破惯性模式,创新工作思路,讲究统筹兼顾,在科学决策上下功夫,在组织执行上下功夫,在应对复杂局面上下功夫。作为分管办公室工作的领导,既要考虑全局各项工作的需求,又要抓好分管部门的工作,还要搞好协调联动,以身作则,提高威望。同时,要善于团结同志,善于听取意见,善于做思想工作,尊重他人,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和聪明才智,形成团队力量,集中时间完成好重大任务。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大胆履行职责,完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业绩评价等机制,坚决破除单位内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使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担子、人人心情舒畅,在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求得实效,带出一支硬邦邦的队伍。

四、提升综合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提升综合素质是对领导干部的迫切要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并不是靠一纸任命就具备了的,而是一个不断培养积累的过程。而工作实践的磨炼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工作实践才能提高工作能力,具体说,就是既要有党性锻炼,又要有实际行动;即要抓住全局性的本质问题,又要掌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既要带好团队,又要身先士卒;既要当行家,又要善管理。领导干部的威信不但来自于工作思路和决策的正确,而且来自于为人、处事、律已,来自于阳光的品格形象、人格魅力。俗话说“做官先做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基层部门领导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是群众效仿和学习的榜样,也是群众在工作中的精神支柱,其形象就是这个团队的代表,他们的表率作用对一个单位的全面建设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无论是正常情况下还是遇到危急时,领导干部都应当走在前面,发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为广大职工作出榜样,形成凝聚力、增强感召力、激发战斗力。

道理千条万条,关键在于行动,在于自觉实践,在于作出表率。我们要以学习市局刘局长《加强和改进庆阳国税工作的思考和指导意见》读本为契机,开展大讨论,努力做到政治坚定,勤奋敬业,有较强的内驱力;团结协作,以人为本,有较强的凝聚力;开拓进取,狠抓落实,有较强的推动力;迎难而上,勇挑重担,有较强的承重力。党的十七大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我们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统一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把成长与成事统一起来,促进国税工作的科学发展,使国税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篇2: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

毛泽东说:“当正确的政策方针制定之后,干部是关键”。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到基层培养,是我们党的一贯用人方针。因此,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消防部队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的强弱,关系到消防部队和消防事业的发展基础。目前,基层干部的补充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接收地方大学生提干,二是部队院校毕业提干。通过接收地方大学生入伍提干,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大进步,目前,基层一线大学生干部比例不断增高,在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一个突出问题,高学历的年轻人因为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负重任;而部队生长干部大多数是第二年就考入军事院校,实际在基层中队呆的时间并不长,且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应考,这使年轻干部在部队管理方面普遍缺乏足够的经验,也同样难担重任。如何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从小的方面讲,直接关系到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从大的方面讲,关系到整个消防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本人就结合机关和基层工作实际情况,浅析当前我省消防部队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干部能力素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消防部队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不强的表现。

(一)理解能力不强。上级的命令、指示和要求都与部队建设和消防事业息息相关,但是部分干部由于理解领悟能力不强,仅仅只满足于通读几篇文件,不能认真研究、正确理解、深刻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和领导意图,只能凭原有的经验开展工作,这种经验的局限性必然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命令、指示和要求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二)执行能力不强。一般来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与干部的能力素质是成正比的,干部的执行能力越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就越高。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事业心不强,对待工作标准不高,落实任务不得力,争先进的意识不强,完成任务拖延时间,漏洞百出,只图应付交差了事。

(三)适应能力不强。俗话说:不能改变环境,只能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有的干部不能适应岗位调整交流,换个岗位或环境转换不了角色,工作长时间无起色;有的不努力不主动,遇到困难就退缩,讲客观找理由,变帮扶为代劳、变支持为依赖。这实际上就是干部的适应能力不强所致。

(四)表率能力不强。能不能作表率,能力素质是关键。俗话说打铁要靠自身硬。能力素质不强,没有工作绩效,表率作用就无从谈起。主要表现在: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差,不能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快速行动;对重点、难点、专项工作,不会做、不想做,不敢大胆做。

(五)创新能力不强。思想观念陈旧,又不善于学习,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探索研究不够,不能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工作按部就班、照搬照抄;满足于现状、盲目乐观,工作缺乏热情、激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当前消防部队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述了四种人“有德有才的人、有德无才的人、无德无才的人、有才无德的人”,后人对这四种人进行了评价,经常被人引用为“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论

是地方还是部队,根据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明确干部素质标准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并细化为“德、能、勤、绩、廉”。这也是消防部队历年考核、选拔人才的标准。

所以,联系当前的形势和消防部队干部队伍的特点,本人认为:消防部队基层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应具备两点基本素质,即:“下有底线,上有目标。”下有底线:作为一名消防部队的基层干部,首先要做好“人”,做一个守纪守法的公民,就是要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时刻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不能触犯法律这条“高压线”,要坚守住这条“底线”。上有目标:作为消防部队的一名基层干部还要有更高的要求,要追求能够更好履行岗位职责的更高、更全面的综合素质。概括起来说,就要做到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三、提高干部能力素质的方法。

个人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来提升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两个方面是:组织培养和个人努力。组织培养是外因,是条件;个人努力是内因,是关键。一方面各级组织要拿出有效措施和机制,对症下药,激励干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干部自身也要树立学习意识、守纪意识、团结意识、敬业意识、创新意识。这样,才能解决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矛盾,把消防部队人才建设的客观需求和干部求知上进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尽快全面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一)组织的培养是外因

1、严格管理就是最大的关爱。要树立“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现在部分基层党委在抓年轻干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认为:干部都是上级政工部门在管,干部的提拔和晋升都是上级的事,大队没有权限。因此基层党委和主官都存在“当好人”的思想,平时不敢严厉批评干部、管理干部。在上级组织的考核过程中,也是避重就轻、只谈成绩不谈问题。有的基层大队领导精力外移,主要精力用在和地方党政领导搞好关系、争取经费支持上,忽视了对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往往是出了问题后,才向上级建议调整,形成本末倒置的恶性循环。要正确树立“时时监督、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避免干部犯更大的错误是对干部的爱护和保护”的观念。基层党委和大队主官作为干部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一旦干部出了问题,基层党委和大队主官是要负领导责任的。在组织上,不仅将牵扯到大量的精力,同时也将使组织蒙受财力、物力的损失;在个人成长上,不仅基层主官要负领导责任,也使出事干部的家庭和身心受到伤害。因此,基层党委和大队主官对发现的问题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通过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等组织措施,教育警醒在前、监督管理在先,防止小问题酿成大事故,对问题比较突出、性质比较严重的,不能捂着藏着,要以问题查处的力度,体现教育的说服力、部队纪律的约束力和令行禁止的上下级观念。

2、压重担就是最大的锻炼。现在,一提起年轻干部,特别是地方大学生干部,很多领导在观念上都存在地方大学生干部在“业务岗位上好用,在部队带兵管理上不行”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不敢放手让地方大学生干部在部队管理方面独当一面。每一名经验丰富的干部都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都是从基层走出来的。所以,要根据他们的特长、气质、精心为他们创造释放能量的空间,大胆地将他们放在不同的基层岗位工作,敢于交任务,压担子。

3、传帮带就是最大的培养。要尊重干部成长的规律、要在使用干部的同时,注重培养干部。地方入警大学生和部队生长干部是当前消防部队基层干部的主要成分,实际基层经验较为不足,传帮带不够是导致部队管理教育弱化的重要原因。

对年轻干部特别是大学生干部不能“重使用轻培养”,有的基层党委平时在使用干部的同时,未能发现培养干部,导致骨干人才的培养上的断层。因此,在使用年轻干部的同时,要培养干部。不仅要指定经验丰富的同志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使它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更好地适应部队管理,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对年轻干部给予组织上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和引导年轻干部参加各种专业的学习和培训。

4、积极搭建平台就是最大的鼓励。要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良性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部局、总队关于干部选拔、调配工作的指导精神,在连排职干部工作中开展“公推公选”,对干部选拔,要在体能考核、综合知识测试、民主测评推荐、工作实绩等设几条“硬杠杠”,要靠成绩排名说话、靠工作业绩说话,要敢于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照顾思想”和“大锅饭思想”,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干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协作、竞争的工作环境,使基层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

(二)个人的努力是关键

1、树立学习意识。每一名干部要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不断强化学习意识,把学习作为履职的第一要务,尽责的第一要求,作为成长、成熟、成功的阶梯,不断地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从学习中增长知识,努力克服“知不抵位、识不符职”,防止“知识透支”、“本领恐慌”。一方面,要善于挤时间学习,珍惜业余时间,少一些休闲,多读一些书,少一些闲聊,多一些思考。另一方面,要善于抓重点学习,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厚积薄发。特别是能提高工作本领的新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顺应时代要求,跟上时代步伐,做到认识问题有深度,谋划问题有广度,解决问题有力度,做到政治上更加敏感,思想上更加敏锐,思维上更加敏捷。

2、树立守纪意识。任何一名军人在军营第一课学会的就是服从和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富有战斗力的部队,必定有铁一般的纪律;一个优秀的消防警官,也一定要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纪律是保证执行力的先决条件,守纪律要从点滴做起,从遵守一日生活制度、队列条令、着装纪律、会议纪律这些细节做起,自觉加强养成教育,通过“拘小节”,形成良好的习惯。守纪律是对他人、对职业的一种尊重,打个比方,作为一名中队干部,别人都在出早操,你一个人在懒床,那么你就是对其他干部的一种不尊重,对下属战士的一种不尊重、对本职工作的一种不尊重,你既然没有尊重别人,别人当然也不会尊重你。你既然没有尊重工作,那当然很难在工作上干出成绩。同时,守纪律也是对自己、对组织、对家庭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五条禁令”、“车辆安全管理规定”等铁规都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如果触碰了铁规,那将会给组织、家庭和自己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树立团结意识。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就一定要有团结协作精神,一定要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并在真诚合作中得到他人的帮助。任何人如果离开了他人的帮助、他人的合作,将一事无成。我们怀着共同的理想献身消防事业,要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坦诚相见,真正在单位内部形成凝聚人心、凝聚士气,振奋精神、振奋斗志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为争创一流业绩提供良好的基础;要记住“三多”,把住“三不”,多记他人的好处,多看他人的长处,多想他人的难处,做到不自私、不猜疑、不嫉妒。要坚决克服互不服气、互不通气、互存怨气的现象,坚决纠正小团体的言行,只有这样,才能化误解为谅解,变挑剔为宽容。

4、树立敬业意识。古人云:“知之非艰,行之维难”,衡量一名干部作风的优劣,不仅要看他讲的怎样,还要看他干的怎样。对于一名干部来说,是甘于熬年头、守摊子、混日子,还是勇于干事业、求发展、有作为,这是对其党性观念、作风纪律、人生追求的最实际考验。爱岗敬业,是对我们每一名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事业心、责任感最现实、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要坚决杜绝敷衍了事、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消极现象,牢固树立事业心责任感,重视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岗位,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履职尽责,勤奋工作,把岗位当做施展才能的舞台,把职位当做事业的平台,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上下功夫,一滴汗水一滴汗水地付出,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完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取得一流的工作业绩。

篇3: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轮岗交流机制

1引言

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是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紧密联系上级和群众的纽带,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高低,从小的方面讲,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效益完成的情况; 从大的方面讲,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可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意义之重大。

2现状分析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低、履职能力弱的原因是多层面的,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点。

2.1用人机制不健全,被提拔的部分基层领导能力素质低

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提拔完全凭上级领导的个人好恶,选聘机制不健全,没有经过严格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等环节,导致一些德才兼备的人得不到重用,能力素质低的人却能走上领导岗位。结果是,这些能力素质低的基层领导,对待工作标准不高、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差,工作绩效不高,在本职岗位上存在不敢管、不会管等现象。

2.2学习力水平差,自我能力素质提升不足

在科学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如果基层领导干部缺乏主动学、终身学的意识,学习经常被动而为,断断续续; 缺乏广泛学深入学关联学的观念,学习经常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缺乏不畏艰难攻坚学的作风,学习经常避难就易,避生就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将得不到大幅的提升。那么,他们的履职能力与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新要求差距将越来越大,将成为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绊脚石”。

2.3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工作疲倦感严重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干部培养和使用方面存在规划不清晰,企业内各职位晋升的通道宣传力度不够。有的基层领导在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好几年,人力资源部门很少关注。 如果没有直接领导退休,他可能一直留在原岗位干重复不变的工作。而一个人在某岗位工作的时间过长,那种安于现状、害怕变革的思想观念将日趋增强,势必影响他的工作心态和进取精神。

2.4制度执行力欠缺

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实现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最根本、最有力的保障。在现行企业中我们并不缺乏相关的考核体系,各项规章制度也齐全,但问题是很多制度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挂在墙上,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成了 “锁柜式” 制度,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综观国有企业在竞聘上岗、末位淘汰机制上作了一些探索, 在干部、生产技术骨干的聘用上有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老资格的基层领导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除非发生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否则很难做到降级或替换。使得少部分基层领导对制度没有敬畏之心,干部民主测评嘻嘻哈哈走过场现象依然存在。

2.5人才储备机制不健全,存在结构性缺员现象

很多企业缺乏长效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对新招聘的人才没有部门进行专门培养和关注,导致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岗位年龄结构偏大,没有充足的后继人才进行替换, 存在结构性缺员现象。当基层领导离职或调整岗位时,企业便会突击提拔过于年轻的技术人员代任领导,交接过程的时间很短。在这种情况下接任的基层领导,由于管理和技术经验都不足、怕出事,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只好 “和稀泥”,维持表面稳定,这种不稳定的、存在较多隐患的交接过程,对于个人职业成长和企业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

3提高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途径的探讨

毛泽东同志说过: “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一个领导干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有做好工作的满腔热情和良好愿望,就会 “不用扬鞭自奋蹄”。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则有着人性的共同弱点———惰性。因此,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必须借助政策、机制和制度等一定的外力加以引导。

3.1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用人导向机制,坚持科学公正原则

不同的用人导向,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用人导向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使每个人都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由此产生的基层领导干部才能让人真正信服。为此,必须扩大公选的范围,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基层领导干部考察中来,做到推荐职务、任职资格、职务标准和推荐结果 “四公开”,确保基层领导干部公选的公开、公正、公平。

3.2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能力源于素质,素质源于知识,知识源于学习。首先, 培养基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对待学习。其次,对基层领导干部建立培训档案,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参加各专业、技能和课题的培训。最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基层领导干部的学习成绩作为轮岗、续聘、提拔、评先、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促进基层领导干部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使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推进。

3.3建立和完善基层领导干部的轮岗交流机制,不断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对基层领导干部交流,实行不同岗位的轮换,是提高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重视基层领导干部的轮岗交流工作,采取双向选择、岗位轮换,让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不同的岗位锻炼成长,让一些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加速流动的过程中尽快得到提升重用的机会,工作多年的老干部也能在交流中得到提升,从而营造人人有追求,人人有目标,干事有激情, 奋进有作为的氛围。

3.4狠抓规章落实,永葆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生机

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必须全面反映德、能、 勤、绩、廉等情况,并尽可能量化、细化,通过个人述职、 群众评议和上级评价等多种手段,全方位考察基层领导干部的履职能力,考察其是否在落实上级政策、促进改革发展、 维护企业稳定等 方面发挥 积极作用。同时,疏通 “上” “下”通道,消除 “能上不能下” 的思想障碍,使干部的 “上”和 “下”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正确的定位。让相形见绌的干部及时得到调整,为优秀人才提供上的条件。对调整下来的干部不能置之不理,要跟踪考察,如在新的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得到群众拥护者,可根据工作需要重新提拔使用。这样形成上下通道,干部自身增添了活力,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也永葆生机。

3.5做好基层领导干部定期访谈工作,发挥精神激励作用

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忙于日常事务,时常感受不到来自组织的关心和关注。时间一长,难免会认为自己从事工作是企业辅助性的、上升通道有限,属于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缺乏自我成长的自信。这种局面导致两种倾向: 能力高的思考跳槽,能力低的迷失方向混日子。无论哪种倾向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组织个别或小组谈话,宣传企业用人的政策,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保留心底的希望; 关注基层领导的心里想法,弄清他们在关注什么、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同时,表明他们的进步动态、工作业绩上级领导一直在关注。基层领导工作满意度指数越高,企业就越有活力,越有前途。

3.6做好新鲜血液补给工作,建立规范的岗位交接制度

在当今中国老龄化社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用人情况建立长效的招聘和培养人才机制。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年龄结构层次不合理的基层单位进行人员规划和调整,根据个人表现确定后备干部人选,并进行相关基层领导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明确各岗位交接时间的原则,以保证接任基层领导能够充分熟悉业务,防止交接过程中能力薄弱和运营问题。

篇4:提高基层审计干部素质的几点思考

当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同志向国人昭示:“审计清单”后,“审计风暴”在全国风起云涌,审计监督地位不断提高,审计权威不断提升,审计监督已被人们视为“反腐倡廉”的一把尖刀。然而,审计干部队伍素质状况的优与劣、高与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干部的执法形象;直接影响着审计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影响着我们党的千秋伟业。因而,提高当前基层审计干部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

如何提高当前基层审计干部的素质?这类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审计机关以及学术界的研究和探索。笔者通过研读有关文献并结合工作实际,认为提高基层审计干部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确定至今已二十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形势发展迅猛,审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逐步深入人心,经济体制市场化及我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新的利益格局已初步形成;政府职能转变和国家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审计体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审计体制改革的呼声已越来越强烈,改革已势在必行。

1、改善审计的独立性,以利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改革由现行的块管为主和条管为为辅的行政管理模式,改革为条管为主,块管为辅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在法律地位、隶属关系、人员任免、职责权限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得以更加明确和充分的体现,从而提高广大基层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审计体制改革将产生一系列“连动”效应。通过改革将促进审计人员解放思想、积极进取,不断完善审计体系,更新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为不断提高审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总之,通过审计体制的改革将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打造新平台,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其改革的结果是消除不适应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有悖于审计发展规律的弊端,换以新的审计管理机制,这种体制也将与国际惯例接轨,顺应我国审计发展的基本趋势。

(二)狠抓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1、抓好基层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坚持用先进典型引导、启发、带动干部,加强对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激励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经常对审计干部进行法纪廉政教育,廉洁从审,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自觉维护审计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教育每个审计干部都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激发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变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心为民所系。

2、加强基层审计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审计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基层审计干部的知识层次、业务能力及审计技术与方法,把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之中。制定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干部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审计干部开展在职培训。一是选送审计干部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和学历教育进修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审计人员进行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各种业务培训;二是利用年终集中整训的契机,邀请有着专家和教授举办专题讲座,讲授专业知识;三是让“送出去”人员“走下去”,到基层去,到审计一线去,充分发挥“送出去”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以审代培、以点带面,辐射一片。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审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并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数量与质量相统一的复合型审计专业队伍。

提高审计队伍人员的文化层次,培养更多高、中级职称专业人员。由于审计工作具有高层次监督的特点,因此要求基层审计干部不断更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层次,要最大限度地培养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才,担此重任。从目前基层审计干部队伍来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与基层审计人员比例很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基层审计机关,高级职称人员总量明显偏少,县(区)级审计局几乎没有。因此,基层审计机关要通过多层次的培养,逐步形成高、中、初级审计技术职称的梯次。

大力推进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培养和提高基层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水平。根据我国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和《审计法》的要求,审计机关必须把实现审计手段和技术方法现代化作为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任务,要积极推广和运用计算机审计。首先,在培养人才方面,坚持全员培训,突出骨干培训、以骨干带全员。全面提升基层审计干部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带头人,着力打造计算机审计的尖子人才。其次,引进人才方面,录用那些既懂审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专业的优秀青年人才,把他们充实到审计岗位上,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从根本上扭转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审计人员紧缺的局面。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的整体水平。

(三)调整结构、科学配置,落实审计人才战略。

1、正确处理好用人与育人的关系。要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基础上,积极地培育审计新人。要用好人,把干部放在恰当的岗位上,让他们有事可干、干得成事业;也要切实承担起育人的职能,做到后继有人。当前,要大力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和科学配置人才、形成人才梯次。通过对审计干部素质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推进和落实“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调动和激励各级审计机关尊重人才、发掘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各级审计机关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即建设“三支队伍”如审计领导人才队伍;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审计管理人才队伍。从而,提高新时期审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特别是要抓紧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在干部选拔、作用上,要坚持任人唯贤,量才为用,体现“能则上、平则让、庸则下”的原则,要坚决制止、反对和纠正“跑官、买官、要官”的现象。要在干部使用和培养制度上做到打破“三铁”:一是打破铁门槛,做到能进能出;二是打破铁交椅,做到能上能下;三是打破铁饭碗,做到能奖能罚。

2、增加专业人员,调整基层审计干部队伍专业结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财税、外贸等方面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审计工作涉及的监督对象拓宽。为确保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强化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应补充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考虑既懂基建工程专业或法律、外语、计算机类专业人员;充实财税、金融类专业人员,同时兼顾财会、审计类专业人员,达到专业结构比较合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四)建立约束、激励机制,铸造廉洁高效的审计队伍。

1、建立健全基层审计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定期对基层审计干部遵守审计纪律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反腐倡廉的“关口”前移。引导基层审计干部在思想上构筑防线,把反腐倡廉作为审计干部的自觉行动;制定岗位责任制,落实廉政责任,建立“助审向主审负责、主审向组长负责、组长向主管领导负责”的层级责任体系,实行审计现场监督、跟踪检查,用制度约束审计人员的执法行为,把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降低到最低限度。

建立健全审计机关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强化审计机关内部质量控制。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审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审计项目复核制度,审计业务公文审核制度,审查质量考核制度、审计执法监督检查制度。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质量监督制约制度,把审计人员的执法行为置于权责分明,考核有据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开展审计监督工作。从确定审计项目、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到依法做出审计处理处罚、送达审计决定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规定程序和期限办理,防止违规操作。通过一系列的廉政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基层审计干部队伍“廉洁从审”的形象。

2、建立一套催人向上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审计干部自身素质。审计干部的考核激励应贯彻公开、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完善考核方法,制定考核标准,成立考核小组,把业绩考核与思想考核相结合。对基层审计干部工作或业务成绩的质量、数量及其能力、品行、学识等状况进行考察审核,客观评价审计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客观反映审计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基本素质和工作实绩,为审计干部的奖惩、任用、培训等提供依据。

建立健全基层审计干部考核、奖惩、晋升等激励制度,是促进基层审计干部忠于职守、勤奋工作、积极向上的有效措施。奖惩就是把基层审计干部的表现、完成任务、项目质量情况与个人奖励、晋升、调级等利益挂起钩来,对表现突出或有特殊贡献的基层审计干部给予奖励;对玩忽职守、违法乱纪的人员给予惩罚,奖优罚劣。同时,还要从审计风险和审计质量等方面从长计议,不断提高审计人员政治和生活待遇。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审计干部的积极性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篇5: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

最近,我们对省军区所属的11 个边防团队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总的感到,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机关着眼于跨世纪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把加强干部队伍质量建设作为部队全面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广大基层干部思想稳定,安心边防,注重学习,勇于吃苦,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自身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省军区1047 名基层干部,优秀称职率达39.4%,称职率达49.4%,基本称职率达11%,不称职率仅占0.2%.但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要求,特别是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相比,还不够适应.具体表现在:一是文化素质不高.1047名基层干部中,本科学历的62人,占6%,大专学历的294人,占28%,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还有一部分是函授,中专以下学历的691人,占66%.二是高科技知识含量不高.部分基层干部对现有的先进武器装备了解掌握不够,对有关使用、保养、维修方面的知识感到陌生,使用起来比较吃力.我们对126名基层干部进行高科技知识问卷考试,优秀率仅占20%,大部分基础比较弱,学得比较浅,掌握得比较少.三是想干不会干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省军区边防团队334名营连主官中,任职不满一年的有133人,约占40%.这部分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热情高,但缺乏适应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对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把握不住特点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文化基层因素.目前,边防团队基层干部的主要成份是院校输送的中专毕业生和直接提干的干兵,文化素质偏低.1995年以来省军区共接收院校毕业生75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183人.(2)专业培训因素.近几年,院校培训的边防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减少,据统计,每年分配我们省军区边防团队的毕业生中,边防专业的仅占7%左右,绝大部分是步兵或其它专业.这部分学员大都对边防工作不了解,到位后既要适应边防艰苦复杂的工作生活环境,又要熟悉边防管理教育工作和政策法规,常常应接不暇,甚至难以适应.(3)经验积累因素.从我们省军区的情况看,近几年院校毕业生的补充量与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量始终不成正比,需求量大于补充量.特别是人武部收归后,从基层调整了部分干部充实到人武部,进一步增大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缺口.由于基层干部缺编量较大,致使大部分人没有任满最低任职年限就提拔了,有的排长直接提拔当连队主官,普遍缺少基层实践经验.(4)自然环境因素.边防部队高度分散、条件艰苦、信息传输不便,导致基层干部眼界不够开阔,素质提高缓慢.(5)家庭生活因素.边防基层干部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婚姻、家属就业、子女入托入学、住房等实际困难比较多,牵扯精力较大.此外,部分基层干部主观上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也是影响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当前,加强边防部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我感到应注意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抓住源头,打牢基层干部素质提高的基础

提高基层干部素质,要从源头抓起,努力实现“三个逐步”.一要提高院校培训层次,逐步取消中专生.从部分实践看,军校二年制中专生毕业分配到边防部队后,由于大多数不是边防专业,加之培训期过短,全面素质与部队建设需要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军队院校培训体制看,边防基层干部的培训周期比较长,绝大部分基层干部在晋升到营团职岗位前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有机会再次入院校培训.这样,基层干部的首次入学,充实基础知识,扩大知识含量,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军队院校特别是初级指挥院校,一方面要增加边防专业班次,扩大边防学员的招生数量;另一方面要适当延长学制,逐步取消中专生,普及大专教育,增加本科生比例,提高边防基层干部的“出身”层次和文化层次.二要严格士兵提干渠道,逐步减少提干数量.从士兵中直接提干的这部分人,初中毕业生居多,文化基础较差.因此,要逐步减少士兵提干的数量,提高质量,优中选优.对士兵提干的要直接送军队院校培训二至三年,达到大专文化水平,增强其发展后劲,适应部队建设发展需要.三要积极拓宽生源渠道,逐步增加接收地方大学生和高中生入伍的比例.江主席指出:“军队生长干部要逐步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范围内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我们省军区已经逐步走开了依靠接收地方大学生入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系质的路子,且接收数量逐年大幅度递增.1996年接收8人,1997人接收26人,1998人接收81人.这些大学生文化基础好、智商高、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大部分已成为基层建设的骨干.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尽快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捷径,应继续坚持并逐年扩大接收数量.同时,要进一步做好地方高中毕业生孝取军队院校工作.近几年,国家和军队加在了军队院校招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地方高中毕业生报考军队院校的人数越来越多.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调整招生结构,扩大招收地方高中生的数量,减少士兵考生数量,达到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的目的.二、着眼特别,加大基层干部培养提高工作力度

边防部队高度分散,集中组织培训难度大,采取多渠道、多途径抓好基层干部培养提高工作尤为重要.我们感到,在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上,除抓好团以上机关集中办班培训、推荐优秀干部入校深造、领导机关传帮带等有效途径外,还应注意搞好三个“突破”:一是在提拔使用前的培训上有所突破.从实际情况看,边防基层干部提拔前入校深造机会比较少,绝大部分基层干部在任一上级职务前没有入校进行岗位前培训,甚至提拔后也没有机会补训.从当前院校培训能力看,基层干部培训断层的问题,短时期内难以解决.因此,要充分发挥军师两级教导队的作用,加大师资力量投入,选拔优秀人才从事教学工作.同时,积极与院校联姻,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员队伍素质,扩大培训范围,加大培训数量,不仅继续开办预提指导员培训班,而且要增办预提副连长、副指导员以及连长、营长、教导员培训班,分层次、分类别地对拟提拔的基层干部进行岗前培训,使军师两级教导队真正成为本级培养干部的摇篮.二是在函授学习上有所突破.当前部队的函授学习,从根本上讲,还缺乏统一组织和统一规划.边防部队的函授学习种类比较多,一些专业对干部实际工作指导帮助不大.部分基层干部学习不刻苦,存在混文凭的思想,学无所获.因此,必须加强对干部函授学习的组织和管理.对所学专业要坚持以军为主,力求做到专业对口,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同时,要积极鼓励基层干部参加函授学习,在财力、物力、时间上给予倾斜,营造岗位自学成都的浓厚氛围.三是在岗位练兵上有所突破.军师两级要坚持缺啥补啥的原则,积极有效地指导单位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培养干部的优势.边防连队工作独立性强,党支部培养基层干部工作是上级党委机关所不能替代的.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把基层干部的岗位练兵活动搞得更好.三、加强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篇6: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对干部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荣辱观的教育是基层国税分局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与其一定的世界观相联系。新的历史时期,国税干部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直接决定了他对金钱、物质、利益的认识与看法,直接决定了他以怎样的标准看待荣辱、得失,直接决定其对利益的取舍态度。因此,加强干部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增强党性,不断提高觉悟,认真学习党对国家公务人员的各项纪律要求,是国税部门一项长期的、必要的、艰巨的重大任务。一是教育中要不断创新方法、探索路子,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过程生动活泼。要努力避免用空洞的、陈旧的、虚幻的东西来草草了事,应付差事。否则会使人产生务虚、厌烦的心理,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二是教人者自己首先应当自觉遵从。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的组织者,当然是各级机构的领导者,惟有身体力行,带头实践党的理论,才能使群众信服,使群众自发遵从。三是教育工作要结合身边的人和事来展开,言之有物。切忌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言不由衷。要把上级的规定贯穿于教育之中,要把伟大的理想、宏伟的目标、个人的使命与具体的行动相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用朴素的语言,阐明丰富的道理。让我们每个干部都能做伟大事业的创造者,崇高目标的追求者,先进理论的实践者,廉政纪律的模范执行者。要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我们的干部,用活生生的事实触及灵魂。可以通过参观红色旅游景点的办法,通过请老干部、老军人讲传统的办法,发扬传统,增强信念;可以通过参观犯人改造场所和让失足者现身说法的办法,触及思想灵魂,让我们的干部克服自以为是,轻视和放松改造的意识。从教育的实践看,这一点很有说服力。

二、充分依靠各级人大、政府、纪检和群众对干部实施不间断的监督,是基层国税分局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基层国税分局作为垂直管理的单位,远离主管机关。目前采取的以自然经济区域划分管理范围的做法,基层分局基本上处于单兵作业的状态。因此,所在地政府、人大、纪检和群众对国税干部的监督,是实施监督的有效途径。一是分局上下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地方政府、纪检和群众的监督之中,充分发动群众,积极依靠群众,闻过则喜,虚心听取意见,认真纠正问题,不断克服缺点。二是分局要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工作会议,认真听取各方面反映,有争对性地教育和帮助干部。三是应当通过公开办税,阳光办税等多种形式,搭建国税干部与监督者的交互式勾通平台,要使外界了解和熟悉税务机关的内部设施和工作分工,了解税务业务的流程和作业方式,实施高效、可行、内行的监督。四是分局领导作为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群众负责的态度,经常深入到社会各界和纳税人中,检查税务干部实际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要通过热线电话、接待来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各界意见,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三、完备纪律、出新税收工作规程,建立相互制约机制是基层国税分局党风廉政建设的保障

相互制约,是控制论的一大原理。将税收业务流程,设立成相互制约的系统,对于干部的规范执法,起着不可替代的代用。觉悟可以促进人遵守纪律,属于心因性的;制度约束人执行纪律,是强制性的。目前已有的“税务干部五要十不准”、“双禁规定”、“党政干部廉政纪律规定”,都是对税务干部的基本要求。不仅要用一定的纪律条文来规范干部的所作所为,用相应在的手段对违反纪律的人员实施处理乃自于处罚,更需要拿出科学的控制手段,使干部的所为在规范的范围内“封闭”运行。既不能越权办事,更不可滥权,让流程限制权力,让操作程序给“乱作为”设卡。目前国税基层分局主要应在这样几个方面加强规范:一是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应实行双人调查,多环节把关、复核,集体审理通过;二是纳税检查,应强调双人进户,主查与协查相配合和制约,检查和复查相检验,防止滋生马虎了事,不负责任的做法;三是个体税收的管理,应实行定额民主、公开,测算科学、缜密,结果透明。适当的时候,应采取打破责任区范围框框,在同一个分局,实行不同责任区交叉检查的做法,防止一手遮天,掩盖真象或隐瞒真实情况;四是违法处罚的“自由裁量权”恰当,应实行程序公开,标准公开,集体审理、决定。

四、实施延伸管理和监督是基层国税分局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对税务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不能仅仅局限于上班的八小时以内,还要延伸到干部的全部生活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税务事务的办理过程中,还要延伸到日常事务的操作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税务干部自身,还要延伸到税务干部的家庭中,包括干部的妻子、儿女、直系亲属。纵观许多发生问题的高官,绝大多数与“内助”、亲人有着脱不开的干系。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小环境的“干净”与否,对干部自身有着十分重大的牵制作用。因此,筑牢干部的思想防线,也离不开对干部配偶、子女的教育。一是不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通过学习文件、通报案例,报告工作等内容,使干部的亲人增强法律观点,开阔眼界,提高觉悟。形成内外协作,整体联动,共同营造廉政建设的氛围。二是加强干部大事申报事项,加强节日前的预防教育工作,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篇7: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

今天,不论政府、机关、学校还是其他单位,大家都在谈论管理,研究管理;税务部门也存在管理的问题,其中既包括税务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也包括作为执法机关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的管理。税务工作者,对税收工作负有责任,对纳税人具有管理职能,对税务工作整体绩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在被管理的同时更肩负着管理职责,提高每一个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税务部门的管理水平必然能得到提升和发展,税收工作必然能为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

如何提高税务工作者的管理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笔者就提高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认识,是提高税务干部管理能力的前提

税务部门担负着为国聚财、振兴财政、服务经济的重大责任,税务工作者是肩负上述任务,实现上述目标的主体,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高低、税务干部的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税收工作的整体绩效,对于税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督促广大税务干部坚持学习,适应税收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是贯彻落实新时期税收指导思想、构建和谐国税的重要举措。

(二)提高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面临着组织税收收入,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为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教育广大干部树立 “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应当提高管理能力”的信念,引导全体干部职工重视目标和绩效,把眼光集中在自己对税收工作的贡献和价值上。

(三)提高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是税收工作的实际需要。税务部门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实现党中央提出的税制改革的宏伟蓝图,就要求税务机关通过有力的管理手段和细致的工作,调动广大税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每个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努力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历史任务。

二、教育培训,是提高税务干部管理能力的途径

完成新时期税收工作指导思想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关键在人,在于广大税务干部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广大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是实现税收工作任务的有效手段。为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一)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提高干部的积极性。敬业精神,就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科学专业的做事态度;就是不折不扣、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准确及时完成任务的工作精神;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组织,忠实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守目标,信守承诺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涵盖两个层面:第一,忠诚、热爱自己的组织和团队,并乐意为其效力奉献,视组织与团队的成功为最高荣誉和行动准则;第二,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拥有使命感、价值感和责任感,视工作为使命必达的任务,自动自发、全力以赴地投入于工

作中。

忠诚是敬业的前提。税务干部首先应当热爱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岗位,市局近期提出的“忠于信念,对个人负责;忠于事业,对工作负责;忠于亲人,对家庭负责;忠于国家,对社会负责;实现个人与事业、家庭、社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即是对敬业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全市税务干部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责任与忠诚相辅相成,责任是忠诚的基础。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责任,责任感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喧嚣中,有责任感的人淡泊的是名利,因而责任感总是和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助人为乐、谦逊礼让等等优良品德联系在一起。责任感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是有责任心,主动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不退缩,不回避,直面困难,迎难而上,不断提升自我承受责任的能力。

在很多时候,责任意味着付出多于回报,意味着要放弃休息坚持工作,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古语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人活着总要有一点精神,有一点追求,税务干部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执法者,更应当努力培养责任意识,勇敢、主动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竭尽所能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二)培养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干部的凝聚力。一个组织要有良好的发展,离不开所有成员共同塑造的团队面貌;离不开强有力的团队精神。XX国税系统近年来一直努力提倡的XX国税文化,是全市国税干部职工在长期税收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国税行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是XX国税这个团队的团队精神的集中体现。

通过开展与税收工作发展态势相适应的国税文化建设,能激发干部对国税工作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使全体干部视工作为生命,把国税工作的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国税文化建设,能够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全体干部增强主人翁意识,与国税事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国税精神与国税价值观的人格化,使国税干部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增强。

国税系统要通过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国税的凝聚力,引导广大干部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圆满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使广大干部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只有国税事业兴旺发达,才能实现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三)培养专业技能和良好素质,提高干部的战斗力。做好税收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人的素质和能力,除了需要良好的思想品质,更需要过硬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干部的培训。

一是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造就一支以国税事业目标为共同愿景,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通过开展业务研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集中培训、读书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个人的学习行为纳入组织学习之中。要大力提倡税务干部在岗学习,将工作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工作的学习化和学习的工作化,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岗位培训。通过岗位练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以学促干,学干结合、岗位成才。三是鼓励在职学习。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调动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四是坚持按需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急需什么先学什么的原则,加强对税收管理员、数据分析处理、税政、文秘、稽查、法规等岗位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训,增强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五是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建立现代教育培训网络,提高教育培训的时效性。建立推进全员培训的机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分级负责,务求实效。

在业务学习的同时,通过培训,引导广大干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培训,使干部了解他人的工作,提高沟通能力,促进工作的协调与合作;通过培训,提高干部的自信心,提高个人的工作意念,敢于面对各种困难的考验和挑战;通过培训,提高干部的创造力,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制度建设,是提高税务干部管理能力的保障

如果说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工作技能的提高,从思想上、业务上为提高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奠定了基础,那么通过建立和实施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管理,则为提高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建立学习制度,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活动,构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体系,提高税务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个领域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和社会变革对每个人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及时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税收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税务干部中牢固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形成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习惯和氛围,使学习成为税务机关和干部的自觉行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提高税务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六员”培训、网上培训、鼓励自学等方式,督促广大干部苦练基本功,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建立沟通制度,以人为本,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培养干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的落脚点。忠诚不是靠金钱或权力获取的,而是靠赢得人们信任和热情建立起来的,我们所说的忠诚是心系事业、恪尽己任、兢兢业业,是建立在平等关系之上的一种对职业的忠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无法获得周边环境给予的信任与支持,那么他随时会丧失竞争力。只有全员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长风破浪、荣辱与共,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应当以人为本,关心广大干部的疾苦,通过建立健全思想动态分析、领导接待日、谈话等沟通制度,了解群众疾苦,对那些群众普遍反映、强烈呼吁的问题,对那些群众急需求助求援的具体问题,专门研究,逐一落实,提高组织的凝聚力。

同时关心干部的成长,为干部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通过实行干部任期制、岗位目管理责任制等方法,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考核制度,强化管理,提高税收工作的整体绩效。

一是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执法行为。通过建立完备的工作流程、执法规范,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帮助干部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做到要事优先,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二是建立健全考核,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把各项工作、各个岗位都纳入考核的范围,利用岗位考核、考核与奖惩挂钩等多种手段,促广大干部把眼光集中在自己的贡献和价值上,关注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是构筑全方位的依法治税监控体系,提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本着“以人为本,立足教

篇8:提高基层国税领导干部能力途径的几点思考

基层国税机关作为开展税收征管工作的“一线”和向广大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的窗口, 对纳税人能否对国税机关的纳税服务满意起着重要的作用。国税机关要遵循“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基本原则”, 打造“全心、全力、全面”的纳税服务模式。

一、提高质效, 提升纳税服务工作满意度

(一) 要通过加强办税服务厅建设提升纳税工作的质量

通过制定下发工作标准, 就办税服务厅的服务内容、行为规范、日常管理、环境建设等事项进行规范, 促进办税服务软环境建设。统一规范窗口和功能区设置, 完善服务设施, 统一安装内外部标识牌, 推进办税服务厅硬环境建设。开展“最佳办税服务厅”评选工作, 促进办税服务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进一步提升全系统纳税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 要通过“便捷式”服务为纳税人降低纳税成本

一是要对表证单书进行认真排列。将常用表证单书在工作台上分类按序摆放, 提供填写样表, 并详细注明填写要求、所需资料和办理流程, 使纳税人一目了然地明确涉税要求, 缩短纳税人填表时间。二是审批事项即来即办。建立办税业务流程有序衔接机制, 一窗受理, 迅速传递, 凡是手续齐全的办税事项一律即时审批、即时办结, 减少纳税人等候时间。三是方便直观地对涉税知识进行解析。利用电子显示屏和自助查询平台、公示板、公告栏等方式, 让纳税人多渠道、更直观地了解办税窗口和办税流程, 缩短办税时间。

二、强化沟通, 增进与纳税人的相互理解

(一) 加强税法宣传工作

利用税收宣传月和5·15政务公开日, 集中开展税法宣传, 利用社会关注度高的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 扩展纳税服务宣传阵地, 提高社会宣传覆盖面;因地制宜地探索分类、个性化宣传方式, 建立税企QQ群, 开通税收宣传微博, 注重对纳税人税收政策需求的分析, 使税法宣传力求取得实效;开办各类免费税法知识培训班培训企业财务人员。

(二) 加强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

完善纳税人投诉、举报受理机制, 明确受理纳税人举报、投诉前后台之间的分工和责任, 规范转办程序和反馈时限。建立健全纳税服务需求管理机制, 集中开展征集纳税人纳税服务需求工作, 并把问卷调查结果作为实施各类税收政策的重要参考。创建纳税人纳税权益保护组织, 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增强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 营造和谐的征纳环境。

三、扩展纳税服务手段, 提升纳税服务工作效率

(一) 要建立多种渠道的沟通交流, 做好延伸服务

一是要充分利用资源, 做好即时服务。利用电话、短信、邮件、网站、QQ群等电子信息和网络资源, 做好企业的在线咨询、申报提醒和政策宣传等工作, 实现与政策变化同步、与企业需求同步, 使企业诉求成为税务部门的即时行动。二是要积极与各级税务机关交流, 将纳税服务工作向上、向外延伸,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三是要深入企业调研, 做好上门服务。要及时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企业, 现场解读税收政策, 详细讲解操作方法, 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涉税问题。四是要切实履行服务承诺, 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针对由于城市规划很多小微企业动迁后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 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 做到不让纳税人多跑一步路, 多费一分钟。

(二) 要通过纳税人培训学校的建立, 向纳税人提供系统的涉税知识

按照“自愿参加、按需施教、注重交流、免费培训”的办事原则, 为纳税人提供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税收政策服务, 为纳税人进行办税辅导、学习税收知识提供新平台。教学方法除常规政策解读外, 还可融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模式, 增强纳税人的参与度。设立课程培训需求电子邮箱和预约热线, 为纳税人提供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培训辅导等有针对性的服务, 同时收集纳税人意见、建议和需求, 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为纳税人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该培训辅导机构的成立, 为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交流互动架设新桥梁, 也是拓宽服务渠道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

摘要:纳税服务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开展现代税收征管工作的趋势和重要保障, 也是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加强和改进纳税服务, 为纳税人提供高效、公正、和谐、个性化的税收环境, 维护全体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也是推进依法治税、化解征纳矛盾、树立税务机关良好形象的效途径。

上一篇:2008年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工作总结下一篇:校园的不文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