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做好基层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2024-05-13

对做好基层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通用8篇)

篇1:对做好基层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对做好基层工作的几点思考

星晴

到基层挂职一段时间后,通过在参与中深思,本人对基层工作有粗浅的认识,认为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做到“五要”。

一是凡事要为民。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在阐述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根本点时强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我们党90年壮阔历程有力证明了,只要在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党就会取得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就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只有充分尊重民意,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因此,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树立人本意识,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政策要熟知。熟知政策是做好一切工作必备的基础。只有熟知政策,才能更好为群众服务;只有熟知政策,才能保证工作开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只有熟知政策,不突 破政策,才能确保处理的连续性,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比如在处理土地流转纠纷时,我们必须熟知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在征地拆迁执行过程中,我们必须熟悉征地拆迁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否则将可能导致程序不合法,形成违法拆迁,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把政府推上被告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颗针”,这是对乡镇工作的真实写照,因此,在基层工作,必须要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所有政策。

三是情况要摸透。在处理每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深入村社,深入一家一户,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只有事先搞清楚群众的真实想法,找准问题的关键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出合理化的处理意见。

四是处理要公平。民不患寡而患不公。老百姓的不满情绪往往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不公。当一件事涉及不同群体或多家老百姓时,处理一定要做到公道正派,绝对不能优亲厚友,厚此薄彼。只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理解和拥护;只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才能树立基层党委政府的权威。

五是方法要讲究。基层工作与机关工作有着天壤之别。在基层,没有上下班概念,没有节假日休息,工作直接面对群众,如果不讲究工作方法,往往会吃力不讨好,吃苦受累没成效。如何对群众开展思想引导,如何把握时机,如何审 时度势,如何从易到难,如何克难攻坚等等,任何一个环节把握不好都可能会前功尽弃。因此,在基层工作,除了应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爱民为民之心外,还必须讲究工作方法。只有工作方法得当,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在基层工作,只有真正做到上述“五要”,熟悉掌握乡情村情民情,熟悉掌握各种政策,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有颗为民爱民之心,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更加奋发有为地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才能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篇2:对做好基层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这是当前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务必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关键所在。

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组工通讯》(104期)中,通过对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驻村住户调研的几点体会(《基层是最大课堂 群众是最好老师》)、陕西省委书记袁纯清住村调查后给全省干部的一封信(《在深入基层实际中服务人民群众》),以及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滨蹲点调研手记摘录(《从基层汲取营养和力量》)三篇文章的学习,结合当前全省上下开展的“四帮四促”、“处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我个人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放下“官架子”。各级领导干部是机关干部队伍的重要主体,肩负重要责任,对做好工作谋划、抓好工作落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地方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向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深入开展“四帮四促”、“处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就是要让各级领导干部经常“身”入下去,充分感受和体验实际,切实提高主动服务、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切切实实地为基层、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驻村住户调研中体会非常深刻:如果干部下去调研隔着车窗玻璃看,抱着“官老爷”的心态面对群众,身下而心不下,就很难与群众达到心灵上的共鸣,调研工作也难以收到实效。群众是讲实际的,也是讲感情的,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

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坚决不能有“官老爷”的心态,不能摆“官架子”,而是要带着深刻感情、带着政治责任、带着敬畏之心,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多与普通百姓交朋友,才能听到真心话、建立真感情,真正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只有这样,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为基层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进一步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氛围,保障和服务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这个主基调。

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深“扎下根”。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政策。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坚持“一切要为人民打算”,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之所思,察民之所虑,集民之智慧,使地方党委、政府作出的决策、采取的措施、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深入开展“四帮四促”、“处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就是要让各级领导干部下到基层,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增加对基层群众的感情,更加心系群众,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形成服务基层群众的风尚。

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能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还能不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能不能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个优良传统。陕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住村调查后给全省干部的一封信中这样说到:这几天吃在农家、住在农家,朝夕相处的是农民和农村干部,所以问的都是农事,脑子里想的也是农事。我不仅对砖壁村的发展和村民的致富有了一些想法,对全省的农民实现收入翻番,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在陕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的这封信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领导干部“下去”和“不下去”完全不一样,同时我们也从中得出了这样一个共识:领导干部只有把“根”深深往下扎,制定的方针、政策才能更贴近实际,工作标准才能向高处攀。

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甘当“小学生”。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才能有指导基层工作的资本。深入开展“四帮四促”、“处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就是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在服务基层群众中改进作风、学习总结方法、锻炼提高能力,做到知识缺了就到群众中去学习,办法少了就到群众中去寻找,工作难了就到群众中去请教,甘当“小学生”。

精彩在基层、奉献在基层、创新在基层、经验在基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汲取营养、汲取力量。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滨在蹲点调研手记摘录中这样写道:我请村里离任村干部来支书家里拉拉家常。老干部们回忆起改革开放之初习近平同志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的情景。他们说,那时候习书记经常一个人骑辆自行车下乡进村,他说这有3个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接近群众,三是节约汽油。像大寨这样偏远的村子,他都来过2次。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滨在蹲点调研中没有和市县乡干部见面,只带了2名工作人员直接进村,完全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出现在群众面前,和大伙拉家常、话发展,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深刻认识:党的队伍、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由党的坚强队伍来带动,才能把我们的事业搞好,把小到一个村、大到一个国家搞好;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的建设,越是加快发展越要坚持党的领导。

篇3:对做好基层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说教学即科研,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教学需要科研。教学即科研,科研即教学,两者几乎是一个概念,是一回事,科研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过程和环节之中,所以称之为教科研。“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的确突出了教科研的的重要性。教科研没有什么神秘的,更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维度之中的。因此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要经常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驾驭等等。既然教学对象是学生,既然学生是一个个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个体,既然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自尊、学会感恩、学会发展事关每个学生的一辈子,事关他们生命和生活的质量,那做教师的,就应该与时俱进地、全心全意地毫无条件地用生命和智慧来为这一主题服务,就应该努力地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更适合于学生的求知与发展,让我们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育和成长。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学生也在一茬一茬地发展变化着,这就需要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进行研究,不断发展和进步。一句话,要想不落伍,要想做一名永远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要想让自己成为一棵教坛上的常青树,做个无愧于学生、自己和时代需要的教师,那就只有不断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研究,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时代和教育背景等。最适合于自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只有首先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业,才有可能使我们自己的事业与人民的教育事业相融相生,从而成为人民教育事业的共同财富。我们可以很忙,但绝不可以瞎忙;我们可以很累,但不绝可以无意义地累;我们可以追求平淡,但绝不可以满足于庸庸碌碌的平淡;我们可以放弃功名,但绝不可以拒绝成长;我们可以淡泊名利,但绝不可以不要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尊重;我们可以做人低调一些,但绝不可以做事业也很低调;我们可以追求健康的体格,但绝不可以抛弃健康的心态和人格!

其次,科研可以指导教学。教学活动为科研提供了案例和平台,科研来自于教学,反过来再指导、矫正、发展、提升教学。两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彼此促进,良性循环。有了科研的指导,教学活动才会更科学有效,才会对学生健康成长更有益,才会更人性化地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成人和成才服务,才会更无愧于家长、社会和我们自己的良知。我们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不是为写论文而研究,不是为了考核和评职称而研究,更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研究,而是为了自己的不断进步和学生根本利益而研究,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品格、价值、尊严、使命而研究。

说问题即课题,就是说课题并没有那么神秘、高深,只不过是教学中的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已,可大可小,可长期的也可短期的。学生听不懂了,我们要研究;学生不愿意学了,我们要研究;学生学习效率低了,我们要研究;学生讨厌我们了,我们要研究;学生负担重了,我们要研究;学生学呆了,我们要研究;学生心理畸形了,我们要研究;学生缺乏人文情怀了,我们要研究;学生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我们还要研究……总之,我们就是要为学生成人成才和未来发展尽心尽力,要为学生会学习、有智慧、能发展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而不是为自己便于训导、灌输、操作来设计教学。问题解决了,就说明我们的研究成功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就说明我们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和完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我们要总结出原因和教训,要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结果。比如,如何在高考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高中阶段,我们搞教育科研,只求教的更合理一些,更明白一些,更人性一些,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一些,更无愧于学生、家长、社会和自己的良知一些。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一种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万金良方,更不可能一下子就彻底改变现状。每天学习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研究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天长日久,就谁也挡不住我们的大提升、大进步了。

说成果即成长,这个很好理解,只要是教育科研成果,无论大小,都是我们成熟和成长的一个个标志,应该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和成长的一块块路碑。

大师说,教育工作的灵魂就是真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科研的灵魂同样也是真爱。一个不真爱教育工作、不真爱自己的学生、不真爱自己的事业的教师,是不会总是真心实意地搞教科研的,更不会不计个人荣辱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地甘于寂寞、死心塌地地付出的。我们搞教科研,最终不过是只求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只求给自己的良心找一个无愧、宁静、温馨的枕头。这就是对学生、对祖国、对民族、对未来负责,这就是平凡而又伟大的责任和使命。换个角度来讲,教师有了一颗真爱之心,他就会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爱事业,就会时时处处用心灵去呵护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捍卫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就会竭心尽力地去搞好教科研。果真如此的话,教师就不愁走不进学生的心灵,就不愁收获不到学生的真爱,就不愁用自己的爱心去塑造学生的爱心。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知识、金钱,这个世界最缺少的则是良知和爱心。我们不要一天只是提高考,不要一天只是让学生做题,更不要以为学生能考上名牌大学自己就功德无量了。果真总是只这么想,并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死命为之,那么我们无疑是在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人类。因为,一个没有良知和爱心的人是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的。——当心“马加爵”“药家鑫”们会让我们一辈子不得安生。当然,我们也不要认为自己越俎代庖、抱着学生跳龙门就是对学生的真爱,这恰恰也是在害学生,恰恰是在以爱为名剥夺学生所有自主思考、自主做事的机会,其结果只能是培养了一些只会做题、背书的废材。教师再穷,绝不能穷得只剩下教书了;学生再苦,也绝不能苦得只剩下做题了。有一首小诗写得好: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绣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篇4:对如何做好女工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女职工 现状 对策

有人说:如果少了女人,世界将失去五分聪慧六分温柔七分美丽。所以,姐妹们都应该为自己身为女性而倍感自豪。如今,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早已脱离了男人世界附属品的角色,变得更加独立、自信、坚强。“巾帼不让须眉”,新时代的女性在各行各业中与男人并驾齐驱平分秋色,甚至独占鳌头,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美丽风景线。那么,作为我们这些水利部门的“半边天”又该如何去做呢?

1 新时代女性的要求

新时代的女性应该注重张扬个性,追求自我,关注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感受,有独立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出色的工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大方得体的衣饰、健康而富有活力的身体素质。不管年龄如何增长,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2 基层女职工的现状

2.1 文化素质不是很高

以漳卫南运河四女寺枢纽工程管理局为例:该局现有16名在职女职工,其中第一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的仅有1人,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只有2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持有者占全局女职工的比率还不足20%。由于原来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加之工作后,大多数女职工都放下了书本,文化素质不进反退,这种现象在基层女职工中尤为明显。

2.2 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身处偏远的基层,日复一日的重复相同的工作,难免产生消极倦怠的情绪。而且女职工一旦结婚生子,家庭和孩子往往自顾不暇,留给工作的精力和时间就少得可怜。因此,部分女职工的工作就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态,她们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工作中处于被动,缺乏创造力和进取精神。

2.3 缺乏情感交流

现代科技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使相隔千山万水的人们仿佛近在咫尺。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了诸多便利。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冲击着我们的大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甚至是思维习惯。人们在虚拟的空间,寻求慰藉,获得快乐,沉醉其中,乐此不疲。人与人之间,虽然天天见面,却彼此陌生,陷入既熟悉又陌生的尴尬境地。彼此之间高筑心墙,独守一方心田,不再愿意敞开心扉。生活越来越好,房子越来越大,我们的内心却越来越空。渐渐地我们失去了原始的快乐和最真的感动,变得更加孤独和迷茫,身边少了可以交心的朋友和率真坦诚的沟通交流。我们变成了一群找不到快乐的人。

2.4 外在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良好的外在形象不仅能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而且可以大大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天生美若天仙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相貌平平的普通人,需要穿衣打扮来使自己变得更加漂亮。爱美之心人人有之,相信没有谁会拒绝美丽。在我们的女职工中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武装到牙齿”,一种是不修边幅。“武装到牙齿”的,外在都会精心美化,对时尚有一定的认知。而不修边幅的主要体现在穿衣打扮不分场合,不分时间,胡乱穿衣。

2.5 身体素质不是很好

据本人调查,大多数女职工不爱体育运动。在四女寺枢纽工程管理局的16名女职工中,经常坚持体育运动的仅有2人,其余的14人几乎是常年没有什么体育运动,身体素质不是很好,抵抗力比较差。

3 如何做好女工工作

3.1 读书破万卷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女子无才便是德”早已是过时之言,才女的冰雪聪明、玲珑剔透令人折服,她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让人叫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女人来说,读书是提高内在修养的有效途径。人的修养,主要体现在举止、谈吐、智慧、情感、道德上。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其实是陶渊明的建议。建议女职工要严肃阅读。不要总是看软性文章,怎么穿衣,怎么打扮,怎么养生。不要读支离破碎的东西。读书,一定要多读。读你踮起脚尖够得到的书。稍微仰视一点,一看就觉得这个作家的思想真的比我强。能猜出意思来,就先读下去。不做专家之学,但求通人之解。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民族的素质取决于母亲的素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母亲的修养和个人素质直接反映在孩子身上。我们的女职工大多数已为人母,担负着教育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相信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素质有修养的人,那就赶快读书吧,通过读书提升自身的素质,做一个优秀的母亲。

3.2 提升外在形象塑造的品味

容貌的美犹如水中月、镜中花。只能在人的视觉上留下短暂的美感,而内在美、气质美和修养美却可以延缓衰老,并使人永远年轻,可以使人无穷地品味、永久地回忆。也许我们不是天生丽质,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却可以通过匠心独运的衣饰,传达出内心的成熟和丰富,犹如一杯醇厚的葡萄酒,令人回味无穷。品味是对自己需求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而非盲目趋从流行。现如今时尚界风云变幻,女人如果能够在各种元素中寻得适合自己的元素,便能折分整合,扬长避短,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来提升气质美。当然,品味并非一味的追求大牌或只买贵的,而是挑选适合的,否则让人看起来不伦不类,还白白花了冤枉钱。

3.3 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人生难免会有挫折和失意,这时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特别是我们女性,天生多愁善感,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遇到一些不如意时,失落感较大,有时甚至钻进牛角尖,不能自拔。重其所重,有所坚守。人都会形成价值判断,但是这不是结局,只是开始,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守价值判断才是一个结局。颜回没有什么著作,也没有特别经典的言论留下来,但是,孔子就非常赞赏他。那么粗糙的饭食,那么一点清水,人们都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可颜回还是自得其乐。这实际做起来特别难,这就叫有坚守。

3.4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金钱在未来社会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将更加注重由内在而生的快乐和健康。现阶段,人们纷纷尝试各种投资来增加经济收益。在我看来,为健康投资才是更为重要的。试想一下:储水万担,用水不过一瓢;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六尺;黄金万两,一日不过三餐。金钱终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因此,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观照自己,关注身体的变化和内在修为,坚持正确的生活习惯。应该管住嘴,迈开腿,多运动,勤锻炼,保住革命的本钱,让它在将来的日子里无限升值。

3.5 单位给予必要的关爱

生活在单位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女职工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单位对我们的关爱和支持。我们常说工作要“三贴近”,我认为单位应该做到:一是坚持定期为女职工体检,保证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二是多为女职工举办一些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讲座(如营养学讲座、教育学讲座、心理学讲座等),提升女职工的综合素养;三是大胆培养提拔女干部,给女职工创造勇敢挑战自我的机会和充分发挥才智的平台;四是有计划地组织系统内的女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使女职工之间增进了解;五是注意倾听女职工的心声,帮助她们切实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

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参与以及单位与个人的良性互动,我们女职工的综合素质会大大提高,姐妹们都能成为魅力四射的新时代女性,能够为我们的水利事业发挥“半边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家然.用科学的方法创新企业女职工工作[J].中国职工教育,2009(03).

[2]张丽霞.浅论新时期企业女职工工作重点[J].价值工程,2014(01).

篇5:对做好基层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各位同仁:

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本人关于做好学校政教工作和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有些是以前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有些是针对当前学校工作实际的一些设想,不一定成熟,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参考。

首先,我认为有必要说一说政教主任自身定位和职业要求的问题。有一句话俗话,说“政教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装”,这句话可能带有诙谐、调侃的味道,但是结合我们现在的工作实际来看,这也很形象很贴切。其一,学生和家长如果不是因为你管的事,多半不会来找你,既然来找你,多半是你能处理的事;其二,政教主任是管理学生的,管理就是服务,吃喝拉撒再加上学习、思想、行为、安全,只要是学生的问题,你都应该想办法解决或者找有关处室帮助解决;其三,政教主任的主要职能是学校常规管理,毫不夸张地说,除去教学业务和后勤总务管理外,剩下的都是政教主任常规管理的范畴。学校政教工作头绪多,管理任务重,一个合格的政教主任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各项工作心中有数、井井有条,做到忙而有序、杂而不乱;二是要有职业敏锐性,常规管理要着眼于细微处(为什么我们到学校检查能发现很多问题,而学校管理人员没有发现;为什么有的学校的老问题会重复多次出现),要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政教主任每天的巡查中,要能通过观察学生言行分析其思想倾向或苗头);三是要做到“三勤”,即勤动腿、勤动手、勤动口,要每天对学校管理全局了然于胸,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教育管理。当然,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政教主任,还要在以下一些方面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努力提高。

一、大力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突出环境育人实效

环境育人功能是缓慢的、渐进的、持续的,也是最有效的。我们 常说,“让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树木、每一株小草都说话、都育人”,就是利用环境育人的有效途径。因为德育内涵极其广泛,所以育人形式也必须丰富多彩。就我市学校实际来讲,环境育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校园环境干净整洁,这是最基础的要求。一个脏乱差的校园是不具备育人功能的,要说有,那也是负面的。干净,要做到无尘、无垢、无蛛网、无垃圾、无死角;整洁,要做到有规、有序、有形(设计)、有品(位)、有特色。二是文化气息积极浓郁。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圣地,学生在感受学科知识所蕴含丰富文化气息的同时,还需要在文字、图像、声音等方面创设环境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当然,这些环境的创设必须是积极的,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切忌庸俗、消极和封建。在此基础上要营造浓郁气息,教育方针、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训、班训等要制作成永久性标识标牌,在学校醒目位臵以醒目的形式展现,让全校师生时时看到,时时遵守和践行,形成学校文化底蕴;要设臵文化长廊或文化橱窗,分设读报栏、公示栏、作品展、宣传栏、光荣榜、曝光台等板块,并及时更新,让这个阵地成为师生了解国家大事、社会生活和学校工作的重要窗口,成为师生业余生活的文化加油站。同时,要科学合理布臵好校园警示标语、标牌,在教室、寝室、食堂、厕所、楼道、操场、花坛等场所都要恰到好处的布臵一些警示标语,可以在师生中开展警示标语征集评比活动,师生撰写标语的过程首先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然后通过评比、定期更新展示,用师生自己创作的标语、警句和书法美术作品来发挥教育作用,其效果一定会放大。像钟祥五中的楼道标语“上下匆匆,危险重重”“ 把小心留下,把安全带走”“ 楼道拐弯处,人生转折点”、钟祥六中的教学楼标语“奋斗一年,改变一生”和东桥中学师生的书法美术作品等就很有特色,既不需要花很多钱,又发挥了较好的教育作用。三是校园风气文明高尚,这主要是指学校师生文明习惯层面。要通过开展文明礼仪讲座和培训活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签名 2 宣誓和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开展师生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情况督查活动等,宣传、教育、引导、监督广大师生言行文明、健康生活。这其中特别要注重学生良好文明言行的养成教育。广大青少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虽有一定的道德判断意识,但自制力较差,容易被周围环境同化,他们理想和信念比较虚幻,因此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的持久力和耐挫力不强,这一点同时也表现在道德追求和道德实践上,例如,明知长时间上网不好,但是网络游戏的快感让他们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怪异行为的尝试有时被误认为是时尚等等。作为政教主任,这些对我们来说不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对我们责任和能力的考验。要想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我认为政教工作有三点不可或缺:其一,强化文明行为规范常识教育。内容有《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学校和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等。在形式上,班会、晨会、团(队)会、国旗下讲话等都是规范常识教育的有效阵地,学校和班级要分学、学期、月和周对常识教育进行统筹安排,通过活泼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熟知学校和班级制度,自觉做到遵章守纪;其二,开展丰富而生动的德育活动。这一点在后面详细和大家谈;其三,进行全面而长期的监督与评价。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文明行为监督和评价制度,要通过学生会、团组织、值班教师等每天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监督和管理,对发现的较为典型或比较普遍的问题和不文明现象及时进行教育和矫正。要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文明监督岗、校园文明小督查等活动,对师生校内言行进行全方位监督。结合监督情况,大力开展文明标兵评选表彰活动,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舆论氛围。其四,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底蕴。这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为之长期努力的工作理念和奋斗目标,团队和集体一贯坚持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念,以及为团队和集体长期提供精神动力的核心价值理念。说实话,我对德育理论研究不深、不透,3 也不一定准确。有些人认为这些内容大多应该是学校主要领导研究的,我们中层干部不必要考虑,只要执行就行了。这个意识不对,且不说在座的各位在若干年后很可能要走上领导岗位,单就抓好德育工作来说,我们也需要学校文化底蕴的支撑。况且,我们抓工作“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也就是要考虑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凡事都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如何挖掘学校文化底蕴,我认为有以下几条途径:其一,认真总结学校办学(特别是教师和学生)主要成绩和特点。其二,认真总结学校管理的主要特色。其三,认真总结师生精神面貌。其四,认真总结最能团结和凝聚师生的精神力量。

二、扎实开展德育活动,做到活动育人

这里有一点必须要说明,过去的工作中少数同志误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就是开展德育活动,开展了德育活动就是抓了德育工作,将德育和活动等同起来了。其实,无论从内涵、外延还是语意上来考察,他们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质上,活动只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只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我们不能将德育工作局限于开展活动上,而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科学合理确定本校德育目标,通过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力量,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并经过引导、灌输、监督、评价等环节,促使学生将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实践,提高其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从而实现既定德育目标。因此,我们开展德育活动要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增强针对性。为此,我们首先要确立好德育主题,制定好德育工作计划。德育主题一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切合本地本校和学生实际,富有时代性、做到积极健康、文明向上;二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思想现状,德育工作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要让大多数学生能理解、认同、积极参与德育主题活动,4 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道德困惑和道德缺失,有些学校确立的“正确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真情关爱留守学生”、“一天一个好习惯”等主题就切中了当今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我们要确立有特色的德育主题,就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看他们缺少什么和需要什么;三是德育主题要系统、循序渐进,新生和低年段学生的主题是什么,中高年段学生的德育主题又有什么侧重,一个学生从进校到毕业要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哪些发展,我们要有综合全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德育主题还要变成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德育计划,要对学校、年级、班级、团(队)组织、学生会等各级的工作目标、职责、要求进行明确,还要对、学期、月、周德育活动进行明确,切忌打乱仗。德育计划应该是学校德育工作阶段性的纲领性文件,一旦制定就要不折不扣的执行,计划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更不能互相抄袭成为百校一面的摆设。

德育主题和计划一旦确立,就要通过以活动为主的平台和载体去落实和实现。关于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活动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和学生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根据我的观察,目前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是“读书无用论”或者说读书目的不明确,其次是对民族、对集体、对他人的漠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在扩大,对传统文明礼仪的放弃,叛逆性格和以自我为中心严重,是非观念和自制力不强,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增加,学生的责任感意识不强等。当然,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域(城乡)学校、不同学段、不同类别学校(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会有不同表现或侧重。我们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前途理想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教育、文明上网教育等活动,捍卫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二是活动形式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活动主题,我们可以开展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读书征文、观看影视片、签 5 名宣誓、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参观、座谈讲座、展览等各种形式活动。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相关活动,像电教馆组织的2次活动都在省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我们已开展了两次“网上祭英烈”活动,效果也不错。大家不要过分担心网络对青少年的潜在危害,其实,网络用得不好就是魔鬼,如果使用得当,它也会变成天使;三是活动准备要充分,活动方案要具体、计划要周详、责任要明确,活动前期准备要到位,特别是全校性大型集体活动(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讲座等),参赛选手选拔训练、参赛作品内容的审核把关、主持人的选定和训练等要认真落实,需要提前彩排的还要彩排,有了较好的现场效果,才能有活动的教育效果;四是活动过程要完整。大家不要以为比赛、调查、参观、实践等具体内容结束就标志着整个活动结束,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某个活动的适当延续会起到余音绕梁的教育作用,比如运动会、歌咏会结束后,可以进行分班总结;演讲比赛结束后,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或校园网络对优秀的演讲稿进行介绍和宣传。社会调查结束后,按常规要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写出调查报告,学校可以采纳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形成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实践等等。

三、认真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政教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班主任队伍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高低。我们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班主任的选派,在选派班主任时做到德才兼备,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具有奉献精神,为人正直、作风正派、情操高尚,对学生倾注真诚热烈的爱,对班级管理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树立发展的辩证观点,善于看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抓住闪光点,调动积极性,善于把思想教育工作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能在工作中恰当处理原则与灵活的关系;要有健康的身心,既有健康的体魄,也有要有耐心、顽强的意 6 志以及自我感情控制力,做到遇事冷静、处变不惊。二是重视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对班主任的管理,核心是要建立班主任考核奖励机制,比如《班主任量化考核奖励办法》。考核内容要包括: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德,主要是考核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本项主要由学生评议、家长评议、教师评议三部分组成。勤,主要是看班主任的各项出勤情况。升旗、出操,例会、参加文娱活动和家访次数等。能,主要是看班主任的业务能力、形成班集体组织管理能力、指导班级活动能力、班干部队伍建设、后进生转化情况等。本项主要看班级的实际管理效果和学生的反馈。绩,主要是从班主任完成各项任务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评选出的优秀班主任,学校不仅给予物质和荣誉上的奖励,同时还要将其作为其他评先的优先条件。同时,要畅通对班主任常规工作的监督反馈机制,通过班务日志,由班级值日干部对班主任每天下班巡视检查、指导的次数、时间,每周将记载情况反馈到政教处,作为评选先进班主任的依据之一。当然,我们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不能只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还要以人为本,关心班主任的疾苦,为班主任的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做班主任的知心人,学会倾听他们的呼声、建议,在适当的场合,还要为班主任争取应有的权利和利益(在班主任津贴、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要进行适当倾斜),争取班主任的信赖和支持。三是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培训。班主任培训要抓住三个重点,其一,着重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要能尽快形成并逐渐巩固班级向心力、凝聚力,能通过合法、合理、合情的方式让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团结向上;其二,提高班主任的协调组织能力,班主任既要能协调好本班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出谋划策管理好班级的热情,更要协调好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引导广大家长了解学校、关心学校、支持学校(个别乡镇中学由于与家长沟通不及时,导致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其三,提高班主任的交际实践能力,首先要让班主任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才能更 7 好、更全面的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因此,我们要为班主任提供必要的学习培训机会。在校内要完善班主任例会制度,将专题研讨、经验交流与理论培训有机结合。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专题研讨会。研讨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要根据当前中心工作确定研究专题,选择有丰富经验和一定理论修养的本校优秀班主任和校级领导担任主讲,配发辅导资料,从整体上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要定期推荐班主任阅读书目,实行师带徒结对帮扶和实习班主任(副班主任)制度,建设班主任后备队伍。在此基础上,要按照“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模式,构建专家支持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与市内外一些学校建立研究交流共同体,互相取长补短。

四、加强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真诚关爱特殊群体学生 这里说的特殊群体学生主要是指留守学生、返乡民工子女、单亲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等。我们要高度重视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和管理,因为这些学生在家庭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特殊性,在习惯、性格、学习成绩或生活等方面容易成为我们教育管理“木桶理论”中的那块短板,如果教育管理不到位,有些甚至可能出现异常情况。因此,我们在抓好常规德育工作的同时,要认真抓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一是要认真执行上级关于特殊群体学生的政策。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将解决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难题作为亲民政策的措施之一,我市也出台了很多规范性文件,关于留守学生的有《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意见》(钟教发[2005]99号)、《关于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留守学生家访活动的通知》(钟教发[2007]6号)、《钟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的通知》(钟教发[2007]126号)、《钟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钟教发„2008‟122号),关于返乡民工子女的有《钟祥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返乡民工子女入学就读工作的通知》(钟教发[2008]129号)等,我们要熟知有关政 8 策要求并严格执行。二是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成长导师制度。我们要定期对本校特殊群体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完善其档案,为他们配备成长导师。要明确成长导师的工作职责,从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建立成长导师与教育对象定期谈心制度,定期对成长导师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如果学生出现异常情况,要对其成长导师实行问责。三是要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学校、班主任和成长导师要及时掌握特殊群体学生家庭情况,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定期与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联系,互相沟通学生信息,认真研究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同时,班主任和成长导师还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上的突出问题和突发问题,及时与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联系,通报情况,研究对策。四是要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要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讲座、集中谈心交流、优秀学生介绍经验等形式,增强其心理素质、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习惯,促进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

五、正确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政教工作安全有序 一是要畅通学生异常情况信息反馈渠道。一旦学生有异常现象或有出现异常情况的迹象,有关信息能及时汇报上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臵。近年来,学生中的异常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心理比较脆弱,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调查发现,学生异常情况发生之前都有先兆,去年某中学发生几名学生逃学情况,学校花了大量的人力、无力、财力去寻找,好在最后还是安全找回,后来才了解到几名学生逃学之前曾与同学告别,如果学校和老师事先得到情况报告,及时处臵,就可以少很多麻烦。再比如,我们城区一个学校在周五放学后,得到教师家属报告,几名学生已乘上到武汉的火车,学校立即要求火车上的老师家属想办法稳住学生,另派领导和教师迅速赶往武汉,在火车站接到了几名学 9 生。可见,信息反馈对及时处臵、有效预防学生异常情况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和老师中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要对出现异常情况学生所在班级教师进行责任倒查,要将信息反馈工作责任落实到班级。二是要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管理,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避免出现学校责任事故。要完善本学校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制度并严格执行,要利用教师会、政治学习等形式深入开展师德教育,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要定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举报监督等形式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了解,严肃处理教师违规行为。三是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时要注意把握好轻重缓急,如果突发事件中出现险情,就要首先排除险情;如果对其他师生安全存在威胁,则要尽快疏散师生和其他闲杂人员;如果出现伤情,则要及时救治伤员;如果出现学生逃学(从学校离开),则要迅速组织力量寻找;如果出现学生斗殴、甚至是群殴,要立即制止,及时救治伤员,控制好参与斗殴人员并保管好凶器;如果学校、教师或学生受到外来侵害,或者出现学校无法控制(处臵)的较大安全事故、社会安全事件等,要及时报警并在第一时间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四是要按照《钟祥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异常情况信息报送工作管理的意见》(钟教发[2009]71号)的要求,及时上报学校、教师或学生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后续处理情况,及时向家长通报有关情况。

篇6:对做好信息工作的几点体会

信息是领导的“耳目”,是基层的“路标”,是工作的“图表”,是影响领导制定和实施决策的重要因

素,是领导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信息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办公室服务质量的高低。如何加强政务信息工作,实现信息工作新飞跃,更好地服务领导决策,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集中精力提高信息质量

信息质量是提高采用率的基础,是信息价值的基础,是信息工作生命力的基础。如何提高信息质量,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握全局性。信息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是为中心工作服务的,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信息工作人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住大局和中心,做到“三个围绕”,即:围绕领导关心的问题和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报送重点信息;围绕重大决策的出台,适时反映政策效果信息;围绕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报送日常监管和服务中的综合信息。

二是要增强针对性。挖掘出好的信息素材,是做好信息工作的一个基础。要抓住一些好的素材和重大信息不放,进行深加工和追踪式的连续性的反映,写出一些有深度有份量的信息,充分体现其重要性、代表性、典型性。同时,要紧紧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发现一些有地方特点的信息,充分体现其独特性。

三是要保证真实性。真实是信息的生命。信息一定要客观实际,准确无误,既不能猜测加估计,也不能报喜不报忧。

四是要提高时效性。时效性是信息区别于其他类型材料的根本性特征。同样一个工作,报得快,反映及时,它的价值就能更好地得到体现。

二、不断学习提高工作水平

信息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其采、编、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责任重大,既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技巧的检验,又是对我们思想认识程度、政策理解的深度、业务工作熟悉的程度和领导意图理解的准确度的检验。信息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感情要投入。干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做好信息工作,对于我们熟悉情况、了解业务、获取知识都大有裨益,对今后从事其他工作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我们一定要干一行爱一行,以饱满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来做好这项工作。

二是知识要拓宽。一定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以尽快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要加强政治学习,关心时事,培养对政策导向的洞察力;要加强对业务特别是基层业务的学习了解,增强理解驾驭工作的能力;要加强计算机等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以增强对工作的开拓能力。

三是作风要深入。要增强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在主动工作中寻找亮点,在悉心摸索中发现工作的技巧,在创造性的劳动中感受丰收的喜悦。

四是遇事要敏感。从事信息工作,要时刻保持一根敏感的神经,增强预见性,敏锐地把握一个阶段需要重点反映的情况问题,敏锐地捕捉那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

篇7:做好计生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基层干部计生压力大。首先,计生干部在执行计生政策时严守纪律,对待群众态度平和,在群众出现过激行为时也是克制忍让,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群众思想工作,仍然收效甚微。

计生骨干队伍力量亟待充实和加强。依法管理与有效管理的矛盾比较突出。、企业法人计划生育责任制落实不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开展难

建议和思考

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汇聚强大工作合力。发挥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关联,计生内部工作人员之间要相互合作,强化服务、不断提高计生服务水平,建议提高三查服务质量

强化利导,提高村干部的积极性。一是加强村干部计生工作能力的培训和新的计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其宣传计生政策的水平。二是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将村干部的待遇与计生工作结合起来。

一、存在的问题

1、低生育水平反弹。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将控制生育数量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近几年来,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孩抚养成本的降低,长效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政策的实施,导致原本只要一个小孩的,现在又想生育第二个,出现二孩生育积压,二孩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近40%,这是导致低生育水平反弹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在正处于又一轮生育高峰期,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正是生育期。

2、计划生育工作模式转型过快。计划生育是国策,工作重点在农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现在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由过去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了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的管理模式,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均没有变,仍然是计生干部和人民群众。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推进都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这也就是当前部分人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放 宽了,可以不管了的原因。

3、队伍建设不稳定。计划生育工作面广,内容杂,且重点在农村,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是不行的。当前计划生育工作者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什么事都要计生专干来做;同时,计生干部待遇低,与从事其他工作的同志相比做的工作多,待遇却很少,明显不公平;再者就是计生工作缺少激励机制,作为“一票否决”工作奖励不多,处罚倒不少,片面的处罚只能导致计生工作无人愿做,就是迫于组织压力做了,也是完成任务的态度,没有任何工作积极性。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计生队伍时常处于变动之中,不便工作推进。

4、计生工作手段弱化。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再是过去的一律用强制手段控制生育数量,而是为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依法行政。乡镇的执法主体资格被取消,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只能一律采用政策解释,做思想工作。面对部分逃避、抵制计划生育工作的对象,就束手无策,这些人以一带十,从而造成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

5、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要稳定低生育水平,流动人口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其表现有二。一是未婚青年管理难,近年来,打工经济热俏城乡,80%的青年下学后便外出务工,在其间,很可能组织了“家庭”,等他们回来时,已有一个甚至几个小孩了,加之这些流出人员流动性太强,居无定所,其户籍地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二是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处理难。由于流动人口活动区域广,调查取证和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本地找不到人,取不到证;到外地,又不知道其地址,且成本太大,取证仍然难,往往是花了人力、物力、财力,可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6、政策执行难度大。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得到了全面贯彻与落实,但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部分政策执行起来难度太大。比如:“一方有两个小孩离婚,另一方为初婚,不能再生育”的政策,在当前,特别是我们农村,无论是从情理上讲,还是从农村风俗上讲,从夫妻双方老年生活上讲均存在明显不合适宜,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7计划生育工作软件业务太多太杂。几十年来,“天下第一难”的人口与计

划生育工作经全体计生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如今,繁杂的软件业

务占去了计生人员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出生一个小孩,帐、表、卡、册、单等 一大堆,这对本来素质就不是很高的村干部来说要求就很高了,影响了工作积极

性,阻碍了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8、部门配合协调差。

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 个人能完成的,它必须由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来完成。比如说:公安部

门只凭出生证明就给小孩上户,不管是否是违法生育,这就助长了违法生育的气 焰。

因为违法生育者最担心的就是小孩户口问题,这一问题落实了,他就万事大

吉。再比如:在医院也要凭证生育,凭生育证开具出生证明。但许多医疗机构没 有执行这些政策,只要你生了就开出生证明,更有甚者没有在医疗机构出生,我

们的卫生工作人员只要有关系就不按上级要求操作,甚至出具假证明。这些问题 的出现,也间接支持了农村计划外生育。

二、措施与对策

1继续加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

搞好宣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当前 ,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相关人口与计生法规的实施,新的计生政策不断

出现,群众对这些新的政策、法规不是很了解,断章取义,从而导致我们的计划

生育工作进展不顺,出现许多新的难题。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群众 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种活动,广泛宣传相关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广大群

众了解把握政策,自觉遵守政策。

2考核不宜过细,软件要精减规范。

目前,一年内两次大型检查,内容过多过细。有的工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 却十分困难,由于有严格的考核指标要求,没办法,就只得在软件业务上做表面

文章。加之业务多而杂,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真正从事重点工作的时间 太少。

3加大计划生育执法力度。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实施几年了,计生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生育者严肃处理,做到以一儆百,减轻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压力。

4以人为本,村民自治,调整规范生育政策。

在广泛开展计生政策、新型婚育文化宣传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村民

自治,发挥群众的参与意识,使群众对计生工作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

监督,由“治民”走向“民治”

。结合当地农村的生活实际,对个别计生限制性 政策做适当调整。

比如前面所列组合家庭之例,能否根据实际情况让其再生育一

个子女,这对社会并无大害,反而有利于社会,可以减轻社会负担。

5加强计生队伍建设。

根据当前计生队伍老化、待遇低、思想不稳定的现状,切实加以解决。一是

对当前计生队伍特别是村级专干队伍进行调整,充实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年 轻计生专干队伍;

二是减轻计生专干工作压力,将计生专干兼职的其他工作尽量 减少,使其有时间、有精力从事计生工作;三是提高待遇,从事计生工作的干部

相对其他同志来说,工作量大、责任重,在通常的待遇基础上增加一定的补贴,让其劳有所获,稳定军心;四是尽量减少政治压力,让其放心大胆工作,而不是 提心掉胆工作。按各级要求,我们的计生干部是计生政策的执行者,计生工作业

务指导者和操作者,计生工作是大家的事,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的计生干部却

成了所有计生工作的承包人,所有计生责任的承担者,真正的责任人是工作可以 不管,责任可以不担。

6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计生工作难度也随 之增大,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严格执行属地管理 原则,对流入人口的计生问题不能一赶了之,而是要就地解决,流动人口的计划

生育以考核流入地为准; 二是严格证件管理,对流动人口一律要求办理 《流动人 口婚育证明》,流入地加大验证力度,对未办证的,实行限期办证,否则用人单

位不得录用;三是对流入重点对象实行

“季查”制度,不按要求参加的,对用 人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处罚。7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为更好地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制定并实施了一系 列的奖励扶助政策。

比如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机制,独生子女保健费等,但由

于全国人口众多,国家财力有限,目前还不可能全面覆盖落实,所以地方各级党

委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优惠政策,让这些遵守计

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更多的得到好处,从而影响和带动一部分家庭,使他们也自觉 遵守计划生育政策。8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

计划生育工作不是哪一人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齐抓共 管,共同努力。

一是公安部门在小孩在户时,要求在出具医学出生证明的同时出 具结婚证、生育证或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合法有效证明,再给予上户; 二是加大

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对擅自为育龄妇女实施解除节育措施手术的,坚决予以打击;

三是医疗机构严格坚持凭证检查和凭证生育制度,并及时通报同级计生主管部

篇8:对做好年鉴撰稿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撰稿理念, 立足“四求”上层次

年鉴编纂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历史性、现实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能及时记载总结过去, 把珍贵的史料留给后人, 而且还能借助年鉴分析事物发展规律, 科学预测未来, 对指导今后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 在编撰年鉴及稿件时必须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做到“四求”:

首先, 要“求真”。

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编纂工作, 用正确的政绩观看待实践, 用存真求实的态度明辨真伪, 做到不溢美、不隐恶、不掺水分、不哗众取宠, 以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态度, 全面、客观、真实、准确地记载历史, 使年鉴成为本地区、本单位的历史记录, 为以后的发展起到“存史”的作用。

其次, 要“求精”。

要实施精品战略, 做深栏目, 做全内容, 做好设计, 做高质量。要严格遵循编鉴工作的基本规律, 把握框架策划、条目设计、单位组稿、编辑校对、装帧印刷等各个环节, 确保政治观点正确、体例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系统、资料翔实可靠、文字流畅精炼, 确保年鉴具有较高权威性、学术水平和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第三, 要“求新”。

要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促进工作创新, 加强对地情的研究、行业发展的研究以及编鉴理论的研究,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加工、储存资料, 推动编鉴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实现年鉴资源互联共享, 提高年鉴的社会使用度和认知度。要善于挖掘有价值的东西, 及时汇总综合, 集零为整、化偏为全, 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材料, 这样的稿件才会有深度。

第四, 要“求特”。

要注重突出地方特色, 要善于从貌似平淡的工作中发掘出闪光点, 以独特的视角进行审视, 加以提炼、升华, 才能编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编研材料。编纂人员应改变以往千篇一律的编写模式, 在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前提下, 在“特色”上下功夫, 资料价值的大小,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用“物以稀为贵”的规律,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材料, 一般来说就是比较好的材料。

二、树立精品意识, 把好“四关”保质量

作为年鉴编纂者应树立精品意识, 严格实行把关责任制, 以主人翁的姿态把好质量关, 对报送的稿件严格把关, 严格审核, 切实把好组稿关、编辑关、校对关、数据关以及政治关、事实关和文字关, 为确保年鉴的编纂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是把好内容关。

年鉴内容必须实事求是, 对经验和成绩不能随意拔高, 对问题和不足不能刻意掩盖、回避。要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 不能夸大, 不能缩水, 更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要遵循“述而不论, 寓论于史”这一年鉴编纂基本方法, 即寓观点于所记述的事件当中, 对事物的褒贬, 不能由编纂者作评论, 只能用资料说话, 行文必须字字有据, 不可一字无本, 更不能以议论代替事实。条目是年鉴的基本细胞, 信息的实际载体, 也是年鉴记述事实的基本手段和表现形式。条目的设计及内容的选择一样要遵循其基本要求。条目设置的基本规范可概括成“三个为主, 三写三不写”, 即:以我为主, 写自己不写别人;以职能为主, 写实况不写应酬;以“三重” (重要、重大、重点) 为主, 写典型, 不写琐事。“以我为主, 写自己不写别人”指的是地方综合性年鉴、行业性年鉴反映的是地方、单位广大干部群众从事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活动。地方 (单位) 党政领导、广大干部群众是这个地区 (单位) 的“主人”, 当然是年鉴要记载的主体。如凡由本单位组织、发动、承办、开展的各项工作 (工程) 活动都可以写, 凡应酬性、礼节性、参与性的内容则不必反映, 应由主要组织者和发起单位撰写;本单位不是主要发起、组织单位的, 只需要在有关内容中提及或在概述中有所反映即可。“以职能为主, 写实况不写应酬”是指年鉴记载的重点是当年度广大干部群众改造自然、发展经济、推动历史前进的业绩, 凡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组织发动、开展的各项工作、活动、工程都应该写。而事情有大有小、有主有次、有重有轻, 每个部门应按照行政区划和单位职能写与自己职权有关的内容。“以‘三重’为主, 写典型, 不写琐事”是指在职能活动中以本单位的中心工作、重要活动、重大事情为主。在本单位组织、发动或开展、主办的各项职能活动中, 应选择重大的、重要的、重点的、影响大的作为典型条目。每个典型都可以写一个条目。而一般“小、次、轻”的内容可以综合概括, 写上几句不致遗漏就可以了。

撰稿人如何选择条目的内容?一个行业或部门一年内发生的事情很多, 但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部都写进年鉴里, 基本要求就是立足“全”“大”“要”“新”“特”五字。“全”是指对上一年发生的事情或所做的工作要进行全面回顾, 着眼全局, 掌握全面情况。选题的视野要广阔, 选材的范围要宽泛, 搜罗材料要齐全, 还应收录本单位所在的全行业的情况。“大”是指上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 举办的重大活动, 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工作或举措等。“要”是指上一年本系统、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做的主要工作, 采取的主要措施, 发生的主要变化。“新”是指过去未曾有过, 上年发生的新情况、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新问题。“特”是指上一年发生的具有年度特点、地方特色或行业特殊性的事情, 以及那些特别的事件, 如突发性重大事件、自然灾害等。

二是把好文字关。

过好“文字关”是对年鉴编纂者最起码的要求。每个撰稿人、编辑都要对自己手中的材料稿件进行精雕细琢, 经过把关、修改, 使材料更“准”更“实”。“准”主要指用词准确, 逻辑严密。各种名称要用全称, 如有需简化的, 在第一次出现时用括号说明。“实”即实事求是, 真实可靠, 语出有据, 不弄虚作假, 不说套话、大话、空话、废话, 要确凿可信, 朴实无华。

三是把好政治关。

如果说“真实”是年鉴的生命, 那么“政治”就是年鉴的灵魂, 如果灵魂“出窍”, 后果不堪设想。因此, 作为一名年鉴编纂者不仅要有精品意识, 更要有政治敏感性。这种政治敏感性就是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为把好年鉴的政治关, 避免年鉴中出现政治性错误, 一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治观点是否正确。二是入选资料中的人和事是否有政治问题。三是有无违反法规、政策的地方 (特别要注意不要违反民族政策) 。四是有无不良的国际影响。五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上级领导人以及单位领导人的排序是否有错误。

四是把好保密关。

保密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和利益。要注意年鉴稿件中是否有泄露国家机密的问题, 即要过好一个“保密关”, 如一些未准公开的科学技术, 以及内部文件、未经公布的计划等内容是否在初稿中出现, 一旦泄露会造成不良后果。对是否涉密把握不准的内容要经单位保密管理部门 (机构) 鉴别后再决定取舍。

三、加强队伍建设, 培养“四力”提技能

年鉴要创品牌、出精品、有特色, 编纂人员承担着主要的责任, 既需要在撰稿、编辑环节上下大功夫, 更需要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在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自身素质上下功夫, 即在把握时势能力、知识储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四种能力上有较高的素养。

一是把握时势能力。

无论是地方性综合年鉴, 还是行业性年鉴的编纂工作, 都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注重反映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这要求撰稿及编辑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牢牢把握时代发展大局, 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敏锐的洞察力, 不断深化对发展形势和地情特征的认识, 注意捕捉各地、各部门加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关注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新举措、新亮点, 忠实记述各地各部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事例。

二是知识储备能力。

指的是知识积累和素养。撰稿及编辑的知识涉猎面要广, 即要求有广博的知识, 它包括理论知识储备、写作知识储备、科技知识储备。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要提升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有较高的文字综合能力, 对一个行业、一个部门年度工作情况能理清思路、分清主次, 对条目编排能把握分量, 会捕捉“重、大、特、新”的信息资料。

三是逻辑思维能力。

指的是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 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 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要做好年鉴编纂工作, 就要编纂者具备敏锐的政治判断力、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会用客观理性的手法忠实地记录历史, 从以鉴后人的角度去把握、去编写。

四是组织协调能力。

要求年鉴编纂者在社会关系方面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有通畅的信息源, 及时了解行业、部门的新情况、新发展。在年鉴的编纂过程中应及时加强同其他管理部门的工作联系, 拓展年鉴编纂队伍空间, 逐步在他们中间建立和扩大撰稿人员队伍, 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工作网络, 努力扩大覆盖面。

诚然, 年鉴编纂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工作量大, 牵涉单位 (部门) 多, 工作要求高, 从撰稿到成书要经过许多程序和环节, 需要多部门参与和配合, 可以说是“众手成书”。要做好此项工作, 必须加强领导, 科学组织, 才能保证编鉴工作顺利开展。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 争取当地党委的领导, 把年鉴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日程, 纳入各地、各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管理, 按照“五到位” (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 要求, 扎实开展好这项工作。

上一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下一篇:《金银岛》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