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云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2022-09-11

运用现代教育云技术是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辅助教学的重要策略。应用于生物教学本应取得良好效果。由于运用现代教育云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偏差, 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在现代教育云技术运用于生物教学研究过程中, 参考了很多相关文献。通过了多次教学实践, 观摩了许多云技术公开课, 将其点滴体会整理成文, 供大家参考。

一、在进行现代教育云技术的运用过程中要还原其在教学中的本质属性

现代教育云技术能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生理变化过程 (如光合作用) 、学生无法直观感受的生物学知识 (如微生物类群) 或老师不易说清的知识点 (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等通过动画、影像、图片、图形、文本等多种信息生动地加以呈现, 有利于突破重点与难点。这只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特殊学习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意识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 才能得到体现和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总结知识要点, 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反馈教学信息, 引导学生互评互动;理论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等。所以, 现代教育云技术只是一种工具, 是用来辅助教学的, 而不能代替我们去上课。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的公开课:《生态系统的结构》, 执教者把知识以及几乎要讲的每句话罗列在课件上, 文字间穿插上一幅幅生动图像或风景画, 整堂课该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动动鼠标, 敲敲键盘。《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学, 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的学习过程”,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往更显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是积极的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精妙的讲解, 恰到好处的点拨。这是电脑所无法取代的。

我认为, 之所以存在诸多上述类似情况, 重要原因是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思想没有改变。如果仅仅是为使用电脑而使用电脑, 而不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作为指导, 那么, 再先进的教学技术, 也只能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附属品, 只不过以一种时髦的形式把老思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罢了。

二、运用现代教育云技术教学不是摒弃传统教学手段, 而是改造和提升传统教育

倡导运用云技术创新教学, 并不是抛弃传统教学手段, 而是要把云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它们的协同互补,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在中学生物公开课、比赛课上很少见到教师用粉笔、黑板了;平常教学中教师从网上下载课件后略作修改, 整堂课便“一鼠走天下”。效果如何呢?课后教学反馈:一张张片子放过去, 学生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 有时还没理解甚至看都没有看清楚就放过去了。由于前后干扰, 结果一堂课下来, 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知识没理顺, 学生大都茫然。

运用云技术教学本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教学却适得其反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强调了对学生外部刺激, 忽略了学生知识体系构建。

生物学知识较零碎, 涉及的概念多, 如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化”, 那么学生头脑中知识会是零散且独立的。所以, 教师在上多媒体课时, 应该把一节课的重点、难点、主干知识提纲式板书在黑板上。这样, 学生对整堂课的脉络便有一个整体认识, 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目的。当然, 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 还有很多优势。比如, 针对不同的班级, 使教学更富有弹性;传统的优秀板书能体现教师个人风格和特点, 比起屏幕上中规中矩的文字, 更能使学生感到亲切, 等等。

2. 屏幕完全代替黑板, 造成学生视知感知僵化。

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如长期使用单一方式教学 (即使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 学生会感到厌倦。如果多种教学方式综合采用, 学生对学习就会产生持久兴趣。比如, 讲授遗传规律时, 采用讲授、多媒体展示、调查男女学生红绿色盲比例等综合方式教学, 效果就比较好。

3.“人机对话”代替师生对话, 妨碍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反馈。

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学课件设计中的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学起来很轻松;站在老师的角度认为易于理解的知识, 学生学起来却很困难。比如, 笔者在设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课件时, 重点落在与遗传部分知识的综合联系上, 而对染色体行为变化不作重点。在某班教学中发现该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需要重点讲述的反而是染色体动态变化。这样的教学信息的获得是需要通过与学生对话才能获得的。克林伯格曾指出“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 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只是帮助教师说清所难以说清的问题, 绝不能代替教师的语言。教养良好的师者, 其言谈举止、师生感情上的互支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具价值的资源, 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也有积极作用。

三、现代教育云技术应用于教学确有很大优势, 切记不可滥用

现代教育云技术应用和现代教育创新一定要看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这是检验我们云技术应用的唯一标准。现实是每所中学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怪现象:现代教育云技术应用的多少是评价一堂课质量好坏的标准。于是, 不管是公开课、观摩课, 还是平常教学, 只要有可能, 就采用多媒体教学。唯恐不如此, 就不足以显示出老师讲课教学质量高。如果真如此, 不能不让人怀疑我们的前辈的教学质量!笔者毫无反对云技术之意, 只是叙述亲耳所听, 亲眼所见之事确有滥用现代教育云技术之嫌。

1. 忽略学生实践, 不利于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课标》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果每堂课每个知识点都是用多媒体展示、模拟, 那么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生物或生物现象就难以作出客观存在地观察和描述, 更难以提出与生物学相关、可以探究的问题, 从而难以“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比如, 笔者在讲述“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知识的前一周, 叫学生从学校花圃中取三盆长势相同的花或草, 一盆任其生长, 一盆天天浇水, 另一盆浇浓盐水。上课时, 请学生描述三盆花 (或草) 生长情况并推测原因。这样的教学比用多媒体演示相同内容更能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当学生将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 当地人文特色等, 他们也许会在思维上有新的突破!

2. 教学过程复杂化, 降低教学效果。

《细胞增殖》这节内容的引言中提到“单细胞的生物, 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新的个体。“这本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但某老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以草履虫为例, 以音乐、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 这还嫌不够, 还配以青山绿水的画面!课堂气氛上来了, 扰乱了学生的思维。其实, 中学教材中很多内容利用模型、挂图, 黑板完全可以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如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先进, 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3. 课件追求形式, 缺乏教学性。

诸多生物课件存在这样一个共同特点:现代教育云技术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画面形象生动, 富有表现力。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时间少, 注意力不能集中到重难点上, 甚至课堂呈现无序状态。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这里不作例述, 笔者只粗析这些课件带来的后果。

首先, 课堂气氛热热闹闹, 学生思考过少。课堂上如果没有想的因素来参与, 学生就会迷惑不解, 也就不能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其次, 课件无关信息太多, 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背景画面及内部细节过多或图形过于复杂, 往往使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其中的关键点上。而科学异于游戏, 需要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推理, 否则难以构建知识体系。另外, 课件容量太大, 忽略学生学习习惯。长期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习惯于跟着老师学, 习惯于边听边做笔记。运用多媒体教学后, 有些教师不顾实际情况, 每堂课内容一倍, 甚至两三倍于原来的教学内容, 而很多又是无关紧要的问题, 学生边看边听边做笔记, 根本跟不上, 上课时好像懂了, 下课后头脑茫然。

笔者对运用云技术进行生物教学的思考, 目的在于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答案, 从而谨慎地考虑教学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矫正偏差的教学行为, 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摘要:现代教育云技术运用于教学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 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偏差, 教学效果不理想。只有把现代教育云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现代教育云技术,生物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 柳斌、郑斌、王定华.《创新教育案例全书》, 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2] 增田, 靳玉乐.《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中国教育学刊》.

上一篇:火试金法测定冰铜中的金和银量试验报告下一篇: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