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23-01-0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以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交互性、网络性、超文本性以及大容量储存等多种极为宝贵的特性, 与教学进程加以整合, 为新型的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些特性也只有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进程加以整合, 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教学流程

二、教学程序

(一) 情境引入

“情境引入”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优美的声音、鲜明的色彩、形象逼真的画面, 再现事物情境或创设生活情境等, 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究的积极性, 为学习新知作好情感铺垫。这种求知的热情、探究的积极性直接成为激励和推动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 对学生的创新行为起启迪、导向、激发和催化的作用。

良好的情景创设可以通过如下途径:1.信息整合。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使教学信息形、声、动之优势充分展现, 提供多路刺激渲染情景、跨越时空再现情景、模拟现实虚拟情景、化抽象为形象展现情景, 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导言引入。教师用声情并茂的导言、故事演讲等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激起联想和想象, 心驰而神往之, 引起学生共鸣, 激发创新欲望。3.活动激趣。课前组织学生律动、游戏等活动, 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4.新旧迁移。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 前面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 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进行迁移导入。我们创设的情景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 要紧扣学习新知的主题, 内容要真实和朴实, 重在激活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自学生疑

“自学生疑”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数学教材, 存疑置难。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补益的。我们在组织学生自学时, 让学生“细读—勾画—思考—尝试—提问”,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方法。通过研究, 还总结出学生生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从学生学习的时间看:有预习生疑;课中生疑和课后生疑。从学习的知识点看:有对新知生长点生疑;对课题生疑;对概念、规律、性质、法则以及其中的特殊用语生疑;对练习生疑。从对象上看:有对教材生疑;对学生的见解生疑和对教师的讲解生疑。从活动形式看:有讨论生疑;操作生疑;观察生疑等。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问。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荒淡离奇”, 没有思考价值。教师也不要压制甚至嘲笑, 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再适时引导。特别是对那些思维有创意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赏识, 以激励其他同学积极思维, 变怕问为敢问, 变不问为常问, 变乱问为会问, 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 从而学生形成一种不唯师、不唯书、善于思考、会提问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创新从提出问题开始, 学生的自学生疑是迈出创新的第一步。

(三) 合作排疑

“合作排疑”是指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和自愿结合的原则下, 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合作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现有水平能解决的问题, 排除无价值和后续解决的问题。学生为了排除疑难, 必须主动积极地自学教材, 在书中找到答案;查阅网上资源, 找到依据, 然后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整理, 小组协作, 达成共识, 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这时每个学生的思维成果 (智慧) 成为集体共享, 同时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自学生疑、合作排疑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适时提供个别帮助, 并诱导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扫除新知学习前的一些障碍,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还可以设疑, 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的话题, 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为集体探疑作准备。

(四) 引导探疑

“引导探疑”是在互助合作排疑基础上的深入探究。这种探究是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集体自主探索, 解决疑难。探究的内容可以是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 (即教学难点) , 或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内容 (即教学重点) 。

在引导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用信息技术来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解决疑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思维的“新”和“活”。“新”就是在理解中有独特的见解, 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 也就是标新立异, 使学生努力达到“学林探路贵涉远, 无人迹处有奇观”的境地。“活”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广、方法多样灵活。在排疑、探疑环节中, 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解决疑难——获得认知, 更重要的是掌握解决疑难的方法——获得原认知。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努力做到:提供探究的素材, 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培养学生观察、倾听、思考和操作的习惯, 引导学生先猜测后验证。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抽象过程, 实验的操作过程, 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 规律的总结过程, 激活学生的直觉思维,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求异性、创造性和多样化,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 拓展运用

“拓展运用”是指师生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强化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 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练习和运用中, 教师要注意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和目的性, 基本练习是巩固基础知识, 综合练习是深入理解知识, 使知识转化为技能, 发展练习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设计开放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答案的开放题, 逐步培养启发学生一题多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验, 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寻找解决方案, 防止生搬硬套。

三、操作原则

(一) 参与性原则

教师要把学生做为真正的教育主体, 以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得信息为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育措施和条件都要为学生“生疑——排疑——探疑——拓展”服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与教师一起选择最优化途径主动参与, 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 真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做学习数学的主人。

(二) 实践性原则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和实践的机会, 特别是在排疑和探疑环节。如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设计、收集资料、网上学习、社会调查等, 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才能, 使学生真正成为生活实践的主人。

(三) 民主性原则

师生民主是学生探疑创新的前提, 离开了民主, 学生长期处于服从地位, 主体作用必然难以发挥, 同时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要遵循民主开放, 尊重学生的人格, 确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 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来对待每个学生。这样, 才能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 创造性原则

在学习中, 小学生的探索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知识的掌握方式和理解水平上, 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索和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即鼓励学生超越教材说明和教师讲解去创造性地理解知识, 让他们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甚至是教师和教材编写者还没有发现的问题, 鼓励学生在理解中创新, 在运用中创新, 在探索中创造。

四、探索与思考

通过探疑创新教学结构的试验, 树立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培养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但我们这是起步, 还有更多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一) 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学生的自学并进行学法指导, 使学生会自主、自悟、自得、创新地学习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 让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和充分发挥小组协作学习的功能,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 主导的度如何把握, 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研究和总结。

(三) 教师要有效地调控课堂。既包含时间调控, 又包含情感调控、信息调控。在排疑、探疑的过程中, 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向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防止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争论不休, 影响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尝试与创新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这给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四)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是我们教师研究的永恒主题。

上一篇:柳钢焦化厂磷酸法氨回收工艺控制及故障分析下一篇:筒仓滑模支撑杆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