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的悲剧精神

2024-04-18

《再别康桥》的悲剧精神(精选6篇)

篇1:《再别康桥》的悲剧精神

再别康桥的美

《再别康桥》既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一、情真意切,细腻含蓄。

徐志摩一贯主张诗应表现作者的“性灵”,表现“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流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再别康桥》即是这一诗论的结晶。诗中写了三方面内容,情感极为丰富:一写康桥之美,抒发深爱之情;二写心境之变,表现理想已碎、今非昔比的无奈心态;三写离别之苦,流露出欲厮守而不能的缠绵情思和难言隐忧。三者浑然融为一种缱绻而凄惘的复杂心绪。

全诗共七节,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以轻盈跳跃的节奏托出含泪缓步而去的形象,透露了一种“更行更远还生”般难舍难分的离情,为全诗定下伤离别的基调。2至4节,借对康桥优美风光的具体描绘,表达了对康桥往昔生活的回味和对康桥发自内心的挚爱。“夕阳中”绿油油的水草向将别的诗人招手致意;“榆荫下”,清潭倒映着天上的彩虹,沉淀着令人神往的梦境!在这里,作者把自己的真切细腻的情思,完全融入康桥景物之中。第5、6节,表现了感情的明显起伏。诗人为追寻“彩虹似的梦”,便欲撑篙漫溯,甚而“在星辉斑谰里放歌”。此时诗人已忘情到“不知今夕为何夕”了,然而梦幻倏忽即逝,惜别的苦哀爬上心头,他已“不能放歌”,只能在心灵深处悄悄地吹奏起“别离的笙箫”。尾节与首节相呼应,融进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诗人的缠绵、惆怅和幻灭之情萦绕再三,回荡不已。这感情是何等的柔细、真纯!

诗贵含蓄。《再别康桥》运用多种方法隐蔽意向,蕴蓄感情。如以“彩虹似的梦”象征理想,以虹影之碎暗示理想破灭。再如第6节,通过比喻、拟人、对偶等手法,把无声的“悄悄的”、“沉默”与有声的“笙箫”、“放歌”等相对立的听觉内容,重叠、凝聚在一个意象中,委婉地道出了复杂的别离之情,避免了表达之直露。尤其是,诗人没让伤感一味上涨、泛滥,而是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去彩”轻轻煞住,使真切的爱恋之情深藏心底,无限的凄惘之愁止流心头,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情景交流,虚实相生。

诗人以明丽柔和的色调,勾画了一幅秀丽的康桥晚景图,并在其中揉进了自己依依惜别的情愫,创造了绝美而凄迷的意境,诗中所有的自然物,无不是在悄悄不语的、似梦非梦的特定情景中诗人心灵的物象化,是性灵的自然流程所致,都分外牵动诗人的离情别绪。“金柳”成了在心里荡漾的新娘;“青荇”受康河柔波的爱抚,而惹起愿做水草的联想;清潭虹影就像梦境般令人陶醉……这些描写,虽为景语,实为情语,都是景中有情,情里融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别之际“触目皆情”的独特感受。

情与景的水乳交融,得力于虚实相生手法的巧妙运用。实笔实景,虚笔抒情,二者相辅相成。从全诗看,第5节是虚写,2、3、4、6节是实写。虚写节是抒情的高潮,与实写节对比、照应,造成情感上的起伏跌宕。实写中亦有虚写,2至4节先实后虚,第6节先虚后实。虚写在于为想象留下一个回旋延宕的空间,增强景物描写的诗意,赋予客体更多的主观色彩,使诗荡起抒情的涟漪。实写,也只是撷取最显“性灵”的夕阳金柳、柔波水草、清潭夏虫、虹影星辉等景物,旨在为虚写而铺垫、设境。

三、构思精巧,首尾照应。

这首诗的构思,可谓匠心独运。诗人无限的情思,由一个轻轻招手的动作牵动出来,并以作别这一刹那间感情的起伏流潜为线索,将所见、所闻、所思、所为连缀成有机的整体,突出地表现了轻轻的动作、梦幻似的景致和沉默的气氛。形式与内容、外观与心灵、视觉与听觉、梦想与现实,达到极其完美的和谐与统一,使得瞬间的意趣变得诗意盎然,具体感人。特别是首尾两节相应相援,貌似复唱,实已推移、深化,不仅造成了全诗回环复的韵律美,而且渲染了伤别的氛围,构成了主题的回旋。

四、语言鲜美,形式整齐。

徐志摩说:“绝对的值得一听的话,是从不曾经人口说过的。”《再别康桥》描绘康河风光,选取了诸如“金柳、彩虹、青荇”等色彩绚丽的词,让人在视觉上得到优美的享受,并和诗人一起沉醉于康桥五彩缤纷的晚景中。动词的锤炼亦颇见功力,“招摇、荡漾、沉淀”等,无不使那些难以状摹的抽象情思高度具象化,让人不由自主地随诗人的思绪波动。“作别西天的云彩”、“做一条水草”,“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等语句,也都十分清新隽永,道别人所未曾道。就是大体相同的内容,如首尾两节,也选择不同句式和词语来表达,以产生新鲜别致感。

形式整齐匀称。全诗7节,正好以第4第这一过渡节为轴对称。每节四行,奇句稍短,大抵六字,偶句略长,一般八字,偶句较奇句后空一字排列,形成有规律的长短错落。整首诗看起来,犹如一条齐整之中略有变化的艺术长廊,有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美。

五、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徐志摩非常注重诗的节奏美。他说:“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再别康桥》每行大致含有三四个节拍,第4节是情思的回转和过渡,节奏有所变化:第二行切分为二,共五拍;第三行改为两拍。第5节是抒情的高潮,节奏亦相应变快,偶句变为“一二三二”的音组,形成顺延对仗的匀称结构。音组和停顿有规律地安排,产生了抑扬顿挫的节奏,造成声音的流动回环。诗中还用了重言和双声、叠韵;非韵脚处用重言和双声,如“轻轻、油油、艳影、清泉”;当押韵处选叠韵,如“荡漾、招摇”。声短韵长,轻重相间,错落有致,跌宕多姿,增强了音调的和谐美。

就押韵形成看,全诗基本上押偶韵,但第4、6节分别押交错韵,1与7节,3与6节又构以遥韵。这些押韵形式呼应回环,中间流荡变幻,构成了抒情小调似的旋律。

总之,《再别康桥》是一首充满真情实感,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集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于一身的“三美”诗。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读后感

近了,眼中的景,草坪、树荫、康河、那最美的彩虹、还有那彩虹般最美的康桥……

近了,眼中的我,衣衫、脚步、面容、思索、还有那近乎割断脐带的婴儿般的不舍……

轻轻地,又走上曾经轻飘过多次的草坪,像往常一样小心、比往常更小心。对不起,不忍打搅那熟睡的心灵,不忍打搅那可爱的梦境,更不忍打搅梦境中的自己。亲爱的,你不舍的梦中真有不舍的.我吗?

哦,还有你,可爱的青荇,我的小东西!在这熟睡的一刻、在这熟睡的季节里,只有你强忍睡意,不愿别离而为我送行?油油悠悠的你,在水底;轻轻的我,在你的爱意里。因为你,做一棵水草,我甘心!在我们的爱河——康河里,柔情蜜意!吻别,我最爱的你!

来到那曾经到来过的树荫下,傍着悠悠康河,蓦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心跳、脸红,做了少妇的你更加丰腴美丽。深情地望着你,问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婚礼?当你挽着新郎夕阳而去,你那金色的艳丽、婀娜的艳丽,却成了康河和我最永久的记忆!康河为你而波光荡漾,我为康河眼中的你心头荡漾!问你是否还记得那件送给你的嫁衣?你身影前的那一面平镜,记住了你新娘的美,记住了我彩虹般的梦。亲爱的,嫁做人妇的你,如果还在意我们曾经的倾心,那么在我离别之际,请你再看看镜中的记忆:我为你,在青草更青处撑一支长篙,漫溯;我为你,在满载的一船星辉斑斓里,放歌!那是我的梦啊!那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啊!我把梦献给了你,把梦留在了这里!

激动,我快要哭出来,却,哽咽了。我要把淡淡的别离、悄悄的别离、幸福的别离,留在这里!我,沉默了!夏虫为我沉默了!康桥为这一切,沉默了……

远了,眼中的景,草坪、树荫、康河,还有那最美的彩虹,还有那彩虹般最美的康桥……

远了,眼中的我,思索、面容、脚步、衣衫,还有那一步三回头的背影……

篇2:《再别康桥》的悲剧精神

注:/表示时间停顿较短;∥表示时间停顿略长;⌒表示语气延长;~表示颤音;△表示末尾一字是韵脚;_表示是重音。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 / 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 / 招手,

作别∥西天的. /云彩△

那河畔的 / 金柳,

是∥夕阳~ / 中的新娘△ ;

波光里的 / 艳影,

在我的心头 / 荡漾△。

软泥 / 上的 / 青荇,

油油的 / 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 / 里,

我甘心∥做一条 / 水草△ !

那 / 榆阴下的 / 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 / 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 / 长篙,

向 / 青草更青处 / 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 / 星辉斑斓里 / 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 / 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 / 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 / 我走了,

正如我~ / 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 / 衣袖⌒,

篇3:《再别康桥》的悲剧精神

一、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情感追求

1920年10月-1922年8月的剑桥 (康桥) 留学是徐志摩情感和创作的转折点。对此, 徐志摩说, 在24岁以前, 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 开启了他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1922年徐志摩在《康桥, 再会吧》中说:“你是我难得的知己, 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你惠我珍品, 数不胜数。”

1926年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他写道:“尤其是它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 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 那时蜜甜的闲暇。”“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 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为什么徐志摩如此对“康桥”一往情深?为什么是在24岁那年, 徐志摩暴发诗情?无容置疑, 康桥的旖旎风景和睿智的大师们对徐志摩有相当的影响, 但最关键的因素应该是炽热的爱情。在康桥, 徐志摩神交了让他成为真正诗人的女神——“爱、自由、美”的人间化身——林徽因。“康桥”是诗人用浪漫情绪想象出的意象, 其中蕴涵着诗人不能张扬的衷肠。

1920年10月, 徐志摩拜访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时, 邂逅气质如兰、貌美如仙的林徽因, 一见钟情堕入爱河。他每隔一二天就到林家喝茶、聊天。每天给林徽因寄一封信。两人多次结伴在康桥漫步。性灵、纯洁的林徽因有中西合璧的迷人, 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风范, 又有西方女子的落落大方。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吸引, 开始了热恋。徐志摩燃烧的眸子里写满了对林徽因的眷恋, 纸上堆满着让一个16岁少女脸热心跳的句子:

也许, 从现在起, 爱、自由、美将成为我终其一生的追求, 但我以为, 爱还是人生中第一件伟大的事业, 生命中没有爱的自由, 也就不会有其他别的自由了……

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 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 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会儿吧, 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

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也是神奇的。女神从天而降, 唤醒了诗人被拘困的灵魂。徐志摩觉醒了, 悟到了生命的解放、升华、自由。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 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但我要没有过过康桥的日子, 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 说也可怜, 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 我的生活是自然的, 是真愉快的! (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 ……说也奇怪, 竟像是第一次, 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 草的青, 花的香, 流水的殷勤。”

1921年徐志摩才开始创作新诗。炽热的爱情激发了徐的灵感, 他说:“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爆发, 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 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感撼。”

然而, 徐志摩比林徽因大8岁, 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当时就在伦敦。被火辣辣的情书所感动, 有婚嫁之意的林徽因说:“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 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林长民与好友梁启超已有儿女婚约, 他感到长此以往将无法收拾, 于是就写了封信, 婉言谢绝徐志摩的爱意。1921年10月, 父女二人匆匆踏上回国的轮船。

1922年3月, 离婚后的徐志摩满怀热望去找林徽因, 却得知她早已回国。1922年10月, 风尘仆仆的徐志摩赶回北京时, 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佳人依旧, 爱的人却行将成为他人的新娘。徐志摩失去了感情寄托, 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痛始终缭绕在心头。

此时, 梁启超写信给徐志摩, 提醒他不要“把自己的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不要“追求幻梦中的极乐世界”。徐志摩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长信给老师梁启超, 其中有句道出了锥心隐痛:“我于茫茫人海访寻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 我幸;不得, 我命!”

1926年在《偶然》一诗中, 徐志摩领悟到了人生中许多“美”与“爱”的消逝, 透漏出了人生的失落。表面上, 徐把什么都看得无足轻重, 故作飘逸达观状。但细细体味, 便可发现在诗人的心灵深处, 满是悲哀惆怅。林徽因讲过, 徐写过很多诗送给她, 其中有名的是《偶然》。这首诗, 何尝不是徐对林的心灵告白?

求爱不得, 便把爱人转变为“精神家园”。因为它能完美体现徐志摩的人生理想——“爱、自由、美”, 能给他伟大的力量感撼、不竭的灵感迸发、绵绵的灵魂安慰。

二、《再别康桥》的特别意象和用典

1928年3月, 游学美国的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结婚。之后, 夫妇俩游历欧亚诸国, 于8月归国。同年9月至11月, 徐志摩再次游访美、欧, 重踏康桥。11月6日, 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 他吟成了《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中静淑柔美的女性意象诸如新娘、艳影、柔波, 使人不得不想起一个让徐爱得刻骨铭心的人。诗中的“辉”和“荫”, 谐音不就是令徐志摩怦然心动的“徽因”吗?徐在诗中不用“星光”, 刻意用“星辉”, 足以窥见徐志摩对“辉” (徽) 的心驰神往。

诗中选择了柳树一年里最美的时刻, 把柳树喻作新娘, 连影子都是艳影。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 而当时的林徽因正是新娘。新娘的艳影, 如何不“在我的心头荡漾”?

“招摇”的“青荇”, 不过是普通的水草, 为什么徐志摩却甘心做“康河的柔波里”的一条水草?《关雎》里有“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荇菜”喻的是窈窕女子。《关雎》是一位男子思慕一位女子的爱情诗, 徐志摩何尝不曾晓得?为什么此处苦心用一个现代词汇中很少见的“荇”而不用“草”?匠心独运的徐志摩心中明白。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和“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中的“云彩”, 以及“是天上虹”中的“虹”及“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中的“彩虹”, 均有特别的意味。在我国民间传说中, 祝英台跳入梁山伯的坟里时被人扯下的一条彩带, 后飞升上天而化为彩虹。本是悲剧化身的“彩虹”, 又被“揉碎”, 则更是凄美。这不正是徐林恋情的真实写照?徐志摩要“作别”的、要“挥”掉的, 就是这萦绕心间挥之不去的痴恋挚爱。

“寻梦”出自南宋女词人聂胜琼的《鹧鸪天·寄李之问》“寻好梦, 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 隔个窗儿滴到明。”这“梦”, 何尝不是徐志摩美好的过去?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中的“青草更青”化用了古诗《饮马长城窟行》里的“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 写的是少妇对远方丈夫的绵绵情思。徐志摩当然明白“青草”的特定含义, 自然勾起他绵绵的恋情。耐人寻味的是, 徐志摩将古诗“青青河畔草”巧妙地拆分在两处。“青草更青”扣“青青河畔草”中的“青青草”, 在“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下的新娘”中, 则直接用了“青青河畔草”中的“河畔”。而此处完全可以用“青青河边草”。徐志摩煞费苦心地将“青青河畔草”嵌入《再别康桥》, 足见其写得多么用情, 多么隐喻。

送别吹玉笛, 奏笙箫, 常常是古人用来表现送别友人、恋人的, 如“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尊前一唱《阳关》后, 别个人人第五程” (聂胜琼《鹧鸪天·答李之问》) 。“别离的笙箫”和彩带化虹一样, 是徐志摩在有意使用典故。

为什么徐志摩不在《再别康桥》中直抒胸臆?试想, 当时的徐志摩公开表白爱情, 岂不是自取其辱陷林于不义?因此, 只好采用隐喻采用意象来表达心中那不敢张扬的悱恻难解的痴恋挚爱, 来献给心中的女神——这个让他获得新生却又不能生活在一起的女神。

可见, “康桥”是徐志摩想象的意象, 而不是真实的康桥。“康桥”是徐志摩“精神家园”的象征。这个“精神家园”就是林徽因的化身。

三、林徽音对徐志摩的情感回应

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后, 徐志摩也娶陆小曼为妻。但徐并未放弃对林的爱, 而是把这种爱升华为对“精神家园”的渴慕与追求。

徐志摩创办的《诗刊》第二期就发表了林徽因的三首爱情诗, 徐志摩给予了极大的评价, 说是佳句天成, 妙手得之。徐的《你去》, 明显是为林写的, 诗中流溢着对林的温情、挚爱和崇高。《月下待杜鹃不来》、《月夜听琴》、《一个祈祷》、《明星与夜蛾》、《拿回吧, 劳驾, 先生》、《在病中》、《你去》等诗篇明显也都是写给林的, 特别是《再别康桥》。

林徽因的短篇小说处女作《窘》描述中年男子维杉钟情比他小十七岁的芝, 芝不但没有反感, 反而乐于接受。小说中的三人酷似当年伦敦的徐志摩、林长民和林徽因。林徽因的诗也显示她对徐的深情。《深夜里听到乐声》就像是回应徐志摩《月夜听琴》似的。《那一晚》、《情愿》和《仍然》等都是怀念一段凄婉悲凉的旧日恋情, 这些恋情显然不可能写她与梁思成之间的, 合理的解释只能与徐志摩相关。

1930年林徽因在《那一晚》中, 怀念她与徐志摩在康河游玩时的观感:“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照着秘密的星, 那一晚两岸映着灯光;你眼里含着泪, 我心里着了慌,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黑夜封锁起重愁。”诗中的情景, 与《再别康桥》中的“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时空上完全吻合。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葬送生命, 起因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徐志摩逝世后, 悲伤的林徽因立即在《北平晨报》发表长文《悼志摩》, 长歌当哭。

1934年11月, 林徽因路过徐志摩的家乡浙江硖石, 触境伤情, 写下《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 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暗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梦似的挂起”的“梦”应对《再别康桥》中“彩虹似的梦”的“梦”。只有“彩虹”才能“挂起”, 这里用彩虹指已远去的徐志摩如隔云端般可望而不可即。“别丢掉”, 应对《再别康桥》中“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徐要惜别的恋情, 林却要他别丢掉。“回音”, 应是谐“徽因”。这与《再别康桥》中的“辉”和“荫”谐“徽因”是何其灵犀相通!林把自己比做是山谷中的回音。无论过去, 还是将来, 永远在你 (徐志摩) 的“山谷”中, 你的“山谷”里永远有“回音” (徽因) 。

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感情, 梁思成也给予理解并保持缄默。梁思成曾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 送给林徽因。林徽因一直把这块残骸摆在案头, 直到病逝。

总之, “康桥”蕴涵着诗人不能张扬的衷肠, 是寄托情感的意象, 而非真实的康桥。“康桥”是徐志摩“精神家园”的象征。这个“精神家园”就是徐志摩想象出来的女神化身——林徽因, 而不完全是现实中的林徽因。这个“精神家园”是徐志摩人生理想“爱、自由、美”达到至美至善境界的完美人间体现。它给了徐志摩不竭的创作灵感、不绝的灵魂安慰。

参考文献

[1]《再别康桥》探微关成玉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7期

[2]独自重温的甜蜜旧梦——《再别康桥》解读董水龙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8期

篇4:《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 “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3];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4]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5];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文本解读角度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一个由选文、学情、价值取向交互影响着的多元机制。在《再别康桥》“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两种课例的对比关照下,基于二者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以及侧重点,需要凸显出二者从不同解读角度所呈现出的优势与特点。“彰显人文是‘非知识性阅读教学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价值导向”[6]。因此应力求将文学理论融合到张扬学生的自我需求、唤醒真我的教学过程、实现自我的教学目标中,让学生立足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并聚焦于文本艺术性的表达,把学生教育成真正“有语文特质的人”。

参考文献:

[1]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

[2]韦丽.离歌一曲笙箫意 情牵三美荡涟漪——浅谈《再别康桥》新“三美”教学[J].语文建设,2012(4):27.

[3]郑逸农,周晓天.《荷塘月色》“非指示性”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9,(11):31-33.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

[5]郑逸农.对“泛语文课”的严峻现实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兼答杨先武老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J].语文教学通讯,2013(6):28.

[6]金心红,徐学福.彰显人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内容选择之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3):43.

篇5:再别康桥的重点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抒发的是什么呢?要如何学习它的重点知识呢?

《再别康桥》的意境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再别康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绚丽的画面,营造了一种脱俗、空灵的意境,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给人以审美享受。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

第二节至第六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阳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像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架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五、六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 磐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再别康桥》一诗中,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这对于表达主题起什么作用?

此问主要是让我们了解诗作的结构形式和修辞特色对于表达感情、营造意境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使我们领会重叠反复的诗歌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首尾两节虽然语意相似,节奏相同,但并不让人觉得啰嗦,而在客观上强调了诗歌的抒情性,一唱三叹,反复回旋,强化了诗人心中那种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的情绪始终缭绕心头。

赏析

19秋季,徐志摩到了英国。本来是准备去那里拜剑桥大学的罗素为师。但他到了英国才知道罗素已不在英国,而到中国讲学去了。而且,罗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剑桥大学除名。后来,徐志摩经英国作家狄更生介绍,才得以进入剑桥大学读书。此间,徐志摩认识了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他开始苦苦追求这位美貌年轻的才女。为此,徐志摩解除了与前妻张幼仪的婚姻。但不幸的是,后来的林徽因还是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结成了婚姻。

于是,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作为徐志摩诗歌的第一个艺术特色,是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他实在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作为诗中的意象,如《再别康桥》出现了“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梦”、 “长篙”、“星辉”、“笙箫”、“夏虫”、“康桥”、“衣袖”等意象,这些都是诗人珍藏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情感,这些意象的虚与诗人心中情的`实,相映成趣,一张一合,无不流露出意象的张力。通过情感化赋予客观物象以感情色彩,使这些意象由平入奇,因而全诗更显得飘逸而具有灵气。因此,《再别康桥》成为徐志摩发自性灵深处诗作的名篇。

再看看诗中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不仅在他“心头荡漾”,更有一种梦幻般神奇的力量,催使他神思飞扬,异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一系列意象的构成,这一点上说明了当时的徐志摩已接受了英国浪漫派诗的影响,吸取了欧洲象征派、印象派诗的特点。另外,《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韵式上都严格遵守二、四押韵,且每行两顿或三顿,整首诗章句匀整,韵脚铿锵,但为了更贴切地表达情感,不拘泥于“句的均齐”。“寻梦?撑一只长篙”一句,如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澜漪,使全诗生气盎然。

篇6: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再别康桥这首诗在形式上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诗的:①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的建筑美。

上一篇:初三语文阅读答案下一篇:啤酒营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