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经典现代诗歌

2024-04-27

再别康桥经典现代诗歌(共8篇)

篇1:再别康桥经典现代诗歌

再别康桥经典现代诗歌

轻轻的你走了

正如一闪而过的风景

风景里你的.笑

是我目光所不能触及的惦念

那往日的惆怅

是空洞茫然的铅华岁月

昨夜梦里的倩影

还在我的心头荡漾

漆黑的深夜

如雨滴坠落成忧伤

在一颗心丢失以后

灵魂再也无处安放

那一些人,一些事

不是想记起

而是无法忘怀

心碎在我的繁华里

痛断肝肠的不舍

寻梦?触痛了今朝

叹几曲离别的笙箫

满载一船忧愁

在寂寞流年里高歌

但我不能高歌

我只是那一页古书深处

轻唱的独角戏

思念是来世的永恒

在我的心头筑下

指尖的童话

才是我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也不带走一片云彩

篇2:再别康桥经典现代诗歌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新文人诗内涵。

2.思想教育目标: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再别康桥

一、导入新课:1、大家有没有看过《人间四月天》?能不能介绍一下。(它有哪些内容,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在中国,有钱往往意味着为所欲为,意味着挥霍无度,所以中国多的是有钱人但缺少的是贵族。真正贵族出身的人举止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更有教养,更亲近艺术而远离金钱。所以中国的社会风气要想好转,要想变成受人尊敬的国家,必须有自己的贵族群落,在西方,贵族影响着整个社会风尚。东欧巨变之后,俄罗斯一度陷入困境,人民生活非常困难,但在和中国接壤的俄罗斯小城,人们看到的却是井然有序,彬彬有礼,(与中国的抢购风对照)照样进歌剧院,照样看书,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古人有一句话:温饱足而知礼仪。马斯洛有一个需要层次论,满足口舌之欲是人最起码的追求,在温饱与安全感得到满足后,人还有归属的需要,还有尊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为了追求生理需要,有人称之为“猪栏的理想”,人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有时候,在庸俗与高尚之间,在堕落与追求之间,我们必须有所选择。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竭力培养自己的贵族气质。这种贵族气质不是傲慢,而是谦逊,不是粗野,而是文明,不是放荡不羁,而是遵守规则。流氓大亨黄金荣大热天把衣服从小到下扣得紧紧的,为什么?他不想做流氓了,想要做绅士。泰坦尼克号上的那些绅士,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做人的尊严,把生机留给老人与妇女,而乐队也照样在庄严地演奏,这就是绅士。比如我希望陈文思同学以后是以自身的魅力,内在的修养去吸引别人眼球,而不是*大声说话引人注意。

老师补充介绍徐志摩。这个新诗坛的美男子,竟成了北平少女界的“大众情人”。

二、讲授新课

(一)朗读指导

1、 现在大家先听一首歌曲。然后自己在下面读一遍。呆会儿哪个同学给大家读一遍。

指导朗诵:徐志摩是属于新月派的,新月派主张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要读出音乐美,断句就很重要。自自己读,然后体会三美。

一个同学读,另一个同学评。如此反复。

2、第一节应该怎么来断句?应该怎样来读?

3、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诗人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是“我轻轻地走了”,后者更符合语法规范啊。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

说明:前面讲过调整语序的作用,一个是强调,一个是音韵的需要。这里主要是强调,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康河给诗人留下的最美的印象,就是她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心惊动她的宁静,打破她这种美。(竹林里:某某某到此一游)

4、诗一共分了七节,是不是每一节语调的处理都一样?一般高潮的时候我们会读得重一些饱满一些,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一节是高潮?为什么?

第一段是说我要走了,向你告别。第二至第四节是回忆康桥的美景。因为回忆美景,作者禁不住激动起来,要撑一支长篙去寻梦,并且满载一船星辉,在星夜放声高歌!但是马上又回到了现实,我不能放歌,我要走了。主体部分作者的感情经历了几次变化?分别是什么样的变化?

彩梦――――寻梦――――梦醒

关于轻轻的与悄悄的:有一种看法,认为悄悄,可以理解为他不愿意把来寻旧梦的这件事嚷出去,尤其是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和复杂的内心。同时,悄悄也有寂寞的含义,这一片感情领地是属于自己的,一个感情纯真的诗人只能选择这种告别方式。轻轻则突出宁静,主要是在一开始营造一种气氛,而当作者内心经历了一番狂澜之后,他的心其实是更加寂寞的。

放朗诵带,同学们体会。

(二)内容研讨

问: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往往会使许多东西变得非常美好。那么,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代表康桥?

意象分析:

1、金柳。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 青荇。刚才讲到了柳,还是一种很美的植物,而且在中国人眼中,柳与离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西安有个地方叫灞桥,是古代送别的地方,伤心不过灞桥柳。但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本来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于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这时候,我们就称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为意象。如果没有负载这种情感,就只能称物象了。而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物象――意象――意境

3、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六节:为什么诗人不能放歌?因为他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一想起离别,诗人的心情马上变得万分沉痛。所以诗人说“我不能放歌”。离别时候的沉重压得人发不出任何声响。

怎样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愁绪压倒了一切,所以痛苦的笙箫离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这是多么沉重的痛苦啊。(别离的笙箫是悄悄的,看似矛盾,实际上在这里达成了统一,悄悄有孤寂的意思,离别的笙声更加剧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寂静区别,无声音称为寂,如万籁俱寂,而静则有和谐的意思在里面,还有一种生机。又如贫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第二课时:主题分析及徐志摩其他的诗欣赏

问:徐志摩为什么对康桥如此依恋?(有没有同学能够试着说一下?《人间四月天》)

参考:

1、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19,由于狄更生先生的劝说与推荐,诗人以特别生的资格在剑桥大学读书,度过了一年多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是他经常去读书、散步,划船的地方,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诗人“慢慢地‘发见’了康桥”,对他充满了感情,“我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正因为如此,诗人第三次欧游时,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了康桥。然而“会难别易”,短短的停留后,诗人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康桥。“黯然而销魂者,唯别而己!”<江淹《别赋》)几个月后诗人追忆这一次离别时,字里行间依然充满了浓浓的眷恋之情。同学们将来也可以写一个再别盐外。

在诗人笔下,康桥是有灵魂、有感情的,或者说充满灵性的。诗的开始用了三个“轻轻的”,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跃然纸上。因为眷恋,所以当诗人即将离去时, 寻常的景物在诗人充满感情的目光中也变得不寻常起来。康桥水光潋滟,美丽中浸看一层凄迷;油油的水草是康河伸出的—只只小手,像在欢迎,又像在挽留;榆树下的清潭,沉淀着往昔的康桥生活,那些美好的日子像陈年老窖,发出阵阵醇香……诗人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撑一只长篙,划向康河深处放歌。然而梦毕竟是梦,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把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压在心底,悄悄地离开,不惊醒这里的一花一草,整个康桥世界都在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全诗快乐与惆怅交织,柔美与伤感并存,优美的景物描写中寄寓了很深的情意,表现出了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

2、 如果仅仅是对剑桥大学的美好回忆,那为什么不说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剑桥图书馆?康桥的风光是十分优美的,诗人称康桥为“全世界最美丽的一条水”。在诗人对康桥的眷恋里,饱含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这种热爱与向往不是—般人的游山玩水,而是诗人性情与大自然深深的契合。诗人说过:“我是一个生命的信仰者,我信生活决不是我们大多数人仅仅从自身经验推得的那样暗惨。我们的病根是‘忘本’。人是自然的产儿,就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但我们不幸是文明人, 入世深似一天,离自然远似一天。离开了泥土的花草,离开了水的鱼,能快活吗?能生存吗?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

可见,这里的康桥世界,已成为大自然的象征。康桥世界的自然风光滋润着诗人的心灵,一次次地给诗人带来欣喜和快乐;同时也一次次地抚平诗人心头的创伤,荡涤去了诗人的“苦痛,烦闷,拘索,枯燥”。(我去秦岭中一游)所以诗人对康桥的描写并不是完全写实的,而是撷取了最具典型意义的几样景物,(不是标志性建筑)遗其貌而取其神,精心构筑了几幅色彩斑斓,对比柔和的画面;夕照河柳,碎影披金;柔波漾漾,水草摇摇:潭映彩虹,浮藻如梦:星落清泉,斑斓多姿……这里看不到车水马龙,听不到嘈杂的市声,完全是一片幽美迷离的自然世界,是大自然最美的几个片断。就连诗人也仿佛踮着脚尖走路,来去无声,但对大自然的一片痴心却早就融入到这优美的景色之中了。诗人把大自然看成人类的母亲,“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难怪诗人在别离之际要感到惆怅了。诗人以至美至纯的诗句,表现出了自己对未被世俗沾染的自然之境的向往与守护。

3、徐志摩何以如此迷恋康桥?仅仅是因为在这里读过书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康河的风光秀美吗?不完全是,须知诗人是南方人,好山好水是见过不少的。翻一翻诗人的散文与书信,或许会找到答案。诗人曾说过;“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阿,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凋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阿,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阿,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一段优美的描写多么纤细入微!而那让诗人“真愉快”和“最感受人生痛苦”的事件到是什么呢?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诗人就是在那一春爱上了自始至终只把他当作朋友的才女林徽音,并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的。在恋爱的人(哪怕是单恋)眼里,星月,流水,鸟儿,柳条自然不比平时, “说也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1928年的这次康桥之游,又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逃避陆小曼带给他的痛苦,想要一个人静一静的。他在给英国友人恩济之的一封信中说: “我这一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那么此刻想起当年康桥的一段恋情,怎能不令诗人感慨万千!明白了这一层,再来读全诗,一定别有一番滋味。那在诗人心头荡漾的“艳影”,是河畔的金柳,还是昔日恋人的身影?抑或兼而有之?康河的柔波也似乎有了情意,难怪多情的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那些痛苦而甜蜜的往事,那—段隐秘的情感虽终究成了—场幻梦,而且被揉碎了,但并未消失,金柳作证,柔波作证,水草作证,彩虹作证,整个康桥世界作证!由于诗人的到来,爱情在康桥回忆中复活,诗人几乎要泛舟河上,去追逐那些个愉快的日子,然而, “此情可待成追忆”,片刻的遐想更激起了诗人的苦涩与怅惘。诗人不得不离开了,他不愿惊醒一切,他要把这座感情的伊甸园永远地臧在心底,永远不去破坏它的美好与宁静。(有一次看“读书”栏目,讲智慧女人,提到了林徽音,就是一个智慧女人,结果获得了幸福) 陆,林,张

胡适:志摩今年在他的《猛虎集·自序》里曾说他的心境是“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这句话是他最好的自述。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决不——决不——志摩最爱他自己的一首小诗,题目叫做“偶然”,在他的《卞昆冈》剧本里,在那个可爱的孩子阿明临死时,那个瞎子弹着三弦,唱着这首诗: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云 游 ----谈徐志摩的人生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就这么悄悄的走了,一心“想飞”的他,一心要“KISS FIRE”的他,终于在蓝天中化作了一团永恒的火焰。他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他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

诗人的一生就象他的一首《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根本不想停流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阻拦的逍遥

篇3:《再别康桥》中诗歌意象的古典美

生命的把戏是不可思议的!他没有成为他父亲所希望的商人!

“我不想成仙, 蓬莱不是我的分/我只要地面, 情愿安分做人”, 做一位诗人, 做一位中国的Hamilton! 因此, 1918年的赴美国学习银行, 1921年的赴英国留学, 研究政治经济学, 不但没有学到“应有的本领”, 反而使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从此, “诗情有些像山洪暴发, 不分方向乱冲”。他以诗人特有的天赋和魅力在“出马文阵不久, 便征服了青年、中年、老年的心, 跃登第一流作家的坛坫。”他成功了。

当然 , 徐志摩成为诗人, 除了他本身所具有的诗的潜质 (“诗灵的细小的翅膀”) 外, 更重要的是在他骨子里头, 早就被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熏染。正因如此, 他的不少诗作中常选择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如“黄昏”“云彩”“柳”“夕阳”“大雁”等作为诗中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蕴含着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韵味。《再别康桥》就是其中的代表

徐志摩于1920年9月离美赴英“从罗素”。罗素未见到, 却在剑桥大学开始了他的写诗生涯。英国浪漫诗歌把他引上了艺术道路。“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 从此他与康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康河的优美的环境和当时伦敦的民主自由空气正投合了他的脾胃, 以致离别多年还眷恋不已。这首诗是1928年秋重访英伦归途中所作, 集中抒写这种依恋心情的。

在这首中, 作者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离别诗的韵味用现代的躯壳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金柳

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 在我的心头荡漾。

按照字面理解:夕阳照射下的柳枝, 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像一位美丽的新娘;那金色柳枝随风轻轻摇摆, 影子倒映在水中, 随波荡漾, 也在诗人心头荡漾。殊不知, 诗人已将我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柳”这一意象的寓意巧妙地蕴含其中。

那么, “柳”这一物象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究竟有什么寓意呢?这还得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去找答案。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 注:古代风俗, 折柳赠别。因“柳”谐“留”音, 寓有留恋之意。看到柳色, 又会勾起回忆, 触动离别愁。“人言柳叶似愁眉, 更有愁肠如柳丝。” (白居易《杨柳枝》) 无不道出了“柳树”这一特定物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因此, “柳”在中国古典送别诗中常被诗人用来抒发离愁别绪。“不分桃花红似锦, 生憎柳絮白于绵。” (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中的“柳”, 均反映这种情绪。而诗人徐志摩在此用这一意象抒发对康桥的留恋是再恰当不过了。

二、青荇

软泥上的青荇, /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 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我甘心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 永远留在康河里!在这里诗人把自己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之情表露无遗!

但令人深思的地方是诗人以“青荇”“水草”两个所指完全一样的意象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 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雷同的问题, 其中有其更为丰富的内涵。《诗经·关雎》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君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参差荇菜, 左右毛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注:这里勉力求取荇菜, 隐喻“君子”的努力追求“淑女”。) 诗人将这里的一棵看似非常普通的“水草”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 那在水底招摇的水草, 不正像淑女扭动的纤细的腰肢么?那明亮的水, 不正如淑女那明亮的勾人魂儿的眼睛么?此时的诗人, 又怎么不愿意做一条水草?因为有这么多美丽的女子和他朝夕相伴。“牡丹花下死, 做鬼也风流。”即便“死”在康桥也值!其爱慕、眷恋之情呼之欲出。

三、潭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在夕阳的辉映下, 那本来清澈的潭水被染上了一层玫瑰红, 正如“天上的虹”被浮藻揉碎后, 竟然变成了“彩虹似的梦”。在这里诗人将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既是妙手偶得, 也是千锤百炼之功。而在这里, 诗人为何选择“潭”作为此节的主要意象?有其更为深刻的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徐诗中的“潭”和李诗中的“潭”都同样是蕴含了对被眷恋者无限情意的“潭”。李白诗中“桃花潭”, 我们暂且不管它在什么地方, 是个什么样子, 现在还是否存在, 单看这个名字——桃花, 就引人浮想连翩, 可以说是带有梦幻色彩的“潭”。也只有这样美丽的“潭”才能珍藏诗人李白与汪伦的感情。徐志摩诗中的“潭”, 在诗中被康桥的夕阳染上了玫瑰红, 并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这“潭”中所贮藏的情应该说比李诗中“潭”更浓—不仅有无限的眷恋, 更有他曾经的追求, 年轻时的梦想。当然, 不论此“潭”还是彼“潭”, 都是一潭浓浓的留恋之情。

篇4:《再别康桥》中诗歌意象的古典美

【关键词】意象;金柳;青荇;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序,字志摩,又字小申,浙江宁海硖石镇人。徐氏一族,系出海盐花巷里,明正德年间迁居硖石,世代以经商兴家。至徐申如(徐志摩父),在镇上有丝绸行、酱园、钱庄等,并创办了硖石电厂。诗人就在镇上度过他的童年、少年。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也使得他小时候受过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正因世代经商之故,他的父亲就一直想把他培养成商界的有影响的人物。正如诗人在《〈猛虎集〉序言》中所说的:“在二十四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

生命的把戏是不可思议的!他没有成为他父亲所希望的商人!

“我不想成仙,蓬莱不是我的分/我只要地面,情愿安分做人”,做一位诗人,做一位中国的Hamilton!因此,1918年的赴美国学习银行,1921年的赴英国留学,研究政治经济学,不但没有学到“应有的本领”,反而使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从此,“诗情有些像山洪暴发,不分方向乱冲”。他以诗人特有的天赋和魅力在“出马文阵不久,便征服了青年、中年、老年的心,跃登第一流作家的坛坫。”他成功了。

当然 ,徐志摩成为诗人,除了他本身所具有的诗的潜质(“诗灵的细小的翅膀”)外,更重要的是在他骨子里头,早就被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熏染。正因如此,他的不少诗作中常选择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如“黄昏”“云彩”“柳”“夕阳”“大雁”等作为诗中的意象,诗中的意象蕴含着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韵味。《再别康桥》就是其中的代表

徐志摩于1920年9月离美赴英“从罗素”。罗素未见到,却在剑桥大学开始了他的写诗生涯。英国浪漫诗歌把他引上了艺术道路。“从此起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从此他与康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康河的优美的环境和当时伦敦的民主自由空气正投合了他的脾胃,以致离别多年还眷恋不已。这首诗是1928年秋重访英伦归途中所作,集中抒写这种依恋心情的。

在这首中,作者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离别诗的韵味用现代的躯壳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金柳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按照字面理解: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像一位美丽的新娘;那金色柳枝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随波荡漾,也在诗人心头荡漾。殊不知,诗人已将我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柳”这一意象的寓意巧妙地蕴含其中。

那么,“柳”这一物象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究竟有什么寓意呢?这还得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去找答案。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注:古代风俗,折柳赠别。因“柳”谐“留”音,寓有留恋之意。看到柳色,又会勾起回忆,触动离别愁。“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丝。”(白居易《杨柳枝》)无不道出了“柳树”这一特定物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因此,“柳”在中国古典送别诗中常被诗人用来抒发离愁别绪。“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中的“柳”,均反映这种情绪。而诗人徐志摩在此用这一意象抒发对康桥的留恋是再恰当不过了。

二、青荇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我甘心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永远留在康河里!在这里诗人把自己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之情表露无遗!

但令人深思的地方是诗人以“青荇”“水草”两个所指完全一样的意象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雷同的问题,其中有其更为丰富的内涵。《诗经·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君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注:这里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的努力追求“淑女”。)诗人将这里的一棵看似非常普通的“水草”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那在水底招摇的水草,不正像淑女扭动的纤细的腰肢么?那明亮的水,不正如淑女那明亮的勾人魂儿的眼睛么?此时的诗人,又怎么不愿意做一条水草?因为有这么多美丽的女子和他朝夕相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即便“死”在康桥也值!其爱慕、眷恋之情呼之欲出。

三、潭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在夕阳的辉映下,那本来清澈的潭水被染上了一层玫瑰红,正如“天上的虹”被浮藻揉碎后,竟然变成了“彩虹似的梦”。在这里诗人将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而在这里,诗人为何选择“潭”作为此节的主要意象?有其更为深刻的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徐诗中的“潭”和李诗中的“潭”都同样是蕴含了对被眷恋者无限情意的“潭”。李白诗中“桃花潭”,我们暂且不管它在什么地方,是个什么样子,现在还是否存在,单看这个名字——桃花,就引人浮想连翩,可以说是带有梦幻色彩的“潭”。也只有这样美丽的“潭”才能珍藏诗人李白与汪伦的感情。徐志摩诗中的“潭”,在诗中被康桥的夕阳染上了玫瑰红,并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潭”中所贮藏的情应该说比李诗中“潭”更浓—不仅有无限的眷恋,更有他曾经的追求,年轻时的梦想。当然,不论此“潭”还是彼“潭”,都是一潭浓浓的留恋之情。

现代的形式蕴含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有的韵味,而又毫无斧凿之痕,真乃大手笔!具有现代气质的“金柳”“青荇”“潭”,却又不乏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特有的内涵,让人回味无穷。美哉!《再别康桥》;妙哉!《再别康桥》。

篇5:再别,康桥诗歌

诗的味道。或是巷子的味道

我在陌生的味道里寻找自己

我不知道我是芬叶还是月漾

是鼻尖里的空气,遇见了你

渭南好远,像我惧怕的翅膀

冒着微风的尴尬,向我飞来

康桥,你的名字也向我飞来

咫尺天涯,我们望见了黑暗

这莫名的黑暗使我泪流满面

康桥,挂断你,也是挂断我

无名的呼吸,芬芳着我的梦

雨水使用着我的孤独,安抚

就让我合上这一页模糊的诗

静静的看着你成为我的桥妹

而我仍是那个贸然辽阔的人

康桥,你是知性的一棵芦苇

在我的心间漾起,点滴的梦

清蓝的界面,顿在了那午夜

我是那么深沉的把声音藏住

我们最好像陌生人一样路过

你那风一样的刘海是幸福的

如同我在用一阵波涛的湖水

篇6:《再别康桥》诗歌教学

《再别康桥》这首诗将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化作缕缕情思,融会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下面我们就针对其诗歌教学进行分析。

提起诗歌教学,大家普遍感觉难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先从诗歌这种文学的特点看。诗歌是一种非实用的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文学样式。首先由于诗歌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意象的复杂性,语言的跳跃性等特点,造成我们对诗歌理解的困难。其次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加之人生、社会阅历的缺失,审美修养的不足,知识结构的欠缺都给我们的诗歌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再次,由于诗歌是一种主观情感非常浓厚的文体,对其解读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方面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灵活性,自由度。另一个方面对我们无疑也是一种挑战,就是你如何去把握诗歌课堂的这种自由性和灵活性。最后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面对诗歌的时候很陌生,也很无助,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他们心灵与诗人的心灵之间形成了一种隔阂。况且,古代对诗有这样的说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说真是这样,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去教,如何把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传达给学生呢?这无疑是摆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了读、想、做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诗歌的学习。

一、反复美读

学习诗歌,我们最基本要做到对诗歌的语言有所感知,能够通过对内容的把握,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去了解、借鉴诗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又与对诗歌的的朗诵是分不开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视觉与美感之间只能构成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中间需要联想和想象的帮助。而听觉与美感之间却可以构成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同时中国古人也说过“书读千遍,其义自现”,可见人们早已认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了。根据对诗的熟练程度,我们分为三个阶段:

1、读熟,注意对语言的整体把握:

对于一首新的诗歌,能让他们最快进入角色的莫过于就是朗诵了,在诵读中,学生头脑中会留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印象。随着朗诵的次数的增加,这种印象也就逐步趋向明朗,清晰,最终形成对诗歌整体的感知。

诗歌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跳跃性非常强,跟其它文体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在初读的时候注意。另外诗歌有极强的节奏感,在这个时侯就需要老师做诵读提示,提示节奏的停顿,语气的轻、重、缓、急。帮助他们准确地把握朗诵的节奏,读出感情。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我就充分发挥了听读的作用,我先让他们听有配乐的朗诵磁带,提示他们注意子音和句子的节拍。之后,让全班同学齐声朗诵诗歌,老师注意纠正朗诵中所出现的问题。然后,再次重听录音带,提示他们注意诗歌的韵脚,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把握,使他们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是第一阶段的目标。

2、读懂,寻找切入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上一个阶段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当然要注意诵读方式的转变。所谓“懂”就是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意象,能够体会到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分析诗歌情感的突破口,以此为入口,理清作者情感变化发展的过程,最后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再别康桥》的学习中,通过提示引导,同学们紧紧抓住了“寻梦”这一突破口,由此开始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我不失时机地又通过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徐志摩在“康桥”的 “梦”,也即其“康桥”理想,有“梦”进一步引出了为什么要来这里“寻梦”?以及作者的康桥情节。了解了这些后,学生也就不难理解徐志摩为什么会对康桥有这样深的情感了。同时围绕“梦”与现实,学生也自己总结除了本诗由“现实告别,心情难过 ?沉醉于美梦,兴奋激动?梦回现实,无奈悄悄别离”的情感线索,从而,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3、读透,领悟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

通过这一层次的诵读,要求学生要准确的理解诗歌中的意象物象与情感的结合关系,以及结合点,较为深刻的理解意象的深刻内涵和从中更为真切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其次,要注意体会作者对字句的锤炼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妙用,如:对“轻轻的”与“悄悄的”进行辨析,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重点把握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所包含的景、情的辨证关系,学以致用,反过来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写作。

二、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所谓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的基础上的一种表象的运动,它不仅是表象的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的重新组合与再造,诗歌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具有创造性和跳跃性,故在诗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创造”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换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出来的话补充完整,从而溶入诗歌的艺术世界中去。如在分析《再别康桥》的“绘画美”的特点时,我让学生从中挑选一节自己最喜欢的诗歌,然后发挥想象,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优美的画面之中,同时对其语言表达能力无疑也是一种提高。我甚至在设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都可以让他们当场作画。总之,只有通过想象这一途径才能消除学生自身所具有种种局限,使之尽快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三、鼓励学生去实际,在实践中获真知

读和想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上,也只是初步了解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上,并没有在他们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只有鼓励他们去实践,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这里的实践,既包括自己创作诗歌,也包括自己养成一个朗诵诗歌的良好习惯。我们现在有的老师可能对这一方面重视不够,认为我们考试也不会去写诗歌,但是诗写的好,其他的文章也不会次的。诗歌朗诵好,语言表达能一定不会差。因为只有他们亲身实践过了,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而这个经验对于他们在面对诗歌鉴赏的时候无疑是最好的导师。实践活动还会促进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潜力。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我们不要为他们设置太多的“篱笆”,不要做他们的“上帝”,让他们勇敢地去摘取他们心中那棵“真甜”的“草莓”,或许会“脏了围裙”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正出在一个花季,雨季。在这富于诗意的季节里,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引导,使他们的花季,雨季更加美丽,更加富有诗意。让他们在诗的世界里畅想遨游,茁壮成长。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也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歌教学活动能够保持一份诗意,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尘嚣弥漫的今天,让老师和同学在诗歌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边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诗中的意象独具特色。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创造出一种清新优美的意境。

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树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 “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篇7:再别康桥经典现代诗歌

(一)教学目标

1.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背诵。2.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3.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曾经为周国平《妞妞》里可怜的小女孩而难过,她还没来得及感受人间的花草树木,还没来得及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感受人间的挚爱亲情,就匆匆地告别人世。更为那个全身心爱护女儿的父亲,为那位面对女儿的疾病却束手无策的痛苦的父爱而难过。今天,我们可以在《也许》中再次体会到这种情感。

二、诗人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闻家铺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抗战开始,清华、北大和南开等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他随校迁往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期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当选为民盟中央执委、《民主周刊》社社长等职务。抗战胜利后,他更加积极参加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他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同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将惨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1946年7月15日,昆明各界为遭国民党特务杀害的爱国进步人士李公朴先生举行追悼大会。在会上,他慷慨激昂地痛斥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内战;会后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他的诗歌感情激烈,形式精美。内容上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朱自清称他“是个爱国主义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艺术上追求“三美”,开创了新格律诗派。后期的杂文创作,充满了战斗精神,是他为民主而斗争的有力武器。闻一多一生,历经诗人、学者、斗士三个阶段,最后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诗篇。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于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葬歌的语调。

三、品读诗歌。

1.题目下面的括号里告诉我们这是一首葬歌,这是闻一多写给女儿的。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为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死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他安葬了女儿,以最隆重的方式——诗歌来祭奠女儿的亡灵。这就是《也许》的创作背景。

篇8:《再别康桥》赏析

1928年秋, 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 当他再次游历康桥时, 一切已经物是人非, 诗人正陷入一场信仰危机, 面对着康桥, 他浮想联翩。在诗里他以缠绵婉妁笔调, 抒写了自己对康桥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 微妙地揭露了因“康桥理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当然, 之所以对康桥恋恋不舍还在于, 这里是诗人青春生命得以辉煌的场所, 或者说这里是生命的见证, 回到康桥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回到生命的过去, 去重温生命。旧地重游, 勃发了诗兴, 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 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 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优美意境中体现离别美

全诗以诗人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 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 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多情自古伤离别”, 诗人离开无限眷恋的康桥, 内心沉重而压抑, 但这首诗总体上诗情的表述是含蓄的, 有节制的, 用词遣句尽力轻巧, 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 以“轻轻的”、“悄悄地”、“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 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不仅如此, 诗人使用了绚丽多彩的语言, 如“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彩虹、星辉斑斓”等, 使诗在轻盈飘逸中浸染了诗人的缕缕情思。诗人还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 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静谧清幽中给人以流动感, 既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也给读者带来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诗人实写离开康桥时的情景,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 榆树浓阴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 康河如此美丽, 怎不让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怎不让诗人“心头荡漾”, 纵情想像?于是“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 又何等缠绵。美梦“揉碎在浮藻间”, 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 诗人追忆往昔美好的“理想”, 到晚上泛舟归来, 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 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然而却不能放歌, 因为彩虹似的梦幻已经揉碎, 斑斓璀璨的星辉早已流逝。如今诗人不想惊动这眼前的宁静清幽, 轻轻地来, 悄悄地走, 充溢其间的只是诗人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的种种复杂情感。

二、音乐美和动态美、建筑美的完美融合

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 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 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 (间有八字句) ,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 逐节换韵, 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 “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 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 遥相呼应, 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七节诗, 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 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 榆树下的长满浮躁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 使每一幅画面都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给人以立体感。“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上一篇:折一折做一做说课稿下一篇:热气球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