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的悲剧

2024-04-11

苔丝的悲剧(精选6篇)

篇1:苔丝的悲剧

班级:2011英语教育姓名:孔秋芬时间:2013-10-9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巨著之一。这部悲剧围绕着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少女苔丝展开的。主人公苔丝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两个男性的摧残,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转变成世俗偏见的受害者,并最终沦为一名杀人犯走上了刑场。

然而苔丝的 悲剧结局并不是意外,而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综合造成的: 一:贫穷和家庭是导致苔丝悲剧的最直接的原因。

苔丝的家庭原属于在当时农村不受欢迎的岌岌可危的阶层。苔丝的父亲是个懒散无能,虚荣愚昧而且好酒贪杯的小贩。母亲则是个浅薄庸俗,不谙世事的大娃娃,也是一脑子虚荣。家庭的贫寒使苔丝去认本家。但当苔丝受到侵犯并拒绝嫁给阿力克后,苔丝的母亲感到非常的沮丧和失望。她不停地抱怨苔丝光顾着自己,不为家里人着想,她甚至责备苔丝如果不想嫁给阿力克就应当更小心些。但苔丝的母亲从未考虑过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她从没有警告过苔丝所面临的那个危险。并且两个无能的父母却有着七个孩子,沉重的家庭负担随时都有可能落到苔丝头上。苔丝心疼她的弟妹,不忍心他们受苦。这个形势决定了苔丝的命运。二:苔丝的悲剧与两个男性息息相关。

她的周围是两种类型的男人代表,阿力克代表着野蛮粗俗的恶势力,他狂妄的追求肉欲和金钱,这样的人其恶在于表面,人们有理由憎恨。而安琪儿,正如其名所言,是所谓“天使”的代表,我们毫不怀疑他对苔丝的爱情。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他是一位对女性要求严厉,对自己宽容的伪善道德的化身。阿力克作风下流,利用苔丝的贫穷,假冒母亲的名义骗他去饲养家禽,利用快速赶车吓唬她,占她的便宜;在猎苑趁她精疲力竭时奸污了她;以后又乘人之危利用她一家老小无家可归时霸占了她。尽管他也曾做过“浪子回头”,现身说法狂热地宣扬过福音,但正如哈代所说:“他的阵地其实不堪一击,他那心血来潮式的转变跟理性没有任何关系,那只不过是一个吊儿郎当的人由于母亲的逝世心里难过,在寻求新的刺激时搞出的一种怪花样罢了。”安琪儿忠于自己的思想。他因为怀疑基督教义便毅然放弃了上剑桥读书的机会。他博览群书,有独立的思想。起初他对苔丝的爱具有初恋的纯洁,炽热与真诚,苔丝在他的眼里达到了物质与精神美的极致。可是,就在新婚之夜当纯洁的苔丝向安琪儿讲诉了她的过去之后,一切

班级:2011英语教育姓名:孔秋芬时间:2013-10-9

却突然变了样。苔丝的悲剧也就随之而来了。苔丝遭到阿力克的侮辱,那并不是她的过错。“这样遭受折磨的并不是一个在过去有很多见不得人的风流艳史的成熟女人,而是一个生活单纯不过二十一岁的姑娘还在她不通世事的年代,她就像一只小鸟,陷入了罗网,被人抓住了。”更何况安琪儿他自己也并非白璧无瑕。为什么苔丝可以原谅他一时的放纵,他就不可以理解苔丝的不幸?表面上看,安琪儿比阿力克好上百倍,但他给苔丝带来的伤害却远远超过了阿力克。三:苔丝悲剧的自身性格因素。

她太过纯洁,太勇敢作自我牺牲了。她的这个性格却不断地给她带来灾难,着真是莫大的讽刺啊!跟自己不爱的人谈情说爱,硬要她娶她,她做不到;跟他鬼混下去,她更做不到。于是便离开。她的逻辑就这么简单。内心就这么纯洁朴素。她也是个传统的男性中心贞操观念的受害者。她被阿力克侮辱后,内心总是怀着一种犯罪感,内疚感,自卑感。一遇到这类问题就畏缩退让,表现得软弱。同时,她心地太过善良,她愿意为了家庭而无私的牺牲自己,当家里面临极度困难时,她竟会选择与无耻的阿力克同居,以换取这个恶棍的帮助。当然这也表明那个时代下的女子的无助和可悲,想要自食其力而不得的悲剧人生。

苔丝这个女性角色,她不同于传统的柔弱的女子。美丽迷人是她的资质,可是她在更深层上来说是一个想凭借自己的双手劳动谋生,追求自己幸福权利的姑娘,可是社会的强权却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在遭受到了诱奸,抛弃的重重打击与伤害后,最终酿成了苔丝的命运悲剧。

参考文献:

《德伯家的苔丝》(英国)托马斯·哈代著 王忠祥 聂珍剑 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苔丝》(英国)托马斯·哈代著 孙法理译(译序)

《英国小说各家名著译析》上高继海主编

篇2:苔丝的悲剧

[摘要]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最主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 (persona)、阴影 (shadow)和阿妮姆斯 (animus)。本论文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小说中的主人公苔丝进行解读,指出苔丝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妮姆斯等心理因素。

[关键词]荣格苔丝人格面具阴影阿妮姆斯

《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品,小说描写了农村姑娘苔丝短暂而不幸的一生。苔丝是英国文学史上熠熠发光的一位优秀女性。哈代怀着巨大的同情描写了苔丝的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了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但这样一位美丽纯洁的姑娘却“堕落”成了一个杀人犯,哈代在苔丝被行刑后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描写:“‘正义’得到了伸张。用埃斯库洛斯的话说,那众神之首结束了他跟苔丝玩的游戏”,让每个读者清楚地看到了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制度的强烈控诉。

苔丝的悲剧除去社会原因外,其自身的人格面具 (persona)、阴影 (shadow)和阿妮姆斯 (animus)等心理因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心理因素导致的性格缺点使她一步步走向了悲剧性的命运。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妮姆斯是荣格原型理论的重要术语。荣格称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式,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型意象。他说,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或原型意象;从一个人出生开始,这种意识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心理活动。他把这种人的头脑中继承下来的祖先经验称作“种族记忆” 、“原始意象” 、或“原型”。[1](p828)原型有多种,但是最重要,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种:人格面具、阴影和阿妮姆斯。

一、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persona),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在一出剧中为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荣格认为:“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人可靠面具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决定一个人以什么形象在社会上露面……人格面具是原型的一种象征。”“人格面具”的作用也被认为是抑制或掩饰“阴影”,按社会允许乃至赞赏的种种模式去工作、生活,从而获得人们的好感和容纳。[2](48-52)因此,人格面具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和睦相处。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也就是说,人格面具是以公众道德为标准的,以集体生活价值为基础的表面人格。

《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而勤劳的姑娘,她原本可以像其他农村姑娘一样平静地度过一生,但多事的牧师从族谱中偶然发现苔丝一家原本是没落的贵族的后裔,她的父母得知后便迫使她到富有的德伯家攀亲戚,而她却被德伯家的少爷阿历克奸污。苔丝的失贞给她带来莫大的痛苦,尽管失贞并不是她的过错,但在传统的礼教和习俗的影响下,在父权社会对女性贞洁的苛求下,她潜意识里给自己贴上了“不贞”和“”的标签。当她来到奶牛场开始新生活时,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自己的秘密,在陌生人眼中她是一个纯洁美丽的姑娘。一次农场主克里克讲了一个关于挤奶工杰克风流韵事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使她联想到自己,便“满脸苍白跑到了门口”[3](119),为了避免别人猜疑,她借口说“太热了”。尽管不久她便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内心的苦痛远未平息。

在奶牛场,她和牧师的儿子克莱尔陷入了热恋。出于对克莱尔的挚爱,以及满足他对未婚女性应该具有的纯洁的期盼,她错过了一次次向克莱尔坦白的机会。当她和克莱尔赶车去送牛奶的过程中,她本有机会坦白,但“在最后关头她失去了勇气。她怕他责备她为什么不早点说明。她的自我保护保的本能压倒了她的坦率真诚。”[3]她对于克莱尔热烈求婚的闪避,她的时而欢欣,时而懊悔的表现,使得克莱尔认为她有些反复无常,容易冲动,她解释说:“是的,我也许有点反复无常,”“不,安琪儿,我并不是这样的`人——我是说,我并非天性如此。”[3](168)她的反复无常曾让克莱尔误以为她在卖弄风情。在人格面具和内心的冲突中,她默默地煎熬着。而当她终于鼓足勇气写信向克莱尔坦白时,却由于信塞在地毯下,克莱尔并没有发现,最终失去了婚前坦白的机会,从而使得婚后克莱尔以为她是“一个骗子,一个伪装纯洁的”[3](204),他头脑中的利己主义观念妨害他去接受一个并不真正“纯洁”的新娘,继而遗弃了她,把苔丝向她悲剧性的命运又推进了一步。

事实上,人格面具的作用在于它维护了人的虚伪与怯懦,这种反应来自于自身对未知事物或人的恐惧,从而启动了心理防卫机制,使人不自觉地步入了与真实人性不同的心境。苔丝便处在人格面具与内心冲突的痛苦的煎熬中,尽管苔丝对克莱尔的欺骗不是故意的,但是她表现出来的人格面具误导了他。

二、阴影

阴影是潜藏于人类心灵深处而富有破坏性和盲目冲动的力量;荣格说,“与自己的遇会首先是与自己阴影的遇会”,[4](71)荣格认为,阴影也是现实世界中自我的补偿。因此,阴影还具有积极的一面。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负。生活的困苦使她敏感而自卑。在她赶着“王子”去送蜂箱的路上,她甚至“看到了母亲幻想中那个要向她求婚的先生在向她怪笑,在嘲笑着她的贫穷,嘲笑着她那些裹在尸衣里的骑士祖先。”[3](25)在她失贞后,这种自卑感更加强烈。在自卑心理的驱使下,善良的苔丝也偶尔会表现出虚荣的一面。当她从德伯家的庄园回到家里后,村里的几个年轻姑娘便来看她,她们表现出的羡慕之情感染了她,“她偶尔也违背自己的思想,带点高人一等的神态回答她们提出的问题,似乎也承认她的情场经历确有些令人羡慕之处”[3](73)

篇3:苔丝的悲剧成因解读

苔丝善良、勇敢, 又有责任感, 她不屈于命运, 却难逃命运的魔掌, 是个令人痛心的纯洁女人。在这个悲剧人生的背后, 更是对人物性格的高雅的赞颂。本文将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背景、贫穷的家庭环境以及苔丝的个人性格特点这三大维度, 对苔丝的整个悲剧命运进行解读, 探索其悲剧的成因。苔丝的人生是充满荆棘的, 但这个不凡的历程却为现代女性树立了通往幸福未来的明灯!

一.苔丝悲剧的客观原因分析

1.残酷的社会现实

残酷的社会现实是造成苔丝悲剧的首要因素。苔丝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后期, 这是一个被资本主义侵袭又充满艰难的时代。19世纪以来, 随着工业文明在农村慢慢兴起, 工业资本冲击了整个威塞克斯乡村, 所有的权利都掌控在资产阶级的手中, 所有的法律都为他们服务。因此, 农村变得日益贫穷, 农民处于频临破产的痛苦边缘, 作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 更不能和上流社会人士享有平等权。苔丝是一个美丽善良而又勤劳的农村女孩, 但却被视为最卑微的农业工人, 因此, 低下的社会地位也自然让她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和屈辱。故而苔丝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一个人之为女人, 与其说是‘天生’的, 不如说是‘形成’的。”苔丝的悲剧究其根源, 也是传统世俗道德偏见造成的。在维多利亚时期, 尤其在男权社会里, 丈夫拥有妻子一切的支配权, 要求他的妻子无条件顺从他, 这和中国传统社会的“三从四德”相比, 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女人一旦失去了贞操, 就被视为一个“罪妇”, 但男子却不用为他的始乱终弃担负任何的罪责。苔丝被亚雷克骗去了贞洁, 就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克莱尔无情的抛弃。她被传统社会视为一个伤风败俗的不洁的女人, 这给苔丝精神上更是重重一击, 使得苔丝一步步陷入悲剧的深渊。

2.两个罪恶的“使者”

这个罪恶的社会, 造就了两个邪恶的男人———亚雷克和克莱尔, 他们又将邪恶的魔掌伸向了苔丝, 毁掉了她的一生。

亚雷克是资产阶级贵族鲜明的代表人物, 他有显赫家世, 却认为有钱可以主宰世界, 行为残暴、轻浮。当他初遇苔丝, 就被其美貌所吸引, 最终以钱为诱饵虏获了苔丝。但亚雷克只是想拥有苔丝, 强迫她做事, 并用粗鲁的言语侮辱她, 从而满足他内心的成就感。亚雷克之所以敢这样任意妄为, 不仅是仗着自己的钱势力, 更是因为他的行为受到资本主义法律和传统社会条例的保护。

此外, 克莱尔更是传统道德观念的代表人物。克莱尔看似一个受过教育, 观念开放的绅士, 却也难以摆脱传统世俗道德观念的束缚。他被苔丝的单纯美丽所吸引, 看似是追求真爱, 但当与其成婚时, 他也会考虑苔丝的社会地位背景。在两人新婚当夜, 苔丝讲述她未婚先孕的不幸往事, 克莱尔得知眼前之人已不再是处女后, 认为苔丝是“一个冒名顶替的骗子, 一个伪装成纯洁少女的罪妇。”即使难以割舍对苔丝的爱, 他仍然选择无情地抛弃苔丝, 传统观念让克莱尔变得自私, 同时也扼杀了他对苔丝的爱。从一定程度来看, 他在精神上毁掉了苔丝。

3.贫穷的家庭环境

另一方面, 苔丝贫困的家庭与她的悲剧也是密不可分的。苔丝出身于一个贫穷的家庭, 她的父亲贪婪无知, 自从知道自己是没落的贵族后裔之后, 整日无所事事, 从未想过担起供养家庭的责任。此外, 她的母亲是一个自私、虚荣的传统农村妇人, 整日妄想女儿嫁入贵族, 即使她知道在亚雷克这样一个男人身边是多么危险, 她还是一步步把苔丝推进了亚雷克所设的陷阱中。苔丝所在的贫穷的家庭环境导致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在她瘦弱的肩膀上。正如哈代所说:“家是她身体和生命的一部分。”她不能摆脱家庭的重担也就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 贫穷的家庭环境把她一步步推向了虎口, 在困境中挣扎时, 家中无一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此外, 苔丝原本可以远离亚雷克这个恶魔, 但父亲的死却又迫使她返回他的身边, 这对苔丝无论身心都是二次伤害, 也加快了悲剧发展的脚步。

从一定程度上说, 苔丝那无知父母也为亚雷克恶行创造了机会, 换句话说, 苔丝只是她那贪婪的父母得到金钱和荣耀的工具罢啦!如果苔丝的家庭不给她施加那么多压力, 那么她也许像其他农村女孩一样, 过着平凡的生活。因此, 家庭环境是导致她悲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苔丝悲剧的主观因素分析

在一部小说中, 人物的性格主导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加速着故事高潮的到来。这部小说也不例外, 苔丝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她的悲剧紧密相关, 显然她具有双重特性的社会性格———反抗性和妥协性。可以说, 苔丝的悲剧正是人物性格的悲剧。

1.反抗性

苔丝自身的反抗性虽是她人格的一大魅力, 但也成为了性格的一大弱点。面对着邪恶的亚雷克, 苔丝不甘顺从而选择反抗, 尽管让自己成为众人眼中的不知廉耻的女人, 她依然誓死不屈服于命运。如果她接受亚雷克, 过着传统社会妇女过的日子, 不去追求所谓的真爱, 她的悲剧命运或许不会到来。苔丝本可以过着平凡的生活, 生儿育女, 但命运给她带来的仅仅是艰难和灾难, 她并没有选择默默忍受, 而是去反抗。但她倏然不知, 在那个资本主义统治的传统社会, 她的反抗只是以卵击石, 不仅不能改变传统观念, 更不能改变她的命运, 只会让她付出惨痛的代价。

2.妥协性

苔丝自身的性格弱点———妥协性也是一个造成悲剧的不容忽视的方面。作为一个女人, 她也逃不出传统世俗观念的禁锢, 愚忠于所爱的人。她的妥协性主要表现在他与克莱尔的关系上。爱人之间的关系本应是平等的, 但苔丝却一味贬低自己抬高克莱尔, 她把克莱尔当作“心中的上帝”。她曾对克莱尔说:“我绝对服从你, 就像是你的可怜的奴隶, 哪怕是你叫我躺下来死, 我也会死的。”可以说, 在与克莱尔的爱情面前, 苔丝失去了自我, 变得盲目, 她把一生维系在这个自私的男人身上。

苔丝自己也深受世俗道德观念的影响, 觉得自己失身后就不再纯洁, 以至于当克莱尔弃她而去时, 她并不怨恨, 而是责备自己。她限于道德原则, 觉得自己不配是克莱尔的妻子, 自己是社会的罪人。因此, 她在反抗道德观念的同时, 又无意识地维护了它。最后, 性格的弱点也是导致她的悲剧的原因之一。

3.自我意识弱

另外, 无知是一种比愚蠢更可怕的状态。在故事一开始, 单纯善良的她在思想中没有认识到社会的险恶和男人的邪恶, 以至于在亚雷克家里帮佣时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结果被亚雷克侵犯。苔丝的自我意识弱还表现在她对爱情没有很好的认知。她盲目地沦陷于爱情最终无法自拔, 她始终认为自己所爱之人就是生命的一切, 对他“不忠”, 即使是被迫无奈, 也是罪恶的, 应得到上帝的惩罚。在她的意识中, 没有自我, 没有自尊, 因此也急速了她的悲剧。

三.苔丝悲剧的启示

悲剧, 在西方的美学观点中, 并非只是指字面上的悲惨、痛苦和悲伤, 也是对崇高、富丽、公正、真挚、善意和优雅的赞颂。苔丝的故事虽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 却闪烁着她的人格魅力。她纯洁, 勇敢, 对家庭充满责任感, 这难道不值得人们为之赞叹吗?

苔丝, 她虽身心受辱, 但仍是纯洁的。一方面, 她天真的个性和美丽的外表是她纯洁的表现;另一方面, 她对克莱尔的爱是纯洁不掺杂任何杂质的。谁能断言一个女人失去贞操后她就不再纯洁了吗?如若仅以失身断定她是一个伤风败俗的女人, 那大家也就陷入了旧社会传统思想的圈禁。苔丝虽被亚雷克骗奸, 失去了贞洁, 但她以一颗纯洁的心去对待她的真爱, 在这方面, 她是无私的, 愿意为其奉献一生, 这更是她纯洁的表现!

面对命运的不公, 苔丝选择了反抗, 她是勇敢的。命运一次次给这个瘦弱的女人带来艰难与痛苦, 她没有被打倒, 却以生命为赌注去搏一把。为了追求真爱, 她打破世俗偏见, 勇敢杀死了亚雷克, 选择和克莱尔海角天涯, 即使被绞刑, 她无怨无悔, 那种韧劲天生就深入到她的骨子里。

苔丝本可以不顾家庭, 独享生活, 但她没有, 父亲死后, 她依然挑起供养弟妹的重担, 回到恶魔身边。处于对家庭的责任感, 她丝毫不考虑自身安危与幸福, 无私为家庭服务。在维多利亚时代, 一个自顾不暇的时代, 苔丝也是难得的有责任感的女性。

篇4:苔丝的悲剧人生分析

关键词:苔丝 悲剧 人生 性格 命运

文学大师托马斯·哈代,19世纪时无法被人忽视的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塑造了女主人公苔丝善良、美丽、勇敢的形象, 她饱经风霜,遭受了无数的苦难和邪恶势力的压迫,最后走向毁灭。造成主人公苔丝悲剧人生的原因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这悲剧注定又是不可避免的。

一、生不逢时——时代悲剧

苔丝虽是哈代笔下的一个纯洁、善良、美丽的化身,但作者却把她置于一个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宗法制被破坏掉的动荡黑暗的环境中,社会上有关经济的、权势的、传统道德等的因素使身处社会底层的苔丝的人生悲剧就成为必然。

首先,从经济环境看,当时苔丝所处的时代正是19世纪资产本主义开始萌芽,工业文明入侵农村的年代,农村宗法社会开始解体,农民生活日益窘困。苔丝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为了维持家人的生计,成为雇佣劳动者。后来家里又遭遇变故,迫使苔丝去本家德贝维尔那儿认亲,导致后来苔丝人生悲剧的开始。没有经济基础的人在当时那个社会就是别人剥削和欺压的对象,这就成为她悲剧的基础。

其次,社会恶势力也是导致苔丝悲剧的一大原因。亚雷就是这一代表,当他初见美丽的苔丝就霸占了她,剥夺了苔丝的贞洁,这在当时传统的观念中,女人失身被当成是女人的罪恶,这罪恶成了苔丝一生都无法摆脱的精神枷锁。而当多年后再次遇见苔丝时,放荡的亚雷仍然不改本色,威胁她说:“你记住了,我的夫人,你从前没有逃出我的手心,你这回还是逃不出我的手心去。你只要做太太,就得做我的太太。”而代表社会权贵的亚雷的这种恶劣行径却是被当时社会的法律、国家机器维护的,穷人只有被欺压被侮辱的命运。所以自从遇到亚雷,苔丝的悲剧命运就拉开了序幕。

此外,资产阶级社会的伦理道德是造成苔丝悲剧的又一大因素。哈代就是通过苔丝的悲剧来批判当时社会传统贞操观的:“一切有机体都有恢复原状的能力,为什么单单处女的贞洁就该没有了呢?”在当时的社会传统道德面前,失贞的苔丝被周围人们奉为伤风败俗的典型、淫荡的榜样。克莱就是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代表。从故事的发展来看,苔丝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不堪忍受亚雷的欺辱而杀死亚雷被判处死刑的悲剧是亚雷造成的,但我们更不能忽视悲剧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克莱对妻子苔丝的抛弃。苔丝不想对自己的丈夫有所隐瞒,就在新婚之夜不顾母亲的反对把自己的悲惨遭遇告诉了克莱,天真地以为思想开明的丈夫会原谅她,但克莱第二天就抛弃她远赴巴西。在这以前是她与克莱的爱情支撑着苔丝在阴云一样笼罩着她的传统道德中孤军奋战,但使她精神受到彻底打击的却是克莱那披着的虚伪道德面纱被撕开之后的真实面目,没有克莱的传统世俗观念,也就没有后来苔丝杀掉亚雷断送自己人生的悲剧。

二、潜在的软弱——性格悲剧

在苔丝短暂的人生中充满了种种苦难,但她具有威塞克斯人的正直善良和果敢坚强的品质。她热爱自己的家人,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幸福。当她被亚雷诱骗后,她没有想借助婚姻使自己过上富贵的生活,而是选择了离开。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向丈夫克莱的父亲寻求帮助,显示出她坚强勇敢的内心与对命运的抗争。最后在审判来临的时刻,她依然淡定地走向死亡。

但是就是这么一位敢于与传统道德和宗教伦理对抗,为了自由而与恶势力抗衡的践行者——苔丝,却无法真正摆脱传统道德对自己的束缚,成为资本主义时代的祭品。这是由于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对女性有着很大的压制,然而,纵观那个时代的宗法制度与道德观念,宗教是社会的道德与政治的基础,英国社会的一切都要受到宗教的影响,而女性则处于社会底层,尤其受到上层社会男性的轻视。在那样特定的环境中,个人也难免被打上传统道德思想的烙印。

苔丝潜意识中深受道德伦理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她对自己丈夫的态度上,她在新婚之夜把自己屈辱的遭遇告诉克莱,而克莱不再认可她时,她十分包容,天真地想要以死谢罪,在最后克莱仍然舍她而去时,苔丝却丝毫没有怨言,并找种种理由为其辩护,她把过错归因于自己的不純洁和罪恶,认为克莱的远走是她的责任,甚至还苦苦地等待丈夫回心转意。另一方面苔丝的软弱也表现在屈从于环境。乡里人对她的议论她从没有反抗过,她自己明明是受害者,别人非议她时,她却认为自己是“有罪的”,“老是把自己看做一个罪恶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领地”,这体现了苔丝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性格上的缺憾。

在遭受世人非议时,苔丝有过不屈从,但是她依然无法卸下精神上的十字枷锁,守旧势力的影响是庞大而深远的,那个时代对人性的扭曲是根深蒂固的,她无法真正意义上成为它的对立面。她不像倔强又顽强的简爱,也不像不满足于世事的爱玛,无法真正摆脱道德的批判,没有站在自己的立场为自己争取权益,这些都体现了她那由环境影响决定了的性格中不可摆脱的软弱性,这也是导致她命运悲剧的主观因素。

三、哈代的宿命论——命运悲剧

苔丝的生命是短暂的,直到死亡之前她都仍然是纯洁的,她的毁灭也是必然的。而导致苔丝毁灭的原因除了时代因素和自身性格的因素外,还有命运的安排,“命运”即“一种不可知的支配人类的力量”,即哈代的宿命思想。

哈代命运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环境。哈代于1840年出生在英国南部农村的一个石匠手艺人家庭,哈代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父亲从事教堂的修缮工作,哈代从小就跟随父亲出入教堂。父母和环境的影响,决定了青少年时期哈代的宗教倾向,并且在他以后的生活和创作中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虽然如此,但他并不是当时宗教观的践行者,他反对这种对人的思想的禁锢,在作品中把挣脱桎梏、争取自由作为对命运的歌颂基调。劳伦斯曾这样评价过哈代:“哈代的作品有一股自然的强烈的感情力量”。这种感情力量来自于他对弱者的同情,尤其是对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被压迫女性的深深同情。在人物无可避免的悲剧中,他认识到社会的深刻危机,但由于思想上的局限,只能归因于无法捉摸的命运,在其作品中始终也带着永远摆脱不了的宿命论思想。

哈代的命运观在苔丝的人生悲剧中有很大的体现。哈代认为苔丝的悲剧是无力回天的事实,这是他以一个作家的直觉来感受到的,但他又不能解释人物命运的悲剧,只好用宿命论去解读。作者在苔丝命运中安排了太多的巧合来推动一系列悲剧的发生,于是主人公被一种冥冥中不可知的力量支配着,在一次次的阴差阳错中改变着命运,境遇每况愈下,无论怎么反抗也无济于事,作品流露出一种在劫难逃的浓烈的宿命思想,表现了哈代内心深处的悲观主义情结。

主人公苔丝的一生坎坷遭遇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不断探索,具有深刻的意义,折射出作者为保护妇女权益做出的一种努力。作者的理想虽然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但这种思想对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对以后的文学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哈代,郑大民译.苔丝[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张志清.哈代笔下的上帝与苔丝的悲剧命运[J].宜宾学院学报,2010(07)

篇5:关于苔丝的论文

Xx(作者)

(xx学院)

摘要:哈代的代表作《苔丝》自成书以来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来解读该两部著作,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与众多研究论文不同的是,本文以女主人公在残酷的思想压制下生活剥削的社会中为背景,浅析了作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苔丝悲惨命运中短暂幸福的一面并分析苔丝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弥洁的本质。

关键字:纯洁悲惨命运起死回生短暂幸福

正文: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采取了坚决批判的立场,因此获得了“悲观主义者”的绰号。自从《 苔丝》问世以来,人们便对它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争论不休。许多人只承认“ 纯洁”一词的引申的、人为的含意,却无论如何也难以承认这个既不贞洁,又杀了人的女人是纯洁的。苔丝•德伯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虽然她受的教育比同时代、同阶段的大多数女孩子要多,但在本质上,她仍是一个单纯的乡下姑娘。她安分守己、质朴正直,但却被命运无情地玩弄于股掌。她遭受了一连串的不幸,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其纯洁的本质,我们自始至终看到的是她用纯洁的本性与严酷现实做艰苦斗争。她失去贞操,是由于亚雷克的犯罪;她同意做亚雷克的情妇,是为了保障家人的生活;她杀死了亚雷克,是为了捍卫她心中 纯洁的爱情。在这样一个伟大而顽强的女人面前,我无法否认她是一个纯洁的女人,我更加无法低估如此美丽娇柔的女子的顽强毅力!

苔丝的命运一直被认为是悲惨的,在苔丝的一生里,没有什么是那个时代的人可以羡慕的,一个被唾弃的女人在生活中的无知以及她的自卑等等原因导致了她的悲剧,但是她的悲剧在某种程度上是她无法左右的,社会时代决定了卑贱出生的她。但是,作为一个女人,苔丝的一生中也有不少的短暂幸福。

在生活中,苔丝是一个好女儿。苔丝的父亲是个懒散无能、愚昧虚荣的小贩,她母亲也是满脑子虚荣、庸俗浅薄的人。两个无能的人却有着七个孩子,沉重的家庭负担随时都可能落到苔丝的身上。而纯洁的苔丝又深爱着她的几个弟妹,不忍心看他们受苦。这个现实就酝酿了苔丝的悲剧命运。牧师的一句话带来了有关她的贵族家庭历史的消息,让她的父亲得意忘形,多喝了几杯,不能按时送货。勇敢的苔丝主动提出要去送货,没想到闯了大祸,弄死了“王子”。这就为她的悲剧打开了序幕,她过早地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她的勇敢、她的善良、她的无私无一不体现着她内心的纯洁。

我不得不承认苔丝的命运是悲惨的,她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里,同时上帝又赋予了她天生的美貌,在当时的那样的一个社会,这无疑是一种潜在的悲剧。她试图用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的家庭,她试图靠自己的力量过上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应有的生活,可是命运玩弄了她。苔丝第一次离家谋生时,是一个晶莹无瑕的少女,她毫无父母亲那种联宗认亲的虚荣和嫁给阔人的侥幸心理,只希望凭自己的劳动赚钱糊口,弥补家中死去老马的损失。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受辱失身及遭受一系列打击后,在严酷的现实压力面前谨守着自己的真纯,这不仅是出淤泥而不染,更是出淤泥而弥洁。在草原舞蹈时与安吉尔的擦声而过成为了她一生中的遗憾,如果当时的安吉尔拉起了苔丝的手、如果当时的苔丝懂得大胆的追求爱情……那么结局会是另一番景象。

在草原舞蹈时与安吉尔的擦声而过成为了她一生中的遗憾。试想,如果当

时的安吉尔拉起了苔丝的手、如果当时的苔丝懂得大胆的追求爱情……那么结局会是另一番景象。这也正是作者哈代巧妙的设计巧合之处。照哈代所说,人类悲剧的基础在于个人跟相敌对的、不正当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冲突,更广泛一些说,就是人类跟残酷无情的大自然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令人可悲地无法解决。哈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由于同传统的伦理观或道德观相抵触,总是以悲剧结束。虽然小说中的人物的爱情在他们自身的范围内或许是成熟的、道德的,但对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而言,却又是不成熟的、不道德的。《苔丝》出版后,曾被攻击为“不忠,不贞,诲淫”,因为在维多利亚的时代,男人与女人在婚姻爱情上的地位是永远无法平等的;而三角恋爱关系以及离婚、外遇、婚外关系之类,也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苔丝正是这种不公平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下的牺牲品,她的整个一生都是在强迫和暴力下生存,社会和法律都认为那些侮辱和迫害苔丝的是正当的,因为她不能自卫。在作品中,哈代试图把苔丝和安吉尔平等:他们同样在青年时代都“陷入了罪恶”。但是,这个有着光明理想、先进的文明思想的人,口口声声说深爱着苔丝的人,到了紧要关头,却也暴露出自私自利的、目光狭小的小市民特征。因为资产阶级道德的不成文法,男人干了这种事并不认为有罪,只有女人——小市民宗法社会制度下的奴隶吃亏。而最后,当苔丝有生以来第一次进行自卫时,从那个同样的“刑律”观点看来,“一个纯洁的女人”就变成罪犯了。在那个年代,社会世俗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的羁绊、亚雷克的玷污、安吉尔的背弃、苔丝内心的胆怯和懦弱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了苔丝的悲惨命运,一个纯洁的女人的命运以死亡作为结局,这是何等的悲剧!

在苔丝悲惨的命运中,也存在着短暂的幸福。在踏入亚克雷家宅时,苔丝是无知的,在条件困苦的生活中她没有选择。亚克雷觊觎苔丝的美貌,用尽浑身的招数来博得苔丝的芳心,然而结果并没有按他的预期的那样,苔丝对他有的只是无尽的感激之心。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亚克雷玷污了苔丝,但是,在此同时,苔丝为她的家庭带来了财富,在她父母的眼中她是一个“能干”的女儿,在弟弟妹妹们的眼里,她是一个关系自己的好姐姐,在村里的邻居的眼里她是一个懂事的好女孩,在同龄女孩的眼里,她是一个受到上帝眷顾的女孩。也许在某一瞬间,苔丝为亚克雷对她的付出感到了满足,虽然苔丝和亚克雷之间没有爱情,但至少在那时,在苔丝的家人们看来,有苔丝是多么的幸福的一件事。也正是因为家人的生活有所改善,才给苔丝带来了心灵上的一些弥补和安慰,在我看来,在苔丝的一生中,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幸福了。

苔丝生下儿子之后,饱受世人的鄙视和唾弃,遭受了牧师的种种拒绝,最终她可怜的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在寒冷的空气中死去。这对苔丝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也使她从一个无知天真的少女成为一个充满负罪感的坚强女人。但是,她并没有屈服与命运的玩弄,她毅然决定来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村庄开始了她新的生活。就在此时,命运又再一次的捉弄了她。她在养牛场认识了安吉尔并情不自禁的爱上了他,此时苔丝的内心饱受了宗教道德的折磨,她对安吉尔的爱越深,内心的痛苦就越深。而正是应为安吉尔的再次出现,苔丝才有了她生命中真正的爱情,她拥有了其他女工们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她被爱情的幸福深深的包裹着,在向安吉尔坦白之前的这些日子里,她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也许在和安吉尔恋爱的日子里,是上帝在捉弄她的同时恩赐给苔丝的第二次短暂的幸福吧。

在恋爱的短暂幸福之后,面对苔丝的是安吉尔无情的背弃,无论怎样的哀求都唤不回他的爱。面对生活的残酷,眼看着自己的家人已经沦落在街头,自己却无能为力。就在此时,亚克雷找到了苔丝,并再一次的向她伸出了双手。然而

经过一段热恋后的苔丝对亚克雷却毫无感情,甚至内心有股憎恨。苔丝曾狠狠地拒绝了亚克雷,但是生活的艰巨使她无法抗拒他的双手,安吉尔的离开让她倍感无助和痛苦,于是在这种百般煎熬中,苔丝接受了亚克雷。虽然与亚克雷生活的日子里,灵魂充满了悲痛的苔丝并没有受到生活的迫害,最让她欣慰的是她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都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这也许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吧。在这种行尸走肉的日子里,苔丝没有任何期待和渴望,更没有期待过安吉尔会回来接她。而当她看见安吉尔的那一瞬间,内心的痛苦与激动占据了她整个脑海,看到安吉尔离开的背影,她毅然决定以杀害亚克雷作为了结他们的结局,放弃了所有的财富追随着安吉尔,她再一次的与安吉尔紧紧相拥。此时此刻,在她生命的结束之际,她是幸福的。

苔丝一直演义着一个纯洁女人的悲惨人生,然而在命运的捉弄面前,她绝不屈服于世俗的安排,正是因为她的勇敢,上帝赐给她了短暂的幸福,一个可以永生的幸福。

篇6:苔丝的悲剧

陈秀丽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简爱和苔丝是维多利亚时期具有典型性的两位女性形象,二者均出身卑微,过着社会底层生活。但简爱收获了永恒的爱情,最终获得幸福;苔丝却在绞刑架上结束了短暂悲惨的一生。是何种原因造成了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本文主要试着从两大方面分析其中原因,从而探析造成女性命运差距的社会及个人因素。

关键词:简爱 苔丝 命运 性格

From Jane Eyre and Tess of the Comparison of the Fate of Women

Chen Xiuli School of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Jane Eyre and Tess of the Victorian era with a typical image of two women, both humble and live life the bottom of society.But Jane Eyre harvest eternal love and, ultimately, happiness;Tess at the gallows was the tragic end of a short life.Is what causes such a different fate? This paper tried to analyze from the two major reasons for women to the fate of the gap caused by social and personal factors.Key words: Jane Eyre;Tess;character;fate

引言

苔丝和简爱是都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两位具有很多相似点的社会下层女性,二者均出身卑微,生活艰辛,受着男权主义社会的残酷压迫,但是同是这样艰苦环境生长出来的两位,命运结局却截然不同,这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有些学者就尝试着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从各个方面来论述二者命运差异的根源。顾兰在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栏上发表的一篇名为《相同的抗争,不同的命运——试比较苔丝与简爱之命运》的论文中就从二者反抗的彻底与否来阐述造成二者命运差距的原因。王毓安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一篇名为《强与弱——试比较分析简爱与苔丝的性格及命运》中则着重从作者的思想理念和苔丝、简爱的性格方面比较。这些比较都是从二者某个点切入,因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些不够周到。因而本文深入文本,从内外因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再从一些具体的角度切入,全面分析造成二者命运差距的相关因素,进而探讨决定女性命运的根 1 源。

一. 简述简爱和苔丝各自的命运

简爱和苔丝都出生在社会底层,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一生都历经坎坷。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里,舅母一家的不友善让简小小年纪便知晓人情冷暖,激发了她对不公平待遇的仇恨和反抗意识。后来在伍洛德学校的遭遇更让她在模糊的反抗意识基础上形成了独立、平等、自尊、自信的女权主义意识。在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以后的经历正是她女性意识付诸到生活实际的种种表现,在不屈不饶的实现自身价值与争取平等地位的同时,简获得了幸福。

苔丝出生在马洛特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她是杜伯菲尔德家的长女,担着照顾一家五个弟妹的责任。她美丽、聪明、善良,却也有着农村姑娘的无知,懦弱和对命运的顺从。在川特里奇遭到同伴们欺负,再被阿历克诱奸后,她也曾坚决的反抗过。但她的反抗是无意识的,是在被压迫后身体的一种本能反应。也正是因为这种仅为维护自尊的模糊的反抗,使她一步步跌向了命运的深渊。在最后一次为取得爱情杀死情人阿历克后,终走上了命运的审判席,在绞刑架上结束了她悲惨短暂的一生。

如果说简爱的一生,是一部令人振奋的励志史。那么苔丝的一生,便是一部让人心酸的毁灭史。

二. 造成简爱和苔丝命运差距的外部因素。(一)二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比较

简爱和苔丝都出生在社会底层,也都有各自的亲人。与苔丝不同的是,简爱虽然有亲却并未得到亲情的关怀。所以她更似一个孤儿,里德舅妈一家的排斥,使她小小年纪便开始更多的关注自身的感受,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苔丝生在一个八口之家,在这样一个贫困又人口众多的家庭里,苔丝是被捆绑的。正如哈代所描述的“这一批幼小的人儿都是杜伯菲尔德号船上的乘客——他们的一切欢乐,健康,必需品都完全取决于两个成年的杜伯菲尔的判断能力。若是两个家长选择了一条通往困难、灾祸、饥饿、疾病、屈辱与死亡的航线,那这六个被关押的小俘虏便也只好跟着去——六个孤苦无依的生灵,没有人征求他们对生命的愿望,更没有人问他们是否愿意在这软弱无能的杜伯

〔2〕P22菲尔家的艰苦条件生活下去。” 家里的这一群孩子是完全没有自我的,他们甚至不懂得作为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苔丝也注定是不属于她自己的。家里的七口人像七根绳索紧紧地束缚在她身上,她的任何行为都得对家里的其他人负责。为了维持一家的生存,她必须得做出许多让步。而简爱则是自由的,她和里德舅妈一家从不是一条船上的人,她不需要对里德一家负责。当苔丝被家庭的穷困逼迫得必须放弃自己喜好,作为整个家庭的责任人时,简爱的独立人格却在慢慢萌芽。在人生的第二个落脚点——伍洛德寄宿学校,条件恶劣,体制严格。这不仅实简得到了正规的教育,还塑造了她异于同龄人的坚强人格和反抗意识。苔丝的第二个落脚点则是在川特里奇的本家家里。在这里,作为养鸡姑娘的她得不到任何人友善的对待。没有生活阅历的苔丝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惶恐不知所措。黑桃皇后姐妹俩的侮辱欺凌让她不得不求助于本不愿与之相处的阿历克。无奈之中“才出煎锅,又掉进大火”,在朦胧睡意间被阿历克诱奸,开始了她人生悲剧的一页。“失贞”后的苔丝回到马洛特村,受尽了村里人的冷眼,落后的封建道德奴役下,她变成了社会中人尽可夫的荡妇。在这样的指责下,她排斥与外界接触,社会舆论的巨石压得她无法喘气。残旧的社会道德把她驱逐到阴暗角落,使她再也无法自由吸取大自然对所有子民的滋养与馈赠。小小年纪的她开始逃避生活,逃避人生。

在洛伍德学校生活了八年的简爱怀着对生活的热情去到了桑菲尔德当家庭教师。在那里,她地位卑微,等级制度的观念使她受到了贵族小姐的歧视,在遭到这样的歧视时,与苔丝的逃避所不同的是,简爱敢于愤怒,敢于反抗。她从不退缩的争取着自己作为人的平等权利。在桑菲尔德,敢爱敢恨的简收获了一段刻骨的爱情,虽然最后因为疯妻事件给她带来了重创,却也让她的人生更圆满。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简过了三天乞丐一般的生活,并差点丧生。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简爱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乡村中当起了教师,依靠自己的坚强再一次站立起来。与此同时,苔丝也在大峡谷奶牛场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宁静生活,最后却因为安琪儿的离去她又一次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做了努力依旧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后,相对懦弱的苔丝最终沦为了阿历克的情妇,从此堕落到地狱。同样是艰难困苦的环境,同样有人们的不认可。对二者的影响却是不同的。对于简爱,里德舅妈的嫌弃和社会等级的不认可反而激发了她牢不可破的反抗意识。这种反抗意识与她一生的教育素养结合,形成了一种新时代的女权主义意识,打造了她平凡却辉煌的一生。而苔丝,却在社会中迷失了,社会道德的束缚和歧视,使她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于是,她最终被完全摧毁了。

在造成二者命运差距的原因中,教育环境的不同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简爱的一生,都是“以书为伴”的,在舅母家,她就开始接触到一些儿童读物,在伍洛德,更是受到了系统的教育。这些积累,使她以后的人生都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这就为她完整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苔丝,在教育这一块,则完全是空白的。自由生活在闭 塞的山村,一生仅有的教育也是那并不完善的六年启蒙教学。之后接触的读物也仅有圣经和家中母亲收集的那本《算命大全》。这样环境下生长的苔丝是浅薄无知的,她从来不知道来到这个世上后她应该拥有哪些权利。不同的教育环境培育出来的简爱和苔丝二人,注定是有很差别的。

(二)家人对二者性格、命运影响的比较

简爱的舅母里德太太表面上是个好心的有着良好社会定位的体面夫人。但对于简,她确是卑鄙的。她对简有着深刻的厌恶和仇恨,但因为对已逝丈夫的承诺她不得不抚养简。这种“无奈”作用到简身上便幻化成了无尽的辱骂与折磨。年仅十岁的简从来弄不明白舅妈这种厌恶的根源,她尽力试着和舅妈和谐相处,却总是徒劳。于是她开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她觉得“如果我是个聪明开朗,无忧无虑,美丽活泼的小女孩——哪怕同样是寄人篱下,无依无靠——里德太太就会满意一点,会对我比较容忍,她的孩子们也会对我真诚友好一些,仆人们也就不会在儿童室里动不动就把我当成替罪羔羊〔1〕p13了。”有了这些想法的简变得自卑,缺乏自信,灰心丧气。她尝到了本不属于十岁年龄的心酸与痛苦,因此她比其他孩子更安静,更低调。表哥约翰更是像牛氓一样待简,在书中,简曾这样说提到“约翰对我抱着一种恶感,他欺辱我,虐待我,一星期绝不是两三次,也不止一天一两回,而是连续不断地,我身上的每根神经都怕他,只要他一走

〔1〕P6近我,我骨头上的每一块肌肉都会吓得直抽搐。”过度的身心上的摧残造成简忧郁性格的同时,也激发了十岁小女孩心中的反抗意识。在忍无可忍时,她便开始了义无反顾的反抗。也因此有了强烈的个人意识,儿时平等地位的缺失,使她对平等独立有了异于常人的热烈渴望,在简后来的人生中,对平等、独立的追求都成了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为简爱后来圆满的命运结局奠定了基础。

相对于简,苔丝的家人对她的影响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束缚。苔丝的父亲是个懒散无能、虚荣愚昧且好酒贪杯的小贩,母亲则是个浅薄无知、不谙世事、爱慕虚荣的“大娃娃”。在这样困苦的家庭里,二人还毫无考虑的生了六个孩子。于是,怎样养活这八口之家便成了这个家庭所有的关注点。苔丝小小年纪便辍学在家务农,之后也从没有过任何社会经验。在得知在川特里奇有个有钱本家后,虚荣的父母便开始打算怎样将苔丝送入“豪门”,幻想着依靠苔丝飞黄腾达后的生活。在家中老马身亡后,父母便急切的将毫无人身阅历的苔丝送到了纨绔子弟阿历克那里,直接将苔丝带入了悲剧的人生。失身后父母也从未给过苔丝正当的思想引导,父亲反而和世人一样歧视苔丝,认为苔丝丢 了家族的脸面。在苔丝的私生子生病时禁止苔丝向外界求助,导致了孩子的死亡。给苦命的苔丝又增添了无尽伤痛。父母的浅薄和无知直接影响了苔丝,在给苔丝造成伤痛的同时也造成了苔丝怯弱,无知的性格。最后,父亲的因病身亡,更是将苔丝重新送到阿历克魔爪下的直接原因。

因而客观的说,简爱的家人虽然刁钻,恶毒。但对简爱的影响却是积极的。他们唤醒了简沉睡的自我意识,使得简明白,只有靠自己才能处于不被歧视的位置,只有抗争才能维护自己的平等地位。苔丝的家人对她的影响却是绝对消极的,是将苔丝推向悲剧的直接原因。

(三)社会交际中主要人物对二人性格命运的影响比较

在简离开舅母家后,对她影响最为深远的应属伍洛德学校的学生海伦·彭斯和学监谭波儿小姐。海伦是个善良与智慧并举的女孩,伴随一生的病魔使她比同龄人更坚强,丰富的阅读和深刻的思考使她比伍洛德所有的孩子都更加睿智。简是这样评价她的。“她能够使有幸和她交谈的人品味得高超的东西。对海伦,我没有感到厌倦过,也从没有停止过对她的眷恋之情,这种感情如同激励过我心灵的任何情感一样,是如此强烈、〔1〕p80 温存和充满感激。”

海伦彭斯在简被孤立时,及时的送去了关心,给简送去了缺失以久却一直渴望的温暖。她是简在伍洛德最要好的知己。在和她的交往中,简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得到了学习上更深层次的深造。还怀有了一种对死亡的信仰“死后可以到上帝那里去,将一生〔1〕P80中不朽的部分交给上帝” 这种信仰在以后简几次遇到困境时,带给了她力量。学监谭波儿小姐是集智慧、美丽、善良于一身的女人,她是伍洛德学生们黑暗中的一缕阳光,这缕阳光把简引向了光明。在简被学校负责人勃洛克·赫斯特宣布为“坏孩子”时,谭波儿给了她信任,并及时给被判“死刑”的简平了冤,点燃了简追求新生活的热情。谭波儿和海伦在充当简领航员的同时,还给她带去了生命的养料,成功地把她渡到了追求幸福的大道上。

简在伍洛德遇到了良师益友,而苔丝就不那么幸运了。她没有遇到“海伦”和“谭波儿”,却遇到了臭名远扬的阿历克。阿历克的热烈追捧在短时间内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后,便将她推向了社会道德的审判席上,十七岁以后的人生,她再也不能抬头做人。她极度自卑,以至于凡是有人的地方他都会畏惧。在“不贞女”名号跟随,让她失去了自由,也不敢主动去追求爱情。阿历克在苔丝人生刚要起步的时候便给她抹上了致命的一 个污点。让她丧失了在以后自由生活的权利。阿历克是苔丝在还没有领略到生活美好的时候便将她推向命运深渊的人。安琪儿则是在苔丝领略了生活美好,知道了何为幸福后再把她摔向命运最底层的人。这是位前一刻还将苔丝当作宝贝捧在手心呵护下一刻却毫无怜惜地把她重重摔在地上的人。这是苔丝一辈子唯一的爱人,是苔丝一辈子的精神寄托。因而,比起阿历克,安琪儿的伤害来得更彻底、更致命。他的丢弃,使苔丝永远的丧失了追求新生的力量,使她在无尽的自卑感和失落感中惨度余生。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不同人物,就这样将简爱和苔丝渡到了不同的人生路上。

外部的因素会对女性的命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但也只局限于影响。女性的命运,最终还是决定在自我的因素。内部原因才是造成简爱和苔丝命运差距的根本原因。

三. 影响简爱和苔丝命运的内部因素

(一)二者对独立平等及自尊自信的认识差异

在简爱和苔丝的身上,都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这种源自内心的自尊意识促使他去反抗。但反抗表现在二人身上,又有很多差异。从小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简爱将独立平等作为自己强烈的生存意识,她的一生.都是为了能获得平等.独立和自由而努力。为了获得平等独立的人格,维护自己的自尊,她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儿时在里德家约翰欺负后,她就敢于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反抗约翰,她鼓足了劲骂约翰是个坏孩子“像个杀人犯”,在对待舅妈的差别待遇时,她大呼“不公平,不公平呀!被激起的决心也在怂恿我采取某种不同寻常的方法来逃脱这难以忍受的迫害。譬如逃跑或者万一逃跑不成功,从此就不吃〔1〕p12不喝,一死了之。”反抗这种不平等的待遇。为了寻求自由,十岁的简爱竟以不惜为死为代价,在即将离开里德府时,她大胆的像舅妈宣示“我这一辈子再也不叫你一声舅妈,我长大以后绝不会回来看你,要是有人问我喜不喜欢你,问你待我这么样,我会说.〔1〕p35我已想起你就恶心。你待我残酷到了极点。”十岁的简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反抗,于是“恨”成了她的最佳反抗武器。在伍洛德,她好友海伦被欺负时,她对海伦说“要是大家对那些残暴不公的人一味宽容顺从,那坏人就要由着性子胡来了,他们就不再有什么顾忌,也就永远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时我们一定要狠狠的回

〔1〕p57击,“对那些毫无道理责罚我们的人,我一定要反抗。”在简的眼里对侵犯人的平等.自由的反抗是义不容辞的。当她的主人用误会来试探她的感情时,她大胆的宣告:“你认为我只是一个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你认为我因为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我没有心吗?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 话,而是我的心灵与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平等地站在上帝

〔1〕P270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深陷爱情中的简也依旧是个不卑不亢地维护着自己的平等与独立被揭露后,她不屈不饶地回答罗切斯特:“我自己在乎我自己,越是孤单越是亲密无友,越是无依无靠,我就越尊重我自己。”“原定的想法,以下的决心,〔1〕P324是我此刻的唯一。必须坚持的东西,我要牢牢守住这一立场” 从始至终,简坚定不移地守卫着她的平等地位与独立人格,她的自尊.人格决不允许任何人冒犯。一旦有人越举,他便会全身心的反抗。强烈的平等.自尊意识,使她从不落于人后通过反抗维护平等,实现自身价值的她,无时无刻不在闪现着女权主义的光辉。

苔丝的反抗和简爱有着很大意义上的差别,再被阿历克诱奸以后,他受到了村民的歧视,但却从未认真的审视过自己。未唤醒自己作为人的平等意识,反而是以一种自卑的心态活着。遭到唾弃.暴力等遭遇,苔丝从未怀疑过那是不公平的,更别提要去反抗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苔丝的反抗一直都是发自本性,来自内心最深处的抵抗,而非简爱般有意识地女性人权的维护。苔丝的反抗不彻底,带有模糊性,在母亲让她去寻求“本家”照顾时,他想到了去找一个工作来维持生计,而非没有自尊的去寻求富贵亲戚的接济。但在母亲兄弟姐妹的劝说下,仅管十万个不愿意,她还是妥协了。她一点都不喜欢阿历克,但是在阿历克向她索吻时,半推半就的答应了。正是这种反抗的不坚定,给了阿历克进一步侵犯的机会,她讨厌他,却又被她那热情的态度所迷惑,曾有一段时间被他打动。稀里糊涂的投降过。然后又突然蔑视他,不喜欢他,终于从他那儿跑掉了。正因着她立场的不坚定,反抗的不彻底。导致了她的悲剧。

关于作为人的独立、平等,苔丝也从未去争取过。那微薄的教育留给她的只是那无谓的社会道德,如果她有那么一点平等与独立的意识,她就不会将自己的思想完全依附于安琪儿。也不会在自卑意识的压迫下婚前不敢把真相告诉给安琪儿。如果早点让对方知道真相,也不至于最后爱的那么深。伤的那么彻底。和简爱相比苔丝的自尊,反抗意思薄弱得不堪一击,简与台都曾今陷入困境,经济困境,同样的遭遇。简宁愿吃猪食也不愿意求助于罗斯特而苔丝在最后却放弃了努力,投向了阿里克的怀抱。和简相比,二人同样单纯善良。但是苔丝却相对懦弱,她那似是而非的反抗,正是把它推向命运悲剧的直接力量。如果她是一个彻底的浅薄的农村姑娘,再被阿里克诱奸后没有那不彻底的反抗,她反而不会也在社会压迫下悲剧的活着。也不会遇到安琪儿,有了热烈的爱情,最后为了与他团聚被送上绞刑架,仅管苔丝有着自卑与反抗意识的农村姑娘。但那自尊与反抗意思终究对不过她的懦弱,苔丝没有简爱强烈的女权意识,反而比简少了些许勇 敢、独立、坚强,所以简幸福了而苔丝彻底失败了。

(二)二者对社会的认识差异

社会是个人生存所必须的载体,能否适应社会并战胜社会,个人与社会的种种矛盾是个人能否实现自身价值的重大因素。在简的一生中,她总能迅速地认清社会环境中的关系,并很快适应。在伍洛德残酷恶劣的环境里,简并没有轻易倒下,他不断调整自己,努力去抵抗伍洛德冬天的寒冷和夏季热病的侵袭,对新的环境。简也是抱着一种兴奋的态度,她不满足于长久生活在一个平稳的环境中。也渴望“变化和刺激”。在挑战与征服新环境的尝试中去实现自身价值,即使是惠特克劳斯那几乎夺去她生命的比较没有人情味的地方,她也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融入。籍着这积对社会环境积极地心态,她总能获得各种不同环境中人们的认可。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阅历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相对于简爱对社会环境积极、乐观态度,苔丝因为失贞的关系,总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无奈地穿梭于各种社会环境中,甚至在还未走出洛特村的时候,她对社会便抱着一种沮丧的态度。在苔丝和弟弟亚伯拉罕的一段对话中苔丝是这样说的:

“你不是说每个星星都是一个世界么,苔丝?”

“是的”

“跟我们的世界一样么”

“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是的,他们有时候我们家尖头苹果树的果子,大多数都是好的却也有几个是坏的。”

“我们住的这里的星星怎么样?—是好的,还是坏的?” “坏的。”〔2〕P30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苔丝对她所存在的环境是失望的,在失贞后到了马洛特村,“苔丝对社会有了一种恐惧心理,他排斥外环境,排斥与人相处,他跟几个弟妹合住的寝室成了她的避难所,他在那里逗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她在这几平米的茅屋下望着风吹雨打,雪飘,望着壮丽的落日和一个又一个园日。她几乎是不出户,最后几乎每个人都认〔2〕P92为她已经走掉了。” 在这之后苔丝总是在逃避害怕,她小心翼翼地揣度着人们的心理,确定人们没有谈论她之后才会尝试着走出去。在她被安琪儿抛弃之后,她小心翼翼地掩藏着自己,她尽量避免与社会打交道,宁愿在大自然中孤独地生活,正是这种对社会的消极态度使她一直被社会奴役,在个人与环境产生冲突时,她总是处属于败者,简和苔丝正因为在面对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致使简爱最终跨越了社会等级制度,成为了胜者。而苔丝却在与社会道德的冲突的斗争中输的一败涂地。

(三)二者的爱情观

作为女人爱情在人生中永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女人的幸福与否绝大部分取决于爱情的是否圆满。简和苔丝在爱情中都是全心全力的付出,坚定地守卫着那刻骨深情,然而,在爱情中的简爱和苔丝却是截然不同的,简作为一个有理想的独立女性,她的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她被罗切斯的人格魅力多吸引,深深地爱上了这位相貌丑陋却颇有风度的男人,在爱情中,她总是作为独立,真是的个体去爱罗切斯特,她用情至深却不盲目。她追求爱情的绝对平等,不愿意接受罗切斯特昂贵的礼物,在自己的范围内紧紧地守着尊严,得知罗切斯特的疯妻后,她万分痛苦,却在罗切斯特的万般哀求中坚持自己的尊严,不愿意做爱情的附属品。她在深夜坚决离开了罗切斯特。最后在桑菲尔德火灾后,她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在爱情中去实现她的价值。

苔丝在爱情中则显得卑微、怯弱得多,在大峡谷奶牛场她与十七岁时便一见倾心的安琪儿·克莱尔重逢,面对安琪儿的热情苔丝总是被动,她热烈的爱着安琪儿,却因为自卑而不敢主动,她在情难自禁的情况下接受了安琪儿的求婚,又为了是否告知其真相而烦恼。她在爱情中徘徊,由于自己的不诚实而痛苦,她在安琪儿面前完全丧失了自我,甘愿作为奴隶呆在安琪儿身边,决定与安琪儿结婚之后,她完全抛弃了自己的思想,成为安琪儿的附属品,因此一旦安琪儿抛弃了她,她就完全崩溃了,在与安琪儿的婚礼中,她连那仅有的自尊都丢了。她可以原谅安琪儿在伦敦那四十八小时的淫乱生活,却不能对自己被强奸的事情释怀,面对安琪儿的遗弃,她至始至终都在自己身上寻找过错。并且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安琪儿回来接她的幻想上。

与简爱相比,苔丝的爱情畸形是可悲的,简爱和罗切斯特深爱着真实的彼此。罗切斯特认为简“她并不漂亮,正如我并不英俊”简也清楚地认识到罗切斯特先生“既不高大,也不优美”。他们二人的爱情更多的是建立在心灵的契合的基础上,这样的爱情才能深入骨髓,才能经历考验。苔丝和安琪儿爱着的则是理想化中被美化的彼此,在苔丝眼中“他便是一切的善,凡是一个导师,一个哲人和一个亲人应该知道的一切他都知道。他身体轮廓的每一根线条在她眼里都是男性美的极品。她的灵魂是圣者的灵魂。她的智慧是先知的智慧,他爱上他,那便成了她的智慧。这种爱情维持了她的尊严,使她恍如〔2〕P212戴上了王冠。”。而安琪儿对苔丝的爱情亦是如此,他认为苔丝“信仰质朴单纯,他跟祭奉灶神的处女一样纯真,容貌异常美丽”“她浑身上下都洋溢着诗意,她就是诗的 化身,如果我可以用这个词的话,她过得就是诗的生活。她那种生活舞文弄墨的诗人只

〔2〕P181能在纸上写写而已。而且我深信他是个白玉无瑕的基督徒。”苔丝和安琪儿的爱情是盲目,没有根基的,他们把对爱人的所有理想都强加到对方身上,以至于爱着的并不是真实中的彼此。对爱人过高的评价使苔丝丧失了自我,失去了判断力,在被遗弃后,她依旧看不清安琪儿性格背后的虚伪。她完全服从安琪儿,为了他不断轻贱自己,任由他对自己“招之则来,挥之即去!”而安琪儿得知被自己视为的“圣女”的苔丝早已失贞后,大呼“我的妻子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了”。前后强烈的落差使安琪儿无法清醒的来看待自己妻子的遭遇。而是无情的指责,最终弃她而去。不得不说苔丝的爱情是不健康的。不平等、不独立、不真实的爱情注定是不幸福的。在爱情中不同的态度,注定了她与简爱的爱情各自不同的结局。

(四)作家创作意识对二者命运的影响

《简爱》的作者生活在维多利亚鼎盛时期,此时正值共同意识形成时期。此时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出身贫穷却同样有着独立人格的作者,将简爱当做自己的化身,把女权主义的光辉付诸于简爱身上,塑造了一个独立、平等,依靠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女性形象。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写作意图,简爱总能绝处逢生,在绝望时总能转机,到最后走到幸福终点。《苔丝》的作者托马斯.哈代则维多利亚后期,此时农民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涌入农村,个体劳动力出现了生存危机。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逐渐侵入农村,共同意识迎来了崩溃期。生于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真正民主主义的、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直率地、真诚地、大胆而无情地揭示

〔3〕P3了他所目击的英国西南部开始受到侵袭的宗法制农村人民的悲剧性生活。”这个时期哈代的小说都是悲观的,但他的悲观又是入世的,积极地。正如评论家杰克逊所说 “他的悲观主义是战斗的悲观主义”。他通过苔丝这样一个纯洁女性的毁灭来揭示社会的种种弊端。展示英国农民阶层的毁灭。苔丝的悲剧正是当时整个农民阶层的悲剧。

作家不同的创作意图,是造成维多利亚时期两位主人公命运差距的最终原因。

结语

在命运长河中,简爱以其独立的人格,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在困苦环境中慢慢崛起。悲惨的经历人生不仅没有压垮她瘦弱的身体,反而促使她在逆境中崛起,她以其执著的信念及坚强的意志,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获得了一席之位,在爱情与事业中也都尽 得所愿。简爱这个名字也从此成为许多女性的追求与榜样。

当然,在我们在为简爱高歌时,苔丝的悲剧又不禁让我们黯然神伤。感叹命运的力量。苔丝单纯、美丽,却不够独立,教育的缺失让她深陷社会泥潭无法自拔,女性意识的薄弱使她永远卑微的活着。在资本主义经济逐渐腐蚀着人们大脑的社会中,没有强硬的独立认识与追求自我价值意识的苔丝注定是悲惨的。

对比苔丝和简爱的命运差距,我们可以得出肯定的一点,女性命运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但决定命运的,终究是女性本身的意识。如果没有唤醒作为人的独立自我认识,而是作为一个社会或男人的附属品,那么命运就一定会是悲惨的。

当今社会,社会体制社会氛围依然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女性在社会中依旧处在相对弱势的位置上。但是知识的普及给了我们很大的力量,对独立平等、自尊自信意识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比起简爱和苔丝,我们也有了更为宽容和更为自由的生存环境,然而就是在这样相对优渥的环境中,仍有很大部分的女性在追求幸福的途中迷失了,她们在不同地方不同地点不知不觉的重复着苔丝般悲剧的命运。

当代女性,在满心筹划幸福的同时,面对物质糜烂的金钱社会,怎样坚守住自己的那方天地,坚守住作为女性的基本意识,怎样为自己的幸福保驾护航,通过简爱和苔丝,但愿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文档管理去重下一篇:春节的小学生日记一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