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过程设计

2024-05-06

《再别康桥》教学过程设计(精选11篇)

篇1:《再别康桥》教学过程设计

《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对诗的意境是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的。他将自己对母校多年的感情浓缩在精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品味诗中创造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意美。

2、重点掌握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篇2:《再别康桥》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的】

1、体会诗中健康美好的感情。

2、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

【教学重点】

鉴赏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韵美。

【教学时数】

篇3:《再别康桥》教学过程设计

《再别康桥》是中国20世纪里一首出色的现代别离诗, 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返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 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那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

教师应该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实际, 采用适合诗歌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感情解读诗歌, 形成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美好情感。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一) 教学目标

1. 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

2. 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 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 了解徐志摩的创作风格, 咀嚼诗歌语言, 把握诗的意象, 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鼓励学生热爱美丽的自然, 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再别康桥》美在何处?

2.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 朗读过程

1. 提出问题

请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进行朗读, 要求放得开, 读得起来, 读出气氛, 初步感知诗歌。

(1) 这首诗美在何处?

(2)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点评朗读

明确: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它那如音乐般的轻盈、舒缓和悦耳, 更在于要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出来的如梦幻般的情调和柔婉的、淡淡的情思。

3. 情有“读”钟, “读”美康桥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来读, 要求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 问题探究

1. 诗歌美在何处

(1) 选择金柳这一种意象进行详细分析

为什么不说杨柳, 绿柳而要说金柳?既与夕阳相映 (落日熔金, 但是水里可能是金色的, 给柳树披金似乎没见到过) , 金又是最富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 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 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 还把柳树比作新娘, 连影子都是灿烂的, 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 由此可见, 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 教师小结

柳草本无情, 有情的是诗人, 当它们变为诗人笔下的形象时, 也就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好像高明的画家, 把康河岸上、水中的景色涂抹成一幅整体画卷, 从河畔的金柳, 软泥上的青苔, 河中的水草, 榆阴下的清泉, 到梦幻般的彩虹, 斑斓的星辉, 飘动的彩云, 不仅物象鲜明、色彩柔和, 而且由近及远, 层次分明, 相映成趣, 构成了一幅黄昏康河美景图。

2.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 诗的开始用了三个“轻轻的”, 仿佛母亲怕惊醒熟睡的婴孩一样, 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 那份依恋跃然纸上。因为眷恋, 所以当诗人即将离去时, 寻常的景物在诗人充满感情的目光中也变得不寻常起来。康桥水光潋滟, 美丽中浸着一层凄迷。

(2) 油油的水草是康河伸出的—只只小手, 像在欢迎, 又像在挽留;榆树下的清潭, 沉淀着往昔的康桥生活, 那些美好的日子像陈年老窖, 发出阵阵醇香……诗人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想要撑一只长篙, 划向康河深处放歌。然而梦毕竟是梦, 诗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把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压在心底, 悄悄地离开, 不惊醒这里的一花一草, 整个康桥世界都在为诗人的离去而沉默。

(3) 教师小结

徐志摩用他的诗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然而他的生命最终却真的像一片云一样飘逝了。“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他就这样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了, 这来去之间流露出多少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学子, 一个美轮美奂的异域学府, 谱写了一曲如歌如泣的乐曲。

诗歌的欣赏应该是多元化的,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 不应仅仅局限于一些概念化和经验化的解读, 在鉴赏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力求让学生从更深刻、更新颖的层面去阅读文本。

“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教学奉行的教学准则, 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 “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

基于以上的考虑, 在教学中最好辅以多媒体, 以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相关信息, 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打小就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很想有机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为它唯美的意境而陶醉。记得在一个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友人给了我一本《志摩的诗》。那个晚上我如获至宝,从此记住了一个用生命抒写爱、自由和美的诗人——徐志摩。

今天我将要和折射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我很想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诗人的一切告诉他们,我愿意和学生一起在这些缓缓流淌的诗句中寻找似曾相识的过往。但是我又清楚地知道,我不能将自己的内心体验灌输给学生,以代替他们每个人的感悟。也许寻找审美感受所获得的愉悦,更容易让他们融入康河的波光艳影中。

“诵读”是诗歌教学无可争议的最佳手段。《再别康桥》这堂课,我仍以诵读为教学的主线,通过初步诵读、品味赏析、情感诵读这样的步骤,再辅之以音乐渲染和剑桥的如画美景。使整体感官浸润在诗歌的优美意境中。在指导诵读和赏析要点的过程中,穿插介绍一些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诗歌往往有主旨隐逸、情感飘忽、意象朦胧和表达跳跃诸多特点,如果用太逻辑太条理的分析来代替用各自的心灵去生动感悟诗歌的整体美,最后得到的常常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性答案。所以我在准备这堂公开课时做了一个大胆设计,力图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将思想情感投入诗歌的意境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映照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个大胆设计就是。我放弃对这节课的各个步骤进行精心设计,放弃预先将课堂各个环节的进程置于我的掌控之中,放弃用我的一个个问题来牵引学生的思路。我将这节课主体部分的学习内容和顺序,交由学生来决定,我想看着他们如何去探索行走。具体做法是。先示范性的将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进行比较赏析,扣住“离别”这一主题,品味惆怅、沉醉和混合着淡淡忧伤的欢愉这样的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诗歌主体部分第二到第六节中的任何一节来自我赏析、诵读和评价。

诗歌教学离不开诵读,这是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的老师在学生初步感知甚至还谈不上感知课文阶段,就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同时进行诵读指导,效果并不理想。我以为,诗歌之美,既要“读”来展示,也要“品”来挖掘,有“美品”才有“美读”,能“美读”方显“美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选择了《再别康桥》的某一节后,我先让他们读一遍,从朗读的情况判断是否把握了诗歌的内涵,顺势引导他们分析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做相应的诵读指导,然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和情感再读。如果效果仍不理想,再进行诵读技巧方面的点拨,然后再读,基本就能声情并茂表达出诗歌的意蕴了。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否则便成了无的放矢,“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比如,诗歌第五节“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句是全诗的一个情感高潮,学生认为“放歌”一词应读得高亢嘹亮。我让几个学生读了读,他们都把音量放得很大,以为这样才能体现情感达到高潮。我认为用“高亢”的语调朗读“放歌”这个词,破坏了诗歌整体的静谧氛围。于是我范读了一次,采取的是“用气不上声”的方法,气息上去了,但是声音并不响亮,有悠远缠绵的意味。两相对比,学生马上品出了不同,觉得诗人正是为月夜下的宁静安详所陶醉,不可能放声高歌,后面不是还有一句“夏虫也为我沉默”吗?于是马上有学生领悟“这里是诗人在心中放歌”,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与赞扬。这样一品一读,学生理解就深刻多了。

因为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了学生,而且我有意收敛了自己作为老师的锋芒,学生们最大程度体会到了学习主人翁的快乐。我欣喜地看到有些不爱发言的学生也举起了手,而且说出了他们独特的想法。我高兴地听到了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又让我内心兴奋的理解和表述,比如“做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漂亮最亮丽的时刻”,比如“诗人只能安静地在心中放歌”比如“诗人在康河的最后一晚应该是异常孤独与落寞的”……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我仿佛看到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分明感受到自由的芬芳。回想那生机勃勃的教室,透过一阵阵个性张扬的读书声和一张张沉浸在快乐学习中的面孔,我仿佛看到冰雪消融万物生长的春天景象。

篇5:《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朗读

学情分析

揣摩诗歌意象,欣赏诗歌意境,领会诗中涌动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品味诗歌艺术上的“三美”。

2、培养提升学生鉴赏,评价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1928年夏天,伦敦,康桥。一个风度翩翩又带着倦容的年轻人,在夕阳的余辉中踽踽而行。晚风拂起身旁的柳条,也连绵不断的牵起他心中的愁绪。他是谁?为什么来到这里?......

今天,我们将一起踏上赏美的旅程,去探寻《再别康桥》--这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的魅力,去聆听徐志摩内心世界最纯粹的绝妙回响。

活动2【导入】朗读

深情美读,整体感知全诗:

背景简介-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朗诵。

活动3【讲授】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

1、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他一生留下4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

2、课文背景: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河以其独有的灵性滋润着徐志摩,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创造了一个充满性灵的诗人。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诵读中去感悟他的万千思绪。

诗歌鉴赏方法启示一:鉴赏诗歌我们要关注诗人及背景,联想当时现实。

(二)学生齐读全诗。

(三)教师纠正范读全诗,学生聆听,体会音节和旋律上的特点。

教师小结:诗歌音调和谐,旋律完整,(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它是尾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体现了音乐美

(四)学生观察诗节和诗行排列上的特点

教师补充:诗歌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字、七字(间有八字句),节的匀称,句的均齐,体现了错落有致、曲折回旋的建筑美。

(五)合作探究,品读鉴赏全诗:

(从诗歌的意象,意境作为切入点赏析这首诗歌)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从文章的眼睛推断,这首诗抒发的大致是什么情感?

生:离别之情。

师:提及离别大家马上会想到什么?

设想: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写离别的诗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比如说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么本文离别的是什么?

生: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而是康桥,他的母校。

二)如果你写告别母校你会怎么写?

设想:再见了嵩明一中,再见了老师,再见了崭新的教学大楼和宏伟的科技楼,再见了陪我三年的桌子凳子,再见了朱红的大门......再见了我每天黄昏坐在上面背英语单词的大石头。

明确: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云彩等自然景物转移,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同是离别诗,那么诗人送别的又是什么呢?

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自然景物。

三)这些意象、意境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诗人将意象写得越美,表达的对康桥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越浓)。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

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间,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为一体,因而造成了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体现了绘画美。

明确:联系诗歌标题分析,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抓住一个“别”字。因此,作者运用这些意象,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离别气氛;同时,再联系正文中“作别”“不带走”这样的词语分析,可以肯定,作者在这些意象中寄托了对康桥深深的依恋和惜别之情。(这个过程,正是把握这首诗的主旨的方法)

活动4【活动】感悟拓展

《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朗读课文,并结合《我所知道的康桥》(《语文读本》P118)和刚才介绍的相关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口头作文:以“徐志摩与康桥使我想到的”为话题写片断。

提示:《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

篇6:《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教学重点】

1.全诗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2.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新诗鉴赏方法。

【教学思路】

这是一首柔婉,舒缓的别离诗。我想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诗人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缠绵惜别之情。在意象、意境的把握上体味它的绘画美,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段(徐志摩康桥泛舟情景)。观看电视片段。

二、简介作者及康桥。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多媒体展示听老师介绍,看多媒体展示。

三、初读播放舒缓的音乐散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预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思考

讨论

发言

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

五、创作背景探究诗人为什么对康桥感情如此之深?

多媒体展示:

诗人曾于1910月~1922年8月游学伦敦剑桥大学。这一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9642;序文》中曾经自说: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常常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拨荡漾的康河里划船。此外,这里还珍藏着他刻骨铭心的恋情。讨论思考

六、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1.康桥的美丽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出来的?

预设:云彩,金柳,青荇,清潭,长篙,星辉。

2.关于意象

这些自然景物都很柔美。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恋情。而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景象就是意象。

3.将“金柳”比喻成“新娘”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好像美艳的“新娘”,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

分析其他意象。朗读诗歌

思考讨论

回答问题

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请你从音乐美的角度,欣赏这首诗。

预设: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课堂小结】

意象是鉴赏新诗的重要方法,诵读是诗歌欣赏的必要手段。诵读

背诵

交流学后体会初步掌握通过意象鉴赏新诗的方法。

【作业布置】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篇7:《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反复品读,把握诗歌抒情线索;

2、在品读中,欣赏诗歌意象;

3、体会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诵读诗歌,品味音乐美

(一)由学生介绍作者,并交代背景,老师加以补充:(《再别康桥》一诗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1920年,徐志摩来到英国留学,1922年学成回国,他在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吧》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唯有康桥美景可以排解枯燥、寂寞的海上航行生活,于是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二)理出诗歌中7节的结构关系:第1节为一部分;2、3、4节一部分;5、6一部分;最后一节为一部分

小节:作者作别云彩后,开始描写三个意象或景物:金柳、青荇、清泉,之后感情达到高潮,最后照应开头,悄悄离别康桥。

(三)通过诵读,感知作品的音乐美

首先,教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标出韵脚,同时老师进行指导,比如注意停顿、重音、前后句音量的变化等,之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遍,并男、女分别推出一名高手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一人怀着喜悦而安静的心情欣赏康桥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不忍离去的感情。

(四)品味首尾音乐美,连用三个“轻轻的”和“悄悄的”有什么特殊的效果?品味叠音词的艺术效果,换成“缓慢的”和“安静的”可不可以?

“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缓、徐舒,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一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轻柔的叹息般的韵律与依依别离情绪完美地统一地在一起。

板块二:品读诗歌,赏析意象

(一)2、3、4节是诗歌的第二部分,其中描写了三个意象,请同学分组讨论,找出最喜欢的一节,并根据自己理解,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三节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呢?

2、柳为什么是金色的,并引出“折柳送别”这一意象和古代有关柳的送别诗。

3、分析“青荇”这个意象,在古代有一个固定的意思,是爱情的象征,在《诗经》中说到“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体现作者对往事的一种追念。

4、分析“清泉”这一意象,老师加以补充:其中这里的“清泉”是指“拜伦潭”,拜伦是指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无限仰慕与追怀。然后集体朗读这三节

(二)在对各节的内容有所感知之后,请大家思考这三节可不可以互换顺序,为什么?

不可以,理由:

1、按照视觉欣赏顺序,就是应该先看到河岸的柳树,再看到河中的水草,之后看到榆荫下的清泉;

2、按照情感变化的顺序,可以从各节所使用的动词中看出来,首先是艳影在心头荡漾、之后作者感情更进一步,深切的投入其中,甘心化作康河的一条水草,在下一节中感情更加深入,使用“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中“揉碎、沉淀”两个词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分析完之后,再让学生朗诵,同时老师加以小节

板块三:品读章节,体会感情

第5、6以感情为切入点,感受意象中蕴含的感情

1、体会这两节在情感上有何变化

2、指出第六节是诗歌感情的高潮,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

3、进入探究性环节,指出对于这首诗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主要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而有的学者却认为这是一种甜蜜的告别,对此同学们怎么看?这个探究活动,通过辩论会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同学们加以辩论,发挥各自的观点

学生朗诵,教师小结

篇8:《再别康桥》的鉴赏教学

一.知人论世介绍诗歌背景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为了正确客观地理解文学作品, 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作者及时代背景的介绍, 能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感知, 并让人容易进入理解进而鉴赏作品。徐志摩 (1987-1931) , 新月派。中国新诗史上最为潇洒飘逸的一位诗人,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 始终未放弃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 这种追求集中体现在其诗作中他的诗清新秀丽, 想象丰富富于烂漫气质。《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著名诗作, 在其诸多诗篇中也最具代表性。他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波动的”, 可见康桥在作者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在作者眼中, 剑桥无疑就是这种爱、自由和美的化身, 他在三游剑桥之后, 怀着无限的爱意和眷恋之情写下了这篇动人的诗作。通过这样的介绍, 学生会对徐志摩的生平创作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反复诵读打好鉴赏基本功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反复诵读, 一方面能够增强对诗歌的认知, 解决生字、词、句, 增加知识储备, 为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从诵读声音的高低、快慢、急促、舒缓变化中, 直观感受作者情感的升沉起伏, 初步体会诗歌的节奏是如何随着作者感情变化而变化。诗歌是一种极为凝练的艺术, 寥寥数语就能表达一种很深厚的情感, 这就需要理解掌握诗歌的每一个字词。如诗中的“长篙”“漫溯”和“笙箫”。《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 诵读过程中会有明显的情感变化。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每行六七字, 相对平整, 正好对应作者相对沉静的感情, 没有多少起伏。紧接着作者心情开始高扬, 沉浸在康河的柔波里;最后“悄悄地我走了”作者的心情跌落到了极点, 不得不沉默的作别康河。另外, 诗的每节都押韵, 并逐节换韵, 尤其是第一节与第七节“轻轻地”“悄悄地”的反复运用, 使全诗极具回环往复的的音乐美, 读罢如有余音绕梁之感。这也反映出了作者对康河缠绵悱恻的惜别之情。

三.移情于诗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诗言志, 词言情。诗歌总是以表达作者某种感情为目的的, 作者在诗歌中所采用的各种艺术手法, 归根到底都是为情感表达服务的。体会、理解、鉴赏诗歌最为重要的就是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作者在第一节用了三个“轻轻地”表现了无限的温存, 甚至离去也不忍惊动康河的柔波。在二到六节中作者建构了多种色彩斑斓的意象, 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作者眼中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是美的化身, 柳树也是金色的, 甚至像伫立夕阳中的新娘, 以至于作者“甘心做一条水草”默默的躺在康河的柔波里。“青荇、水草、清泉、彩虹”等等, 情真意切, 真实感人, 无一不饱含了他对康河的深情和爱恋, 无一不饱含了他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这些意象经过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 组合成了一个优美的意境, 仿佛康河就是流淌在天堂里的一条河, 让人心神向往。最后一节, 作者“悄悄”的如夏虫一样沉默的满怀深情的离去了。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储备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学生情感, 引导学生驰骋想象, 想象自己置于作者同样的情境之中, 体会作者在那种特定的情境中所生发出来的情感, 与作者的情感变化一同起起伏伏, 进而达到情感共鸣。

四.讲解艺术手法领会诗歌玄妙

篇9:寻梦:《再别康桥》的教学灵魂

《再别康桥》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广受师生喜欢的篇目,许多教师只把眼光放在内容层面的“告别”主题和形式层面的“三美”理论上。许多研究从“惜别启发他灵性和智慧的康桥”、“惜别过去在康桥的美好时光”、“惜别那段和林徽因刻骨铭心的爱情”、“惜别他追求自由和美的理想”、“惜别他的西洋梦”等方面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是解读的视角也还是停留在“离别”的视角上,教学就容易陷入到千篇一律的套路中。虽然《再别康桥》的诗名包含“别”的内容指向,离愁别绪也是诗的内容之一,但是没有抓住文本独特的魅力。“梦的特质”是此诗与其他离别诗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其惆怅而又凄美的寻梦历程凝聚在有限的时间(某个晚上)和有限的空间(康桥)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回味的空间。因此对梦境特点的把握和寻梦历程的体味应该成为此篇课文的教学灵魂。虽然也有部分老师看到了诗中“寻梦”的内容,但是仅限于分析“撑一支长篙”的那节诗,却没认识到梦境特质是从头到尾弥散在整首诗中的。

教师文本阅读视角的单一化,导致了教学内容僵化和教学组织程式化,使诸多教学案例出现了“重复”的现象:在课堂的开始阶段介绍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然后直接或者间接地引导学生分别从语音、意象画面、诗歌结构来分别印证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利用文学理论来关照语文教学是新课改呈现的特点之一,但问题是用印证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处理教学,未免有“按图索骥”之感,同时也局限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符合“三美”理论的诗歌很多,那《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独特性在哪里?文本解读分析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决定了语文教师对教学重心的把握。充满梦幻特质的意象与意境、人生的寻梦才是《再别康桥》最为独特的地方,所以对“寻梦”的品味和体验应该是这首诗的教学灵魂。下面我就从“梦的特质”的角度来解读此诗的文本个性。

一、康桥:源自人生经历的梦的缘起

徐志摩为什么再次回到康桥呢?是为了追寻美丽的昨日之梦、理想之梦,治疗心灵的创伤。当时徐志摩的人生遇到了诸多的不如意:首先是事业上的不如意。由于思想观念差异和年轻气盛等因素,他在文学争论中得罪了郭沫若等人,受到了创造社的攻击,以他为主导的新月社的发展也步履艰难。其次是与陆小曼的感情出现危机。他和张幼仪离婚是顶着很大的道德和社会舆论压力的,所以对与陆小曼的婚姻抱有很大的期望值,但是两人的隔膜在加深,“最让徐志摩伤感的,或许是这样的事:他写的诗,小曼基本上不看,更别说给个好字了。”①在徐志摩看来,陆小曼并不能成为他文学创作上的支持者和倾吐心声的对象,另一方面从陆小曼的感受来看,“志摩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憧憬的爱,是虚无缥缈的爱,最好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一旦与心爱的女友结了婚,幻想泯灭了,热情没有了,生活便成了白开水,淡而无味。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鸦片,管头管脚,我过不了这拘束的生活。”②她觉得徐志摩对她的爱变得淡了,也不愿意受到管束,其异常奢侈的生活也让徐志摩不堪重负,两个人的心渐行渐远,共同话语变得越来越少。再加上陆小曼和翁瑞午关系有不检点的地方,《福尔摩斯小报》刊出一篇《伍大姐按摩得腻友》造成绯闻,给徐志摩带来了伤害。“家事,是那样的不可对外人言道;国事,又是这样的只能郁积于心中。情绪实在是太坏了,便萌生了到国外走走的念头。”③胡适在1928年6月5日的日记里也提到“志摩殊可怜,我很赞成他这回与文伯去外国,吸点新鲜空气,得点新材料,也许换个新方向”。理想和美好愿景在国内四处碰壁,国家的多难、事业和生活的不如意让徐志摩产生了出国寻梦的念头。

人在遇到挫折和身心疲惫之时是容易怀旧的。六年前康桥给予徐志摩一生中最为精彩和惬意的人生经历,圆了他色彩斑斓的梦,于是康桥成了他怀旧的对象。六年后他来到康桥想重温旧梦,让受伤的心灵得到安慰,让疲倦的心灵得到憩息。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物是人非,他就像是一位过客来寻找一帘幽梦。圆梦与寻梦,康桥成了徐志摩一生的梦。

二、金柳:传统意象文化内涵的改变体现出梦幻特色

人在生活中的认知受到自身知识积累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观察和认识事物多是理性的,而梦是以非理性为主要特征的。诗人对柳意象的体验是非理性的,更符合梦境的特征。柳意象在传统文人的文化意识里面是和“折柳相送”的离愁别绪有关的,包含着哀伤的心理体验。但是康河边的柳在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作者眼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夕阳的红光给柳树抹上一层金色,给柔美的画面涂上了暖色调。出嫁时的新娘不但突出美丽鲜艳的特色,也象征着女性出嫁时洋溢于心中的托付终身的归属感。新娘的艳影投射在康河里,认为康河是值得托付终身的,“波光里的艳影”隐喻梦中实现美好愿望的途径。作者一改柳树蕴含的让人哀怨的情感体验,赋予它幸福感和甜蜜感,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视域。可以说“金柳”既是即将成为别人的新娘的林徽因的化身,也是作者追寻美好事物在梦境中的反映,是幸福爱情在他心里的投影。尽管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带有忧伤的,但是“金柳”在这里却充满了温馨,“柳”意象文化内涵的转变体现着梦境的非理性层面,充满了梦幻感。

三、青荇:梦的文化特质

水草是江南水乡的意象,具有典型的江南知识分子的文化特质,承载着徐志摩的梦幻。青荇在水里招摇,似乎等待特定的人来采摘,其实是作者充满着爱的心在摇曳、在动情,增添了梦的动感。青荇热情地招摇欢迎“我”,其实是反衬我对康桥的眷恋,只有它还理解和挽留“我”,只有它还器重“我”、爱戴“我”,让孤独的心得到安慰。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说明我不是梦的游历者,而是想要化为梦境中的一部分。“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青荇是淑女采摘的对象,我想化为青荇这样的一棵水草,是希望和前来采摘的淑女相见吗?对爱情梦幻般的憧憬,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水草和水的接触隐喻爱情得以实现的状态。有的研究者曾细致地考证了诗中所写的水草是菰草而不是青荇,难道是徐志摩的描写错了吗?是否是菰草,那是科学观察问题,而意象的选择是一个文学观察的结果。意象是客观景物在作者主观心灵世界的投射,所以意象和客观物象存在着一定的变形,这种变形与作者的主观感觉和文化内蕴相关,所以不能用科学观察来否定文学观察的价值。

“甘心做一条水草”和前文中“波光里的艳影”是有照应关系的,在情感表达上有延续性,有这样的隐喻:自己虽然得不到即将成为别人新娘的林徽因,但是她的艳影倒映在河波里,我成为一条水草也就能够跟她的倒影“千古相随”啦!

四、星辉:寻梦的短暂实现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诗经·蒹葭》对伊人的追寻,追寻理想之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验,甚至有人把这称为“过程美学”。《蒹葭》中弥漫的飘忽不定的朦胧美也增添了“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梦幻感。梦为什么在青草更青处?又增添了梦境的神秘感。最终寻觅到了什么?满载一船星辉。夜空、星星、船、寻梦人、水草、河水都笼罩在星光中,描绘了水天相接的画面,只有梦才能消除空间的阻隔,因此诗中弥漫着浓浓的梦幻氛围。星辉就是这梦的灵魂,“满载”写出寻梦的收获是沉甸甸的。“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蕴有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是长时间压抑的情绪的释放。爱情的失败、婚姻的不如意、事业的艰难,多么想回到精神故乡的康桥抚慰受伤困倦的心灵呀。

星辉是徐志摩追求自由、美和爱的象征,是他理想的人生状态。这梦里,只有他一个人在寻找、一个人在探索,这样的“单独”让他的精神和理想有了一种孤独感。这一船星辉照亮了载他的船,却照亮不了他的整个人生,所以星辉只是梦的暂得,而不是永恒。

五、别离的笙箫:梦的幻灭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寻梦的高潮,是寻梦暂得的喜悦,但是后面紧接着说“但是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大声庆贺自己梦的实现?是担心“放歌”会打破当前的梦境,会让梦得而复失了。笙箫作为一种乐器,演奏音乐是其存在的价值,它的旋律哀婉凄清,切合惜别之情景。本应该奏响离别之音的笙箫却是以“无声”的状态出现的,这异常情况反映出笙箫的功能性价值被消解,这遵循的不是认知的逻辑,而是情感的逻辑,暗示着梦的破灭。应该热闹的夏虫却沉默,应该奏响的笙箫却是“悄悄”,只有在梦中才会有“演奏却无声”的感觉。

最后,“不带走一片云彩”表露了洒脱的心胸,也是把自己从梦境中“无痕”地轻拉出来,让梦依然寂静,让梦得到保存,让梦因没人破坏而实现存在的永恒。正因为“我”有“不带走”、“不占有”的心态,梦才会在“我”心中永久地存在,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得到留守。整首诗以梦为核心组成了这样的结构:梦的追寻——梦的暂得——梦的幻灭——梦的留守。

梦境是轻轻的、悄悄的,所以“我”是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梦境是美好的,梦幻中的金柳成了新娘,反映渴望甜美爱情的内心世界;梦境是朦胧的,康桥所有的一切都轻柔地笼在一片星辉之中。在进行《再别康桥》的教学时,我们不仅可以关注蕴于诗中的离愁别绪和“三美”理论,更要关注融在整首诗中的梦幻特质,将学生一起带入优美而又略带哀伤苦涩的寻梦旅程。

参考文献

①②③韩石山:《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203页、205页。

篇10:《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

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在这个环节中介绍诗人:(略)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抒情诗。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很重要。它是一个“切入点”。阅读教学非常那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也有人叫做“导入”,但我以为二者有区别。“切入点”是对课文而言的,是为了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而寻找的突破口,属于阅读教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对课堂而言,是为了把学生从课前的无序状态引入课内的有序状态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属于阅读教学外部组成部分。提出“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诗歌意象的问题。高一的学生可能不会顺利的回答出“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这不要紧。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的第二小节,抓住“金柳”这个词,让学生充分品味。“金柳”是这一小节表现的对象,诗人为何如此表现它?我们来推测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东西在里面?是的。诗人写“金柳”是“新娘”。作为同学们,可能感觉到奇怪,由“金柳”怎么会想到“新娘”呢?是不是与诗人的生活有关系?会不会与诗人的感情有关系?有可能。谁能说说诗人与剑桥大学有什么关系?简要介绍诗人的生活历史。由此学生明白了,原来由“金柳”联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不仅这个如此,其他很多作品,诗人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诗人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下面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诗人写入作品的包含了诗人感情因素的形象。理解“意象”必然伴随着联想与想象。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读者才能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接下来,诗人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要想——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为联想,就适合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同学们“荡漾”过吗?如果你荡漾过,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诗人用词之妙。哪位同学荡漾过?不妨说说。好了,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整的朗诵这一小节。

四、进入第三小节诗人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这个问题更深入了,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理解诗歌,进入到诗人精神世界,进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灵活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感觉,相机引导在此非常重要。先朗读,后回答。诗人的感情有变化,是进一步了,感情更强烈了,从“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以看出这种变化。“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早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说着别人永远听不懂的话,诉说彼此之间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水草这一节着意表现“意象”。是在“柔波”里呀!在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我想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同学们读“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同学们说一说,就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老是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呀!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同学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变化了么?感受到了,那就好,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定要大声读么?使劲喊,行么?不行。怎么办?“使劲轻读”?好,使上劲,换得轻轻地读。

五、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小节

读得不错。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老是觉得写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诗人写错了。是不是?这个地方很多老师容易疏忽,这么一问,就问出趣味来了。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诗人的梦。“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噢,明白了,原来彩虹就是诗人的梦呀!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变成现实。正是因为没有变成现实,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读这样的句子,体会到了诗人的什么?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移情”。景随情迁,以情入景,以我观物,则物皆我之所色。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诗人唯恐读者把那一泉清泉只是当做普通的泉水,看不出它的特殊之处,所以才用这样的写法来提醒读者。在诗人眼里,这的确不是一般的泉水,那里有诗人的“梦”。诗人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诗人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追慕的女子林微音,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是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的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

六、一提到梦,人们常常回忆起往昔的生活,特别是那些铭刻心头的往事。

诗人也是这样,提到“梦”,他就好像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刻,让他难以自持。于是他就去寻找那昔日的梦。昔日的梦究竟是怎样的美好呢?诗人告诉我们了么?

“撑一直长篙”。你知道什么是长篙么?噢,在《社戏》里学过,多美好呀!你们撑过船么?撑过,感觉如何?美极了。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船上只有两个人,划呀划呀,往远处划,为什么?那儿人少呀。来到幽静的地方,心里高兴,那就唱吧:放开喉咙,尽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想我们眨眼睛。美不美?太美了。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诗歌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联系上一节,我们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诗人那个美好的“梦”。荡漾在诗人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和景。那么,这一小节如何朗读?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谁有过“放歌”的经历,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可以张开双臂,仰起头,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读法也可以变成“放——歌——”

七、诗人沉浸在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不对。诗人很快就醒来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种什么滋味?遗憾。既然不能放歌,只好怎么办?“悄悄”地离开。“悄悄”就是我的“笙箫”,憋在心里,此时无声胜有声。夏虫了解我的心,也不叫了。我“沉默”,整个康桥都“沉默”。我的那份感情呀,还是藏在心底吧,就让我一个人知道。从诗歌情感的发展脉络看,这就是从高潮一下子滑落下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波折。那么,朗读的时候也要有所体现

八、为了突出“沉默”的特点,诗人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怎么写的?

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诗人就这样走了,我们仿佛看到一个轻手轻脚走来,又轻手轻脚离开的身影。在他的内心深处,藏着无限的留恋。

九、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

十、拓展。

徐志摩是中国现在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建立了功劳。他赞同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诗歌理论,认为诗歌要有韵律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他的诗集有《志摩的诗》《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他的诗广为流传,人们张口就可以朗诵,据说,1928年11月,也就是诗人再别康桥后,就去了印度,拜见了他朝思暮想的大文豪泰戈尔。泰戈尔当众朗诵了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着甜蜜的忧愁。”写的多好啊!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徐志摩的诗选来读一读。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928.11.6 中国海上

《再别康桥》教案设计

(本教案根据特级教师程翔老师的教学思路整理而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诗人。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1.抒情诗。

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诗人的情感有关系?

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诗人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来,诗人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四、进入第三小节,诗人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

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4、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五、通过指导朗读进入第四小节,诗人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跳跃,这里的“虹”原来是“彩虹似的梦”。

2、诗人的“彩虹似的梦”实现了吗?没有,被“揉碎”了。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梦被揉碎了,情感怎么样?引导学生体验诗人此时的伤感。

3、请一位同学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揉碎”的伤感和“彩虹似的梦”的无奈。

六、诗人的“梦”让他重回昔日在康桥读书的梦,这昔日的梦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吗?进入第五小节。

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撑着长篙的感觉,向前,向更深处漫溯,忘记了时间,撑到星辉斑斓的时候,于是在那里放歌。多么自由自在啊!多么美好啊!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与美”。

2、请一位学生朗读,指导其读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七、朗读第七小节,诗人的情感变化了吗?为什么?诗人写了什么意象?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词是什么?这些意象让你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1、诗人不能停留在昔日的梦,因为要离别了。诗人写了“笙箫”,修饰词是“别离的”,诗人此时是忧愁的。

2、诗人写了“夏虫”,修饰词是“沉默”,为何诗人要沉默?

首先,夏虫也不堪离别的愁绪,故“沉默”了,不再“欢叫”了。其次,诗人希望离别的方式是静悄悄的,恰如诗人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的。

3、那诗人为何在开头和结尾采取同样的形式呢?有何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特殊形式,回环往复会使诗歌有音乐美,感情浓厚。

篇11:《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再别康桥》是语文版初中教材九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的第6课。这首诗是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的代表作。他的诗歌意境优美、语言华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徐志摩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

这首诗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写成的,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一定要在了解诗人的特殊经历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要帮助学生了解诗人的经历和诗歌写作的背景。1918年到1928年,徐志摩三次旅欧,在剑桥大学学习两年,康桥的一切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此期间,他结识并倾心爱上了活泼美丽的才女林徽因,两人曾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有情人最终却没能走到一起,林徽因回国后和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订了婚。这段没有结局的恋情让徐志摩刻骨铭心。1928年,作者重到英国,再度回到母校,昔日的美景依旧,然而物是人非,怎不让他思绪万端?在归国途中的海轮上,作者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情怀喷泻而出,吟成了这首美轮美奂的离别诗作——《再别康桥》。由于这首诗主要是表现诗人轻柔缠绵、窈眇多眷的情感,成人化的感情特点比较突出,因此,初中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恐怕正因为这个原因,这首诗主要被编排在高中年级而极少出现在初中年级教材上吧!

二、教学设想

(一)整体教学构想。

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的妙构佳作,《再别康桥》以其丰美华赡的语言,精致奇巧的构架,往复回环的旋律,以及丰富窈眇的情感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由于此诗一改常见别离诗多以人为情感抒发对象的常规,而是将诗人窈眇多眷的情感藉精丽华美的自然意象加以寄托,诗人多藉“乐景”写离愁,因而言近旨远、意显情沉。加上中学生缺乏对离愁与爱情的情感体验,所以,学生不论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诗人情感的体验上多有困难。苏轼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曾国藩也说,学习古诗文“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因此,我认为,对该诗的教学应立足于一个“读”字。以老师的深情范读引领学生进入美妙的诗歌诵读境界,让他们不知不觉涵泳其中。这首诗的艺术美,表现是多方面的: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具有闻一多先生所说的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而对这些诗歌之美,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去感悟、体味、赏析,不可作过多理性的分析。学习这首诗,我着重以“情”字贯穿教学始终,借助情境和氛围的创设,引领学生不自觉中步入诗歌的意境,通过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其情绪变化,进而欣赏诗歌的语言之美。努力做到既重诗歌情感的整体感悟,又有对文本的语言形式的赏析。

教学大纲建议要用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然而语文版教材已经在七八年级中安排了部分现代诗的学习内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现代诗歌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加上初中阶段对现代诗的学习侧重于对诗歌整体情感的体悟和玩味,重在“诵读”而非“分析”,有鉴于此,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本首诗的教学。

(二)关于教法与学法。

本着以学为主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大胆理解、主动质疑,既重视学生对诗作的整体感悟,也关注对诗歌细节的局部探究。“诗无达诂”,太多技术层面的阐释反而往往会破坏对诗歌本真情感的颖悟和玩味。有鉴于此,在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将以“诵读法”和“谈话法”为主,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促进手段,摒弃教师过多的讲解,侧重于学生在诵读中的自主感悟与探究;同时,在师生谈话交流中实现课堂生成,真正使“教学技法”的应用让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从教学技术手段上来说,我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通过精美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再适时地加上教师充满诗意的讲解和引领,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真正的“诗”的学习氛围,在一个最佳的学习的“场”中展开师生、生生间的知识和情感交流。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秀美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之情和复杂的内心情感。

(2)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品味。

(3)品味诗歌语言,体会其语言之美、韵律之美乃至结构之美。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 我的开课导语是这样的: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曾说过:现代诗人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也说过: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自古文人往往相轻,他们何以如此推崇徐志摩呢?徐志摩究竟取得了怎样的诗歌成就?“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再别康桥》牵动了无数文人学者的情思,其实,正是这首《再别康桥》给徐志摩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使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那么,康桥到底有多么美?这首诗又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走近康桥。由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比较复杂,诗歌的情感又比较惝恍迷离,所以在学生正式步入诗歌前,教师对诗歌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就显得相当重要,既可以尽快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诗歌学习储备,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迅速拉近学生和诗歌以及诗人的时空和心灵距离,让学生立刻投入良好的诗歌欣赏的氛围中。因此,接下来,在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照片和康桥风光照片,并同时配肖邦的《小夜曲》之后,在学生惊叹于康桥美丽风光的同时,老师可用以下问题适时与学生简单交流:同学们,康桥美吗?然后老师可以在此处以抒情性的语言总结: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啊!难怪徐志摩会说:“我敢说,康河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尽管在康桥只度过了短短的两年时光,但是美丽的康桥已经成为了徐志摩短暂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康桥已然成为了徐志摩的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

接下来,多媒体展示“难忘的1928年”:康桥照片——康桥情愫;林徽音照片——徽音情愫。教师进一步作如下背景介绍:在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中,有一年对他来说是最难忘怀的,那就是1928年。这一年,徐志摩再度回到英国,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康桥,短暂的停留后又不得不再度离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归来,物事人非。同时,这一年他曾痴恋的才女林徽因订婚,这段没有结局的恋情让他刻骨铭心,然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如今,故地重游,却已事过境迁,人面不知何处,康河依旧东流。站在康桥上,漫步康河边,往事历历如在眼前,徐志摩的心中会涌上一股怎样的感情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诗中,去触摸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吧!通过以上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探究兴趣和欲望,然后教师可顺势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渴望通过学习获得哪些收获,设疑激趣,引入本课学习。

(二)初读感悟,学会朗读

在简单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自己的初读感受。通过学生互相点评,逐渐认定朗读应把握的基本方法,教师可适时指导学生朗读本诗的节奏应以“三拍”为主,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让学生体会如何读出诗人的感情。然后教师配乐朗诵,用老师的诵读感染学生,进一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从而使学生对诗歌感情有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掌握朗读的方法。

(三)品味语言,读出问题

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诵读,反复深入朗读诗歌,把朗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找到的疑惑,收获的感悟提出来,与他人共享。在师生交流中促进课堂生成,完成对诗歌的赏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指点学生做好诗歌赏析的批注,并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解决赏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师生交流过程中,为更深刻地理解诗人情感,体会诗歌的语言之美,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入手,通过体会诗中丰富多彩、寄意颇深的诸多意象的形式之美、韵律之美,进而深入体会诗人的情绪变化,窥探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把握机会,促进课堂动态生成,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断向更深层的理性认识延伸。例如,为了更深刻地感悟诗人的情感,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1、柳树是绿色的,但诗的第二节中为何要用“金柳”这样的词语?

2、诗的第三节中为何用“招摇”一词而不用“摇动”或“摇荡”?

3、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中为何要反复使用“轻轻的”“悄悄的”这样的叠字?两个词能否调换?当然,如果能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与诗人的其它诗作(例如<沙扬娜拉><偶然>等)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和了解徐志摩的诗歌特点就更好了。当然,这要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情况而定。

(四)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要求学生读出作者、读出自我。即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美读”诗歌,读出诗人想要表现的情感,读出自己对诗歌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读的方式可以是个人读、同桌或小组互相赏读。最后,教师激情作结,师生再次配乐朗读诗歌结束学习。这样就完成了对诗歌的学习“由读入手,精读品味其妙,在读中回味”的过程。

最后,我的结课语是这样设计的:是啊,徐志摩用他的诗情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然而他的生命最终却真的像一片云一样飘逝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他就这样轻轻的来又悄悄地走了,这来去之间流露出多少对康桥深深的依恋。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学子,一个美轮美奂的异域学府,谱写了一曲如诉如歌的行板;一个浪漫多情的才子,一个活泼美丽的才女,演绎了一段没有结局的爱情绝唱。造化弄人,命运无常。徐志摩是不幸的,然而他又是幸运的,英年早逝的他却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美妙绝伦的诗章,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天空中也永远多了一簇耀眼的星光!最后,让我们在《爱的礼赞》的音乐声中共同缅怀这位天才诗人吧!

上一篇:一个人的电影作文1500字下一篇:积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