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史教学大纲

2024-05-24

英美文学史教学大纲(精选8篇)

篇1:英美文学史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 3.总课时: 4.总学分: 5.开课时间: 6.适用专业:英语

7.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8.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由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英美文学发展史及代表作家的简要介绍。从英美两国历史、语言、文化发展的角度,简要介绍英美两国文学各个历史断代的主要历史背景,文学文化思潮,文学流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

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历史过程是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文学理论从归纳、推绎和描述走向指导是理论发展的基本要求。张汉熙编著的《英国文学简史》及张颖编著的《美国文学简史》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作了较为客观的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和总结,清晰明白地理清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使用此教材,有利于以上课程教学性质和目的的达成。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英美文学史》课程是

年级《

》课程的延续,因而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

》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系统地传授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基础语言知识,指导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技能,为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英美文学史》是高年级学生综合技能向高层次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它通过对英美两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名家、名著的介绍,让学生清晰的了解两国文学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英美文学史》课程与同期开设的高级阅读、翻译和写作等课程形成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 1.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美两国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学思潮及流派的特点,熟知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并对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及文化和社会背景有较深刻的理解;并鼓励学生通过对经典原著的文本细读,进一步提高语言水平、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促进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加深对文学本质的把握与认知,拓展西方文学及文化的知识面,同时提高人文学习的思辨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要求:

(1)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学会查找有关参考书,会自己动手写注释、做笔记。(2)培养分析、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对两国文学史上重要文学流派、名家、名著有清晰的了解。(4)了解两国文学演变的基本规律。

(5)通过课程,大致了解不同时期英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

3.教学方法:

文学史是一门涵盖面广,知识含量大,跨学科的课程。教师课前应仔细研读教材的每一章节;课堂上应强调历史背景与时期创作的结合,使其相得益彰。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深化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合理合时地进行。老师的讲解要精练准确,学生要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并参与教师所要求的课堂讨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后对相关文学原著进行阅读和相应的课程小论文的写作。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介绍和分析英美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流派中的名家、名著,将文学史料和文学理论有机结合,理清并描述英美文学演变的过程,探讨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逐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英美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作家写作特点,掌握重要文学术语;并借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其人文素质。

2.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评述能力,能了解英美两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名家、名著,能对各个时期的名著进行简单的分析、鉴赏和评论。

六、课外作业

1)教材后的练习题 2)教师指定阅读材料

3)视每单元内容所定分配作业,如收集同义词、收集课文相关知识、角色模拟等。

4)预习作业:

a.Pre-reading questions学生熟悉文章涉及的话题、内容,为更好地学习文章做好准备。

b.Dictionary work 安排学生自己先做好词汇工作,为教师课堂讲解做准备。c.Library work 让学生从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寻找相关的知识,以便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并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七、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结课考核三部分。具体考核方式及分值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形式为出勤、课堂提问、检查课堂笔记、作业等方式)

阶段考核:占总成绩的40%(形式为写作、闭卷考试、情景表演)结课考核:占总成绩的40%(形式为开卷笔试)

八、参考书目

1.《英语修辞格详论》 李鑫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2.《英国文学简史》

刘炳善 长江大学出版社

3.《美国文学简史》张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篇2:英美文学史教学大纲

英美文学教学与生态意识的培养-兼论英美文学教学中生态批评的引入

要在文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欣赏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同时兼顾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和提高人文素质,就不能只停留在解释字句和介绍权威的阐释上.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视角和切入点,恰当地引入能启发学生思考,训练思维,引导学生在文学欣赏和批评之余,适当地跳出文本,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不失为文学教学的有益尝试.

作 者:罗灿 LUO Can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89;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0083刊 名:语文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年,卷(期):“”(6)分类号:H319.3关键词:文学教学 生态批评

篇3: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英美文学是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 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 文学流派众多, 作家的风格纷繁多样, 以及不同时期的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 这门课一直是门难教难学的课程。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经济全球化的渗透与发展, 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各个领域与世界接轨带来的压力, 正在高校的学子们为了在即将开始的人生中一展雄姿, 眼界放得更宽, 胆略变得更大, 英语是他们必然要攻克的堡垒, 然而他们所瞄准的英语已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研读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18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或者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原著上了。

二、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 学者们关注英语本科生文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角度有别, 但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问题一: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当前从事英语文学教学的一大障碍就是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殷企平教授在最近一次题为“文学教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的发言中指出, 文学课有面临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危险。文学有可能成为一件“饰物”。殷教授的担心不是空谷来风, 相当数量的老师撰文主张利用文学课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像《英美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 《英语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 《文学教学课对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等。

文学作品是表层文本与深层文本之间的并存与互动, 文学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区别不是“正式”与“非正式”, 也不是“优雅”与“通俗”。读文学作品不能只关注其中的语言, 而是要读出表层文本中的语言与深层文本中主题的关联。这种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索绪尔的所指与能指的对应关系, 而是文本在一个动态的“能指链”上滑动的过程。在索绪尔那里, 能指与所指是一张纸的两面, 是静态的共存关系。

问题二:读而不批的现象。文学教学的目的第一步是让学生阅读原作, 第二步是让学生产生相应的阅读反应。但如果将文学内容作为语言教学的素材, 文学课就会在“阅读欣赏”的招牌下, 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只进行文学阅读而没有相应的批评活动。而批评行为恰恰是人类更高一级的智力行为, 首先表现为记录我们阅读作品时的直接反应, 但遗憾的是, 在上个世纪90年代, 国家教委对英语毕业生的统计中显示“14%的人表示如果重回大学学习将选择文学课;46%的人认为文学课应当成为选修课”, 其中又仅有“6%的人认为毕业论文应侧重文学内容”。这些数据显示出文学教学只会与6%的学生的阅读反应有联系。

三、改进英美文学教学的对策

基于以上谈到的英美文学课的种种特点以及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 “teacher-centered”教学法也毫无例外地主宰了英美文学课堂。在这种课堂上, 教师是演讲者, 他作为知识的源泉, 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源源不断地灌入到学生头脑中去。不可否认, 教师讲解是传输知识的一种方式, 但是就文学课来说, 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 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 还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 文学知识的吸收更有赖于接受者的参与、交流和体验。

摘要:在全世界都在提倡人文教育的今天, 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愈加突出起来, 本文着重分析了该课程的现状和定位, 探讨了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定位,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黄源深.思辨缺席[J].1998, (7) .

[3]杨自伍.英国文化选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篇4:英美文学教学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毋庸置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国家经济建设、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外语人才。据统计,目前中国各层次的外语在学人数已近5000万人。虽然中国外语教育成果显著、外语学习人员数量巨大,但是另一方面,外语教学中偏重语言知识传授、轻语言交际能力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

目前,大学英语的教材大多都是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四级考试的要求进行编写,绝大多数词汇都在四级考试要求的范围之内。但是,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却不那么乐观。拿写作来说,让学生写一篇120字左右的有关校园生活的短文难不倒他们,因为频繁的练习已经让他们开始麻木,写出的文章也是千人一面。因此,学习英语,绝不仅仅是学习英语课本,要想学好英语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欣赏英美文学名著,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体会英语语言的优美,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西方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达到陶冶情操、完美人格的素质教育目的,可谓一举几得。遗憾的是,国内大多数高校没有面向学生开设英美文学课程,有的也仅仅是几门简单的电影欣赏和英美文学介绍这样的选修课,或者给学生列出文学作品的书目,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因为缺乏指导,理解得不够深刻,因此很难起到文学教学应有的效果,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太大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主宰整个教学活动进程;学生则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此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无法实现培养综合型人才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已经由过去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变为课堂上的控制者、评判者、组织者、参与者和知识的来源者。要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教师要与时俱进,转换自己的传统角色,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文学即人学,因此,文学课也应该有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参加评论。衡量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应以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和能否提高学生素质为标准。

(二)学生本身的观念问题

1.学习英语就是应付考试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中学时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考上大学,许多在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因此,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模式也和高中基本一样:背单词,读课文,做练习。结果是考试结束后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英语书或束之高阁或当废纸卖掉。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背下的单词、句型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忘记。因此,很多学生把英语学习当成了一项任务去完成。

2.学习英美文学和自己无关

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学深奥的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英美文学课很难进入他们的视野。

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确定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1]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开设英美文学选修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体会英语语言的优美,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西方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达到陶冶情操、完美人格的素质教育目的,可谓一举几得。

1.英美文学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交流的主要手段。优秀的文学作品词汇丰富,语言表达精炼、准确,表达方式灵活,情感色彩浓郁,对学生扩大词汇量、学好语法、加强修辞训练及提高语言运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学又是艺术的语言,是语言大师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它具有形象生动、凝练精美、典雅深邃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最好的语言材料;文学语言也具有生活语言的特征,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朴实自然、通俗易懂、易为学生阅读和吸收的特点。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英语的“菁华”,英语语言的发展离不开莎士比亚的戏剧、华兹华斯的诗歌、狄更斯的小说和许许多多的英美文学作品。

2.学习英美文学可以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深刻理解。英美文学是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课程可以使大学生深刻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探索文化的定义,Raymond Williams曾将其描述为英语中最复杂的词汇之一,他对“文化”的界定就是:“智力特别是艺术活动所产生的作品或行为。”[2]按照这种定义,文学和文学作品就是文化。英美文学中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不仅仅传达了作家的写作意图,还反映了英美国家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蕴涵了各种各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理念。

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因其生存和生活的客观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和自然资源的差异也体现在语言的差异上。例如,中国因西面靠山,东面临海,吹的东风是暖风,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东风象征着温暖、春天和生命;而英国西临大海,东临大陆,吹的东风就是寒风,人们总把东风与冰天雪地联系起来。同为东风、其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因此,中国人讴歌东风,英国人称颂西风就不难理解了。在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从而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增加学习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将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当成是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有效途径。

3.学习英美文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英美文学课上所学的文学作品往往是经过长时间筛选和众多读者严格检验的艺术珍品。阅读、学习、欣赏这样的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和能力,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英美文学课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4.学习英美文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文学不仅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3]英美文学教材中有着大量的诗歌、散文、游记、小说、戏剧等,这些作品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不仅思想性强,而且艺术性也很高。文学是人类文化中最璀璨的珍宝,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文学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深入学习这些优秀散文和诗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

多媒体环境下英美文学教学方法探索

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教材+黑板+粉笔”的教学。这样就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固有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渐渐丧失。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英美文学学习策略必须要充分考虑网络资源的利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原始的教育技术已逐渐淘汰,新兴的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逐步占据各种课堂,教育硬件的全面提高必然导致教育软件的革新。事实上,对于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管理、各学科教育理念以及教学策略等的讨论正方兴未艾。基于此认识,笔者认为文学学习策略必须强调对网络及其他现代教育辅助手段的利用,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文学学习的趣味性,使文学学习变得“有声有色”。为了真正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笔者在英美文学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

(一)教学内容的筛选

1.重作品,轻历史,力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没有必要详细讲述英美文学发展的历史、各个时期出现的文学名词和文学术语,否则,学生将一头雾水,觉得文学艰涩深奥,对之望而却步。应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作品上,因为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名家、名篇数不胜数,要在非常有限的课时里多阅读,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做好课堂教学文本的遴选工作。所选用的文本材料需具备审美的针对性,既能直接表现语言的艺术美,也能间接表现自然美和社会美,审美情趣的提高在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将变得更加显著。从网上下载的各种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材料比单纯的语言文字更能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动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通过讲解分析,和学生一起探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的审美观,提高自身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重短篇,轻长篇。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并保持这种兴趣的连贯性,应选择有代表性、篇幅短小、语言难度适中、艺术表现力强的作品。当然,并不是完全将长篇排除在外。学生也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傲慢与偏见》等。老师可以选择冲突激烈、表现人物个性和作品主题的部分让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做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了更好地表演,学生们需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才能领悟作品。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保障学习策略的实现

传统的教学方法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而且很呆板,缺少变化,学生很难至始至终保持注意力和兴趣。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多媒体授课具有信息量大、形式多样、能够使学生保持兴趣等优点。还可根据课程进度,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由名作改编的电影,如《傲慢与偏见》、《简·爱》、《紫色》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了解这些大部头的小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美文学的教学变得不那么“拒人于千里之外”。

1.互动策略。文学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涉及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互动,还有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掌握互动策略能帮助学生在作品赏析中发挥认知和审美的主体作用,通过与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实施互动策略时,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师生之间可以在更平等的基础上借助网络进行广泛深刻的交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讨论,分享对某文学作品或作家的看法等。这种自由,不受空间约束,甚至可以以匿名的形式交流,这样往往可以使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感到更自在,因而更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2.批评策略。文学文本的解读一般没有唯一答案。对文学文本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掌握一定的批评策略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多了解其他批评家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从新的角度或以新的方式来阐释文学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原创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文学不仅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3]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美文学选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学经典的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了解西方文化。同时,文学即人学,文学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与中外文学大师的对话中,耳濡目染,接受精神的洗礼、心灵的滋养、灵性的启迪,进而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因此,英美文学教育对高等教育体系来说是重要的一环。当今,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无以计数的书面资料和音像、影像资料,而多媒体授课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倍增,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知识的教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John Storey.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3]蓝仁哲.语言文学人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2).

篇5:英美文学教学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以英国流传的《王子和侍从》作为素材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贫苦儿童汤姆和富贵王子爱德华交换社会地位之后的奇遇的童话式故事,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单从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来讲,具有十分深远的教育意义。

本文旨在对《王子与贫儿》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王子与贫儿》 英美文学 教学设计

引言

《王子与贫儿》的原型是一个英国古老的童话故事,将两个身份完全不同的人进行身份对调之后,发生了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马克・吐温借助这样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心中对主流社会的批判。

马克・吐温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利用幽默的语言将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展示自己的批判精神,《王子与贫儿》这部作品对他的创作方式就是一种很好的阐释,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捧腹大笑,但是笑过之后也会对其中的深刻含义进行思考。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的重要性

英美文学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英美文学教育过程中,各种文学作品是重要的教材,通过对各种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学以及文化的了解,在英美文学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对各种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利用,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学的精髓,提升文学素养,培养文学底蕴。

与此同时,英美文学教育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与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能增加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能够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一个作家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文学作品,更在于他的经历以及创作成就。

第二,通过对作品的语言特色、作者的写作风格的介绍,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写作手法和词语词汇运用特色,可以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能够明白英美文学创作的规律。

第三,通过对具体的作品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思想以及表达的深层次含义有一个认知。

由此可见,加强英美文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王子与贫儿》背景的教学设计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坛上的一个代表人物,具有多重身份,是小说家、著名演说家、杰出作家,也是一名著名的记者。

马克・吐温的文学创作之路与他的人生轨迹有很大的关系,十二岁时由于父亲去世,迫于生计,他只好辍学开始到工厂当小工,为了维持生计,他换过很多工作,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也当过新闻记者,在从事新闻行业的时候,渐渐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写作,于是开始创作一些有趣的小品,从而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从内容上讲,主要是对各种社会现象以及人性的丑恶进行批判;从风格上讲,幽默与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正是由于写作风格比较独特,因此他成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且一些主要作品都已经有了中文译本。

对他的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可以发现,从美国最初的资本主义形成一直到发展成为帝国主义的过程中,都有马克・吐温的作品一路陪伴。

由于经历得较多,他的创作也逐渐从轻快的笔调转化为辛辣的讽刺,再到悲观厌世。

前期创作中,马克・吐温的作品以辛辣讽刺居多,而后期的作品语言比较激烈,因此他的作品成为很好的英美文学教学素材,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英美文学课程中,都可以见到他的文学作品。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创作中期的作品,在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可以算作是过渡作品,采用童话讽刺的形式,对美国的资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十分猛烈的抨击,这部作品在美国文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文学地位,与他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有同样的现实意义。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十分深刻,对人的审美已经达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尤其是对儿童的心理的刻画,十分生动形象,是真正做到了从儿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看待社会,将人性中的矛盾、复杂描写得十分到位。

《王子与贫儿》这部作品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是两个主人公的错位,让他们与原来根本不属于自己的现实环境发生了碰撞,在这种陌生的环境中,总会闹出很多笑话,展现人物的固执、善良以及人性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另一个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在身份错位之后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进行描绘,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与劳动人民在生活上以及人性上的对立状态,塑造了丰满的人物形象。

三、小说《王子与贫儿》教学课堂设计

(一)主题思想设计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对读者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者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将生活中的琐碎以及各种现象展现出来,为现实披上了文学的衣裳。

马克・吐温非常善于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对各种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描述时,这种夸张手法的应用,会给读者带来更大的冲击力。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使用的夸张的表现手法,对小说的主旨就是一种很好的展示。

马克・吐温对以汤姆的父亲为代表的底层社会的愚昧无知和贪婪残暴进行了深刻的描写,汤姆一出生就没有得到过任何关爱,唯一得到的就是父亲的打骂以及压榨,虽然有好心的牧师一直循循善诱这个可怜的孩童,但是他的父亲却一次次地将他引到另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上。

这种矛盾的生活使得汤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人性中的自私以及贪婪在汤姆父亲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无耻和残暴的行径背后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察和讽刺,这种夸张的背后也隐藏了底层人民的无奈,作者虽然也会同情底层人民的生活,但对于他们的狭隘以及贪婪心理的批判更为严重一些。

此外,作者对资产阶级的昏庸无能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管亨利八世是英国历史名望较高的君主,但是外界对他的质疑和批判依旧很多,昏庸和无能成为这位国王全文的标签。

作为统治者,其愚昧无知的态度使他丧失了对国家的观察和统治能力,统治者对自己所管理的国家没有充分的了解就盲目地进行管理,是作者极力批判的一个方面。

夸张的手法在这部小说中随处可见,尤其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的时候夸张手法更加明显,马克・吐温利用这种方式对丧失自己的人格、理智和良知的行为进行了控诉,对于底层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示同情,更对愚昧的统治者进行批判。

这些现象在美国社会中十分平常,马克・吐温不愿意看到但是又不得不接受现实。

(二)创作语言风格赏析

在马克・吐温的创作过程中,幽默以及辛辣讽刺是两大特点。

在这部小说中,这两种语言形式也有所应用,爱德华与汤姆的人生轨迹的对比,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当两个身份互换之后,在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闹剧,隐藏了一种深深的悲哀。

作为一个贫苦儿童,汤姆过够了穷人的生活,他一直都渴望自己可以过上王子一样的生活,但是成了王子之后,他在奢华和浮夸的生活中调整自己,以便能够尽快进入角色。

一个普通人能够顺利地成为一个国家的继承人,这无疑是对传统的贵族观念的一种巨大讽刺,这是作者对传统的出身观念的一种否定。

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使用的夸张的表达手法,将这种讽刺加强,给人带来更多哲学的思考。

爱德华在与汤姆交换身份之后,走入底层社会中,他切身体会到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作者使用了极为夸张的语言对他进入底层社会之后的生活进行了描绘,所以当爱德华在尝遍了人间疾苦之后,还是希望可以回归到贵族生活中,即使是曾经的贵族亨利也仅仅是用一种玩笑的态度来看待这位落难的公子王孙。

这种黑色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道出了作者的重要思想,其实在平行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人与人之所以会有区别,在思想上会有不同的想法,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

篇6: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英美文学课是高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可以培养自身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英美文学不仅可以使他们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且英美文学还可以陶冶情趣,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人生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可见,高校在英语专业设置英美文学课意义重大。

但是,近年来有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英美文学没有什么用,对之提不起兴趣。

当前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形势不容乐观,英美文学课有逐渐从中心走到边缘的趋势。

笔者经过分析研究,认为造成英美文学课边缘化的原因可以从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四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经过调查,高校学生用于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间很少,他们之所以对英美文学课不感兴趣,其原因是觉得学习英美文学没有什么用,与未来的工作无关,相比较而言,他们更重视与以后工作相关的科目。

其二,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当前,高校的大多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学课上方法较为陈旧。

高校的多数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对节选作品、作家生平和文学流派的介绍,而没有渗透进相关的文艺理论知识。

而且往往采用自己讲授的方式,以教师为主体,有教师来讲授,不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这是导致英美文学课不受欢迎的一个原因。

其三,从学校的角度分析。

当前,许多高校图书馆有关英美文学的资料缺乏及时地更新。

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英美文学的课时安排很少,因此不能对英美文学课进行更为深入的教学,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兴趣。

其四,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多数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商业大潮的冲击,使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浮躁心理,提不起对文学课的兴趣,难以静下心来阅读文学作品。

因此,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比较宽裕,但是精神生活却日益匮乏。

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学习文学的重要性,可谓意义重大。

根据调查,高校的大多学生都能够意识到英美文学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对之提不起兴趣。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地进行反思。

二、对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反思

要改变当前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摆脱现在“被边缘”的命运,重回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需要对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好好地进行反思。

(1)从“一元”到“多元”的评估方式

所谓一元”的评估方式,是指当前多数高校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文学学习情况。

这种“一元”的评估方式事实上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以期末考试的形式来反映学生英美文学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本身就是片面的,而且难以使学生提起真正的兴趣,多数学生对文学课都持有应付式的态度。

考试不应该是学习文学的主要目的,毕竟英美文学课的最终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英美文学课必须改变“一元”的评估方式,而代之以多元的评估方式。

笔者认为评估体系应该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成绩分布比例有本末倒置之嫌,一般是期末考试大于平时成绩。

笔者认为应该把这个比例换过来,更加侧重学生平时的成绩。

而平时成绩的认定可以从文学读后感、文学阅读读书笔记、课堂参与讨论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总之,“一元”的评估方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而采用“多元”的评估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容易产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

(2)对文学的认识,要从“无用”转变为“有用”

近年来有很多学生觉得学习英美文学没有什么用,对之提不起兴趣。

因此要想改变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文学课没有什么用”的认识。

为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让文学课从“无用”变为“有用”,从而以“有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文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把作品中的人和事与当今社会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人生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文学课加入一些“有用”的因素。

比如,以讲授文学作品《简・爱》为例,可以把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婚姻和当代的爱情婚姻相比较,从而得出对人生有益的指导。

总之,教师应该想办法让文学课从“无用”变为“有用”。

(3)在教学模式上,要从“一言堂”转变为“对话式”,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所谓“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有教师来讲授,学生则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

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慢慢失去了学习文学的动力。

因此必须要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对话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成为文学学习的主角,教师则从旁指导。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法,如问答、讨论、演示等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要从“一言堂”转变为“对话式”,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

三、结束语

在当代,英美文学的学习非常重要,它不仅可以陶冶情趣,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人生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因此,必须要对英美文学的现状进行反思。

篇7:《英美文学名著欣赏》教学大纲

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外国文学名著欣赏》是专门为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英美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以及英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具体体现。同时,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学的角度了解英语语言发展概况及英语语言表达的各种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感性认识,掌握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培养跨世纪综合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传授使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以及演变情况,对英美文学各个发展阶段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思想、艺术特点、成就及意义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通过对不同题材及体裁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 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自学欣赏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 提高。

三、课程内容

英国文学部分美国文学部分

第一章 中世纪文学第一章概述

1、中世纪文学

1、美国文学的发展

2、乔叟——英国文学之父及其《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二章 前浪漫主义时期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前浪漫主义

1、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

2、华盛顿 欧文及其作品

2、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3、培根及其作品第三章后浪漫主义时期

1、后浪漫主义

第三章浪漫主义时期

2、霍桑和他的《红字》

1、英国的浪漫主义

2、罗伯特 彭斯第四章现实主义时期

3、华兹华斯

1、美国的现实主义

2、马克 吐温及其作品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

3、欧 亨利及其作品

1、历史背景

2、简 奥斯丁及其作品第五章现代主义文学

2、狄更斯及其作品创作

1、美国的现代主义

2、海明威及其作品

第五章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

3、菲茨杰拉德及其作品

1、现代主义

2、现代派小说

3、劳伦斯及其作品

四、课程时间安排

该课程总学时为32节,其中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占16课时。英国文学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章——2节;第二章——4节;第三章——3节;第四章——4节;第五章——3节。美国文学部分安排如下:第一章——2节;第二章——3节;第三章——3节;

第四章——4节;第五章——4节。

五、必要的说明

1、课程英文名称:An Appreciation of Foreign Literature2、主要教材及参考书:《英国文学史》,陈嘉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英国文学选读》,杨岂深,孙铢编,上海译文出版社。《英美文学选读》,桂扬清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篇8:华裔文学与跨文化英美文学教学

现今国际社会形势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化, 全球化与多元化。在此大环境大趋势下, 如果不了解对方国家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习俗旧规、价值导向与思想意识, 很可能在彼此不懂的情况下交流, 产生误解与摩擦, 最终导致不必要的冲突暴力, 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必然会加大此种诱因的产生。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跨国文化意识的培养与熏陶, 还要注重学生跨国文化的交际能力的提升。

学生跨国文化意识的培养较多采用英美文学, 且这种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民族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学生们了解掌握一个民族文化形式、经济面貌、政治风气、生活习俗、思想意识等最真实、最多样、最有效的材料。对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和研习者来讲,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本身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 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学生们或学习者对英美跨国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从而提高了对异国文化交际能力的掌握。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化课程中, 如果将着眼点放在作品里的文化元素的分析与中西文化的比较上, 则更利于文化素养在学生身上的体现与提高, 也更有助学生跨国文化意识情感的培养。可是, 当前在社会实用大潮的影响触动下, 文学专业英语课程受到猛烈的冲击, 大部分高校相应的将英语文学课时大幅度划减, 也不乏取消英语文学课程呼声, 尤在学生和教师中有所暴露。与此同时, 大部分教师在教授英美文学时, 好急功近利, 偷工取巧, 干脆直接地灌输给学生相应理论、背景、知识点等, 而将文学作品赏析的过程置之不理或一带而过, 这样就完全丧失了英美文学教学的目的意义, 而附加在里面的文学精神内核的地位, 也逐渐地退出舞台, 因此, 英美文学面临着巨大的困惑。所以, 在英美文化教学中有必要强化其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功效, 从广度与深度上深化跨国文化教学对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观察敏锐度、认知能力的作用, 同时要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提升到核心地位去研究。

二、英美文学在跨文化领域的教学原则

1. 比较原则

跨文化的学习与交际常常有文化差异需要处理的, 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才能看出问题。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过多重视外文文化的差异, 而忽略了本国的文化去谈英美文化。他们却忘记一点, 在现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 很多同学对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这一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华裔文学的冲突与融合可以给学生们跨国文化意识的培养予以借鉴。当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在异域文化面前不解时, 多寻求的就是本源文化根植地, 正如小说喜福会结尾所讲述那样“寻根文化”。它所反映的本体文化与客体文化之间平衡无非就是为了消除彼此文化冲突的困惑, 因此, 在研究学生跨国文化意识的培养上, 必须以注重自我传统文化为基石背景。在教学环节中不能单独地引用或说教西方文化而忽视东方文化的存在, 要以本土文化为基础, 加以西方文化的引导, 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找出华裔文化中的差异, 消除所受其文化交际障碍的影响, 重点提高学生辨别英美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的能力。

2. 感受性原则

霍尔跨文化交际的引路者认为文化分两种, 一种是文化的公开, 另外一种是文化的隐蔽, 公开性的文化是可见可描述的, 隐蔽性的文化是不可描述的, 也可以说经过学习训练的人也未必能观察到。公开性的文化不难理解, 即指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隐蔽性文化是相对于公开文化的, 多指抽象化精神性的文化, 诸如一定范围内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人文精神、情感表达等, 而研究学习英美文学作品正是对隐蔽文化的揭示与发掘, 为跨国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素材。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中就反映出了这一现象, 无名姑姑怀孕生子, 将其从家族谱中划去。这里隐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从各自角度来分析看, 西方人具有一种外放的个人主义性格特点, 对独立、自我、平等、自由、权益的追求是固我的, 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里, 却是家族集体化, 家庭第一化, 远远胜过个人主义的追求。公开文化相对隐蔽文化较好理解, 它可以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感受, 而隐蔽的文化单纯靠讲授与直接的灌输是不够的, 这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主要屏障, 因此就要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融入大文化范畴, 去领悟针对性的文化和体现差异性的目的文化。赏析作品时要进入作品的环境氛围中, 人与人之间的相通, 才能领悟表现内涵,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通过亲身扮演或各种利于学生理解的手段来使学生们快速进入语言情境, 去理解体现语境文化, 进而吸取所要传达的目的文化。

3. 辩证性原则

华裔文学作品里面折射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 为学生学习英美文化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起推动借鉴作用, 在分析与理解英美文化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体验式与文学作品的结合, 用辩证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索去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没有贵贱好坏的分别, 只是在精华与糟粕中取舍, 在现今融合一统的社会, 文化日益多样发展, 其相互的碰撞与冲击, 必然会走到一起交融, 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洗礼, 也要慎思慎虑地去分析与采纳, 不好的要摒弃, 好的要在原有基础上结合自我传统文化去发展壮大, 我们既要看到彼此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也要看到两者相互融合与交流的可行与必然。

三、华裔英美文学教学方法

教师在英美文化教学中, 要充分地理解与发掘课程本身所隐藏的丰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在文化交际上的认识与能力。文学被赋予了文化载体的功能, 其所具有的文化丰富内涵性, 使我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研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不能简单填鸭式的灌输文学作品的背景、简介等, 更不能将一些抽象苦涩的理论概念让学生死背诵硬记忆,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认真剖析作品里面丰富的信息文化资源, 课堂教学环节中应该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深入发掘与开拓学生相关学习的文化视野。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局限书本上的知识, 要注重时代信息的更新, 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并以教材为主线辅以相关拓展材料, 来丰富完善学生们的跨文化学习, 对文化差异、背景的比较等基础信息要加强介绍, 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文化底蕴增强, 进而提高学习的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体验式与说教式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要多采用些灵活机动的方式, 比如课后教师可认真细致的准备些相关丰富课堂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 开展些针对性的文化专题讲座, 邀请些外籍学生或有过国外生活经验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 但要注意说教只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 对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一些隐蔽性的信息就无法做出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因此,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如放映一些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资料或者扮演一些角色, 使学生们能融入跨文化交流的场景中, 去感受它、认知它、体验它,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接受新鲜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差异, 从而来弥补说教教学方式的不足。

运用新手段新科技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现代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是比较频繁的, 但也有些教师为了省事而直接说教不需此技术, 这就造成了学生仅凭大脑或所闻去想象, 从而影响了学生个体的能力发展, 因此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其信息量大, 覆盖角度宽, 内容和效率上又具有强大优势, 所以适当的采用的影视素材和图片等形式, 可以把文学作品中的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来, 如建筑、服装、饮食、起居、娱乐等, 能生动的再现, 直接的表达。此外, 影视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的兴趣点集中起来, 从而快速地融入场景中去体验与感受作品文化的魅力, 因此,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采用, 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使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升华, 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爱民.论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阶段和主题内容[J].外国语, 2003 (3) .

[2]TAN, AMY.The Joy Luck Club[M].NewYork:Ballantine Books, 1989.

上一篇:本科论文写作指南下一篇:关于夏季的美好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