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之美作文

2024-04-18

感受生命之美作文(精选19篇)

篇1:感受生命之美作文

放学了,我一把将揉皱了的作业本丢进了书包中。托着书包,耷拉着脑袋,带着疲倦向家中走去,绝望、厌世是我此时心情的写照,快乐,是不和谐的,是刺眼的。

回到家中,父母正在吃饭。他们见我,便笑着道:“我们家的小作家又怎么了,是不是又‘壮志难酬’啦,不管怎么样,吃了再说。”听着他们近乎在我认为是挑衅的话,我倍感愤怒:“难道不会往好处想吗?是,我是不会写,写得一塌糊涂,你们呢,嘲讽,飞短流长,比我好吗?”“碰”爸爸把筷子一把拍在桌子,怒目圆瞪,我吃了一惊“这孩子,怎么说话的,我们不过是想你接受现实,既然你没有这方面天赋,何必强求。”听着爸爸坚定的话语,我知道已无可辯驳,便冲进房间,将房门狠狠关上,扑倒在床上,我想竭力仰制住哭泣,却愈发厉害……

不知过了过久,我猛然醒来,看见爸妈正慈爱地看着我,眼里流露出无限的怜爱与悔意。见我醒来,便道:“饿了吧,快吃点面条吧!”

不知怎的我怒意已退,只觉腹中无比饥饿,爽朗地应了声:“嗯。”我一只手拽住爸爸的臂,另一只手撑在床上,慢慢地,我爬起来了。

来到大厅,便见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散发着缕缕香味,令人谗言欲滴,无暇顾及其它,只是一股脑想着吃面。

爸妈只是坐在一旁,用一种幸福而又心疼的眼光看着我,“好吃吗?慢点吃,别噎着。”“嗯,真好吃,妈,还有吗?”“有、有、有,够你吃的。”

“其实,我看了你的文章,我觉得还好,我想,你只要认真修改一下,一定会好的,”不知何时,那皱成一团的作业已经出现在我手边,摩的平平整整的。

“对,棒极了。”

“可、可是……”

“别可是,我们同你一齐改,你要相信我们,相信爸妈永远支持你,”

夜已经很深了,我已疲惫不堪……

睡眼朦胧,隐约之中,看见灯下银光闪烁,暖流触动全身,此时,我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之美。

篇2:感受生命之美作文

躲在一旁偷偷低声哭泣,晶莹的泪儿在外界浅浅笑嘻嘻,谁都明白,过去的,不会再回来,即便回来了,也不会再完美……

声音、笑容、眼眸、双手……一旦失去了,才突然明白所有都是如此迷人,让人惬意,甚至陶醉。可再也不会拥有,也许明白的太迟,真后悔当初没有将这些看得是唯一,看得是幸福……一想起就头疼,手指轻轻地揉着太阳穴,双眼紧闭,这样至少眼泪不会流出来,我至少不会屈服,可是——真的好想好想他啊!但在我的生命中再也不会出现他了。这是现实吧……是现实我就逃脱不掉的吧……

我一直都懂,现实是很残酷很残酷的,我也一直以为我不管如何都不会哭,不会悲伤;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可以做到把这些事作为‘普通’来看待,反正我再怎么悲伤也不会回来了不是吗?可是我错了,彻彻底底的错了。我第一次发现了自己是那样高估了自己!我根本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无法。去面对。也许他在的那段日子是很快乐的吧。总之,我失败了。

篇3:感受古诗之美

春之既至, 流水潺潺, 乱红点翠, 沿溪溯水而上, 两岸碧草如丝, 繁花似星, 幽香扑面。溪中游鱼, 时而隐居岩隙, 时而嬉戏水面。满地芦芽, 篱外桃花, 山野村夫, 东坡牧童, 袅袅炊烟, 声声短笛。狼藉残红, 飞絮蒙蒙。浮云缱绻, 多少往事, 欲说还休;弱柳拂风,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夏日来临, 野芳幽香, 佳木繁阴, 流水湍急, 烟雾聚散, 风吹清塘, 十里荷香, 天街流萤, 月下话清凉。山雨欲来, 山风即至, 穿林打叶, 一蓑烟云, 雨过天晴, 清凉透明, 感叹自然之妙笔, 造化云遮雾绕之梦境。远看成岭, 侧看成峰, 回首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识得万山真面目, 只缘心在万山中。

秋高气爽, 云淡风清,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霜点秋红, 白鹭沙鸥, 清秋堪冷, 只因残月晓风, 红衰翠减, 物华凋零。窗外月华霜重, 听彻梅花弄。千里水天一色, 看孤鸿明灭, 溪水晶明, 清瘦如带, 易水萧萧, 走出沉重, 云如处子, 羞涩文静, 但体态轻盈, 随风而舞, 回眸百媚生。

冬初秋走, 万物尽收, 唯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银装素裹, 空灵境界。水面生寒, 试之却暖, 绿萍冰底行。云如闲逸之隐士, 深居简出, 偶然出门迎客, 挥手暗香残留, 白梅数朵……

古诗之美, 表现出一种起伏的心境, 歌唱出一种千古幽情。

走进诗经, 聆听风雅颂, 切磋赋比兴, 唱罢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又唱冬雷震震夏雨雪, 乃敢与君绝。遍访诸子百家, 卷入百家争鸣, 采撷孙子兵法, 以观楚汉相争。君不见, 姜女哭, 哭不倒万里长城;大风歌, 歌不尽壮志豪情。霸王别虞姬, 感天动地;高祖回故里, 威加海内兮。漫游三国二晋南北朝, 追寻汉赋小赋骈章体。累时, 暂居五柳家, 把酒话桑麻, 远离尘嚣事, 采菊东篱下。弃舟登岸, 羡慕世外桃源之美景, 离岸登舟, 不舍天伦之乐兮亲情。婉约花间, 流连戏蝶时时舞, 豪放粗犷,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天高云淡,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听, 苍茫云海间, 惊涛拍岸。于高山之巅, 邀明月相伴, 抚丝竹管弦, 走在桑之陌, 载舟下云间。采江南之莲, 撷相思之豆,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下榻陋室, 只见,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邀峨冠博带之友, 调素琴, 阅金经。驱车登古原, 秋阴不散霜飞晚;移驾黄鹤楼, 白云千载空悠悠。

篇4:感受物理习题的“生命”之美

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以v0=15m/s的初速度、a=-3.0 m/s2加速度刹车减速时,前方10.5 m处有一辆自行车以v=3m/s的速度匀速同向前进,问:刹车后经过多长时间汽车和白行车相遇?

对于追及问题,大多数学生选用的是解析法,通过分析可得汽车开始一段时间运动较快,它将追上白行车,但过一段时间后,汽车运动较慢,白行车有可能追上汽车,即两车有两次相遇机会,最后根据两车的运动时间和位移关系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列出相关表达式.

解析 设汽车刹车t时间后两车相遇,那么在在这一段时间里,汽车的位移

自行车的位移为:x2=vt

x1-x2=10.5 m

联立整理可得:t2-8t+7=0

解得:t1=1s t2=7 s

从数学角度来看,结论似乎没有问题,经过1s,汽车追上白行车;再经过6s,白行车又追上汽车.但我们结合物理内容再来仔细分析这个问题后可发现,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最长时间只有tm=5s,5s后汽车就将停下来处于静止状态,而本题的两个解是在假设汽车一直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得的,由此可见,t1=1s是本题的解,t2=7s不是本题的解.

实际上,汽车刹车前进的最大距离xm=

也就是汽车刹车后,再经过9s时间,白行车和汽车再次相遇.

在做追及问题时,利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过程更加直观,它可以让物理过程得到简化,做题者思路也会变得的清晰,图象法在解题时比解析法更加的灵活和巧妙,并可以避免很多错误.

图象法:汽车做初速度v0=15m/s,加速度a=-3.0 m/s2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速度v=3m/s的匀速直线运动,由题意可得两车的v-t图象如图2所示.

由图象可得:汽车在减速Ss后就停了下来,因为v-t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即为汽车与白行车的位移,而两车的位移x1与x2又满足:

x1-x2=10.5m

运用所学习的物理规律和图象相结合,很容易得到汽车刹车后与白行车相遇的时间一次是在停车前t1=1s,第二次是在汽车停车后t2=9s.

篇5:感受音乐之美作文

记得小时候听得最多的音乐就是妈妈唱的《摇篮曲》,后来,我渐渐地接触到了贝多芬、冼星海、莫扎特等一些著名音乐家所写的钢琴曲。我最喜欢贝多芬所写的那部钢琴曲——《命运交响曲》,因为这部《命运交响曲》能让我的内心变得平静。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了很难的一道题目,我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来,我气得把笔往桌子上一扔,打开收音机,这时正巧播放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听着这悠扬的旋律,我的怒气渐渐平息了下来。我想:贝多芬患有耳疾,但他还是用坚强的意志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而我,遇到这么一点困难就退缩,我真是不及贝多芬的百分之一啊!音乐的魅力真是无穷啊!它能教育我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我很喜欢在黄昏时,把自己关在寂静的小屋里,怀着平静的心情听上几首动听的歌曲。全身心地陶醉在这恬静的气氛之中,这是一种享受。我喜欢音乐的种类有很多,如:古典音乐、交响曲、小提琴曲、流行音乐……我由衷地喜欢蔡依林璀璨夺人的气质;twins稚气天真的嗓音;BY2甜美动听的歌声以及孙燕姿清纯亮丽的歌喉。从SHE的《不想长大》到范玮琪的《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从周华健的《朋友》到曲婉婷的《我的歌声里》,从那英的《白天不懂夜的黑》到付梦妮的《快乐不再快乐》。我都来者不拒。虽然知道自己天生缺乏音乐家应有的一些条件,但是每当听到自己熟悉的`歌曲时,还是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响哼唱起来。即使唱得五音不全,即使没有人为我喝彩,我也乐此不彼。

篇6:感受汉字之美作文

一接到这个任务,大家马上就开始忙碌了,我和其他组员精心编排我们大组的学习计划:我和另一位组员做PPT,其他组员做小报。我们组还有两位小书法家呢,我便让她们在交流展示时,一展自己的风采,让同学们领略到汉字那不一样的美。

五天左右的准备时间马上过去了,我的PPT做完了,大家的小报也基本完成,而两位小书法家也将纷纷亮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我的演讲开始,待大家欣赏完了古代名家的作品后,两位小书法家登上讲台,一个软笔书法、一个硬笔书法,虽说都是楷书,但风格却有些不同:软笔非常大方,而硬笔却端端正正的,显得非常庄重。这刚一亮出来,同学们的目光便被吸引住了,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似乎在说:“汉字原来可以这么美,我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呢?”就连我自己都大吃一惊,这两位同学怎么可以把字写得这么好,而我的字,却连端正都谈不上,要么高低不平、要么分得太开或并得太拢,不光家长,连老师看了都得说我两句。我的演讲结束了,但同学们却如痴如醉,仍然沉浸在那些美妙的汉字中呢!

篇7:感受花之美作文

我最爱之者乃花中隐逸者菊花。那如烟花一般的花瓣在绽开时是那么绚丽,再加上它本来的耐寒,那不畏风霜的性格,更成了它吸引我的一种性格魅力。

花之富贵者牡丹的艳丽更是天下无双。自古以来,更有不少文人墨客挥毫写下了绝丽诗篇,若不是那花实在迷人,怎会有如此美的灵感呢?所以,我也爱花中之王牡丹。

莲花更是为我所爱。周敦颐一首《爱莲说》更是将它写的惟妙惟肖,形似神似。

篇8:感受中文之美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中文:

普通版:

你说你爱雨,

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

你说你爱太阳,

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

你说你爱风,

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

你说你也爱我,

而我却为此烦忧。

文艺版:

你说烟雨微芒,

兰亭远望;

后来轻揽婆娑,

深遮霓裳。

你说春光烂漫,

绿袖红香;

后来内掩西楼,

静立卿旁。

你说软风轻拂,

醉卧思量;

后来紧掩门窗,

漫帐成殇。

你说情丝柔肠,

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

兀自成霜。

诗经版:

子言慕雨,

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

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

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

吾所畏之。

离骚版:

君乐雨兮启伞枝,

君乐日兮林蔽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

君乐吾兮吾心噬。

七言绝句版:

恋雨却怕绣衣湿,

喜日偏向树下倚。

欲风总把绮窗关,

叫奴如何心付伊。

七律压轴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

罗伞叠烟湿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

却傍佳木乘荫涼。

秋风清和更初霁,

轻蹙蛾眉锁朱窗。

怜卿一片相思意,

篇9: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之美

在田园环境中感受生命之美

幼儿园应该是一个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的田园小居。没有塞满桌椅的教室,只有绿得发亮的大草坪;没有严厉刻板的老师,只有亲切可爱的“大姐姐、大哥哥”。每位“大哥哥、大姐姐”都有生活的基本常识,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热爱大自然的心。每个孩子在这块美丽的地方,都受到充分的重视。他们的顽皮能够得到容忍,他们异想天开的想法能够得到认可。田园小居式的幼儿园是一个幽雅清新的地方,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一个有水有草、有鸟鸣虫叫的地方,也可以说是“世外桃园”。孩子的天性是喜欢自然的,应该“放虎归山”,让他们接触大树小草,与鸟儿做朋友,在花儿的芬芳中入睡。

据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年要招收一批6岁的孩子,要对他们进行为期10年的教育,而一个家长却说:“小孩子还来得及去坐教室,先让孩子去过一过他的日子吧,不忙上学。”这朴素的话道出了深刻的思想,引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深思。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自然的哺育,他们有自己情有独钟的世界。蓝天、日月、星辰、草地、池塘等,皆是大自然母亲赐予他们的乐园。幼儿一旦脱离了与自然的互动——这本应该属于他们的生活,就会进入一个异己的世界。

无数事实证明,圈养在教室中的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会慢慢窒息。过多的条条框框,会束缚他们的灵动。人为地缩短幼儿的生长期,培养出的“儿童博士”、“小大人”,会严重背离幼儿教育的初衷。孩子与自然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应该为孩子创设环境,让他们充分地与自然接触。孩子只有在田园小居式的环境中才能体验到特有的乐趣,身心愉悦发展,感受生命之美。

在天气变化中感受生命之美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有效利用和整合身边的宝贵资源。比如,飘雪的日子,带孩子们到雪地里玩耍,让他们观察银装素裹的世界,知道雪花怎样形成;大雨滂沱的时候,领着他们在屋檐下听雨,看雨过天晴后的清新世界;如是小雨霏霏,可让孩子们撑伞在小雨中畅游,或者干脆迎着小雨走上几分钟,感受那沁人心脾的丝丝凉爽;若是电闪雷鸣,可给他们讲关于雷电的知识,解释雷电现象,鼓励孩子们勇敢地面对自然现象,不惧怕那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若是阳光明媚,那便更好了,可带他们去小树林里,坐在树荫下唱儿歌、讲故事;还可以在花园里观察花儿的情态,到室外的田地里看看农作物的生长。通过这实实在在的接触和感受,让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现象,了解其中的规律。

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批判传统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与此相对照,中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提出了“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观点,这里的“活”字,就道出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如天气变化之类的自然界现象,对孩子来说都是绝妙的“活教材”。在观察、感受天气变化中,让孩子们与自然互动,从而感受大自然给予的生命之美。

在劳动收获中感受生命之美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在幼儿园里种植自己的“百草园”、“百花园”、“植物园”、“果园”、“蔬菜园”、“庄稼自留地”。平时可组织他们进行“劳动”,种下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根据季节特点,还可以在“试验田”里种植各种庄稼,看护农作物的成长,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也可以在“试验田”里种下各种时令蔬菜,观察蔬菜的生长。到收获的时候,让孩子们去采摘果实,体验收获之喜悦。

对此,许多中外教育家都有过明确的论述。陶行知先生讲:“必须以大自然为生物园,才有丰富的收获。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还能算是生活教育吗?”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寓学于做”(Learning by doing)。陈鹤琴也提出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幼儿需要的是通过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幼儿通过“试验田”播种希望,采摘自己劳动的硕果,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想方设法给他们创造与自然互动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劳动和收获,去体验大自然给予的生命之美。

在季节更替中感受生命之美

季节的更替是大自然活生生的语言。幼儿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要让他们融入其中,亲身感受四季的色彩。

春天,可带着孩子到野外踏青,感受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让他们认识草儿、花儿和树儿,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夏天,让幼儿走出教室,在烈日下感受天气的炎热和各种生命的灵动。秋天,带着孩子们走进田野,观察春花过后的秋实,体验大人们收获的喜悦。冬天,让孩子们观察冰霜和花与树的萧条,感受冬的寒冷。尤其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可组织他们堆雪人、打雪仗。雪花儿是冬天里最有诗意的语言,是来自天籁的绿色之音。四季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是生动和新奇的。莫用一连串的“怕”字束缚孩子们的天性,以致让幼儿天真的情趣在无声无息中泯灭。

爱尔兰诗人西默斯·希尼曾作了首小诗《个人的诗泉》,诗中充满了对儿时亲近自然的感恩。诗中写道:

童年时,他们没能把我从井边,

从挂着水桶和扬水器的老水泵赶开。

我爱那漆黑的井口,被框住了的天,

那水草、真菌、湿青苔的气味……

我们每个人都是大自然母亲的儿女,是离不开“绿色”的滋养与哺育的。如果把人所受的教育比作一条源源不断的河,那么幼儿教育应该是这条河流的源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让孩子们从小就好好享用大自然母亲赐予的礼物吧!

(作者系德州学院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篇10:感受汉字之美作文

古代的文人书写底蕴颇为深厚,提笔落笔,墨色便在纸上浮现。一笔墨,分隔了墨白,分隔了阴阳,分隔了虚实。笔法的时而轻墨,时而疾徐,汉字的深厚刚劲表达得漂流尽致。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一个个汉字是丰富的书法瑰宝。它们是中国五千年古老文化的结晶,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疑聚力量。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写下每一个笔画都是拉长历史镜头的过程。古人写书法是从临摹法楷体开始的,数千张纸的练习追求书法之道。古人曰:“正者,冲和之谓也。”练字以“中和之道”为内涵,做到身正、笔正、纸正。以正的立意书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内心对书法的尊崇表现汉字之美。大多数书法家都有自己独具一格的字体,或许飘逸,或许柔美,当每个人的内心沉淀下来去倾诉时,语言学会有自己不同寻常的生命特质,字体也便不同了。字体形状有别,灵魂始终是一致的,汉字带给人的洗涤与净化是不会改变的。

真正用心灵触摸一支毛笔,体会墨汁落于纸上,轻轻渲染开来的韵味。临摹一篇美文,感知那春风拂过柳叶的雅致,亦或是临摹一篇经典,感知古风古韵,如同欣赏那红墙黄瓦间,一位手撑油纸伞的女子。写下端端正正的一笔一划,细细体味书法之美,汉字之美。当笔尖轻轻落于纸上,悠悠墨韵染,当每一撇一捺划过,都是在诉说。你听到了吗?那是在与纸墨的细语,它柔情又细小的声响,在笔尖,在纸上,在墨里。

篇11:感受自然之美作文

夏天最美的地方是泳池,已到了夏天,有非常多的人来到了泳池,大家换好了泳衣来到泳池就是一个飞跃,跳进了泳池,在泳池里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欢歌笑语,遍地都是笑声。

秋天最美的地方是果园,果园里到处都是长满了果树有梨树苹果树。很多人来到果树下。爬上梯子。一个个把所有的果子扔进了筐里,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冬天到了,雪给大树穿上了白衣裳,在外面看起来外边是白的,其实里面还是绿的。如果可以在滑雪场上滑个雪的话,很多人一定会开心的。雪花在空中飘荡,还有的雪白茫茫的像棉花一样飘下可爱极了,雪花飘落在 地上,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的被子,有很多的小朋友出来和我一起堆雪人,滑雪虽然没和小朋友去滑雪场滑雪,可是我们在外面玩滑雪也很刺激,也让我们感到了无尽的快乐,滑滑雪打打雪仗也美极了。

冬天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季节,虽然它是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可是她在四季中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冬天的颜色,冬天的天空,冬天的景色是非常迷人的。冬天里开的梅花都让人感到了一丝清香给人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篇12:感受汉字之美优秀作文

感受汉字之美,就是感受中国历史的变迁。汉字,作为文明的起源,本身就有非凡的魅力。

汉字之美在于其规律,易学的音。记得年幼时与父亲一起识字,声母,韵母来回颠倒的组合竟构成了中国语言的脉络。父亲教我人,举一反三,我就认得了认和让。汉字之音,有特殊的旋律――押韵,令文章或诗赋朗朗上口。再大了些,父亲拿回来一本唐诗300首,初读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总觉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好看好背。皆因前两句押韵的音,不论是读或是背,都仿佛有奇妙能力似的。

汉字之美还在于其形象,象形。我们说暮,太阳落在草堆里,可不就是傍晚时分,太阳落山?笔画复杂,可因为形象,变得好玩儿。我曾追问父亲,为什么给我取这样的名字,父亲的解释让我觉得文字的形可以包含爱与期望;四月,大旱,故有三点水,属羊,食草,故有草字头,父亲是希望我健康成长,才取了一个既带水又带草的名字。这份美好的爱与期盼,由汉字来成全。

汉子之美,美在其义。故时曹操得了一盒酥饼,提笔写了“一合”,众人不明,唯有杨修深谙中文之巧义。一人一口即为合。汉字之义在于理解。邹忌讽谏,大王一字“善”结束了会谈。“善”字既表现了大王的认可与赞同,又表现了大王广开言路的决心。古代人们皆愿有一子一女承思膝下,皆因一个“好”字,美好幸福之意。汉字的义缔造了中国语言独特的魅力,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篇13: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一、开放导入, 营造美的氛围

孙过庭《书谱》中说:“一点乃一字之规, 一字为一篇之准”。一个美好的开头就是一堂好的数学课的基调, 就像一幅美的书法中的“点”、“字”。教学“分数认识”时, 我首先讲了孙悟空和猪八戒分吃仙桃的故事:“有一天, 猪八戒听说花果山上的仙桃已熟透了, 就急忙来到花果山上, 可是孙悟空却要他回答几个问题才让他吃仙桃。孙悟空拿出一个盘子, 盘子里有1个桃子, 把它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多少?猪八戒想了半天仍没想出来。”我鼓励同学们帮猪八戒解决这个问题。巧妙的导入, 引发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开放的导入中, 展开创造思维的翅膀, 在美的蓝天遨游。

二、有效交流, 感受和谐之美

“交流”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古人云:“水本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生灵光。”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 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 我在大屏幕上出示:“8盒月饼, 每盒10个, 平均分给4个组, 每个组分得多少个月饼?”学生根据题意, 列出了算式80÷4。这时, 我放手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活跃, 通过活动、交流, 得出几种不同的算法:1、80÷4, 就是把8个十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2个十, 就是20。2、因为20乘以4等于80, 所以80除以4就等于20。3、8盒平均分成4份, 每份2盒, 1盒10块, 2盒就是20块。虽然不是80÷4的算理, 但是, 应该肯定和表扬孩子们的求异思维、想象力、创造力。课堂教学中, 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

三、恰当试误, 感受辩证之美

篇14:感受简约之美

作为北青-盈之宝小剧场落成的首场演出,现代舞台戏剧——《惊梦——牡丹亭新记》(以下简称“惊梦”)于2月14日—24日在这里连演了9场。这部号称以“前卫舞剧全新演绎《牡丹亭》”的小剧场演出,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多媒体等多种艺术门类,并且拥有一个“豪华”的创作团队——冯小刚担纲策划,陈其刚担任音乐顾问,王媛媛编剧、导演一肩挑,作曲由杜薇完成,担任舞美和灯光设计的谭绍远与韩江也都是圈中颇具实力的人物。

尽管创作者宣称“惊梦”的故事脱胎于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但改写之后的版本却充满了“迷幻”的色彩,与原作的情节相去甚远——故事讲述“主人公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四百年后的今天。杜丽娘在梦中遇到柳梦梅,并与其相恋,醒来后相思成病。死后,杜丽娘的鬼魂来到地狱,经死神的指点,得知尘世间却有柳梦梅其人。杜丽娘的鬼魂历经辛苦找到了柳梦梅,并在其帮助下还阳。还阳后却发现自己仍是孤身一人,刚刚九死一生的情爱不过是一场惊梦,一去不再回头。”

在“惊梦”的音乐部分,作曲杜薇与古筝常静的现代音乐组合“绿腰水袖”构成音乐创作和演奏的核心,此外作曲家还加入了昆曲、弦乐四重奏、电子音乐等多种类型的音乐,看似纷杂,实际在不同的段落突出不同的元素,因而给人构思精巧、性格鲜明,又与舞蹈、戏剧等其它因素相得益彰之感。在整体音乐的布局上,以古筝和人声(由作曲杜薇亲自演唱)为主的半即兴段落与电子音乐的舞曲段落交替出现,分别对应男女主人公的独舞、双人舞和群舞,使音乐在结构上具有一种回旋的意味,从而使整部戏在听觉上获得了内在的统一。从整部舞剧的音乐创作来看,古筝和人声作为“前景”,妖娆轻盈;而弦乐队营造的浓重的“背景”增强了音乐的厚重以及立体感。另外,笙音色的巧妙运用以及钢琴独特的小动机,则令音乐显得更加阴柔。音乐时而写景,时而表情,配合着剧情的展开承担了不同的功能。

音乐的简约之美,在序、惊梦、幽媾以及尾声等“民族风”的段落表现得最为突出。这其中又以惊梦、幽媾两段最为出彩。惊梦在音乐形象上延续了“序”中的意境,但在结构上更加清晰、形象也更鲜明。由作曲家亲自担任的演唱与昆曲演员《牡丹亭》的念白,交替出现,再以古筝点缀,营造了一个古典与现代、尘世與冥界并置的氛围,很好的烘托了剧情所体现的女主角不知是真是幻、是生是死的故事情节。

幽媾一段,以一大段男女主人的双人舞,堪称整部音乐的写情最出色的段落。古筝的部分,一改前面自由流动式的演奏,取而代之民族音乐中较少使用的切分节奏贯穿始终,使音乐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张力。人声也由前面的念白与吟唱,改为呼喊与呻吟,音乐逐渐激烈,配合男女舞者纠缠在一起的舞蹈动作,将主人公内心对爱情和情欲的渴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段音乐即使拿出来单独欣赏,也不失为颇具可听性的出色小品。

相比之下,作曲家对于电子音乐的运用,显然没有传统音乐语言来得娴熟,在冥判、回生两段中,音乐虽然完成了配合群舞的任务,但却缺乏独有的个性。

篇15:感受生活之美优秀作文

感受生活之美优秀作文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并洋溢着一种东西,那就是美。在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欣赏着落日所展示着的一种壮丽的美,这是自然赐予我们的。也可来到田园山村之中,坐在清溪流水之畔,仰望碧绿的树木,释放平日禁闭的心灵,感到无比愉悦,这同样是一种美。

周末的晚上,我总爱放一张CD来听。经过了一周的紧张学习,音乐常常是我放飞心灵的驿站。有时候,我觉得音乐像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疲惫的身子感受到一股强有力的力量,能更好地投入到新一天的学习中有时候,我觉得音乐像一杯散发出阵阵幽香的清茶,细细咀嚼后,会让我觉得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有时候,我觉得音乐像一杯香醇的酒,预祝明天会更好……聆听悦耳的音乐,与跳动的音符一起欢乐,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篇16:感受生活之美作文800字优选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日,我和朋友去看花展。离得老远,一股迷人的花香飘进我们的鼻孔,它好像在给我们带路。我们一路闻着花香,步入了花的天堂。

扑面而来的微风把我从花的梦境中唤醒,面前的一朵朵鲜花好似一位舞者,她们扭动着细软的腰身,火红的纱裙随风摇摆,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光临,又好像在向我们展示自己妖娆的身姿。

朋友看得十分入迷,沉浸在一片花海中不能自拨。而我则充当一位摄影师,熟练地拍下大自然美的瞬间。

正当我们陶醉在视觉盛宴时,一声“住手!”把我们拉回了现实。

顺着声音,只见一只细腻白嫩的手轻摇着一支妖艳欲滴的粉红色的郁金香的茎,好像要把花摘下,周围的人们围住了她。花儿不再摇曳,吃惊地看着这位不文明行为的发起者。

她一身五颜六色的花裙子,年轻的脸上浓妆艳抹。而制止她的,是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妇女。

“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您手下留情吧!”她告诫那位花枝招展的女士。

那女士非但没有听从她的话,反而把手中的花一把揪下:“我花钱买票进来,摘朵花你管得着吗?一边呆着去,看你哪丑样!”

“我就是要管!”中年妇女毫不退让地与其吵了起来。

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有的人劝中年妇女别生气,有的人批评摘花女士出言不逊,还有的人上前拉住摘花女士,制止她的行为……那位女士一见形势不妙,红着脸羞愧地离开了现场。

人群散开了,只有中年妇女蹲下身去,伸出粗糙的手去扶正一颗颗被踩倒的花儿,口里还不住在念叨着:“多好看的花呀,就这样被糟蹋了!”

篇17:感受生命之美作文

坐在课室里,眺望远处的景色,幻想着晚上洋洋洒洒、浩浩荡荡的场面。天——空——忽然失去了光泽,霎时间,蓝天白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乌云笼罩,阴雨绵绵。狂风大作,发出“沙沙……”的声音,大雨如排山倒海般地接踵而来。全部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都为晚上能否如期举行器乐节及英语节的晚会而担心。

正在这时,老天擦干了眼泪。大伙儿虚惊一场,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晚会倒计时正在接近归零。道具灯光准备好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嘉宾各就各位。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伙儿难免有些紧张,不过我们养精蓄锐,蓄势待发。

忽然,灯光暗了下来,全场一片漆黑,变得鸦雀无声。不久,聚光灯打开了,三位生机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主持人出现在观众面前,晚会拉开了帷幕。

主持人报幕,第一个节目是《天空之城》,指挥曹老师微笑着走向指挥台。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穿着黑色的制服,好专业的样子。一曲终了,全场立刻报以掌声。

紧接着,十余个精彩的表演使观众们完全被音乐所深深感染。音乐碰撞出的火花,青春带来的活力。最后一个节目《龙的传人》把气氛推向最高潮。

全场屏息凝神,曹老师举起了双手,“嗖”的一声,只见初二级的同学站了起来,初一级的`同学都拿起了乐器。壮观的场面一触即发——八百人的中西乐器合奏,八百人的合唱。

曹老师用手比划了一下,霎时间,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合唱的声音交汇在一起,形成了音乐的海洋,原本平静的海面变得波涛汹涌,掀起巨浪。优美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每个人的耳畔,在场没有一个不被这动人的音乐吸引,纷纷投入了音乐的怀抱中。忽然,各种乐器接连发出同样的一个音调,交汇在一起。此时,音乐变得错综复杂,不由得感到一阵刺耳。只见指挥举起手,把拳头一手,声音戛然而止。全场立即掌声雷动,声音经久不息。曹老师鞠躬示意,全场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篇18: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一、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数学的统一美是指部分与部分, 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共同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和谐、协调、一致.希腊数学家裴安说:“和谐是杂多的统一, 是对立的协调, 经过数学变化出现了统一的均衡美.”数学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从定义、定理、公理、性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等方面来看, 表面上是独立且毫无联系的知识, 只要有心探讨, 许多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如题组:①平面内有n个点, 每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过其中每两点画直线, 一共可以画几条直线?②有n条直线两两相交, 最多有多少个交点?③过一点引n条直线, 可以构成多少个角?都可以统一为这样一道与生活有关的数学趣题:有100个人参加宴会, 每两人之间都握一次手, 共发生多少次握手?经常这样引导, 有利于学生克服局部知识的限制, 达到对数学全局本质的认识, 从而居高临下统摄全局, 增强洞察世界的深广度.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美是指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力求简洁、直观, 这既是数学美的直观显现, 又反映了数学的内在美.“数学的真谛就在于不断寻找用越来越简单的方法证明定理和数学问题.”也就是说数学美是指追求用最容易、最清楚而且更经济的方法来解题.一道数学题往往不止一种解法, 那些冗长、繁杂的解法总不能令人感到满意, 在对简洁美的追求下, 我们不断寻求简洁的解法.

如有一张圆桌和足够多的棋子, 甲、乙两人轮流往圆桌上放棋子, 每次只能放一枚, 谁最后能往桌子上放棋子就算获胜.问谁会获胜?他获胜的策略是什么?

分析桌子有多大?棋子有多少枚?让人一时无从下手.我们可以换个角度, 退到最简单的情景, 即当桌子小到只能容得下一枚棋子时, 显然是第一个放的人获胜.

退一步是如此的简单清晰, 这就是闪烁在数学中的简洁美.只有简洁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才能提高思维的效率, 避免思维陷在冗长繁琐的重负之中.

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在初中数学中, 有关数与形的对称现象极为常见, 有的是形象的、有的则是抽象的观念和方法上的对称.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完全平方公式形式上的对称十分优美……对称美的思想也渗透在数学解题方法中, 如互逆思维、对称原理等, 在分析问题时从审美的角度去挖掘图形的对称美, 往往可以从问题的一部分联想起与此对称的另一部分, 通过适当的对称变换, 使问题得到突破性的转化, 从而获得问题的简捷解答.

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异美

培根说:“没有一种东西不是调和中有着某种奇异!”奇异美是指数学中原有的习惯法则和统一格局被新事物 (思想、方法、理论) 所突破, 或出乎意料、超乎想象的结果所带来的新颖和奇特的美.平淡中见新奇, 新奇中有艺术, 奇异与突变是一种奇特的数学美.当我们在解题时突破常规思路, 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 找到出奇制胜的解法, 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发现新颖奇妙的证法和出人意料的发现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数学的奇异美.因此, 我们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奇异美的鉴赏与追求.

如有7个正立的茶杯, 要求全部杯口朝下翻过来, 规定每次翻动其中6只, 问此事能否办到?

分析经过多次地尝试都无法把全部的杯子翻成杯口朝下,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我们用“+1”表示杯口朝上, 用“-1”表示杯口朝下, 问题就变成:把7个“+1”每次改变其中6个的符号, 若干次后能否把它们都变成“-1”?考虑这7个数的乘积, 由于每次都改变6个数的符号, 所以他们的乘积永远不变, 恒为“+1”, 而全部的杯口朝下时, 这7个数的乘积必须等于“-1”.

道理竟是如此的简单, 证明竟是如此的巧妙, 我们在“意料之外”与“令人震惊”之中体验到了数学之奇异美.

五、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残缺美

数学中的残缺美是指数学知识因为认知能力的不够而不完整, 以及数学中“比比皆是”的不和谐所蕴含的美.例如, 分式中分母不能为零;二次根号下的数或式必为非负……残缺美还体现在题目上的条件不完整、结论的不确定、解题策略的不定性, 以及尚未解决的数学问题上.如学生都知道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出于对这种“缺陷”的不满足, 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 并探究、讨论、反思, 得到十几种完美的真命题.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 学生对于相关的知识与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篇19:感受散文之美

首先,要明确考试要点,做到有针对性的复习;其次,要研究散文复习策略,切实提高阅读、答题水平;第三,要通过实战演练,了解有关中考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培养解题能力。

中考考点

1、把握内容,概括主题:整体感知,准确概括全文或某段的主题或内容。

2、理清脉络,把握顺序:分析作品思路,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结构。

3、透视情感,分析形象:解答文中有关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分析文中人或物的形象。

4、品味语言,琢磨特点:对文章中的语句、词语进行赏析或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5、拓展延伸,深入探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有迁移应用的能力。

备考方略

一、阅读策略

1、了解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阅读时应理清“形”与“神”的结合点。

2、理清散文结构。从句子入手,迅速辨别把握文章的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和总结句,这是理清散文结构的一把金钥匙。

3、把握散文线索。散文中的线索,有的是标题,有的在开头,有的是文章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或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或以情感为线,或以事物为线。应在熟悉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

4、掌握散文表现手法。散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白描、以小见大,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等。阅读时要予以重视,熟练掌握。

二、答题策略

1、纵观全文,把握主旨。认真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2、认真审题,定向扫描。要仔細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寻找所需信息。

3、筛选组合,准确表述。散文作品阅读有许多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对文中重点内容进行梳理、选择、取舍、排列、归纳,做到有针对性地回答。解答的语言应简洁、准确。

实战演练

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两种:手推车和爬犁。手推车是橡皮轮子的,体积大,既能走土路装载又多,所以大多数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进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畅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脚就不灵便了,而且它装载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零星。

我家的手推车是二手货,有些破旧,看上去就像一个辛劳过度的人,满面疲惫的样子。它的车胎常常慢漏气,所以我们拉柴火时,就得带着一个气管子,好随时给它打气。否则,你装了满满一车柴火要回家时,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

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孩子,所以父亲每次都要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也就是八九岁的光景,但父亲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穿得厚厚的跟着,看上去就像一头小熊。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姊妹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我记得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笃笃”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我扛不动!”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扛木头给压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是由于偷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

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

天越冷,火炉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炉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饱它。渐渐地,我厌倦去山里了,因为每天即使没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后,回来后腿脚也酸痛了。我盼着自己的脚生冻疮,那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留在家里了。可我知道生冻疮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着父亲去山里。

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啪劈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

上一篇:镇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下一篇:新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