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化

2024-04-28

晚清文化(精选6篇)

篇1:晚清文化

论晚清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物

摘要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的中国社会是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民族危机,阶级对抗,中华文化冲突和交融所引发的社会剧变,对晚清王朝力求救亡图强的爱国人士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在内外交困的晚清,救亡图强成为时代的主题。面对日亟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晚清国民中一些先进的积极分子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以及其好友魏源,林则徐学习西方、尝试现代化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 而是近代中国谋求国家富强的一个侧面。在鸦片战争前后, 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 和林则徐做着相似的事情, 他们关注、研究和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 主张学习西方例如: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我将以这些先驱为代表研究闭关锁国的中国逐步引入西方文化和科技的过程以及对当时的中国的影响。

(一),林则徐对西方文化科技的学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后, 开眼看世界, 了解西方、学习西方,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最初的尝试, 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使中国人不了解外部世界。如果不破除陈腐、愚昧的思想观念, 对西方国家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就不会有新的目标, 中国就不可能主动学习西方, 当然谈不上搞现代化。林则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到历史舞台的前面, 理所当然地肩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林则徐起初也不能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刚到广州时, 对西方文明知之甚少, 甚至有许多可笑的地方。林则徐比同时代人英明的地方在于, 当他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后, 不是抱残守缺, 固步自封, 而是与时俱进, 果断地与自己陈旧的思想观念决裂。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西方, 认识西方:

第一, 直接和外国传教士、商人及其家属等交谈

第二, 翻译西方的资料。林则徐“日日使人刺探西事, 翻译西书, 又购其新闻纸。

第三, 指派人员打听西方国家及其商人活动的情况 第四, 亲自调查和考察。

林则徐明确了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努力让更多的中国人清醒过来, 学习西方, 因此, 他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一是通过向清廷上奏、与清政府官员交谈、给亲朋好友写信等方式介绍西方各方面的情况。二是翻译和整理西方的资料。如前所述, 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人发行的书报。在报纸方面, 组织人员编辑了《澳门月报》;在书籍方面, 组织人员整理出《各国律例》、《对华贸易罪过论》、《华事夷言》、《四洲志》等。林则徐认为, 在我们落后的情况下, 要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就必须“器良、技精”, 即搞现代化, 而在当时, 首先就是要军事现代化。

第一,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即“器良”和“技精”

第二, 建立一支能够海上作战、保卫海洋的现代化海军, 提高军队人员的素质。魏源进一步发挥了林则徐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林则徐对现代化的尝试, 从引进西方的军事科技着手, 谋求军事现代化, 这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严复学习西方文化的历程以及他对中国的影响: 一百多年前, 严复所处的时代, 正是封建王朝末世, 民族危机深重, 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忍受着亘古未有的奇耻大辱。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西方列强更是肆无忌惮地瓜分中国。严复从小在老举人的私塾中接受启蒙教育, 而后又跟宿儒黄宗彝熟读经史古籍, 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开始接受新式教育, 留学英国期间更广泛地博览西学。他通过对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资产阶级近代文化的反复对比, 既鲜明地看清了中西学之间的明显差别, 又发现了中西学之间内在的会通”。他认为中西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就在于自由、平等的有无。这一根本差别决定了中西之间的政治社会的不同, 以至学术思想的差异。因此, 他反对“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这种将中学与西学机械割开的主张,提出要“ 阔视远想” , “统新旧而视其通, 苞中外而计其全” , 把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严复的这种中西会通的思想, 表现在他所翻译的著作中最为突出。根据严复的译文、按语和其他论文来看,严复对西方学术的理解是相当广泛而有深度的,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天演论》、被严复推崇为集《大学》和《中庸》的精华为一身的《群学肄言》、《社会通诠》和《名学浅说》。严复是精通国学、传播西学的大师。他才兼文理, 学贯中西, 著译丰富, 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化史的新纪元。

(三)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以及对国民的影响:

出身晚清末年的梁启超,一生经历戊戌政变,八国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崛起等重要历史事件,他热心政治,关心民众,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对新事物的敏锐的悟性和洞察力梁启超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和学术殿堂。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改革未果,救过心切,希望在日本文化中寻找到救治祖国的良药。他借助日本平台进一步接触到西方社会科学,在日本文明史学和欧美社会科学的共同影响下,梁氏与20世纪初揭起“新史学”大旗,批判中国传统史学的种种弊病,在史学内容上倡导为民作史,在史学方法上倡导跨学科研究,在史学理论上倡导历史进化理论。尤其是他倡导援用西方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及统计学等学科进行历史研究的跨学科方法,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梁启超解开了中国20世纪“新史学”的历史篇章。梁启超曾于1901年作《过渡时代论》,称“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在他看来过渡时代既有希望,又有危险,处于过渡时代的国人应具备三种道德品质:冒险性,忍耐性,别择性。可以说,处于世纪之交的梁启超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的处境,他不余遗力地号召改革,以期中国顺利度过那个风雨交加的时代。政治环境的过渡必将带动学术文化的过渡,以向以资鉴为己任的中国史学也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十字路口。以梁启超为代笔的中国知识人自觉承担起了“双肩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历史使命,揭起救亡与革新大旗,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以平民百姓为主角,以跨学科为主要方法的中国“新史学”诞生了。

(四)孙中山研究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2]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孙中山的名字是和中华民国紧紧关联在一起的。他既是民国的艰辛缔造者,又是民国的忠诚捍卫者。孙中山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历史感召力,武昌起义成功,民国创建,随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的重要政治主张,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孙中山先生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主、共和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注释“人民之权”——政权应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注释“政府之能”——“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阐明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提出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推行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1]林则徐奏稿[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5 [2]严复:《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 年版。[3]严复:《严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 年版。[4]严复:《严复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 年版。[5]严复:《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 年版。

[6]俞政:《严复著译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7]戚学民:《严复〈政治讲义〉研究:文本渊源、言说对象和理论意义》(博士论文)。

[8]严复:《严复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6 年版。[9]梁启超:《中国近三年学术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0页。[10]胡去非:《总理事略》,第260页

[11]胡去非:《孙中山先生传》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1——2页 [12]甘乃光:《孙文主义发凡》,国民书局1925年版,第45页

篇2:晚清文化

晚清民初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回归原因初探

晚清民初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中国文化曾呈现出一种离异传统向西方近代文化靠拢的趋势.作为这一时期文化人格代表的.知识分子们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文化转型过程,他们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以其独有的敏锐,洞悉社会,充当着时代发展的先锋,为拯救中国冲破传统的藩篱,向西方文化寻求真理,然而,恰恰是他们当中为数不少的一部分人又奇迹般地从离异传统走向文化回归之路.晚清民初的社会现实和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本身的思想气质,以及这一时期的世界潮流是促成晚清民初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回归的重要原因.

作 者:杨志娟 陈敏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历史系,甘肃,兰州,730030刊 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分类号:G09关键词:晚清民初 知识分子 文化回归

篇3:晚清文化

《国风报》于1910年2月创刊于上海, 作为一份旬刊, 它出版至1911年7月停刊。在这份由何国桢编辑发行的刊物中, 早已在舆论界有着赫赫名声的梁启超 (使用笔名沧江) 是其主笔。它也是《新民丛报》停刊之后, 改良派人士最主要的舆论阵地。在《国风报》刊行出版之时, 正是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如火如荼之时, 宣统帝固然还无力主政, 一班耆旧老臣和封疆大吏也各有盘算。于是, 围绕国会问题、铁路举债问题和民变处理等问题, 《国风报》以每期8万余字的篇幅连篇累牍地发表相关言论, 起到了转移一时舆论的作用, 创刊后便行销十七省及南洋、澳洲、美国、加拿大等地。

“舆论政治”与宪政文化

在《国风报》的叙例中, 论者便称“夫立宪政治者, 质言之则舆论政治而已”[1], 在长舆的《立宪政治与舆论》一文中进一步发挥, 称“专制政体之下, 固无舆论发生之余地也。立宪时代则不然, 一切庶政无不取决于舆论”[2]。立宪政治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成果, 它所确立的三权分立模式是在于一种权力的内在制衡, 以及遵循一种普遍法来治理国家。清政府在最后十年其实已努力在政治体制上做出一些改变, 为了维持稳定以及皇族的利益, 预备立宪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但辛亥革命客观上也使宣统五年的立宪没有出现, 另外在立宪过程中简单地将从前的官僚机构改变成为新设的咨议局等做法也违背了程序正义, 这也是其后各种历史叙述将其看成“骗局”的根源。

从1896年的《时务报》开始,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所宣传的政治改良其实有过一些变化和曲折。在戊戌变法前后所宣传的改良主要是一种“自改良”, 主要是对具体制度环节的改变。而在《新民丛报》与《民报》的论战过程中, 维新派人士在拥戴君主的同时, 其实已经不断地介绍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成功经验, 并经常以日本明治新政作为师法的对象。在革命派和维新派论战的开始阶段, 双方的焦点主要在于改变政治的手段以及满族的统治是否合法的问题。但在清政府开始通过积极姿态应对危机时, 革命派报刊对各种政治改革均抱有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在报刊言论上也多以揭露内幕为己任, 对于相关制度的介绍和宣传远不及《国风报》等立宪报刊深入和透彻。

由于历史的后设性, 《外交报》、《中国新报》以及《国风报》经常被看做努力维护满清统治的利益, 而很少被认真看待它们在宪政文化实践中的贡献。只要衡量一下这些报刊的言说, 它们对立宪政治的设计其实非常清楚。他们将国会问题当做最先决的前提, 然后再由国会进行政党的构造和重建, 在内阁组成之后, 具体的政治治理将接受广泛舆论的监督, 投票表决也将因此而具备真实的效果。

探讨国会的开设与否是当时政论报刊中的热点, 以《国风报》为代表的报刊强调国会的积极意义, 并期待其迅速召开。孙洪伊等人也因此上《国会代表请愿书》, 条陈迅速召开国会的必要性。而以《新世纪》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报刊则对国会的存在持全然否定的态度, 认为政治是人民自决, 不需要组织任何形式的政府。在《河南》、《云南》等留日学生杂志上, 看到的更多是国会的负面效果, 吕志伊的《国会问题之真相》里极言“以今日之提倡立宪、要求国会者, 皆欲利用国民者也”[3]。

对于留日学生杂志上提出的这些问题, 《国风报》自然也关注筹组国会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皇族内阁的雏形, 该报便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 并几次三番地组织请愿活动, 这似乎不能简单看做是“资产阶级立宪派敌视群众, 敌视革命, 对群众暴力革命的恐惧远远超过对清政府的不满”[4]。这些预演对于清政府固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 但对于后来的袁世凯政府却产生了不小的压力。至少作为中华民国的总统, 袁世凯不可能不考虑舆论对于国会的期望。而与国会相联系的政党虽然没有对垂暮的晚清起到作用, 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已经明显能起到一些制约作用, 这不能不说是宪政实践逐步产生效应的结果。虽然《国风报》没有迎来三权分立的立宪政治, 但却收获了舆论左右政局的可能性。

舆论与国民启蒙

在《国风报》所提出的“舆论政治”中, 有两个不同的面向:一是对政府的监督和批评, 使之行之有效;二是引导社会思潮, 对普通国民进行启蒙和政治教育。舆论的势力之大, 已经是晚清报界人士的共识, 而他们最担心的问题也是国民受到不当言论引导走上偏激之途。当时各地发生的民变固然没有太多舆论的介入, 但报界人士不断告诫政府, 一旦民众受到舆论的鼓动产生对政府的不满, 则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因此, 在《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一文中, 沧江 (梁启超) 将国会与国民课本放在一起, “筹备案中有编辑简易识字课本、编辑国民必读课本、创设简易塾等条, 最为可笑, 吾前曾言之。夫国家教育之本意, 非驱一国之民悉从事于政治也, 故普通教育重焉。所谓政治教育者不一端, 而官私大学之教授, 报纸之论列, 政党之指导, 其最要也”[5]。梁启超辨析了普通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区别, 认为在国民教育中常出现泛政治化的错误做法, 而忽略了循序渐进的步骤。理想的国民教育应该是一种自我的启蒙, 而启蒙的结果是能够自如地参与到国家政治事务中, 而具备基本政治常识的要领无非是大学的教授、报纸的宣传以及政党制度的不断深入。对于接受过普通教育, 但没有进入大学学习或者不属于政党成员的人来说, 报刊舆论无疑是强化其政治参与性的最便捷途径。

晚清的国民启蒙问题一直是研究近现代史必须面对的问题, 通过众多学者的辛勤研究, 思想家个人的启蒙理路已经呈现无遗。但对于一般民众的启蒙问题, 则往往只是着眼于基本素质提高的层面, 对于白话文运动和下层启蒙运动的研究都可做如是观。但其实, 在鼓动一时之风气的精英与等着亦步亦趋的下层民众之间, 肯定还会存在一些中层人士, 他们受过相当的文化教育, 但对于世界大势或者政治观念并无深入了解, 他们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也有参与政治的必要资本。这些人有可能成为地方咨议局的成员, 也有可能成为宪政民主的直接实践者。他们接受的政治训练可能并不专业, 而对政治事务的实践往往要乞助于先有的“案例”, 而这些往往是报刊信息与政论碰撞的结晶。

探讨国民文化的复杂性不在于掌握当时究竟有多少缺乏基本文化素质的国民, 而在于一些思想界精英虚构了国民的文化形象, 也简单化了知识精英与欠修养国民的对立。保存国粹与批判儒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内在一致的, 都是虚拟了一种理想的国民文化境界, 然后希望所有的国民都按照同样的路径去发展, 而放弃了可能有的其他选择权。在国粹派或新文化人士视野下的国民, 都是知识未定的青年, 对他们的启蒙是方向和价值, 而不是选择和同情。而借助舆论引导的国民, 则会给予他不同的选择权, 他可以没有固定的价值观念, 但一定会清楚自己的权益, 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政治意识的国民。

晚清的立宪政治没有成功, 但宪政文化却给中国的政治文化带来了一些较为新鲜的维度, 而《国风报》凭借舆论启蒙国民的思路也是彼时国民文化中的一个新思路。从《申报》开始, 中国出现了不少商业报纸, 它们构建的新闻文化不见得完全是呼应西方的市民社会, 构筑起来的空间具备一定的公共性, 但其讨论的策略决定了它对政治问题的隔靴搔痒。而《新青年》等构筑的文化空间则将文化建设当成了建国方略, 目标悬之过高, 常会成为各种主义和信念交战的场所, 与普通国民的政治权益相关度较低。而清末民初的一批立宪派报纸, 尤其像《国风报》, 既能探讨重大的政治问题, 也为略有常识的国民提供了解政治的各种参考, 尤其是了解到自身的权益。这对于现代国民文化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 也对“舆论政治”的真正形成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国风报》, 第一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北京:三联书店, 1977年版, 第586页.

[2]《国风报》.第十三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三联书店, 1977年版, 第624页.

[3]《云南》.第十六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北京:三联书店, 1977年版, 第456页.

[4]《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序言, 北京:三联书店, 1977年版, 第8页.

篇4:湖乡文化:创晚清自强之根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博士

一次与一位日本学者聊天,听说我是湖南人,并且喜欢研究晚清的历史,便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晚清湖南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

看来,东瀛也有懂中国近代问题的人啊。我想了想,说:“不仅是对中国历史,而且对你们日本明治维新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呢。”

看到日本学者感到困惑,我解释说,我指的是湖南邵阳人魏源。梁启超先生就曾持此观点,说日本维新派前辈“皆为此书(魏源的《海国图志》)所刺激”。

大而言之,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小而言之,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受到湖乡文化的影响。

前者自不必说,后者则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对日本开国的影响中见其一斑。当被革职流放的林则徐在1841年6月的那个夏夜,在镇江的船上,把手中积攒的《四洲志》、《澳门月报》和《粤东奏稿》等交给魏源,让他编纂《海国图志》,完成未竟之业的时候,他们两人都不曾料到,直到他们去世,《海国图志》也没有打开中国人的心扉,相反却对日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惊世骇俗主张出版的《海国图志》在遭到守旧势力一片喊“烧”之声,而仅仅印刷了千册左右!但1851年,日本人抓住了这千分之一的可能性,从停靠在长崎的一艘中国商船中检获该书三部。一时间在日本人中产生了如沐春风之感。在偷运此书四年后,日本又直接盗版该书。盗版了15次之多、价格狂升三倍的《海国图志》遂成为日本当时的畅销书。日本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在读后感慨:“呜呼!我和魏源真可谓海外同志矣!”恰恰是日本盗版该书的当年,美国的柏利舰队敲开了日本大门。

魏源能够首先打开眼界看世界且提出惊世骇俗的创新主张并非偶然,而是千年湖乡文化积淀的结果。

魏源自称“荆楚以南”的“积感之民”,其思想基础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结。这是湖乡文化在近代能够陡然崛起的重要基因。比较有意思的是,湖乡文化之起源并不是湖南人,而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发出悲愤之声的人。自屈原(虽为湖北楚人,但主要著作和思想都在流放湖南中完成,并自投于湖南汨罗江)在湖南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之悲号以来,湖乡文化的底蕴即已定调。

汉代被贬入湘的洛阳人贾谊在此继续主张政治经济的改革。此后,有江西九江人陶渊明向往世外桃源,跑到湖南西北,畅想美好的生活。又有唐代杜甫、李白、柳宗元大家在此写下千古名句。北宋范仲淹更是在此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慨叹。

至南宋,湖乡文化开始真正形成,理学在此兴盛。湖南道县人周敦颐虽建濂溪书堂于庐山之麓,但其《爱莲说》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阐明的知识分子人格具有湖南精英独特的一种自清情怀。张栻和朱熹在城南书院(今长沙湖南一师)对话,在岳麓书院会讲,辩论三日三夜,创中国古典文化之盛举。

自此,岳麓书院成为了湖乡文化的载体。听大儒们讲座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以上学者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湖南人,但是,他们共同为湖乡文化的积攒了深厚的根基。

明代衡阳人王船山(夫之)是真正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他的实学思想是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思潮发展的第一个巅峰,实学思想主张学术、政治应面对现实。王夫之有个令人震惊的主张:“王者虽为天地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谈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为己土乎”!这是公然反对家天下的传统立国精神。

正是王夫之的崛起,导致晚清湖乡文化具有了可以效法的对象。晚清湖南人纷纷以王夫之为鼻祖,并且代代相荫相承。先有陶澍、贺长龄、魏源,他们从经世济民而发展到打开国人的视界。继而有胡林翼、曾国藩、郭嵩焘、左宗棠、曾纪泽,他们以卓绝的努力,挑起中国现代化的重担。后又有谭嗣同、唐才常、黄兴、宋教仁、蔡锷、熊希龄,他们或以自己的头颅,或以自己的毕生精力,致力于一国之改革、革命和振兴。最后产生了改变中国历史的毛泽东,从而最终完成了自强之使命。迭次兴起的湖南名人,在晚清之衰世最终创造了湖乡文化全面解救中国文化危机的局面。

晚清湖乡文化之兴起,除了上述文化传承的基因外,也来自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鸦片战争及随后的外国入侵,为湖乡文化的复兴创造了第一个机遇,而太平天国的兴起又为洋务派的出山创造了直接的机会。

篇5:晚清史题库1

晚清史(1840-1912)题库

一、名词解释(60小题)

林则徐、魏源、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冯桂芬、郭嵩焘、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黄兴、章太炎、盛宣怀、慈禧、奕訢、袁世凯、赫德、闭关政策、总理衙门、洋务运动、洋务派、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立宪派、早期维新派、《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时务报》、《钦定宪法大纲》、《大清现行刑律》、《烟台条约》、《中俄密约》、“门户开放”政策、亚罗号事件、马嘉理事件、金田起义、天京事变、辛酉政变、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马尾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扶清灭洋”、庚子赔款、日俄战争、三国干涉还辽、“北周南张”、海防与塞防之争、帝后党争、中国同盟会、预备立宪公会、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南北议和、“二次革命”。

二、列举题

1、、《南京条约》及其附约的主要内容。

2、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的胜利进军的原因。

3、太平天国的主要政策、制度。

4、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稍后对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

5、洋务派所创办的主要军工企业。

6、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基本特征。

7、中国无产阶级的主要特点。

8、洋务派创办的主要洋务学堂。

9、19世纪7、8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及其基本原因。

10、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表现。

11、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12、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人物及其代表作。

13、康有为在甲午战前的主要变法活动。

14、“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15、戊戌变法的主要历史意义。

16、晚清教案频发的基本原因。

17、义和团在山东首先兴起的原因。

18、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19、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

20、甲午战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

21、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宣传家代表及其著作。

22、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主要功绩。

23、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24、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2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6、晚清近代化城市的地域分布及近代化的基本表现。

27、晚清婚姻家庭惯制变革的基本特征。

28、清政府灾荒预防政策与主要救治措施。

29、晚清当代史、边疆史和世界史研究的主要成就。

30、晚清社会礼俗、习俗变革的时代特征。

三、论述题

1、清朝闭关政策的形成原因及其评价。

2、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及其危害。

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林则徐、魏源、龚自珍思想的异同。

5、试析《天朝田亩制度》。

6、试析《资政新篇》。

7、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8、试结合《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9、试析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性质及特点。

10、为什么说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1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述论。

12、中国资产阶级的诞生、内部结构及阶级特征述论。

13、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封建军事资本主义的雏型?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如同日本、俄国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道路?

14、洋务运动评价。

15、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16、《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比较。

17、试述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

18、试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19、“扶清灭样”口号。

20、在强调开放的今天,你如何评价义和团的反帝斗争?

21、试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

22、清末预备立宪评价。

2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晚清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的关系述论。

24、同盟会纲领述评。

25、南京临时政府性质简析。

26、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27、试运用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理论阐述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8、试述进化论的传入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两则史料,分别指出作者姓名及其对烟毒的立场和主张。

材料一:

然法令者,胥役棍徒之所借以为利,发愈峻则胥役之贿赂愈丰,棍徒之计谋愈巧。„„计惟仍用旧例,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如官员、士子、兵丁私食者,应请立予斥革,免其罪名,„„其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

材料二:

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今欲加重罪名,必先重治吸食。„„伏请饬谕各省督抚,严切晓谕,广传戒严药方,毋得逾县限吸食。并一面严饬各府州县,清查保甲,预先晓谕居民,定于一年后,取具五家邻右互结。仍有犯者,准令举发,给与优奖。倘有容隐,一经查出,本犯照新例处死外,互结之人,照例治罪。„„现任文武大小各官,如有逾限吸食者,是以奉法之人甘为犯法之事,应照常人加等。除本犯官治罪外,其子孙不准考试。

2、请读下列《中国同盟会总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同盟会性质。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同盟会,设本部于东京,设支部于各地。第二条,本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第六条,凡会员皆有实行本会宗旨、扩充势力、介绍同志之责任。第七条,凡会员皆得选举被选举为总理及议员,及各地分会长,被指任为执行部职员,及支部部长。第八条,本会设总理一人,由全体会员公举,四年更选一次,但得连举连任。„„第十一条,议事部议员,由全体会员投票公举。以三十人为限,每年公举一次。第十二条,议事部有议本会规则之权。„„第十六条,本会支部,于国内分五部,国外分四部,借直接受本部之统辖。„„第二十四条,„„东京总部之组织,总理之外设三部:一执行部,二评议部,三司法部。执行部之下又分为六:曰庶务,曰内务,曰外务,曰书记,曰会计,曰调查六科。评议部有评议长,有评议员。司法部有部长,有检事长。

3、阅读材料,指出文字作者姓名及篇目名称,并简要说明写作的背景和目的。

今夫日本,幕府专制,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之大成在变官制。

4、阅读下列材料,指出文字篇名和颁布时间,并对其政策予以简要评价。

凡田分九等:其田一亩,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为尚尚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为尚中田,可出一千斤者为尚下田,„„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尚,受田多逾十五岁以下一半。

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国人留学日本的原因以及留日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出羊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此赵营平百闻不如一见之说也。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学堂三年,此孟子置之庄岳之说也。„„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

一、去华近,易考察;

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

一、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材料二:

泰西各学,自政治、律例、理财、交涉、武备、农工、商务、矿务莫不有学,日本变新之始,遣聪明学生出洋学习,于泰西诸学灿然美备,中华欲游学易成,必自日本始。„„近年以来,日本讲求西学,大著成效。又与中国近在同洲,往来甚便。既经该国函请派往游学,臣等公同商酌,拟即妥定章程,将臣衙门同文馆东文学生酌派数人,„„知照日本使臣陆续派往。

6、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所办学堂之名称,并简介该学堂。

认识外国文字通解外国言语之人,请饬广东、上海各派二人来京差委,以备顾问也。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法、米三国文字之人,请饬各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

7、请阅读下面文字,指出文字著作名称及其作者姓名,并简要说明该名作者在近代中国的影响。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诛绝五百万有奇批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至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争存争亡过度时代之要义也。„„嗟予小子,无

学顽漏,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条述如左:

一、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我同胞皆须自认为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

一、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儆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

一、对敌干预我中国革命独立之外国及本国人。

一、建立中央政府为全国办事之总机关。

一、区分省分,于各省中投票公举一总议员,由各省总议员中投票公举一人为暂行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

一、定名中华共和国。(清为一朝之名号,支那为外人呼我之词)

一、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

一、自由独立国中,所有宣战、议和、订盟、通商及独立国一切应为之事,俱有十分权利与个大国平等。

一、立宪法,悉照美国宪法,参照中国性质立定。

一、自治之法律,悉照美国自治法律。

一、凡关全体个人之事,及交涉之事,及设官分职,国家上之事,悉准照美国办理,皇天后土,实共鉴之。

8、阅读下列史料,指出其文字作者姓名和篇目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历史背景。

„„夫言战者,固结民心,宜筹大局,可以图存。言和者,解散民体,鼓舞夷心,更速其亡。以皇上圣明,反覆讲辩,孰利孰害,孰得孰失,必当独断宸衷,翻然变计者。不揣狂愚,统筹大计,近知为可战可和,而必不致割地弃民之策,远之为可富可强,而必无敌国外患之来。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强天下之治而已。

9、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其对鸦片问题的不同态度,并指出材料一作者在禁烟运动中贡献。

材料一:

古圣王正惟不乐于用法,乃不能不严于立法。„„盖因时制宜,非得已也。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材料二:

然法令者,胥役棍徒之所借以为利,发愈峻则胥役之贿赂愈丰,棍徒之计谋愈巧。„„计惟仍用旧例,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如官员、士子、兵丁私食者,应请立予斥革,免其罪名,„„其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

10、阅读下列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说明清政府当时的内外对策以及这种对策提出的历史背景。

„„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前代之事稍异。„„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11、阅读下列材料,指出文字作者,并分析其在此时期的思想状态。

材料一:

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一八八五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由是以学校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十年如一日。

材料二:

太傅爵中堂钧座:

敬禀者:窃文籍隶粤东,世居香邑,曾于香港考授英国医士。幼尝游学外洋,于泰西之语言文字,政治礼俗,与夫天算地舆之学,格物化学之理,借略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其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然而犹有所言者,正欲乘可为之时,以竭其愚夫之千虑,仰赞高深于万一也。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

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12、读下列两则材料,请分别指出其文字作者、著作名称,并说明两则材料共同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夷目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如钦天监夷官之例。而选巧匠精兵以习之,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

材料二:

篇6:晚清与文学现代性

文学现代性是文学所具有的属于现代的属性,而就中国文学而言,这应是指与文学古 典性不同的新属性,如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主要传输工具、运用现代汉语符号系统、表述 中国人在全球性格局中的生存体验、创造新的艺术形象、面对市民消费群体等。把晚清 与文学现代性联系起来,是想由此入手探测中国文学继其古典性衰败后新的现代性形态 的发生过程。如果把古典性文学视为中国文学的旧传统,那么,现代性文学则应是它的 一种新传统[1],而晚清则直接关系到这一新传统的发生。晚清是带有一定伸缩性的概 念,我个人用它大致表述鸦片战争起至辛亥革命这一时段,也就是道光中期至清朝终结 。对这个时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关系向来存在不同看法。一个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观 点是,晚清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而非现代文学的开端。随着80年代中期“20世纪中 国文学”概念的风行,晚清或清末与文学现代性进程的联系逐渐受到关注。这种关注有 助于在更宽泛的视野上观照晚清文学的现代性轨迹。不过,单纯从西历纪年的“20世纪 ”入手谈论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已经显得有些表面化和非历史化了;而同时,更要紧 的是,这无法完整地说明文学所从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文化语境缘由,以及文学的独特 审美特征。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不会单纯按“20世纪”这种整齐划分去展开,而是呈 现自身的独特逻辑线索。文学现代性的逻辑线索是可以从文学的一些相关要素上见出的 ,它们有:文学活动的时空布局、文化语境压力、体验模式、传播媒介、语言、形象等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要素在晚清都已经初露端倪了。

考察文学现代性的发生,需要特别关注那时带有现代性萌芽的文学活动的时空布局方 式,即它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理位置分布的。这直接关系到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方式。 至今常见的描述方式是,以北京为中心地、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根据考察文学现代 性的发生,从而满足于文学现代性的北京中心论、“五四”标志论和形态一元论。我以 为,此说在今天看来实在站不住脚。因为,只要我们适当跳出“北京”和“五四”旧观 念限制而放宽视野,就可以看到,文学现代性潮流是在五四之前的晚清和北京之外的边 缘地带首先涌动的。晚清之前的北京确实可以称为古典性文学主流的最后堡垒,现代性 在开初无力正面强攻时就只能选择边缘薄弱处率先突破。新的文学现代性的波澜,正是 从外地逐渐地向京城移动的;或许起初萌发于王韬、薛福成、黄遵宪等游历海外的知识 分子的朦胧体验、想象与冲动,率先发端于19世纪70年代被英国管辖的“殖民地”香港 (以王韬创办《循环日报》为标志),继而是北移上海,由众多报纸、杂志和书籍等组成 的新兴都市大众传媒网络,接着是东渡向东京留日中国学人媒体圈(如梁启超、章太炎 、鲁迅和郭沫若等的文学活动),以及天津、长沙等地新生的舆论阵地,最后才借助辛 亥革命胜利的显赫声势在“五四”前夕冲刷文学古典性的最后堡垒北京,形成声势浩大 的以“五四”运动为总体象征的决定性总攻与盛大庆典。当然,还可以适当考虑“太平天国”时期双方为实施社会动员而开展的白话通俗文艺活动、20世纪初年胡适等留美学 生的白话文写作实验等。试想,如果没有最初发端于香港、上海、东京、天津、美国等 “外地”的文学现代性多元涌流,“五四”时北京的最后总攻与庆典就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在晚清其实有着由若干边缘城市渐次向北京中心移动、从原初 多元现代性潜能而归于“五四”一元形态的特点。不同的边缘城市涌动着彼此不尽相同 的原初文学现代性因子,是由于那些地方的人们往往在具体情势下升起朦胧的念头或直 觉性做法,而不一定事先拥有精心规划的现代性方略。种种多元现代性因子形成众声喧 哗之势,从外围震荡文学古典性的北京堡垒。从文学活动的这种时空布局特点看,一些 学者(如王德威等)有关文学现代性在晚清拥有多元可能性之说,就是合理的了。而如果 要进而界定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确定发生端点,可能有些困难;取而代之,不妨暂且找出 有着一定合理性的标志性事件来谈论,那么,当推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中文报纸《循 环日报》并撰写现代政论散文。理由在于这里已拥有文学现代性的多重因子:现代大众 传播媒介(报纸)、现代政论散文文体(报刊社论体)、全球性格局中的新体验(“地球合 一”论及其他)。这样,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可以从“五四”向上一直回溯到1874年 《循环日报》创办,比发生于“五四”说提前40年之多(值得重新打量的40年)。

最初的现代性文学活动为什么会首先分布于北京之外?这种时空布局的特点不能仅仅从 文学活动本身出发去解释。应当看到的`是更深的文化语境缘由:第一,文学现代性的最 大动力不是出自文学内部而是来自文化语境的变革压力,尽管文学内部的原因也需要适 当考虑;第二,面对当时作为古典性政治与文化堡垒的北京的强势存在,最初的现代性 冲动只能选择北京之外的边缘地带积聚力量而伺机突破。所以,在晚清寻觅文学现代性 的最初微澜时,应当考虑到如下文化语境状况:这些初澜常常涌动于现代知识分子群体 的无意识间,而这种无意识又具有远比文学本身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潜于人们内 心隐秘处的文化无意识交织在一起。文化语境是影响文学的更大的社会符号表意系统, 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学等综合状况,与人们的情感与理智、意识与无意识等社 会心理状况密切关联。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为标志,晚清语境中回荡着强烈的文化变革 压力:面对“列强环伺”而“中国积弱”这一新的全球性境遇,中国人不得不起而探求 文化现代性变革之路。这种文化语境需求表现在文学领域,就是要在汉语符号系统中想 象性地摹拟上述文化现代性变革状况。发生在晚清的由梁启超发起的“诗界革命”与“ 小说界革命”,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文学的内部,而是导源于更广泛的文化语境的变革 压力――更新诗歌和小说,旨在开启民智。中国文学的古典性进程延伸到晚清文化语境 时已无可挽回地显示出颓败迹象,甚至丧失掉自我变革的活力,从而不得不让位于新的 文学现代性进程。这样,回荡于晚清文化语境中的强大的变革压力为文学现代性的最初 涌起准备了合适的条件。另外,文学现代性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借助大众媒介传输的具有 广泛社会动员效果的文学革命思潮的频频发生。而这一点在梁启超的“诗界革命”和“ 小说界革命”中已经获得了典型表现。

重要的是要看到,文学现代性的发生说到底取决于人的现代性体验的发生――这构成 任何现代性大厦得以矗立的坚实“地面”。体验是个体对自身在世界上的生存境遇或生 存价值的具体的日常而又深沉的体会,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想象与幻想、意识 与无意识等的复合体,也是任何思想、情感、想象、幻想等得以建构和存在的基本场所 。现代性进程落实到个体上,正具体地呈现为个体体验的现代性进程。按王韬《tāo @①园文录外编》和《漫游随录》、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等的描述,中国人原来所身 处于其中的“天下”已经被新的“地球”格局所取代,昔日的傲视群夷的“天朝上国” 如今沦为劣等民族,而向来被视为末技的器具而今竟然成为日常家居的舒适工具和卫国 兴邦的制胜法宝。这种变化并非仅仅表现为精英人物的思想变迁,而是意味着包括普通 民众、精英人物在内的全体国民的整个生存体验模式的转型,涉及人的欲望

、情感、想 象、幻想等的全面而又深刻的裂变,既与高雅的精神追求也与世俗的日常生活状态相关 。一旦体验模式发生根本转型,那么文学由古典性向现代性的转变就是必然的了。而正 是在文学文本中可以见出那时的现代性体验的发生踪迹和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惊羡体验 ,以王韬《tāo@①园文录外编》和《漫游随录》为代表,体现了对于中国现代性进 程中新生的或新出现的东西惊奇与羡慕的姿态,指向现代性的未来维度。第二类是感愤 体验,以黄遵宪诗作为代表,显示了现代性体验的感伤与悲愤主调,指向现代性的现实 维度。第三类为回瞥体验,以刘鹗《老残游记》为代表,属于一种剩余型体验,凝聚了 对于行将消逝的中国古典性传统的深深的怀旧之情,指向现代性的传统维度。第四类为 断零体验,以苏曼殊《断鸿零雁记》为代表,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深的 悲怆与幽恨之情,体现为上述三种体验类型在清末民初绝望境遇中的具体融汇形态[2] 。

谈论文学现代性不能不谈及文学媒介。媒介不只是文学的外在传播渠道,而是影响文 学内容的东西。如果说晚清之前中国文学的主导媒介是文字媒介和雕版印刷媒介,那么 ,以《循环日报》创办和报刊政论文体出现为标志,机械印刷媒介就逐渐地成为中国文 学的主导媒介。从文字媒介和雕版印刷媒介到机械印刷媒介,中国文学实现了从古典性 到现代性的转变。随着现代报纸、杂志和书籍等新型文学媒介的不断涌现,以及李伯元 等在上海印书办报卖文为生,文学现代性所需要的市民读者群、文学消费欲望、大众报 刊文学文体以及都市职业作家群等因子都一并呈现出来,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整体 景观。

当然,应当冷静地看到,作为文学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的现代语言变革,在晚清时 段还没有走向成熟。语言是与媒介不同的:媒介是文学的传播渠道,而语言则是文学的 符号表意系统。众所周知,古典性文学是以古代汉语文言文为主要符号表意形式的,而 现代性文学则以现代汉语白话文为主要符号表意形式。诚然,成熟的现代白话文文学作 品当以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为标志,但在晚清时段,例如在王韬的散文、黄遵宪 的诗歌、李伯元的小说和弹词、林纾的翻译小说里,在上海各种报刊杂志里,交织着“ 欧风美雨”的“地球”、“大海”、“赤道”、“留学生”等现代汉语词句已开始流行 ,相应的报刊散文文体、文学的雅俗文类、都市时尚语言等也已陆续出现。这些无疑为 现代性文学的语言系统的形成铺设了台阶,为“五四”时期胡适和鲁迅等的最后的语言 总攻修筑了醒目的路标。

另外,一种新型文学传统的形成总伴随着新型的文学形象的诞生,包括自然形象和人 物形象。如果说,“海”是与中国古典性文学传统紧密相连的文学形象,那么,在古典 “海”中加上修饰语“大”而新生的“大海”,则成为文学现代性的表征性形象。同时 ,以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1903)中的维新人物黄克强为开端,创造具有神圣性、 原创性和感染力的“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人物,成为现代性文学在其20世纪时段的一种 主流传统,这一传统甚至延续到80年代[3]。

可以见出,晚清称得上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时段。当然,这里只是一次初略描述。 还应当看到,中国文学现代性可能是一个包含若干短时段在内的长时段或超长时段进程 ,正像文学古典性经历先秦、秦汉、六朝、唐、宋、元、明、清等众多时段一样。晚清 不过属于文学现代性的最初的短时段。至于它与后来若干短时段的关系,该另文考虑了 。

【参考文献】

[1]参见拙著《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第8- 23页。

[2]参见拙著《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版。

[3]参见拙著《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字库未存字注释:

上一篇:2010学年铁冲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自检自查报告下一篇:九年级期中考试反思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