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

2024-05-04

县教育局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共6篇)

篇1:县教育局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

县教育局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

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县教育局迅速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以争创“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县”为总抓手,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提升队伍素质,强力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打造名师,让教育成为人才高地。重视培养人才,实施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广泛开展网络研修、校内研讨、校际交流等培训活动,构建起“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梯度推进的培养模式,循序渐进,滚动发展,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启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探索建立中层干部异校挂职等制度,拟定下发《五莲县中小学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学校绩效考核,激发教育内部活力。灵活使用人才。鼓励县城教师到农村任教,实施“镇域内村小校长交流”、“中层干部异校挂职”、“骨干教师走教”等措施,发挥教育骨干辐射带动作用。深化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均衡。不断深入教研教改,广泛开展区域连片教研、县域集体备课、省市教学示范校教学开放周等活动,推动城乡联动、区域互动、以强带弱。提高国家课程实施质量,加强音体美、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和实验教学,突出薄弱学科建设。实施突破村小战略,全面下移管理重心,在师资配备、教学指导、外出研修、资金投入和评优树先等方面向村小倾斜,提高村小办学水平。全面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改革与管理,完善县、学校、学科三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实施多层次质量监测模式,抓好尖子生培养,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倒排工期”,全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通过“倒计时”规划建设,自我加压,争分夺秒,确保实验学校建设工程按时完工,秋季招生工作如期启动。同时积极推进市北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

校建设,抓好选址规划设计,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大力推进中小学合班并校,年内将撤并5-10处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村小,山阳、管帅、王世疃、院西4处初中分校并入中心校。加快推进乡镇幼儿园建设,年内争取每处乡镇(街道)建成一所达省定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绿满校园,全面创建“园林化学校”。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认真制定争创工作计划,明确各级责任,力争年内所有城区学校、80%的乡镇中心校、50%的村小达到县级“园林化学校”标准,实现校园环境提档升级。严格落实任务目标,派专业人员到城区各学校,帮助指导进行校园园林化改造规划,制定各学校的绿化实施方案,争创县级园林化学校10处。筹建中的实验学校将按照《城区学校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各种功能区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校园显要位置景观化、校内道路林荫化、主干道全部硬化、空闲地带全部绿化、校园文化主题化。建成后校园绿化覆盖率超过30%,绿地面积占学校面积40%以上,形成“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的校园景观。

篇2:县教育局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

——xx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在我县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时刻,各位领导、专家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莅临xx检查指导工作,让我们深受鼓舞、备受感动。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xx地处赣北,位居昌九中段、鄱湖之滨、庐山脚下,县域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场)、xx个行政村,人口xx万。xx是一方人文厚土,建县千年,文化厚重,人杰地灵;xx是一方生态净土,这里风景秀丽,生态优美,已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江西省卫生县城、江西省森林城市、江西省文明县城等多张城市名片;xx是一方资源沃土,这里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林地面积88.6万亩,森林覆盖率60.56%,境内水系纵横,铅锌、钙、锡等矿产资源丰厚,以义门陈文化、万家岭大捷抗战、袁隆平科普教育为元素的旅游事业蓬勃兴起;xx是一方发展热土,xx县大力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强力决战工业经济,聚力发

2算内教育事业费从x年的7524元提高到x年的9988元,增长了32.7%,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从x年的10159元提高到x年的11535元,增长了13.5%。三是健全督促考核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联合组建专项督查组,定期对各校教学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完善考核考评体系,将教育工作纳入全县部门绩效考核和科学发展目标综合考核,严格按照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实施奖惩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把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主要阵地,严标准、强投入、建基础、添设备,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优化学校网点布局。制定出台了《xx县x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稳步推进全县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x年在县工业园新建xx县第三小学,同时撤并宝塔乡杨桥小学;x年合并车桥镇中、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合并聂桥镇中、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x年合并林泉乡中、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合并塘山乡中、小学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九仙新区新建了隆平学校。通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校网撤并调整,教育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学校布局更加趋于合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明显提升。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x亿元先后在县城新建了x小学,县二中,县一小、一幼,县三小、二幼和x学校等花园式学校。在不断提升城区学校的硬件水平的同时,通过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学校标准化、农村校舍维修改造工程、校安工程等项目建设,三年共投入资金x万元为农村学校完成维修、改造、新建项目x个,维修、改造、新建校舍x平方米,新建运动场x平方米,围墙x米,校门x个;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改造、新建项目x个,改造、新建面积x平方米,所有农村学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三是加大教学设备配备。x年制定出台了《xx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试行)》(x教体发﹝2013﹞43号),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x万元,装备标准化实验室、通用技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多媒体投影教室共56间,添置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1526台,购置多媒体“班班通”263套,一体机(含推拉黑板和高拍仪)78台,购置图书26万册,添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762万元。2011年开通xx县教育协同办公平台,全县所有学校均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全县中小学实现了数字网络全覆盖。其中生均图书册数小学为18.4册,初中为27.6册;小学生生机比为16:1,初中生生机比为10:1。全县生机比、生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值及各功能室的数量和要求均达到省定标准,各项设备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

(三)建强队伍,着力提升师资水平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支撑,广招引、促交流、增待遇、提素养,努力提高师资整体水平。一是配足配强师资力量。我县从2007年起开始实施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制度,先后选拨了255名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定向培养,目前

6钩费用的现象,实现了“零择校”目标。制定出台了《关于我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二是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将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残疾儿童少年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形成了以特教班为载体、以随班就读为核心、以送教上门为特色的特殊教育体系,解决了残疾儿童少年就学的实际困难。目前我县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7.17%。三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出台了《xx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以政府主导,教育、财政、民政、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关爱体系,通过开展助学结对、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新建改造心理健康室、配齐配强心理辅导老师等有效举措,及时了解班级“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强与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沟通,真正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局面。四是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认真落实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各项政策,三年来共投入各类扶贫资助资金328.27万元,资助学生5658人次。大力开展“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助学活动,三来年共筹措资金74.7万元,资助家庭贫困学生684人次,确保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困难学生辍学现象。

(五)突出质量,着力凸显办学特色

坚持把强化素质教育作为主攻方向,创品牌、树特色、强管理、重实效,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一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牢固树立环境育人理念,积极引导学校因校制宜,围绕“一校一品”目标,构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全面实施学校文体“2+1”工程,保障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定期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赛、幼儿舞蹈大赛、青少年书画展、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发挥了积极的育人功能,提升了学校特色办学品位,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2015年度县一小荣获了全国 “动感啦啦操”第二名;县二中、县一小、县三小、县蒲塘小学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县蒲塘小学近三年获全国全省短式网球、啦啦操、校园集体舞比赛奖项136个。二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开展教学活动,全县中小学实现开全课程,学生入学实行均衡编班,不下达升学指标,严禁利用节假日补课,严禁按分排名,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不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工作和教师绩效。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生活基本技能培养力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三是全力创建平安校园。全面加强校园安保基础设施建设,为学校配备了安保和医护人员,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配置了钢叉、警棍等安保器械。不断加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防溺水、防传染病等安全教育,对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篇3:县教育局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教育部8月13日发出通知, 确定2010年教师节的主题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并对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做出总体部署。

教师节前后, 教育部以学习宣传《教育规划纲要》和评选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主要内容和载体, 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一是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表彰活动。评选活动由教育部会同中央主要媒体组织、各省推荐、公众广泛参与。候选人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在短短20多天里, 有120多万名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投票。最终, 从96位候选人中评选出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22位提名奖获得者。教育部将持久深入地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宣传活动。二是举办《播种未来》大型主题晚会。晚会以教育规划纲要为主线, 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5个篇章。从主创人员到演员, 主要是教育系统师生, 共有9个省份17所大中小学的725名师生参加演出。三是开展新时期“教师之歌”创作征集、教师节“感念恩师”最佳祝词评选活动。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慰问教师。评选表彰青海玉树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慰问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遇难教职工家属和受伤教职工;邀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奖教师和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模范代表来京参加教师节活动, 并参观上海世博会;看望慰问各级各类学校优秀教师、老教师代表和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代表;教育部致信慰问投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全体“特岗教师”, 向特岗教师赠送学习用书。

篇4:县教育局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

摘 要:斯蒂芬·哈蒙(Stephen Harmon)教授,乔治亚州立大学教育与人力发展学院学习技术司主席,美国AECT(Association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研究和理论司主席。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技术的教育应用、绩效支持系统、同步在线学习环境、高等教育在线学习技术趋势等;主要出版物有《为学校用户创建虚拟学习环境》、《同步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教学策略》、《基于技术的创新性学习环境视觉原型》、《高等教育在线学习技术的未来》等。在2015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夏季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建的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成员对其就新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访问。访问中斯蒂芬·哈蒙教授认为,真正的优质学习是可保持、可迁移的,它能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再现。而要达到优质学习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技术的潜能,找到恰当的应用新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方式。同时要努力转变教师对待技术的理念和态度,将技术作为促进学习的手段而非核心,秉承技术能够促进工作绩效的理念进行“基于制作的教育”实践项目,努力通过实践探索技术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原理。

关键词:优质学习;创新;开放教育资源;学习分析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1-0018-04

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15年5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一届教育信息化国际会议在青岛举行,会议很多主题涉及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在您看来,怎么解释优质学习?技术在促进优质学习的进程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斯蒂芬·哈蒙:从定义来看,学习意味着行为或者态度倾向的变化,因此优质学习与学习目标和学习绩效非常相关。当学习一项特定技能时,只知道一味地重复练习却不去思考,学会后也很快就会忘记,这是学习但不算是优质学习。如果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学会了一件事,但在另外一种情境下却无法使用,这是学习,却也不是优质学习,因为这样的学习没有可迁移性。我认为优质学习超越于简单的记忆之上;它可保持、可迁移;能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表现。

关于如何利用技术来促进优质学习,我认为人们并没有完全开发技术的潜能。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还只是把电脑作为打字机、影碟放映机及游戏机。直到互联网的出现,人们才学会了更加充分利用电脑的潜能。每一种技术都有其特定的效用,我们必须找到每项技术能发挥的最大效用。在教育领域,人们总是努力地在让机器做教师擅长的事情,让教师努力做机器擅长的事情,比如灌输知识。而要达到真正的优质学习,我们需要认识到哪些是技术擅长的事情,哪些是教师擅长的事情,让他们各安其位,发挥各自最大的效用,这样才能真正地利用技术促进优质学习。例如模拟器就非常适合用于模拟真实情境,它能提供不同情境下不同的学习内容从而实现学习者的情境认知学习。比如,在教小学生数学的时候,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带领学生去商店买东西,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但是这样的学习比较浪费时间,并且不是所有的学习目标都能用此方式达到。如果使用电脑模拟相似的情形,就能够让所有的学习者都掌握这一学习目标。优质学习的契机便是找到使用技术的新方法,从而解决新问题;找到技术的新特点,从而找到使用它进行学习的新方式。这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

目前很多大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停留在灌输层面,教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那些能够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原因在于我们对技术、对学习的理解都很不明确,致使学习效果不佳。东西方的两位圣人苏格拉底和孔子都采用问答方式进行教学,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但缺点是只有一个人在主导和提问。当学习者的数量达到几千甚至上万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问题,教学效率将会非常低下。这时就体现了技术的强大,技术能够扩大教学规模,为不同的学习者准备不同的专家系统并回答问题。

中心: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对教育的影响逐渐扩大和深入,您认为它对教育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是否有相关的研究项目?

斯蒂芬·哈蒙:是的,我有一个研究项目与此相关,叫做“基于制作的教育” (make-based education)。该项目于去年在我校启动,受到部分政府资助而形成,在学校设有一座“创作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科学原则,让学习者进行创新及创造。建筑内包含许多新技术,如3D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等。我们希望学习者在创新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对于教师而言该项目也非常有趣,因为其中有很多技术都是教授没有用过的,在教学生前,教师需要自己先探索并找到使用技术时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将其解决方案提供给学习者。学习者可以在电脑上通过学习设计出模型,并且用3D打印机打印,最后将模型进行拼接,这样就能够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学会艺术、数学、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也会教授一些基本的内容,真正实现了做中学。这是技术促进创新及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式。

此外,在设计电路时,教师如果要讲授复杂模型,可以先通过电脑设计简单模型,并让学习者通过实践对该基础模型进行设计制作,就能够使学习者循序渐进地学会复杂的电路模型。而模型中最难的部分是电线,唯有很好的数学能力才能找出具体线路的联接方式。因此在该模型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学会数学、电路、手工等一系列的技能。虽然这样的过程非常困难,但是教师的指导以及培训会给学习者很多指引,不仅教授基本知识,还为其创造和创新提供指导。这样的学习既有趣又实用,该领域内技术对教育的促进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技术可以提高绩效。以音乐为例,假设我是一名初学者,要学会创作音乐,前提是必须花费多年时间学习音节及韵律等基础知识,然后才能学会创作音乐。而如今技术可以使学生不用花费多年时间学习基础知识就能进行音乐创作,这是一种利用技术促进创造的方式。另外,目前已经有很多游戏可以让学习者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创造。有一款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够获取很多宝箱,在得到后学习者能够使用其中的元素进行创造,可以用它来创造旧时代的纽约市,也可以用它来创造新时期的纽约市。在对比后,学习者可以看到其中发生的转变,并了解纽约的历史变迁,这是现实生活无法给予学习者的。因此我认为技术在促进学习者进行创新及创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心:随着慕课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开放教育资源能够被学习者获取,您认为在开放教育资源及慕课的发展领域,未来五年哪些方面有可能成为研究重点?

斯蒂芬·哈蒙:关于慕课,麦克·斯伯克特(Michael Spector)教授也参与了本次会议,他曾写过一篇与慕课相关的很棒的文章。他认为,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名字被弄错了,它应该叫MOORS(Massive Open Online Resources),因为目前很多的慕课都不能算课程,而只能算是在线的教育资源,只是提供人们一些知识内容却极少提供反馈。虽然很多人对慕课存在质疑,但是它确实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以开放教育资源的态度对待慕课,碎片化的慕课是非常有价值的。小规模的学习内容可以自由地组合,形成新的内容,利于学习者学习。目前的慕课发展并没有达到我的想象,慕课仍然是一位教授面对成千上万的人讲授知识,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极少为学习者提供反馈。

而对于开放教育资源,我持有谨慎的态度。我觉得开放教育资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多问题。当前资源的版权和归属问题比较混乱,尽管开放教育资源是开放且免费的,但是并不存在完全免费的东西。虽然使用开放教育资源的人不用付费,但那些制作者却花了很长时间,他们需要生存,因此他们的劳动成果必须要有回报,只是付费的一般是大学、教育部门及少量的企业。虽说教育免费,政府为教育买单,但在美国情况发生了改变,逐渐增长的学费、越来越少的资助使学习者数量不断下降。开放教育资源是否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不太确定,不过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却值得重视。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人们懂得了对学习资源、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使对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得到了一定保障。在技术的鉴别下,学习者可以区分优质和劣质的学习内容,并选择优质内容进行学习。

中心:确实,随着开放教育资源逐渐增加,如何确保资源质量,并能够帮助学习者选择优质资源是非常关键的。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对开放教育资源进行设计和规划呢?

斯蒂芬·哈蒙:我认为对开放教育资源的设计和规划要回归其质量。评判有价值的资源有很多标准,衡量其质量好坏的指标非常重要。也许大学里很多教师懂得物理知识,却不懂得如何教物理知识,但他们能衡量与物理相关的学习资源的好坏。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只在教育技术圈内的对话比较多,却很少将教育技术的知识传播至其他领域。就拿此次AECT年会来说,几乎没有其他专业人士参与,那些教物理及历史的教师根本无法理解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都在研究什么,更不清楚如何利用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虽然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不清楚物理及历史知识,但他们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帮助这些领域的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中心:技术增强的教学被很多国家重视,您认为这方面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内容?

斯蒂芬·哈蒙:我认为应该更多地关注对教育的设计即教学设计工作。在克拉克的媒体理论中,他将媒体比做运输蔬菜的卡车,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所使用的媒体,媒体只是一种手段,影响教学效果的是媒体在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而非媒体传播方式。多年以来,多数研究人员致力对媒体使用的研究,却忽视教学系统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无用,只是教师需要找到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媒体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及效益。

技术最普遍的用处是能扩大教学规模,慕课正在做此尝试,但并无太多教学法知识。我们需要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将教学资源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是技术目前能做的比较简单的事情。之后我们需要学习复杂的分析技术,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收集数据从而总结规律。虽然教师并没有非常了解学习者,但如果能够以足够的联系为基础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设计,便能找到学习者比较重视的内容。找到重要模块内容后,就可以跟踪其学习轨迹并进行评价。由于每个人思考方式不一,已有技术无法满足要求,因此人们期望新技术的出现来解决该问题。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刚出现的慕课,于是争先恐后盲目跟从,但慕课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人们便又全盘否定慕课的作用,并树立技术无用的观点。而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做的是等待,并完善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告诉人们,技术并不是万能的,要找到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并将其作用最大化。而任何一种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都必须经过良好的教学设计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心:我们很想了解美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进展?新技术环境下该术语是否有新的含义?

斯蒂芬·哈蒙:对教师信息素养而言有两个层级,公立学校教师有其专用术语,大学教师用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来衡量,但该标准无法满足其他大学工作人员,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将其称为“21世纪的知识和技能”。相比20世纪,21世纪发生了巨大变化,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背诵基本事实和知识。我认为教师最大的转变是其要学会找到问题并解决,教学生方法性知识,并利用现有知识与技术解决问题,之后还能够以专业能力对该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评价。

学会使用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助人成功,这又回到之前我说的人工智能及其他技术的使用能帮人们解决21世纪的很多问题。所以在教师培训领域,不仅要学会简单地利用技术提高教学效果,还应确立使用技术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态度和理念。在美国很多教师不赞同让学生使用维基百科,因为其内容的真实性不确定,然而我并不这样认为。维基百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看来,维基百科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教师并没有想过让学生成为维基百科中内容的提供者。因该平台内容会定期修正,错误内容将会被移除,唯有正确内容才会保留。所以如果让学生成为该平台内容的提供者和建设者,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将产生极大的提高,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教师的态度。

中心:我们了解到您之前曾教授名为“为教师准备的技术”的课程,在该领域中是否有相关标准或指导原则?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技术对其产生的新影响吗?

斯蒂芬·哈蒙:有一个很通用的TPACK模型对其进行衡量,但在我看来,重要的不是设定指导原则,而是转变教师的理念。因为很多教师害怕技术,然而他们害怕的并非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带来的变化有可能将他们对课堂的绝对控制权夺走。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所学知识全部由教师掌握。如今,情况发生极大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课堂上学生都有手机,只要教师讲错一点,学生能够立刻通过手机查找互联网信息指出教师的错误。我认为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并意识到当今社会的信息和知识都在以飞快的速度增长,没有一个人能够像20世纪50年代的教授一样做到了解所有的知识。即使是本周发生的事情,人们也无法全部掌握,因此必须让教师意识到学生学会技术并利用技术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我的妻子是化学教授,在我看来目前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化学教师不再只是传输化学知识,而是将化学的方法论及思考方式教给学习者,让学习者以化学家的方式进行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教师需要在思维模式上进行彻底的转变,同理可以放在数学及其他方面的学习。为了达到该目标,教师需要让学习者充分地探索技术在学习中的作用,并对其进行应用。梅耶教授曾经提出过学习的第一原则,我并不赞同。在社会科学领域,并不存在绝对的原则,只是人们假设其存在,从而方便理解人的学习、人的思考以及技术的工作方式。如果追溯最根本原则,会发现TPACK理论是该领域比较好的研究起步,其很好地解释了教师如何利用学习技术。

中心:您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最新的研究热点吗?

斯蒂芬·哈蒙:我长期致力于研究在线学习,尤其是同步在线学习。很多人都在研究学习者与教师在时间和空间都处于分隔状态下的异步在线学习,我认为这很困难,同步在线学习方面的研究应该能为在线学习的研究提供帮助。这是我以前的研究重点,但现在我主要关注两件事,一件是技术及其未来走向如何影响高等教育,另一件不是教育领域的研究,我专注于人的心理及神经领域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一项研究关于流动状态,它表明处于流动状态的人学习效果和效率会更好。我曾试着利用电极测量电压的方式来寻找流动状态并与著名的小提琴演奏者合作来营造学习氛围,事实表明,在这种状态中,人的学习效果确实有提高,我觉得这样的研究非常有趣。

我认为在未来三年比较有前景的研究领域会是学习分析技术。但目前的学习分析还只是针对单个学习者,囊括该学习者所有的学习轨迹和数据,并希望借此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大数据在该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过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在数据分析方面并不擅长,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方可在数据分析领域达到一定高度。是否有相关的学习理论帮助人们提高学习分析的能力?我认为需要更多的联系认知科学、电脑科学、信息技术来理解大数据的形成及作用。处于单个学习者层面的大数据包括所有与该学习者相关的数据,而真正的大数据应该是能够从成千上万的学习者那里获取数据。因此如果要分析学习者相关的大数据,第一步需要完成的就是确定哪些是需要收集的数据,确定需收集的数据之后还要确定用何种方式才能收集该数据,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数据。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学习过程,学习是组织过程、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评价过程的循环。数据收集是整个学习系统中的一小部分,结合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分析才能够为未来的教育研究带来改变。

篇5:县教育局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10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扫盲工作、特殊教育工作、2010教育工作和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主要任务。同时,表彰奖励2009完成目标责任书先进单位。会上,市委常委、郭奇若副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会后要认真学习传达,抓好落实工作。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教育厅的支持指导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以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有些工作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实现了###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基础教育稳步推进。通过“两基”复查、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健全电子学籍档案、完善“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等措施,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9.82%、99.28%和99.11%、98.40%,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6.36%;省上下达我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除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资金34860.4万元,落实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专项补助资金1554.35万元,各类资金严格按程序规范有效及时地划拨到学校,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促进了“两基”整体水平的提升。全市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市特殊教育学校整体搬迁重建工程进展顺利,民办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面实施,为全市5104人贷款2780万元,做到了应贷尽贷。

二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采取认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坚持教育质量跟踪监控、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招生考试及综合评价制度改革、狠抓中小学校长竞聘上岗提高校长素质、积极创建省市级示范校、切实加强学校管理、重奖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大力扶持改造薄弱学校、努力巩固和提升“两基”水平等措施,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初中和高中会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前移,各类学科竞赛和文艺汇演均在全国、全省取得较好成绩,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得到教育部表彰,学校H1N1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年全市普通高考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再创历史新高,上线人数达到7572人,比2008年增加1172人,增长18.31%,比全省本科计划增长率高出6.42个百分点,有19名学生登上全省文理科前100名光荣榜,###市一中学生赵甜获全省理科第1名,###市九中学生尹悦获全省文科第三名。

三是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一是采取外引内联形式,积极整合区域内职教资源,做大做强市属职业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着力优化专业结构,推动课程改革,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全市职业教育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二是通过统筹高中阶段招生、核拨普通高中学号、加强普通高中新生学籍管理、下达中职招生指导性计划、完善中职招生激励机制、强化中职招生宣传、治理中职招生秩序等办法,不断加大中职招生力度,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2009年,全市完成中职招生22190人,占任务的100.86%,职普比达到4.7:5.3,其中市县属中职校招生13255人,完成省教育厅下达任务的106%,同时,狠抓毕业生就业服务,年内全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四是教师队伍得到加强。2009年,我们认真实施省上招聘5000名高校毕业生和5000名特岗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工作,并积极协调市上有关部门,争取到市政府招聘###师范学校“3+2”毕业生200名。同时,通过吸引外地中青年骨干教师等措施,年内全市补充教师1300名,有效地缓解了农村教师短缺问题;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全方位争取教师培训项目,不断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2009年市级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达7846人,占培训任务的392.3%,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和驾驭教材、教育学生的能力明显提升。

五是争取项目成效显著。积极争取各类教育项目资金,通过狠抓项目前期储存论证、多方争取,先后争取到中央灾后重建项目、扩大内需项目、校舍安全工程项目、SOHO儿童美德工程卫生间建设项目、邵逸夫灾后重建项目、红十字会援建项目、明德项目等项目资金59831.5万元,其中校舍安全工程资金9820万元,约占全省2009年总资金数5.5亿元的五分之一。

六是“三大工程”顺利推进。我们把灾后校舍重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三大工程”有机结合,采取积极措施,强力推进。年内,全市共启动实施灾后校舍重建项目340个,建筑面积52.13万平方米,完工300个,面积43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了284所县以下学校灾后重建任务,并改造中小学危房17.5万平方米;严格按照省上“四集中”原则,积极主动地联合规划、发改、建设等部门科学制定了和实施《###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已撤消普通高中4所、初级中学1所、小学23所、教学点154所,完全中学剥离初中改为普通高中4所、剥离高中改为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剥离初中改为小学9所,小学改为教学点161所;校舍安全工程稳步推进,排查鉴定、档案建设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因工作成效显著,全省校舍安全工程档案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召开。通过实施“三大工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初见端倪。

七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强化对远程教育管理和应用各项制度的督查,加强校园网络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活动,年内,我市骨干教师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精品课程在全国推广,227件作品先后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多媒体教育软件、信息技术应用作品评比等大赛;配合组织部门依托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积极开展了农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

八是对外合作不断扩大。抢抓“关中--###经济区”建设机遇和学习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经验,先后与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西安市教育局以及无锡市教育局、南通市教育局、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上海江南造船集团等职业学校和企业达成了合作交流协议,在教师培训,尤其是高中新课程教师培训,共享教育教研教学成果和优质教育信息资源,职业教育联合办学、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收到了较好效果。与中国SOHO基金会合作,在全市实施“儿童美德工程”,使孩子行为习惯和美德养成有了良好的载体,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九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我们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始终贯穿于2009年全年工作之中,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紧密联系###教育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制定科学发展措施,起草并争取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市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三个机制性文件,着力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采取落实整改责任制、建立解决问题台帐制等措施,对查摆出的206个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助推了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通过政风行风评议,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中小学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辅导资料等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积极开展党员先进性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了《###市教育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全面加强了局直教育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建立了长效机制,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十是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教育宣传、教育外事、教育审计、勤工俭学、工会工作、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两案办理、帮扶、禁毒、双拥、保密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甘谷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成为全省第一个达标的三类城市。

2009年,我们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两基”巩固提高的任务依然艰巨。由于我市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普九”,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困难和矛盾仍然很多,尽管全市上下尽了最大努力,但城区学校择校和大班额问题比较严重,农村初中辍学现象比较突出,离双高“普九”的差距还很大。二是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专业课教师严重短缺,给一些紧缺专业的开设带来很大困难,导致专业设置应对市场化需求的能力较弱;个别县区对发展职业教育认识和重视程度不高,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在个别县区还不同程度地遇到阻力。三是教育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县区随意变更项目计划、不按建设程序施工、搞“三边工程”,致使项目实施进度缓慢,质量不高,被国家和省发改委通报,既影响了我市的形象,又给我市争取项目带来了不利影响。四是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高中教师和偏远农村山区教师短缺,有些学科没有专业教师,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还有极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低下,不备教案,上课随意性大,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乱办班、乱补课、搞有偿家教上,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五是全市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我市在全省及“关中??###经济区”内所处的位置还没有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六是政令不畅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个别县(区)和单位工作不讲原则、不讲程序、不守纪律的事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和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是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有些是长期存在而没有及时加以解决的。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下大力气认真解决。

二、关于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推进“关中-###经济区”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在教育部2010工作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明确指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质量、特色发展和促进公平上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保障不同群体公平接受教育。”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及全市“两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纲要》统揽教育工作全局,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加快发展速度。

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统筹城乡教育资源,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起点上科学发展。

具体目标任务是: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水平,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99.81%、98.70%以上,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99.27%、98.39%以上,全市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特教班随班就读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总数达到1230人,比上年增长3%以上,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2%以上,到2010年10月完成3.5万人的扫盲教育任务,确保15-50周岁青壮年文盲下降到3%左右,其中青壮年妇女文盲率下降到4%以内,使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6.35%以上,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考本科上线率和会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前移;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完成中职招生22000人以上,职普比更趋于合理,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工作任务,新建一批规模较大、质量较好、服务半径较大的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完成市级教师培训2000人次;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力争实现秦安、武山、清水三县三类城市达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了实现以上预期目标,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快###教育跨越式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今年,要切实抓好后续整改落实工作,集中研究和分析当前及今后全市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寻找工作差距,谋划发展战略,理清发展思路。在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两个意见”、“一个办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推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措施,科学制定全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保障措施,构建长效机制,确保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促进陇上教育强市建设。

2、坚持不懈地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基础教育是我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起,我们要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方面下决心逐步解决好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师资队伍、择校择班和大班额以及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时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以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为载体,争取和统筹各类项目资金,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把每一所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标准化学校,努力实现教育资源、教育结构的优化组合;要通过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均衡配置校长教师资源、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推进双高“普九”、完善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政策保障等措施,强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切实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要进一步完善“两基”年检复查制度,今年,国家要对“两基”工作进行检查,各县区一定要按照国家复检工作的要求早准备、早部署、早安排,切实做好查缺补漏工作,不断健全学生电子档案,对在册学生的流失、重读和转学情况实行全面动态监控,坚决遏制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反弹,坚决制止重复留级,节约办学成本,使校舍和师资等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要认真抓好扫盲工作,进一步摸清文盲底数,加强动态管理,发挥学校作用,强化督促检查,力争2010年全市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内,确保我市以高水平、高质量的“两基”成果通过“国检”验收。三是不断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要继续加强对全市现有完全中学的资源整合,进一步剥离完全中学高、初中,禁止公办高中举办高考补习班,会议之后,各县区教育局要把这项工作提上发展高中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对辖区内的完全中学剥离工作进行统一规划,排出剥离日程表。对个别县区独立高中举办高考补习班的,取消创建省、市级示范学校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四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各县区要切实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充分利用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教育资源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先进县(区)创建活动。要进一步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要和普通园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使普通幼儿园向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迈进。同时,我们要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开学后,各县区教育局要立即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民办幼儿园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清理,对一些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存在安全隐患、不具备办学资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幼儿园要依法依规予以取缔;今年4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对全市民办高中办学条件、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进行专项督导,以进一步促进民办高中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随班就读”和特教学校并举原则,不断提高残疾适龄儿童接受教育面。重视特教学校建设,加快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步伐,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力争秋季开学投入使用。

3、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展开。首先要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把德育教育融入学校的各个环节,创新和改进德育工作方法,积极构建实践性的德育工作模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其次要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综合评价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评价考核办法、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办法和教育质量评估办法,发挥综合评价、招生考试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导向引领作用。按照省上要求,我市高中课改工作今年进行,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和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开展高中课改教师培训,把课改前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去年,市教育局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南通、无锡市教育局等单位建立了对口合作交流关系,重点要在高中新课改方面对我市给予帮助和支持,市教育局将进一步细化合作项目、内容和措施,各县区教育局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确保高中新课改工作顺利实施。第三,要理直气壮地抓质量,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改革要效益。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监测机制,小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中要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全科合格率。普通高中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落实好“三限生”政策,从严执行招生政策和计划,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要以高中会考为抓手,全面提高高考竞争力,力争使高考上线人数有新的突破。第四,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级示范校、局直各学校和市教育局质量监控校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龙头,一定要把发展目标定高,和省内外的名校比,比质量,比发展,比进步,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特色,创新经验,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等各个方面都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为全市同类学校树立学习榜样。今年,我们要根据近年来教育发展的情况,重新调整确定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市级质量监控小学、初中,使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同时,根据近几年高考情况,重新调整普通高中质量监控学校,鼓励支持其向市、省级示范校迈进,以此促进和带动全市各类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第五,要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继续整合教研、电教、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力量,开发和利用优质信息资源,促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教育城域网的应用,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六,要加强体艺卫和国防教育工作,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开足开齐体音美和国防教育课程,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做好全国中小学生体质检测调研和体育、艺术等级评定,组织好参加全省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切实抓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安全、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报告人制度,加强学校食堂、宿舍、厕所等公共场所的整治工作。

4、以扩大招生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今年,我们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继续加大中职招生力度。我们还要召开全市高中阶段工作会议,对去年中招工作做得好的学校进行奖励,对今年的招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区要进一步统筹高中阶段招生管理,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招生秩序,靠实工作责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完成招生任务,扩大招生规模。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操作,做大做强做优骨干品牌专业,要以质量为核心,提升专业建设的市场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三是狠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各县区教育局和各中职学校要及早动手筹划今年的中职学生就业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多渠道、多形式的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既要保证学生能就业,又要使学生就好业,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四是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各县区教育局和中职学校要针对文化课教师富余而专业课教师严重短缺的实际,一手抓“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一手抓优秀专业课教师的引进,同时要积极探索中职学校经费包干、专兼职教师合理使用的机制,为市场急需专业的开设创造宽松的办学环境。五是积极争取职教项目和资金,加强校企合作,从整合资源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入手,建设一批区域性多元化开放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六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5、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学生和家长的期盼。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师德师风建设。目前,我市个别学校和教师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体罚学生和学校管理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讲仍在于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不严、教育不够,各县区教育局和局直学校领导要从教师入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队伍建设等方面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突破口,制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重点整治,抓一些反面典型,对师德较差、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教师实行待岗或转岗分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规范广大教师的从教行为,树立教育系统良好的行业形象。二是抓校长队伍建设。要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市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实施办法》,从今年起,对空出的校长岗位一律实行竞争上岗。要进一步加强对校长的考核管理,实行校长任期制;要加大对在职和后备校长的培养力度,对一些不认真工作、学校管理混乱、教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校长要坚决撤换。三是抓教师补充。一方面要继续争取教育部“特设岗位计划”和省上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名额;另一方面要通过招聘、吸引外地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及时补充教师队伍,切实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同时,要探索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均衡配置城乡教师校长资源。四是加强教师培训。要进一步抓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的落实,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要不断加大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力度,使其真正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五是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的实施。完善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教师考核办法,及时兑现奖励性工资,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岗位设置和编制管理,建立和完善教师岗位竞争机制,尽职尽责地把事关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6、积极争取和整合教育项目,全力抓好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争取和实施好各类教育项目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我们每一位同志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争取项目和管理实施项目的重要性,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建设“关中---###经济区”、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和扩大内需的大好时机,积极捕捉项目信息,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导向,努力从各项政策中分析项目,挖掘出政策的潜力,积极争取一批国家政策性投资项目、外商投资项目、民间投资项目及捐赠项目。同时,要认真做好项目的论证储存和管理、实施工作,今年,是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安全工程极其关键的一年,各县区教育局要按照两个“规划”中提出的硬任务、硬指标,提前着手,列出时间进度,进一步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强化督查,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出的经验和进展情况按月向市校安办及时反馈,市校安办要定期通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这里我再强调三点:第一,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及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第二,重视项目人员培训,加大项目资金审计和项目监理。第三,建立和完善项目工作奖罚制度,如今后发生哪个县区随意变更项目计划、不按建设程序施工,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我们不仅要在重大项目和资金分配上予以制裁,还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7、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维护教育大局稳定。安全稳定的环境是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任何时候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都不能放松。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制度,靠实责任,落实单位一把手安全责任负责制,不断加大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全面排查,特别是正在施工的学校要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检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二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是学校的资源、品牌和名片。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净化、绿化、美化、规范化为基础,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每一个角落都融入教育元素,愉悦师生身心,体现时代特征,发挥育人功能。要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教育广大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做到人格上相互尊重,权利上相互平等,工作上相互支持,发展机会上相互兼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三要切实维护教育大局稳定。积极排查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加强综合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安全演练,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要积极应对甲型H1N1流感,认真落实晨检制、零报告制和学校校长负责制,防止甲型H1N1在学校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

8、切实加强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做到管理上有新举措,作风上有新改进,能力上有新提高,切实承担起推进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重任。一要健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制度带有约束性、强制性,我们不仅要对日常运转工作,而且要对一些重大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办法,明确工作职责,堵塞工作漏洞,防止工作的随意性和失职渎职现象的发生。二要政令畅通,确保高效运转。市教育局是管理和指导全市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市教育局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安排部署,都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协调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做出的,因此,各县区教育局、局直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决不允许出现推诿扯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三要突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今年我们要加大对市教育局安排部署的重大工作和与县区、局直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的督查力度,在全市教育系统推行项目负责制、督查督办制和月度工作进展报告制,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围绕全市教育中心工作,要加大对重大工作的督查,坚持定期通报,确保各项决策的落实,确保重大工作任务的完成。四要加强学习调研,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市、县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大兴学习和调查研究之风,要紧紧围绕全市重大工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布局调整、校舍安全工程、师资队伍建设、高中新课程改革等方面作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提出实实在在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使自己真正成为指导全市教育工作的行家里手。五要勤政廉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断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切实抓好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要教育每一位干部职工严于律己,模范的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加强团结,和谐共事,努力营造一种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工作氛围。

9、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宣传工作:一是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我市教育改革的思路、措施、重大部署,让人民群众了解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二是宣传###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就,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三是宣传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以榜样的力量引导人、感染人、鼓舞人。四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五是重视和加强教育信息工作,各县区教育局和局直学校要及时总结和挖掘教育工作的亮点经验和先进典型,分析和研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全市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六是做大###教育城域网,###教育城域网是市教育局对外宣传和教师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各县区教育局和局直各学校要积极支持办好###教育城域网,及时提供网络文字信息和图片资料,及时反馈和解答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增强我市教育工作的透明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外部环境。

篇6:县教育局推进教育事业创新突破优质发展

论坛由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永新, 全国人大常委、国家督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董奇,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盛昌黎, 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 杭州市副市长陈小平, 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 杭州市教育局局长徐一超, 上城区区委书记陈红英等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专家、学者,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人员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上海、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陕西、内蒙古、江苏、福建、湖南、四川、广东、海南、浙江等省市的近百位教育局领导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 刘希平、陈红英致辞, 朱永新发表重要讲话。开幕式后顾明远做了《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主题报告, 谈松华做了《区域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的主题报告, 董奇做了《教育创新与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主题报告。

在各区县教育改革创新交流中,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蒋莉、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夏惠贤、江苏如东县教育局局长唐国钧、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局长钟为春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与会代表在认真聆听了专家报告和地区代表发言后, 分组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和质量提升的理念、管理机制改革、保障体系建设、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讨论会由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边玉芳教授和上城区教育局局长蒋莉主持, 代表们纷纷发言、各叙已见, 对区域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同时, 代表们都表示这次论坛对开拓思路、确定工作方向等方面给予很大帮助, 获益匪浅。

在论坛闭幕式上,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代表大会宣读了《区域教育发展杭州共识》,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沈建平宣布了《我们的教育价值观》。论坛的成功召开, 对于推动我国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教育管理职能转变、教育评价改革, 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起到引领作用。

专家发言内容撷选

朱永新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区域教育发展

发展区域教育, 要有改革的勇气和智慧。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原则, 也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根本要求。发展区域教育, 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真正的教育智慧永远在民间, 教育改革不能“等、靠、要”, 教育局长要拿出勇气和智慧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

发展区域教育, 重点要解决区域内的教育公平问题。当前的教育改革要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道路。一要尽可能去做区域教育标准, 如硬件建设配备标准、教师资源标准、工资标准等。二要组建教育集团, 这是短期内改变教育资源配置的办法。三要用最大的精力去解决最薄弱的环节。当下在区域内部, 尤其要关注农村学校。

发展区域教育, 应该注重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动, 让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教育。发展区域教育, 要大力提高三种人的基本素质, 即教育局长、学校校长和教师的素质。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贯彻《教育规划纲要》要落实到每所学校、每个学生身上。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育本质的体现, 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教育公平不仅有机会公平, 还有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办好每一所学校, 首先是政府的责任, 政府不要给学校升学的压力, 山东省政府发文让全省不补课就是很好的做法。其次是学校的责任, 学校建设在细微, 学校的成长则在活动中。特色学校是根据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等形成的特色风格。再次是社会的责任。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最后是家长的责任, 学校要多与家长沟通, 要让家长看到教育的成果。北京市月坛小学每周一次到社会上课、郑州某校实行开放式教学就是很好的探索。

教好每一个学生, 是需要在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的。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学校要建立一支热爱教育的教师队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要建立在师生互相信赖的基础上;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要改变被教育、被学习的状况, 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公平而差异是普及教育的必然选择, 要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因材施教, 把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谈松华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建立区域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

区域问题是教育发展研究的新问题。中国的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是从地方开始的, 研究区域教育, 必须综合研究区域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情况。

影响区域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主要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主导。行政区域中, 政府主导作用明显, 但是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包办, 所以, 在教育公共服务的提供上, 要划清政府责任的边界。 (2) 市场调节。要承认市场对教育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对于少数人超过基本教育需求的特殊教育需求, 可以由市场去满足;另外, 政府也可以向市场购买公共服务。 (3) 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和要素, 教育发展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参与机制。 (4) 学校自主。如何在这四个要素中建立一个良性运作机制, 是各地需要探索的问题。

区域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实现保障, 就是建立区域教育制度。要建章立制, 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区域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培养是区域发展的最后落脚点, 要建立一种让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 同时让优秀个人脱颖而出的人才培养制度。二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处理好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确保学校的法人地位。三是建立政府治理制度。政府要从管理走向治理, 在管理过程中有更多的社会参与, 以及规范化的程序, 同时, 要强化服务职能。

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 :教育管理创新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教育质量。过去十年甚至更久的区域教育发展中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就是投入不断增加,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但是, 教育质量究竟提升了没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如何, 这些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改善, 其中一些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没有建立机制, 另一方面是投入仍然不足而且存在浪费现象。

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于改革创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区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第一, 区域教育管理工作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进步需要为工作评估标准和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第二, 区域教育管理的各项政策与措施要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前提。第三, 有效的区域教育管理要区分内部服务对象和外部服务对象。外部服务对象就是学生和家长。当前的现状是, 太多的工作放在了内部服务对象上, 以致教师“被服务”。第四, 要全面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个体层面因素, 提高区域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在教育管理方式上实现五个转变。即:由粗放式的外延管理, 转变为精细化的内涵管理;由经验式管理, 转变为科学化管理;由缺乏监督的管理, 转变为对工作过程和结果的检查与问责;由封闭性的行政管理, 转变为信息公开、全社会参与的管理;由各部门各自为战, 转变为所有部门协同合作。另外, 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教育评价的理念、工具与标准, 需要创新教育者素质和培训模式, 需要总结交流、创新实践。

局长发言内容撷选

蒋莉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 :构建服务导向的区域教育发展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上城教育的发展已从外延发展走向内涵发展, “学生发展”成为上城教育内涵发展新的生长点。但是, 如何应对杭州市“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的标杆要求, 实现区域教育质量优质均衡整体提升, 仍是上城教育的一大瓶颈。尤其是直属部门服务基层的职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对如何满足教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缺乏充分的研究。为改变这些弊端, 按照“发展与稳定、分工与协作、职责与权限”相结合的原则, 上城区提出了“管办助评”的服务型组织机制架构变革方案。

管, 即行政部门的依法管理。办, 即基层学校的自主办学。助, 即职能部门的助力引导。评, 即评价部门的诊断指导。这次机构改革首先突出导助机构的职能。将上城区教育学院、上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城区教育后勤管理中心定为上城区教育局的三个导助机构, 指导、帮助、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其次, 强化督导评价的权威。将教学评价工作从业务部门中分离开来, 整合原上城区教育学院评价部与督导室办公室, 成立上城区教育督导与评价中心。独立的评价机构, 避免了原来的“教练员”与“裁判员”一身兼的现象, 确保了督导评价工作的权威性。最后, 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撤销三个导助部门原有办公室, 设立综合办公室 (与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 。综合办公室既是高效、便捷的对外办事机构, 也是为服务型机构提供再服务的部门, 从而有效地协调统筹局机关科室、各业务部门之间诸如会议安排、通知文件、业务指导等各项事务。

从2010年10月试行以来, 机构改革取得了以下四方面的成果:首先, 增强了服务理念。在管理体系的推进过程中, 各部门聚焦于学生发展, 不断增强服务理念, 如教育局及直属部门精简了会议, 整合了通知, 从而减少了指令, 增强了对基层学校的服务。其次, 保障了自主办学。机构改革明确了学校与管理、导助、评价部门之间的关系。从2009年的初中试点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到小学、幼儿园的全面铺开, 形成了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础、学校自评和外部督导评价相结合、学校自主发展与行政监督指导相统一的学校管理改进模式, 保障了办学自主权。再次, 提高了工作效率。构建教育教学等信息和资源整合的区域教育管理平台, 实现信息共享、网上办事、政务公开等多项功能, 减少了会议和报关资料, 提升了工作效能。

当然, “管办助评”机构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组织变革, 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区域教育改革的错综复杂性、周边组织环境的认同度、新组建机构与对外的对接度也将羁绊着“管办助评”服务型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在改革实践中, 要不断处理好与上级各类行政主管部门及业务指导部门的关系, 要预先设计好与之对口的对接关系, 以寻求最大程度的周边组织环境支持。

张国华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 :从转变职能入手办人民满意教育

近年来,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从转变部门职能入手, 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初步构建起以市为主、区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

首先, 坚持部门监管与群众参与相结合, 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体系。一是建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 全面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二是组建教育督导巡视团, 形成有报必查、违规必究的快速维权机制。三是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 全员参与问题整改与提高。四是建立学校满意度测评和教师师德前置审核制度, 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评价中来。五是建立育人为本的基本制度和失职渎职问责制度, 让每个学生的安危与校长和教师利益直接联动。

其次, 坚持政策引领与专家办学相结合, 建立健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从2004年起, 我市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 对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实行校长职级制。这种校长“去行政化”的改革, 彻底解决了非专业人员为解决职务级别而去争抢校长职位的突出问题, 校长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落实。二是改革高中招生考试录取制度。实行多次考试、等级表达:从初一开始, 学生每年都可以选择参加某些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 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考试, 以最好的成绩参加录取。考试成绩由分数表达变为等级表达, 每门学科成绩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将学生从成绩分分必争、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评价结果与高中录取挂钩。另外, 还进行了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教研和师训机制改革等工作。

最后, 坚持争取领导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建立健全抓落实办实事的教育优先发展长效机制。坚持年年向社会公开各县市区教育督导结果, 向社会公布为民办实事的过程和结果, 将部门行为置于领导和舆论的双重监督之下。

夏惠贤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副局长) :以科学教育质量观为引领推进长宁教育评价改革

什么是学生、家长认为最好的教育,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如何体现?围绕“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核心理念, 长宁区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理解:一是适合的, 二是可选择的, 三是有竞争力的。基于此, 长宁区整体设计了新的育人评价体系, 初步构建了“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幸福、学业成就发展”三个指数, 成为推动长宁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切入口和有力抓手。

依据“顺天性而教”的教育理念, 长宁区设计了三个指数的主要内容:“学生身心健康指数”评估分为身体素质评价指数和心理成长评价指数两部分;“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指数”涉及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多个维度, 评价注重改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引导学生喜欢学校生活, 在学校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学生学业成就发展指数”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成本、学习品质三个维度, 该指数不仅关注学习成绩, 更关注能力水平、健全的人格基础以及终身发展潜力的开发。

2010年底, 长宁区教育局决策, 由区教育督导室牵头, 集聚了区域内教育行政、教育研究、教育科研的智慧和力量, 建立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中心”, 引导和促进区域整体推进“三个指数”。同时, 组建“学生身心健康监测评估专题工作组”“学生学习生活幸福感监测评估专题工作组”“学生学业成就发展监测评估专题工作组”等三个专题工作小组, 在“中心”领导组的统一安排下相对独立地运行, 具体负责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工作的实施。

唐国钧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教育局局长) :破解择校难题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两年前, 如东县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存在着城乡教育两极发展、校际差距大、择校严重等教育发展失衡问题。近年来, 县教育行政部门以破解择校难题为突破口, 注重以人为本, 遵循教育规律, 改革体制机制, 加速资源整合, 在义务教育阶段彻底根除了择校现象, 成为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有力推动了加快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步伐。

第一, 取消假民办, 理顺体制。将5所改制学校全部回归公办, 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进行招生办学, 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为此, 打破教育管理机制界限, 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一致性, 同时, 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经费保障体系, 保证各校办学条件均衡性。县域学校的均衡发展, 打消了学生择校的意愿。

第二, 整合资源, 名校反哺。注重推进学校共同体建设, 促进名校反哺薄弱学校。先后分批次组织农村学校校长到名校驻点培训, 举行名校“开放日”活动, 600多名农村教师到县城优质学校听课培训。名校也多次派出管理人员和优秀教师, 参加由县局组织的送培到镇、送培到校活动, 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第三, 规范办学, 改革招生。在消除择校、推进均衡的过程中, 强化规范办学意识, 努力做到“五严”:严格禁止下达高 (中) 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同时, 进行招生制度改革, 从政策上堵塞了学生择校路径。以县城义务教育招生改革为重点, 在调查各学区生源数量的基础上限定年龄, 划片招生, 免试、免费, 使学校发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积极稳妥推进中等学校招生改革, 将各普通高中50%的招生计划根据初中学生数, 同比例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实行推荐报考、加分投档录取, 增加农村学校学生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另外, 还在优化教师队伍、建立文化学校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钟为春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局长) :两大战略与五项机制破解教育均衡与学校特色发展之困

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均衡化的进程中, 如何让名校资源辐射放大, 实现区域普惠, 又能让名校自身保持高位、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 有思想、勤实践、善创新的校长团队?如何使区域教育呈现“百花齐放, 精彩纷呈”的生动局面?

上一篇:德育复验汇报材料下一篇:领导电话短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