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校文化软实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2-09-12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而言, 学校文化软实力应该聚焦于人 (教师、学生) 的发展。因此, 任何急功近利的“作秀”都会损害和破坏学校文化软实力的积蓄和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并努力使之形成“文化软实力”应该成为区域性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进而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种自觉意识。

一、“思想”文化建设:形成办学治校育人的核心理念,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营造让学生学会“思想”的环境, 提高和拓宽他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高度, 让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精神信念。因此, 必须强化办学治校育人的理念文化建设, 为师生构建一个观察世界和思考人生的思想平台。就基础教育而言, “思想”文化建设主要是以“一训三风”为内核的理念文化建设, 因为, “一训三风”体现了多样化的办学理念和校本化的办学思想, 可以凝聚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理念文化有不同的立意主题, 可以从不同的文化领域开发, 从多维度凝聚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1.以传统文化引领学校“思想”文化建设,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渝北教师进修校以“修习”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渝北中学以“莲花精神”为内核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暨华中学以“和融竞进”为内核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仁睦初中以“仁学”思想为内核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汉渝路小学以“礼文化”为核心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和合家园小学以“和合思想”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形成的“一训三风”理念文化, 从历史的维度营造让学生学会“思想”的环境, 凝聚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2.以地域特色文化引领学校“思想”文化建设,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渝石中学以“石文化”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统景中心校以“泉文化”为内核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茨竹中心校以“竹文化”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以地域特色文化为主题形成的“一训三风”理念文化, 从区域的维度营造让学生学会“思想”的环境, 凝聚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3.以教育思想理念引领学校“思想”文化建设,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渝北职教中心以黄炎培职教思想为内核建设中职学校理念文化, 渝北实验二中以“情智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龙溪小学以“多彩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空港新城小学以“快乐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五星路小学以“五彩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天一新城小学以“智慧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以教育思想为主题形成的“一训三风”理念文化, 从教育的维度营造让学生学会“思想”的环境, 凝聚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二、制度文化建设:构建以人为本、充满人文情怀的管理制度,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 最终的归宿归应该是:如何使“制度文化”成为引导全校师生成长和发展的路标。也就是说, 我们必须抓住“做人”的根本, 构建与师生成长与发展规律相适应, 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育人系统, 这样才能在制度文化建设上真正的有所作为, 方能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劲动力。

1.建设民主型的学校管理文化, 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向心力。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 也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动力机制。何谓民主型的学校管理文化呢?统景中心校倡导“温润澄明, 水平持正”的管理思想。所谓“温润”, 就是温馨、亲和的人文精神;所谓“澄明”, 就是清澈、透明的清廉精神;所谓“持正”, 就是端而不争、水平持正的公正精神。由此表明, 民主型的学校管理文化要求管理者清廉律己, 以平等、公平的态度来对待全校师生。如此, 方能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向心力。

2.建立人性化的教师管理文化, 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造力。人性化管理是教师创造力的催化剂。基于此, 空港新城小学倡导“与生同乐、与业同辉”教师文化。具体意蕴有三:一是悦纳自我、热爱生活、时常感动、心怀宽容、知足常乐, 从而用“快乐生活、阳光健康”的理念与策略干好自己的事业, 彰显生命的精彩;二是快乐拟定规划、坚持快乐阅读、勤于快乐思考、同伴快乐互助, 从而用“快乐学习、不断进取”的理念与策略干好自己的事业, 彰显生命的精彩;三是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关爱学生、充满激情、不吝赞赏、学点幽默、学会沟通、不断超越, 从而用“快乐工作、敬业奉献”的理念与策略干好自己的事业, 彰显生命的精彩。由此表明, 人性化的教师管理文化, 就是唤起教师的职业快乐感和幸福感, 通过教师的乐业引导学生乐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从而享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创造过程与成功喜悦。

3.建设情感性的学生管理文化, 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原动力。情感性管理的本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为此, 花园小学以“我阳光, 我灿烂”为学风, 培育学生文化, 让学校的每一位儿童像朵朵花蕾, 在阳光照耀下, 活泼健康、灿烂美丽地绽放。为此, 学生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做到常规与特色相结合, “严格管理”与人性化教育双管齐下, 引导学生编写《一日常规歌谣》, 花坛边不再是“禁止践踏”的强令性口号, 代之以“留一步小草茁壮成长, 住一手百花争芳斗艳。”楼梯两侧不再是“严禁追逐”的标语, 代之以“上楼静悄悄, 不挤也不闹。下楼手牵手, 我们慢慢走。”唤起的情感共鸣, 无不让花文化的育人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学生日积月累, 习以为常, 修身养性, 凝聚成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全面而有个性的精神风貌渐入佳境。市内外来访的专家和领导对教师的优雅、学生的礼貌大加赞赏, 就是一个以人为本, 成功构建制度文化的有力佐证。

学校在制定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在严格依法治校的同时, 倡导以德治校, 渗透人文关怀。依法治校, 才有章可循, 这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在制度建设和执行中体现人文关怀, 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爱, 更是学校追求的一种“文化”境界。当每一所学校文化都具有了强烈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之后, 才是真正形成区域性的文化软实力, 才能达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境界。

三、课程文化建设:构建具有“本土”特色, “传承”与“生成”相映成趣的“文化创新”景观,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力和推动力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 课程文化就是学校教育人群的生命与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与结果, 是一种教育学化与人学化的文化。校本课程文化建设, 就是开发能够体现学校特色, 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课程资源, 使之成为与众不同的课程文化景观, 实现“文化创新”, 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和社会效应。

在全球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 把校本课程目标与素质教育思想有机融合起来, 把国外文化和本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 把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起来, 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 能有效激发师生的民族精神认同感、归宿感、荣耀感, 形成课程育人的创生功能。

1.坚持育人性原则, 形成课程目标实现素质均衡发展的创新力和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即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终极目标, 也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高目标。课程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生素质均衡发展?渝北实验二中根据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的意蕴, 致力开发“七彩辉映”的情智教育校本课程, 培养高雅、文雅、和雅、敦雅、健雅、慧雅、趣雅素质均衡发展的“七雅”少年。一是开发“红色人格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崇高理想教育;二是开发“青色规范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文明习惯教育;三是开发“绿色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生态生命教育;四是开发“紫色感恩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知恩报恩教育;五是开发“蓝色心理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六是开发“金色创意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科技创新教育;七是开发“橙色兴趣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兴趣特长教育。“七彩辉映”的情智教育校本课程以培养“七雅”少年为目标, 彰显了素质均衡发展的特色创新力。此外, 渝北实验小学建设少儿版画校本课程, 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小能人”, 同样彰显了促进学生素质均衡发展的课程特色创新力。

2.坚持开放性原则, 形成课程资源实现中外均衡开发的创新力和推动力。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 原产于我国的就有1万至2万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 便不成花园”。花园小学毗邻花卉园社区, 并因此而命名。重庆市“花卉园”总规模5万亩, 由花卉生产区、观光休闲区、花卉批发市场、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区构成, 是集生态农业、花卉园艺、观光休闲于一体的都市型花卉生态公园。放眼全球花文化大观, 利用本土花卉资源, 花园小学开发花文化校本课程, 形成校本课程社区化特色。空港实验小学也坚持教育资源的中外均衡开发理念, 构建“雏鹰展翅”系列活动课程:一是“雏鹰展翅”少年羽毛球系列活动课程;二是“雏鹰展翅”科技教育系列活动课程;三是“雏鹰展翅”励志教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课程。三大活动课程聚焦身心健康、科技创造、品德修养等领域, 形成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外均衡开发的课程开放创新力。

3.坚持继承性原则, 形成课程功能实现古今均衡拓展的创新力和推动力。5000年的中华民族, 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和合文化。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 和合家园小学开发“和天、和人、和己”为主题的“三和教育”校本课程:小学低段以“和谐自我”为主线, 开发自我意识教育校本课程, 培养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三自”习惯素养;小学中段以“和谐他人”为主线, 开发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 培养尊师、敬长、睦友“三项”文明礼仪素养;小学高段以“和谐自然”为主线, 开发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 培养绿化校园、绿化小区、绿化御临河“三绿化”生态文明意识。“三和教育”校本课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 又彰显了当今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 形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古今均衡拓展的课程融合创新力。

综上所述,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创新工程, 可以有不同的推动路径。实践表明, 学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最基本的途径。因为, 当学校文化具有了内蕴力和引导力, 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创新力和推动力之后, 它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文化软实力, 从而成为学校无穷无尽的“能量”——人本力量, 学校才能具有自我提升的内驱力与核心竞争力, 学校才能向着优质化的目标不断进步和发展, 区域基础教育才能优质均衡发展。

摘要:加强文化建设并努力使之形成“文化软实力”, 既是学校实现教育优质化的关键, 又是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渝北区为案例, 阐述了三方面内容: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 要形成办学治校育人的核心理念,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要构建以人为本、充满人文情怀的管理制度,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 要构建具有“本土”特色, “传承”与“生成”相映成趣的“文化创新”景观,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力和推动力。

关键词:区域教育,学校文化,内涵发展,优质均衡,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赵中建.学校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 谢钢主编.学校文化:区域教育内涵发展路径, 重庆出版社, 2015年版。

[3] 李继星.把握现代学校文化的发展脉搏,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26日。

[4] 宁梅。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9期。

[5丁然.培育特色学校文化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河北教育 (综合版) 》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