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2024-04-10

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共9篇)

篇1: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深入推进

反腐倡廉工作。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实施背景]

近五年来,建德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受理各类信访1309件,立案426件,处分党员干部426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47人,立案查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62件。在坚持严惩腐败、以惩促防的同时,建德市纪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的教育预防工作,并进行了积极探索,以市看守所为平台,联合市检察院、市看守所全力打造建德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反面警示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发挥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主要做法]

一、精心挑选基地地址

为真正突出“警示”和“教育”几个字,把基地选建在市看守所内。把看守所作为警示教育基地,这个特殊的环境本身可起到一定的震撼效果。党员领导干部走进看守所受教育,与监牢只有一墙之隔,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巨大心理反差,深刻感受贪腐一念间、违法犯罪两重天的距离之近,警醒腐败的高压线不能碰。

二、科学配置基础设施

一是在看守所办公楼侧面及后面,沿路两侧打造一条约50米的廉政长廊,内容包括国家反腐倡廉的大政方针、法规制度和近年来建德市查处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

二是精心设计装修一个报告厅,完善多媒体设备和实时监控传输设备,用于观看电教片(以《囚犯一日》和建德市典型违法违纪案例视频为主)、开展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及观看服刑人员改造实时监控场景;

三是整修布置一间空余监室用于实地参观;

四是充分利用现有办公用房资源,以展板形式展示我市近年来反腐倡廉建设成效;

五是在看守所内合适位置布置廉政警示口号、小品等,既起到教育作用,又营造基地氛围。

三、切实强化基地管理

市纪委对打造建德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工作高度重视,把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作为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内容,纳入反腐倡廉总体布局工作之中,统一策划,统一布署,统一落实。组织了筹建相关人员赴浙江省法纪教育基地(南郊监狱)就创建和管理机制等进行了考察学习。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警示教育基地管理工作办案》、《警示教育基地接待办法》、《警示教育基地参观流程》、《警示教育基地参观须知》等,积极推进警示教育基地良好运行。同时,加

大教育考核力度,把警示教育基地管理和各单位开展警示教育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畴。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情况存入个人廉政档案,构建廉政警示教育长效机制。

[基本成效]

目前建德市警示教育基地还在起步阶段,到基地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有300余名,包括新任提拔的市管领导干部,全市16个乡镇(街道)分管财政的副镇长和财政总会计及232个行政村的村监会主任。实践证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是一项治本工程、民心工程、和谐工程。通过廉政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政风行风进一步优化升级,为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条件。

此外,警示教育基地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将廉政文化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大力弘扬了廉政文化,进一步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文化氛围,促进了社会和谐,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有益启示]

坚持教育为先。深入剖析近年来的一些腐败案例可以发现,在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诸多原因中,教育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实践启示我们,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新形势,必须把思想建

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注重教育实效。过去,廉政教育往往是读报纸、看文件、听讲座,效果有限。实践启示我们,面对新形势,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范围、扩大教育影响,才能使廉政教育入耳入脑、触动思想、震撼心灵,真正取得实效。

建立长效机制。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性、长期性,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反腐倡廉教育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德市的警示教育基地所发挥的积极成效要再上一层楼,关键是要建立符合本地实际、具有刚性特点的廉政教育长效机制。

建德市纪委

2011年12月26日

篇2: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铜川市农业局

近年来,在省厅和市纪委的正确指导和县区纪委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夯实基础,创新载体,全面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教育活动,有效发挥了廉政文化在纯化民风、凝聚民心中的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文化支持。我们的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夯实工作基础

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是对农村传统廉政教育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此,我们将夯实基础作为突破口。

一是建立组织协调机制。成立了由局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领导小组,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植保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纪工委、监察室具体负责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各县区农业局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原则、责任分工和制度要求,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展开。

二是建立责任机制。市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农经站主抓农民负担、财务监管工作;农广校负责农民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农业信息站落实农业政策宣传等工作。同时各单位制定了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实施细则,各村明确一名村委会成员具体此项工作,从而形成农村廉政文化责任体系。

三是建立工作机制。始终坚持紧贴中心、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各基层单位都能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去,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基本做到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有动员、有安排、有落实,确保了廉政文化进农村在工作机制上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采取措施,丰富工作方法

一是认真学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以学习会、党员大会、民主生活会和党课为主要内容的“三会一课”为载体,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中省市委领导在纪委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党纪条规、惩防体系《实施纲要》等内容。集体学习112次、个人自学和观看电视电教片168次、观看图片展览28次、办宣传栏121个。

二是阵地宣廉,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借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强势东风,城郊农村新建了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各村廉政专栏、廉政文化广场、文化墙的内容,既有村干部廉政承诺,也有廉政知识、先进事迹、典型案例和廉政漫画、廉政小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农村靓丽风景线。与此同时,活跃在农村的业余文化宣传队,利用农闲时节,自编自演廉政戏曲、相声、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纯化民风、凝聚民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典型倡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各县区积极挖掘身边的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身边的人。宜君县开展了向王桂芳、郭艳学习活动;印台区提出了学习“党员三兄弟”活动;耀州区号召向“郭孝义式的好支书李云南”学习活动;王益、新区组织人员深入到各乡镇村组宣讲身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21场次;各乡镇依托文化站,定期播放身边的先进典型,筑牢了农村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四是警示促廉,增强廉政文化的预警力。逢年过节,市县两级农业纪检监察机关严格要求领导干部过好“廉”关,给党员干部提前敲警钟、打预防针。重要节日期间,各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干部到革命圣地-照金,重走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参观崔家沟警示教育基地,现场听取管教人员对职务犯罪改造情况介绍,起到了震慑警示教育的作用。

三、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搞活廉政形式

廉政文化进农村能否取得实效,核心在于创新载体,抓住关键,体现大众性,注重实效性。为此,我们做到:

一是读一本廉政书籍。市农业局负责策划编写印制了50万册农村实用技术年历,无偿发放给543个村的村民;市局纪工委与省厅纪检组联合编写了《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手册》。从廉政文化的概念意义、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及强农惠农政策、农村实用技术、廉政宣传标语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此手册被省农业厅统一印刷发放到全省各市、县农业局学习,反响较好。

二是开展一次廉政教育。按照市纪委的安排,开展了 “反腐倡廉教育月”活动,通过组织观看《慎交友警示录》、《嬗变的人生》、《沉重的代价》等电教片,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座谈交流、撰写文章和外出学习的方式,谈看法,说观点,写体会,进行深入交流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廉政教育效果。

三是开辟一个廉政宣传窗口。各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村设立宣传栏、党建公示牌,定期不定期刊登廉政书画、反腐文章。耀州区王家砭村在村内广场设置大型廉政牌、马嘴村在村委会楼道悬挂形式多样的廉政漫画,印台区甘草塬村、印台村,王益区川口村、黄堡新村,宜君县寨子村、五里铺村新建了廉政文化墙,特别是宜君县西村村在市纪委的直接帮扶下,建成全省一流农村文化广场,已经成为西村农民生活休闲和廉政教育的最佳场所。

四是上一堂廉政教育课。我们将利用《铜川农业大讲堂》平台,邀请从事党务工作的领导对全局干部上廉政教育课。要求廉政文化进农村相关单位按照“党员干部上党课”的要求,深入一线讲解党课,真正让农村党员干部明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力地提升了廉政文化对农村党员的教育警示作用。

四、贴近实际,丰富内涵,做到有机结合 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只有紧贴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村党员实际,才能向深层次、宽领域推进。

一是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提升农民文化生活质量。针对当前农民群众“求富、求知、求乐”的需求,各县区、各单位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汇演、廉政文化书画展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市农业局在耀州区西古庄村举行了“为农服务不言苦、为咱农民办实事”活动;宜君县举办了“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文艺晚会”;印台区组织乡镇书记走进印台电视台面对群众进行廉政承诺;耀州区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党政纪条规,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上技术课,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二是与村务公开相结合,增强村级政权组织的透明度。各单位坚持“农民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和村务公开有机结合起来。各示范村按照《村委会组织法》要求,完善村务公开内容,规范村务公开运作方法。各村村务公开栏将村级财务、生育指标、强农惠农政策等与农民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全部公示上墙,让农民明明白白,让“村官”清清白白。

三是与为农民办实事相结合,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只有从农民最关心的具体事情抓起,把廉政文化的无形内涵融入到为农民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中,才能化虚为实,收到实效。市农业局在“服务春耕展风采、科技助农奔小康”的基础上,今年创新开展了“为农服务不言苦、为咱农民办实事”活动,为农民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送信息,受到群众好评。耀州区把廉政文化进农村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相结合,使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印台区甘草塬村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科学进行栽培管理,苹果产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宜君、王益、新区在进行农民技术培训,落实玉米良种、农机补贴、沼气池补贴等惠农政策过程中,同时将廉政文化一并进行宣传,便于群众接受,农民乐于参与。

四是与促进农村发展相结合,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廉政文化进农村教育活动中,我们首先将帮助农民树立发展意识,稳定意识做为主抓手,使农村社会逐步走上和谐稳定发展的轨道。其次,市县区乡涉农单位围绕引导农民科技致富这个“轴心”,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最后,在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支部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羊,成为宣传党的廉政方针、廉洁政策的扩音器,最终形成“人人思廉,全民助廉”的新格局。

篇3: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 我们认为必须要以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突破, 深化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拓展职教资源服务功能, 探索出适合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顺应职业教育发展, 改革传统实训教学模式

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 实践教学体系在教育教学格局中的地位更高, 作用更明显, 特点更突出, 更体现着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彰显着职业教育的育人灵魂。可以说,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效果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产出质量。

目前, 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普遍按照实验、实训、实习三部分组织建设运行, 自教育部16号文件颁布之后, 各院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下,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建设成就, 实践教学学时普遍能达到总课时的50%, 极大地提升了职教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行业产业水平及各院校教育教学环境不同, 受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发展和高端技能人才成长的特殊性、复杂性影响,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是实训室建设与实际应用一线脱节的问题。目前,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以为专业为基础建设单体实训室, 分属于专业院系管理, 缺乏规划性、整体性和协作性, 导致实训建设规模小、分布散、起点低, 无法形成真实的生产或经营环境, 只能进行拟岗训练或单一操作, 无法形成集群优势, 不利于辐射作用的发挥, 不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 受制于院校基础和产学研能力, 多数院校均没有能力独立构建与行业、企业发展同步的实践基地, 培养的人才没出校门就滞后于企业用人标准。而对于校外实习基地而言, 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的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实习生的激励政策, 企业在接纳实习生的时候, 看中的往往只是人力资源, 而不可能让学生接触核心技术、技能和高端设备、设施, 因此现有的实验、实训、实习体系很难培养出实用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是重视岗位技能培养、忽略职业素质养成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尤为明显, 绝大多数院校还是在岗位能力培养方面下的功夫较大, 没有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成长平台构建方面的问题, 因而导致了培养的学生岗位能力较强, 职业迁移能力不足, 综合素质不如本科, 岗位技能不如技校, 发展空间较小、发展潜力不足。第三是现有职业院校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实践教学改革趋势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很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 适应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 远离生产、管理、实践一线, 没有能力指导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高校扩招后, 为了满足师生比需求。一大批高等院校毕业生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 他们更是缺乏起码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素质, 极不适应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需求, 直接影响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效。

上述现象相对较为普遍, 这些现象的产生, 受历史因素影响较多, 主客观原因都存在, 直接影响了优质职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导致院校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使得职业教育办学绩效无法最大程度地得到社会认同。要想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紧跟区域发展规划, 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立足院校实际, 以全新型、开放性、社会化理念统领新时期职业院校基地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培养高端专业技能人才。

二、适应产业振兴需求, 探索基地建设改革思路

教育要发展, 根本靠改革。要想切实实现职业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 必须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依托, 探索实践基地产业化发展思路, 使实践基地兼具教学、服务、经营三大功能, 重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全面提高人才输出的实用性、发展性和创新性, 切实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进程, 切实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 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理念更新问题, 可以说理念更新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职业院校要在与政府、行业、企业、部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转换视角与思路, 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升到彰显院校特色、形成院校发展核心竞争能力的高度上来。应以主干专业建设为核心, 科学规划、建设辐射整个专业群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企双向参与, 打造拳头基地, 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营机制, 凸显实训基地的教学、服务、经营功能。因各院校办学基础、发展环境不同, 应结合自身情况, 重点采取以下四种形式开展建设:

一是学院自建模式。这一类型由学院投资建设, 场地、资金、设备由学院投入, 实行学院自主管理, 产生的运行效益上交学院。这一模式适用于学院专业资源较强、运行经验丰富或国家、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践项目。二是校企共建模式。这一类型由学院和企业合作建设, 校企双方以校企合作、互利双赢为宗旨, 在制定计划、项目建设、运行管理、人员调配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这一模式适用于市场运作性较强、存在校企合作契合点的实践项目。三是引企入校模式。这一类型将企业整体引入校园, 学生在企业完成实践教学, 感受真实环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一模式适用于专业资源较弱、暂时无法独立开发、不能形成自我运行的实践项目。四是拟岗实训形式, 努力实现真实企业环境、企业流程的高度仿真, 这一形式是对前三种的必要补充。无论采取哪一种或几种形式, 建设完成后都应全面加强基地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推动机制和管理机制, 提升基地社会服务水平和区域辐射能力, 有效推动实训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努力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专业公共实训平台, 使之成为区域经济范畴内的职业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社会服务支撑基地和专业文化辐射基地。

三、树立职业发展教育理念,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不是独立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的, 必须与其他教育教学环节相辅相成, 构建形成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格局。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实现以实践教学体系功能提升为突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商贸旅游高端技能人才的总体目标, 我们提出并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平台、四种形式、多种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即以道德养成为主线, 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基础教育、职业发展和道德养成为人才培养平台, 以实体经营、拟岗实训、引厂入校、校企共建为基地建设形式, 重点通过旅游观光、酒店经营、烹饪研制、文化交流、校企共育等多种模式培养“德能合一、知行合一”、具有良好职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强调人才培养要“德能合一”是针对职业院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比例偏大, 职业道德建设不力, 学生上岗能力较强但职业道德薄弱、发展能力较差, 价值观念和职业素养都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基本状况, 强调以“德”为内涵、以“能”为外延, 共同构成高素质人才的形成因素, 以道德养成为主线构建人才培养教育平台。在扎实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因同时, 实现学院教学体系由岗位能力培养为主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过渡, 真正为行业培养现代企业用得上、留得住、可信赖、发展好的职业人才。

强调人才培养要“知行合一”, 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明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 在贯穿道德养成主线的前提下, 将基础教育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有机融合;全面启动“163”工程建设, 完善校内理论教学板块与实践教学板块的有效对接;统筹调配校内外教育资源, 依托实践基地“教学、服务、经营”三大功能, 实现在校生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培养理论功底扎实、职业能力突出的专业实用型人才。

强调人才培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使其具备职业迁移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具备一定的知识广度和良好的上升空间, 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和层次。“德能合一”是内涵基础, “知行合一”是实现方式, “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则是培养目标的界定标准, 这三个方面组合成“高素质”人才的内涵和外延,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开展各项办学行为, 搭建职业人才培养总体格局, 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既推动学院实现由“十一五”规模发展向“十二五”内涵发展建设全面转型, 提高了核心竞争能力, 也为新时期职业院校如何构建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建设专业主体实训基地

搭建好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 建设好主体实训基地建设是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学生没有顶岗能力之前, 在现行的政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 不可能奢求企业给予学生在生产岗位上全方位提供顶岗实习。而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更需要整合校内、校外、企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以主干专业建设方向为依托, 科学规划, 优化布局, 融教学、服务、经营功能于一身, 建设辐射整个专业群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此为平台, 加速“双师型”师资培养, 深化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进程, 彰显人才培养优势。

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我们提出了“文化先行、内涵强校”的办学目标, 落实“三个平台”的建设思想, 完善实践教学, 优化组合资源, 实施“163”工程建设, 构建黑龙江旅游景观展示和文化传播窗口, 体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 建设完成了旅游观光区、交通服务区、酒店住宿区、美食体验区、产品销售区、文艺欣赏区六个主题区域,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的黑龙江省商贸旅游实训基地, 以主体实训基地为轴, 为学生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 使其成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依托, 成为“三师型”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 成为吸引企业参与、渲染企业文化、深化校企合作的坚实基础。

五、引入企业管理模式, 创新实践体系运行机制

建立科学可控的管理机制是实践教学的必要保障。目前多数职业院校所实行的实训场所专业负责制不利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体现集群优势, 应根据职业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方针, 设立融实践教学、社会服务、企业经营功能为一身的实践教学运行机构, 健全标准化运行机制, 全面激活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活力。

为了践行这一思路的操作性,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6月启动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努力使其成为实践教学、产学研究组织机构的改革范例。在这一体系中, 以职业发展中心为依托, 推进职业发展平台建设。职业发展中心统筹管理实践教学, 实行实践教学管理委员会制度, 实践教学管理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职业发展中心、各教学部门和企业专业人士组成, 主要对学院的基地建设、教学计划审定和教学质量评价等进行全面参与与管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我们注重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一是强调教学形式企业化, 构建以实体经营为载体的实践教学环境, 按企业经营范围、管理组织和业务流程, 有效地转化教学 (实训) 内容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在做中学、学中练, 拓展“教、学、做一体化”内涵, 加速高素质人才培育。二是强调教学过程标准化, 按照职业岗位群和业务流程, 有效融合知识、能力、素质, 形成具体的工作标准, 实施过程管理、动态评估的教育教学体系。三是强调教学方法任务化, 在教学过程中, 实现任务驱动, 将任务细化为项目指标, 在培训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主通过对资源主动应用或相互协作, 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培养学生严谨的执行能力、团队精神、职业素养。四是强调考核体系职业化, 建立完全职业化的能力考核体系, 引入企业绩效管理概念, 实行职级浮动, 明确考核奖惩, 渲染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档案, 与就业推荐工作挂钩, 全面催生学生综合职业发展能力的养成。

这种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训练内容紧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所开设的训练项目紧密结合相应的专业所服务的岗位群乃至对口企业管理工作过程, 实训教师能够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训练教学过程中。实践管理模式向准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环境逼近, 通过科学的管理体制, 健全的组织规范, 严格的组织纪律, 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精神, 以及文化管理等, 使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全真环境中得到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使之成为企业用得上、信得过、留得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篇4: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一、适应产业振兴需求,探索基地建设改革思路

应以主干专业建设为核心,校企双向参与,打造拳头基地,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营机制。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重点采取以下四种形式开展建设:一是学院自建模式;二是校企共建模式;三是引企入校模式;四是拟岗实训模式,努力实现真实企业环境、企业流程的高度仿真。

二、树立职业发展教育理念,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强调人才培养要“知行合一”,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强调人才培养要“德能合一”,强调以“德”为内涵,以“能”为外延,共同构成高素质人才的形成因素。

三、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业主体实训基地

搭建好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需要整合校内校外企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主干专业建设方向为依托,建设辐射整个专业群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四、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实践体系运行机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一是强调教学形式企业化,二是强调教学过程标准化,三是强调教学方法任务化,四是强调考核体系职业化。

(唐子江 《职业技术》2011年第10期)

篇5: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坚持以社会管理为载体 推进综治工作创新发展
努力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发布时间: 2011-04-20 14:17:36 【我要纠错】 【字体:大 默认 小】 【打印】 【关闭】

临夏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综治委主任 韩季安 自199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 定》、1991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颁布以来,临夏州积极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社会政治稳定的新形势、新 特点,解放思想,更新理念,锐意改革,创新发展。坚持总揽维护社会 和谐稳定这个核心,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中心,强化社会矛盾化解、严打整治、社会管理创新、防控体系建设、基层平安创建、公正廉洁执 法六项任务措施,社会治安综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巩固了全州政治 安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保障促进了临夏州经济社会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成效 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体系。从 1991年开始,逐级制定综治工作责任,并不断加以实施、完善,制定配 套考核制度和办法,层层有责任,各级有压力,一级向一级负责,把责 任制完成情况同领导的政绩考核直接挂勾,严格兑现奖罚,提高责任制 实施效果,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根据社会治安实际,把目标管理 职责和综治“打、防、建、管、教、改”六个方面任务具体量化,层层分 解,逐级签订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使责任书的签订达到纵向到底,横 向到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层基础工作平台全面建 立。全州130个乡(镇、办)按要求建立了综治委,所有乡(镇、办)都建立综治维稳中心,按规定要求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建立了强有力 的综治维稳工作网络。健全村居综治领导小组1049个,占88%;有综治 室的村978个,占83.7%;村居配备综治人员2533人,建立综治维稳领 导小组的单位有850个,占单位总数98.1%,配备专兼综治工作人员1596 人。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稳定方面,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 用。重大社会矛盾化解实现新突破,促进了安定团结。五年来,共排查 出各类矛盾纠纷23867件,已调处解决22999件,调解成功率为96%。重点整治工作取得新成果,有效解决了治安突出问题。社会治安重 点整治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奖励。广大

人民群众对治安状况的满意度普遍提高,增强了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 极性。实施源头治理,基本遏制了毒品犯罪。2010年,东乡县,

康乐县禁 毒重点整治工作因成绩突出,受到省上表彰,东乡县达板镇、那勒寺镇、广河县祁家集镇、三甲集镇,康乐县虎关乡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 成效,同时受到省上表彰。政法队伍主力军作用大大增强,见义勇为蔚然成风。特别是在舟曲 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全州消防官兵、州市交警迅速赶赴灾区,抢险 救灾,展示了临夏公安的良好精神风采。公安机关有53个集体、277名 同志先后立功受奖。自2006年以来,州县(市)共表彰奖励见义勇为先 进个人31名,对莲花码头“11·26”客车落水事故中涌现出的见义勇为群 体、东乡县河滩镇小庄小学学生周玉明在黄河东干码头抢救两名同学的 先进事迹及时推荐到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进行了表彰奖励。基层平安创建成果丰硕,树立了平安临夏新形象。全州平安乡(镇)98个,占75.4%;平安村居730个,占61.3%;平安单位736个,平安医 院58个,平安学校652个,平安宗教场所2853个,平安家庭13316个,分别占总数的71.4 %、75.9%、45.8%、84.6%、39.3%。多层次多渠道投入,建立综治保障机制。州、县两级将综治经费列 入财政预算,州级按不低于0.3元,县(市)按人均不低于0.5元的标准把 综治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级财政对乡镇(街道)综治专项经费 的补助每年不低于1万元,对村(社区)的综治工作经费由县、乡财政给予 适当补助,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落实解决群防群治队伍待遇等问题,

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启示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治 本工程。州委、州政府牢固树立了“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 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指导思想,坚持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 抓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临夏州与八县(市)、该州综治成员单位,每年分别签订责任书,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政法部门和基层单位,检查调研,指导 工作。去年年底,州委配齐了综治、维稳、法院、检察、公安、司法和 信访部门县级领导干部54人,今年,又调整充实了政法、综治、公安、信访部门县级领导干部11人。州、县(市)两级综治委、维稳小组都建 立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综治维稳工作的实绩档案,制定了社会 风险评估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注重解决重大社会矛盾,提高维护社会稳定能力。针对新旧矛盾碰 头叠加的形势和情况,先后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集中排查调处矛 盾纠纷”、“县(市)委书记大接访”、“信访积案化解年”、“集中

中清理执 行积案”、“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年”、“清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积案” 等活动,有效排查化解了一大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州委、州政府提出了紧盯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抓作风等“五个紧盯”的 要求,把重大社会矛盾疏导化解和防范控制群体性事件作为每年的首要 任务,加大疏导化解工作。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严打斗争,保持了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2010年,全州共立各类刑事案件同比提高35.5%,破获同比提高23.5%。坚持校警互动,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校园安保工作。深入排查影 响学校幼儿园安全的各类隐患和问题,加强重点人员管控,加强学校幼 儿园及周边安全保卫。加强安保力量,健全安保机构,落实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安保工作第一责任,组织民警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加强治 安巡逻,预防减少涉校案件的发生。通过加强学校幼儿园安保工作,今 年,学校周边及侵害师生安全的案件比上年下降25.7%。建立八支治安防范队伍,建成八大监控技防系统。一是加强八支防 范力量建设,全面提升防控能力。二是建立八大监控技防系统,提升技 防的科技含量。目前,技防建设覆盖区域实现了控制得住、打击有利、案件下降的可喜局面。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综治 工作的根本保证。二是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做好综治工作的重 要手段。三是注重解决重大社会矛盾是综治工作永恒的主题。四是深入 开展“严打”斗争是确保社会治安明显进步的首要环节。五是深入开展禁 毒斗争是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重中之重。六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司法改革是改善执法环境的重要基础。七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是解决抬安问题的根本出路。八是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加强 队伍建设是做好综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禁毒重点整 治,树立临夏新形象;打防控贯通互动,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平稳;大力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集中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全面提升打击整治防范效 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篇6: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关键词:四项载体,廉政文化,特色实践,文化创新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是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的一个重要创新。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洁文化是以廉洁为内核、文化为形式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 是廉洁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力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要遵循规律, 突出特色。笔者结合吴忠公司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就如何加强特色廉政文化建设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企业建设廉政文化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有企业中建设廉政文化, 倡导廉政文化, 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电力作为国有垄断性的服务企业, 其垄断地位更容易滋生腐败行为, 因而,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显得尤为重要。

二、四项载体打造特色廉政文化

在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 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 不可或缺, 而其中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措施。吴忠公司在建设电力企业廉政文化活动中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 以治理“源头”、管好“龙头”、遏制“苗头”、刹住“风头”为工作切入点, 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运用四项载体有的放矢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确保了公司党风廉政三项责任制目标的实现, 营造了良好地廉政文化氛围。

健全制度抓落实吴忠公司始终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切实加强和健全制度建设。一方面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法律法规, 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另一方面注意结合生产经营特别是发展建设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及时修订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制定了《招投标管理办法》、《招投标监督管理办法》、《合同集体会签制度》、《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司务公开制度》等, 用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公司通过组织学习党纪政纪条规测试、廉政法规汇编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手册等形式, 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廉政知识、制度入脑入心, 逐步筑牢法纪政纪防线。

拓宽载体促宣教在教育形式上, 既重视传统的“三会一课”, 又注重利用书刊、廉政专题讲座、廉政挂图、宣传橱窗、爱国主义教育、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2012年, 吴忠公司纪委印制了反腐倡廉宣传书籍, 发放100余册, 并先后举办廉政漫画展、廉政论文征集等多种文化活动, 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受到了广大员工的好评。在宣教内容上, 通过宣传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激励人, 通过剖析腐败案例警示大家要珍惜美好生活, 通过宣传国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取得的伟大成果和展望美好未来鼓舞人, 形成弘扬正气、鞭挞腐恶的廉政氛围。在宣教时间上, 每月有安排, 每季有重点。在中秋佳节、春节等节日期间, 公司发送廉政短信。

巩固成效谋发展公司党委把建设廉政文化作为“源头治腐”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 把廉政文化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一起部署, 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大力倡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腐败高成本, 廉洁保平安”“一人腐败、全家受害”“一人不廉, 全家不圆”等廉政文化理念。

一、坚持重点抓。公司党政一把手逢会必讲廉政, 大力宣讲廉政新理念, 把建设廉政文化变成“一把手”亲自推动的“重点项目”。在廉政文化推行的过程中, 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方式, 把廉政教育的重点确定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 把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在细节渗透和活动影响上, 2012年, 公司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给全体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 通过讲电力系统的腐败案例, 看廉政书籍、组织收看廉政电教片, 引导党员干部进行讨论, 还组织了党纪政纪条规知识测试, 不断发挥廉政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 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做到自醒、自励、自警、自律, 筑牢反腐败的思想堤防。

二、坚持抓重点。2012年起, 公司对所有涉外合同和采购环节提出了“阳光操作, 廉政工作”的文化理念, 在专项效能监察中全面执行, 并把重点放在工程建设和燃料、物资采购这些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环节上, 全力打造“阳光工程”, 努力实现廉政工程、品牌工程的目标。紧紧把握住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 对工程、物资的招投标、合同的签定等进行监督, 公司领导带头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未发生个别人指定中标单位的现象, 避免了暗箱操作和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突出特色搞创新一是每月编辑出版《纪检监察信息》和《效能监察月报》, 加强信息交流和通报。把招呼打在前面, 把制度摆在面前, 形成了较大的宣传声势。二是创新宣教途径。公司利用局域网站及时将党中央、集团公司的有关会议精神、纪检监察信息等公之与众, 集中传达强化学习教育。并以搭建的“廉政之窗”宣教平台, 通过采集丰富、鲜活的廉洁宣传内容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公司还发挥“检企共建”的合力, 先后邀请市检察院的法学专家进行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 使预防职务犯罪的警示教育和廉政专题讲座接受者众, 触动者广, 反思者多。

篇7: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1.是应对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由此引发了社会观念、运作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同时也使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学校传统思想教育载体变得相对滞后,而且由于效率低下而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再加上学生信息渠道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在课堂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常常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由此弱化了教师的权威性和感召力。另外,信息网络空间存在良莠不齐现象,各种文化、观念等在此相互交织、渗透,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面临严峻挑战。

2.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工作不同,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感情和有意识的,这种感情和意识又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服务服从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当代青少年学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和利益的实现,成长愿望强烈、竞争意识、自强意识普遍有所增长,并呈现出更加务实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应该更多地涉及学生的实际利益,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和认识的困惑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客观实际在人脑里的反映。离开社会环境,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同时注重外在环境的改进,注重多种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综合运用。当前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认识社会的途径、渠道较之以往要丰富得多,这种丰富多彩的生活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4.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空前广泛,一方面为学生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一些消极因素也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有的学生在遭遇挫折时,表现出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否定,甚至轻视生命,还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焦虑和心理冲突,再加上竞争的压力、情感的困惑、发展的期望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心理上的失衡往往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为了保证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其保持平衡稳定的心理状态,迫切要求拓展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遵循的原则

1.创新载体要与学生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相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在载体创新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不同年龄段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需求和特征,也包括品德发展的不同时期,这样才能把握时机,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发生质变或飞跃,引导学生品德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幼稚状态初步成熟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和道德观念,对青少年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以培养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能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思想政治品德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有不断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实需求和个体差异等情况的变化,才能不断推动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创新载体要突出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知行脱节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弊端。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主动的心理建构过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社会意识、道德观念等的内化将无法实现。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选择一些诸如演讲、参观、访谈、文艺演出等活动载体,把学生置于自己作出道德选择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用探究、讨论等方法代替灌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应以从活动中学为主,并注重活动的生活性、寓教于乐性和全员参与性。

3.创新载体要强化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体验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青少年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摆脱思想的束缚,放眼社会课堂,从而不断提高其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学会做人处事、生存与发展。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是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社会实践中要改变原有课程实施片面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青少年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各式各样的夏令营、农村社会调查、参观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等都是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这些社会实践载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体验,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与创新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体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载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而发展,不断与时俱进,逐渐优化创新。

1.发挥各种载体的优势,优化组合,形成合力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靠单一的载体会导致效率低下,因此必须积极利用各种载体的优势,优化组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载体,充分发挥载体的功能,还要注重综合运用多种载体,使多种载体优化组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2.积极开发并有效利用虚拟载体,占领学生的思想高地

虚拟载体主要是指以电子传媒为主的网络载体,如QQ、E-mail、BBS、手机短信、飞信、微博等等。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到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超过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青少年学生作为重要的互联网用户,其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政治态度、心理发展等都不同程度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也是多层次、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往往呈现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状态。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络载体发挥正效应,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不断拓展隐性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隐性载体是相对显性载体而言的,是指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间接的手段与教育对象互动的活动形式,如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会实践等隐性载体。由于这些载体是隐性的,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因此能够规避学生的逆反心理,起到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突出显性载体的作用,也要充分利用隐性载体,全面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载体的拓展,不仅要着眼于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而且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使思想政治教育以多样化的渠道取得殊途同归的教育效果。

4.关注学生闲暇生活,开拓生活化载体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学生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闲暇生活逐渐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闲暇生活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在闲暇的自由状态中能体会自己的道德存在,但也可能会在闲暇生活中出现道德失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和研究闲暇时间的育人效应,对闲暇生活中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与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现实产生了严重脱节。因此,必须拓宽学校教育的层面,挖掘学校教育的有效方式。而青少年学生的闲暇生活包含着对社会、生活、人生、学习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许多在正规的课堂教育中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往往在闲暇教育的特定环境中能够迎刃而解。许多学生中的个别问题,以闲暇教育灵活性的特定方式去解决,往往能取得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 岳金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

[2] 曾茂林.论个性化和社会化中的幸福感与幸福教育.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5).

[3] 孙家红.从心理学视角探索如何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教育前沿(综合版),2007(4).

篇8: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1 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1. 1 社会关注不足,供给疲于需求

社会教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不具强制性,因此比灌输教育更易于接受。据调查,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欠缺的指标是: 敬业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承受压力克服挫折的能力,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快节奏社会留给毕业生适应工作的时间越来越短,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却越来越高,面对社会需求,大学生能够获取的实践机会却为数不多。虽然学校教育机制与社会用人标准相互错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政府未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与学校建立长效对接机制,用人单位也因资源限制等原因将社会实践拒之门外,家长怕子女受苦靠人脉给子女提供便利等因素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心有余而力不足。

1. 2 学校认知错位,理论重于实践

社会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大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工作以团委为主要力量,虽设置了社会实践学分,但并未明确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缺乏专业教师指导。近年来虽对素质教育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将理论与实践分离、学校与社会分离,将学校教育重点放在理论教学,对学生考核标准向课程倾斜,而将实践教学依托于社会实践的开展,缺乏科学考评和反馈机制,常 “点到即止”,忽视综合素质和能力考察,从而在学校教学中常常产生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传递而轻能力培养的现状,未实现理论与实践两个学生培养平台的对接,忽略了人才培养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原则。

1. 3 学生认识缺乏,形式大于内容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而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多浮于表面,因前期得不到充分指导、后期得不到有效考评,一部分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就是拿到固定的学分,经历过即可,将之片面地归结为课外活动,目标缺失。实践内容多是简单的参观、走访、调研等,缺乏创新,缺乏专业指导。以考评为导向的实践模式也使大学生过分注重实践总结和展现形式,而忽略了社会实践的初衷,缺少了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群众生活、深入文化寻根的感受,缺乏对社会的思考与认识、对自我的反思与提升,呈现形式化、功利化和盲目化倾向,形式大于内容,弱化了社会实践对思想道德意识树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

2 对策分析: “三位一体” 体系构建

2. 1 社会层面: 加大社会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锤炼品格、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促进认知结构社会化,工作能力社会化,从而实现角色社会化。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政策倾斜; 制定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为大学生全心投入社会实践解决后顾之忧; 加强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学生参与实践情况作为高校考核指标。其次,增强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学校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技服务、志愿者团队、帮助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现人才优先对接等,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就业优待政策等,实现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相辅相成,互利共赢。最后,动员家庭支持子女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持,不是大包大揽而是给子女足够的空间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锻炼专业素养,实现自身价值。

2. 2 学校层面: 整合专业资源,注重学生培养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学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价值,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党委、团委、学工、思政部、学生会等力量,将社会实践摆到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的地位,配备专业师资及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保证实践开展的必备条件,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第二,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成熟平台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优势,解决社会实践师资力量缺乏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平台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实现1 + 1 > 2 的效果。第三,开设社会实践指导类课程,解决学生在实践选题、策划、实施、总结等方面困惑,加强前期交流指导和后期成果展示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向优秀团队学习的机会,营造良好实践氛围。第四,创新实践模式,根据 “90 后”大学生个性特点在调研、走访等传统社会实践基础上创新实践模式,提升对社会实践的认同感,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完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单一的考核评价方法使大学生没有得到肯定和重视而出现消极应对行为,实践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等情况屡见不鲜,缺乏激励性。建立科学考评机制,改革评价体系,从选题价值、实施科学性、调研或总结含金量、个人获得提升等各方面科学衡量实践结果,以评促行,建立科学完善考评机制。

2. 3 学生层面: 完善自我教育,力求知行合一

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体验生活,通过实践中所见、所闻和所感来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加对理论的感知。首先,为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大学生需端正社会实践意识,增加教育与自我教育,实现自我监督与管理,在实践中明确自身价值。其次,充分发挥 “90 后”大学生主动性,积极主动寻求专业指导,创新实践形式及内容,推陈出新。最后,社会实践是理论认识形成的根基,是检验和矫正理论认识的标尺,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要做好总结与反思,不仅仅是提交一份总结报告,更要将实践中的认知更好地反馈于理论教学的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知行合一。

综上,社会、学校、学生 “三位一体” 的实践育人模式对解决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雅杰.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J].教育探索,2015(5):16-18.

[2]张育广,王新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31-33.

篇9:建德市打造廉政警示教育新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的是廉政特色,激扬的是文化力量。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纪委充分发挥各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多渠道多载体合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以创建示范点为引导,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为推动廉政文化建设以点带面,加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发挥其示范引领的作用,近年来,松江区纪委和有关单位先后建成了一批富有教育意义和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松江作为上海之根,有着深厚的廉政文化基础,涌现出许多清官廉吏。作为首批上海市廉政文化示范点的方塔园,积极整合、利用历史和社会资源,将这些丰厚的廉政文化资源传承于今,古为今用。以照壁文化——“的故事”为核心内容,从松江历代府志、县志(续志)和地方文献古籍中收集松江历史名人有关廉政故事包括人物形象和格言警句,将他们的廉政故事融入公园文化,汇成“一壁、一堂、一廊”廉政文化苑,成为“三岁儿童也受熏陶”的群众性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012年,方塔园又启动并完成了方塔市级廉政教育基地的拓展工程,在原来“一壁、一堂、一廊”的基础上,再增设“一院、一馆”,使得廉政文化示范点既保持鲜明特色,又不断创新,保证了示范效应的生动性和鲜活性。此外,在岳阳街道人乐居民区沿街、第二行政中心办公楼、方松街道江虹小区等区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均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新工作。

在巩固和发展已有示范点的基础上,松江区纪委、区社会工作党委开展了“两新”组织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2012年,推动正泰电气党委成功创建上海市首批“两新”组织廉洁文化示范点,在企业中营造“廉洁、守法、高效、文明”的正气,以廉为美、以廉为善、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企业廉洁文化氛围。

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也有新举措,取得新突破。松江区国资委下发《2012年国资国企开展“廉洁文化进企业”主题活动方案》,通过召开“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企廉文化示范点”现场指导会等形式,培育余天成医药公司成功创建上海市企业文化基地示范点,率先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迈出成功一步,扩大了企廉示范点影响力。

2012年,区纪委进一步将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的视域拓展到基层乡镇,重点推动了新浜镇、泗泾镇和小昆山镇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为松江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要素。

二、以开展活动为载体,夯实廉政文化“七进”工作

2010年上海市纪委下发了《上海市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两新’组织”的要求。为此,松江区结合实际,依托区相关职能单位,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廉政文化“七进”工作。

松江区机关党工委作为“进机关”的责任单位,把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与促进机关党建工作和反腐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是打造机关文化长廊。精心设计制作廉政文化教育展板,按照《历史清官》、《党内楷模》、《时代英雄》三大主题板块,形成系列长廊文化,分别布于十座机关大楼,营造机关廉政文化氛围;二是设计制作廉政贺卡,于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分发至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既表示节日祝福,又在敏感时期作一廉洁自律提示;三是定期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红叶魂》、《忠诚与背叛》等戏剧影视作品,宣传先进典型。

松江区教育局作为“进学校”的责任单位,制定了《关于松江区深入开展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队伍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引导作用和学生骨干队伍的示范作用,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等形式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青少年的廉洁意识。通过连续数年开展红色经典小故事讲演、“廉政文化上墙工程”、廉政建设主题班会等,从小在孩子的心灵播下廉洁的“种子”,同时对教师而言亦是一堂生动的廉洁教育课。

松江区妇联作为“进家庭”的责任单位,以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为目标,以家庭文明建设为载体,以提高家庭成员反腐倡廉意识和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廉内助”教育活动,使领导干部配偶守住廉门,常吹清风。“廉内助”教育系列活动每年会定期举办一次廉政教育报告会,全区处级领导干部家属参加报告会,并组织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

松江区社会工作党委作为“进‘两新’组织”的责任单位,针对“两新”组织廉洁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将单位需求与党员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开展了“两新”组织反腐倡廉格言警句网上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格言警句1007条,并评选出76条优秀格言警句。同时,充分运用“两新”党组织网站、宣传专栏等载体,广泛开展“两新”组织廉洁文化宣传活动。

此外,区国资委、各街镇也积极探索,在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方面,创新活动形式,力图使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七进”工作,松江区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知晓率达到了87.3%(抽样调查),呈现出广泛发动、广泛参与的良好形势。

三、以丰富内容为抓手,提升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廉政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立足于自身实际,以丰富的内容,表现其特有的内涵。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在充分考虑松江本土特色和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把廉政文化融于松江整体文化建设之中。

一是廉政影视作品摄制突出针对性。如松江区纪委组织拍摄了《栽倒在市场经济的漩涡中》等警示教育电视片,督促党员干部敬畏党纪国法,慎用手中权力,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也成为党员干部感受最深刻的廉政文化活动(800名抽样对象中有235人选择该项,占30%,位列第一)。将身边的典型腐败案件,拍成影视作品,直观性强,震撼力大。

二是廉政文化展览巡演突出广泛性。松江区一方面依托松江电视台、松江报、松江纪检监察等媒体和网站,加大反腐倡廉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深入干部群众,先后举办了“树清廉风尚建和谐家园”廉政文艺巡演、“廉洁承载幸福”书画摄影展等大型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深入社区、农村,贴近生活,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欢迎,吸引了数万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观看。

三是廉政文化作品创作突出思想性。松江区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组织诸如摄影、格言警句、广告、小品等廉政艺术创作比赛,一批构思新颖、寓意深刻、健康向上,融艺术性、教育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廉政作品脱颖而出。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群众对廉政文化的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干部群众接受了廉政教育。

四是廉政文化课题研究突出前瞻性。近年来,松江区每年都会发布有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前沿课题,组织全区纪检系统,联系区委党校、松江大学城的部分高校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打造和培养一批廉政文化研究人员,还定期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册,适时探索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着力构建具有松江气息的廉政文化体系,实现廉政文化理论上的提升。2012年,松江区监察学会成立,为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研究奠定了组织基础,充实了人才储备。

上一篇:2018—2019教研组工作总结下一篇:《新自我新认识》课堂教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