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有效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2022-09-12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未来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科技进步、教育为先,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适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职业学校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成, 既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又是实现职业学校办学目标, 充分凝聚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快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 如何有效推进职业学校和谐校园建设?怎样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学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寻求有效推进的最佳着力点, 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的内涵与迫切性

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的积极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求、校园环境要求、师生员工之间人际关系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相对和谐。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在于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改革为动力, 以发展为目标, 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有效增强个体愉悦度和群体和谐度, 最终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事实上, 发展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双重使命已经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生命力和发展机遇, 展现了职业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客观分析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后不难看出职业教育面临的是更严峻的挑战和改革的更大压力及迫切性。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虽然整体是健康的和积极向上的, 但自身和外部环境中仍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如高职学校起步较晚, 办学条件不完善, 合格师资欠缺, 管理体制不顺畅, 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办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而近年的扩招超常规高速发展使这类弊病更趋严重化;中职学校 (包括职业中专、技工学校和各类培训学校) 虽办学历史较长, 但由于多年受计划经济时代管理体制的制约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国家重普教轻职教政策等诸多原因的影响, 速度缓慢。虽经近年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绩, 但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低下, 其发展明显落后于普教, 更滞后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无论是高职还是中职, 都迫切需要加快自身发展努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 使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均衡一致。

2 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应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是职业学校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 是实现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谐校园的建立可确保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有效整合和发挥资源优势, 有利于实现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全方位和谐互动, 最终获得质量、规模、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职业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实际运行中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要求、有标准的总体构思, 分步实施。要想做好这项工作, 各职业学校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2.1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特色办学的关系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 学校的办学方向应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职业学校和谐校园建设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时代观念、以爱岗敬业服务社会为宗旨的职业道德教育等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成为师生员工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为准则。方向是办学的基本原则, 特色是一所学校健康生存, 不断发展和在激烈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的关键, 也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学校必须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贯彻优势办学, 特色取胜的工作方针。当然这种特色或者优势应该体现于学校管理、质量、专业设置及就业等工作的一个或多个方面。

2.2 软环境营造与硬环境建设的关系

营造和谐的校园软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它具体体现于人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和发挥硬环境效能的保障作用之中。学校的硬环境主要指学校办学中的物质性要素, 它是学校办学的基础性条件和根本性条件, 介于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 其硬环境条件尤其是教学中的技能实训条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同时, 优良的硬环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良好的软环境有利于充分发挥硬环境的效能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在效能上两者相互依托, 相辅相成。职业学校和谐校园建设必须以硬环境建设为基础, 以软环境营造为保障。因此我们要构建和谐校园, 必须要一手抓软环境营造, 一手抓硬环境建设, 两手一起抓, 两手都要硬。

2.3 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内容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项要素。全面推进是取得持续性成果和在成果共享中取得新的成果, 不断迈向新的更高台阶的必然选择,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的基本要求, 但总体目标是阶段性目标叠加的结果, 各校在具体实施中应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针对学校现阶段具体情况采取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工作策略, 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和目标, 着重解决当前制约学校发展阻碍和谐校园建设的瓶颈和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给和谐校园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有利于优化环境和凝聚人气, 有助于和谐校园建设工作内涵的进一步深化和外延的不断拓展, 最终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总目标。

2.4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

职业学校的结构主要包括师资结构、专业结构、办学层次结构、管理体系结构等等。学校结构的合理设置与优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同样学校规模的适度扩大也有助于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 有利于优化学校结构, 提高办学效益, 但规模的过快扩大易导致与办学结构的不适应性, 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进而影响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及和谐校园目标的实现。一般说来, 结构是办学的基础, 规模是学校一定的外在体现, 质量是办学根本, 提高效益 (包括学校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办学的目的。他们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 形成互动关系, 它们中任何一项的超限差异都将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对和谐校园建设造成致命的伤害。因此, 只有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才有现实的基础。

3 职业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现阶段需着力解决的瓶颈性问题

3.1 必须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涉及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教育教学思想、教育目标等诸多重大问题。首先, 职业教育不是应试制的淘汰式教育, 而是面向人人的国民教育, 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 一个人一辈子恐怕只会上一次小学、中学, 但却有可能接受多次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中的成才之路可以不走高考之独木桥, 却必然要步入职业教育的康庄大道, 认识这一点对不同类型职业学校的准确定位相当重要;其次, 既然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 那么不同生源、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职业学校必须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注, 必须树立“进我职校都是才, 出我职校都有用”的教育理念;此外, 职业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和较强针对性的教育, 对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具有定位的作用, 因此,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具体化, 同时应潜在化, 具体目标应体现职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校企合作为途径,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思路。

3.2 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手段、方法、内容的改革应呈多元化

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应根据职业教育高能力、高潜力、强实践性的特点和具体培养目标的不同区别进行。由于历史的原因, 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评价观仍然深深地扎根于并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 高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仍大部分来自普通本科教育, 职业教育系统内部高职与中专, 中专与技校之间的界限定位并不清晰, 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多方面都需研究和规范, 改革的迫切性明显。由于地域文化、培养目标、就业去向、办学条件、管理机制、生源情况和专业特点的不同, 职业教育不可能存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绝对合适的配套教材, 职业教育具体教学模式、手段、方法的改革和采用各校、各专业、各课程应呈多元化。不同事物区别对待, 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基本要求。8 0年代引进德国的“双元制”到9 0年代引进“C D E”, 实际效果都不佳, 其原因就在于内在条件及外部氛围二方面都存在应用上的明显差异。

3.3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师资水平, 与先进技术和国际接轨

目前, 绝大多数职业学校 (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 都无法真正与先进技术接轨, 与国际接轨更多的是“纸上谈兵”, 个别学校甚至连专业设置的基本条件都达不到, 其原因首先是职业学校师资的来源和管理体制与相应的要求不相适应, 职业学校的师资国家并无严格规定的准入制度, 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半路出家改行的现象都较为普遍, 不少教师的教育思想陈旧, 观念老化, 知识过时, 在职培训力度跟不上科技发展步伐, 许多教师的实践知识缺乏, 对高新技术了解甚少或毫无接触, 对先进的国际化的规程、惯例、标准、管理规范不熟悉;原因之二是学校办学条件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更谈不上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从实际情况看, 职业学校专业 (工种) 设置跟社会热门或考虑低成本的现象较为普遍, 盲目扩招与教学投入不足的后遗症存在明显, 许多学校实训工场的设施简陋, 设备落后, 工位数不足, 校企合作专业对口性无确切保障, 学校缺乏主动权。因此, 职业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现有师资水平和保证新教师准入的严要求和高标准, 应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制度, 职业学校教师实践工作时间的要求可借鉴美国、丹麦、日本等国经验, 学校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应在做精、做强, 而不是做大上下工夫。

3.4 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

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就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关键之一,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而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职业教育的功能就是服务和促进就业、再就业, 保证合格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畅通是关系学校生存、声誉、生源 (3S效应) 的头等大事, 是职业院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 也是保证学校健康发展的前提和重要标志。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评价职业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也是衡量职业学校与社会的和谐互动程度和办学社会效益高低的重要尺度。因此, 职业学校应切实提高自身办学实力和水平, 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 切实做好就业工作。当前, 不少职业学校对“就业是民生之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就业工作的人力、财力投入不够, 对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缺乏可行性研究, 就业率表面看较高, 但实际就业质量低下, 严重地阻碍着学校的发展及和谐校园的构建, 这种现状当彻底解决。

3.5 职业教育的发展期待政府职能的转化和协调能力的增强

与普通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律, 一方面职业学校应有比普教更大的办学自主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 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极不理想, 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不完善;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近年虽有所提高, 但其重要地位并未真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某些政府领导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远不如对G D P、创汇数、招商数等敏感和重视;职业学校 (主要是中职类学校) 鱼龙混杂, 无序竞争激烈, 招生与办学困难重重;职业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偏低, 企业用工制度不规范, 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具体实施中变形走样;不少中职学校仍在盲目扩规增容建设;职业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升级中存在的突击冲刺、借鸡生蛋、东拼西凑、数据随意、资料虚假现象严重等等, 这一切都说明我国职业教育学校的外部环境中存在颇多不合理、不和谐因素, 中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中仍是最薄弱、最困难、最关键的环节。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调控、监督和引导职能的充分发挥。此外, 从目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来看, 职业学校在不太协调统一的教育和劳动保障两部门的分别管理中人为地划分为二大体系, 在招生、教学、管理中接受着明显差异的两种不同标准的制约, 也不利于职教事业的发展。

总之, 社会发展赋予职业教育以重任, 职业教育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不断提高办学实力和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效推进构建和谐校园进程, 真正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既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又是实现职业学校加快自身发展必然的内在要求。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正确处理相关因素间的辩证关系, 着力解决当前制约职业学校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是有效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和谐校园,推进,职业学校,改革

参考文献

[1]  瞿商.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协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7, 3, 18.http://www.chinahexie.org/ReadNews.

[2]  郑国强.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2006.http://www.51gongwen.com.

[3]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介绍, 2006, 8, 16.http://www.edu.cn 教育部.

[4]  教育部2007年工作要点.教育报, 2007, 1, 3 (2) .

[5]  周济 (教育部部长) .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教育报, 2007, 1, 2 (1) .

[6]  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4.

上一篇:近年来南戏《拜月亭记》研究综述下一篇:浅谈设备采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