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

2024-04-08

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共9篇)

篇1: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

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

恩格斯说过,意识是世界上“美丽的花朵”。对我们不得不承认意识的强大作用,有了意识才有了我们所追求的理想,有了意识才有了竞争,有了意识才有了进步,有了意识才有了知识。

意识是能动的,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试想一下,要是我们没有意识,和在大海里航行,没有灯塔没有GPS,有什么区别呢。就只知道飘呀飘呀,却不知道目的地,甚至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往那里,这又有何意义呢。还比如说,一天起床,除了吃饭就不知道做什么了,实在是没事了,就坐在凳子上想呀想呀,都快成空想主义了可最后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到最后饿了,才有知道该吃饭了,这样的日子还不如死了算了!我们认识世界都有一定的目的,并通过计划去实现我们的认识。比如我想知道怎样才能使我的博客更加受欢迎,这是目的,我就会去了解受欢迎的博客有哪些成功的要素,这就是计划。

意识是具有创造性的。创造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发明,二是发现。发明是制造新事物,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鲁班发明锯子。发现是找出本来就存在但尚未被人了解的事物和规律,如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这些都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上的。就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言,很多人都讨厌洗衣服,正是由讨厌洗衣这一意识,才有人想着要去发明让人们简单洗衣服的办法,就有了洗衣机,后来人们还是嫌弃一般的洗衣机麻烦,就有人发明了全自动洗衣机,可能这样没有人嫌弃洗衣服麻烦了吧。这就很可以说意识是具有创造性的。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正因为意识的这一最突出的作用,使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把思想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有意识能思维,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形成“超前反映”,在观念中构筑客观上尚未出现的事物,通过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制造成新的东西。而动物虽然也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它周围的事物,引起周围事物的变化,但都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以人的建筑活动来说,总是先有蓝图,后有实际建筑物,因为头脑中的蓝图是根据客观实际设计的,仍然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先在“头脑中构成”蓝图,然后才有建筑活动,这就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表现。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行为的作用。就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心理医生呢,就是有人的意识上思想上有了问题。意识上出了问题,做出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事,就让人觉得这个人不正常,他的不正常意识就控制了他的行为了。

总之,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篇2: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

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只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述。的确,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创造了令人自身都赞叹不已的世界文明。从洪荒之世到现代科技革命,从蔡伦的造纸术到飞船遨游太空,无不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1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2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像镜子那样简单。如果人的意识只是像镜子一样反映客观事物,那么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一样了,也就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够主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还能影响客观事物。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表,也反映事物的本质。狗能够辨别它的主人,但并不知道主人是不是坏蛋。这是“照镜子”所不能做到的。林该,意识在反映事物外表的同时,还能认识事物的性能。人们技能认识石头的形状,又能认识石头可以当做武器,可以建造房子等用途,这是镜子里看不出来的。意识还能影响客观事物。镜子只能照出事物,但不能改变事物,意识却有这种本事。意识并不是直接影响和改变客观事物,这中间必须经过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在意识的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人要把木头变成桌子,首先要在意识中有一个桌子的形象,然后再依此加工制造,意识中的桌子形象在木头变桌子的实践活动中起了指导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如果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没有作用,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的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有基于某种实践需要,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所要达到的思想蓝图,构成准备行动的计划。这就是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而且是人所特有的。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意识的主观创造性,还表现在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仅能够“复制”所反映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和幻想的世界。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计划、蓝图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归根到底,它仍然受客观物质世界所决定和制约。意识能动作用的产生,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决定作用。人的意识只能在物质运动及其客观规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能动作用。

一件事太过平常了,人们大多就不会去留意,但其实这些小事中也包含了一些哲学的小道理。就像现在的节日啊,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父亲节、护士节、紫色情人节等等,这么多的节日,使我们眼花缭乱,可又是谁将这些节日推到了我们的面前呢?答案不言而喻,正是那些商家们在背后操控,保健品业、服装业、旅游业,乃至餐饮业。而他们更是花样百出。而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的精力,乐此不疲呢?

以前老是想不明白,但经过这段时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我开始慢慢理解了这一现象。这就是商家们通过一系列的节日,推出各种活动以刺激消费者的意识,来促使他们消费。对于商家们来说,每个月都排上几个节日是再好不过的了。父亲节,孝顺的子女需要尽孝道,买保健用品,买中老年人的服装,请老人们吃饭,更或者替他们报名旅游都会是儿女们的选择。情人节更是不用说了,这么好的节日,一年一个怎么够呢?于是“七夕”被商家炒热了。可是一年两个还不够啊,于是又出现了白色情人节,紫色情人节,也许不久我们还会听见粉色情人节,黄色情人节,蓝色情人节„„

还有就是时下很流行的体彩,福彩之类的。说是以公益为名,但有多少人是真正为了献爱心去买彩票的啊?还有那些彩民预测什么的,而这些所谓的资料作者更是把自己当成了神。可是仔细想想,如果那些“预言家”的预测是如此的精准的话,他们直接去买彩票就好拉,何必绞尽脑汁地去编资料?但就是有那么多的人如此着迷。这也是意思能动性的表现吧?

篇3: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

真实环境、真实时间、真人、真事, 长期以来被视为我国纪录片创作的生命之所在, “挑、等、抢”等“自然主义手法”长期占主导地位。有人由此滋生了纪录片杜绝任何主观思想的观点。

随着近年纪录片创作实践的发展, 这种纯客观再现真实的观点遭到了质疑:否认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显然是一种自然主义、形式主义的艺术观, 是与纪录片创作的实践相违背的。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受制于一定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但“人作为行动着的人, 实践着的人, 则表现出能动性, 即按照自己的意志、能力、创造性在行动, 支配着外部世界。”[2]一部成功的纪录片作品不会被事实所淹没, 反而会融进创作者的个性、情感和价值判断。从事件、人物、主题的选择, 到拍摄时机、角度、内容、色调的选择, 直至剪辑、撰稿、制作, 都离不开创作主体意识的有效发挥, 再现不可能是生活原生态呈现, 而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述”的“真实”。[3]

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主体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的能动性作用。

一、纪录片百年发展史洋溢着创作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事实上, 发挥主体意识的作用, 积极能动地“再现真实”, 特别是面对“不在现场的”的先天性缺憾时, 使用“重构现场”的拍摄, 几乎成为纪录片大师们的惯用手法。弗拉哈迪导演的《北方的纳努克》被公认为是世界纪录片开山之作, 片中许多情景都是用重拍、摆拍等虚构手法拍摄的。伊文思也很善于进行组织拍摄, 把这种方法称为“重拾现场”、“复原补拍”。

纪录片百年史证明, 不论是早期以罗伯特·弗拉哈迪为代表的浪漫式纪录片, 还是约翰·格里尔逊对现实生活素材“做有创意的处理”, 从“直接电影”主张的“苍蝇式观察”, 到“真实电影”提倡的“参与观察”, 以及后来“间离效果”的理论, 都不难看出:众多的流派和风格, 都是缘于创作主体意识的不同, 从而对纪录片“真实性”的理解做出了不同的诠释所致。这就告诉我们:纪录片不是简单的复制, 而是人类从特定的立场、角度和观点以及文化背景出发, 对现实做出的再现和解释。[4]

纪录片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几乎涵盖了人生所有主题——生存与死亡, 生老病死, 人情冷暖。成功的纪录片, 总是通过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在客观真实地记录我们的世界的同时, 关注社会人生, 探寻生存价值, 激发观众的共鸣——这正是主体意识在纪录片创作中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意义和目的。

二、纪录题材选择的考量, 饱含创作者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罗丹说“世上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纪录片创作也是一种发现的艺术。作者要善于发现有意义的素材或有价值的故事, 才能拍摄出有价值的纪录片。任何一部优秀的纪录片, 它对题材选择的考量, 无不饱含着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和激情。

一般来说, 社会现实、生存的状态总会制约着创作者对客观生活的理解, 对世界和人生本质的认知。但创作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映射客观事物, 而是有所选择的能动反映。文化素养、思维方式、政治态度以及历史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差异性, 都会导致人们对某一题材“纪录价值”的理解大为迥异, 使选题的过程呈现出无比丰富的复杂性和独创性, 某种意义上说, 选题是体现创作者思想能力和艺术能力的重要标志。

传统的纪录片, 出于宣传的需要, 作者会自觉地把国家意识形态融入选题的考量。《毛泽东》《话说长江》《望长城》等作品就是弘扬主旋律的代表作。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人们发现没有普通人的纪录, 就不会有相对完整的社会纪录。于是许多纪录片选题开始关注小人物的命运。纪录片《姐妹》《老头》等作品, 把社会大变革中的个体放置于公共空间来审视, 成为我们认识生活、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参考, 从而获得了“纪录价值”。

纪录片选题还常因主体意识的“灵机一动”而改弦易张, 另起炉灶。四川台反映汶川震后的纪录片《劫后》, 原定是拍一个村民妇女主任熊某。拍摄过程中, 导演被一个满头银发、背着装满废品背篓的刘婆婆的一个灿烂笑容感动, 决定把她作为主要人物来拍摄。这正是主体意识对于“纪录价值”进行重新思考、选择定位的结果。

三、纪录拍摄的过程, 充满了创作者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纪录片是人的创作, 不是摄影机的创作。当纪录片的题材确立后, 如何面对纷杂的琐事, 准确地捕捉和取舍所需要的情节, 是创作的核心所在。判断取舍的标准, 要看能否塑造人物的个性, 能否为事件的发展提供承上启下的铺垫, 能否表达和深化主题, 能否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共鸣。于是对生活的原貌、流程、情景和细节进行过滤、选择和删节就无可避免。导演始终掌握着每一个环节, 决定着镜头的机位、距离、角度、运动方向;记录什么, 回避什么, 突出什么, 无不经过导演的深思熟虑和有意安排, 并以独有的方式表达出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摄像者要处理好主体与环境、主体与背景以及主体和陪衬者这三者的关系, 用不同的景别, 或把主体放在中心位置以突出内涵, 或把主体处理在画面深处以吸引注意, 从而把发现、关注、兴趣的事物记录下来, 把所要表现的思想、情绪给予形象化。

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还表现在对画面色彩、线条、点面、影调、主次、轻重、虚实、藏露等构成视觉重量因素的独创性运用——这一切无不浸透了创作者的艺术匠心——把主体意识巧妙融进作品, 即提炼了作品的真实性, 又提高了审美效果。

四、编辑制作过程浸透着创作者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纪录片编辑制作的过程, 就是一个对“客观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探求过程和表达的过程。面对大量的镜头, 通过分类、比较的方法, 扬弃那些粗糙的、可有可无的素材, 抓住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典型材料, 才能创作出具有“开拓性”、“文献性”、“审美意义”的作品, 实现“纪录的价值”。[5]

要有效实现信息的传播, 就必须讲究叙事结构。创作者根据生活规律和主观感受, 将各种镜头内容有主次、有层次地安排, 使之成为一个严密、有机的整体。思路、线索、情感、气韵、逻辑、节奏等, 使作品上下连贯;布局、层次、照应、开头、结尾等, 使作品层次分明, 结构完整。没有主体意识的有效发挥, 就没有纪录片的整体效果。

纪录片《浙江工匠遍全国》就是运用集合式的结构方法, 围绕一个主题, 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加以表现的:职业工种有泥、木、铁、鞋匠、裁缝等;地域分布有西安、西藏、广州、深圳、北京等;有男有女, 有老有少, 活跃在街头小巷, 奋战在亚运工地。作品紧紧把握住人与时代的主线, 既有历史的纵向比较, 又有现实截面的横向拓展, 展示了浙江工匠的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此外, 解说词风格的设定, 现场和同期声的剪裁, 音乐的铺陈和渲染, 字幕的设计和运用, 都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考察主体意识作用还有一个经典维度就是“情景再现”的手法。所谓“情景再现”, 是指事件发生时, 没有留下影像音响资料, 根据创作的需要, 采用虚构的方式把曾经发生的事件模拟出来。[6]纪录片《阿炳1950》的导演选定这个传奇人物时, 只有一张阿炳良民证上的照片和1950年留下的六首曲子。仅用访谈和资料凑成一部片子显然是单薄的, 于是编导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手法, 还原无锡历史街景, 用演员扮演阿炳, 孤独的背影, 凄婉的二胡曲大大增加了节目的感染力。

如今, “情景再现”的手法被广泛应用在《今日说法》《孔子》等节目中, 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解决了“影像资料匮乏”、“不在事发现场”的遗憾, 使作品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

五、主题思想凝聚着创作者主体意识的能动性

1926年, 格里尔逊在评论《摩阿拿》时指出:“作为对一位波利西尼亚年轻人日常生活的视觉化描述”, “毫无疑问具有纪录价值。”广阔的生活、深邃的历史、复杂的人性、生命的意义, 一代代纪录片人都力图去实现“纪录的价值”。因为经历差异、素养不同,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同样的题材不同的人往往拍出不同的作品, 甚至同样的镜头素材, 也会剪出不同的结果。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一炮打响。《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 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 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

任长箴作为该片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的导演, 她说“我要拍的不是食物, 而是人, 人才是核心。”执行制片人朱乐贤对此并不认可, 强调央视拍摄此片的初衷是“做一个美食节目, 向海外观众展示中华美食, 而不是说人。”但任长箴还是记录下远洋船长林红旗没有收获时承担的压力;卓玛和妈妈在夏天两个月松茸季节里每天凌晨三点出门, 走11个小时的山路采松茸;挖藕人天未亮就划船去湖里挖藕的身影——“我家孩子上学的钱, 盖房子的钱都是挖藕挣的”。任长箴在片子最末的解说词还写出了最想说的话:“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时, 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

美国电影史学家里查德·巴山曾说:纪录片具有政治和社会目的, 要传达某种信息, 以引起情感反应, 促成社会变革。[7]刘效礼、冷冶夫也在《纪实论》中提出:纪录片的真实是价值的真实, 是观念的真实。所以, 纪录片不再是单纯的讲述某一个故事, 而是讲述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 闪耀着主体意识的光辉。

六、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

我们经常会观察到这样的尴尬:电视台对某位新闻人物的活动情况从早到晚进行跟踪拍摄, 却被人们认为“虚假”。在纪实节目《温暖的痛》中, 胡若男在广州市某小学勤工俭学, 替同学们洗衣至深夜。学校有洗衣机, 但胡若男却用手洗;同学们都睡着了, 她才回寝室。大都市的学校, 怎么会让一个孩子洗衣到深夜?显然, 编导为了表现勤工俭学的艰辛, 突出主题思想, 对纪录的情节“做了手脚”, 可惜这种“能动性”只是破坏性的“盲动”, 并不符合人们的生存经验和常识。

有位县台记者, 在拍摄一部乡村选举的短片时, 让村干部把一位行动不便、思维不清的93岁高龄老太太抬到选举现场, 老人用颤巍巍的手把别人替她填写好的选票投入了选票箱。或许编导认为这一细节可以更好地表现主题, 但是因与现实反差太大, 违背了生活的整体真实。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强化我们的节目, 也能损伤我们的作品。所有的主观能动性, 都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而主观意识则必须受到真实性的制约, 服务于真实性的需要。任何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 以牺牲真实性为代价, “舍本求末”的表现手法, 都会使一部原本立意很好的纪录片变得滑稽可笑。不合情理的结构、刻板的套话大话、虚假做作的细节, 只会导致纪录价值的沦丧。

七、结论

纪录片以展现真实为本质, 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 它对客观世界的纪录, 绝不是被动的、照镜子式的, 而是积极的、能动的, 熔铸了思想感情和价值判断。主体意识如影随形始终贯彻在创作过程中, 对作品的成败至关重要。

摘要: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 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有人因此片面地把真实性看成是纪录片唯一的属性, 主张纪录片必须摈弃一切主观因素。这种把主观思想和客观真实对立起来的偏见, 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尝试从主体意识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角度, 探讨主体意识在纪录片中的价值。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再现真实,创作主体,主体意识,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朱羽君.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2]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 1985 (05) .

[3]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选 (第一卷)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4]韩丛耀.对纪录片再现真实观念的再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 2002 (02) .

[5]朱瑞鸿, 朱晶.“纪录价值”三题[J].北方传媒研究.

[6]李茵.纪录片“真实再现”手法的运用[DB/OL].百度文库.

篇4: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

在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歌唱问题进行大量分析、解决和总结发现,意识的能动性对声乐教学的影响非常直接和明显,它关乎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和事业的稳步发展,因而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意识能力培养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完善声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声乐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当前国内各种层次的声乐教学和培训活动开展的异常红火,然而教学成果却不尽人意,为数不少的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模仿式”教学方法,然而对学生在歌唱意识能动作用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及探索明显不够,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方法不科学,声音模仿痕迹明显;二是缺乏歌唱状态规范,即歌唱语言生活化,声音弯弯多,没有准确音高;三是缺乏气息支持,声带用力过度,声音刺耳却没有穿透力。主要原因是声乐教学还停滞在浅层状态,没有科学开发意识对歌唱的能动性作用,不太注重意识调控能力的培养,歌唱时便很难把气息、位置、咬(吐)字等歌唱状态和情感表达协调统一起来,严重影响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一、歌唱中缺乏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歌唱活动是人脑思维意识活动过程的具体体现,歌唱过程中,身体的每个器官都必须在思维意识的控制下完成运动,而且其运动状态极易受到心理状态变化的影响。

教学和舞台演唱过程中,学生常常出现演唱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表情呆滞、眼神游离、注意力不集中;表演动作机械,肢体松懈或僵硬,缺乏表现力;高音挤、卡,声音干涩、不集中,不咬字、吐字不清,语言缺乏激情和共鸣,没有稳定感;容易跑调、忘词、乐句之间音乐衔接松散、节奏不稳;声音懒散,缺乏张力;低音区声音懒散,高音区声嘶力竭,缺乏声区的连贯、统一,不能给人以“声情并茂”的感受等。上述问题除了歌者的技术能力较弱以外,主要还是由于歌者缺乏意识造成的。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意识的能动性支配和对各个歌唱器官的调控能力,即大家常说的“入戏难”。

二、意识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作为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识,是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在内的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最高级的认识活动,思维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歌唱活动是在人脑意识控制下的一种肌体运动过程。意识对歌唱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主导作用,歌唱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对声乐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已故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强调声乐教学中应注重“内视觉”和“内听觉”的培养,正是强调了歌唱中意识的能动作用。歌唱活动离不开人脑意识的支配和调控,如:歌唱中音色的明暗变化、力度强弱对比、节奏感的准确把握,声音的流畅、情感抒发以及肢体动作的运动过程等都离不开意识的支配和调控,可以说意识对整个歌唱活动起着重要的先决作用,因为歌者在歌唱之前就通过意识已经在自己脑海中酝酿形成符合作品内涵的声音状态和情感状态,即我们常说的“胸有成竹”。被动调控只是对临场发挥不足时的一种弥补和挽救,不能保证歌唱最好效果,因而要强调意识对歌唱的主动作用。

三、意识调控能力的培养和建立

良好歌唱意识的形成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协同完成,任课教师切不可把责任推给学生,一味指责学生不开窍,不聪明。而应针对其性格、声音条件、文化知识和综合理解能力进行认真分析,与学生建立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认真配合教师,积极主动向教师请教专业问题和学习体会,让教师了解并准确把握学生对歌唱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便于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正是突出了个人意识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意识是取得声乐学习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更是艺术道路取得成功的关键。“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仅仅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够的,更应该加强意识的能动性激发和培养。声乐学习中学生在多听、多看、多练的基础上多想,对各种声音进行辨别,分析各种声音状态的异同,找出正确发声的方法和规律。著名声乐教育家岑冰教授接受央视采访时讲道,之所以能在自己76岁高龄时达到自己最好的歌唱状态,是因为自己在经受无数的奚落和挖苦声中坚持数十年的结果,是正确的学习意识和良好心态促成了自己不断进步,使自己因对成功的渴望产生奋发学习的动力,并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各种困难而最终接近和达到理想目标。

1.建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声乐学习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对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练声或歌唱前,任课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调整心理状态,激发内心美好的歌唱欲望和激情,只有在意识思维积极活跃的状态下,一切与发声相关的歌唱器官才能处于应有的积极、协调一致的状态,歌唱声音才会通畅,自然,优美。同时,这样也能最大程度上放松情绪,减少歌唱心理因素所引起的“怯场”。二是对歌唱状态的感知和调控意识。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生理条件和心理状态做出客观评价,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在强调技术练习的同时,更是要培养其对声音理解和认知能力——意识。解决学生学习意识问题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应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2.集中注意力。声乐学习和其他理论课学习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集中注意力是提高学生歌唱能力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经常在公开场合开展声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适应不停变化的表演环境,集中注意力,免受人、物运动变化对其影响和干扰。像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在闹市中读书一样,体会“闹中求静”,达到“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才能够全身心放松并积极兴奋的投入到歌唱中来。

3.提高意识对气息的监督和调控能力。“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已众所周知,然而关于运用的方法和训练手段却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每个人对气息运用的体会不尽相同,理解和表达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教学中声乐教师(尤其是水平不太高的声乐教师)不要随意将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学生,而应结合国内外公认的歌唱家和声乐理论教育家对气息精炼的表述,在学生初级阶段作为日常教学必须环节进行严格、耐心、细致的训练。让学生仔细体会正确呼吸状态下,呼吸器官的运动状态,并强化意识对呼吸器官的控制和身体肌肉记忆,直到学生达到能自己正确运用和熟练控制为止,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呼吸习惯。

4.强化声音位置稳定的保持意识。许多学生在练声时有较稳定的歌唱位置,但歌唱时往往因咬字和音高起伏变化而不能保持声音位置的稳定,非常影响声音的表达和表现。保持声音位置就像投篮球一样,高、低、远、近都不合适,必须保证位置的持续稳定。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监督学生把每个字的气息和声音都准确的送到声音位置上,并保持气息的饱满、积极,注重对不同声音的分析、辨别和体会,做到由心而发。

5.注重意识对咬字、吐字状态的调控作用。教学中针对学生咬字、吐字方面出现牙关紧、舌头懒、舌根音重、喉音、鼻音等发声问题和方言等习惯问题,具体解决办法是,教师应把歌曲中的歌词进行“辙韵”归类,并对各“辙”的发音特点和口腔状态认真分析、讲授和示范,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歌唱咬字、吐字的正确方法。课堂上不迁就和轻易放过学生细小的发声问题,迫使其主动改正不良讲话习惯,建立正确的语言意识,并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规范运用。

6.舞台表演意识。舞台表演应注重动作程式化教学,先就表演的各种表情、眼神、动作等进行程式化训练,再根据作品需要体会各类动作的情感表现,提高动作表演的真实感和观赏性。关于眼神的训练,可将男女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视训练。一方面可以克服学生羞涩心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眼神的凝聚力和传神能力。通过训练,学生能够在演唱中很快进入状态,声音、情感都会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结语:

意识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能力习惯。声乐教学就是要克服和纠正学生不良学习意识和发声习惯,逐步建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歌唱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歌唱能力和水平,最终接近和达到声乐演唱的更高境界。

[1]邹本初.歌唱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5).

篇5: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

经济增长存在与经济意识、心理的能动作用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并且心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特别强调.但是,按照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心理作用途径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往往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而当代中国所谓经济学家的盲目程度更是犹如跟随堂吉可德的桑丘式人物.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经济存在决定经济意识、经济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经济存在的方法论,建立完整的经济增长分析模型

作 者:崔巍 Cui Wei 作者单位:济南市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12刊 名: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NINGBO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29(6)分类号:B036关键词:经济增长 科学模型 心理作用 社会意识

篇6: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

选调生:2014年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之意识的能动作用

北京人事考试网:

选调生:

行测在选调生笔试中占有重要比重,也是考生复习的重点所在,今天中公选调生考试网针对意识能动作用这一考点进行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掌握。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

二是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逐步深入到本质和规律。意识 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能动地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三是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 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 要动力,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所以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 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反映客 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设想的目的。其次,实 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

北京人事考试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 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4.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是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原理相关联的问题。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 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而规律作为一种必然趋势是由多种可能 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主体选择就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 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 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正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 层次不等、大小不一的各种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走过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以及当前正在走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是既 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又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内在需要的正确选择。更多北京选调生考试信息欢迎访问北京人事考试网 【考生互动平台】 2014年北京选调生网络辅导课程 2014北京选调生交流群: 290064789

相关推荐:

【咨询】专业公考互动交流平台|北京选调生考试交流群:290064789

【辅导】北京选调生考试网络课程|一对一课程|选调生考试用书|YY公开课

【信息】国家公务员考试 | 北京公务员考试 | 事业单位考试 |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篇7:读《潜意识的力量》有感

最近在看一本叫《潜意识的力量》的书,作者约瑟夫•墨菲是哲学博士、神学博士、法学博士,也是一位深受世人尊重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作为“潜意识的力量”运动的发起者,他花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透过书信、写作、顾问、演讲等各种形式,向世人传播人生的法则和生命的内在含意。1963年,约瑟夫•墨菲博士出版了《潜意识的力量》一书。他鼓励人们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力量,达到心想事成的境界,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这场“潜意识的力量”运动奠定了墨菲博士人类潜能运动灵魂人物的地位。在书中,墨菲博士以科学的态度阐明了潜意识的存在,并列举了大量来自生活的实例,以说明潜意识的影响力。同时,他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的练习方式,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将学会如何吸引丰盛的财富、如何获得事业的成功、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经营美满的婚姻家庭、如何战胜内心的恐惧、如何在思想上永葆青春、如何追寻幸福的人生……

我想用书

中的一

我的感

“如果把心灵比作一个花园的话,那么你自己就是这个花园的园丁。你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在潜意识里种下思想的种子,这些“种子”往往来源于你的习惯性思考。由于这个花园是非常肥沃的,所以不论这些种子是鲜花还是毒草,只要你种下去,它们都会开花结果。如果种下了荆棘,就不会收获葡萄;如果种下大蓟,就不会收获无花果。你的每一个年头都会成为“因”,而你周遭的一切都是以前原因的“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掌握自己的思想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惟有如此,你才能得到

要的生

境。

从现在开始,在你的心灵花园中播种下和平、幸福、善良、理智行事和财务自由等意愿的种子吧。让你的思想平静下来,让自己确信这些愿景,毫无保留地把它们同自己的理智融合在一起。如果你持续不断地把这些种子种在自己心灵的花园里,那么你将等到一个辉煌的收获季节。内在智慧是潜意识给到我们的,内心冲突的时候,激烈、偏执、挣扎的时候,潜意识是缺席的。墨菲告诉我们,闭上眼睛,放下执念,沉淀,息声,把自己交给潜意识,接受它的指引,顺流而上,让比我们的自我意识强大百倍的潜意识带领和滋养我们,走向更开阔的境地。“活是圣神的,我是充满智慧的”相信生命,把自己想象的快乐,成功,平和,焕发着光芒和力量。优雅地接受“成长”“年长”年龄有属于自己的光辉。平和,爱,快乐,美丽,幸福,智慧,善意,理解,等优良品质是永远不会变老或死去的。

篇8:读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感

关键词:幸福,个人,集体,自由,个性

对于幸福的追求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始终。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文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了系统论述。但在论述的过程中却折射出他们对与普通劳动者的幸福的关注,体现了丰富的幸福观思想。

1“现实的个人”的感性活动是马克思幸福观的前提和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与前提。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他认为,人是现实的、物质的、社会的人。“现实的个人”,指的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在这里,马克思超越了传统哲学的狭隘眼界,完成了对黑格尔体系的彻底颠覆。黑格尔派认为自我意识、绝对观念、绝对精神是历史的出发点,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而马克思将哲学置于现实的生活中,这一转变把人的幸福从彼岸世界带到现实世界中。马克思把“感性的活动”理解为人的存在的根本方式。马克思不仅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也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劳动,即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2 自由个性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最佳状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来表明人的本质。在这里,他突出了“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主体地位。“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方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个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是对新历史观的阐述,突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主体地位。人的自由并不是抽象的自由,而是人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由。马克思非常注重人的自由个性的形成,在他的多部著作中都有体现,例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完整的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自由个性”,虽然表述有所不同,却都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期待。“完整的人”指的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全面发展的人,指的是人克服异化的、片面性发展的状态,占有丰富的物质资料和社会关系。自由个性,指的是人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自由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都体现出了马克思对人性的关怀。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受到分工的制约,人们的共同活动是自然形成而非自愿的,每个人都在狭小的领域里从事安排好的活动。这种共同活动产生的生产力对于劳动者来说就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制约他们的自由个性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异化和克服异化走的是同一条路,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为“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创造条件,也只有生产力的扩大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3 幸福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才能实现

马克思认为,任何“现实的个人”的存在,都是生活在某种集体中的。他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幸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虚幻的集体”与“真实的集体”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并不在于这个集体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感性存在,而是这个集体能否为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提供条件。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不能成为自由的劳动,而只能沦为异化劳动,个人存在的集体也只能是一个虚假的集体,原因就在于这种集体不是所有人的联合体,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是完全对立的,因此这种联合只能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统治阶级是这个集体的直接获益者,而对于被统治阶级而言,这个集体就是他们的枷锁,不能使他们获得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因而是虚幻的集体。相反,在真实的集体中,每个人因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进行自由的生产活动,因而获得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进而不断确证自己的幸福。

文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现实的人”确定为其幸福思想的逻辑起点,将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确定为逻辑终点,这种幸福观能够帮助人类实现自我发展、实现社会进步,有助于协调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之间的关系,深刻反映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俞吾金.幸福三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3(3).

[3]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20-26.

[4]江海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5]毕淑敏.预约幸福[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篇9:政务报道与记者的能动作用

那么,在改进政务报道,让富含大量有用信息的政务报道鲜活起来的过程中,身在一线的记者应发挥什么作用呢?

擦亮发现的“眼睛”

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乏发现。

进入信息时代,受众对政务新闻非常关注,反映党务、政务、会议和中心工作等内容的政务报道中,内含许多大家关心的新闻,能不能把这些大家关注的隐藏在单调的讲话、程序、行踪、名单等表层下面的金子“淘”出来,关键在于记者有没有发现的“眼睛”。

就会议活动来说,有时会议本身难成新闻,但会议之中可能蕴藏着重要新闻。例如丰镇市今年召开的市委党委(扩大)会议,按常规,这样的会议只能是按会议议程报道的一则消息。丰镇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会议时发现,原本议题仅为通报总结丰镇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的一个会议,竟纳入了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6个会议的议题。记者敏锐地意识到“六会合一”在丰镇市史无前例。新闻点挖掘出来后,记者又对市委政府精简会议,减发文件等情况进行了补充采访,写出了集新颖性、贴近性、社会性、故事性于一体的新闻特写“六会合一 转变会风”。新闻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一些政务报道之所以乏善可陈,往往与记者主观上认为政务报道没有新闻,难以搞出名堂,习惯于做“传声筒”,发“通稿”,自觉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关。目光只停留在公务活动组织者提供的现成书面材料上,甚至拿了材料转身就走,这样的采访方式又怎么能发现鲜活的新闻!

转换视角发现新闻“亮点”

采访中,只要换一个角度,就可能亮点频现。

对新闻事实的发现、认识和反映往往因人而异。而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新闻视角的选择。要写活政务新闻,记者首先要解决一个我写的报道给谁看的问题,即是“官本位”还是“民众本位”问题。

记者只有树立了“民众本位”思想,才能从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报道视角中解放出来,心中装着民众,脑子里经常在问:假如我是一名观众,是否关注这条新闻,我怎样写受众才会有浓厚的兴趣?从受众关心和感兴趣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捕捉信息,去选取题材,选择新闻切入点就比较准,就容易写出上下都满意的新闻。

去年“3·15”时,跑线记者按惯例写了一篇消协维权的动态稿件。丰镇电视台新闻部主任拿到稿子后,仔细询问当天的活动内容,发现消费维权律师志愿者服务团成立,消费者维权可获律师免费服务是条新闻。于是马上指导记者进行修改。这条政务新闻,因转换了新闻切入视角,一下子鲜活起来,新闻报道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关注。

新闻出新贵于勤

新闻是跑出来的,勤快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格。

发现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修养。而这种修养的养成贵在一个“勤”字。不论政务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新闻出新都贵于勤。要求记者要腿勤、眼勤、脑勤,多跑,多看,多思。

新闻发现从本质上说是找到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识别新近发生的事实所包含的公众兴趣所在。记者不仅要多跑,多看,还要多思,否则难以找出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和闪光点,即便有新闻,也会从眼皮底下溜走。

当然,新闻单位也应从考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如何进一步激发记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形成政务报道出新的长效机制。

上一篇:《谦虚的爱因斯坦》作文下一篇:体育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