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科研制度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动性影响的研究

2022-09-20

一、当前高校科研相关制度建设现状

当前高校为促进科研学术发展, 均制订了不同类型的科研制度。从类型上看, 涉及科研学术成果的主要有奖励型制度、职称评聘型制度、绩效奖惩型制度、人才引进型制度、学科/平台建设型制度等五类制度。经调查了解, 所有高校均制订了这五类制度, 但不同高校对于科研制度建设完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3所高校在其绩效奖惩制度中, 对未完成科研工作量化任务的教师, 其处罚措施和处罚程度并未做明确、具体说明, 相对较为模糊;3所高校对于学科/平台建设型制度中不同学科、不同平台的科研发展要求仅从宏观进行了陈述和要求, 没能对其做出进一步详细、明确的说明, 这些因素对制度的执行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不同类型制度对教师科研能动性影响分析

(一) 奖励型制度

在90名调查对象中, 50%的受访教师对于科研奖励制度中奖励内容、奖励形式“非常熟悉”, 可准确说出条款细节内容, 24.4%的教师对于科研奖励制度条款“比较熟悉”, 能大致说出主要条款内容。这说明大部分的教师对于奖惩型制度的认知度较高。从调研数据中可知, 奖励型制度对教师的科研激励功能呈较分散状况:13.3%和36.7%的教师分别认为奖励制度对其科研能动性有“很强”或“较强”的激励作用, 而41.1%的受访教师则认为其激励程度“不强”。认为激励效果不强的最主要因素是取得达到奖励级别的科研成果“难度较大”, 占34.4%, 认为奖励内容“无法弥补科研成本”的占24.4%, 由此可见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的激励作用并不能覆盖到全体教师, 对教师的激励效果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 在认为奖励型制度对其科研能动性有促进作用的这部分教师中, 取得高级、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0%, 而认为奖励制度对其科研能动性促进不大的教师中, 其“中级”、“初级”职称占较大比重, 这也反映出职称较低的教师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较大, 对高质量完成科研工作信心不足。

(二) 职称评聘型制度

从数据中看, 所有教师对于职称评聘型制度均有较高的了解度和认知度, 对制度中涉及科研成果要求的条款“非常熟悉”的教师占37.8%, “较为熟悉”的占62.2%;同时96.7%的教师认为职称评聘制度对于其科研能动性提高有“很强”或“较强”的促进作用。各高校所有此类制度均对评职教师提出了科研成果条件限制, 达不到条件的教师无法参加职称评聘, 对此, 所有受访教师均认为顺利实现职称评聘, 完成科研成果的数量积累是“很有必要”的。其原因与高校教师工作酬劳收入有关, 首先教师在提升自身职称的同时也连带提高其经济收入,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 许多核心学术期刊和省部级以上级别科研项目, 为确保能够获得高质量科研文章或成果, 对作者和项目申报人设置了较高的职称门槛, 因此相对于职称较低的教师, 具有高职称的教师在完成同等的工作量的情况下, 能获得更高级的奖项、课题、核心期刊论文等成果, 也促进了教师对更高职称的渴望, 从而间接推动了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体现出此类制度对科研能动性的正面影响。

(三) 绩效奖惩型制度

经走访发现, 高校为保障科研成果产出数量, 均制订了“年度科研工作考核办法”、“聘期科研工作考核办法”等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制度, 并将科研任务完成与否与教师的绩效奖励直接挂钩。如科研工作未达到量化标准, 则会被取消年度绩效奖励, 部分学校还另附加诸如延迟职称评聘、限制课题申报等额外处罚措施。由于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所有受访教师均对科研工作量化考核制度中与自身职称相符的任务条款极为熟悉, 并表示自己会积极完成制度中所要求的科研工作任务, 这表明绩效奖惩类制度对于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动性有极明显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能充分推动高校科研工作发展。

需要关注的是, 在访谈中,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表示, 由于教学工作、科研环境、学习进修及生活压力等因素, 偶尔会采取课题、论文挂名等形式确保自己能较轻松的完成科研工作, 以此通过绩效考核。但从学校角度来看, 此类制度虽能实现科研成果的“数量繁荣”, 但其总体质量和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现象, 无法实现制订绩效奖惩制度的初衷。还有部分高校将科研工作量化考核标准设定的较低, 对未完成科研工作任务的教师处罚措施执行上有所不足, 出现“好坏无差别”的情况, 这均会对教师的科研能动性产生消极影响。

(四) 人才引进型制度

在走访的9所高校中, 所有高校均出台了人才引进制度, 对高级人才给予较高的待遇和科研工作环境, 以此吸引高级人才加入。在此类制度中, 对引进对象均有较明确的科研成果要求和科研工作任务要求, 有利于高级人才明确自身定位, 迅速开展科研工作。但由于此类型制度对职称学历、科研成果、科研能力均有较高要求, 满足条件要求的教师数量极少, 大多数教师对此类政策并未给予足够关注。

从调查数据看, 仅有10%的受访教师表示了解相关制度的内容。93.3%的受访教师认为此类制度对自己科研能动性提升影响“极小”, 反映出此类政策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动性的激励作用不显著。

(五) 学科/平台建设型制度

当前, 建设优秀重点学科已成为现代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具有战略性重要地位, 对此各高校均制订了学科/平台建设制度, 以此确保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从数据中看, 在学科/平台建设制度方面, 仅有8.8%的教师认为当前制度较为完善。而67.8%的受访教师表示当前此类制度还存在不足, 有待完善和提高, 在这些人中, 36.1%的受访者认为“学术带头人人数不足, 对学科建设工作领导不足, 科研平台凝聚力不够”, 60.7%的受访教师认为“教学工作量超出实际承受能力, 学科建设工作和教学工作无法平衡”, 19.7%的人认为“科研经费及科研配套条件不充分”, 52.5%的受访教师认为当前学校制订的学科/平台建设制度中, “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 有偏差”。这反映出此类制度的完善和准确与否, 对高校教师顺利开展科研工作, 提高科研意愿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 当制度不完善时, 对教师的科研能动性会产生消极影响。

三、对策与思考

(一)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对奖励标准进行认真斟酌

由于教师进行科研工作需要以科研资源为依托, 而地方院校的科研资源和“重点”、“一流”大学相比均处于弱势, 资源相对不足, 所以地方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本相对较高。若奖励制度无法给予教师适当的资助, 则无法解决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所消耗的巨大成本, 最终教师会因经济困难而消极对待科研工作, 对其科研能动性会有巨大损害。

(二)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制订对“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的科研学术能力培养措施

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提高这一部分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水平, 使其有信心、有能力去申报、完成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帮助其树立科研自信、学术自信这一良好积极的心态, 使其更容易获得学校设置的科研奖励, 提高其科研能动性。

(三) 高校科研制度建设的定位应准确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高校尤其地方高校都在迫切追求上层次、谋转型的跨越式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在制度设定上要充分认清学校、学科自身的不同发展层次, 制定出让教师够得上、摸得着的科研激励政策, 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摘要: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水平人才, 高校教师作为科研主力军, 其科研动力将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产出, 而教师的科研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高校科研制度的影响。本研究以高校制度建设作为切入点,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9所地方高校90名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教师岗位人员进行了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以期掌握高校制度对教师科研能动性的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各项科研制度, 提高教师科研意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科研制度,科研,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李宝斌.教学学术发展的阻滞与突破[J].高等教育研究, 2015 (6) :80-86.

[2] 陆福根.创建合理制度生态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教育, 2014 (1) :21-23.

[3] 张正国.以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z1) :50-51.

上一篇:引导中学生学习我国传统音乐的探索与研究下一篇:浅析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行为分析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