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同质化于网络思政的积极作用分析

2022-10-20

一、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座谈会上有言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 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

因此, 若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其关键在于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 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但是, 时代要求必须结合现实环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内容。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了一个极具洞见的观察: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会话的工具。相对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 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 因为:

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 但是我们的媒介……它们更像是一种隐喻, 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2]

二、意识形态同质化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 由于网络技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匿名性、流动性和随意性, 意识形态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主体都呈现出同质化的特征。教育的主体和受众由于知识鸿沟的消失, 两则同时处于同一“场域”中, 其知识构成亦愈加趋同、同化。同时由于信息的破碎化, 信息与知识之间出现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信息无法发挥去价值引导功用, 反而可能是主体丧失思考的独立性。

思政教育的传播者与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同质化, 网络信息技术在改变、削弱传统信息产生模式, 使人人都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 同时又是信息的受众。统的新闻、舆论传播方式是单向度的。社会公众仅仅是受众和被动的接受者, 意识形态教育可以有效发挥其功用。但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娱乐性成为根本诉求, 人性的真善美追求被遮蔽, 对人的关注、对社会正义的诉求则成为空谷足音而被边缘化。

在反思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图像时代”对人类社会及思想造成的影响之际, 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即是, 包括网络信息在内的现在技术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构成部分, 人类的世界已经与技术融为一体, 成为其生命的构成。图像构成了人类的世界, 实践增长了人类的见闻, 技术是人的生命、本质的衍生。正如凯文·凯利所言, 科技是人类的延伸, 这种延伸并非出自于基因, 而是来自于人类的心智。人类的历史, 即是科技的历史:

科技在我们心中引发的矛盾是因为我们拒绝接纳人类的本质, 也就是人类和创造出来的机器已经融为一体。我们是自我创造的人类, 也是自己的最佳发明。当我们抗拒整体的科技时, 表现出对自己的愤恨。[3]

故而, 科技并非人类的反面, 而是人类自身, 因此。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并不能离开科技。网络信息技术在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之际, 亦是人类适应科技思维逻辑的过程。信息社会在不断丰富人类知识经验的同时, 亦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客观的资源。与此之际, 网络信息技术也以人类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拉近了人类的距离, 人类能超得以越地理上的界限从而消弭偏见,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可能性。

三、价值的趋同化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如此形容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 并有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 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的共享。[4]

网络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方式储存、传播信息, 极大的拓展了意识形态的辐射范围, 同时消除了人类之间由于物理空间所带来的误解。其开放、共享的天然性, 也正在加速知识的更新, 并且为知识的即时纠错提供可能, 此即为凯文·凯利所言之“过滤”:

在互联云里的几百万台服务器上运行着数亿行代码, 它们在不停地过滤, 过滤, 过滤, 帮助我们提取自身的独特点, 优化我们的个性。人们担心技术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一致、越来越商品化, 但这种担心是不正确的。[5]

这种“过滤”亦使人类的有效协调、合作成为可能。伴随这一过程, 正是人类的价值观会在这种“过滤”纠错、交流沟通中达成共识, 同样, 价值观的趋同并不代表自我的丧失, 技术反而会使人类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 与此同时, 社群成员能够更好的共同生活。因此, 意识形态的同质化, 也许并不代表荒芜与匮乏, 更有可能这是技术发展过程的一个过程, 伴随着技术的升级更新, 在人类的有效合作协同之后, 价值的混乱将逐步消除而建立和谐的社区, 思想亦会得到深入。由此可知, 网络信息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将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更好、更大的平台, 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网络信息数不仅不应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回避的对象, 反而应重视这一技术, 深刻认识技术的逻辑与规律, 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大的空间与更美的未来。

四、共同体重建的可能

共同的、相近的价值观是有效共同体重建的重要思想资源。现代性的一个显著特征及时“割裂”, 它创造了民族/国家, 扩大了战争的规模与破坏力, 艾伦·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对现代性的“割裂”有极为精彩的论述:

进入一种高度流动话的城市化——工业化社会以后, 那些曾经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旧有纽带——家庭、身份等级、固定共同体、宗教信仰、政治绝对主义等——不再坚固, 不再能够凝聚一个民族或文明, 以“想象的共同体”对待一个民族只能解决部分问题。[6]

“一切坚固的都将烟消云散”, 同时, 其亦指出:“现代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 类似于西方在走向充分现代的过程中遭遇的问题, 那就是社会凝聚的问题:何种因素能将一个文明团结成整体, ”[6]即如何重建共同体, 此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面对现代性的弊端时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与乡愿: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户谅的伙伴关系, 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7]

网络信息技术则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极大便利, 其以开放、共享、共建的姿态在推动人类的进步、文明发挥了极大便利。在面对现代性带来的结构性“割裂”之际, 网络信息技术则突破民族、国家、文明和地域的界限, 以此独特的形式创造新的交流合作新社群。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 思想在此可以被充分讨论而“澄明”, 人类的偏见可以在此可以消除, 从而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

意识形态的同质化, 一方面正如许多学者所言, “图像时代”的娱乐化追求可能会造成思想的搁浅与忘却, 同时破坏人们对现在所处的共同体的认同。但是, 另一方面, 网络信息技术则将全人类置于同一场域之中, 同样可能、亦有机会塑造共同的价值观, 以此为契机。

重塑思想的深度, 重拾对人、世界的关怀, 借此创造一个和谐、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 单凭网络技术, 并不一定能充分发挥思政政治教育的功用, 这其中必须思考思政教育的主体、内容和方法。“驱动历史发展的是人类集体活动的结构力量”, [8]“结构”以此点明了在开展思政教育必须有意识的学会驾驭网络信息技术, 否则, 撇开主体, 任凭网络信息技术肆虐于人类社会, 则极有可能扩大现代科技的破坏力, 从而失去思想的力量。

五、结语

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塑造、引导功用, 一方面必须思考开展思政教育主体的领导权与话语权。另外, 则必须思考开展思政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单方面依赖舆论监控, 在一定程度上, 虽然可以有效杜绝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 但是, 引导与塑造亦不可忽视。开展网络思政教育, 必须坚持信息的筛选和舆情监控, 利用技术对庞大的信息进行筛除, 净化网络空间。同时, 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 创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社会正能量, 讲好中国好故事。

摘要:由于现代媒介的特性, 意识形态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主体都呈现出同质化的特征。教育的主体和课题由于知识鸿沟的消失, 两则同时处于同一“场域”中, 其知识构成亦愈加趋同、同化。此对于开展思政教育, 尤其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可以促进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共同体。

关键词:网络思政,意思形态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5:6.

[2]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11.

[3] 【美】凯文·凯利.技术想要什么[M].严丽娟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4] 【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5] 【美】凯文·凯利.必然[M].周峰·董理·金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6] 【英】艾伦·麦克法兰主讲.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现代世界的诞生[M].管可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

[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6.

[8] 刘擎.中国有多特殊[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上一篇:刑事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理原则探析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