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有效的语文课堂

2024-04-09

质朴有效的语文课堂(精选6篇)

篇1:质朴有效的语文课堂

构建质朴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构建质朴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王春兰(特级教师)

语文教学倡导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质朴有效。何为“有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由此看出,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质朴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

一、用心“对话”,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师备课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它关系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最终还关系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但许多语文教师在设定教学日标时,往往具有随意性、盲目性,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对文本体性‘想当然’,对学生起始状态‘想当然’,结果是对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想当然’。”由此可见,只有认真“对话”,才能使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得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牛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与学生、文本、编者进行对话,设定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符合文本特点、符合编者意图的目标。

1.对话学生,是设定有效教学目标的依据。

阅读教学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为基础,这是学情。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也是学情。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才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教师将第一课时的目标设定为“学习并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学生是无法达到的,应从学生实际的识字能力出发,识、写分开,确定更为明确的日标。

2.对话文本,是设定有效教学目标的前提。

教师在备课前,认真与文本、作者、编者对话,了解文本的文体、作者的情感,要深入到课文中去,置身于作者,理解课文写了什么,领悟课文是怎样写的,探究课文为什么这样写。教师读懂是为了引导、指导学生读懂,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想三个问题:(1)如果我是学生,应该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2)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哪些地方浅显易懂,哪些地方是难点;(3)应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获取新知识、提高新能力。教师应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情,再进行设定教学目标。

教师只有充分、深入地与学生、文本、作者、编者对话,设定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在全国第九届阅读教学观摩会上,执教二年级《会走路的树》的张臻老师,根据故事这一文体,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标点符号、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读好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好奇’和‘陪’的意思,积累词语,并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如崔峦老师在本次观摩会上所说:“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要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

二、优化设计,提高实施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1.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简单、有效。

回望当前的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教学的理念变了,教学内容的领域宽了,知识的结构综合了,学习的形式丰富了……但是,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教学中同时存在着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教学效果“虚”了等问题。我们的心情在兴奋之余又有些许沉重,语文到底如何教学是好?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语文教学也是同理,要返璞归真,要崇尚简单、质朴。教学设计要剔除花哨的、作秀的、价值不高的环节,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简单的、易操作的环节,扎扎实实地达到目标。

2.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和谐、有效。

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桌之间、学习小组之间也有热烈的讨论。但结果却是“闻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表面上的热闹、形式上的互动,导致该完成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目标达成度不高,缺乏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师生互动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1)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文本是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载体。在很多语文教材中,一些关键的词或者问题,在课文中常常起着统领全文、蕴含文章主题思想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点切人,对理清文章脉络、正确把握文章的意境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教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抓住“纹丝不动”切入,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解读邱少云“纹丝不动”的原因,体会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的高尚品质,在此过程中,紧扣关键词,感悟文本用词的准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2)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主角。由于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教育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只有在教学中照顾差异,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学生,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每位学生,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教”和“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教师的“教”更好地为每个学生的“学”服务,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湖南的刘娅妲老师执教《田园诗情》时,设计的课堂小练笔为:“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写写它们的生活,如能把环境描写加进去写一写会更好。”这为学习有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而这种任务又是尊重学生的、不露痕迹的、具有鼓励性的。

(3)留白――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托出,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运用“留白”的艺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如,在教学《献你一束花》时,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补白题:

当四天前,女服务员看到这个比赛后,怕他____ ,怕他____,怕他____,怕 ____ ,甚至怕____……

这道补白题,让学生读懂了女服务员的内心感受,为表现她善良、美好的心灵做好了铺垫。

(4)处理好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教师不能仅仅只按自己的思路来预设,更要想想学生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努力按学生的学路来预设过程,尤其是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个性的、多元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独特理解视而不见,不能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转化为课堂生成的再利用资源,那就成不了好课。

3.辅助手段使用恰当、有效。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告别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苍白无力,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不断融合,其“双刃剑”的作用也愈发明显了:“滥用课件”、“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等问题逐一暴露出来。特级教师王崧舟说:“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他从语文本体的`角度,提醒语文教师,应当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要把语文课上得朴实一些,课文要读到孩子的心里,训练要练到孩子的心里,多给孩子一些实惠。多媒体课件应洗尽铅华,扮演好“绿叶”的角色,少一点色彩,多一些品味,少一点动画,多一些读写,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

三、多元评价,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倡导使用激励性评价,倡导课堂评价多元化。

1.教师的口头语言评价要真诚智慧。

教师的口头评价,起着鼓励、点拨、指导的作用,所以,教师的口头语言要机智多变、层出不穷,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感觉,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比如,在指导学生朗读《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时,教师评价:“你读得真好,你读到伯牙的心里去了,通过你的朗读,我们看到了伯牙伤心欲绝的样子。”“你读得这样有感情,你真是伯牙的知青啊,你读懂了他的心。”在教师这样富有启发性的评价下,学生凌得越来越有感情,课文就在这样反复的诵读中理解了,情感就在这样反复的诵读中交融了,语感也在这样反复的诵读中培养了。

2.运用实物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对教师给予他的每一样东西的珍爱。教师应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随时收集一些小东西,作为对学生的物质奖励。如,一个书签、一片枫叶、一颗种子、一个小粘贴,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最大的麦穗》时,用家乡百年的银杏叶、清华园的竹叶和热情的鼓励、深情的拥抱,令学生信心百倍,激动不已,终生难忘。

3.善用手势评价,给学生以尊重。

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时听到这样的问话:你们听懂了吗?你们听明白了吗?你们都会了吗?学生的回答往往是不假思索:懂了,明门了,会了。试问:学生真的都懂了吗?真的都明白了吗?真的都会了吗?国际教科文组织倡导让学生使用手势法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手势,调整教学。如拳头法、手掌法、大拇指法等,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这些表示方法,让他们用手势表示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避免用语言带来的尴尬和伤害。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小学)

篇2:质朴有效的语文课堂

正直中学程占良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有效地提问。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有效地贯彻新课改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培养对语文的兴趣,以及可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真正的审美情趣。

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性提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引导与学生的主动的学习结合。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强调有效性教学在于有效提问和教师的有效指点,从而让学生“运其才能,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深,纯然之功弥深”。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心理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抓住文眼提问何谓文眼,顾名思义也就是文章的眼睛灵魂。即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俗语曾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样文章的文眼往往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窗户,也为文章的感情奠定基调。例如《爱莲说》的文眼就是“爱”字,它是全文总帽,作者不仅写了陶渊明及世人的花之“爱”,更写了“予独爱”,寄予作者对莲的喜爱和君子之风的敬慕追求之情。朱自清的《背影》中“最使我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

也是全文的文眼,点明了全文思念感激父亲的基调。

在教学提问中抓住文眼提问也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身临其境。比如山东胶州四中周丰香老师在教学《兰亭集序》中抓住作者的五乐(时令宜人,高朋满座,环境幽美,活动高雅,天气晴朗)化简为易,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第二创设生活情境模式 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缩影,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所以在教学中师生互动提问中应抓住它的生活来源情景,将它适当的还原到生活中去,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领悟。同时这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有限,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和乐于参与活动有独立性希望他人肯定自我和又依赖教师的特点。

宁波的袁湛江老师在教学《守财奴》时候就擅于设置生活情景问题,让学生参与到文学作品中的生活情境中来。首先他设置了学生能够想象的生活情景:话说在三百年前的法国一个偏僻的小城镇,住着这样的一个三口之家。这个家很有钱,男主人是个暴发户,他的妻子温柔善良,女儿聪明孝顺。根据以上描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将回答探索问题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而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适当鼓励,同时设悬:法国的巴尔扎克的判断确不一样。他说这是个苦难的家庭。为何苦难先留下个问号,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体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间的关系。

第三化难为易式提问,我国古代的老子曾说:“:“合抱之木,生于

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认识理解事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布鲁纳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而这些引导和材料都必须遵循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复杂的不易把握的问题加以分解成多个简单问题,让学生一步步在引导下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教学中尽量避免提类似此类的问题—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问题。当然这是重要问题,应该让学生理解,但是最好是将其分解成多个小而易的问题一步步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解决。比如一位名师在教学老舍的《猫》时就善于化难为简。他将传统的大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写了怎样的故事反映作者怎样的情感”分解成如下几个问题:复述作者三次养猫的特点及结局,作者对三次养猫情感有何不同,第一次心酸的原因,第二次愤然的原因,第三次不喜欢它却难过的原因,三次难过针对不同的对象,最后理解作者永不养猫的原因和作者在文中的情感。

篇3:构建质朴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一、用心“对话”, 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教师备课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它关系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 最终还关系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但许多语文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 往往具有随意性、盲目性, 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对文本体性‘想当然’, 对学生起始状态‘想当然’, 结果是对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想当然’。”由此可见, 只有认真“对话”, 才能使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得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备课前, 要认真与学生、文本、编者进行对话, 设定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符合文本特点、符合编者意图的目标。

1援对话学生, 是设定有效教学目标的依据。

阅读教学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为基础, 这是学情。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 这也是学情。从学生本身的生活经验出发, 联系生活, 才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提高学习效果。如,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 有教师将第一课时的目标设定为“学习并会写本课的12个生字”, 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学生是无法达到的, 应从学生实际的识字能力出发, 识、写分开, 确定更为明确的目标。

2援对话文本, 是设定有效教学目标的前提。

教师在备课前, 认真与文本、作者、编者对话, 了解文本的文体、作者的情感, 要深入到课文中去, 置身于作者, 理解课文写了什么, 领悟课文是怎样写的, 探究课文为什么这样写。教师读懂是为了引导、指导学生读懂, 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 想三个问题: (1) 如果我是学生, 应该学什么, 用什么方法学; (2) 先学什么, 后学什么, 哪些地方浅显易懂, 哪些地方是难点; (3) 应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获取新知识、提高新能力。教师应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学情, 再进行设定教学目标。

教师只有充分、深入地与学生、文本、作者、编者对话, 设定的教学目标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在全国第九届阅读教学观摩会上, 执教二年级《会走路的树》的张臻老师, 根据故事这一文体, 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标点符号、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读好对话,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好奇’和‘陪’的意思, 积累词语, 并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的情感, 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如崔峦老师在本次观摩会上所说:“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 要既得意, 又得言、得法、得能。”

二、优化设计, 提高实施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1援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简单、有效。

回望当前的课堂, 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教学的理念变了, 教学内容的领域宽了, 知识的结构综合了, 学习的形式丰富了……但是, 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教学中同时存在着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教学效果“虚”了等问题。我们的心情在兴奋之余又有些许沉重, 语文到底如何教学是好?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语文教学也是同理, 要返璞归真, 要崇尚简单、质朴。教学设计要剔除花哨的、作秀的、价值不高的环节, 围绕教学目标, 设计简单的、易操作的环节, 扎扎实实地达到目标。

2援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和谐、有效。

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积极性, 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 同桌之间、学习小组之间也有热烈的讨论, 但结果却是“闻之不切, 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 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表面上的热闹、形式上的互动, 导致该完成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 目标达成度不高, 缺乏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师生互动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的学习方式, 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 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1) 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提高问题的有效性。文本是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载体。在很多语文教材中, 一些关键的词或者问题, 在课文中常常起着统领全文、蕴含文章主题思想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点切入, 对理清文章脉络、正确把握文章的意境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教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抓住“纹丝不动”切入, 让学生从不同层面解读邱少云“纹丝不动”的原因, 体会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的高尚品质, 在此过程中, 紧扣关键词, 感悟文本用词的准确,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2) 关注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主角。由于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的教育环境、条件等方面的不同, 决定了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只有在教学中照顾差异, 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学生, 才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全面了解每位学生, 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使“教”和“学”更好地结合起来, 使教师的“教”更好地为每个学生的“学”服务,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湖南的刘娅妲老师执教《田园诗情》时, 设计的课堂小练笔为:“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 写写它们的生活, 如能把环境描写加进去写一写会更好。”这为学习有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 而这种任务又是尊重学生的、不露痕迹的、具有鼓励性的。

(3) 留白———给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托出, 而在于相机诱导, 教师运用“留白”的艺术,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如, 在教学《献你一束花》时, 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补白题:

当四天前, 女服务员看到这个比赛后, 怕他____________, 怕他________, 怕他________, 怕___________, 甚至怕__________……

这道补白题, 让学生读懂了女服务员的内心感受, 为表现她善良、美好的心灵做好了铺垫。

(4) 处理好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教师不能仅仅只按自己的思路来预设, 更要想想学生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 努力按学生的学路来预设过程, 尤其是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个性的、多元的。如果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独特理解视而不见, 不能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转化为课堂生成的再利用资源, 那就成不了好课。

3援辅助手段使用恰当、有效。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让语文课堂告别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苍白无力, 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不断融合, 其“双刃剑”的作用也愈发明显了:“滥用课件”、“被课件牵着鼻子走”等问题逐一暴露出来。特级教师王崧舟说:“一堂好的语文课, 首先得有‘语文味’……具体来说, 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他从语文本体的角度, 提醒语文教师, 应当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 要把语文课上得朴实一些, 课文要读到孩子的心里, 训练要练到孩子的心里, 多给孩子一些实惠。多媒体课件应洗尽铅华, 扮演好“绿叶”的角色, 少一点色彩, 多一些品味, 少一点动画, 多一些读写, 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语文。

三、多元评价, 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倡导使用激励性评价, 倡导课堂评价多元化。

1.教师的口头语言评价要真诚智慧。

教师的口头评价, 起着鼓励、点拨、指导的作用, 所以,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机智多变、层出不穷, 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感觉, 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比如, 在指导学生朗读《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时, 教师评价:“你读得真好, 你读到伯牙的心里去了, 通过你的朗读, 我们看到了伯牙伤心欲绝的样子。”“你读得这样有感情, 你真是伯牙的知音啊, 你读懂了他的心。”在教师这样富有启发性的评价下, 学生读得越来越有感情, 课文就在这样反复的诵读中理解了, 情感就在这样反复的诵读中交融了, 语感也在这样反复的诵读中培养了。

2援运用实物评价, 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给予他的每一样东西的珍爱。教师应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随时收集一些小东西, 作为对学生的物质奖励。如, 一个书签、一片枫叶、一颗种子、一个小粘贴, 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最大的麦穗》时, 用家乡百年的银杏叶、清华园的竹叶和热情的鼓励、深情的拥抱, 令学生信心百倍, 激动不已, 终生难忘。

3援善用手势评价, 给学生以尊重。

篇4:质朴的语文课堂

一、课要上的质朴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会照本宣科,不会按部就班,更不会人云亦云,不会成为“传声筒”,更不会在语文课上还没有读几遍,便开讲起来。课堂不是游乐场,学习不是走马观花,轻松愉快不是新课程的本质特征,教和学的方式无论怎样变化最终还是要以学习为主,所以应当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主体能力,要把课上的朴实一些,课文要读到学生心里。在教学小小说《桥》这一课时,我先把课文的结尾除去,让学生把洪水来临之时那个老汉说的话找出来,重点读、去感悟。通过重点词语、句子去突破重点。最后再配乐出结尾,学生听了很受触动。虽然这节课没有所谓的热热闹闹,但是效果甚好。训练就要练到学生心里,多给学生一些实惠。

二、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心中有数”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价值取向,又要挖掘教材蕴藏的资源,使得教学内容丰富起来。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在教学口语交际《找秋天》时,就打破了只靠学生想象的教学方式,而是利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田野的秋天。通过让学生目睹、耳闻、鼻嗅、口尝感受秋天,启发学生感悟秋天的美丽、芳香、丰收……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挥洒自如。“目中有人”是教师从学生的学出发,在这次口语交际中,我更关注的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怎么样帮助解决困难,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唤起学生沉睡的潜能。

三、创设情境,触发情感

“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令人感动的任务和场景,学生也会和成人一样,情感涌动,言语飞扬,但回到实际生活中还是依然故我。因此,教师要懂得点拨,既要立足于课文,又要跳出课文,拉近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能将课文学习中获得的感情和理性认识来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使语文文字变成鲜活的情境,拨动他们情感的琴弦,引发他们涌动的情思。

篇5:有效语文课堂永恒的追求

宝应县范水中心小学

任顺英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那么,如何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容易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

1.在情境中形成阅读期待

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应伴随教学的始终。问题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等。教师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特点,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前提。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教师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提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两个问题:(1)儿童多的地方是怎样的情景?(2)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呢?这样,通过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激发起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课文,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从而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2.在情境中体悟文本意蕴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有些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对某些地区的学生较为陌生,学生很难进入文本的意境。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意境呢?我们可以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实物、模型、语言、挂图、录像等手段能创设出形象的意境,使学生自主获得感性经验,让文本生动起来,让文本所表现的画面流动起来,让各种形象彰显出灵性来。如教学《水乡歌》一课,学生对“水乡”这一概念较为陌生,在教学中,教师便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介绍水乡的录像等手段再现水乡的美丽,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知了解江南水乡,使他们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去感知事物,获得真实具体的感性经验,使学生很好地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从而让学生进入王国维的“以我观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境界,深刻地体悟文本的意蕴。3.在情境中激活文本灵性

教学中通过将文本中的空白之处挖掘出来,既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又能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那么,如何挖掘文本的空白之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基于文本的想象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生活与情感的积淀,通过想象将课文的语言与学生的生活连接起来,补充“空白”,激活文本的灵性。笔者在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首先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感受姐姐在缠足前后的有什么不同;接着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畅谈自己的体会。如:学生在联系“当时孙中山的家里很穷,他的姐姐一点儿也不怕吃苦,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这几句品读时,学生便想象姐姐洗衣、烧饭、插秧和挑柴的情景,想象姐弟俩坐在门槛上,仰望湛蓝的星空,姐姐哼唱那悠扬的小曲,孙中山趴在姐姐的膝盖上静静地倾听……虽然家里很穷,但他们生活得依然是那样的快乐充实,那样的无忧无虑。而这一切都是在姐姐没有缠足前才能拥有的生活。“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见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姐姐是如何的痛苦作者并没有具体地描写出来,这给学生的想象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有的学生说姐姐用乞求的眼神望着妈妈,央求着妈妈不要再缠了;有的学生说姐姐疼得咬紧了牙,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有的学生说姐姐不是在乞求,而是在绝望地呐喊……当学生读懂孙中山曾苦苦地请求妈妈不要再给姐姐缠足了,可这一切都是徒劳。“‘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此时孙中山站在门外,听着姐姐那绝望、凄惨的哭喊声,仰望苍天紧握双拳,发出悲壮的呼喊:“多么丑恶的规矩,多么愚昧的陋习,多么黑暗的社会……我要推翻这一切!”此时,学生已分不清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还是现实生活的我了,从而进入“使我之心即入乎唐人之心,而又使唐人心,即为我之心”的境地。

二、、走上讲台,让学生成为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可是,多少年来,讲台是只属于老师的舞台。而学生就像一群只会听老师讲话,只会看老师表演的观众了。因此,必须要打破教师独占讲台,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滋味。让学生成为老师式的学生,让老师成为学生式的老师,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能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愿望,使他们更好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1.让学生上讲台“讲”

一是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讲故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 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如六年级的《牛郎织女》。对于这类课文,我们可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抓住课文主要情节、重点词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指导学生将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上台讲述出来,也可以鼓励学生再去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在班级举行一次民间故事交流活动。学生走上讲台讲述故事,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故事情节,还在记忆故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培养了语感。

二是教材中还有些课文内容较浅,学生易于掌握。对于这类课文,老师就可大胆放手布置学生分小组自学,然后请学生也当一当小老师,上台讲一讲。讲解时,语言简练清晰、条理清楚、方法新颖独特的,教师要给予特别鼓励。而其他同学则要评讲“老师”的讲课水平,对不足之处其他同学可及时作出适当补充,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非常感兴趣,投入学习的劲头十足,对知识的探求成为一种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需要,效果很好。

另外,还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讲”。学生如能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恰当的问题,表达出不同的看法、认识,此时教师若能让学生由此展开辩论,不但能使学生弄清概念,明白事理,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上讲台“演”

语文教材选材丰富,有一部分课文非常适合学生走上讲台去“演”。教学时,教师若能利用语文知识的本身魅力来吸引教育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去“演”,以“演”促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六年级的《学会合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带着演讲的激情,走上讲台演讲。如六年级的《大江保卫战》,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事迹感人,惊心动魄。教师可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加工,改编为课本剧。这样既对知识有了深刻而又具体的认识,又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链接生活,让学生走向开放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学生被禁锢于有形的教室之中。如此的教学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应该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格局,让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精彩的生活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生活,从而让学生走上社会,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尝试。

1.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古人说得好:“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要少给学生布置 机械、重复、无效的抄写作业,用心为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读物,鼓励学生多看书,多吸收有益的知识,帮助自己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时,在课前鼓励学生查阅有关司马迁其人的资料及写作《史记》前后的有关情况,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样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水到渠成。再如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根据名著改写的课文,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三借芭蕉扇》等,学习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此外,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向学生推荐相应的读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有精神收获,获得审美体验,还能发展思维、认识世界,提高语文的素养,能收到一举几得之效。

2.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是一种好方法。因为语文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做一些专项调查,写一些调查总结,提高学生的调查、总结能力。调查研究的内容很广泛,如学习了《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后,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对本市的环保情况做一个专项调查,走出家门,走上社会,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体察、了解本市的环保状况,采访环保局的有关专家,撰写调查报告……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收获的是多方面的能力,写作的能力、交际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合作的能力,此外还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都是老师在课堂上用语言灌输所不能达到的。

3.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

事实上,看电视也有其有益的一面,只需掌握好一个“度”。但不少家长因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一味地阻止。我们可让学生每天看半小时新闻,并把看到的新闻讲给老师、同学、家长听。这样,不仅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国内外大事,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很重要,如一些好的少儿节目、历史片……也可让学生适当看看。语文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让学生走出课堂,变客观接受为主观感受,勤观察生活,多思考人生,学生定能在这些宽广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收获多多。

篇6:走进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的方式,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这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认为要达到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有效的语文教学应从重视字词开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包括使用工具书使用注释独解词的能力,或利用其它的方式去获取新的字词知识的能力。当然,我们在字词教学的时候,又要把握好对字词进行分层次的要求,即常见常用的,一定务必重锤敲打常常提醒,偶尔出现使用的字词则不必过分强调,不必苛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会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而提升到对内容的理解鉴尝上来,重视字词教学不是将字词作为教学重点,而是一些常用的字词作为生字词出现在课文里的时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要因为只关注课文内容而忽略了字词的教学,忽略了对这些字词的准确理解、把握与运用。我们在品味课文内容时,应随文处理和强化,把这些字词置放于特定语境之中,有助于他们理解,强化记忆,加深印象。

二、有效语文教学应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

(一)导入激趣,阅读教学重要一环

具体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听音乐、猜谜语、读图画、讲故事、背古诗、说成语、引名言警句、设置问题、创造情境、直奔课文等,每一节课都给学生学习的冲劲、新奇的体验,让他们感受语文课是如此的活动四射,富于激情与想象。

学习《风筝》时,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引出对鲁迅的介绍,回顾小学学过的课文,引起知识的牵联,再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要在本文中表达一种什么思想与快感,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兴趣,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有效。

(二)师生深入“文本”,有效对话

1、教师走进文本,做好“对话”预设

课堂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累语感、丰富语汇、激活思维、发展认识能力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品质,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成长过程。读懂原文,走近文本,读懂作者,走进文本,在魅力无穷的语言世界里体验色彩斑斓的生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物质,领略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实现超越文本意义的阅读目标,这是一种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生命活动,其创造生成的质量、效率和价值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为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材料快速高效的自主解读与交流对话的目标,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老师、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立足于学生的基础特征和能力发展,并且将自己的阅读引为有效地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设计。其一,通过师本对话的过程,发现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走进文本的核心内容,实现自主解读,并且配置好引领学生登堂入室的钥匙。第三,由于阅读教学中对话指向的发散性,思维成果的不确定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师本对话的深度、广度和发散度,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这是语文课堂阅读对话教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2、让学生阅读文本,熟悉“对话”内容

教师参透了文本,精心地备了课,可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浓,语文素养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文本教学的参活性与无效性存在着关系。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给学生以充分阅读的时间。当教师自己“进入”文本以后,大部分学生还游走在文本“外面”。他们对教师的引导、激发闻而不动。但这怎么能怪学生呢?他们仅仅粗粗地读了一遍课文!几分钟的时间就要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还要自己的高见,这可真是难为他们了。虽说一般情况下,我们教师课前都会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但又有多少学生真正按照老师的要求用心去熟悉课文?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在课堂上,利用教师预留的有限的阅读时间接触文本。而我们往往又为了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并未读熟,甚至未读完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按照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开展阅读活动了。对于教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学生只能说得肤浅、生硬。更有甚者,学生匆匆抱起《教材全解》,找到答案,照本宣科地说“标准”答案。这种在匆忙中开展的阅读教学活动当然是低效的。

因此,教师首先必须为学生有效对话提供足够的自主阅读时间,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源和相关链接的材料线索。其次,教师还要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对话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想说,敢说,在对话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妙问”引领师生有效“对话”

师生如何有效的对话呢?关键是课堂上教师的“妙问”。要达到“妙问”,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找准“切入点”,引起听课兴趣

切入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语文的突破口,它能迅速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谈生命》这课,可把“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想说生命像什么”。中的“像”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像”在全文中的作用。为什么是“像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像”标示着课文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还统领全文,制造悬念,然后请同学们读后面的课文,看看冰心的笔下生命到底像些什么……这个“像”字是全篇引文的纲领,教学中抓住它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能够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2)提出的问题应深浅度结合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提问时即要顾及到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又要照顾到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同时,提问还要“随意”进行,使任何人都有被提问的机会。

其奥妙在于提问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进行,优化合理“提高”,中等生逐步“升级”,学困生适当“降低”。如教学《春》时,在预习案中,我设计了“根据拼音写汉字”、“解释词语”、“文学常识填空”、“找出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春风图”运用了人的哪些感官感觉来写?“文末三段赞美春的什么特点?为什么”等几道题,预设好层次不同的学生回答梯度不同的题目。带着这些问题进课堂,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而且提升了各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

(3)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握提问时机

一堂课中,学生刚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这时采用悬念提问、情境提问等,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快下课时,学生感到有些疲惫,精心有些分散,宜运用归纳提问、对比提问等,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生知识,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4)把握好提问的节奏 课堂提问应把握好节奏,控制好提问的频率和速度。当前,部分教师从“满堂灌”走向“满堂问”,认为提问越多,越有利于师生互动和交流,越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殊不知,提问越多,越容易冲淡主题和重点,分析和探究的时间就越少,讨论越容易流于形式和表面,提问的质量反而越低,所以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同时,课堂提问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候学时间,控制好提问的速度。有些教师,性子急,一看学生回答不上,就“请求换人”,或者干脆自己说出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回答问题的热情,而要控制好提问的速度,其前提就是控制好提问的频率,所提的问题少、精、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才有足够的时间说出答案,这样,课堂才能可能效。

(5)把握提问反馈处理的激励原则

上一篇:银黄分散片说明书及作用下一篇: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