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2022-09-10

我国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 (启发诱导) 也,……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部著作提出启发诱导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思考,而启发诱导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问。与此大约同一时期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说:“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外教育家们就认识到了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实,纵观世界教育思想发展史,不管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杜威还是中国的孔子、韩愈、朱熹、叶圣陶,诸位教育大家都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论著诠释了提问对教学举足轻重。由此不难看出,课堂提问是师生双方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古老而又常青的教学方法,即使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多元化的今天课堂提问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占去了大量时间。因此,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笔者从自己近十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终有几点收获,愿对正在此问题上探索的同仁有些许帮助。

一、“设悬念”提问法

悬念是一种关系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实践证明,设悬念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可以造成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不仅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譬如笔者在讲授《药》一文时,将故事梗概绘声绘色地介绍一翻,当讲到夏四奶奶吃惊地发现夏瑜的坟头多了一圈红白的花时,问:“花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自己开的。”

教师:“没有根,不像是自己开的。”

学生:“亲戚送的。”

教师:“亲戚本家早不来了。”

学生:“革命党送的。”

教师:“不错,但从文章所塑造的人物来看找不到一个送花圈的人,而且当时也没有送花圈的习俗。”

学生:“那哪儿来的?”

教师:“这是鲁迅‘凭空’加上去的就是作者当时不直说的内容:虽然夏瑜死了,但自有怀念他的同志会接替他把斗争继续下去。夏瑜坟上添个花圈,象征革命的力量是扼杀不了的。这是作者用的曲笔,是鲁迅有意识‘听将令’的结果。”

笔者通过巧设悬念,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而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的答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课文的主题。

二、“启发式”提问法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 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2) 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譬如笔者讲授《失街亭》一文,当讲到马谡大笑王平:“汝真女子之见!”时,提问:“马谡笑王平什么呢?”学生们一时不解,沉默不语。

教师:“想想中国封建社会女子的学识?”

学生: (七嘴八舌) “女子无才便是德”,“见识短浅……”

教师:“王平是将领,笑他像女子一样见识短浅,表明马谡对王平是什么态度?”

学生:“轻蔑。”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与,而贵在相机诱导。诱导之法便是提问与指点。提问要有启发性,“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笔者正是在学生急于解决又尚未搞通时适时的帮助学生开启思路,理解问题并说了出来。

对于“启发式”提问法,苏格拉底有着与孔子不同的理解,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助产术”。苏格拉底认为要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比如笔者在翻译《祭十二郎文》中“吾往河阳省坟墓”一句时,是这样启发的。

教师:“‘省’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探望。”

教师:“整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我去河阳探望坟墓。”

教师:“坟墓里的是死者,‘探望’能与之搭配吗?”

学生:“不能。”

教师:“探望可与活人搭配,哪什么能与死者搭配呢?”

学生:“凭吊。”

教师:“不错,所以‘省’在此句中引申为‘凭吊’。”

笔者通过不断地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解决。在“启发式”提问法中,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殊途同归,都同样极大地提高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三、“情境式”提问法

情境式提问是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情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活动,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的一种提问方式。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

情境式提问正如布卢姆所说,学生在接受提问、思考答问的过程中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和情感目标”,“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情境式提问正是使学生登上两个“梯子”,使学生的答问过程不只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情知统一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过程。如笔者分析《药》一文中“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一句时提问:“华大妈为什么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紧接着又问:“当时痨病是绝症,现在如果我们身边有一位癌症病人的母亲听见别人在谈论她儿子得了癌症,她会高兴吗?为什么?华大妈的感受就和这位母亲一样。”

第二问通过引导学生去感受当代生活中身边类似的情形,拉近了学生与小说情节的距离,消除了学生与华大妈的陌生感,使学生更有兴趣去体会这位母亲的感受。

“情境式”提问贵在一个“情”字,巧在一个“境”字,它让学生在答问的过程中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它活化了教材,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双方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 是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古老而又常青的教学方法, 即使是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多元化的今天课堂提问仍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占去了大量时间。因此, 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笔者从自己近十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提炼, 终有几点收获。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提问,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论语 述而》

[2] 《朱熹 论语集注》朱熹

[3]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天津人民出社, 1981年11月1日版

上一篇: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初探下一篇: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素质对学生就业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