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丽 提高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

2024-04-22

侯景丽 提高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共9篇)

篇1:侯景丽 提高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

提高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上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是一把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一个激起千层浪的石子,一个好的设问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呢?

一、借助文本解读,巧设课堂设问话题。

1、找准文本切入点,提纲挈领,层层推进。

从聚焦性强的问题切入,由浅入深地解读文本,在与文题的对话中感悟文本,在《荷叶 母亲》教学中,抓住文题巧设问题:荷叶和母亲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快速理解了文本借助荷叶对母爱的赞颂,使教学活动能形成很强的凝聚力与较强的整体效果。

在解读文本时,以文本的主题思想或者是中心语句为切入点,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认识和生活积淀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抓住文眼可以打通文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让文本去粗存精,也可以使文本条理清晰。如教学《口技》一文,抓住 “善”字展开讨论,看文中表现口技人之“善”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如此能很快地理清文本的脉络,也能形成教学中“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局面。

2、挖掘文本的矛盾点,巧设疑问,引发深思。

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本内容本身的种种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来设问,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如鲁迅的《孔乙

己》末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可以这样设问:“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这样的设问一出,立即会引起学生对文章作深入钻研,通过讨论学生就会理解这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它揭示了孔乙己的悲惨人生和封建科举制的罪恶。

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文本中的矛盾点,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或是教师自己设置矛盾点,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3、理解文本的着力点,走向深入,获得深度。

文本的语言,尤其是一些关键词语,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发现一些语言点,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或者情感体验,激活文本的灵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如《满井游记》中“脱笼之鸪”就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哪些地方表现出“脱笼”?结合文章,学生体会到,“脱笼”之乐,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带着潇洒的心境欣赏到的人生快乐。

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还可以抓住文本中的写景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想象或者思考,也往往能引领学生进入“情中景,景中情”的境界,使文本的思想情感变得充实而完整,从而达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的的教学境界。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作为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内涵,这样,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构建了精神,让语言与精神在文本中同构共生。

二、注重文本联系,把握课堂设问技巧。

要想对教学内容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课文内部比较,在课文和课文之间比较,甚至单元和单元之间比较。在比较处设置疑问,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又能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获得较大进步。

1、在文本内容的比较中设置

在教学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设问: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谁最冷酷?有的说是菲利普太太克拉丽丝,当她发现卖牡蛎的小贩是于勒时,她用尽各种难听的词骂于勒,并且防止于勒“又回来吃咱们”。还有的学生说是菲利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位哥哥,在他的弟弟变为流浪汉时,却采取了落井下石的态度。在讨论和比较中,学生洞察了人心的自私、冷漠、贪婪。

2、在多个文本的比较中设置

九年级上册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怎么样才能快速有效的鉴赏?我想到了“有比较,才有鉴别”。静心细读,发现这些词还真有相似处,竟然都在写“愁”!《望江南》是愁得断肠,《渔家傲 秋思》是愁得“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苏轼愁的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辛弃疾愁得自己“白发生”。抓住比较中的共同点,把设问话题设置为“词人们的愁有何不同?”根据愁的风格不同,顺势分析出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体会了《望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情景交融写愁,《武陵春》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比喻中形象化写愁,从中学到了两种愁的写法。再将《渔家傲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放在一起鉴赏,体会了范仲淹身在边关,冷清萧瑟的塞外“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思乡之愁,苏轼浩浩荡荡的出猎场面却也掩盖不住聊发少年狂,他抒发的是渴望壮志难酬之愁。这正应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又再次设问:你还了解到有哪些写愁的诗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更多“愁”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

3、在新旧知识的链接中设置

面对新知尤其是难度较大的文章,巧妙联系旧知便是消除畏难心理的好办法。比如教学七年级上学期的《紫藤萝瀑布》,因为解读定位于写景抒情散文,和后两篇文章一样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于是首先安排学习小思的《蝉》和席慕容的《贝壳》,然后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设问: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我们学过的那篇文章相似,是一种什么写法,文章的主旨也类似吗?因为刚刚学过了两篇文章比较简短,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如此设问,巧妙链接旧知,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学起《紫藤萝瀑布》来就不那么难了。因为要比较,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总之,课堂设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把握这门艺术需要教师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广泛阅读,讲求技巧,心中装着学生,把作品的内涵真正内化为自己独到的认知,让学生真正有所得。

篇2:提高职高德育课堂设问有效性初探

课堂教学重在引导, 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教师提问的质量和水平是其教学理念和素质的体现, 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一问题的核心是教师对问题的设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职高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层层设问, 步步深入,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职高生的基础普遍比较差, 分析理解能力也不强, 如果不顾学生实际, 盲目提出过深过难的问题, 容易使学生望而却步, 失去探究的信心和兴趣。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引导, 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比如讲《价格和价值规律》时, 笔者创设情境后设问: (1) 空调、棉袄等商品在不同季节价格一样吗? (2) 为什么空调、棉袄的价格会上下波动? (3) 为什么棉袄的价格再高也比裘皮便宜, 空调的价格再低也比电风扇贵? (4)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这四步设问的难度呈梯度增加, 学生每完成一步都为解决下一步打下了基础, 每解决一步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起钻研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这样, 学生的探究热情猛增, 加上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 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经过探究, 逐层得出有关结论, 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水到渠成, 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二、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 提高学生判断能力

职高生普遍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好奇心, 机会面前总是跃跃欲试, 但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又普遍比较弱, 在学习生活中因为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 很有可能误入歧途。针对职高生这一特点, 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通过设问创设矛盾, 激起波澜, 使学生在尝试中、在矛盾的选择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就业形式与择业”时, 笔者通过“人生AB剧”的提问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具体如下:

面对初次就业, 笔者设计AB剧问题一:你会选择A1还是B1, 为什么?问题一出, 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和彼此思想火花的碰撞, 一部分学生选择A1, 一部分选择B1, 最终在激烈的争论中形成统一:B1工作虽舒适, 但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不利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结果容易被社会淘汰, 选A1更有利于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达成一致后, 笔者乘机推出第二对矛盾——选择A1的员工几年后再次面临选择, 又一次面临人生选择, 你该怎么办?同学们再次进行选择, 并展开激烈的讨论, 教师适时引导, 又一次在争论中达成共识:只要有利于自己发展, 选择A2、B2皆可。教师以设问引发矛盾, 激起学生思考与争辩, 求得理解, 消除矛盾。在一次次的矛盾争论中, 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路的选择权在自己, 能否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的决定权更在自己, 为学生以后正确的就业、择业奠定了基础。

三、创设情境, 假设角色, 激发学生兴趣

许多德育教师平时也经常运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 但由于设问机械单调, 如“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 学生往往没有兴趣, 结果常常是教师自问自答。其实, 对同样的问题, 只要注重创设情境, 假设角色, 效果就大不一样。比如讲到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时设问:假如你是企业老板, 你需要怎样的员工?讲到投资理财时设问:李老伯有20万元闲置资金, 假如你是理财专家, 你会给李老伯设计怎样的投资方案?讲到个人的收入和分配时设问:假如你是国务院总理, 你打算采取什么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每当此时, 许多学生总会热情高涨, 在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后回答:“假如我是……”这种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设问方式, 使学生自然融于情境中,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课堂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创新设问, 开放结论, 拓展学生思路

在平时的德育课堂中,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也注重设问, 以引导学生探究, 但探究结果不是分析总结学生的认识, 而是机械地填入教材内容或者预设的答案。这种提问教学法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也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 注重创新设问, 设计一些没有定论的问题, 答案是开放性的, 探究中尊重学生, 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 真正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比如讲“和谐社会, 共建共享”一课时, 设问: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的参与, 和谐校园的创建更需要我们的行动, 为了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你打算怎么做?问题一出, 同学们议论纷纷, 并发表不同建议:有的说自己要遵守校纪校规, 有的说要尊敬师长、与同学和谐相处, 有的说看到不文明现象要敢于指出来, 还有的说要多参加积极向上的活动, 等等。教师不能机械地抛出预设的结论, 而应该尊重学生的认识, 并适时引导点拨, 进一步强调“要真正构建和谐校园, 更需要我们知行统一”, 从而在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行为改善,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学生设问, 自主探究, 激发学生主动性

传统的课堂提问法是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是设计师, 是总导演, 这种方式虽然能引导学生探究、分析, 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不到任何提升, 依然是被动探究。我们知道教育史上无论是杜威的活动教学还是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 或者我们今天的研究性学习, 首要的步骤都是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的空间, 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 所以教学中笔者也常常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和机会, 鼓励学生提问。如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课时, 笔者展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 展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城乡收入现状, 展示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的图片等, 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资料以及自己的认识提出问题, 并由大家共同分析、解决。比如有学生提出:为什么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环境进一步恶化, 这是不是必然现象?也有学生提出:面对存在的收入差距, 能否通过国家这只“有形的手”直接把钱拨往落后地区, 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学生提出:面对现状, 我们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否以缩小收入差距、保护环境为中心?学生的问题还有很多, 然后组织全班学生分组分项目进行讨论。因为是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学生探究的热情就特别高。这样学生不再被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不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主动探究, 积极分析解决问题。当然, 教师不是放任不管, 而是适时点拨引导, 真正起到辅助作用。而且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理解的多少, 从而为教师进一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也是思维的动力。要想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 需要我们德育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或者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和机会, 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 对其进行品德教育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2]杜时忠.当前德育课堂存在的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3]江少佳.中学政治课提问教学的探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

[4]李寒梅.职高生的学习特点研究[J].西安教育学报, 2008 (6) .

篇3:侯景丽 提高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地理;有效性;问题设计

现行地理课标教材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点系统的呈现方式,学生需掌握的地理知识、技能更多的是隐藏在各类素材、活动背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互动化”趋势加强。在活动型课堂中,“提问”成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恰当的提问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沿着教师设定的节奏进行;同时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可以说,提问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成效。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提问的内容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并设计一种科学的方式进行提问。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如何设计问题以提高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方式。

方式一:层层递进式设问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过程总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因此在遇到教学难点时常可通过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问题来进行突破,这种问题设计方式即为“层层递进式”。层层递进式的问题设计方式如下:第一步,要创设情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最好的情景创设材料即为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如自然景观、自然现象等图文材料,让学生感到熟悉而有趣的地理事物可以轻松捕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第二步,要设计一至两个简单易懂的问题,让学生轻松得出答案,获得成就感,这有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更深层次问题的热情;第三步,为问题的核心部分,要设计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般要具备一定的探索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来进行,这样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合作探究等能力。第四步,教师要及时总结前面学生回答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同时要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新知识点,为学生提供课后继续学习的方向。

如在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节中“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水循环?”这个问题时,可分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和视频,让学生欣赏美景中关注到“水”这一事物,在视频中简单地领略“水”的作用;第二步,提出问题,“水可以无限量永续利用吗?”“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第三步,将水循环的各环节分成空中、地面和地下三部分,学生按小组分别选择一个部分作为探究对象,探讨人类通过哪些活动来影响这一部分的“水”。第四步,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回答的内容,并提出下一个作为课后探究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查阅相关材料,了解影响水循环的新方式”。

层层递进式设问构成一个具有明确指向、条理情晰、内在逻辑严密的“问题链”,可以做到如行云流水般突破难点。由于逻辑性强,而且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往往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凸显提问效果。

方式二:由果推因式设问

为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往往采用环环相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顺序有正序和倒序之分,正序常常可以做到在潜移默化中引人入境,而倒序则常因为有一个异于寻常的结果而吸引眼球,激发人的好奇心,从而催生探寻原因的动力。用由果推因的方式来设计问题正是倒序教学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果推因式的问题设计方式如下:首先,给学生一些现实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差异或得出规律;其次,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进行提升,给出结论;最后,让学生对结论進行探究,得出成因。

如在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中“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如何演变的?”这个问题时,可分以下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教师展示大理岩、砂岩、花岗岩、玄武岩标本,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其差异;第二步,教师及时总结学生所得出的答案,并告诉学生大理岩属变质岩、砂岩属沉积岩、花岗岩属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属喷出型岩浆岩,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类型的岩石?岩石的属性是否永恒?三大类岩石之间是如何演变的?”第三步,引导学生探究三大类岩石的循环演变过程。

地理学科强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常常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由果推因式设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活跃,对所提问题的完成度好,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同时这种设计问题的方式还能深入挖掘个体潜能,并促使学生养成探索事物内在本质和内在联系的习惯,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方式三:化整为零式设问

化整为零,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也就是说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地理现象的成因比较复杂,若不将其成因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分别提问的话,学生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样的课堂提问只会使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遇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候有何特点,为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可能只能回答零散的一部分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可将该问题分解成如下四个问题,即“问题一:夏季我国东南部地区总体的气候特点是什么?问题二: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锋面雨带是如何移动的?问题三:六月份梅雨天气的形成与锋面雨带的移动有何关系?问题四:在伏天时期出现的干旱,称为伏(夏)旱,其形成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能看到,化整为零后的问题更为具体,思考的方向更为明确,学生回答问题能更有的放矢,充分显现提问的有效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化整为零的设问,也可帮助学生学习这种分解问题的方法,在各类考试,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

总之,设计方式得当的问题可以把学生迅速带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的思维方向和专注力迅速转向预先设定的地理事物上,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的目的;同时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及时获得学生所反馈来的信息,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一步调整提问方式和教学方向,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的同时要非常重视“设问”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教学效果。

篇4: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设问

一、课堂提问的误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教师普遍重视课堂提问, 但是,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教师的观念存在着模糊、混乱的现象, 设计的问题不科学, 存在一些误区:

1、过于简单满堂问。

这类问题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极简单的选择问, 如:“好不好?”、“对不对?”、“能不能?”“是不是?”等。笔者听过一堂课中教师如此问题多达87个。一种是极肤浅的填空问, 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等。这类问题学生不加思索即能对答如流, 没有任何思考价值, 不仅无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 而且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2、显示教者能力盲目问。

这类问题问的范围过大, 或者问得过深、过难, 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如:有老师直接问:“请说出《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

3、毫无新意雷同问。如:“这个内容懂了么?”等

4、不分主次繁琐问。

如:“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内容是什么?中心是什么?”

5、随意无目的提问, 有的老师提出问题之后, 要求学生抢答, 看谁先举手, 就让谁回答。

结果课堂成了智力超常的学生锻炼思维的场所, 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权力被剥夺。有的教师比较喜欢提问之后, 要求学生一齐作答, 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然而, 齐答很难做到答案一致, 结果造成对问题的理解模糊不清, 甚至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 缺乏理性思考, 这也间接地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想所提的问题能让学生直接接受、生成自己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以下设问之法:

1、设置问题要具有针对性能紧扣教学主题。

不明确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定向, 失去目的性, 造成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设计的问题要明确:一是要抓得准、摸得透教学主题。每次发问必有所为, 或引起注意, 或强调重点, 或激发思考, 均须符合教学目标。二是要措词确切。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 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 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 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 不产生歧义。

2、设置问题要具有适切性能符合学生认知能力。

首先, 设计的问题必须难易适度。这样的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学生要经过一番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判定的思考功夫, 才能回答出来。犹如爬坡一样, 用点力才能上坡, 又如摘桃一样, 跳一跳, 够得着。正如赞科夫所说:“对于学生来说, 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要想所设计的问题难易适度, 与学生个人努力产生共鸣, 一方面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以领会知识和运用知识为前提, 具有一定难度, 当然, 这个难度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跨越。另一方面,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 不偏难或偏易。其次, 设计的问题必须数量适度。教师对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应精挑细选, 严格控制数量, 克服提问的随意性。既不能问得太多, 也不能问得太少。问得太多, 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 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问得太少, 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 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置问题要具有新颖性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假若一个教师想用知识去照耀一个置身在无知中的学生, 教师就必须首先激起他的注意”, 教师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具有新颖性, 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思维。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中主要内容的奇巧之处来提出疑问, 以便让学生质疑争论;善于抓住课文中的重大线索提出问题, 以引起学生思考;善于把握教学时机投以一石, 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 特别是要善于抓住课文中不被学生注意, 但却是应该着重理解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 增强这些内容对学生大脑刺激的强度, 促使学生的深思。在《林黛玉进贾府》中, “忙”字有16个, “笑”字有28个, 作家似乎对这两个寻常的字情有独钟, 反复使用, 用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同学们能作出具体的说明吗?问题出自教师自己的钻研和思考, 有一定新颖性、挑战性,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又富有思考的价值和可探索的余地。

4、设置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能拓展学生思维。

设问不可机械死板, 类型应灵活多样、新颖别致。如:初读课文时可用疏导性提问, 深钻课文时可用探究性提问, 品尝精华时可用鉴赏性提问等。同时, 还必须注意课堂上师生双方信息以出现的异常情况, 一旦发生更应灵活处置, 当场设计一些调控课堂的提问来调整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 教师应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出错的根源, 灵活地提出一些针对性强的新问题, 从而化解疑难

5、设置问题要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知识的吸收和创新往往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碰出来的。课堂的设问要能促使学生之间相互探讨, 合作解疑。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开动自己的大脑, 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问题, 进而解决新问题, 再生成新问题。

6、围绕问题开展教学。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师能有效的提出课堂问题、释疑课堂问题, 学生就能生成自己的问题、学有所成了。如在教学《嗟来之食》一课时, 全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个自己的问题, 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会发生饥荒?”“为什么饿汉那么穷, 财主却那么有钱有物?”“饿汉为什么说他情愿饿死, 也不吃财主给他的食物?”等等。在这些问题中, 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第三题进行讨论。教者就可引导学生步入此问题进而得出结论, 再让学生形成新的问题, 以达教学之目的。

参考文献

篇5:侯景丽 提高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教师;有效设问

【中图分类号】G420

一、教师有效设问的必要性

“任何教育所涉及的事情,不是解决问题,就是准备问题,而且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边讲边问的教学模式正在取代以往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提问行为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么局限于判断性的问题和叙述性的问题,要么缺乏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向意义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产生畏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设问,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有效设问的策略

(一)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与课堂教学目标紧密关联

教师应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巧设问题,使课堂教学提问过程真正成为落实学科基础知识、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过程。如在教学 “Project Hope has built many schools”时,教师首先设计一些问题,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同时,通过这些问题,引入现在完成时,如:“Do you like English? How long have you studied English? Have you read any books in English…” 接下来教师再出示一些有关Project Hope的图片,就图提出问题,引入本课的主题Project Hope,为下步的阅读教学做准备。如:“ What are the students doing?From Unit 1 we know since 1989 Project Hope has built schools all over China. What do you know about Project Hope?” 最后,分层次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训练学生捕捉有效细节信息的能力,加深对Project Hope的理解。充分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提问的实效性。

(二)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艺术性

课堂教学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艺术性活动,教师提问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并及时进行评价,强化学生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信心。

一是巧妙设计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感染力、趣味性、启发性。如在教学 “It's the band which gets everyone dancing”时,教师可先播放一首欢快的英文舞曲,引发学生兴趣,然后出示一些师生参加party的图片,巧妙设计问题,如:“ Where are the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 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引入了本课教学内容,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因人而异,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但“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并有意追问,增加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相对简单的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使他们有了成功的体验,不当局外人、旁观者。这样,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三是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要及时评价和反馈,以强化学生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信心。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价,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切忌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不置可否。而且教师的评价用语不能公式化,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用语,并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很好的保护。在评价反馈过程中,还要注意适时纠错,强化学生的认知。

(三)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课堂教学主体性原则,引导学生“想答”、“敢答”、“会答”

一是创设一些新颖别致、能引起学生好奇和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答”、“敢答”。如在教学“I like reading”时,教师可先示范一些有趣滑稽的身体动作,然后提问:“Can you guess what I am doing?”学生回答后,再让一些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猜“What is he/she doing?”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纷纷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借机引入新课。如“T: Do you like dancing?”发现有学生给出否定回答时,教师借机提问“Can you tell mewhat's your hobby?”由于创设了问题情境,师生互动,教学氛围宽松、愉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创设一些可以让学生模拟体验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展开问答式对话,学生“会答”。教材中每一模块”Listen and read”部分的内容,都是让学生模拟体验、进行角色表演的好材料。在每个模块的第三单元“Language practice”部分,教师可以就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话题创设一些模拟情境,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进行问答式操练,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四、结语

在提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教师的有效设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真正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Claudette M.Rasmussen著,范玮译,问题解决的教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美Robert Delisle著,方彤译,问题导向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篇6:如何提高教师设问的有效性

虽然“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观念有待考证, 但幼儿教师准确、恰当的提问确实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也确实是开发幼儿智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能力品质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 许多教师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对有效性提问方法缺乏探索和研究, 在具体的教学中又过多地偏重于被动的封闭性提问, 使得提问很难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与功能。因此, 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提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设计提问应把握时机

只有真正把握好时机的提问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思维, 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教学案例《小动物乘火车》活动实录:

因为活动中要用到“火车”, 活动前我就在教室墙面粘贴了一列火车的图片。活动一开始, 我就让幼儿坐在了那面墙前, 对幼儿提问:秋天到了, 老师想带你们去秋游, 你们想怎么去呢?孩子们看了看火车, 马上回答:老师我知道, 我们乘火车去啊!有的说:我一看火车就知道了。有的说:我不看也知道的……

从活动导入的问题来看, 教师提的还是属于开放性的问题, 但由于教师在活动一开始就带幼儿到了画有火车的活动室, 使幼儿一看见眼前的场景就脱口而说出乘火车去, 明显是限制了幼儿的思维, 使幼儿不能很好地展开想象。

经过反思, 教师第二次试教时将活动进行了调整:活动以前, 没有让幼儿再站在墙面前, 而是在进入活动室前就提问:“秋天到了, 老师想带你们去秋游, 你们想怎么去呢?”这次孩子们说出来的方法有很多很多, 全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想象来回答的。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进行提问时, 要把握提问的时机, 要在恰当的环境、恰当的时间提出问题,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思维和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设计提问要抓住重点

设计问题时, 老师心中一定要有目标, 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 应围绕教学的目标和重点来设计。只有这样, 才能揭示要害, 启迪思维, 才能排除干扰因素, 理清幼儿的思路。

教学案例《小树叶变颜色》活动实录:

活动一开始, 教师就提出问题:今天我们中二班来了一位客人, 大家猜猜是谁?结果孩子们并没有猜到什么, 而且也没有几个幼儿回答问题;在幼儿欣赏录音以后, 老师问:小树叶为什么哭?它需要什么帮助?它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这些提问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孩子们的回答非常踊跃。在玩调色游戏之前,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橘黄色是怎么变出来的啊?周江宇小朋友说:橘黄色是用红色和黄色变出来的。老师通过尝试验证了周江宇的说法。在幼儿完成第一次调色以后, 教师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调色经验进行了交流。教师和孩子们都发现, 同样用了黄色和蓝色颜料, 结果却变出来了不同的颜色, 一种是淡绿的, 还有一种是深绿的。为了找到答案, 也为了引起幼儿变出更多颜色的兴趣, 教师进行了追问:都用了黄色和蓝色颜料, 为什么变出来的颜色不一样呢?

上述案例中, 虽然教师提问的设计都是围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来设计的, 但不管是从问题的设计还是从活动的组织来看, 其中都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从活动导入的问题来看, 教师猜猜是谁的问题属于发散性问题, 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但从孩子的表现来看, 效果并不好。提问应该是为活动目标服务的, 而这个问题根本与本次活动的目标无关, 所以这里完全没有必要提出这么一个问题。

再看后面的几个问题:小树叶为什么哭?它需要什么帮助?它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这些问题属于描述性提问。从实录中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指向性很明确, 所以孩子的回答很积极。但本次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有变色的意识”, 因此, 虽然孩子知道小树叶喜欢什么颜色, 虽然问题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涂色的兴趣, 但幼儿却根本没有变色的意识。所以说这个问题与本次活动的目标关系不大, 教师针对教学的提问还需进一步斟酌。

三、设计提问时要给幼儿留有思考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年龄越小, 其思维密度就越低。幼儿回答一个正确的答案, 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的。因此, 问题提出以后, 教师要学会等待, 一般来说, 给幼儿的思考时间最好在3~5秒钟之间。

譬如以“小树叶变颜色”的教学活动为例, 教师提出第三个“橘黄色是怎么变出来的”问题时应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来回答。而且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思维以及想像力, 教师在孩子回答后不要急于让幼儿给小树叶涂色, 而是要继续追问:红色和黄色还能变出什么颜色来?黄色和绿色可以变出什么颜色?蓝色和绿色又可以变出什么颜色呢?你们可以去试试, 能不能变出你们想的那种颜色?这种追问只要给幼儿思考的时间, 就能强化激发幼儿用两种颜料变色的兴趣和变色的意识, 更能突出本次活动的本意。

篇7:侯景丽 提高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

一、在教学重点处设问,引导有效对话

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教材的重点部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凭借问题进入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的独特感悟充分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对话。

如《草船借箭》一文讲的是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要求他在十天之内赶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巧妙地取得了胜利,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本文的内容重点在于“借箭”。指导学生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原理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如此设问:周瑜明知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不出十万只箭,为什么还要强压诸葛亮造箭呢?诸葛亮又是怎样对付的?结果怎样?学生在围绕问题参与对话的过程中,便可掌握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梗概,记叙的要素,作者的写作目的等,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了铺垫和准备。

再如《和时间赛跑》一课中,“时间过得这么快,我既着急又悲伤”这句课文的重点句该如何理解呢?我是如此进行设问的:时间跑得快,我着急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悲伤呢?这样,引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突破了课文教学的重点:明白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二、在矛盾冲突处设问,引发有效探究

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的事物相互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这也就是说,教学中抓住了文章中的矛盾变化过程进行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就能理解情节发展的过程,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作者的写作目的。

如《穷人》一文情节波澜起伏,文中桑娜一家生活艰难贫穷和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之间就存在了尖锐的矛盾,并贯穿了文章的全过程。在指导读重点段时,可设问:桑娜明知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桑娜把邻居的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了,为什么还愿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从而理清了矛盾发展的全过程,掌握了文章的内容,体会到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三、在文本对比中设问,引导有效思考

有些文章内容,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突出某一个事物或道理。教师抓住教材中的对比因素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围绕此问题,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思考,引发学生独特感悟的迸发。

如《鸟的天堂》脉络清晰,记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教师可紧扣住文中的对比处设问: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看到的“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第一次见到“鸟的天堂”是一棵生命力旺盛的大榕树,静静地躺在水面上似的,见不到什么鸟。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时,却“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通过一静一动的两相对比,学生既加深了对“鸟的天堂”美丽景色的印象,又深深感受到文章语言之美。

又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田忌赛马》后,为了进一步启发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我趁机设计了一道对比性强的思考题:假如齐威王和田忌再一次比赛,假如你是齐威王,你能赢田忌吗?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已见,最终取得一致的看法:只要随机应变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是可以反败为胜的。

四、在教学难点处设问,引导有效突破

文章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重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限制,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层层引导才能恍然大悟。

如《月光曲》的联想部分是文章的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皮鞋匠静静地听什么?在静听中他和妹妹仿佛看到了什么?兄妹俩听贝多芬弹琴,怎么会看到在月光照耀下的大海呢?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了乐曲的美妙旋律和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并初步感受到联想的表达效果。这样,便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好教学效果。

五、在总结课文时设问,引导有效拓展

世界上的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一篇文章也是这样。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内在联系去理解内容,便于提高阅读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如《将相和》一文,作者构思巧妙,虽然文中因果关系错综复杂,但表达却非常清晰。总结课文时,根据教材可设问: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后,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进而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品析作者谋篇布局之巧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不少课文没有把事情的经过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教师应在课堂中重视启发学生的想象。爱因思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又如《坐井观天》的结尾,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吧!”教到结尾时,我问:“青蛙后来会不会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既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又把作者蕴藏在作品里的意义形象地再现出来,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篇8:巧设问题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无效问题,问题设计,有效性

近年来, “问题”式教学在我们的课堂里比较常见, 课堂提问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应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 巧设问题,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 让学生在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 学习知识, 体验成功的快乐, 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 历史课堂教学中, 问题设计中的“无效问题”现象严重

叶小兵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教育专家, 他认为:教师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应当符合以下要素:提出的问题应当围绕教学重点, 并且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出的问题必须便于学生领会要求, 因此, 提出的问题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提出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研究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出现一些简单的、重复的“无效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1.1 问题简单, 无思考价值

有许多课堂提问, 看似热闹非凡, 实际没有什么效果, 所提的问题学生只是回答“是、对、正确”等, 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价值。如一位教师在教授《鸦片战争》一课时, 在分析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时, 老师让学生朗读第一段后然后设问: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于是乎, 学生将第一段的内容又读了一遍。由于这个问题在学生已经朗读的基础上再提出, 显然是一个无效的问题。

1.2 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自问自答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 带来大容量的知识信息, 但同时也有很多弊端。边问边讲以及边问边展示是教师自导自演的一种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生成”教学。很多教师一直担心浪费课堂时间, 因此, 往往是把教学目标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进行展示, 然后教师再通过媒体教学的辅助展示来解答问题, 这样以来, 学生没有足够思考的时间。教师将自己认为的问题以及结论直接展示给学生, 没有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容库,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探究的兴趣。

1.3 问题无实效性, 满堂发问

满堂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普遍现象, 有时一节公开课下来, 教师就设计了30多个问题, 学生回答也是乱哄哄的, 目的性不强。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 只是一问到底, 问题设计无实效性。

为了解决历史课堂中的没有价值的“无效问题”现象, 教师精心设计, 通过环环紧扣的问题, 有效引导, 启发质疑,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2 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1 把握教材, 找出问题设计的关键点

必须仅仅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只有抓住关键点, 才能将教材吃透, 才能更好的分析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 才有利于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才能从重点和难点入手。在教授《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时,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我认真分析了教材,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设计了三个问题: (1) 火种是怎样出现的? (2) 星星之火是哪里点燃的? (3) 星星之火是如何燎原的?带着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求知。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一步步从城市转向农村,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化难为简, 层层深入, 解决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最后学生归纳出简洁的答案: (1) 火种是怎样出现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2) 星星之火是哪里点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3) 星星之火是如何燎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并通过精炼的板书“火种—火苗—燎原”形象生动地得出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 视角新颖, 内容处理巧妙, 体现了历史的整体感和连续感,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其次, 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入手点。为了使得学生更好更快地获得知识, 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对那些没有兴趣的学生而言, 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更快地获得知识。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多注重历史事件, 而学生却更喜欢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教师在教授过程中, 可以把一些历史事件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身上, 比如辛亥革命可以从介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入手;洋务运动可以从李鸿章或曾国藩这些人物入手。这样提问设计, 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入手, 学生就会以一种主动、轻松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识的境界。

2.2 了解学生, 问在学生的兴趣点上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 形象思维活跃。同时,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自我的阶段, 对于一些历史现象和价值观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如:我在讲《辛亥革命》这节内容时, 对学生提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孙中山没有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 辛亥革命能否取得成功?通过这个问题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兴趣, 通过学生的讨论后, 一部分学生认为可能不会失败, 因为有了孙中山正确的领导就可以避免失败;一部分学生认为仍旧会失败, 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 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后, 教师又提出: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源是某个领导人还是某个阶级本身的弱点?最后, 教师总结了学生讨论的结果: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必将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这种逆向思维的提问方式能够有效的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除了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外, 还能够通过思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3 巧设“活动与探究”性问题, 拓展学生的思维

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索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要“直奔主题”, 也不要有唯一的答案, 应该让问题带有一定的曲折性、神秘感和延伸性, 例如我们教学中常设计的“活动与探究”性问题。例如:在学习了“五四运动”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今, 历史的天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世纪的青年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学生发言积极, 很多学生结合时代讲到了要学习刘翔、李素丽等当代的楷模, 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在学习了《南京大屠杀》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南京大屠杀事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积极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 勿忘国耻, 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在我们中国犯下的罪行。 (2) 揭露日本右翼分子企图掩盖历史真相的险恶用心, 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3) 作为学生, 我们除了要深刻认识这段历史, 还要努力学习, 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祖国强大了, 军国主义才不敢小看我们。通过开放性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感。

课堂问题针对性、实效性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教学中, 要从学生实际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 精心设计问题,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左晓梅.关于问题教学的反思[J].江西教育科研, 2004 (7) .

[2]计强.中学历史问题教学与问题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4 (10) .

篇9: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设问的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 设问 有效性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3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深刻揭示了疑、思、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的方式激励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被誉为“智慧的化身”。这些都证明了设问的重要性。然而,很多课堂教学呈现的却是“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肤浅的“满堂问”现象。其根源就在于有效提问的缺失,导致“满堂问”的泛滥,使教学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出现了种种不良设问。

一、不良设问点击

1.没有主题的琐碎设问

即引领文本学习的设问过于琐碎,没有纲领性的问题。或者是教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答,到最后,学生云里雾里,不知道一节课学了什么。或者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教师就继续追问,越来越琐碎。

2.没有针对性的设问

教学中,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看似开放,能让学生有空间去思考、去回答。但这类设问因为教师思考不周,有时并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组织,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激发,更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3.没有关注学生能力的设问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能够集体回答,追求课堂气氛,忽略了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理性思考的权利,结果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反而不清楚。抑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范围过大,体现了教师的能力,这样的问题只有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才能得到锻炼,大部分学生的思考权利反被剥夺。

4.没有趣味的设问

有的教师已经形成了单一的课堂设问模式,对人物形象的探讨就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对借事喻理的探讨就问“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试想,若每一篇课文都提雷同的问题,学生能提起兴趣吗?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设问的有效性呢?

二、有效设问的几点策略

1.聚焦文本整体,立引领性设问

每一个文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整体。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计引领性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主线,深入思考。如根据主题思想设问,根据结构设问,还可依据情感来设问。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一课。我聚焦文章的最后一小节:“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然后引领学生进行了如下设问:为什么说哈尔威船长是一位英雄?哈尔威船长遇到了什么情况?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这四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无疑是引领性问题,它统领着接下来的三个问。因为有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目的很明确:探寻哈尔威作为英雄的原因。学生目光开始聚焦在英雄所产生的环境、危难时刻的所作所为、与船共存亡时人们的看法上。学生一直带着第一个问题前行,随着学习的深入,最后完全拨开云雾,获得了答案。

2.把握文本细节,定可操作性设问

课堂上的提问是由一个个有逻辑关系的设问构成的。想完成课时目标,就应抓住文本的关键细节,定出指向性明确,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有利于学生积极性激发的可操作性的设问。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第三自然段,可进行设问(1)接着,作者又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这一小节是按什么结构、什么顺序写的?(3)四人为一小组,每人领一句描写花的形态的句子,进行分析交流。这里的设问,教者明确了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这一小节的写作结构,感受广玉兰的四种形态,最后落脚点在“生生不息的大家庭”上。

设问(1)从整体入手,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这一段的内容。设问(2)解决文章的结构。设问(3)针对教学目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人选择一句适合自己的句子,进行思考、分析。学生的任务变少了,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一点上,思考就会变得有广度、有深度,也有温度。尤其是汇报时,选择同一句的学生一起汇报。这样,设问就形成一人主讲,多人相助的模式。学生在这样的设问引领下,积极性大大提高,思维加活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依据学生能力,拟阶梯式设问

教师的设问应该有层次性,要针对学生不同程度的水平设计相应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注意了问题的层次性,就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与其能力相对应的知识、技能,使得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墨梅》,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你见过梅花有哪些颜色?(2)为什么作者用淡淡的墨色来画梅?(3)古诗文中“只留(流)清气满乾坤”,两个“流、留”,你觉得哪个恰当?说说理由。(也可以联系王冕的生平谈谈)(4)你还记得哪些诗词中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四个有梯度的问题着眼于能力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首先让学生借助生活,明确梅花有“红、白、粉、绿”等颜色,就是没有墨色。这个问题较简单,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接着,深一层次的问题出现了:“作者为什么用淡淡的墨色来画梅?”学生在第一个“两难境地”中,就已经明白,作者之所以用墨画梅,就是因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心意,用看似单调的墨色,就是为了让别人只关注梅花的香,而作者又以墨香来写梅花香,都是淡淡的,却都有清冷孤傲的气概。再深一层设问就是引导学生对文字的鉴赏了。“留、流”两个字在不同版本的书上都有出现,对“留、流”的推敲,就是引导学生对文字的鉴赏。推敲的过程就是言意兼得的过程;推敲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辨的过程。推敲的过程就是学生相互对话的过程。推敲的过程就是文本、师、生心灵碰撞的过程。既有和谐的讨论,愉悦的交流,也有心照不宣的接纳。最后,我建议学生将“梅”与王冕的生平联系起来,托物言志,教学难点不仅水到渠成地解决了,还让学生在祖国古典文学中畅游了一番,学生的收获也更具层次性了。

4.借助生活经验,创新颖性设问

课堂设问要新颖,不可机械死板。因为灵活多样、新颖别致的问题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携着文本,踏着生活,实实在在地感受,明明白白地表达。如学生初读课文时可进行疏导性设问,品读时可进行探究性设问,精读时可进行鉴赏性设问。碰到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还可以借助其生活经验,引领学生突破难点。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中,我设计了问题:“假设你在现场,能为这群不得不分离的至亲好友们设计离别赠言吗?”此问针对学生缺少家仇国恨的体验,无法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也不能突破“师生情”这一难点而问。而“离别赠言”以其新颖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借助于生活,理解了文本并走进了人物内心,切身体会到了肖邦与前来送别的人们的那种不舍、难过之情,体会到了浓浓的师生情。

三、从教师设问的有效性中得到的启示

1.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整体把握教材才能够真正提高设问的实效

关注苏教版教材,不仅仅应该关注每一课的知识点、训练点、生成点,还应关注单元内的教材编排,合理地安排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关注教材中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每一篇文本的核心价值,提出有效性问题。

2.了解学情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必修课

教师只有了解学情,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课时目标,提高课堂实效。

课堂上的“小问”有着大学问,值得我们思考、探索、实践。

上一篇:别对我说再见一句再见下一篇:检讨书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