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

2024-05-04

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精选9篇)

篇1: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

宁阳二十四中 张崇华 朱倩

李扬“疯狂英语”一扫“哑巴英语”的阴云而风靡全国,对人们学习英语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现象引起我们的深思,语文课不正面临着“哑巴语文”的尴尬局面吗 ?请看以下实例:

实例一:上课铃没响,教室里响起“大河向东流”的好汉歌,原来这节课上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的情绪是高昂的,整堂课,除了看录象,就是讨论鲁达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大多看过电视 ,今天老师又放了一些,讨论非常热烈,令人遗憾的是,学生整堂课中没有读课文,有几位同学的书也没有打开。

实例二:一堂公开课中,学生除了合作探究就是讨论交流,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学生整堂课读课文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往往是学生要读书了,又被老师精心设计的一个又一个活动给打断。

实例三:一位老师说起,我的学生在诗意的语文中找不到诗意。一本课本配上了好几套练习册,孩子的学习就变成了做题,本来想让孩子在朗朗的书声中陶醉一下,孩子们读起书来,就象放机关枪,噼里啪啦一阵读完了,想让学生好好的读,学生说,考试考读课文吗,这样能提高成绩吗?

出现以上现象,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例一老师追求热闹,为了在优质课评选中取得好名次。例二是盲目迎合当前新课改,例三是上级部门的考试命题还不能适应新课改。但这些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是很大的。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前就批评当时学生“吟诵功夫太少”,谆谆告诫国文老师,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大半个世纪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张中行先生也说过“一面吟诵,一面体会,是旧时代读书人 练基本功的方法。据说清代桐城派大师姚鼐读韩愈《送董邵南序》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要中间换气才能成声,可见体会格调的顿挫上是多么认真。鲁迅《朝花夕拾》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的情形更加形象,这种表现,状貌也许近乎可笑,但那种认真体会其韵味的态度是好的”,读才是语文课最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老师带领学生读,学生自己读,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也是把经典语言“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语言才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文科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以下作用:

读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如有的学生将“马作的卢飞快”误读成“马作的/卢/飞快”,在课堂上就可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如果仍是“哑巴语文”,错误也许就在沉默中淹没。

多读能有助于理解文意。诵读是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读能培养我们良好的语感,读出来才能更准确理解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如王维的《相思》“春来发几枝”有人认为读陈述句和疑问句都可以,但如果读出声来,会明显感到,读成问句给人分外亲切的感觉,意味更为深长,而陈述句的处理,则显得平淡了。

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要通过声音来体现。中国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表现在声音上,节奏、韵律、排比、对仗,只有用嘹亮的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读,首先应建立读的规范:

精神必须饱满:眼到、手到、口到、神到。读书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朱熹强调读书应“整顿几案,正身体”等,道理也是这样。课堂上我特别强调,学生注意力集中,要有好的坐姿,要发出洪亮的声音,要看清每一个字,要积极思考所读的内容。这叫读书四到。

领诵和听诵:把握要领,营造气氛。为引导学生积极适应诵读要求,我安排了领诵、听诵两个环节。领诵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用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把正确和积极的“读书声”传递给大家,便于尽快掌握诵读的要领。听诵主要分两种方式,一是部分学生诵读,其他同学听;二是播放录音,所有同学听。听诵可以配放背景音乐,以烘托阅读气氛。

读出每个人的情味:言为心声,直抒胸臆。我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言为心声,即口中读什么,内心也应该思考什么,不能“口诵心非”;二是直抒胸臆,能将胸中酝酿的情感脱口而出,将自己所理解的课文用声音传达给别人,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读书的声音就代表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读的规范逐步建立起来了,同学们养成了较好的读的习惯,不断接近阅读教学的真谛。

我又进行了读和记忆方法的指导,下面简要说说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字词提示法: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使用此法,可以培养学生踏踏实实一字一句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其具体做法是:一般先选出若干起提示作用的词语,经过熟读逐步减少提示词,直到取消提示,也就是帮助学生一步步“扔掉拐杖”独立行走。这个过程中,为激起学生热情,经常采用小组竞赛、师生竞赛、听读结合的方式,高声诵读,熟读成诵。

听写法:这是一种老方法,但是现在还行之有效。听写可以强化学生的耳、手、心协调到位,强化学生“亲自动手”熟悉字词句篇。:我的听写方法有:生字生词听写,句子听写,段落听写。这样既锻炼听,又锻炼记忆,还锻炼动手写的能力。

联想记忆法: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联想,具体方式灵活多样,比如:把文章创作成连环画,自己绘图加以记忆,这样能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关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教学增添色彩,提高趣味性。

通过以上做法,引导我们走向新的教学境界:多读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挖掘出了“声音”这一语文教学中最被忽略的因素,复活了语文本身的精神血肉。学生通过多读,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培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深层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的分析和领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学生普遍反映,多读使他们对文章语言有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说话写作时很自然的就能创造出许多优美的句子,使他们的语言神经更加敏锐,创作欲望不时被唤起,背诵使他们积累了更多知识,对问题理解更加深刻。对文学的审美有了更多的灵感,这不是一种以往苦求而不得的教学境界吗?

另外,在课堂上落实多读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多读少讲。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学生多读多悟,用三十分钟以上,老师抓住重点讲解,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要坚持把课堂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给学生一定的点拨。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连用了许多典故,令人无从捉摸其真义。这类深奥难懂的诗,宜于先把意思讲清楚,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读诗,仔细把玩诗中的感伤之情。

给学生读营造一定的氛围。如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配上《故乡的云》这首歌的音乐。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末尾一句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可以找一幅教学图片,同时带来一只古钟,让学生深入意境时轻轻敲打,那悠悠钟声一定能引起发自内心的情思。

强化读的目的性,注意读的层次性,追求读的理想效果,不同形式的读有不同的功能,在具体情况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方法。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中的读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读的风气会越来越浓,这样必能引领语文教学进入新的境界。

作者邮箱: zhuqian@sohu.com

[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网友来稿)]

篇2: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

资兴市第一中学 何智辉

资兴市兴宁中学 李秀英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规规矩矩的听,整个教室“满座寂然,无敢哗者”,我们通常称为“满堂灌”;要么是教师接二连三的问,学生应接不暇地答,表面上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上学生的头脑里是一头雾水,我们一般把这叫“满堂问”;现在又有老师把课演堂变成小组讨论或所谓的合作交流,学生上台表演等等的“满堂闹”。语文课堂仍然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语文教学丢失了其传统特色――“读”,进入了教师讲问风过盛和师生听书答书的误区。使语文教学重分析、轻积累,学生缺乏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把握,缺少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和吸收,高中几年读下来,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并未提高多少。因此,我们必须返璞归真,回归传统,语文课堂应该把力气用在朗读和背诵上,让朗朗的读书声又重回到我们的课堂。

首先,于漪先生说:“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民族文化的精粹。”多朗读、多背诵优秀的文学作品,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一生建立精神的底子,培养他们的文学气质和人文涵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在评价那些有成就的、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时也说:“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巴金曾说《古文观止》中的两百多篇文章是他背得较熟的几部分之一。他说:“我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巴金先生还解释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巴金先生对于《古文观止》中两百多篇文章,并没有强调教师分析的重要性,而是得益于自身的`熟读、背诵。正是巴金先生从阅读不断领悟,进而背诵,进而欣赏,进而模仿,方才悟出真正的读书之道。才写出了“激流三部曲”之《家》《春》《秋》等不朽名篇。以上都说明了文学素养真正源于熟读和背诵。在高中文言教学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比如:学生如果不真心去品、真情去读李密的《陈情表》,又怎么会体会到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和苦情,不读又何以了解“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作者所蕴含的内在情感呢。因此高中教材中很多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感悟,去欣赏,我们怎能让一堂堂语文课在低效的分析中荒废呢?

其次,汉语是感悟性很强的文字,语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和终极目标。而朗读是直接对文字进行捶打的一种方式,学生感受较之游离于文字以外的讲解更为直接和深刻。因此,朗读能加强学生语感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是积累词汇,积累语言材料最为有效的途径。比如:在高中五册《李杜诗五诗》的教学中,无论是《客至》《春夜洛城闻笛》还是《登岳阳楼》,语感及能力的培养,又何尝不是通过学生的读来完成的呢?试想,如果学生只是听教师的条分缕析,学生能理解多少,学生又能感悟多少,他们不昏昏欲睡才怪呢?

再次,实际上,声情并茂的朗读,本身就寄寓了对作品的分析,如对停顿、重音、声调语速的处理等。并且声情并茂的朗读同远离课文的评述相比,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使他们融入有声的语言形象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不但感悟到文章的情与理,从中体会到文章的音韵美,启承转合,布局谋篇的谨严,而且在课堂上多读,学生也勿需花大量时间到课外去背诵,既省时、又省力,为扩大学生阅读量赢得了时间,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培养了学生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王勃的《滕王阁序》,历来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但是把教学回归传统的话,加强学生的读、品、背,就不成为其困难了。

总之,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人才辈出跟过去私塾教育中强调“读”分不开。私塾教育中的死记硬背,固然有其陈腐的一面,但传统教学法之所以能成为“传统”,也应有其得借鉴的地方。我们只要重视它创造性地运用它,就会成为我们教好语文的活方法。

篇3: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

一、钻研教材, 丰富朗读的形式

在朗读训练过程中, 要注意朗读形式的多样化。单一的朗读形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比如一直齐读就会造成学生越读越没劲, 不少学生会滥竽充数, 嘴巴跟着动, 眼睛却不看书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钻研教材, 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丰富的朗读形式。朗读形式的不停变换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注意力更集中, 学生也会越读越有劲。如二年级上册《识字4》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转盘学习含“苗”的形声字和一首绕口令。在教学本课前, 我认真设计了教学过程, 认为除了利用转盘识字外, 指导学生朗读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 我设计了较多的朗读形式。在朗读形声字和词语时, 可以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小组比赛读等。另外, 我发现这首绕口令的形式是有规律的, 我就让男女生合作朗读绕口令, 最后进行赛读, 看谁读得又准又快。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度很高, 很多学生在课上已经能将课文内容背诵出来, 整节课的气氛十分活跃。

二、创设情境, 调动朗读的情绪

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欣赏、品味、体验, 这样再指导学生朗读时就很容易做到有感情, 学生也非常乐意在朗读中传达出感情。如《狼和小羊》是一篇寓言故事, 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 进入课文情境, 体会人物的心理和说话的语气。在教学“狼第二次找碴儿”时, 我让学生抓住“气冲冲”、“坏家伙”等词, 想象狼第一次找碴儿失败后气急败坏的样子, 体会狼不甘心、不罢休、还想找借口吃小羊的心理, 再让学生演一演, 把狼蛮横凶恶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在朗读时十分积极, 而且模仿得有模有样, 动作、表情、语言都很到位, 这样也激起其他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更多的学生想试一试。

三、积极评价, 增强朗读的信心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可以增强学生朗读的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善于鼓舞学生, 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教师应采取激励措施, 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评价, 这样既能让朗读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也使其他学生学习到该生的优点, 提高朗读水平, 朗读时更有信心。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并不是单一、重复的语言, 如果“你读得很好”等常用评价语在同一节课上多次出现的话, 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善于倾听, 发现朗读时的不同优点进行表扬。另外, 教师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感受, 反馈获得的良好体验,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对他们莫大的鼓舞, 他们会更有信心练习朗读。

四、引导思考, 增添朗读的动力

在朗读训练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活跃思维, 为朗读增添动力。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重复朗读同一内容, 不少学生就会不动脑筋、机械式地朗读。你会发现, 有的学生嘴巴在动, 可是眼神已经游离, 心思明显不在读书上了。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教师可以针对朗读的内容设计问题, 学生需要动脑后再读, 这样更有挑战性, 也更有动力。如《识字6》是12个表示祖国各地风土人情的词语。我发现这12个词语的排列顺序是有规律的:从横向看, 每行3个词语分别描写了四个地方的风光;从纵向看, 每列4个词语分别表示各地特有的动植物、气候、地名。所以我有意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排列规律, 在朗读词语时, 我说类别名称, 学生读出相应的词语。这样学生必须先思考再朗读, 朗读难度加大了, 朗读兴趣提高了, 朗读时也更有动力了。

五、渗透技巧, 提升朗读的水平

在朗读训练过程中, 教师需要适时适当地渗透朗读的技巧, 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学生感觉自己的朗读水平提高了, 兴趣自然也就更浓了。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最难做到的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渗透一定的朗读技巧, 包括停顿、轻重、语调、速度等。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停顿、音高、语调、语速等不同带来的不同感受, 选择合适的朗读技巧, 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朗读兴趣都会得到提高。如《登鹳雀楼》是一首古诗, 学生基本能够背诵, 朗读的兴趣很低。我先指导学生注意停顿, 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诗句, 学生根据停顿符号练习朗读。然后, 我引导学生找出需要重读的字词, 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将这几个字的音节读得重一些。接着, 我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将每句前半句都读成升调, 后半句读降调, 并借助手势进行引导, 使学生逐步找到了朗读古诗的感觉。最后, 我让学生思考哪些字要读慢一点, 在朗读中就将这些字的音节拖长些。经过这四步的指导, 学生朗读古诗的水平明显提高了。

篇4:让朗朗书声重回语文课堂

关键词:诵读;基础;体悟;方式

古有明训: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项目之一,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些语文老师并没有完全落实这句话,仍然抱着“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放,不给学生留下一点读课文的时间,有的也只是让学生默读一遍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即使必须以诵读为根本任务的文言篇章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就使语文课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学生则感到语文课的难度增加了许多,甚至失去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一、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两种能力的获得所依靠的就是学生在读中的体验和感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就强调了学生“读”的功效。他说:“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有些语文老师总爱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语文课也越来越难上,讲了半天,什么东西也记不住。”其实不是学生不听话,而是教师的方法不得当,教师给学生的时间太少了,自由诵读课文的时间就更少了。同时,这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误解。其实现在的学生从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来说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他们的生活知识丰富,视野更为开阔,对新事物理解接受能力较快,如果教师勇敢地把时间交还给学生,充分地信任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诵读,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把时间交给学生,并不是教师放任不管,躲到一边,也并不是在课堂中不要老师的指导,而是要在读前设计好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和任务,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解决问题,使其有事可做,我想他们是不会浪费时间的。

二、对于课文的诵读处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学情灵活处理:可以自己默读、老师范读、学生领读、师生齐读;可以分小组读、分大组读、自由诵读、学生单个诵读,还可以针对具体课文分角色朗读,等等。

三、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的问题

1.理解性朗读是指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尤其是文言篇章,如果没有对课文大意的把握,是无法正确而流畅地进行诵读练习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先自行预习要诵读的篇目,把握文章大意,当然,老师也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

2.老师的范读要求吐字清晰,发音标准

范读是对每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现在全国正在推广普通话,对教师也全面进行普通话测试,尤其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为严格。而且,如果教师范读不标准,还会把学生读音引到邪路上去,直接的恶果就是会导致中、高考字音题无法正确选择。当然,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方言较多,差异较大,要求每个语文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普通话的难度较大,那么,我们可以运用放录音、下载现成的课件等形式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3.在采取齐读的方式时,教师要特别纠正“唱读”的不良诵读习惯

“唱读”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作者意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现象在农村初中非常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对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在单个诵读时,老师要认真听,对发现的错误,重点是读音方面和词语破读现象,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要对学生的诵读给予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诵读的信心和兴趣。

4.带着感情读文章

读出文章体现的感情是对诵读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诵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读出文章体现的感情,不仅提高了诵读的质量,感染了听众,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理解有很大帮助。读者和作者感情合而为一,文章的思想就更容易把握。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深沉、苏轼的豪迈、朱自清的亲切、冰心的温柔,使学生在诵读练习中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

5.要根据课文的篇幅适当处理诵读与讲授的关系

有一些现代文篇幅较长,比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鲁迅先生的《故乡》,不可能在课堂中从头到尾进行诵读。就要求教师能够挑选出最精彩的语段和部分,重点诵读,以点带面,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但文言文和诗歌则必须加大诵读量,反复读,读反复,把诵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和感受诗歌的结构美和跳跃的节奏。

6.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时间,引导学生收集一些美的诗歌、文段,然后汇集起来,挑选适于诵读的篇目,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抽时间或利用早读、课前几分钟进行诵读,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突破了课本的局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教师还可以定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朗诵会或进行小型的诵读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诵读的乐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之,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听、说、写都会有促进作用,愿郎朗书声早日重回语文课堂。

篇5: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

1、加强朗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要朗读熟悉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消化领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多积累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通过直觉思维方式直接感受语言,对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

多读多记规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口诵心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由此可见,朗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且从读入手,带动说写,可以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2、保持朗读的连续性和合理性。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老师导行,持之以恒;重在实践中落实提高,创造机会多读多练。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而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朗读在其中的连续性和合理性。我们反对把早读时齐读式的朗读,提倡早读时朗读的多样性,这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产生厌烦心理:我们也反对课堂教学中只让学生听专家朗读,老师范读,而不让学生参与的朗读,倡导教学中要因势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这才可调整课堂节奏,实现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更反对把朗读扩大化,把什么文章都拿来乱读一气,倡导朗读选择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才可达到朗读之熏陶渐染,培养语感,升华情操的目的。

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还要纠正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的错误观点,虽在高考中未直接考学生的朗读的情况,经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实现的,只靠大量无声的习题只会损伤语文的美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不会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考试高手。

3、扩大朗读范围。

在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有这么一个观念: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内容才需要朗读。他们把朗读训练与背诵等同起来,于是乎教师只要求学生去朗读那些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去朗读这些要求背诵的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背诵。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朗读只是进行背诵的一种方式而已,而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朗读有助于背诵,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朗读的内容应该远远超过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内容。因为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朗读还对学生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着重要作用。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故而,朗读的内容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要求背诵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全部教材且走出教材,全方位地寻找朗读的材料,以期过到朗读真正的要求与目的。

另外,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还有一个问题存在,即许多教师认为朗读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并不需要参与进去。

篇6:语文课上应该充满朗朗读书声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每天深入课堂,我深深知道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由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任务决定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朗读是其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重视朗读,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指导朗读的方法很多,如以导促读、以问促读、以讲促读、以悟促读等。采用范读、自由读、齐读、个人读、默读、背诵朗读、分角色读、师领读、伴音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让学生各尽所能。经过多层面的朗读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感知课文思想,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

开展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在这个过程里,朗读评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作用。下面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评价上课时教师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孩子读书,即使是一点进步,教师也要毫不吝啬地去赞美。如“你读得真有感情,连老师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你的声音真美”;“这段话并不好读,可你竟能读出激昂、自豪的语气,不愧是我们班的朗读能手”,老师只要切实针对孩子的朗读情况,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适时、适当地激励,一定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帮其树立自信心,进而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

篇7: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

授课人:张萍     备课组:高一      授课时间:11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诗歌中的重点字词;明确诗歌主题。

2、能力目标:掌握朗诵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诵技巧。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朗诵技巧

教学难点:

带着情感朗诵

教学方法:

朗诵欣赏法  对比赏析法  小组合作法  教师示范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学生齐读

四、字词正音

河 畔(  pàn   )     荡 漾(   yàng  )

青 荇(  xìng  )     榆 阴(   yú      )

揉 碎(  róu   )     浮 藻(   zǎo    )

长 篙(  gāo  )      漫 溯(    sù    )

斑 斓(  lán   )      笙 箫(  shēng xiāo  )

五、教师范读

六、朗诵指导

1、定基调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你对作者的了解有多少,请写下来: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浙江海宁人, 19开始创作新诗。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在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期. 他曾说:“我的眼是康河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河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河给我胚胎的”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在归途中,吟成这首传世之作.他的诗歌代表作还有《偶然》《沙扬娜拉》等。

(2)根据本诗的感情基调,选出适合本诗的配乐。

2、分节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3、入感情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问题探究:为什么作者用金柳不用垂柳,用新娘不用姑娘?

明确:落日熔金,夕阳给柳树抹上一层金色,而且水波也泛着金光。作者选择了柳树的这一时刻来加以描绘,颜色艳丽,形象新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古诗里“柳”谐音“留”,有惜别的意思。柳树就像妩媚娇美的.姑娘,而作者把康河边的柳树比作新娘--少女一生中最美最高贵的时刻,连影子都是灿烂的。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他把剑桥视为他的家园。而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把牵挂之情表现得非常形象。

4、辨轻重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问题探究--作者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明确:为了自己喜爱的事物,我们心甘情愿做任何事。哪怕做水草,这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多母校的热爱之情。

体会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歌词:

我愿抛弃那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她粉红的小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5、分快慢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技巧小结:

如何有感情得朗诵诗歌,学完本课你能概括出一些要点吗?

(1)、读音准确,发音饱满

(2)、读出节奏,轻重缓急

(3)、饱含感情,把握基调

七、小组练习

八、学生朗诵

九、归纳主题

本诗借助 金柳、新娘、水草  等意象,表达了作者 对母校的热爱和依依惜别                          的情感。

十、拓展延伸

请带着感情朗诵本诗: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十一: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徐志摩的诗歌,并按照今天所学的朗诵要点进行朗诵练习。

好诗推荐:《自剖》《想飞》《灰色的人生》《太平景象》《先生!先生!》《雪花的快乐》

篇8:让朗朗读书声回荡在语文课堂

一、教学目标中要凸显朗读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而把朗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的设置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文本, 以及文本背后包含的作者的情思, 文化内涵、精神实质, 等等。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在无限的时空背景之下的孤独和怀才不遇的悲愤, 而且诗歌还创造了辽阔幽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诗人的悲叹也引发了千百年来的文人骚客的共鸣, 让古今多少文人骚客潸然泪下, 思接千载, 神游万里。但是将这首诗歌放在预备年级的教材种确实存在着理解上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 我定位于通过查找背景, 在了解诗人的处境、抱负、心理后, 通过诗歌诵读来理解陈子昂满身才华却无人赏识的孤独。

我首先在教学中引导同学们了解了诗人写作的背景:接连受到挫折, 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 因此登上蓟北楼 (即幽州台、黄金台) 写下了本诗。然后在朗读中, 让同学体会“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怅然———而———涕下”的停顿、重音的表达作用。在前两句中, 读到作者哀叹自己生不逢时、充满了无可奈何的悲哀;后两句因为增加了“之”和“而”的虚词, 音节显得舒缓, 就好像作者在不断叹息自己的命运一样。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个人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等环节, 让同学们反复体味了作者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朗读成为教学环节的点睛之笔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 教学环节应该具备紧凑性和逻辑性, 朗读的穿插不是若有若无的点缀, 也不是为了舒缓上课的节奏, 而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朗读环节的设置要恰到好处,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 如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 但不是每种朗读形式都有效, 因此, 选准朗读的时机, 选对朗读的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般而言, 自由读、个别读可以放在文本解读之前, 以此来强调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而全班朗读应该放在文本解读之后, 通过朗读将感情的抒发推向高潮、让理性认识得到深入。

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借用多种修辞手法, 使行文显得感情真挚, 气势恢弘。因此我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当年马丁·路德·金演讲的片断之后, 就请同学散读、选读自认为最感人的部分, 要求能够读出响亮的声音、读出激昂的情感, 使学生由生情到入境、由感悟到思考。我紧扣文本, 落实对主题和语言的探究之后, 再通过全班朗读创设课堂教学的高潮:“这是对黑人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的控诉———沉痛、愤怒;这是倡导和平斗争方式的呼吁———沉稳、睿智;这是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檄文———激昂、坚定;这是对理想世界的热切向往———深情、热烈。”通过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的朗读, 同学感受到作者时时交织的悲愤与热切, 最终引发一种对弱势群体、弱势民族的人文关怀。

三、不同的文体可确立不同的朗读重点

议论文以理性思维为主,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可以选择带有作者针砭时弊、强烈爱憎的鲜明观点的语句, 或者选择通过典型事例形象有力说理的段落, 还可以挑选表现准确、严密语言的语句进行朗读。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目的是给人以知识。朗读的时候可以选择能够概括事物特征、阐释事理的语句, 或者使用说明方法增强说理的句子, 或者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平实、简洁的特点的语句。

记叙文、散文、小说类文体或以叙事见长, 或以抒情取胜, 或以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让人惊叹, 或以深刻的主题令人反思, 在朗读的时候要选择能够表现这些主题、艺术特色的段落句子展开。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描写了月下荷塘那田田的莲叶、袅娜羞涩的藕花、淡淡的清香、凝碧的波痕, 塘上月色营造的朦胧、静谧的氛围, 轻盈飘忽的青雾, 错落有致、浓淡和谐秀的树影。作者沉浸在淡月辉映下荷塘的景象之中, 渐渐远离了颇不宁静的心情。通过反复朗读, 同学就可以体味情景交融之美、浓郁的诗情画意, 感受到作者对美好新生活的追求。

四、方法指导让朗读教学充满活力

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文本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让学生领悟“重音、节奏、停顿、抑扬”等朗读技巧的实际应用, 力求最大化地发挥朗读的作用,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曾听过过传忠老师上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课。诗歌的第一节是:“我为少男少女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过老师先问:“作者歌颂的是什么?”再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出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含义。通过在“重音、停顿、节奏”等朗读技巧的指导, 在前前后后四五遍的朗读中, 同学们终于很好地体会到作者歌颂的是青年人具有的“朝气蓬勃”、“美好的状态”、“生命的活力”、“内在的力量”。过老师还亲自示范朗读了后面的两个自然段,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的重读、“四方八面”的响亮、“微风阳光”的轻柔和温暖。“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的语速加快, 如同血液因为情绪激昂而流得更快, 结尾“梦想、渴望”的重读强调。学生并没有对反复的朗读感到厌倦, 因为每一次过老师都是有指导有目的地让他们去读去感受诗歌中洋溢的情感, 他们读得一次比一次有力, 一次比一次有激情, 每一次朗读都是获得一种情感的体验、一种价值观。

篇9:让小学语文课堂“书声朗朗”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重要的位置,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也是新课标的明确规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朗读的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口、耳、眼、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朗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朗读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以读为本是广大语文教师必须遵守的教学理念,我们的阅读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的课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文本朗读作为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给予高度的重视,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以读为本”的高效课堂的目标呢?这就是本文将要阐述的问题。

一、情境朗读,激发兴趣

在朗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观察学生的朗读情况,会发现在读书时很多学生总是心不在焉。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不够,没有朗读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其中创设情境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长江之歌》这首诗时,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就意识到这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于是将指导学生课文朗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出示了一张地图,让学生找一找长江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长江的了解,这样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随后,教师为学生播放了歌曲《长江之歌》,豪放雄浑的曲调一下子让学生的朗读热情激发出来。这时教师鼓励学生朗读文本的一个小节——“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面对这两个分句,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去朗读?在大家的积极讨论之后,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第一个分句应该语气柔和一些,主要是体会到‘走来两个字的内涵,而后一个分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因为这时是长江的‘奔去。”这样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的内涵就有了自己的体会,一举两得。

在朗读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而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朗读的情境。所以,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手段,同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朗读、感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情感朗读,身历其境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和教师、文本有效对话的过程,朗读是其中重要的方法。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提示语,让学生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在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是《蘑菇该奖给谁》,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主动走近文本,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于是引导学生抓住提示语进行感情朗读。例如在文本中写到小黑兔的“得意”、小白兔的“难为情”,教师借助这些提示语进行引导:“同学们,想一想,你有很得意或者感觉难为情的时候吗?那都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在我们朗读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在教师的启发下,小学生们意识到“得意”“难为情”分别是取得成功或者面对失败时的自然表现。在这样的认知下学生进行朗读,对文本中的情感就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巧妙地抓住文本中提示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由于抓住了表现情感的重点词语,同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把握。这样借助提示语阅读,不仅让学生轻松容懂,而且能够抓住要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在朗读过程不仅获得了能力的提高,而且情感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三、多样朗读,强化体验

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方法的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因此,在朗读中教师可以采用范读、齐读等方式,还可以模仿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时,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让学生充分体会烟台海的四季不同的美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文本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具体的做法如下: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配乐朗读。在学生读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整体感受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海进行个性朗读,同时配上相关的图片,通过学生和文本的亲密接触,体会烟台的海的四季之美。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通过音乐和图片等方式辅助学生朗读学习,这样的朗读设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引导学生高效朗读,让学生充分体会文本的内容,抓住文本的精髓,实现阅读课堂高效教学的目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抓好阅读教学的基础——朗读的训练,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把握文本情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激情飞扬,书声琅琅。

【参考文献】

【1】马宏.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之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1)

上一篇:园艺专业就业方向分析下一篇:没有春天的作文